儿科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儿科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儿科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近年来随着卫生体制改革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医疗事故概念内涵扩大,另患者的维权及法律意识也随之增强,这就增加了医务人员的执业风险。而儿科护理因其具有患儿年龄小、自主意识差、疾病可变性大、难预料性强、护理操作琐碎、临时处置多以及家属陪伴数多等工作特殊性,更是存在很大的护理风险。为此,我们对儿科护理方面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护理纠纷明显下降。

1 分析风险的因素

1.1 护理风险的高危因素

1.1.1 高危时段,如中午班、夜班、节假日尤其是工作大忙季节,由于儿科疾病的可变性及病情的难预料性。如值班人员少,护理工作稍有不慎和疏忽,就容易引起护理差错和纠纷

1.1.2 高危人员,如新上岗护士、轮科护士、无执业资格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年轻护士资历浅、工作经验不足,在抢救窒息患儿时,需要进行吸痰,就可能由于护士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

损伤呼吸道粘膜而导致患儿呼吸道黏膜水肿、出血,加重呼吸困难。在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时,由于专科理论知识不熟悉,对异常的生命

体征如心率、呼吸、体温未能及时识别而贻误了最佳救治时机,这些都无疑增大了护理风险机率。

1.1.3 高危病人,如危重病人、特殊体质病人,接受特殊治疗的病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