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与解析】第13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

第13课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1.清廷颁谕宣布实行“新政”

世有万祀①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穷变通久,见于《大易》②;损益可知,著于《论语》。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伊古以来,代有兴革,当我朝列祖列宗,因时立制,屡有异同。入关以后,已殊沈阳之时;嘉庆、道光以来,渐变雍正、乾隆之旧。大抵法积则敝,法敝则更。惟归于强国利民而已。自播迁③以来,皇太后宵旰④焦劳,朕尤痛自刻责。深念近数十年积敝相仍⑤,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现正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懿训⑥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去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自丁戊⑦以还,伪辩纵横,妄分新旧,康逆之祸,殆更胜于红巾⑧……康逆之讲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

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须议更张。着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内悉条议以闻,再行上禀慈谟⑨,斟酌尽善,切实施行。

──《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丁未(初十)条

【解读】这是通常所谓清末“新政诏”中的话。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也就是1901年1月29日,流亡于西安的慈禧太后主使,以光绪帝名义发布“变法”上谕(通常也称“新政诏”),宣布要进行变法,实施新政,并号召各有关大员发言参议。而在此上谕中,清廷对变法的原因、范围、方针原则等进行了阐述。有些话语颇显冠冕堂皇,似乎变法的用心极诚,新政的范围很宽。但从其所定方针和基本原则看,仍不出“中体西用”的窠臼。

资料显示:①所谓“穷变通久”云云,仍不出中国传统的变易观。这不失为此时清廷酝酿变法的思想基础的一个方面。②变法是应急之举。促使清廷进行此次变法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为时势所迫,清朝统治者面对现实,切实感到不变法就摆脱不了穷途末路。③变法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所谓“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月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就是此次变法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在清朝统治者的心目中,三纲五常乃至政治制度这种最根本点是不允许改变的,只可能对“令甲令乙”之类的具体事项加以变革,就如同琴瑟改弦一样。大体上仍不外乎“中体西用”。④将此次变法明确与维新运动期间康有为、梁启超主张的变法严格划清界线,对康、梁的变法仍完全否定。⑤虽说对“朝章国政”等都可以“参酌中西政治”实行变革,但缺乏真实可行性。⑥虽然如此,清廷这次提出的变法议案,从力度上讲的确是过去所未见。综合起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清末拟行“新政”的动机和客观时势条件,有助于对辛亥革命背景情况的全面了解。

【注释】①万祀:万年。②《大易》:即《周易》,儒家经典之一。③播迁:指因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流亡西安。④宵旰(gàn):宵衣旰食的简称,意思是天未明就起来穿衣,傍晚才进食,比喻勤于政务。旰,天色晚,晚上。⑤积敝相仍:积弊因袭下来。敝,通弊;仍,因袭。⑥懿训:指慈禧太后的指示。⑦丁戊:丁酉、戊戌年,指光绪二十三、二十四年,即1897、1898年。⑧红巾:历史上一些农民起义军包括太平军以红巾裹首,故以“红巾”称之。⑨慈谟:慈亲和尊上谋划。这里指由慈禧太后谋划定夺。

2.载泽奏陈立宪之“大利”三端

以今日之时势言之,立宪之利有最重要者三端:

一曰,皇位永固。立宪之国,君主神圣不可侵犯,故于行政不负责任,由大臣代负之;即偶有行政失宜,或议会与之反对,或经议院弹劾,不过政府各大臣辞职,别立一新政府而已。故相位旦夕可迁,君位万世不改,大利一。

一曰,外患渐轻。今日外人之侮我,虽由我国势之弱,亦由我政体之殊,故谓为专制,谓为半开化,而不以同等之国相待。一旦改行宪政,则鄙我者转而敬我,将变其侵略之政策,为平和之邦交,大利二。

一曰,内乱可弭①。海滨洋界②,会党纵横,甚至倡为革命之说。顾其所以煽惑人心者,则曰政体专务压制,官皆民贼,吏尽贪人,民为鱼肉,无以聊生,故从之者众。今改行宪政,则世界所称公平之正理,文明之极轨,彼虽欲造言而无词可藉,欲倡乱而人不肯从,无事缉捕搜拿,自然冰消瓦解,大利三。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解读】这条资料录自载泽1906年上的《奏请宣布立宪密折》。1905年,清朝派出五个大臣出洋考察宪政,载泽是五大臣之一,并且他为皇族贵胄,俨然居首领地位。考察归国后,他曾具折吁请筹备立宪,被慈禧太后召见。大约在1906年的夏末秋初之际,他又上此折,作进一步敦促。他特别阐说,君主立宪大意在于“尊崇国体,巩固君权,并无损之可言”,并引日本宪法中对君权的具体规定作为例证,意在劝说慈禧太后不要顾虑立宪会损害其统治权,应明白在当时的形势下对其统治只会有利。折中具体阐述了立宪“大利”之三端。

对这条资料进行分析,可以认识:①清廷进行筹备立宪的立意是使“皇位永固”。②“外患渐轻”之说,只是载泽辈的一种设想。如果真正实行君主立宪,自然有助于抵御外患,问题是当时清朝统治者的筹备立宪并不想真正实行君主立宪。③“内乱可弭”之说,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借立宪抵制革命的险恶用心。这与“皇位永固”一项正相辅相成,是清廷筹备立宪的主要动机。

【注释】①弭(mǐ):平息,消灭。②海滨洋界:当时革命党人主要在南方沿边海一带和海外活动,“海滨洋界”即就此而言。

3.邹容大声疾呼革命

吾于是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颡裂喉①,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②,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革命哉!革命哉!我同胞中老年、中年、壮年、少年、幼年、无量③男女,其有言革命而实行革命者乎?我同胞其欲相存、相养、相生活于革命也。吾今大声疾呼,以宣布革命之旨于天下。

革命者,天演④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争亡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去腐败而存善良者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解读】此条录自邹容的《革命军》。邹容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宣传家,《革命军》为其代表作。此书1903年5月在上海大同书局刊行后,辗转翻印,流传很广,行销数量达上百万册,影响很大。它除“自叙”外,分七章,共二万余字。以当时较为通俗的文字,鼓吹革命的正义性、合理性和必要性,激情澎湃,慷慨至极,“大声疾呼,以宣布革命之旨于天下”。

在这段资料里邹容:①提出革命的必要性,认为革命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命运的必由之路。②提出革命的合理性。认为革命是“天演之公例”、“世界之公理”、存亡之“要义”。③号召同胞,无论年岁,无论男女,“言革命而实行革命”。而这也正是邹容作《革命军》的目的所在。

【注释】①破颡(sǎng)裂喉:碰破额头,喊裂嗓子。颡:额,脑门子。②羁缚:捆绑束缚。③无量:无法计算,数量极多。④天演:自然演变,这里泛指进化。

4.陈天华喊“杀”警世

于今各国不由我分说,硬要瓜分我了,横也是瓜分,竖也是瓜分,与其不知不觉被他瓜分了,不如杀他几个,就是瓜分了也值得些儿。俗语说的,“赶狗逼到墙,总要回转头来咬他几口。”难道四万万人,连狗都不如吗?洋兵不来便罢,

洋兵若来,奉劝各人把胆子放大,全不要怕他,读书的放了笔,耕田的放了犁耙,做生意的放了职事,做手艺的放了器具,齐把刀子磨快,子药上足,同饮一杯血酒,呼的呼,喊的喊,万众直前,杀那洋鬼子,杀投降那洋鬼子的二毛子①。满人若是帮助洋人杀我们,便先把满人杀尽;那些贼官若是帮助洋人杀我们,便先把贼官杀尽。“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仇人方罢手!”我所最亲爱的同胞,我所最亲爱的同胞,向前去,杀!向前去,杀!向前去,杀!杀!杀!杀我累世的国仇,杀我新来的大敌,杀我媚外的汉奸。杀!杀!杀!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解读】这段文字录自陈天华的《警世钟》。陈天华是著名民主革命宣传家,《警世钟》为其代表作之一(另有《猛回头》)。《警世钟》写于1903年,共二万余字。它以通俗的文字,沉痛指出当时中国在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政策之下,已处于被瓜分的极其危险的境地,呼吁国人警醒,与列强和清朝统治者进行殊死的斗争。

资料显示:①作者看到中国已面临被彻底瓜分的危险,悲愤至极。②认为在如此局势之下,除了起来革命、拼死干一场,别无其他出路。③急切呼吁农工商各界人们起来杀“洋鬼子”、“二毛子”、帮助洋人的满人和“贼官”之辈,体现了陈天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

【注释】①二毛子:清末对入“洋教”和为洋人效劳的中国人的蔑称。这里当指为外国侵略者效劳、充当“汉奸”的人。

5.孙中山论说三民主义

余维①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美各国以独立,洎②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坛场时代也。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嬗变易,而欧美之人种胥③治化焉。其他施维于小己大群之间,而成为故说者,皆此三者之充满发挥而旁及者耳。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末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④、社会革命⑤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选集》上卷

【解读】这条资料录自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刊(其前身是《二十世纪支那杂志》),成为宣传革命的重要舆论阵地。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主要阐释了三民主义问题。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最为重要和核心的思想,也是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在所录的这段资料中,孙中山着重从国际背景条件下论述了三民主义在中国实行的必要性,认为中国可以将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资料显示:①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在欧美有一个历时长久的演变过程,顺次先后,递嬗变易。②孙中山认为中国的现实情况与欧美有别,三大主义要同时举行,特别强调“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③孙中山认定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由此可知,孙中山建立三民主义理论伊始,就有着比较开阔的视野,注意把中国置于和西方的比较之下来考虑问题,学习西方又不盲目因袭,主张结合中国实际。当然,他的有些看法未必能够符合实际。

【注释】①余维:我思考。维,通惟,思考,思虑。②洎(jì):到。③胥:都。④政治革命:指民权主义内容的革命。⑤社会革命:指民生主义内容的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

6.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文君既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南京各省代表团即发电敦促就任,孙总统遂于阳历1月1号①,即旧历十一月十三日②,携同顾问员,由沪专车赴宁。下午十时行就任礼,宣读誓词,词曰:“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取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誓毕,旋即发令,改用阳历,以本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月元日。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解读】这是署名“平佚”者所撰《临时政府成立记》中的一段。《临时政府成立记》,记述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酝酿和最后产生的过程,引录不少重要资料。我们选录的这段文字,主要记述了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从上海专车到南京赴任,宣誓就职的情形。而对其誓词,也全文引录。这一誓词包含着许多重要信息。课本中刊载了孙中山手书的这一誓词的照片,字迹清晰可辨。与这里选录者两相比较,可以看出,个别文字上存在差异:本书录件中的“取民之公意”,课本件中为“此国民之公意”;本书件中“为列邦所公认”,课本件中为“为列邦公认”。除此极个别地方外,其他相同。

从选录的这段记述中,可以了解:①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从上海赶赴南京,当天晚上即举行就职仪式,可谓风尘仆仆,不能稍息。结合其他有关材料知道,其就职仪式庄严热烈而不铺张,可见一番新气象。②孙中山的就职誓词,宣示了他倾覆满洲政府,忠于民国,为民众服务的决心;同时也陈明了他任职的临时性以及解职条件。这有助于理解,他不久即让位于袁世凯,并非偶然之事。

③就职宣誓完毕后,孙中山下令改用阳历,否定清朝正朔,这绝非仅仅是历法使用上的变动,而有着特别的政治意义。

【注释】①1月1号:指1912年1月1日。②十一月十三日:指清朝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三日。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三条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解读】这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总纲”一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新生中华民国的临时参议院制定,孙中山颁布。它是辛亥革命后产生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民国初建即制定和颁布这一约法,说明了孙中山领导下的民国新政权对宪政的重视。同时,也是在孙中山在向袁世凯让位之际,欲以该约法限制袁世凯的措施。这部约法共有7章56条。对其核心内容课本上有概要叙述。这里摘录的是约法第一章总纲的四条内容,是该约法中最为基本的条款。

资料显示:①前两条体现主权在民的原则。②第三条体现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意志。③第四条规定了行使中华民国统治权的机构和官员。至于人民的权利和义务、相关机构和官员的设置及其职责等事项,在以下各章中具体规定。

8.清末和民初的国歌歌词

清末者:巩金瓯①,承天帱②,民物欣凫藻③,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④,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民初者: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⑤,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转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解读】据《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武昌起义后,清朝有过这么一曲迟来的“国歌”,其歌词出自严复之手,乐曲则由清室溥伦之弟溥侗选自康熙、乾隆年间遗留下来的皇家颂歌。我们知道,严复本来是维新派的重要思想家,但后来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由他写作的这首歌词,为行将就木的清王朝歌功颂德,祈祷其“金瓯永保”。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快清王朝即宣告灭亡,它的这首“国歌”就成为一个旧王朝的挽歌。

同样是据《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受命负责征求国歌。同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正式公布了中华民国国歌,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从歌词的意境看,体现了向西方学习、建立民主共和新国家的时代精神,以及为新生民国荣耀,为世界和平祝祷的情怀。

这两首歌词,虽然产生的时间上相隔很短,但意境上新旧对比犹如两重之天。

①清王朝腐朽没落,又不甘退出历史舞台,但最终又不能不退出历史舞台;②中华民国应时而生,虽然缔造艰难,但新气勃发。这样对照起来品味这两首歌词,自然可以有助于对辛亥革命破旧立新历史功绩的认识。

【注释】①金瓯:金的盆盂之属,喻指疆土完固。②天帱(dào):天的覆盖,喻指其恩德。帱,覆盖。③民物:泛指人民、万物。凫(fú)藻:水鸟戏于水藻,喻指嬉乐的境界。④熙皞(hào):和乐,怡然自得。⑤五色旗:中华民国的国旗(至1927年),由红、黄、蓝、白、黑横列组成,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9.宋教仁论民初政治

吾人曩者大革命①之目的何在乎?曰推翻不良之政府,而建设良政治也。今革命之事毕矣,而革命之目的则尚未全达,是何也?不良之政府虽倒,而良政治之建设,则未尝有也。故民国成立已届年余,而政治之纷扰,无一定策划如故也;政治之污秽,无扫荡方法如故也。以若斯之政府,而欲求得良善之政治,既不可能,亦不可望矣。则吾人今日所负责任,当继是进行,以赴吾人大革命最终之目的,努力从事于良政治之建设,而慰国民望治之热心,则所不能辞也。

──《民国经世文编》第二册

【解读】这是宋教仁《代草国民党大政见》中开头的一段话。宋教仁,辛亥革命志士,民国建立后热衷追求议会政治。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他任法制院院长,临时政府北迁后曾任农林总长,不久辞职。他主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到南方一些地方进行竞选演说,主张成立责任内阁,制定民主宪法,反对袁世凯专权,深为袁世凯所忌。1913年3月,被袁世凯派人刺杀于上海沪宁车站。他的《代草国民党大政见》一文,即他赴南方游说期间所写,系统宣明国民党的政见要领,具体内容分为“对于政体之主张”和“对于政策之主张”两大部分,前者为主张单一国制、责任内阁等项,后者为关于军政、民政、财政、教育、司法、外交等方面的主张,系统地体现了宋教仁当时的政见。

所录这段资料,开宗明义地揭示了当时的不良政治状况,论说努力从事于“良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为全篇作一概要性铺垫。从中可以了解:①作者认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不良之政府,而建设良政治”。②作者认定辛亥革命后,“革命之目的则尚未全达”,原因在于尚未进行“良政治之建设”。③作者揭示民国成立年余后,政治之“纷扰”“污秽”依然如故。依靠现政府不可能建设“良政治”。④作者认为“吾人今日所负责任”是进行“良政治之建设”。这也是通篇的主旨所在。在下文中他提出的“政体”和“政策”两大方面的若干主张,就是关于“良政治建设”的具体方案。当然,这些方案未必都合适,宋教仁的“议会政治”主张,很大程度上具有脱离实际、天真幻想的成分,但他建设民主政治的愿望是真诚的,并最终为之而献身。由这段资料引申了解有关情况,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袁世凯窃取民国政柄后的政治态势。

【注释】①曩(nǎng)者大革命:指过去的辛亥革命。曩者,以往,过去的。

10.辛亥革命后列强在华的角逐

日本的大陆利益干涉到各行省的存在。但是,在这里它触及欧洲列强,包括英、美的利益。加上在英国的对华商业中心,扬子江区域内,日本是英国最尖锐的竞争者。据扬子江方面最近消息,日本正力图贷款予革命党政府(以中国扬子江商船队及铁路一条作为抵押)来增强其商业地位。但是,日本在大陆上权力的扩充不仅威胁英国的商业利益而且也威胁其东亚政治权力地位。在这里埋伏着英、日矛盾的一个萌芽。这个矛盾可能因中国变乱更为显著。它们将指示英国使它的中国政策要比目前格外地从欧洲观点上来安排,它们也能使它感觉与德国接近是有希望的。但是,只要英、日同盟要求在新中国有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共同利益将促使其他列强一致行动。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解读】这是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1912年2月向德国首相柏特曼的一件呈文。当时正值辛亥革命取得胜利、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执政的时候。包括德国在内的列强国家,出于各自的在华利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夺。辛亥革命和民国的建立是列强非常关注的大事件。武昌起义爆发后,列强担心其在华利益受到威胁,就曾调集军队准备进行干涉。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列强觉得武装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于是就在“严守中立”的伪装下,积极扶植袁世凯为其新的代理人,并对新生的南京临时政府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夺取权柄。列强各国的所作所为都是从自己的利益来的。为此,他们十分注意搜求相关信息,观察和分析形势,包括观察和分析列强内部的利益关系。

资料显示,当时德国特别注意到日本和英国在华角逐的问题。认为“日本的大陆利益干涉到各行省的存在”,而日本又是英国在长江流域利益的“最尖锐的竞争者”,英日矛盾“可能因中国变乱而更加显著”,这有可能促使英国出于与日本竞争的需要而“接近”德国。德国要利用这种矛盾格局来做自己的文章。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列强之间在侵华问题上关系的复杂微妙,这不能不对中国政局造成影响。

2020年秋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一课一练:第13课辛亥革命(含答案解析)

第13课辛亥革命 1.孙中山评价20世纪初发生在广州的某一事件时说:“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文中的“斯役”是指( ) 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 2.1905年8月,孙中山创建的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国民党D.中国共产党 3.为纪念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某个重大历史事件,有诗赞曰:“武昌礼炮震清宫,志士仁人浩气雄。热血终浇民主树,丹心已铸自由钟。”该作者称赞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4.中国历来都重视历法和年号,其中“改正朔,用阳历”开始于( ) A.光绪登基时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后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 ) A.明确了人民的权利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提高了人民的政治觉悟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6.有学者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中国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铁和血铸成的句号。这主要是指辛亥革命( ) A.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 B.确立了西方的民主制度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赢得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 7.孙中山在南北议和的谈判过程中提出了一个任何人都没有提出过的构想——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孙中山没有坚持把满人赶回东三省,换来了中国新的未来。这说明,孙中山的“五族共和”() A.意在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是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继承和发展 C.背离了辛亥革命的基本目标

D.是资产阶级妥协性的表现 8.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两国光荣革命( ) 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 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9.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反封建不彻底 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10.史学家唐德刚《民国前十年》称:“君权是‘中古’的制度;民权是‘现代’的制度。在政治上把‘中古的制度’换成‘现代的制度’,用个抽象的名词,便叫做‘政治现代化’。”中国政治现代化开端于( )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D.辛亥革命 11.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起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12.1912年3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列条款,直接制约临时大总统权力的是( ) 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C.“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D.“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13.辛亥革命后的两年时间里,全国涌现出了500多家报馆,它们都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这表明辛亥革命后(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教(学)案

《辛亥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的基础知识:掌握兴中会、同盟会、革命党与改良派论战、黄花岗起义、武昌首义、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等基本知识。 2.理解和运用 (1)从文本、网络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2)依据史实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三义的评价,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对辛亥革命的客观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每逢重大节日,先生的巨幅画像都会摆在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楼正中的毛主席的巨幅画像遥相而对。这既是永恒的纪念,更是崇高的敬仰。因为先生与时俱进,是旧主义革命的杰出代表。我们应继承发扬辛亥革命精神,为实现国家

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新课学习 一、清末革命风潮(辛亥革命的酝酿阶段) 1.清末革命风潮的背景 (1)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清政府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这是一次整顿图强的自救运动,也可以说是洋务运动的继续。主要容有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它没有从根本上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吏治腐败依旧,兼之实行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年,但它对当时的政局产生某些重要影响。新政的重点在军事方面,但编练新式军队却造成两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一是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集团的兴起;二是革命党人争取了大量士兵。所以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外困境,却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也是资产阶级革命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 2.清末资产阶级革命风潮的概况 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辛亥革命的组织准备)戊戌变法运动和义和团斗争的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破产和旧式农民战争的终结。面对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步步加深,挽救民族危亡并推进中国近代化的领导责任,历史地落在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他们的代表人物——身上。 (1)兴中会建立 他于1894年组织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教师:介中会的情况(在电脑屏幕上展示兴中会创立的时间、地点、纲领、性质等):这是在中国破天荒第一次提出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合众政府的主。因此,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继兴中会成立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革命团体,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一个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新时期已经到来了。 (2)同盟会

高中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素材必修1

第13课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1.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觉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经济基础:清政府进行一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阶级基础: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成立。 (1)兴中会的创立:①时间: 1894年,创立人:孙中山,地点:美国檀香山 ②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③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 (2)中国同盟会成立: 6.武装准备:一系列武装起义。 7.有利条件/导火线:“保路运动”。 二、武昌起义(1911.10.10) 1.导火线:清政府调动湖北新军前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湖北革命党人乘湖北防务空虚策划

起义,但消息泄露,湖广总督下令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异常严峻。 2.经过:武昌起义迅速进军的主要因素:革命党人的高度自主性。 三、辛亥革命的成果 1. 中华民国的建立 识记:时间;定都;国旗(五族共和,体现民族团结);纪年(民国纪元换算:加减1911); 临时大总统;政权性质:资产阶级政权 (1)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直接),维护共和制度(根本) (2)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四、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1)袁世凯玩弄反革命两手策略;

(2)帝国主义的支持; (3)立宪派、旧官僚等的破坏; (4)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软弱、缺乏实力。 2.表现: 五、辛亥革命的评价 1.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革命的功绩(进步性):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3)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4)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5)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革命的失败(局限性): (1)表现: ①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2)原因: ②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3)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重难点解析第13课

第13课辛亥革命 知识纲要导引 答题术语导学 (1)1905年同盟会成立,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原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3)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中国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 知识点一武昌起义 1.背景 (1)经济: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 (3)思想: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进行大力宣传。 (4)组织: ①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 ②中国同盟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并决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军事: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如黄花岗起义。与此同时,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2日,占领武汉三镇。 [学思之窗](见教材P62)19世纪90年代走在时代前面的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为什么会在民主革命思潮兴起后,发表这样的言

论? 提示:维新派和革命派是资产阶级内部政见不同的两个派别。维新派主张借鉴日俄经验,实施变法,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革命派主张借鉴法、美经验,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维护君主制前提下的改革,反对革命。 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颁布了第一个要求以共和国取代封建君主制的革命纲领,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始。 同盟会:1905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知识点二中华民国成立 1.成立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2.颁布宪法: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④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⑤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⑥实行责任内阁制。 (2)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知识点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原因 ①袁世凯武力威胁,政治讹诈。 ②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压。 ③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攻击革命党人。

历史试题人教版必修1 第4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3课辛亥革命 1.(2017·温州期中)吴玉章先生曾写下诗句“廿世纪初零五年,东京盛会集群贤”以纪念辛亥革命。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兴中会建立B.同盟会成立 C.武昌首义D.中华民国成立 解析:根据材料“廿世纪初零五年”,即1905年,地点,东京,同盟会是1905年创办于东京,故B 项正确。 答案:B 2.武昌起义后,黎元洪被起义军从床下拉出来推到湖北省都督的位置,被后人称为床下都督。这一典故最能说明( ) A.辛亥革命不彻底,旧官僚混入革命 B.武昌起义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C.武昌起义准备不充分 D.武昌起义的队伍是乌合之众 解析: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推举旧官僚黎元洪为都督说明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所以答案选A项。 答案:A 3.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与这一事件相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B.辛亥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 C.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D.中国从此结束了封建制度 解析:宣统帝退位后,袁世凯通过一系列手段最后迫使孙中山等承认其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故A 项正确。 答案:A 4.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该观点的理由,最恰当的是( ) A.发动了武昌起义 B.终结了清朝统治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D.颁布了《临时约法》 解析:依据题干中“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创建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答案:C 5.(2017·温州期中)1895年广州起义时,革命党人被认为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恢复共和。上述变化反映出( ) A.民主共和观念日渐传播 B.清王朝统治的日趋衰弱 C.儒家思想遭到彻底摒弃 D.资产阶级民主逐步完善 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变化:1895年到1915年,造成改变的原因是经历了1911年辛亥革命,尤其是取消帝制建立共和,说明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A项正确。 答案:A 6.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材料三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以下几个因素可解释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艺术。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临时约法实行什么制度?这个制度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3)依据所学知识,“最坏的时期”是由谁统治的?依据材料三,哪些因素造成了“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题根据所学,资产阶级革命派借鉴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这一制度在当时没有获得成功,原因可从自身(资产阶级)、外因(帝国主义)、历史(专制主义历史)等角度分析。第(2)题材料二反映的制度是责任内阁制,这个制度的进步意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3课 辛亥革命 含解析

第13课辛亥革命 知识点一武昌起义 1.背景 (1)政治:《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经济: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阶级: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革命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 (4)思想: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等人广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5)组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6)军事:同盟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影响最大的是黄花岗起义,清政府镇压保路运动导致湖北防务空虚,革命形势成熟。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占领武昌。12日,占领武汉三镇。 知识点二中华民国成立 1.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2)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中华民国的成立 知识点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原因 ①袁世凯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同时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议和。 ②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③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破坏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和退让。 (2)结果: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3课 辛亥革命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13课辛亥革命 [等级提升] 一、选择题 1.1894年孙某某创建兴中会时指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效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涂(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蚕食鲸吞……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以下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开发中华资源,抵御列强侵略 B.推翻满清贵族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某某国 D.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答案 C 解析由材料中“土地之饶”“庸奴误国”“拯斯民于水火”等信息,可判断A、B、D 三项正确,故排除;建立资产阶级某某国材料无法体现,故C项符合要求。 2.有学者认为: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这可用来说明( ) A.辛亥革命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偶然性 C.辛亥革命的紧迫性 D.辛亥革命的仓促性 答案 B 解析从“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故选B项。 3.武昌起义发生后,时任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意识到,“运动的广泛性以及它到处获得胜利,使得以武力恢复国家原来面目的一切企图难以实现”。面对这种形势,以英国为首的列强采取的对策是( ) A.扶植新的在华代理人 B.默认革命党掌握权力 C.进行直接的武装干涉 D.培植军阀以分裂中国 答案 A 解析“武昌起义”后列强意识到“以武力恢复国家原来面目的一切企图难以实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转而以和平的方式支持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即扶植新的在华代理人,故A项正确。列强没有默认革命派掌握权力,故B项错误;列强采取扶植代理人方式,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1同步讲义:第13课 辛亥革命

第13课辛亥革命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同盟会纲领是对兴中会革命纲领的继承和发展,同盟会纲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提出了民族主义 B.提出了民权主义 C.提出了民生主义 D.提出了民主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具有民族、民权的含义。同盟会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相比较兴中会纲领,同盟会纲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民生主义,故选C项。 2.1903年,清政府成立商部,随后颁布了一系列章程,如《商部章程》《奖励公司章程》《重订铁路简明章程》等,宣布自由发展实业为合法。这些举措() A.稳固了清王朝统治的基础 B.扩大了清王朝统治的社会基础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D.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清王朝的性质 “新政”中,清政府的这些举措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3.某历史学家认为:“从1906年宣示预备立宪开始,走文明国家共同的议会民主之路,已是无可抗拒的趋势。”清政府进行“预备立宪”的最主要目的是() A.解决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B.抵制革命以维护统治 C.与民族资产阶级实现和解 D.顺应历史发展的大势 “预备立宪”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潮流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不得已而采取的策略,其目的是拉拢立宪派,抵制革命以维护其统治。 4.“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清政府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就“清朝自己瓦解”的原因来看,最主要的是清政府() A.充当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B.设立“预备立宪”的骗局 C.出卖铁路路权给帝国主义国家 D.让袁世凯控制政府的实权

2016新课标创新人教历史必修1 第四单元 第13课 辛亥革命

第13课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1.了解武昌起义爆发前的社会背景。 2.知道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革命纲领。 3.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评价。 4.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其教训。 一、武昌起义┄┄┄┄┄┄┄┄① 1.背景 (1)政治:《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经济: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条件 阶级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思想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等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组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军事发动一系列的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 时机清政府“铁路国有”引起保路风潮,清政府调湖北新军镇压,湖北防务空虚 (1)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 (2)新军炮兵、步兵闻风响应,12日,占领武汉三镇。 二、中华民国成立 1.成立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2.颁布约法 (1)时间:1912年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3)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4)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结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袁世凯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一面提出议和。 (2)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3)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攻击革命党人。 (4)孙中山被迫妥协,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5)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6)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功绩 (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 (2)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3)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4)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①[阐释]“革命”一词的古义是变革天命,最早见于《周易》:“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日本人在德川幕府末期、明治时期借用汉字旧词“革命”意译西方术语“revolution”,后被流亡日本的中国政治家及留学生传回中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赋予“革命”以现代意义:“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即皆负革命之责任。” [点拨]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1)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2)建立了从中央本部到各地支部的组织系统。 (3)推举产生了公认的革命领袖。 [思考]下图是广州的某烈士纪念碑,纪念哪一历史事件中的烈士?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必修1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重点难点分析

必修1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重点难点分析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必修1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重点难点分析,一起来看看吧。必修1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重点讲解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其教训 1.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革命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形成了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之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2.失败原因 (1)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

(2)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3.教训 (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 (4)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准备,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必修1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难点分析 一、全面分析和评价三民主义 所谓“民族主义”是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即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因为,清政府此时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主义”反对的是满族统治者,而不是整个满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内民族平等的进步思想,客观上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的内容,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的内容,即试图解决土地问题,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其具体方法是,由国家统一核定地价,“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中国资产阶级制定的革命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又不敢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它主张民权;又不敢发动人民;它主张民生,又不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些都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的体现,其局限性决定了在三民主义指导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高一历史必修1学案:课堂探究 第13课 辛亥革命 含答案

课堂探究 探究点一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汉地区爆发的原因 史料导入 共进会是1907年8月在日本成立的……1909年4月,在汉口设立共进会鄂部总会,在武昌设分机关,联络长江中下游的会党。但几次组织会党的起义都遭失败,孙武等人将工作重点转向新军。1911年,参加文学社(湖北的另一革命组织)和共进会的新军士兵达5 000多人,占湖北新军总数的1/3左右…… ——《中国近代史》互动探究(1)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20世纪初中国许多革命团体在日本成立的原因。 (2)据史料,概括指出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的原因。 提示:(1)清末“新政”实施后,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聚集的地方。为推翻清朝统治,他们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成立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进行了一系列发动和组织工作,有取得革命胜利的群众基础;一些新军士兵支持革命,有取得革命胜利的军事基础。 名师精讲 (1)20世纪初年,武汉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增长较快。这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2)武汉和湖北其他一些地区设立了各种学堂,又派遣了留学生,吸引了不少知识分子,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没有机会留学和进学堂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投入新军。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许多就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受他们影响的新军士兵。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的扩大,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准备了思想条件。 (3)武汉是帝国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给武汉地区的群众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人民群众反抗怒潮不断高涨,这给武昌起义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推动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4)武昌起义也是革命党人进行了比较长期扎实工作的结果。当时武汉地区的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主要在湖北新军进行具体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5)四川保路运动高涨,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前往镇压,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这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客观条件。 【例题1】辛亥革命最先在武昌爆发,下列历史事件直接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客观条件的是() A.清政府推行“新政”B.清政府“预备立宪” C.中国同盟会成立D.四川保路运动高涨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与...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教学设 计及实施 一、课前准备 (一)本课概述 《辛亥革命》是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13课。作为一场近代中国完全意义的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走出了数千年循环轮回的历史旧轨,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节点。而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武昌首义就发生在我们武昌,因此对于武汉的学生来说,辛亥革命并不陌生,不少学生也参观过武昌的辛亥革命博物馆。但是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如何正确理解辛亥革命这段历史,如何从历史中体会今天“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大武汉精神,尤其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本课的难点。 为此,笔者以理科班执教的一堂公开课为蓝本,结合经验和反思,重新整合了本课的教学设计。本着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糅合本校“两主四环”教学模式的精髓,笔者设计了本课导学案式的教学设计,力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辛亥革命中的重大事件,通过学生对历史人物袁世凯的探究,体会民主化已经成为时代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时代强音。 (二)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1、知识与能力: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知道清末改革,同盟会,武昌首义,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临时约法》等重大历史事件;阅读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充分发掘历史地图所包含的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通过研读袁世凯培养多角度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体会教材、材料的研读概括以及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多角度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孙中山愈挫愈勇的奋斗精神;民主化是历史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上册课后习题:辛亥革命(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 课后篇巩固提升 合格考达标练 1.(2020·北京通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立宪派之所以对清末新政大失所望,开始另找出路,是因为() A.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 B.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C.清政府组成皇族内阁 D.立宪派在资政院缺少席位 ,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皇族内阁”建立后,立宪成为一场骗局,使得立宪派对清政府失去信心,一部分人转而支持革命,故选C项。 2.孙中山曾说:“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还要迟一年半载。”这主要是因为四川保路运动() A.掀起了中国革命的高潮 B.为武昌起义的成功提供了时机 C.最早实现了四川的独立 D.推动了革命力量的空前团结 ,而不是强调保路运动掀起了革命高潮,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保路运动是武昌起义的促进因素,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时机,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中最早实现独立的是湖北省,故C项错误;保路运动没有推动革命力量的空前团结,故D项错误。 3.(2020·山东威海文登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毛泽东同志曾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下列内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国民一律平等 B.法律需奉诏施行 C.组建皇族内阁 D.规定实行总统制 ,国民一律平等,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此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故选A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否定了君主专制,法律无需奉诏即可施行,排除B项;皇族内阁是清末新政时期的产物,时间不符,排除C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是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排除D项。 4.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第13课辛亥革命 1、革命背景 (1)社会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王朝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壮大。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兴中会与同盟会。 (6)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7)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虛。 2、革命爆发:1911年,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脱离清朝),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3、革命高潮: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1)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定都南京。 (2)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主要内容 (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否定了君主专制。 (2)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3)实行责任内阁制→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②历史影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革命结局: 1912年3月,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表现: (1)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原因: (1)主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 5、历史功绩 (1)性质: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历史功绩 ①政治:(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 ②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归纳总结] 多角度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1)从现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角度来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辛亥革命即学即练随堂巩固(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13课辛亥革命 1.(2019·台州高一检测)革命派推举孙中山为总理,把革命的洪流汇集在一起,共对敌人,改变了过去那种“家家敲自由钟,人人扬自由旗”的分散局面。最初形成这一情形的地点是( ) A.武昌B.东京 C.南京D.檀香山 解析:选B。“革命派推举孙中山为总理,把革命的洪流汇集在一起”描述的是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故选择B项。 2.(2019·北京高一期末)某同学对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通过画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出来,图中①②分别为( ) A.湖北军政府成立;同盟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解析:选B。湖北军政府成立于武昌起义后,与材料时间轴不符,故A项错误;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黄花岗起义爆发于1911年4月,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10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于1912年元旦,清帝退位于1912年2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3月,故B项正确,C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间与①不符,故D项错误。 3.(2017·江苏学考)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 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解析:选A。“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统治权”,可知该法律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故A项正确。 4.(2018·北京学考)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下列事件体现这一历史转型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国民大革命 解析:选C。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由秦始皇建立,1912年被辛亥革命推翻。辛亥革命成立了中华民国,实行民主共和政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帝王专制”到“民主共和”的分水岭,故选C项。 5.(2018·北京学考)蔡元培在一幅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 ) A.林则徐B.康有为 C.孙中山D.鲁迅 解析:选C。材料提到“三民五权”,应指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五权”主张;“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的应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应出自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嘱。故选C项。 6.(2018·广东学考)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 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B.推动了民族救亡运动 C.促进了社会移风易俗 D.激发了民主平等意识 解析:选D。材料重点强调思想方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选D项。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没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民族救亡问题和社会移风易俗,故排除B、C两项。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学思之窗(教材P62) 19世纪90年代走在时代前面的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为什么会在民主革命思潮兴起后,发表这样的言论? 提示维新派和革命派是资产阶级内部政见不同的两个派别,维新派主张借鉴日俄经验,实施变法,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革命派主张借鉴法美经验,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维护君主制前提下的改革,反对

2021-2022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革命派推举孙中山为总理,把革命的洪流汇合在一起,共对敌人,转变了过去那种“家家敲自由钟,人人扬自由旗”的分散局面。最初形成这一情形的地点是() A.武昌B.东京 C.南京D.檀香山 解析:选B“革命派推举孙中山为总理,把革命的洪流汇合在一起”描述的是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选择B项。 2.1911年10月13日《申报》载:“余昨日方评□□革命党之泄事失机,而昨晚得□□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该报道中的□□应是() A.南京B.广州 C.武昌D.南昌 解析:选C“1911年10月13日”“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反映的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发动武昌起义,占据武汉,成立湖北军政府,故C项正确。 3.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下列对辛亥革命中重大大事的评述有误的是() A.同盟会成立——确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奋斗目标 B.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的结束 D.清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解析:选D中华民国在1912年元旦成立,而清帝退位是在1912年2月12日,不符合史实,评述有误,故选D项。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进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对它的表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两千余年帝制的终结 C.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 D.它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解析:选B标志着中国两千余年帝制终结的是中华民国的成立,不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所以B项错误,符合题意要求。 5.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到:“……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县长……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从前的老把总。”这说明辛亥革命() A.前后没有任何变化 B.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 C.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D.使地主和旧官僚走向资产阶级化 解析:选C“原官”“从前的老把总”反映了辛亥革命对社会改造有限,革命潜伏失败的危机,故C 项正确。 6.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头。该观点的理由,最恰当的是() A.发动了武昌起义 B.终结了清朝统治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D.颁布了《临时约法》 解析:选C“推翻封建帝制”告辞了君主,“建立中华民国”提倡了民主,故C项正确。 7.下图为某乡村学问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见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 解析:选A“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变乱”“竞袭洋夷之皮毛”影射出该乡村学问分子的立场守旧,对辛亥革命持否定态度,故A项符合题意。 8.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争辩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进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几位同学的发言中,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B.辛亥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辛亥革命取得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彻底成功 解析:选C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9.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斗,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