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德育;师资队伍;校园文化;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xx)

08—0023—01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对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方面素质的系统健康成长具有导向、动力和保障的作用的教育形式。从道德修养的过程看,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要加强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1. 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加强德育工作领导,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由校长负总责,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德育领导小组成员增强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并能以身作则,努力工作,带领全员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注意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学期坚持开好“四种

会”,即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一次队会;定期举行班主任例会,通过学习有关经验文章、经验介绍等方式,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对于一些初当班主任的,学校则采用“帮、扶、带”的方式,以使他们尽快胜任班主任工作。

2.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校坚持依法治校,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并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 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加强对墙报、宣传栏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2. 规范教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体现了各班的特点,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3. 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活动为宣传阵地,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个性的活动平台,使学生在学校活动中展示自我风采。

4. 大力推进“书香校园”进程,以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活动,“国旗下讲话”已形成我校的特色。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

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

1. 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时深入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知识教育等等。

2.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我们要求班主任积极思考,加强班级制度建设、班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争创“文明班级”。各班的学习园地布置力求彰显班级特色,规范实用,富有教育性,好人好事都有记录。

3. 加强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德育处要求各班对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并比较及时地了解掌握有关情况,协助班主任做好个别学生的帮教工作。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开展了“争创文明小学生”和“体操比赛”活动。活动经过宣传发动、班级评比、学校评选等过程,评选出了班级文明小学生和优胜班集体。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热情。

四、努力开拓德育的多种渠道

1. 正确的观点、先进的思想,以思想课为主阵地,有的放失地解决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2. 开发德育资源,整理乡土德育教材,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家乡新貌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

3. 加强学校管理,优化育人过程,各科教学渗透德育因素,各项工作体现育人主题。

4. 开展主题班会、兴趣小组、知识竞赛、参观访问和“创良好班集体”、“学英雄做新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注重师德教育,强调言传身教。

五、充分发挥学校的德育力量

注重发挥学校团队组织、教职工的德育力量,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学校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对少先队员和工会的领导,并教育党员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争当先锋模范。校长负责健全德育网络,制定德育计划,组织、指导、检查、评估德育活动。班主任协调德育力量,组织德育活动,创建优良班集体。德育课教师潜心改革教学,把德育课的重点由应试转到提高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轨道上来,各科教师和全体员工都把育人放在各自工作的首位,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编辑:蔡扬宗

教育局2016年学校德育工作意见(精简版)

教育局2016年学校德育工作意见 教育局2016年学校德育工作意见 一、抓好德育队伍建设,力求育人水平提升 1.加强理论政策学习,树立正确育人理念。深刻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精神,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熟知并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牢固树立“德育为首、能力为重”的育人理念。 2.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培养德育后备干部。各校要进一步巩固以校长直接负责、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德育(政教)主任、团委、少先队及相关人员承担具体工作和实施推进的领导格局。各校要根据实际,做好德育干部的选拔培训工作,配齐配强德育领导队伍,优化德育干部队伍并形成全员做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要明确各级领导和教师的德育责任,充分形成德育工作的巨大合力。各校要加大德育工作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力度,为德育工作提供优质有利的运行条件。 3.开展德育专题培训,实现专家引领成长。充分发挥“德育大讲堂”、“班主任大赛”等载体的作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实施“名班主任”培养工程,通过县名班主任工作室、与德育专家结对培养等方式,引领班主任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县名班主任工作室的辐射效应。继续参加市局举办的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 4.紧抓教师道德建设,营造良好德育氛围。各校要通过抓学习、建制度、搞活动、严奖惩等方式,教育引导教职工牢固树立“德育为先、以人为本”,“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不断营造“以爱育人、以情感人、爱满校园”的育人氛围,形成良好的育人机制。 5.用好校外德育资源,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构建家、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抓好“三结合”教育,利用好校外教育基地,进一步形成德育的合力。要将“留守儿童”的管理作为工作重点,通过组织召开家长会、千名教师访万家等活动,加强“家校”的沟通与交流。

对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单位:南安市向阳中学 组别:初中组 作者:蔡全兴

对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党和国家的相关文件在涉及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时都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强调“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然而,长期以来,德育在实际工作中却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一尴尬局面。对此,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德育的缺位和失衡。在困惑与迷茫的同时,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德育工作的反思 任何工作既要有总结,更要反思,德育工作也是如此。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发现问题根源、进而可能解决问题。才能深刻的理解德育的内涵。才能勇于面对德育教育的复杂性、长期性与艰巨性,才能与时俱进的做好当前的德育工作,使之收到实效。反思处室德育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反思一:指导思想上的偏差 日常教育工作中“重知识轻德育”现象的存在,主要原因在于升学导向。面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的现实压力,“只要学习好,一好顶三好”这种思维无形之中就占据着我们的大脑,把“百年树人”这一费时、费力、见效慢的德育工作挤到了可有可无的位置。以至于我们常常被动地抽出时间和精力去“亡羊补牢”,虽然“未为迟”但是我们毕竟是付出了“羊”的代价。 同时,我们在德育工作中的目标往往过于完美化,过于理想化,过于成人化。主要表现是:我们没有把握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不能正确认识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现象,教育工作缺乏耐心、信心和深入的客观分析。因此在工作中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简单、粗暴、急躁、凭经验、扣帽子等现象。如:把学生思想行为出现反复看作是“屡教不改”,把由于贪玩而造成的一些违纪现象当成是“品德不良”,把由于自控能力较差而管不住自己的情况称为“明知故犯”……由此就会产生不正确的观点和采取不恰当的措施,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反思二:德育工作上的应付心理 正是由于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上的错位,导致了我们对德育工作产生一种应付心理,使德育工作处于一种被动执行状态。例如,对于学校举行的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班级没有兴趣,没有激情,更谈不上创意。我们常常只是机械地举办活动,应付完成学校的任务即可。大家都明白,单纯的活动只是一种载体形式,活动一定要和必要的事先和事后或进行当中的道德诱导、启发和深化密切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教育效益,但在实际工作中,正是这种

小学德育教育叙事

一、案例背景: 我作为一名教师,因为一直以来对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大多数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特别是在上课时,总是特别高兴。大部分同学意识到纪律的重要,并端端正正地坐好,安安静静地听课。 二、案例过程: 有一次,上课时我来到教室门口,就看到一同学正拿着一张奖状在炫耀,发现我马上坐下安静了,我没有理他走了。下课了,他还不出去玩,直到教室里没有学生了,他说:“老师,我要号召几个学生把卫生负责下来,同学们都挺积极的。”说完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在我身边转。其实,虽然他们初中了,但还是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接着我让他想想又哪里做得不当,是不是应该上课时说这件事,你想到了会有什么影响吗?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因为他经常在别的课上违反纪律。经常批评效果也不是很好。正好借助这个机会,我说,这样吧,你能一周不在课上说话,我就同意你的建议,并由你来负责。 三、案例反思: 结果效果非常好,他说话的毛病渐渐改了。为什么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呢?批评和鼓励并行,并要抓住契机及时引导。因为平时我发现他也很爱劳动,还愿意帮助别人。我就及时对症下药,利用它感兴趣的事务,改掉毛病。孩子体会到认真听教的好处,也是对老师的尊重,都长大了,应该做个懂事的孩子了。看到孩子的进步,我想只要把孩子的教育时刻记在心上,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不是很难但要用心。科任教师如何协助班主任使班级工作突破现状?如何使各种教育资源得到和谐有效地利用来达到师生互利的效果?我想这正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光爱是不够的,还要用心发现,不断思考创新。

2018年最新小学德育工作总结范文

2018年最新小学德育工作总结范文“德育为首”一个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这个学校个方面的成绩。开展好德育工作,有利于学校良好班风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养成教育。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是一个促进。我们学校始终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注意师德师风建设、班主任工作的开展、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我们的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提高。 一、基本情况 我校共9个教学班,共有学生272人,教职工23人,班主任9名。我们每周学校组织升旗、召开班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德育会议,总结和部署工作。完善和丰富德育工作的开展。每学期结合上届的培训安排两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二、重点工作 1、加强师德队伍建设,树立师德典范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上学期学校借班主任培训的契机,继续狠抓班主任队伍建设,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推进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使全体教师深受教育和鼓舞,学校不断涌现出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优秀教师。本学期,我校继续开展了“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的评选活动,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对教学工作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

1.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岔口示范小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坚持每天十分钟的养成序列教育。同时深入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等。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我们要求班主任积极思考,加强班级制度建设、班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争创“文明班级”。各班的学习园地布置精美,中队角规范实用,富有教育性,各班的中队活动、好人好事都有记录 3、加强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德育处要求各班对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并比较及时地了解掌握有关情况,协助班主任做好个别学生的帮教工作。 4、开展了普及小康知识学习宣传活动,开展一次主题中队活动,真正做到了小康知识“进课堂”。同时,少先队组织队员开展了“健康知识我来教”活动,要求队员把自己在校学习的小康知识带回家,让他们的家长对小康知识也有所了解,让健康知识“进家庭”。通过开展普及小康知识学习宣传活动,让全校教师切实增强了教育工作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学生也了解了小康,更体验感悟到祖国、家乡、家庭的变化,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学生心中树立了“为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的理想。 3、做好德育教学工作计划,拓宽德育渠道,发挥“三结合”教育优势。

新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新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目标 1、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学做真人。 三、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对班主任队伍,尤其是年轻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教会班主任科学、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利用班校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教导处将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抽查各班班会情况。

3、继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广播、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 4、通过形式不同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利用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四、具体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要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本学期将继续实行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和值周学生的检查制度,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树立责任意识。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年级组长是年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班主任、年级组长之间的联系。本学期实行班主任培训制,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地开展工作。开好每月两次的班主任例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及时提出批评或表扬。本学期将开展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 3.充分发挥团队工作的作用,扩大班干部的影响。团员、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应该是同学的榜样。要定期对团

对农村学校当前德育工作的思考

对农村学校当前德育工作的思考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多年从事德育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深深地懂得:品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如果没有德育教育也就不成为教育了。 近年来,虽然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了加强,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日益发展的国内情况,学生的思想和其家庭情况也在发生着变化,而我们传统方式的德育工作已经远远不能适用于今天的工作和对象,存在着许多问题、困惑,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思考: 思考一:当前。农村学校德育管理的窘境 虽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下发了一些有关学生管理方面的文件,但多半是讲教师或学生不应该怎么做,至于该怎么做并没有规定。学生的许多行为确实需要规范,但学校在制定相关规定时又缺乏法律依据,如学生早恋问题、使用手机问题等,我们觉得学校应该管理,但在如何管理及管理到什么程度上,学校感到茫然。就像学生在校使用手机这一问题,学校老师都知道是利少弊多,而很多家长则认为社会发展了,学生佩戴手机便于和家长联系。有些学生甚至在课堂上、考场上玩手机。所以老师此时就处于两难境地。收缴学生的手机吧,有些学生家长认为侵犯了学生的私有财产权。听之任之吧,于情于理又不太可能。另外,教育绝非万能。动辄请家长也非良策。对待屡教不改的学生,如何适度“惩罚”,尺度不好把握。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大多数班主任总是耐心引导教育,许多学生都能领会老师的一番苦心。可有些学生无论你怎样同他们推心置腹的谈,即使他们能当面点头答应,但事后总是忘的一干二净,屡教不改。每次好不了三两天。而每个人的耐心总是有限度的,当严厉批评和耐心教导都不起作用时,怎样适时适度地“惩罚”学生才有效,我们老师感到很茫然,不知所措。 思考二:为何德育的付出和成效不成正比? 当前农村学校教师都觉得学校德育工作投入多,付出多,但收效甚微。一说起德育就想到量化考评,想到扣分。德育似乎已经成为了扣分的代名词。很多农村学校对老师和班级进行量化考核,然后按考评结果对班主任发放班主任津贴。而对班级的考评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德育工作上。每天学生从学校大门开始,扣分一直伴随着学生:进出校门没带学生证会扣班级分;发型不合要求要扣班级分;中午不在教室休息要扣班级分;乱倒饭菜要扣班级分;不按时就寝要扣班级分……扣分已经渗透到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让学生高度紧张,政教处一帮人整天忙忙碌碌,也让班主任提心吊胆,生怕哪里有一点疏忽就被扣分,每月的班级考评就倒数。总而言之,学生怕老师累,但效果不佳。 作为身处教育教学一线的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德育的目的是不是就是让学生怕?让老师累?这样的管理方式是不是德育的最佳方式?且不说这样繁多的“清规戒律”是否合理,这样动辄扣分的方式又能有多大的成效呢?真能深入到学生内心了吗?手机禁令俨然是形同虚设,乱丢乱扔似乎

学校德育工作浅谈

学校德育工作浅谈 所有的学科中,德育是比较抽象的,但是,抽象的德育又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德育是一切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只有保证学生思想好,成绩好,才能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否则,就可能使学生成为次品甚至危险品。所以,加强德育教育,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怎样才能搞好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呢?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要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中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对真善美、假丑恶的界限划分不清,容易误入歧途。这时候,需要我们老师帮助他们划清正确和错误的界限,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思想品德。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第二、老师要起表率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作出榜样。在日常的教育工作或生活中,教师要起带头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要求学生尊重老师、团结友爱、礼貌待人、勤劳俭朴,老师也应该同样要求自己。要尊重学生,遇到学生顶撞老师的行为时,要冷静对待,坚持以理服人。不大声训斥,更不讽刺挖苦,要重视用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去感化学生,用自己崇高的精神境界去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四、要教育学生把远大的理想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青年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可能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有些不切实际。这时候,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学生把远大理想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防止学生把理想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上。既要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也要教育学生丢掉幻想,脚踏实地,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勤奋学习、艰苦攀登。 第五、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要经常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规章制度。定期请派出所、司法所的同志给学生上法制课。要邀请先进人物来学校,向学生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接受教育,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总之,学校德育工作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德育工作与其他各科知识的教育息息相关,一个德育不好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其他知识也不会好。我们老师要充分认识德育的作用,切实抓紧、抓好德育工作,使德育与其他工作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教育叙事:让人有所感

教育叙事:使人“有所感” [摘要]教育叙事说法不一,中小学教育叙事更是莫衷一是。本文作者从“教育叙事的阐释”到“教育叙事研究”,从“教育叙事的写作”到“教育叙事与教育案例的区别”,对教育叙事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阐述,提出教育叙事的主要特点是使人“有所感”。 [关键词] 教育叙事,叙事研究,教育案例,有所感。 [作者] 刘永和,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市先进工作者,南京市社科院兼职研究员,江苏省特级教师。 一、教育叙事的阐释 叙事,就是“叙述事情”(《现代汉语词典》),就是陈述人物、动物以及宇宙空间各种生物身上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主要是叙述人类生活中一切活动和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经验,而叙事是将人们的各种各样的经验组成有意义的事件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人们介绍经验、交流体会、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因而,叙事可以为人们、为自己提供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甚至改造世界的途径和方法。于是,叙事很快就成为一种写作方式,与议论、抒情相并列;特别是受到文学作品的青睐,成为小说、散文、喜剧、诗歌的最为常用的方法,文艺理论将叙事的学问概括成为“叙事学”,专门研究文艺创作中叙事的规律。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陈述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德育活动、教改实验等教育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故事,陈述的是具体的、情境性的、活灵活现的教师经验世界,记录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教师的教育叙事不是为了检验某种教育理念,也不是为了建构某种教育理论,更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是为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教育叙事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日志、周记、随笔、书信、博文、微型传记、访谈记录等,这些形式均可用来表现教育叙事,但是,并不是说所有这些形式都是教育叙事,因为,它们需要具备教育叙事的基本特征。教育叙事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也是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它不直接告诉教育“为什么”,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怎么做”,而是给读者讲一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这个教育故事中了解、体验、感受、顿悟教育“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而实质却都是教育故事。“让读者有所感”是教育叙事的表达特点。 二、教育叙事研究 叙事研究是研究人类体验世界的一种方式,叙事研究是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基础的,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归纳分析资料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形成互动而获得解释性理解。教育叙事强调这样几点:一是讲述者就是研究者,而不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作为德育副校长,对学校德育工作应该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系统的规划,为学校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负起自己的责任,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来说做得还就是比较好的,在德育处、团委、班主任与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学生的言谈举止、日常行为规范、校园卫生等表现总体都比较好。特别就是上学期,学校搬迁到新校区后,由于从半寄宿制学校变成了全寄宿制学校,许多学生不适应寄宿生活,加上工程建设进度跟不上教学与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等的需要,学生意见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处、团委依靠班主任与广大教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做了学生大量的思想工作,同时加强了对寝室的管理,制订健全住宿生管理制度,对学生提出 严格要求,使学校平稳安全渡过了最困难时期,现在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情绪稳定,对学校的满意度与认同感进一步加强,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很不容易。但就是我们也应该瞧到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要使我们学校真正成为名实相符百年名校,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还很多。 首先我觉得我们应该对传统的德育工作进行认真的反思,及时更新 德育观念。德育处过去又叫做训教处、训导处、政教处、教导处、导教处,这些名称有许多现在还在延用,但从这些名称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瞧出德育观念的一些变化。总体来说德育观念的变化趋势就是这样的:训→训教→训导→教→教导→导教→……,从中我们可以瞧出德育观念的变化 有明显的轨迹。传统的德育以训与教为主,对犯错误学生进行训斥、劝诫、教育、处罚,这种德育方式以训诫与说教为主,如果就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学校的这种教育方式就是很有效的,因为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 都比较单一,学生犯了错误,只要给她指出错误,往往就会勇于承认错误 并改进错误。但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就不就是那么简单了,因为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与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念、价值体系都在重新认识与重新构建过程中,并且折射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转型期必然存在的各种各样充满矛盾的价值观念通过家庭、社会、网络、媒体等各种渠道铺天盖地扑面而来,导致广大中学生无所适从,内心充满各种矛盾、迷惘与不安。她们内心的这种矛盾、迷惘与不安必然会表现在行为上,比如盲目追星,追求时尚,赶潮流,说话粗俗,上网成瘾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校德育工作仍然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效果肯定不很理想。 首先,学校德育要尽可能以各种活动为载体,通过学校的组织的各种大型活动、社团活动以及各种节日的纪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不断成长。学校在上一周开始开设的劳动课,其实也就是德育体验活动的一个尝试,通过劳动课可以使学生感悟到很多道理,通过劳动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与尊重劳动成果的习惯,有助于养成良好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和建议和建议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胡宗平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有统一用磁砖烧制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丰富多彩的巴蜀艺术团活动和兴趣小组.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张桂添这样特殊家庭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二、良师益友,宽容以待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在中学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与张桂添同学从交朋友做起,和他一起打羽毛球,让他感受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他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张桂添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来自缺乏家庭的温暖,失去应有的爱。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抓住他喜欢打羽毛球,与他交朋友;抓住他家庭艰辛,给予生活上的帮助;抓住他生病,我给他买药、煎药;……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通过两年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张桂添同学由“捣蛋鬼”转变为纪律委员,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 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热爱之情,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长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作为德育副校长,对学校德育工作应该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系统的规划,为学校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负起自己的责任,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来说做得还是比较好的,在德育处、团委、班主任和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学生的言谈举止、日常行为规范、校园卫生等表现总体都比较好。特别是上学期,学校搬迁到新校区后,由于从半寄宿制学校变成了全寄宿制学校,许多学生不适应寄宿生活,加上工程建设进度跟不上教学和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等的需要,学生意见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处、团委依靠班主任和广大教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做了学生大量的思想工作,同时加强了对寝室的管理,制订健全住宿生管理制度,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使学校平稳安全渡过了最困难时期,现在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情绪稳定,对学校的满意度和认同感进一步加强,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很不容易。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要使我们学校真正成为名实相符百年名校,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还很多。 首先我觉得我们应该对传统的德育工作进行认真的反思,及时更新德育观念。德育处过去又叫做训教处、训导处、政教处、教导处、导教处,这些名称有许多现在还在延用,但从这些名称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德育观念的一些变化。总体来说德育观念的变化趋势是这样的:训→训教→训导→教→教导→导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德育观念的变化有明显的轨迹。传统的德育以训和教为主,对犯错误学生进行训斥、劝诫、教育、处罚,这种德育方式以训诫和说教为主,如果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学校的这种教育方式是很有效的,因为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都比较单一,学生犯了错误,只要给他指出错误,往往就会勇于承认错误并改进错误。但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因为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念、价值体系都在重新认识和重新构建过程中,并且折射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转型期必然存在的各种各样充满矛盾的价值观念通过家庭、社会、网络、媒体等各种渠道铺天盖地扑面而来,导致广大中学生无所适从,内心充满各种矛盾、迷惘和不安。他们内心的这种矛盾、迷惘和不安必然会表现在行为上,比如盲目追星,追求时尚,赶潮流,说话粗俗,上网成瘾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校德育工作仍然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效果肯定不很理想。 首先,学校德育要尽可能以各种活动为载体,通过学校的组织的各种大型活动、社团活动以及各种节日的纪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不断成长。学校在上一周开始开设的劳动课,其实也是德育体验活动的一个尝试,通过劳动课可以使学生感悟到很多道理,通过劳动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和尊重劳动成果的习惯,有助于

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

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 (一)初中阶段德育内容要点 1、爱国主义教育 热爱祖国的版图河山、语言文字、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著名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先驱、文化名人的教育;中国近代、现代历史和社会主义新中国伟大成就的教育;初步的国家观念——尊重国家标志,维护国家尊严、荣誉的教育;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教育;尊重兄弟民族,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及热爱和平,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尊重、关心他人,集体成员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爱班级、爱学校、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的教育;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关系的教育。 3、社会主义教育 初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初步的社会发展规律教育。 4、理想教育 学习目的教育;初步的职业理想教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5、道德教育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分辨是非能力的培养;初步职业道德、环境道德教育;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 6、劳动教育 劳动创造世界的观点教育;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以校内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为主的劳动实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 7、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教育;宪法及有关法律常识和法规的教育;知法守法,运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的教育;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8、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的教育;青春期心理卫生、性道德和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真诚友爱的教育;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发展个性特长的教育;

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 做幸福的老师 我于2013年8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现承担小学语文、数学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并主抓学校的少先队及德育活动。回顾从教6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作为一名扎根在农村的小学教师,我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我觉得是我对教育的热爱,促进了我个人业务能力的提高,是我所钟爱的课堂教学实践,实现了我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的教育梦想,是老师这一职业使我享受到了耕耘与收获的幸福。 一、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收获最真的幸福。 学生时代,我就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充满了崇敬之情,敬佩之感,立志做一名光荣的人民老师。 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怀揣着儿时的梦想,步入了五大连池市建设乡民兴小学,成为了一名教师,开始了我的织梦历程。 我站在三尺讲台的最初的那段时间,发怒成了我生活中出现得最多的动作。课堂上有人不专心,没完成作业这些都会引起我的发怒。我会在课堂上大声呵斥犯错的学生,只因为觉得这样做会在全班起到威慑作用,却没有去想这个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也忽略了同样坐在教室中其他的那些满怀期盼等老师讲授新知识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我虽然能控制住课堂上的纪律,可总觉得课堂上哪里不对劲。感受着每个学生看我时畏缩的目光,回想着课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开始思索。虽然我是80后,可我们的老师大多是严肃的,让人敬畏。用心回味过去的求学生涯,最让我难忘的老师是我初中的女老师。她温文尔雅,不爱发怒,爱学生因此我很喜欢她。曾几何时,我是那样的梦想成为一名教师,一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人潸然泪下。她不就是我奋斗的目标吗?为何

我此刻要背道而驰。 “做一名教师就要为它努力,为它耕耘,要让它收获。” 老校长的话回荡在我的耳边,我立志:要为实现这一目标加倍努力!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在课前都要认真听老教师的课,然后再走进我的课堂。功夫不负苦心人,短短半年时间,我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成了学校年轻教师中的骨干。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感到,“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凭着这番感悟,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做到尽量用鼓励和微笑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尽量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会看见这样的句子:“您是我们见过的最有活力的老师”、“您是特别开朗特别喜欢笑的老师,我们喜欢”、“老师,没有您不断的鼓励和加油,就没有咱们班的奇迹”……一句句淳朴真诚的话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身为人师的幸福。 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工程,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不仅要讲求方式方法,更要捕捉教育学生的时机。 我刚担任班主任的第一年,有一个叫张鑫的学生,上学经常迟到,上课乱说话。我对其不知进行过多少次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但仍然没有明显改变。于是,我踏着泥泞的小路,在水田地里找到了他的父母。那天,我们席地而坐,从家庭、生产,谈到了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渴望,孩子在家的劳动表现,深深地感动了我。从那以后,张鑫再犯错误,我总是心平气和地从他父母的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到其祖母卧床不起;从责任谈到纪律,从他的今天谈到未来的发展。六年中,我在生活上给了这个孩子以亲人般的关怀,他也渐渐懂事,成了一个文明守纪,尊敬老师,学习成绩不断上升的学生。如今,他已是一名即将走进中考考场

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

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4-03-26T11:23:47.57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69期供稿作者:芦开明 [导读]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德育的内涵在不断丰富与充实,但对人及人性提升的关注始终是德育工作的永恒追求。芦开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小学730050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种种机遇和挑战。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德育工作被提到了重要位置。然而这些年来,尽管做了大量的德育工作,有时甚至搞得轰轰烈烈,但总体效果不甚理想。其中原因,值得思考。 当前,在积极贯彻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战略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的意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积极探索适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的新路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那么如何依法规范学校德育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关于学校德育的涵义 要做好德育工作,首先要明确德育的概念及其功能。所谓德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和精神世界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使人向‘善’的方向发展”。其实,德育不仅是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更是对学生的道德、心理品质的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德育不仅是培养少数政治精英,更应面向全体培养合格的公民;德育不仅是抓社会热点问题,更要注重人的基本品德素质的提高。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德育的内涵在不断丰富与充实,但对人及人性提升的关注始终是德育工作的永恒追求。 二、新时期做好小学德育教育的措施及思考 1.优化德育教育方式,拓宽德育途径。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一些社会现象对青少年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前我们总认为,小学生年龄小,容易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我们的德育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和陈旧,教育者往往采用说教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常常效果不佳,有时甚至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应改革德育方法和形式,除重视说教外,应强化渗透功能,做到“润物细无声”,采用观看影视录像、开展演讲辩论、自编自演小品相声等文艺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染中受到教育,从而提高德育功效。我们要通过心理咨询法、民主对话法、自我教育法等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加强学生自身修养。 2.德育教育内容重在稳定、持久。许多年来德育被政治化,于是德育内容经常变换,各级党政部门不断地提出新的德育主题和内容,学校莫衷一是。德育教育内容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德育教育的虚化。我认为,当今乃至今后相当一个时期,中小学德育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中心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包含了过去许多年德育内容的精华。学校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确立一些具体的教育内容,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3.德育教育工作重在落实,符合学生实际。德育工作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工作,因为人的教育本身具有很大的复杂性。但很长一段时间,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口头、文件、会议、宣传上。尤其是开德育工作会议,许多领导特别是一些主要领导出于政治敏感性,都会亲自参加并发表重要讲话,可很少见到领导像研究经济那样专题研究中小学德育工作;学校汇报工作、总结经验也常常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他们都会说“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但事实上说的比做的要多得多。加强德育工作,会议要开,文件要发,口号要提,然而更重要的是做,而且是持之以恒地做,是一点一滴地耐心地做。有人说不重视德育的领导不是好领导,应该说不真心真意抓德育工作的领导不是好领导。 4.德育教育方式重在创新,为学生所乐见。学校德育面对的是一群现代的个性化年轻生命,创新就成为德育工作的关键议题。无论组织什么样的德育活动,要取得相应的效果,必须寻求方式上的创新。创新的根本原则是看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在欲望,看德育的实质性效果。德育不同于一般的教学任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个体,每一个个体在同一种教育活动中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需要教育者具有极大的智慧。在德育工作中,没有灵丹妙药,没有永恒有效的方式,创新才能保持德育的活力。要创新,就需要德育工作者潜心地学习,学习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等,研究学生的各种状态,总结提炼经验。只有不断地思考、反省、挑战、创造,德育才会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和科学。 5.德育教育评价重在效果,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小学德育评价是促进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对于德育的评价,应该立足于平时,建立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上,关注学生的举止,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所体现出来的能折射德育状态的细节。德育的评价主体应该由“单一的学校领导评价主体”向“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综合评价主体”过渡;要建立新的科学的评价方式,要充分运用网络等现代手段及时记录学生的表现情况,以多次、多方面的数据作为评价的基本依据,使评价更加接近事实本身。真实准确的评价,对于提升德育实效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会引导学校、教师潜心尽力地扎扎实实做好德育工作。 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应回归生活,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确立学校德育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规范,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篇一:对学校管理的几点意见与建议对学校管理的几点意见与建议 我非常有幸地作为青干班的一员参加了在武汉为期九天的培训班的学习,学习中专家们理论阐述、引经据典、谈心交心,无不使我产生共鸣。他们娓娓道来,环环相扣,给人启迪,促人反省,震撼人心。既气势磅礴,恢弘大度,又紧扣实际,细致入微。既让我们欣赏了名家的风采,又使我们饱食了无比精美的精神大餐;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明确了使命。九天下来,感受颇丰,受益匪浅。这次培训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教育教学新动态,真正学到了作为一名新时期校长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同时还对学校管理也有了许多新的体会和思考。 一、学校管理中要关心和信任教师 在学校管理中,把教师管理作为第一要素,树立“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第一”的管理思想,我认为,这是21世纪学校管理中应建立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理念。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力量。我觉得要教师用心教学,就要得到教师的“心”;要真正地得到教师的“心”,就要真心关心教师

、爱护教师,特别是尊重和信任他们。 (一)关心教师的家庭与生活 我觉得关心教师就要关心教师的家庭与生活,把感动送给教师。比如我校在教师办喜事、丧事时,学校总会送去祝福与问候,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在过年过节,学校会请教师家属到学校做客,感谢他们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让教师无后顾之忧,能安心的工作;在教师生活上学校食堂专门开设了教师窗口,方便教师就餐等等,这些都受到了教师的好评。当然也有不足的方面,在一些细节上如果学校想的更周到一些,我想会更贴近教师的心。比如我校教师由于工作关系很多教师就在食堂就餐,学校为了关心教师也专设了教工窗口,但很多教师仍感到不便,特别每到学生就餐时造成很多教师吃不好,很多教师下晚自习后才回家吃饭。我想学校能否单设一个教师小食堂改善伙食,让教师吃的舒心,从而更好、安心的工作。 (二)关心教师的成长 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要给教师实实在在的东西,要为教师成长做事。大学者,大师也,既要引进大师,也要生产大师。什么是好学校?好学 校就是学生在这里成长得快,教师在这里也发展得好,而且能产生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我觉得关心教师的成长就要让学校年轻教师的业务素质能够尽快得到提高。我校为

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6篇

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6篇 第一篇:二本类高校加强德育工作思考 1二本类高校学生生源情况分析 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过渡.我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二十年后到了1998年升至9.76%.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50%就标志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2010年毛入学率达到26.5%;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国家提出的目标是2015年达到36%,2020年达到40%.可见,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从现在的高考录取率看,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2014年高校招生计划165032人,理论录取率达到84.75%,其中本科计划所占百分比为51.78%.可见,地方性二本类高校只能录取高考分数中等及以下的学生,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源主要是高中班级里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作为高中班级里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形成集体,这个群体不仅缺少学习上的领头羊,更缺少理想与目标,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不是要实现理想抱负来读书,而是没有办法或不由自主的情况下来到高校.同时这些在高中班级里的成绩不前不后,平庸无为的个体,更需要的是政治思想素质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些促成了二本类高校德育工作的特殊性. 2二本类高校学生特点 通过多年来对新生入学的情况调查、总结分析及与其他同类学校同仁交流,二本类院校学生具有如下特点. 2.1上进心普遍不强,理想信念薄弱,政治观淡化,但不乏理性爱国.从新生入学调查中看到,有近一半的新生缺乏理想、信念、人生规划和人生目标.有近70%的学生把体娱界明星或富豪作为自己的偶像;而从对入党的积极性看,虽然写申请的人数很多,但多数是家长的意愿或是盲目跟风,真正发自内心的却不多.但80%以上的学生对雪灾、震灾等自然灾害事件,表现出应该挺身而出的姿态,表示有机会就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有更多的学生对国家的大事(如钓鱼岛主

学校德育工作成果

学校德育工作成果 作者:汕中德育组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868 更新时间:2011-10-15 热【字体:小大】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对德育工作认识的加深,学校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观念逐步形成,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但是,当代青少年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我们的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显著成效 1、注重队伍建设,机构健全 德育工作确实引起了学校的足够重视。一般的,各学校都会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注重队伍建设,建立了年级主任、政教主任、班主任、思品老师、值日老师、学生会干部、宿舍管理员等为主的德育工作队伍。其中,班主任是灵魂人物,思品老师是骨干力量。学校紧紧地抓住了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课堂,对学生直接进行德育教育或有效渗透。庞大的德育工作队伍,全员育人机制不断健全,促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2、以活动为载体,计划周全 每个学校都会根据上面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常规教育活动,持之以恒,寓教于活动之中。如每周的例行班会,每周的一次升旗仪式,各种团队活动,读书演讲征文活动,知恩、感恩、报恩及法制宣讲活动,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等等。各系列活动,分别确立了爱国主义教育,传统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法制纪律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教育等等多个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用身边的人,用身边的事教育学生,让他们通过活动在实践中感悟提升,使得计划落到实处,取得较好效果。 3、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充实 学校很注重德育的教育内容的选择。一是抓好纪律安全教育,强化管理育人观。在新的形势下,纪律安全教育备受关注,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以如此,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抓好行为养成教育,树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形成齐抓共管态势,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让更多的老师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和学习,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促使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三是开展诚信教育,诚信是做人之本,是德育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学校广泛开展诚信当老师,诚信做学生活动,教育学生老老实实办事,认认真真学习,诚信每一天,诚信一辈子。 四是坚持环境育人。校园内随处可见各种有教育意义的警示标语牌,宣传柜窗、板报内容定期更新,教室内外悬挂着名人名言,绿化校园,美化校园。让美好的环境净化心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不自觉的受到了教育。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问题 1、独木难撑,鞭长莫及。都知道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德育教育方有神奇的效果。然而,现实中的这种“三位一体”网络虽然形成,可惜有很大漏洞。学生每周在校五天,受到了了全面的、科学的品德行为教育,难敌两天时间在家庭、社会的消极环境及其负面影响。 很多家庭的孩子因父母外出打工成为留守少年,隔代或隔亲抚养,注定只可以给这些孩子物质上的保障,弥补不了亲情的缺失,学校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互助也无法代替亲情的教育。 社会上的网吧、游戏厅等等不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林立,虽有法律规定,有法可依,但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