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类型 代表 特点
好莱坞电影发展及美学特征(特选资料)

全球化扩张——中国化元素 《功夫熊猫》系列
全球化扩张——中国化元素 《木乃伊3》
全球化扩张——中国化元素 《敢死队3》
全球化扩张——中国化元素
《变形金刚4》
全球化扩张——中国化元素
《X战警:逆转未来》
电影技术革新
CG动画
动作捕捉
3D技术
8K电影
120帧技术
讲课课件
39
电影技术革新——CG动画
4
2
经典好莱坞电影 20世纪30-60年代
讲课课件
5
八大电影公司崛起——“五大三小”的制片厂格局
派拉蒙 雷电华
米高梅
环球
讲课课件
华纳 兄弟
20世纪 福克斯
哥伦 比亚
6
联美
制片厂制度三大特点(奠定了好莱坞电影在世界上统治地位)
——又称“大公司制度”,是指由大公司生产电影的制片模式,其突出特点是采用流水线式的制片模式。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1975年《大白鲨》
1981年《夺宝奇兵》
1982年《E.T》
1993年《侏罗纪公园》
1993年《辛德勒名单》
1998年《拯救大兵瑞恩》
4
当代好莱坞电影 20世纪80年代至今
讲课课件
19
当代好莱坞
艺术 特征
主流商业电影 艺术化的面貌
全球化扩张 跨国、跨地区 的电影运作
拓展了电影 创作模式
讲课课件
“反垄断法”出台
针对“八大电影公司”的市场垄断,大制片厂 制度逐渐解体,类型电影趋于衰落。
电视的兴起
电视行业的快速崛起,对美国电影产生了巨大 的竞争力。
动荡与危机
社会的现实让美国民族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 都发生了变化,好莱坞电影亟待革命与演变。
好莱坞电影类型代表特点

美国的类型片类型电影是好莱坞电影在其全盛时期所特有的一种创作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人们通常根据影片的不同题材或技巧来归纳影片的类型,大的分类是故事片和非故事片两种.在故事片项目下,比较成熟的类型有西部片、强盗片、歌舞片、喜剧片、恐怖片、科幻片、灾难片、战争片、体育片等;属于非故事片的类型则有广告片、新闻片、纪录片、科学片、教学片、风景片等.类型影片的一大特征就是重复性和可预见性。
美国电影制作者经过长期创作实践,归纳出了一些成功的模式,这些模式最具商业上的保险系数,最能获得投资的回报。
一部成功的影片出现后,便竟想模仿,使之成为一种类型。
一种类型的影片如果很受欢迎,便都来拍摄,一般在一定的时期内都能获得较好的商业效果。
所以,类型影片作为一种典型的商业电影观念,是美国大制片厂制度的必然结果.正因为有一些固定的类型模式,所以大制片厂的生产流水线便可以对素材稍加改头换面,便可大量复制出大同小异的、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
对于观众来说,“人们去看类型影片,是去和那些银幕上的老相识会面,去听老故事,去参加已经熟悉的事件”。
一般认为,类型电影有三个基本元素:一是公式化的情节,如西部片里的铁骑劫美、英雄解围;强盗片里的抢劫成功、终落法网;科幻片里的怪物出世,为害一时等.二是定型化的人物,如除暴安良的西部牛仔或警长,至死不屈的硬汉,仇视人类的科学家等。
三是图解式的视觉形象,如代表邪恶凶险的森林,预示危险的宫堡或塔楼,象征灾害的实验室里冒泡的液体等。
因为情节模式是固定的,所以,类型影片中的悬念实质上是虚假的,其结局自影片开始时观众已然明了。
从艺术的角度上说,这类公式化、概念化的东西是不可取的,但由于这种公式和概念并不是干巴巴的,相反地往往颇有刺激性,所以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
而且,不同的类型影片反复交替出现,不断调剂着观众的口味,并如此周转不息。
一、西部片西部片是美国电影中最古老的样式之一,顾名思义是以美国西部为故事背景,以上世纪下半叶美国人开发西部荒野土地为题材的影片。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美国好莱坞电影一直以来都是向全世界展示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重要平台。
从《拯救大兵瑞恩》到《钢铁侠》,电影界一直在讲述着各种各样的英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美国人的无畏精神和勇敢,更是代表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一种精神传承。
本文将从好莱坞电影的角度,浅析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特点和意义。
好莱坞电影自诞生之初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手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而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正是好莱坞电影的一大特点。
从20世纪初期的西部片到现代的超级英雄片,好莱坞电影一直在强调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和意义。
好莱坞电影通过塑造各种类型的英雄形象,展现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多样性。
在西部片中,我们看到了无畏的牛仔和坚强的拓荒者,在战争片中,我们看到了英勇的士兵和勇敢的军官,而在现代的超级英雄片中,我们看到了拯救世界的英雄和保护弱者的超级英雄。
这些英雄形象展现出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多种面貌和价值观,让观众不断感受到英雄主义的力量和魅力。
好莱坞电影通过讲述真实和感人的故事,传递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正能量。
《拯救大兵瑞恩》讲述了一群士兵为了拯救同袍而奋斗到底的感人故事,《阿甘正传》则讲述了一名智障青年因着坚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最终成为了英雄的故事,《美国队长》系列则传递了正义与自由的理念。
这些故事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所蕴含的力量和勇气,更是激励着人们时刻保持着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好莱坞电影通过各种类型的题材和风格,丰富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无论是科幻片、动作片、悬疑片还是喜剧片,都能看到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影子。
这些不同类型的电影各具特色,但无一例外都在传递着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
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让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在好莱坞电影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现和传播。
二、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意义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电影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精神的体现。
世界电影流派及特点

苏共二十大以后,苏联迎来了电影创作的春天。 这一时期出现的电影,以其崭新的创作视角、对 人性的深刻把握以及极富创造力和表现力的电影 语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从而开创了 苏联的“诗电影”时代。
1956年,著名导演罗姆(拍摄过《列宁在十月》 等影片)的学生格里高里·丘赫拉伊,根据鲍·拉 普列涅夫的同名小说拍摄了电影《第四十一》, 拉开了苏联诗电影的序幕。
世界电影流派与特点
一、好莱坞电影
在默片时代,好莱坞电影以喜剧片著称,由此诞 生了“四大谐星”:查理·卓别林、勃斯特·基顿、 哈洛德·劳埃德和哈莱·兰登,其中以卓别林的电 影影响最大。
好莱坞完成了电影史上值得纪念的两次技术革新: 1927年,好莱坞在拍摄《爵士歌王》时,采用新 的技术插进了一些道白和歌唱,标志着电影艺术 由无声跨入有声时代。1935年,好莱坞拍摄的 《浮华世界》则成为世界首部大型彩色故事片。
2.新浪潮电影充分体现了个人创作的风格特 征;
3.新浪潮电影体现了电影叙事的发展与进 步。
五、苏联诗电影
1934年由瓦希里耶夫兄弟拍摄的《夏伯 阳》,塑造了夏伯阳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时 代特点的革命军人的艺术形象,标志着苏 联电影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 作道路。
《马克辛三部曲》、《波罗的海代表》、 《共青城》、《带枪的人》以及《列宁在 十月》、《列宁在1918》
作为一次特征鲜明的电影运动,法国这些 青年导演们尽管有着共同的美学思想和理 论,但他们却拒绝发表共同的宣言和纲领, 也不要求组成某种学派。他们强调个人风 格,主张单独创作,但他们客观上却形成 了某种共性特征,给人一种有组织的电影 运动的感觉。
新浪潮电影的特征和积极意义
1.新浪潮电影是一次制片技术与制片方法的 革命 ;
经典好莱坞名词解释

经典好莱坞名词解释经典好莱坞名词解释好莱坞是世界电影的中心,是电影工业的代表。
众多好莱坞电影让人记忆深刻,其中很多成为了经典,很多好莱坞名词也成为了人们谈论电影的话题。
以下分步骤解释一些经典好莱坞名词。
1. 神经质电影(Film Noir):神经质电影是指一种黑色电影风格,通常是黑白电影,以暗示和不安全感为主题,主要是描述人性的阴暗面和世界的黑暗面。
这种风格最早产生于1940年代,代表作品包括《纵横四海》和《卧虎藏龙》等。
2. “如果你建造它,他们会来”的名言(“If you build it, he will come”):这句话来自于电影《田园狂想曲》,是主人公建造棒球场时神秘声音告诉他的,意思是如果你做出某些事情,那些你希望参与的人会来的。
3. 黑泽明电影(Akira Kurosawa):黑泽明是日本著名导演、编剧和制片人,他被誉为“世界电影之父”之一。
他的电影以特殊的电影手法和描绘人性的深度著名,代表作品包括《七侠五义》和《罗生门》等。
4. 洛杉矶警察局干警传奇(LAPD):洛杉矶警察局(LAPD)是美国洛杉矶市的市属警察机构,关注公共安全、执法顺序和公民自由等问题,成为很多好莱坞电影的主题。
5. “让我们来到舞台上吧”(“Let’s put on a show”):这句话是美国电影演员詹尼·杰姆萨(Judy Garland)在很多好莱坞金光闪闪的音乐剧中的口号,是当时鼓励青少年参与艺术的一种方式。
6. “你认为这是笑话吗?”(“You think this is alaughing matter?”):这句话常出现在好莱坞电影和电视剧中,主要用于表达一些重要的话题和紧张的情境。
7. 金像奖(Academy Awards):金像奖是世界上最受欢迎和最公认的电影奖项之一,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发起,旨在奖励在电影艺术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美国好莱坞电影ppt课件

《星球大战》系列
总结词
科幻电影的里程碑,讲述了在遥远的银 河系中,善与恶的力量之间的斗争。
VS
详细描述
《星球大战》系列以太空战争和异星文明 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的特效 ,展现了宏大的宇宙世界。该系列电影不 仅在科幻电影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还对整 个电影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阿甘正传》
总结词
励志电影的代表,讲述了一个智商低下的男子的奋斗历程。
详细描述
《阿甘正传》以阿甘的人生经历为线索,通过展现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态度,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 态度。该电影以其感人的故事和出色的表演而备受赞誉。
《泰坦尼克号》
总结词
爱情电影的经典之作,讲述了处于不同阶层的两个人在泰坦尼克号号船上的相遇和爱情 故事。
04
美国好莱坞电影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01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如3D、
4D技术等。
高帧率与高分辨率
02
提高电影画面的清晰度和流畅度,为观众提供更加逼真的视觉
效果。
数字特效与CGI技术
03
增强电影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视听体
验。
全球化发展
优秀的创作人才
好莱坞电影的成功离不开优秀的创作人才。这些人才包括编 剧、导演、演员、制片人等,他们拥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才 华,能够创造出优秀的电影作品。
好莱坞电影产业通过各种途径吸引和培养优秀的创作人才, 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从而保证了电影作 品的高质量。
先进的制作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好莱坞电影制作技术也不断更新换 代,为电影制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先进的制作技术使 得电影画面更加逼真、音效更加震撼,给观众带来更加沉 浸式的观影体验。
好莱坞电影的特点

好莱坞电影的特点1.商业化成功:好莱坞电影以商业化成功为目标,追求票房和利润的最大化。
制片方通常会采用大规模的推广、营销和宣传策略,以确保观众对电影的关注和购票。
2.大片制作:好莱坞电影常常注重制作质量和视觉效果,投入巨大的资金和资源用于特效、美术、服装和场景等方面。
如《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以其超凡的特效和视觉效果而成为热门的商业大片。
3.故事情节的普遍性:好莱坞电影往往选择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能够普遍被观众理解和接受的主题。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观众的兴趣和情感参与,提升票房和观影体验。
4.明星效应:好莱坞电影通常会聘请知名的演员和导演,借助明星的号召力吸引观众。
明星的声誉和名气为电影带来了更高的关注度和票房保障。
例如,杰克·尼科尔森在《闪灵》中的表演大大提升了电影的吸引力和口碑。
5.多样化题材:好莱坞电影的题材涵盖了各种类型,包括动作、冒险、爱情、喜剧、科幻、惊悚等。
这种多样化的题材选择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和口味,扩大了电影的受众范围。
6.主流价值观和情绪共鸣:好莱坞电影往往传递主流价值观念,并试图与观众建立情绪共鸣。
电影常常以英雄主义、正义、家庭、友谊、爱情等核心价值为主题,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情感元素引发观众情绪的波动和共鸣。
7.制片方的市场研究:好莱坞电影通常会通过市场研究了解观众的喜好和需求,从而调整故事情节、表现手法和宣传策略,以提高电影的成功率和市场竞争力。
这种市场导向的制片模式使得好莱坞电影更符合观众的口味,提升了商业化成功的概率。
8.批判与反思:尽管好莱坞电影一直以来追求商业成功和娱乐效果,但它并不缺少批判和反思力度的作品。
从《辛德勒的名单》到《疯狂麦克斯4》,许多好莱坞电影在商业化表象的背后探索和关注着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总之,好莱坞电影以商业化成功为目标,注重大片制作、普遍的故事情节、明星效应和多样化的题材选择。
它通过传递主流价值观和建立情绪共鸣,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期待。
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和创新研究——以“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为例

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和创新研究——以“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为例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和创新研究——以“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为例导语:好莱坞电影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电影工业的龙头,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观众群体。
而“超级英雄”题材电影则是好莱坞电影中独具特色的一个类型,在近几十年内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本文将以“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为例,探讨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和创新研究。
第一部分: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特征1. 简单线性故事结构:好莱坞电影常常采用线性的故事结构,以便于观众的理解和接受。
这种故事结构通常包括明确的起承转合,并以高潮结尾的方式呈现。
例如,超级英雄电影通常以主角的成长和战胜邪恶为主线,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氛围。
2. 明确的角色构建:好莱坞电影善于刻画角色形象,让观众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每个角色的性格、动机和目标。
在超级英雄电影中,主角往往有明确的英雄身份,拥有强大的力量和使命感,同时也有自己的弱点和人性。
这种角色构建有助于观众对角色的认同和情感投入。
3. 丰富的视觉效果:好莱坞电影以其媲美大片的视觉效果而闻名于世。
从特殊效果到场景布置,好莱坞电影的视觉呈现往往精美细致,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和享受。
在超级英雄电影中,各种超能力的展现和打斗场面的设计更是成为了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
4. 大规模的制作和宣传:好莱坞电影通常有庞大的制作预算和强大的宣传推广力度。
这种大规模制作和宣传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并在市场上赢得巨大的关注度。
超级英雄电影往往有大明星加盟以及宣传海报、预告片的铺天盖地,从而吸引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部分:好莱坞电影的创新研究1. 剧情深度的提升:在追求视觉效果的同时,好莱坞电影也逐渐注重剧情的发展和角色的内心世界。
一些超级英雄电影开始深入探讨主角的心理成长和道德困境,使得剧情更加复杂和有深度。
例如,《黑暗骑士》系列成功地将超级英雄电影与犯罪题材相结合,呈现出更加黑暗、沉重的剧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的类型片类型电影是好莱坞电影在其全盛时期所特有的一种创作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
人们通常根据影片的不同题材或技巧来归纳影片的类型,大的分类是故事片和非故事片两种。
在故事片项目下,比较成熟的类型有西部片、强盗片、歌舞片、喜剧片、恐怖片、科幻片、灾难片、战争片、体育片等;属于非故事片的类型则有广告片、新闻片、纪录片、科学片、教学片、风景片等。
类型影片的一大特征就是重复性和可预见性。
美国电影制作者经过长期创作实践,归纳出了一些成功的模式,这些模式最具商业上的保险系数,最能获得投资的回报。
一部成功的影片出现后,便竟想模仿,使之成为一种类型。
一种类型的影片如果很受欢迎,便都来拍摄,一般在一定的时期内都能获得较好的商业效果。
所以,类型影片作为一种典型的商业电影观念,是美国大制片厂制度的必然结果。
正因为有一些固定的类型模式,所以大制片厂的生产流水线便可以对素材稍加改头换面,便可大量复制出大同小异的、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
对于观众来说,“人们去看类型影片,是去和那些银幕上的老相识会面,去听老故事,去参加已经熟悉的事件”。
一般认为,类型电影有三个基本元素:一是公式化的情节,如西部片里的铁骑劫美、英雄解围;强盗片里的抢劫成功、终落法网;科幻片里的怪物出世,为害一时等。
二是定型化的人物,如除暴安良的西部牛仔或警长,至死不屈的硬汉,仇视人类的科学家等。
三是图解式的视觉形象,如代表邪恶凶险的森林,预示危险的宫堡或塔楼,象征灾害的实验室里冒泡的液体等。
因为情节模式是固定的,所以,类型影片中的悬念实质上是虚假的,其结局自影片开始时观众已然明了。
从艺术的角度上说,这类公式化、概念化的东西是不可取的,但由于这种公式和概念并不是干巴巴的,相反地往往颇有刺激性,所以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
而且,不同的类型影片反复交替出现,不断调剂着观众的口味,并如此周转不息。
一、西部片西部片是美国电影中最古老的样式之一,顾名思义是以美国西部为故事背景,以上世纪下半叶美国人开发西部荒野土地为题材的影片。
美国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认为,首批到达北美东海岸的移民者建立了基本上是欧洲的文明。
这一文明逐步向西推移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时期的边疆。
在这些边疆地区,“文明”与“野蛮”两相汇合。
在这些汇合中,不同的环境逐渐地将各种欧洲文化转变为真正的美国文化与特性。
因而,西部片被认为是最能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的影片类型。
西部片诞生之际,真正的西部尚未消失。
西部片里的许多人物和情节大都来自真实的历史。
如除暴安良的警长威利•向恩,英勇抗击白人入侵的亚巴虚族领袖佐罗•尼姆,率领白人讨伐队屠杀印第安人的卡斯特尔将军,牛仔比利小子,大盗杰西•詹姆斯和他的兄弟法兰克等人物;奥卡牧场枪战,卡斯特尔的最后战役,横贯西部的铁路建筑等事件。
在西部片中,荒凉的千里平原、尘土飞扬的沙漠、峰峦起伏的群山和巨大的山岩,穿紧身裤、皮上衣,披子弹带,戴宽边帽,跨骏马,来去飘忽,除暴安良的西部牛仔……营造了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神话”般的世界。
西部片的故事情节一般比较简单:善良的白人移民受到暴力的威胁、英雄的牛仔或执法者除暴安良。
结局几乎总是群敌尽歼,报应不爽。
西部牛仔也成为美国人民崇尚的奋力开拓、坚韧不拔、不畏艰险、见义勇为、扶弱凌强的英雄精神的化身。
19世纪末,银幕上已然出现了西部传奇人物“水牛比尔”的形象。
但是,第一部名副其实的西部片当属埃德温•鲍特的《火车大劫案》,虽然它的拍摄地点是美国东部的新泽西州。
无声时代,西部片日趋繁荣,出现了许多扮演牛仔的明星。
本世纪初的20年里,威廉•哈特是最红的西部片明星,他和后继者汤姆•米克斯为以后的西部片拍摄打开了思路。
好莱坞的大制片公司一开始并不认真对待西部片,认为追求快节奏的廉价西部片只能满足儿童的欣赏水平。
这一现象到30年代末告一段落,这时世界处在大战爆发的前夜,美国开始反思它的传统价值,以求寻找到使这一国度可以炫耀于世界的精伸体系。
西部片适应了这种心态,拍摄了一大批经典之作,其中最著名的是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1939)。
约翰•福特一生拍摄了一百多部影片,其中西部片占了三分之一。
1924年,他因执导西部片《铁骑》一举成名。
《关山飞渡》以犹他州的著名大峡谷为拍摄外景,福特的西部片大半是以该地为背景的,这不仅是因为那里是印第安人的家乡,更重要的是福特看中了那里的壮观景色,那些高耸入云的碑式山岩几乎成了福特影片的标志。
福特认为,美国西部边疆的开发史就是美国文明的发展史。
他本人站在“文明”的白人一边,支持殖民者镇压土著人的反抗,在《关山飞渡》中的印第安人仍然是邪恶残暴的形象。
由著名西部片明星约翰•韦恩扮演的男主人公灵果以非凡的勇气和力量抵抗印第安人潮水般的进攻,守护驿车和车内的白人们。
不过,福特在晚期创作中,反思了自己以往营造的那些“边疆神话”,在《搜索者》(1956)里反而从印第安人的观点去表现白人的残忍丑行。
影片表现一个美国军人为寻找被印第安人掳走的侄女,进行了长达五年的搜索。
当他终于找到了已经习惯了在印第安人中间生活的侄女时,他残酷地杀光了那群印第安人。
但是这种残忍行为引起了侄女的反抗和憎恨。
上校的亲友们也对此不能谅解,把他拒诸门外。
在影片的结尾,这个屠杀印第安人的凶手站在阳光灼照下的荒凉平原上,孤独无依,神情迷惘。
这是对历来西部片无端仇恨印第安人的殖民主义心理的严肃批判。
在好莱坞还有许多卓有成就的导演都拍摄过西部片,如弗莱德•齐纳曼、乔治•史蒂文斯、霍华德•霍克斯、山姆•富勒、亨利•哈沙威等。
其中特别如霍克斯的《红河》(1948)、齐纳曼的《正午》(1952)和史蒂文斯的《原野奇侠》(1953),已被公认为西部片的经典名作,代表了好莱坞西部片在艺术上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部片有了重大变化,昔日的英雄主义色彩逐渐消退。
从60年代起,西部片经历了非英雄化的过程。
代替西部英雄的,是一些反英雄——在心理和形体上都很弱的人。
约翰•施莱辛格的《午夜牛郎》(1969)和彼得•波格丹诺维奇的《最后一场电影》(1971)中,关于“蛮荒的西部地区”的神话已经破灭,只是变成了对昔日英雄气概的回忆和怀念。
阿瑟•佩恩的影片《小巨人》对西部片样式作了深刻的改造。
影片中叙述美洲印第安人惨遭白人殖民者灭绝的悲剧,同时也以讽刺的眼光去看美国历史,把当年率领美国讨伐队的“民族英雄”卡斯特尔将军描绘成为疯狂的刽子手。
由达斯汀•霍夫曼扮演的主人公,本来是白人,十岁时被印第安人收为义子,长大就成了印第安人,后来他终生处于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间。
霍夫曼完全不象传统西部片中的那些主角扮演者。
他扮演的主人公显然缺乏自信、力量和机智。
他的婶婶想把他培养成为彪悍的射手、真正的“牛仔”,但他始终不能朝人开枪。
在这里,主人公也变成一个弱者、反英雄,可是他的所谓弱点其实是人性的表现。
罗伯特•阿尔特曼的影片《马凯勃先生与米勒夫人》(1971),也改变了西部片的传统概念,这部影片仿佛是西部片所有规律的对立物。
影片叙述马凯勃先生的故事,他来到西部地区,给那里的淘金者带来了值得坏疑的文明之果:威士忌、纸牌和妓院。
影片里并没有那种主持公道的传统英雄人物。
马凯勃先生无论就其性格还是就其职业来说,都远非英雄人物。
周围环境与西部片对西部地区的传统描写也毫无共同之处。
七八十年代,西部片作为一种类型近乎消失了,但是西部片这一类型样式对于美国历史而言是如此的独特,其视觉形象又是如此的富于电影化,因此仅就美国观众来说,他们是不会轻易向西部片告别的。
90年代伊始,《与狼共舞》(1990)、《不可饶恕》(1992)获得了巨大成功,使久违的西部片再次呈现强劲势头,并且以“重新阐释美国西部历史”的旗号宣布了西部片时代的降临。
不过,这与传统意义上的西部片已经有了较大距离。
二、喜剧片喜剧片是美国类型影片中最早成熟和繁荣的样式,1912年至1930年是美国喜剧电影的黄金时代。
在无声电影阶段,对于喜剧片创作来说,起决定不用的往往不是导演,而是喜剧演员。
这一时期出现了美国喜剧电影之父麦克•塞纳特和他的一班演员,以及四个最卓越的电影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勃斯特•基顿、哈洛德•劳埃德和哈莱•朗东。
好莱坞喜剧片的创始人塞纳特创建启斯东制片厂后,创作了大量风格独特的喜剧影片。
他的喜剧作品往往是即兴创作,具有流畅、准确而活泼的特点。
喜剧效果是建立在噱头、特技摄影和演员的滑稽服饰以及夸张表演上的,他运用电影特技和蒙太奇手法,使那些最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变为视觉现实。
例如:摩托车在电线上行驶;汽车从电车上面越过;膂力过人的大力士把被他打倒的敌人举起来,象扔石头那样抛掷;两只脚并在一起跳过一堵墙,等等,在塞纳特的影片里,技术总是起着主要的作用:比生活快得多的节奏是用慢拍造成的。
因为当时的摄影机是手摇的,非常容易变换拍摄速度。
传说他有一个缺乏经验的摄影师为了节省胶片而把摇把的速度放得太慢,结果在放映时人物的动作便象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似地东撞西突,令人目不暇接,似乎险象环生,却仍平安无事。
这个意外的效果使塞纳特大为高兴,认为这正是美国的火爆喜剧片需要的节奏。
他不仅经常采用以每秒八格拍片然后以每秒十六格放映的办法加快动作,而且还故意每隔三、四格便剪去一格,致使动作更加狂乱。
于是在启斯东的喜剧片里,银幕跳跃得象魔女的狂欢宴会那样令人目眩神昏。
动作的自然规律被人为的喜剧需要所彻底破除,在塞纳特的每一部喜剧片里都有必不可少的追逐场面,警察、歹徒、无辜者、小丑、游泳女郎、狗、猫、汽车、火车都纷纷加入,全都仿佛是被一场强风卷进来似的,以惊人的速度引得观众大笑不止。
滑稽的模仿是塞纳特喜用的手法之一,他拍片的指导思想是对任何事情,特别是自认严肃的事情,采取调侃的态度。
他的影片把严肃的社会问题降低为荒谬的喜剧套路,对犹太人、德国人、黑人、有钱人中的伪君子、假道学的贵妇人、牧师、教授等予以插科打浑、放浪戏谑、任意摆布。
塞纳特宣称他讽刺的主要目标就是虚伪。
在他的影片里常有一群穿一身过大的制服,开一辆随时会翻倒的破汽车,动不动就卷进一场狂乱的追捕的警察,这就是他独创的著名的“启斯东警察”。
塞纳特常常为搞噱头而搞噱头,设计了许多滑稽场面,踢屁股、扔砖头、扔奶油蛋糕是最常见的动作,打斗、追逐、到处乱窜是最常见的情节。
塞纳特的影片呈现出一种单纯的天真烂漫的娱乐兴趣。
由塞纳特发掘出来的查理•卓别林,是对好莱坞喜剧片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物。
与卓别林同时活跃在喜剧片银幕上的还有三位演员:勃斯特•基顿、哈洛德•劳埃德和哈莱•朗东。
勃斯特•基顿是二三十年代的喜剧片领域里一位富于独创性的重要人物。
基顿从五岁起就在舞台上演出喜剧,后来参加演出短片,在二十年代拍摄了大量典型的好莱坞喜剧片,表现了卓越的喜剧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