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剪纸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 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 ppt课件
三、刺孔
用小刀或剪子在纸上剪刻出基本轮廓,然后用针 在图案上刺孔,主要是让多层纸连接,同时于粗 糙中见细致。需要2~4个一样的纸样,这时就多 用宣纸剪刻、刺孔,完工后揭粘。一般用快而简 便的订书机、订书钉代替,也同样起到多层纸连 接的效果。
剪纸的方法和技巧
我们开动了
听了老师的讲解,我们 各自拿起工具开动了。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
• 1.剪纸的历史沿革
• 2.剪纸的分类 • 3.剪纸的方法技巧 • 4.剪纸的用途和意义 • 5 .我们的体验和感受
剪纸的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的历史有着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早在春秋战国 时期,人们就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在一些薄片材料上制作工艺品,这是早在纸张 出现以前就开始流行起来的,虽不是纸张制作,但却如出一辙,这就为真正意义 上的剪纸出现奠定了基础。
你看,我们剪得多认真 啊!
剪纸的用途
张贴用
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灯彩、彩扎之上以为装 饰 如窗花、烟格子、灯笼花、纸扎花、门笺
窗花
门笺
剪纸的用途
摆衬用
即用于点缀礼品、嫁妆、祭品、供品 如喜花、供花、礼花、烛台花、斗香花、重阳旗
喜花
礼花
剪纸的用途
刺绣底样
用于衣饰、鞋帽、枕头 如鞋花、枕头花、帽花、围涎花、衣袖花
• 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单色剪纸的组合拼贴, 基本上还是单色剪纸。
剪纸的分类
• 彩色剪纸 • 四、填色剪纸
• 具体做法是,将黑色剪纸贴到白衬纸上, 用笔在线条轮廓内涂绘。
剪纸的分类
• 彩色剪纸
• 五、勾绘剪纸 • 勾绘剪纸是立体剪纸既可是单色,也可是彩色的。
我们的体验和感受
• 短短的2个小时,让我们大开眼界,领略了剪纸

中国传统文化手艺素材200字

中国传统文化手艺素材200字

中国传统文化手艺素材200字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源远流长文化的国家,传统文化手艺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代代相传,不断发展演变,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下面,我就将介绍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手艺素材。

1.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一种传统手工艺,起源于汉朝,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剪纸的原料是纸张,剪刀是工具。

通过手工剪切纸张,制成各种形状的图案和图画,色彩鲜艳,形态精美。

中国剪纸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有单层剪纸、双层剪纸、多层剪纸等多种形式。

2.中国刺绣中国刺绣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始创于春秋时期,是中国的国粹之一。

中国刺绣有针法精细,图案瑰丽,色彩丰富,线条流畅,层次感强的特点。

刺绣的材料包括丝绸、麻布、棉布等,用线绣成各种形状和花纹。

中国刺绣主要分为四大门类:北京刺绣、苏绣、蜀绣和广绣。

3.中国陶瓷中国陶瓷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陶瓷的特点是工艺精湛,材料优质,形态美观,色彩绚丽。

其中,青花瓷、景德镇瓷和汝窑瓷等是中国陶瓷的代表。

中国陶瓷不但具有艺术性,还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国漆器中国漆器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原材料是漆和木材。

漆器具有防水、防潮、防火等多种特性,其制作工艺包含雕刻、镶嵌、雕塑等多种技术。

漆器的色彩丰富多彩,纹饰华丽精细,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使用价值。

中国漆器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5.中国民间手工艺品中国民间手工艺品具有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内涵,种类繁多,包括布艺、木雕、石雕、剪纸等。

这些手工艺品通常是由当地人民自己制作,表达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信仰和文化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手艺素材丰富多彩,其中每一种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这些手工艺品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
剪纸简述: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是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人们喜欢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
“正月里剪彩灯,彩灯高挂堂屋中。彩灯光芒照客庭,一年四季都安宁。二月里剪条龙,放在门前大河中,风调雨顺太平世,来年一定好收成。三月里剪桃花??”这是一首曾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的《十二月剪纸歌》。过去,一到农闲,当地的妇女便聚在一起,边剪边唱,一幅幅充满着祈福、吉庆色彩的作品便跃然纸上。?
剪纸的寓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常见剪纸——窗花
最常见的是贴窗户上作装饰的剪纸,叫做窗花。人们逢年过节在窗户贴上新窗花,以示除旧迎新。在结婚等喜庆的日子,人们也会贴上祝福的窗花,以示吉祥、幸福。窗花的形式很多,有装饰窗格四角的角花,也有折枝团花,更有自由的各式适合花样,如动物、花草、人物,还有连续成套的戏文或传说故事窗花。
宋朝通过剪纸呈现的皮影艺术
明清时代,是剪纸的高峰期;
明清——剪纸艺术的巅峰:(左图:走马灯右图:梅鹊报春图)
剪纸的用途:
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这一习俗现在在农村的葬礼上还比较普遍。
从一些考古遗存发现,剪纸至迟在北朝(386-581)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至 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与其他的传统艺术一样,受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民众基础。
剪纸的历史足迹:
商代---金制呈夔凤纹薄片

我国传统文化剪纸500字作文精选

我国传统文化剪纸500字作文精选

我国传统文化剪纸500字作文精选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它源远流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剪纸是用剪刀将纸张剪出各种形状的艺术创作,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装饰品。

剪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

当时,人们用剪刀将纸张剪成各种图案,以追求美的享受。

到了唐代,剪纸艺术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在宋代,剪纸艺术更是达到了巅峰,成为了当时繁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剪纸的技艺非常独特,需要高超的技巧和灵活的手腕。

常见的剪纸形式有单层剪纸和对刀剪纸两种。

单层剪纸是将纸张折叠几次,然后利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图案,最后展开来呈现出完整的形状。

对刀剪纸则是将两张纸叠放在一起,用剪刀顺着纸张的边缘剪出图案,然后将两张纸分开,上下两个相互映衬的图案同时呈现出来。

剪纸的图案多种多样,可以剪出花鸟鱼虫、人物形象、山水风景等各种形态。

剪纸艺术的特点是线条鲜明、形象生动,富有浓厚的民俗风情。

剪纸作品中常见的双喜剪纸,就是用来庆祝婚礼和喜庆场合的,它的形象饱满,意蕴深远。

而年画剪纸则是中国农村地区在过年期间贴在门上的装饰品,它既富有节日气氛,又有着浓厚的民间色彩。

传统的剪纸制作工艺需要手工操作,时间、耐心和技巧都是不可或缺的。

剪纸艺术家需要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准确掌握每一刀的力度和角度,以保证最终作品的质量和效果。

剪纸作品一般使用红纸、黄纸和黑纸,这些颜色代表着喜庆、吉祥和祝福。

剪纸的作品一般以贴在窗户上为主,光线透过剪纸的孔洞,形成美丽的图案投影在室内,给人一种独特而迷人的感觉。

如今,剪纸的传统技艺正逐渐失去活力,受到了现代化和科技的冲击。

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剪纸艺术,许多人也更倾向于购买机器制作的剪纸产品,而不是手工制作的。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剪纸的传承和保护,不让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消失。

剪纸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民俗风情。

它的起源历史悠久,制作技艺独特,图案多样,寓意深远。

传统文化之剪纸范文(19篇)

传统文化之剪纸范文(19篇)

传统文化之剪纸范文(19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传统文化之剪纸范文(19篇)优秀作文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独特之处,使人一读就能辨识出作者的笔法。

幼儿园传统文化——剪纸艺术

幼儿园传统文化——剪纸艺术

幼儿园传统文化——剪纸艺术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剪纸艺术是用剪刀在纸上进行剪裁,以剪出各种形状和图案的一种艺术形式。

这项古老的手工艺术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一、剪纸艺术的历史悠久剪纸艺术起源于汉朝,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最早的剪纸作品是用红纸剪裁出的花鸟、虫鱼等形象,被用作祈福、装饰器物和庆贺活动。

在宋朝和明清时期,剪纸艺术逐渐发展成独具一格的工艺品,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

如山东的阳纸剪、河北的窗花,都是剪纸艺术的代表作品。

二、剪纸艺术的种类和技巧剪纸艺术有许多种类,如剪花、剪鸟、剪人物等。

每种剪纸都有其特定的剪裁方法和技巧。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剪纸技巧:1.折叠剪裁法:将纸在对角线上折叠成三角形,然后根据图案的需要进行剪裁。

折叠剪裁法适合剪裁一些对称图形,如花朵、蝴蝶等。

2.折叠转切法:将纸在对角线上折叠成三角形,然后在折痕处进行剪切。

这种方法适合剪裁一些需要转切的图案,如长颈鹿、孔雀等。

3.复叠剪裁法:将多张纸叠在一起,然后根据需要剪裁。

这种方法适合剪裁一些有层次感的图案,如树、房屋等。

4.整背剪裁法:将整张纸剪下一块,然后在上面剪裁出图案。

这种方法适合剪大型的图案,如舞狮、舞龙等。

三、剪纸艺术对幼儿的教育意义1.培养动手能力:剪纸艺术需要幼儿用剪刀在纸上进行剪裁,这能够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2.培养创造力:通过剪纸艺术,幼儿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各种独特的剪纸作品。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促进审美情感的培养:剪纸作品通常都有美丽的形状和精细的图案,能够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培养他们对美的欣赏能力。

4.弘扬传统文化: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剪纸艺术,幼儿能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5.培养耐心和毅力:剪纸需要耐心和毅力,因为有时剪纸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错误,需要重新开始或进行修正。

中国传统剪纸的艺术表现与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剪纸的艺术表现与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剪纸的艺术表现与文化传承剪纸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之一,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文化传承而闻名于世。

从古至今,传统剪纸一直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重要节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传承中国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剪纸的起源与发展剪纸作为一种工艺技术,起源于中国古代。

据历史记录,最早的剪纸作品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通过剪纸,人们可以把自然界的形象和艺术构图通过简单的剪裁与搭配表现出来,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纸艺。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更加精细、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剪纸的艺术表现中国传统剪纸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线条展现出浓郁的艺术魅力。

它以技艺高超的手法,将纸张剪裁出各种形象和图案,充满了变化和惊喜。

不仅如此,剪纸还通常采用对称式并反射式的图案,追求平衡和协调。

它所表达的主题涉及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古老的神话传说等。

这些图案的传承使人们在观赏和制作剪纸时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三、剪纸的文化传承在中国的农村,剪纸已经成为年轻一代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节日和庆典等重要场合,剪纸作品经常被用作装饰和礼品。

同时,许多传统的剪纸图案也被应用到民间织锦、民俗舞蹈和传统建筑等各个领域。

这种文化传承不仅使传统剪纸的艺术表现得到持续发展,还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当代剪纸的创新和发展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剪纸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并与时俱进。

许多艺术家开始将传统剪纸与现代艺术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

同时,一些剪纸艺术家也开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激光切割等技术,使剪纸作品更加精确和精美。

这些创新与发展不仅丰富了剪纸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提升了传统剪纸的表现力和影响力。

总结:中国传统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传承方式,成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

通过剪纸艺术,人们不仅能欣赏到精妙的创作,还能深入了解中国古老的文化和神话传说。

剪纸中国传统文化课件

剪纸中国传统文化课件
历史文化载体
剪纸作品往往承载着历史、民俗、宗教等多种文化信息,是研究 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反映生活与情感
剪纸作品通常取材于日常生活,通过夸张、象征等手法,表达人 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情感寄托。
如何传承和弘扬剪纸文化
教育普及
将剪纸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 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热爱剪纸
• 教育价值:剪纸作 为一种艺术教育手 段,可以培养青少 年的观察力、想象 力和创造力,提高 他们的艺术素养和 审美能力。
02
剪纸的种类与技法
窗花剪纸
定义与历史
窗花剪纸是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 一种,常用于装饰窗户,历史悠 久,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
部分。
特点与风格
窗花剪纸通常以吉祥、喜庆的图 案为主题,如龙凤呈祥、花开富 贵等,造型简练,线条流畅,透
在推动剪纸文化发展的同时,加强对传统 剪纸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确保这一非 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永续传承。
THANKS
感谢观看
剪纸中国传统文化课件
目 录
• 剪纸文化概述 • 剪纸的种类与技法 • 剪纸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 • 总结与展望
01
剪纸文化概述
剪纸的定义和历史
定义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 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 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
历史
剪纸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最 初主要用于节日装饰,逐渐发展 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露出浓厚的民间气息。
制作技法
窗花剪纸主要采用阳刻和阴刻两 种技法,阳刻即留住图案部分, 剔除背景;阴刻则相反,剔除图
案部分,留住背景。
民间剪纸
定义与范围
民间剪纸是源于民间的剪纸艺术,涵盖面极为广泛,包括生肖、 人物、故事、神话传说等多种题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之剪纸艺术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累所形成的一种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理念。

剪纸艺术与其他的传统艺术一样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不仅在创作题材上,而且在创作理念、艺术表达形式以及制作技法上也都流露出传统文化的特征。

关键词:剪纸艺术,传统文化。

“正月里剪彩灯,彩灯高挂堂屋中。

彩灯光芒照客庭,一年四季都安宁。

二月里剪条龙,放在门前大河中,风调雨顺太平世,来年一定好收成。

三月里剪桃花……”这是一首曾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的《十二月剪纸歌》。

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与其他的传统艺术一样,受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民众基础。

过去,一到农闲,当地的妇女便聚在一起,边剪边唱,一幅幅充满着祈福、吉庆色彩的作品便跃然纸上。

直到今天,剪纸仍是河南,尤其是豫西地区流行最广的民间艺术之一。

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

这一习俗现在在农村的葬礼上还比较普遍。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

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是民族文化哲学观、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反映,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物化体现,也是深受民众广泛喜爱和认知的艺术形式。

创作者不仅在内容方面喜欢选用中国传统题材,在创作理念、艺术表达形式以及剪刻技法上也自然地流露出传统文化的特征。

这种流露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方法论。

剪纸中的感情表达方式源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宇宙观中“天人合一”思想以及方法论中的“五行运化”。

即把对周围事物深刻的了解和体验高度升华到意念,注入艺术自我情感,表现大自然、大天地的需要。

在精神领域里让人与山水、自然界的动植物产生某种情感的交流,也就是让人在欣赏自然时得到启示,从而精神得到升华与净化。

这种人和自然的情感交流在剪纸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尤为突出。

人的情感基本可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

这七种情感可归结为五大类:喜,包括快乐、舒畅;怒,包括愤怒、威严、至尊至上;忧思,包括忧愁、思虑、远见卓识、思想;悲,包括悲痛、伤心,没落;惊恐,包括惊吓、恐惧、害怕、畏缩。

这七种(五类)情感的表达在剪纸制作中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

中华民族传统的五行运化理论,从客观上解释了自然界和人体中生克制化的关系。

在剪纸艺术的情感表达上也同样适用。

五行运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上的物质分为五种,即金、木、水、火、土。

这五种物质的分类是根据客观上的物质、物体或生命体的所有属性综合起来分类的。

喜:喜属火。

在五行运化理论中火的性质就是向外发散。

比如经典作品《老鼠娶亲》,在创作时样稿几次改变,最终把花轿放在正中间,四周二十个老鼠,不论是放炮的、吹唢呐的,还是送礼的、献花的,都显得喜气洋洋。

由于周边不加限制,似乎炮响一直继续,欢庆的气氛在不断扩展,使作品中“喜”的情感得到充分表达怒:怒属木,木性升发,其气机向上。

古人对怒有“怒发冲冠”的形容。

如作品《钟馗捉鬼》中的钟馗,怒发冲冠、眉毛向上,其威严的神态将小鬼震吓得匍匐倒地、瑟瑟发抖。

剪纸《包公》也是用一种凛然的气势来剪成的,不仅官帽向上,而且官袍上的火焰也向上,衬托出包公嫉恶如仇、为民除害的一身正气。

在具体剪的过程中,作品为表达怒的情绪常突出向上的尖锐的直线条忧思:忧与思属土。

土的属性是集结收敛。

同时,还具有土载四行为万物之田,承载受纳的性能。

在人体中它主管气机的“气结”,即气体扭缠混绕在一起。

因此,在剪纸中,凡扭结在一起、缠绕在一起的线条或结构都是忧思的情感表达。

爱情作品《相思鸟》就是用一圈鸟儿头顶上集结的许多缠绕在一起的云彩来表达鸟儿的相思情。

而《沧桑岁月》是用许多蔓藤缠绕在两棵大松树上,同时用线条绕出了“沧桑岁月”四个字,体现了对岁月的思考,隐喻作者的思绪延伸到很远很远。

悲:悲属金。

在人体的脏器里,肺属金,中医的基础理论中阐述了肺的客观属性是主哭,主一身之气。

肺藏魄,即魄力、气概。

金也有服从、顺从、收敛之意。

如果悲伤过度,自然就失去了魄力,没有了气概。

哭的太甚,也会软弱无力,重则晕倒甚至休克。

肺主的是一身之气,悲情过度,一身之气不足,就会正气消耗、咳嗽上逆,气短乏力,伤风自汗,弯腰驼背。

所以中医明确提出“悲则气消”。

使正气消耗的“悲”的情绪在剪纸的表现上是一派无力、萧条的景象。

要剪悲情的人物,此人一定瘦弱无力,风吹欲倒。

如果弯腰驼背有碍于美,在作品中只有使其削肩、细腰、低头、内视等。

悲情的动物一般表现为低头、皮毛不乍起而顺之下滑,并瘦弱无力。

悲情的植物一般表现为枝条软弱,叶茎细小并下垂,随风摆动。

惊恐:惊与恐属水。

水向低处流,水具有滋润、顺下、闭藏的特性。

“惊恐”中的“惊”会造成逆乱。

传统剪纸《钟馗捉鬼》中的那些形态各异的小鬼因为害怕钟馗,跪趴在钟馗的脚下,个个形态惊乱。

若要表现剪纸中的小动物受惊,要把小动物所处的环境剪成逆乱的线条。

如表现小鸟受惊,只要把小鸟周围的树枝剪成摆动的混乱状态,美丽的小鸟儿就变成了受惊之鸟。

用剪纸表现不同的情感。

除了有上述总体造型上的规律外,在剪纸的具体制作上,各种情绪之间的剪法也有较明显的区别。

不同剪法剪出来的线条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是有区别的。

例如,剪“喜”的感情时,走剪的速度均匀、流畅、光滑、圆润。

即使需要跳跃,也如欢乐的小溪一样柔顺,向外自然发散。

“怒”的剪法,直接迅速,笔直向上,在拐弯的地方硬而不流畅,剪出的线条横来直去,干脆利索。

“忧思”的线条,由于是缠绕扭结在一起的,因此剪时最不流畅,很少有一剪子剪到底的线条,其线条多细长、柔软。

“惊”的情感是逆乱,剪此种情感的线条,一般为短小刚硬,互不连接。

其中,杂乱、重复、折叠的线条出现频多。

一般不用连续对称的图案。

“悲”的情感是消耗正气,软弱无力。

走剪时,剪速相对慢,从小向下,越剪线条越细,常常将极细的线条靠在一个参照物上。

此线条虽柔弱,但并不中断;虽无力,但不会随风起动。

因为“天人合一”论说明,“悲”的环境宜用无力之风、柔弱之水来表示。

“恐”的剪法也是向下,走剪时线条相对有力,好像是哆哆嗦嗦地向下行。

在下行中不断地有各种小弯曲,这些小弯曲无规律、不连续、不对称。

例如,表现人被吓得两腿发抖,两腿就不能像跳霹雳舞那样有节律、有力度。

豫西剪纸种类繁多。

每到春节,当地人就在屋顶上贴“顶棚花”,门上挂“吊笺”、贴“福”字和门神,窗上贴“窗花”、“窗亮方”,灯笼上贴“灯笼花”,影壁墙上贴“春牛”,炕上贴“墙围花”,厨房、灶间贴“灶头花”等。

在其他一些特殊的日子,如娶媳妇、婴儿出生,当地人也要贴“喜花”,老人过生日,亲朋好友还要送“寿诞花”……值得一提的是,吉祥是豫西庞大的剪纸作品中最重要的主题。

在这些作品中,吉祥几乎无处不在。

如“门笺”谐音是“门钱”;春牛意喻“耕种和丰收”;葫芦代表“福禄”;石榴代表“多子多孙”;牡丹象征“吉祥富贵”;满屋满墙全套的墙围花寓意“富贵不断头”。

陕县南沟村,很多人都会剪纸,不但女人心灵手巧,男人也可飞刀走“纸”。

在洛阳,80岁以上的“巧巧”老人就能举出任凤莲、陈凤英、姚素英、陈素玲、马兰芳等数位。

灵宝也是巧手汇聚,1987年以来,陆续有9人被中国剪纸协会吸收为会员,20余人成为河南民间美术学会的会员,其中王蓬草、杨仰溪还于2007年获得“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称号。

她们说:一拿起剪刀进入创作,仿佛进了仙境,心里美滋滋的,忘记了一切悲苦、烦闷。

所以,她们剪出的喜庆剪纸占绝大多数,如《卖莲》、《农家乐》等。

而现代城市女性自由、洒脱、心情愉快,属火(喜),火生土(忧思),也就是火(喜)滋生、助长促进土(忧思),所以,城市女性创作的剪纸自然就多一些忧思的情感,其哲理性、思想性和忧国忧民的成分就更多一些。

剪纸的风格因人而异,总体来说,它继承了商周青铜纹饰、南阳汉画石及北魏龙门造像和宋代开封木版神像画的特点,质朴粗犷、雄浑大气。

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所反映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是几千年来农耕文化的延续,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用“天人合一”论与“五行”学说来解读人的情感,诠释传统剪纸作品中蕴含的艺术语言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一些实用性和指导性,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超出朴素直观的范围,毕竟它们产生于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分开的时代。

因此,从剪纸的长远发展的角度上说,应站在现代最先进的认识水平上,从现代科学与哲学的最新成就中去寻找剪纸艺术与感情表达有联系的东西,让剪纸艺术在当代开出更鲜艳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中国的剪纸艺术名扬海外,很多作品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咸阳市一位剪纸艺术家巧妙地把剪纸艺术与奥运会运动项目结合起来,精心创作出《纸上奥运》系列作品,还被确定为奥运会指定礼品。

我们正经历着一个历史的创造,一个新时代的起飞。

我们将告别漫漫的农业文明,迎来先进的现代盛世。

与这种新旧更替同时并存,而且永远不会磨灭的,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持续不断的文化精神。

而这种文化精神具体承载形式中最具民族性、群众性,最具生命力的是至今仍存活在山野乡村的民间文化。

在我们的历史上,传统文化曾在某些阶段被无知地荒唐地虐待过。

而在今天,一个清醒、理性、蓬勃向上的民族,将一定会把自己祖先创造的文化继承下来,并一定会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崭新的中国现代文化。

我们坚信:若干年后,中国人不会因为祖先遗留下博大、辉煌的民间文化的沉沦与湮灭而发出沉重的叹息,我们确信中华民族民间文化必将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而永存于世。

参考文献:[1] 徐春燕. 豫西剪纸[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2] 冯骥才,倪宝成.中国民间剪纸集成——豫西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3] 朱晓红.中国剪纸艺术欣赏与创作[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4] 陈竟.中国民族剪纸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 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