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制工作大纲(修订本)

(完整word版)《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制工作大纲(修订本)
(完整word版)《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制工作大纲(修订本)

《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制工作大纲(修订本)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点击数:120 更新时间:2004-11-22

《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

编制工作大纲

(修订本)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

《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制组

二OO四年十一月

前言

国务院2001年10月颁布并于2002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0号,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国家对长江采砂实行统一规划制度。

长江水利委员会于2001年~2002年依据《条例》规定,会同长江中下游有关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完成了《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报告》,对采砂规划的编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据了解,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等省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流域管理机构也尝试开展了中小河流采砂规划或采砂应急规划的编制工作。

依据《水法》规定,国务院正在制定全国河道采砂许可制度实施办法。该办法拟规定国家对河道采砂实行规划制度。为规范和指导河道采砂规划的编制工作,统一河道采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工作内容、深度和有关技术要求,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已将《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列入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并委托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负责组织该规程的制定工作,计划2005年9月提出该规程(报批稿)。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于2003年6月组织成立该规程编制组。2004年7月编制组提出了《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制工作大纲(送审稿),并报请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审查。2004年10月19日,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在武汉召开该规程编制工作大纲(送审稿)审查会议。根据审查意见,编制组对该规程编制工作大纲进行了修改,提出了本修订本。

目录

1 规程编制的必要性和目的

2 适用范围

3 编制依据和相关法规与标准

3.1 编制依据

3.2 相关法规与标准

4 章节主要内容

4.1 正文

4.2附录

4.3条文说明

5 工作进度

6 专题研究

6.1可采区范围和年度控制开采量的确定方法专题研究

6.2国内外河道采砂管理情况调研

7 经费预算安排

8 编制组人员组成及工作分工

8.1编制组人员组成

8.2工作分工

1 规程编制的必要性和目的

我国众多江河内蕴藏着较丰富的砂石,是主要的建筑材料来源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市场对砂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一些江河中采砂规模呈迅速增大趋势,大量的、掠夺式的、无序的乱采滥挖,不仅严重改变河床自然形态,直接造成局部河势的恶化,影响河岸稳定,破坏鱼类等水生物的繁殖栖息环境,影响江河水质和水体功能,而且严重威胁着防洪和通航的安全。据了解,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辽河、珠江流域的干支流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采砂活动,采砂管理已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采砂规划是采砂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保证科学有序采砂的基础。缺乏采砂规划的指导,必然导致无序采砂,因此制定采砂规划,科学地规范采砂活动,是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和通航安全的迫切需要。

采砂规划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采砂规划不以工程为主要措施,也不是一项产业规划,而是对采砂活动加以限制和引导;二是规划对象的动态性强;三是不以盈利为目标。国内目前尚无一部适应指导采砂规划编制的规程规范,因此,尽快制定《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规范和指导河道采砂规划的编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制定《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的目的是:规范和指导河道采砂规划的编制工作,统一河道采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工作内容、深度和有关技术要求,为河道采砂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

该规程适用范围为大江、大河、大湖及重要支流的河道采砂规划的编制。采砂活动指在河道(包括河口、湖泊、水库、人工水道、蓄滞洪区等)管理范围内采挖砂、石,取土和淘金等。

中小河流采砂规划的编制可参照执行。

3 编制依据和相关法规与标准

3.1 编制依据

主要编制依据包括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2003年5月《关于委托制定〈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的函》,水利标准化工作合同书以及该标准制定项目任务书、项目建议书。

3.2 相关法规与标准

(1)《水法》、《防洪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

(2)《河道管理条例》、《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航道管理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规;

(3)《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水利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水国科[2003]546号)等规范性文件。

4 章节主要内容

本规程拟包括正文、附录和条文说明三个部分。

4.1 正文

1 总则

本章应说明制定本规程的目的、适用范围和对象,编制、修订采砂规划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以及规程中带有共性的规定。主要内容要求如下:

1.1 概括地阐明制定本规程的理由和依据。

为统一河道采砂规划编制基本原则、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深度和有关技术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1.2 说明本规程适用范围。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为大江、大河、大湖及重要支流的河道采砂规划的编制。中小河流采砂规划的编制可参照执行。

采砂活动指在河道(包括河口、湖泊、水库、人工水道、蓄滞洪区等)管理范围内采挖砂、石,取土和淘金等。(这部分将来可能写到条文说明中)

1.3对采砂规划性质和特点的阐明和规定。

采砂规划不是以资源利用为目的的产业规划,而是一项对采砂活动加以限制和引导的限制规划。其目的是在维护河稳定、保障防洪和通航安全的前提下,科学适度地利用河道砂石。

1.4对河道采砂规划内容的规定。

河道采砂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河势演变分析,禁采区、保留区的划定和可采区规划,禁采期和可采期的确定,规划方案采砂影响分析以及对采砂机具和作业方式的原则要求。

1.5对采砂规划编制的要求和规定。

采砂规划应遵循国家有关水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的要求,并符合有关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河道、航道整治等专业规划,正确处理规划中应考虑的相关关系。

可根据河道的不同特性如山丘区河道和冲积平原河道,分河段进行编制。

1.6对规划期的规定。

规划期应根据不同河流的特性提出原则要求。一般以5年左右为宜。

1.7对基本资料及以往有关成果收集与整理的原则要求。

1.8对规划执行过程中的动态管理的原则要求。

2 基本资料

编制采砂规划应收集、整理、分析有关的基本资料,包括气象、水文泥沙、河道、地质、涉水工程、航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资料。流域综合利用规划、防洪规划、河道整治规划等流域开发利用规划成果,以及流域开发利用情况、规划河段水利工程分布情况等。本章对各方面资料的要求作出原则规定。主要内容应包括:

2.1气象、水文、泥沙资料。

提出采砂规划所必需的气象、水文、泥沙特征资料(包括实测资料和调查资料)内容和相应技术要求(包括资料年限要求)。

(1)气象特性。流域及规划河段所在地区的基本气象特性。

(2)水文特性。

对不同河流应予分析的水文资料及共同的水文特性进行规定。包括年、月径流系列的还原计算和插补延长、简要地分析说明流域的径流时空分面特性、分析计算并说明规划河段主要控制点年、月径流特征。分析说明规划河段洪枯水位特征。

规划河段位于防洪重点河段时,还应简要分析说明流域及规划河段洪水特征,防洪控制水位等。

(3)泥沙特性。

除收集流域内主要控制站泥沙资料外,还应收集规划河段土壤、植被条件等资料;分析计算规划河段各控制点泥沙特征(包括悬移质、推移质特征值及颗料级配等);分析说明泥沙来源、时空分布及组成;简要分析说明流域产沙影响因素、水利工程及水土保持对来沙的影响,规划期内流域来沙变化趋势等。

(4)冰情。

分析说明规划河段冰情特性,分析规划河段发生冰坝、冰塞的可能性以及采砂的影响。

(5)潮汐。

当规划河段位于感潮河段或潮汐河段时,应收集有关资料并分析潮汐规律及特征潮水位、潮流特性,分析潮汐河段泥沙特性、潮流对河道冲淤及河床稳定性的影响。

(6)当规划对象为湖泊时,应根据湖泊特征及规划需要,收集湖泊及控制流域有关气象、水文及泥沙资料,并开展相关分析。

2.2河道资料。

(1)地形资料。收集规划河段历年河道地形资料,提出应充分利用以往河道地形测量资料的要求,必要时应进行专门测量。

(2)床沙质资料。收集规划河段历年床沙质测验资料,必要时应进行补充采样分析。分析规划河段床沙分析特征及粒径等。

(3)以往河道的河床平面变化和冲淤变化分析成果的收集。

2.3地质资料。提出采砂规划河段地质资料的要求。

(1)河道的地质环境。说明河道的发育情况(地貌及现状),河道砂层的分布情况,砂层总体储量、质量,进行可开采性评价。

(2)采区的基本地质情况。说明具体开采河段或采区砂层的质量、储量以及开采的限制条件。必要时应进行外业勘探。

(3)与开采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2.4涉水工程资料。提出对说明河道两岸和河道内已建涉水工程及其运行条件资料的要求以及规划期内拟建的涉水工程的规划情况。

2.5航运资料。提出对航运现状以及有关规划要求的资料。

2.6生态环境资料。提出对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水功能区划、生态环境现状资料的要求。

2.7社会经济资料。提出对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的资料要求。

2.8提出收集相关的流域规划、专业规划和科研成果的收集与整理分析的要求。

2.9对规划河段已往和现状采砂及管理情况调研分析的要求。

3 河道演变分析

3.1规定河道采砂规划应进行河道演变分析工作。河道演变分析应包括历史河道演变和近期河道演变及演变趋势以及泥沙补给分析。对水文、地形等资料缺乏的河流,应进行河道基本特性的调查,河道演变分析可适当简化。

3.2历史时期河道演变。分析历年河道地形图及史籍资料,简要说明历史时期河道的演变规律。

3.3近期河道演变。

3.3.1根据近期河道地形等资料,对比分析河床的平面变化及冲淤变化。通过上下游、干支流多年实测水沙平衡情况,进行规划河段年际、年内冲淤总量分析、冲淤变幅、泥沙冲淤及其分布对河道行洪能力影响初步分析;分析河道近期年际与年内深泓线、岸线及横断面变化规律并说明其与来水来沙的关系。

3.3.2分析并说明河道碍航浅滩冲淤演变规律、碍航情况及航道整治实施效果等。

3.3.3分析并说明水利枢纽、护岸工程、航道整治工程及砂石骨料开采等人类活动对河道演变的影响。

3.4河道演变趋势。分析河道演变总的发展趋势,若因河道修建水利枢纽、流域实施水土保持等因素而使河道来水来沙及边界条件等方面在采砂规划期内发生或可能发生长期较大的系统性变化时,分析其变化对河道演变的影响及演变趋势。

3.5提出泥沙来源及补给分析的内容与方法。对河流的来水来沙、泥沙输移特性等进行分析。该部分内容是否列为附录,下阶段视情况确定。

4 采砂规划

4.1禁采区划定。

4.1.1提出禁采区划定的原则和要求。对河势稳定、防洪与通航安全、水生态环境保护、沿江涉水工程和设施正常运行以及穿(跨)河建筑物运行安全等有直接不利影响的水域,自然保护区、重要生物栖息地和繁殖场、饮水水源保护地,应列为禁采区。

4. 1.2根据禁采区确定的原则,划定禁采区,包括禁采河段和禁采水域。

4.2 保留区划定。

4.2.1提出保留区划定的原则和要求。对开采条件较差或因暂时无砂可采或因采砂对河势稳定、防洪或通航安全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有潜在影响的水域宜划定为保留区。保留区可根据河势等实际情况的变化,在规划期内或规划修订时作相应调整。

4.2.2根据保留区划定的原则,划定保留区。

4.3 可采区规划。

4.3.1 规定可采区划定的原则。应在河道演变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河势、防洪、通航、环保、沿岸设施的运用等因素合理划定可采区。

4.3.2提出可采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可采区规划应包括采区范围、控制开采量、控制开采高程、禁采期、采砂作业方式等。

4.3.3 提出可采区布置要求。可采区规划需采用现势性强的河道地形图,其比尺应符合采砂规划要求。不同河流的采砂规划对河道地形图比尺的要求在条文说明中解释。

4.3.4可采区控制开采高程要求。应在河道演变分析以及泥沙补给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可采区的控制开采高程。

4.3.5年度控制开采量要求。

(1)可采区年度控制开采量应根据可采区范围大小、控制开采高程以及年度泥沙补给分析的基础上确定。

(2)规划河流或河段年度控制开采总量不宜超过河道多年平均泥沙补给量。

(3)规划河流或河段规划期内开采量。

4.3.6对河道内堆砂场、弃料的堆放和处理的原则要求。

4.3.7可采区禁采期要求。应考虑以下因素:

(1)河道防汛要求。主汛期以及水位超过一定高程,对防洪有影响时,应设为禁采期;

(2)通航要求。对于有通航要求的河道,若枯水期采砂可能对通航安全产生影响,则禁采期应考虑枯季通航安全的要求;

(3)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对于有鱼类资源和珍稀水生动物保护要求的采区,以及开采时间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采区,江砂开采应尽量避开鱼类资源和珍稀水生动物保护要求的时段以及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时段。

4.3.8对采砂机具型式和数量及采砂作业方式的原则要求。

5 规划方案采砂影响分析

5.1规划方案采砂对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的影响分析。应当对采砂直接影响到的河段范围,充分分析采砂对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的影响程度,提出结论性意见及对策措施。

5.2规划方案采砂对通航安全的影响分析。应当根据采砂直接影响到的通航水域的通航现状,分析采砂对通航安全的影响程度,提出结论性意见对策措施。

5.3规划方案采砂对涉水工程正常运用的影响分析。应当根据采砂直接影响到的河段两岸有关涉水工程分布情况及正常运用要求,分析采砂对涉水工程正常运用的影响程度,提出结论性意见对策措施。

6 环境影响评价

6.1提出对河道生态环境现状概述内容的要求。

6.2规定采砂规划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根据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从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采砂规划应遵循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6.3提出采砂对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要求。

6.4提出对采砂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求

7 采砂管理

7.1提出对采砂管理机构、体制、人员、装备现状及存在问题编制和说明的要求。

7.2提出采砂管理意见及管理经费来源建议。

7.3提出可采区影响河段动态监测管理的要求。

8 结论与建议

8.1提出采砂规划中结论基本内容的要求。

8.2提出对规划实施意见内容的要求。

4.2附录采砂规划报告章节编制目录

前言

1 概要

1.1 河道概况

1.2 河道采砂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河道采砂规划的原则与任务

1.4 河道采砂规划

1.5河道采砂影响分析

1.6环境影响评价

1.7 结语与建议

2 河道基本情况

2.1 河道概况

2.2水文、泥沙特性及床沙质

2.3地质概况

2.4已建涉水工程与拟建涉水工程规划概况

2.5航运现状与航运规划概况

2.6生态环境现状

3 河道演变分析

3.1历史河道演变

3.2 近期河道演变及趋势

3.3 河道泥沙补给分析

4 规划的必要性

4.1 河道采砂基本情况

4.2 河道采砂存在的问题

4.3制订规划的必要性

5 规划原则与规划任务

5.1 规划原则

5.2 规划任务

6 采砂规划

6.1禁采区划定

6.1.1禁采区划定原则

6.1.2禁采区划定

6.2保留区划定

6.2.1保留区划定原则

6.2.2保留区划定

6.3可采区规划

6.3.1 可采区划定原则

6.3.2 可采区规划

6.3.3年度控制开采量的确定

6.3.4堆砂场、弃料的堆放和处理

6.3.5禁采期

6.3.6采砂机具型式和数量及采砂作业方式

7 规划方案采砂影响分析

7.1对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7.2对通航安全的影响分析

7.3对涉水工程正常运用的影响分析

8环境影响评价

8.1 规划采区采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8.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9 采砂管理

9.1体制和主管部门职责

9.2 管理机构与管理设施

9.3动态监测管理

10 结论与建议

10.1 结论

10.2 建议

附图

4.3 条文说明

对正文条文内容作必要的技术交底和解释,说明制定条文的主要依据及执行条文的注意事项。章节同正文。

5 工作进度

计划2005年9月底提出《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报批稿)报送水利部批准。各阶段控制性进度安排如下:

(1)2004年3月~5月提出编制工作大纲初稿,编制组讨论修改后报主持单位审查。

(2)2004年5月~8月按审定的编制工作大纲开展起草工作,并开展有关的调研工作。

(3)2004年12月提出《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初稿。组织讨论并修改、补充。

(4)2005年3月提出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5)2005年6月,根据各方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提出送审稿报水利部审查。

(6)2005年9月修改提出报批稿。

6 专题研究

6.1可采区范围和年度控制开采量的确定方法专题研究

如何划定可采区范围和确定年度控制开采量,是采砂规划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指导性、前瞻性的关键。有必要对可采区范围和年度控制开采量的确定方法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可采区范围和年度控制开采量的确定原则和方法,以使本规程更具科学性、指导性和针对性,更符合实际情况。

6.2国内外河道采砂管理情况调研

收集、整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河道采砂管理的论文资料,并针对全国河道采砂的不同特点开展有关调研工作,收集整理制定该规程所需的基本资料。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河道采砂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必要时拟对国外典型河流的采砂管理情况进行考察调研和技术交流。

7 经费预算安排

根据制定该规程的预计工作量,初步估算编制经费为66万元。具体估算为:

(1)资料费:3万元;

(2)差旅费:10万元;

(3)印刷费:5万元;

(4)会议费:20万元;

(5)咨询费:10万元;

(6)劳务费:10万元;

(7)管理费:3万元;

(8)其他:5万元。

根据水利部水利技术标准制定的有关规定,申请水利部补助编制工作经费8万元。该规程编制涉及面广,编制难度以及工作量较大,补助经费满足不了制定工作需要。本着在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和尽可能节约的原则,不足经费自筹解决,并严格按预算控制管理,实行专款专用。

8 编制组人员组成及工作分工

8.1 编制组人员组成

该规程的编制由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编制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吴志广(长江委砂管局局长、教授级高工)

副组长:李峻(长江委砂管局副局长、高工)

编制组顾问:邱忠恩(长江委科技委委员、教高)

参编人员:

赵义(长江委砂管局规划处高工)

曾令木(长江委设计院规划处室副主任、高工)

杨光荣(长江委长科院河流所高工)

马经安(长江委长江水保科研所处长、教高)

张明波(长江委水文局水资源处副总工、高工)

冯德顺(长江委设计院勘测技术处高工)

工作人员:

周劲松(长江委砂管局规划处高工)

高秀玲(长江委砂管局规划处高工)

8.2 工作分工

编制组组长负责该规程立项工作,为编制组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审定编制工作计划、决定编制组重要工作安排、审批经费使用计划、协调重大内外部关系,对该规程编制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提出意见。

编制组副组长负责主持编制工作计划、主持编制组各阶段成果的内部讨论、协调内部关系以及统稿工作。

编制组顾问负责编制规程的技术指导工作及统稿工作。

本规程编制过程中重要的阶段成果由吴志广组长负责审定,起草工作实行专业分工制。各单位参编人员负责本专业的相关规程内容的编写、修改。赵义、曾令木负责本规程编制过程中的汇总、组织以及联络工作。工作人员承担编制工作中的组织、联系等有关具体事务。

编制组人员分工安排见附表。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企业战略管理 学时:32学时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行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 、 责任单位:经济管理系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1、课程性质:必修课 2、课程目的与任务: 企业战略管理是管理类一门整合的专业课,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管理专业课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从战略高度,系统地分析企业战略中的各种问题,以便从整体上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掌握战略分析和制定的主要方法,培养学生的战略性思维能力。 三、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战略概述 >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 掌握战略的5P概念 2) 理解战略的组织效率系统概念、战略的“产业-资源-能力”三要素概念 3) 了解熟悉主要的战略研究流派 4) 熟悉战略概念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战略概念 2)能力点:掌握战略的5P概念 }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战略概念 2)教学难点:战略5P含义 第二章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理解战略管理的概念 2)掌握战略管理过程 3)掌握战略管理层次 : 4)了解战略决策的性质 5)熟悉战略决策观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战略管理概念;战略管理过程;战略管理层次;战略决策2)能力点:掌握战略管理的过程和层次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战略管理过程;战略管理层次 2)教学难点:战略管理的三个层次 …

word域代码的详解

word域代码详解 十个特殊指令(域开关),分别是: 1.数组\A、 2.括号\B、 3. 位移\D、 4.分式\F、 5.积分\I、 6.列表\L、 7.重叠\O、 8.根号\R、 9.上下标\S、 10.框\X, 每个开关又有若干个选项,用以精确调节格式。 1. 数组开关\A(): 按行顺序将数组元素排列为多列 域代码:{EQ \a(100,2,31) } 讲解:{EQ\列表(100,2,31排成一列)} 可用参数:\al左对齐;\ac居中;\ar右对齐;\con元素排成n 列;\vsn行间增加n 磅;\hsn列间增加n磅 \al左对齐 域代码:{EQ \a\al(100,2,31)} 讲解:{EQ \列表\左对齐(100,2,31)} \ac居中 域代码:{EQ \a\ac(100,2,31) } 讲解:{EQ \列表\居中对齐(100,2,31)} \ar右对齐 域代码:{EQ \a\ar(100,2,31) } 讲解:{EQ \列表\右对齐(100,2,31)} \con元素排成n列 域代码:{EQ \a\co3(10,2,31,0,1,0,14,3,55)} 讲解:{EQ \列表\元素排成3 列(10,2,31,0,1,0,14,3,55)} \vsn 行间增加n磅 域代码:{EQ \a\co3\vs2(10,2,31,0,1,0,14,3,55)} 讲解:{EQ \列表\元素排成3列\行间增加2磅} \hsn 列间增加n磅 域代码:{EQ \a\co3\vs2\hs4(10,2,31,0,1,0,14,3,55)} 讲解:{EQ \列表\元素排成3列\行间增加2磅\列间增加4磅} 2. 括号开关\B(): 用大小适当的括号括住元素。 域代码:{EQ \b( \a(100,2,31)) } 讲解:{EQ \加括号( \数组(100,2,31))} 可用参数:左括号使用字符* \lc\*;右括号使用字符* \rc\* ;左右括号都使用字符* \bc\* \lc\* 左括号使用字符* 域代码:{EQ \b\lc\|( \a(100,2,31))} 讲解:{EQ \加括号\左括号使用字符|( \数组(100,2,31)) } \rc\* 右括号使用字符* 域代码:{EQ \b\rc\|( \a(100,2,31)) } 讲解:{EQ \加括号\右括号使用字符|( \数组(100,2,31))} \bc\* 左右括号都使用字符*

办公软件提升培训大纲

Office软件培训总体大纲 重点和难点:没有概念性的知识和理论,主要是操作技能的训练,提高员工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目的要求: 1、 Office 简介 2、文字处理软件 Word (1)掌握文档的建立、编辑、格式化。 (2)掌握表格的建立、编辑、格式化。 (3)掌握图文混排包括图片插入、格式化、公式编辑器、艺术字。 (4)掌握高级排版包括长文档排版、目录生成。 3 、电子表格软件 Excel (1)掌握工作表建立、数据输入、常用函数使用、表格编辑和格式化等基本操作。 (2)掌握数据的图表化包括创建图表、图表的编辑和格式化。 (3)掌握数据管理包括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透视表。 4、演示文稿软件 PowerPoint (1)掌握演示文稿的建立、编辑和格式化。 (2)掌握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声音、超链接等。 (3)掌握设置幻灯片外观包括母版、模板、配色方案等。 (4)掌握设置幻灯片放映包括片内动画方案、片间切换效果、设置放映方式。 附:王老师发的办公软件提升具体目标 一、高效办公:EXCEL在工作中的实践技巧(初级、中级) ●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得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可以独立、快速的对相 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进而根据需要展示成相应的结果,提升工作效 率的同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方向指导。 ●培训对象:课程面向前后端经常使用excel分析数据的数据处理支撑人 员、班组长、店长以及新入职员工。 ●培训时间:1天。 ●授课形式:机房授课,真实案例操作老师讲授和学员实际练习有机结合, 迅速提升学员使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内容大纲: 一、数据整理 1、表格规范性 2、设置单元格格式 3、冻结窗格 4、保护工作表 5、数据有效性 6、分列与组合 7、合并计算

word域功能详解

1.什么是域 简单地讲,域就是引导Word在文档中自动插入文字、图形、页码或其他信息的一组代码。每个域都有一个唯一的名字,它具有的功能与Excel中的函数非常相似。下面以Seq和Date域为例,说明有关域的一些基本概念。 形如“{Seq Identifier [Bookmark ] [Switches ]}”的关系式,在Word中称为“域代码”。它是由: 域特征字符:即包含域代码的大括号“{}”,不过它不能使用键盘直接输入,而是按下Ctrl+F9组合键输入的域特征字符。 域名称:上式中的“Seq”即被称为“Seq域”,Word 2003提供了9大类共74种域。 域指令和开关:设定域工作的指令或开关。例如上式中的“Identifier”和“Bookmark”,前者是为要编号的一系列项目指定的名称,后者可以加入书签来引用文档中其他位置的项目。“Switches”称为可选的开关,域通常有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开关,开关与开关之间使用空格进行分隔。 域结果:即是域的显示结果,类似于Excel函数运算以后得到的值。例如在文档中输入域代码“{Date \@ "yyyy年m月d日" \* MergeFFormat}”的域结果是当前系统日期。 域可以在无须人工干预的条件下自动完成任务,例如编排文档页码并统计总页数;按不同格式插入日期和时间并更新;通过链接与引用在活动文档中插入其他文档;自动编制目录、关键词索引、图表目录;实现邮件的自动合并与打印;创建标准格式分数、为汉字加注拼音等等。 2.在文档中插入域 (1)使用命令插入域 在Word中,高级的复杂域功能很难用手工控制,如“自动编号”和“邮件合并”、“题注”、“交叉引用”、“索引和目录”等。为了方便用户,9大类共74种域大都以命令的方式提供。 在“插入”菜单中提供有“域”命令,它适合一般用户使用,Word提供的域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插入。你只需将光标放置到准备插入域的位置,单击“插入→域”菜单命令,即可打开“域”对话框。 首先在“类别”下拉列表中选择希望插入的域的类别,如“编号”、“等式和公式”等。选中需要的域所在的类别以后,“域名”列表框会显示该类中的所有域的名称,选中欲插入的域名(例如“AutoNum”),则“说明”框中就会显示“插入自动编号”,由此可以得知这个域的功能。对AutoNum域来说,你只要在“格式”列表中选中你需要的格式,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把特定格式的自动编号插入页面。如图1所示。 你也可以选中已经输入的域代码,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更新域”、“编辑域”或“切换域代码”命令,对域进行操作。 (2)使用键盘插入 如果你对域代码比较熟悉,或者需要引用他人设计的域代码,使用键盘直接输入会更加快捷。其操作方法是:把光标放置到需要插入域的位置,按下Ctrl+F9组合键插入域特征字符“{ }”。接着将光标移动到域特征代码中间,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输入域类型、域指令、开关等。结束后按键盘上的F9键更新域,或者按下Shift+F9组合键显示域结果。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大纲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企业战略管理》阐述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介绍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战略管理的系统和过程,以及战略管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提出了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条件的方法,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战略目标;分析了企业战略的层次;剖析了组织结构与战略类型的选择、战略领导力及战略变革等问题。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的规律有较明确的了解;学会运用科学的的分析方法、制定策略和实施方案,为以后在实际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四、教学进度表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考勤、作用)占20%,期中考查占20%,期末考试占60%。 六、内容提要 项目一绪论(学时6) 学习目的:通过对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战略分析方法及战略管理相关概念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战略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性以及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理论知识。(理解能力) 学习内容:战略管理的本质,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战略管理的概念、特点及作用,战略分析方法、选择及评价的方法、战略实施及控制的方法,战略的概念、战略的结构、战略经营单位。 学习要求: 1.理解为什么说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 2.理解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 3.了解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4.了解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 5.理解战略管理的概念。 6.掌握战略管理的特点。 7.理解战略管理的作用。 8.了解战略分析方法。 9.了解战略选择及评价的方法。 10.了解战略实施及控制的方法。 11.了解影响战略管理系统设计的因素。

office办公软件培训内容

Word模块主要培训内容 一、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概述、微型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数制及不同数制间数据的转换、计算机病毒与防护、计算机网络概述、多媒体基础知识及多媒体技术应用等。 二、掌握典型操作系统的常规操作和应用 目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主要是Windows 2000。 常规操作包括:窗口、桌面图标、开始菜单和任务栏的操作,个性化操作环境设置(如设置桌面背景、设置屏幕保护程序、设置系统日期和时间等)。 应用能力包括:文件或文件夹的选定、创建、复制、移动、删除及重命名,文件的压缩和解压缩,文件或文件夹的搜索,磁盘的操作与管理,以及常用附件中应用程序(如计算器、画图、造字等)的使用。 三、了解目前常用的办公自动化套装软件OFFICE 2000的有关知识。使用Word进行文字处 理。操作要求:掌握文本编辑、格式设置及页面设置、掌握表格、图片和公式的应用,掌握样式和模板的概念及应用,掌握邮件合并工具的应用。 四、主要内容: 1、基础操作 Word的安装,特别是其中附件的安装,例如公式编辑器。 文字的输入(要求至少熟悉一种输入法,文字录入每分钟能达到30字;同时明白全角/半角的含义并能进行相互转换)。 文字的格式化;字体、字号、字型的设置。 段落格式的设置;段前距、段后距、行间距等。 熟悉视图的概念及使用,了解不同视图模式下切换的效果和应用场合。 插入图片和剪贴画。 插入自选图形和其他图示,以及绘制不规则图形。 使用模板和向导。 2、高级排版功能 插入特殊符号。插入常用和自定义的文本。查找和替换的高级功能。创建项目符号、编号和大纲,同时自动生成目录。使用文本框,实现图文表混排。各种格式化中的高级功能。审阅和修改文档的属性。应用超级链接。自定义操作环境。 3、文档共享 比较文档并合并。审阅批注和修订文档。接收、拒绝和追踪修订文档。文档的安全性设置。 4、文档输出 添加和配置输出设备,掌握基本输出文档命令。预览文档。输出不同类型的文档。 EXCEL模块主要培训内容 一、操作要求:掌握图表的建立、编辑与格式设置,掌握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数据清单 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及透视分析。 二、综合应用:掌握EXCEL与WORD的综合应用

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大纲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号: 总学时:48学时(讲授/理论42学时,讨论6学时) 适用专业:管理类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等专业基础课 一、本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 地位:《企业战略管理》是管理类专业必修课之一,本学科涉及经济学、社会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学等多种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性质:《企业战略管理》是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从企业的整体和全局出发,研究企业间竞争的理论、方针和方法的学问,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进行战略决策的工具,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战略决策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提高综合分析和决策能力,以有效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 正确认识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企业 战略管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 本知识,学会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 3. 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 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是对学生企业战略管理知识的全面检阅,教学过程中要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全面、充分、深入地挖掘案例的特点,并在项目策划尝试中巩固、提高。 5.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解和讨论。课堂讲解以面授为主,同时组建 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机会。 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一)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章节主要内容总 学 时 学时分配 讲 授 讨 论 习 题 实 验 其 他 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论33 第二章企业外部环境分析541 第三章企业内部条件分析541 第四章企业战略目标的确定44 第五章企业竞争战略44 第六章企业多元化战略541 第七章企业战略联盟44 第八章企业购并431 第九章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及战略选择651 第十章企业战略实施431 第十一章企业战略控制44 (二)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教学要求: 了解企业战略发展的过程、掌握战略的定义、战略管理的概念以及战略管理理论的概念。 重点:理解战略管理的过程;学会分析战略的三个不同层次。 难点:掌握战略性思维的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企业战略概论 一、企业战略的发展过程 二、企业战略的内涵企业战略的特征

word域的应用和详解.docx

Word域的应用和详解 本人原创,转载请注明: https://www.360docs.net/doc/865688120.html,/100bd/blog/item/139a263997b166f9b311c7a2.html 本文主要内容:域基础通用域开关表格操作符和函数编号域 ■第一章域基础 一、域的作用 微软的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系列,其方便和自动化程度是其他任何文字处理软件所望尘莫及的。究其原因,其一,微软有强大的软件开发技术人员队伍。其二,Word与其本公司的操作系统 Windows的密切结合。微软至今也没有公布Windows 操作系统和Word 文字处理软件的源代码,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垄断地位。其三,在 Word 中引入了域和宏,将某些特殊的处理方法用函数或编程的的形式交给用户,大大提高了文字处理的灵活性、适应性和自动化程度。 由于域和宏的引入,Word 文档易受病毒的攻击。此外,要灵活使用域和宏,要求用户学习一定的编程基础知识。一提到编程,有的人就感到头痛。其实,Word 中的域和宏所包含的知识是非常基础的,也是比较容易学会的。 域相当于文档中可能发生变化的数据或邮件合并文档中套用信函、标签的占位符。 通过域,可以调用宏命令;也可以通过宏的语句在文档中插入域。 现在我们通过举例来简单了解一下Word 中的域能干些什么: 1. 给段落自动编号,如:1. 2. 3. ,一、二、三、,1.1.1,1.1.2,等等。 2. 插入用常规方法无法实现的字符,如: 3. 自动生存索引和目录。 4. 表格和数学公式的计算。 5. 插入超级链接,可以从文档的此处跳转至其他位置,或打开其他文件。 6. 生成同本书形式相同的页眉或页脚。 Word 中共有 70 个域,每个域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 二、在文档中插入域 最常用的域有 Page 域(在添加页码时插入)和 Date 域(在单击“插入”菜单中的“日期和时间”命令并且选中“自动更新”复选框时插入)。 当使用“插入”菜单中的“索引和目录”命令创建索引及目录时,将自动插入域。也可以使用域自动插入作者或文件名等文档信息、执行计算、链接或交叉引用其他文档或项目、执行其他的指定任务,等等。 域代码位于花括号({})中。要显示域代码的结果(如计算的结果)并隐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5 学时:32课时学分:2分 适用对象:工商管理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考核要求:闭卷考试,成绩构成:总成绩=平时考核(20)%+期中考核(20)%+期末考核(6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钟耕深,徐向艺,《战略管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主要参考书: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 2.杨锡怀等,《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工商管理学科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是“营销管理”、“财务管理”和“生产运作管理”的后续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战略思维、战略分析、战略制定与实施的能力。 2.课程任务 战略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且成功导向鲜明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战略分析、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的能力。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和熟悉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分析方法与工具,了解战略管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战略管理的各种问题。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战略”、“战略管理”、“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内部环境”、“战略集团”、“市场信号”、“企业使命”、“战略目标”、“公司战略”、“国际化经营战略”、“多元化战略”“竞争战略”、“战略评价”、“战略选择”、“资源规划与配置”、“战略与组织结构”、“领导与战略”、“战略控制”、“管理战略变革”等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了解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泰勒、法约尔、安索夫、斯坦纳、波特、彼德、沃特曼、哈默等)及主要理论和贡献;熟悉战略管理中战略分

(完整word版)车工培训计划和大纲

车工培训计划 1.培训目标 1.1总体目标 掌握车工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制图、金属材料和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及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的基本知识。掌握车刀的刃磨、常用量具的使用与工件测量、外圆、阶台、沟槽、螺纹、内孔等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安全生产知识。 1.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车工国家职业标准》对初级车工理论知识的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以及投影作图、机件的表达、机械图样的组成等知识;掌握金属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及用途;掌握国家标准中有关极限与配合等方面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熟悉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了解常用车床的结构、性能、传动原理,并掌握使用和维护方法;熟悉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要求。 1.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车工基本操作,能够看懂简单的工件零件图,掌握车刀的刃磨,正确使用常用量具进行测量,能独立完成一般零件的加工;能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对本工种的设备和工、夹、量、刃具及量仪合理地使用和维护,并能排除一般故障;熟悉安全生产知识,养成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 2、教学要求 2.1理论知识要求 2.1.1职业道德和安全文明生产知识 2.1.2机械制图 2.1.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2.1.4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2.1.5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2.2操作技能要求 2.2.1车刀刃磨技能训练

2.2.2车工操作技能训练 3、教学计划安排总课时: 400 理论知识授课: 200 操作技能授课: 28 操作技能训练: 172 2

车工培训大纲 1.课程任务和说明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车工工种所需要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了解本工种常用工、夹、量、刃具的构造;熟悉本工种常用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维护和调整方法。熟练掌握本工种的基本操作,能够独立上岗,完成本工种一般零件的加工;能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对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行业、企业生产实际的需求紧密结合。 2.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表 总课时数:400课时。 3.理论知识部分教学要求及内容 3.1职业道德和安全文明生产知识 3.1.1教学要求 掌握车工工种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文明生产知识,掌握车工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 3.1.2教学内容 (1)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 (2)安全文明生产知识 3

战略管理-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所用教材:Thompson & Strickl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10th Ed., 1998 课程目标:在课程结束时,你将能够 分析一个公司的产业和外部环境; 了解和运用影响公司制定愿景、任务、目标和战略的影响因素; 了解影响竞争的各个因素和塑造公司竞争优势的途径; 了解如何成功的实施企业战略。 授课方式:阅读,写作,案例分析,录像研讨,小组讨论,讲座 应具备的课程背景:比较详细的了解影响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各项因素。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也是必须的。 分数分配: 百分比(%) 期中考试15 each) 10 案例作业前两个(5 each) 35 余下五个(7 课堂表现15 期末考试15 考勤情况10 合计100 分数: A = 94-100, A- = 90-93.9, B+ = 87-89.9, B = 83-86.9, B- = 80-82.9, C+ = 77-79.9, C = 73-76.9, C- = 70-72.9, D+ = 67-69.9, D = 60-66.9, F =低于60.

周数课程内容作业 1 课程概况,第一章 2 第二章,案例讨论第一章、第二章,案例分析导读A 3 案例讨论案例: Starbucks (1), Sunbeam (2) 4 第三章、第四章第三章、第四章 5 第五章、第六章第五章、第六章 6 测验: 第一章到第六;案例讨论案例: OfficeMax.(9) 7 案例讨论案例:Dell Computer Corp. 8 案例讨论案例: Craft Brewing and Berkshire Brewing (5-7), Video Game Industry (10) (industry and competitive analysis) 9 案例讨论案例: Craft Brewing (B) and Berkshire Brewing (C), Video Game Industry (10) (assess the relative strengths/weaknesses of each company. 10 第七章、第八章第七章、第八章 11 第九章———第十一章第九章———第十一章 12 案例讨论案例: Campbell Soup(21) 13 案例陈述案例陈述: Black Diamond Equipment (32) 14 测验:第七章到第十一章 案例讨论准备 请在课前就你所在小组的案例准备一个陈述。你可以独自准备或与小组成员一起准备 这个案例。请在课前准备好一份书面的关于案例问题的回答。我们将在课堂上讨论这些问 题和其他的一些重要事项。请在课前阅读案例并认真思考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你可能会被 要求提供案例的相关材料,例如:图片、表格、清单等。 章节准备 请在课前阅读本章内容,并请了解本章中各个重点的概念。课程中,我们首先将会进 行20到30分钟的回顾和讲课,剩下的时间将会用于回答你们提出的问题和讨论一些本章 中重要的知识点。你们的课前准备和课堂表现将影响你们在这门课上的得分。

《安全培训内容》word版

B清洁工安全操作规范 安全事故 1、物损事故 损伤建材 ①用粗磨光布擦拭不锈钢表面; ②将黄铜错看成不锈钢,用药水研摩材料损坏; ③将透明胶贴到墙壁上,揭下时将涂料剥下; 损坏用品 ④将椅子放在玻璃茶几上,损坏玻璃; ⑤椅子没有放妥,损坏周围用品; ⑥在洗地机开关开着的状态下放底盘,损坏周围用品; ⑦吸尘器电线缠倒台灯 ⑧移动桌子时,打烂桌子上的烟灰缸; 其它 ⑨剥离作业时,浸水至电话、电脑插孔内,使电话通讯中断; ⑩操作洗地机,将冰箱、金鱼缸的电源拔下不管; 2、人身事故:由于我们的工作引发的事故中,以从楼梯上的的失足,洗地板时的跌倒事故为多。 ①剥离作业时滑倒;(立作业标示板,穿防滑鞋。) ②赤手使用强酸、强碱;(一定要戴橡皮手套。) ③酸性洗剂和漂白水混合产生有毒气体; ④由绝缘不良的洗地机产生触电; ⑤处理垃圾时,被瓶、罐的破片、刀片划伤; ⑥梯子、架子没有放稳,引起人员坠落,资材坠落。 ⑦用喷雾状清洁剂、洁亮剂时不戴口罩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培训管理,规范安全生产培训秩序,保证安全生产培训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健康发展,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安全培训机构、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安全生产培训(以下统称安全培训)活动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安全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安全培训是指以提高安全监管监察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和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的安全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活动。 前款所称安全监管监察人员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从事安全监督监察、行政执法的安全生产监察员和煤矿安全监察员;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是指从事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师、危险化学品的登记人员和承担安全评价、咨询、检测、检验的人员及注册安全工程师等。 第四条安全培训工作实行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级实施、分类指导、教考分离的原则。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考试大纲

附件7: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课程代码:05171)考试大纲 目录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的要求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二章中小企业创业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三章中小企业融资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四章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五章中小企业技术研发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六章中小企业营销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七章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八章中小企业文化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九章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四、考核要求 第十章中小企业政府扶持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考试计中的地位

二、本课程考试的总体要求 三、关于自学教材 四、自学方法指导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附录:题型举例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的要求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的专业必考的专业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有关现代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是以中小企业在企业经营中面临的战略决策与战略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课程,它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与指导性的特点,是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专业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当代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正确分析和解决目前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战略管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当代中小企业处理战略问题的效率,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中小企业成长与壮大的需要。 本课程重点(或难点)章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第八章、第九章;次重点章为:第四章、第五章;一般章节为:第七章、第十章。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应考者理解和掌握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有关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第一章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中小企业的概念、范围与条件,中小企业界定模式的含义,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的演变轨迹及特点。了解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特点和过程,中小企业战略体系的基本理论及特点。理解战略管理者的分类及其主要职责,中小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了解中小企业战略层次的划分,掌握中小企业阶段战略的选择与常见经营战略的含义。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一)中小企业的涵义、范围与条件 (二)中小企业界定模式的含义与特点 (三)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的演变轨迹与特点 第二节企业战略管理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 (三)战略管理者 第三节中小企业战略体系及其特点

战略管理课程大纲

李江涛(又名李涛)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企 业研究部主任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博士后研 究员 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国内著名管 理突破专家 中国立心国际管理研究院首席管理学家 比利时UBI联合商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央电视台奋斗栏目观察员,广州电视台快乐旅游特邀主持人,北京电视台“名师讲坛”主讲人 亚马逊全球中文经管畅销榜主讲人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名校MBA、EMBA课程教授 战略管理课程大纲 【课程目的】 培养能力培养竞争力,提高素质把握大未来。 【参加人员】 各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管理人员; 【课程内容】

企业发展战略的目的介绍: 1、培养能力培养竞争力; 2、提高素质把握大未来; 第一部分战略的价值 案例介绍: 1、苹果崛起的秘密 2、诺基亚衰落的根源 一、战略是一种超常规发展 1、战略研究的结果: 2、对战略研究的过程 第二部分战略的内容 一.从企业面剖析战略 1、企业的外部:战略就是管理变化,确定外部机会 2、企业的内部:战略培养取胜的能力 3、企业家内心:战略找到企业取胜思想和目标二.企业战略的基本涵义 三.与战略相关的几个概念 1、定位、方向、指导思想、取舍、经营理念 2、资源、机会、风险、整合 3、规划、目标、计划 4、远景、愿景、使命、价值观、企业文化 5、发展阶段、发展步骤

6、发展战略、经营战略、转型 7、商业模式 四.企业战略管理的整体架构 五、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部分企业缺乏必要的战略管理的条件。 2.部分企业有制定战略的潜在需求,但对战略的认识还处于普及的初级阶段。 3.往往是以经验代替战略。是总裁战略而不是企业战略。 4.企业领导人没有认识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及迫切性。 5.战略制定缺乏必要的工具和方法。 第三部分战略的制定 一.外部分析:环境、行业—机会 1、宏观环境分析 分析方法:PESTC分析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 2、行业环境分析 产业选择与资源配置 行业环境分析与方法 a、行业分析的价值 b、行业分析的方法

Excel_PPT_Word三件套培训大纲

Excel/PPT/Word三件套培训大纲 【培训对象】 对完美、高效的完成工作有积极追求,需要经常使用Excel、PowerPoint、word的各类人员,尤其是从事行政、人力资源、销售、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的人士等。 【培训方式】 讲解、现场演练、辅导 【培训收益】 通过2天的学习,重点掌握EXCEL、PPT、WORD在实际工作中的各种应用技巧,提高工作效率。 【时间安排】 【课程大纲】 第一章:玩转 EXCEL(5小时) 第一部分Excel基础:基本操作及应用,技巧和方法,提高您的兴趣 1. 表格设计的效率 快速创建和选择工作表 快速在工作簿之间复制和移动工作表 2003与2007中需要复制和移动需要注意的地方 漂亮工作表界面,让您耳目一新 2. 标示重要的、特殊的数据 根据条件标示特殊数据,及时了解财务经营状况 将工作表隔行着色,便于查看数据 根据某列是否有数据设置边框,使表格更加美观实用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提前提醒,做到心中有数 3. 培养兴趣Excel常用功能大联展: 快随插入行列等功能(限2007)

自定义快捷键(在2003中开发) 隔行插入功能的几种方法 让合并单元格也能筛选 如何合并单元格的文本内容(行或列) 快速填写内容 快速复制格式 4. 公式和函数基础 公式和单元格引用INDIRECT FX公示栏的使用 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实例结合 (99乘法表) 关于数组公式 SUMPRODUCT 实际工作中常用函数及其应用案例,及其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5. 函数的重复使用 那些函数是常用的 逻辑函数 OR , AND 条件函数: IF 取值函数: RIGHT , LEFT , MID 日期函数: DATA , MONTH , YEAR , DAY 特殊函数: LEN , COLUMN , ROW Vlookup函数(案例:实现用编号查找对应的详细信息/对比两列数据的差异)Match函数(案例:实现多维的查找) index函数(案例:实现多维的查找) sumproduct函数(案例:实现多条件的求和)

MBA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MBA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公共学位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必修环节等等)总学时:讲课学时:实验(或上机)学时: 学分: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任课教师及职称: (要求有两名副教授及以上教师)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黑体,小四号字) (1)提供多视角的战略思维模式; (2)超越微观因素考察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3)整合经济学的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建立系统性的战略分析框架; (4)从比较视角解析中西方战略理论与实践的差异 二、教学内容(黑体,小四号字) 第一章导论——什么是战略与战略管理过程? 战略和战略管理过程 什么是竞争优势 战略管理过程回顾 衡量竞争优势 自发型战略VS.意图型战略 为什么需要了解战略? 第二章评估企业的外部环境 了解企业的一般环境 企业绩效的结构—行为—绩效模型 环境威胁的五力模型 产业结构的环境机会 国际环境中的威胁和机会分析 第三章评估企业的内部能力 内部分析的重要性 企业的资源基础观 VRIO框架 VRIO框架的应用 行业中的模仿及竞争动态 资源基础观的启示 国际背景下的内部分析 第四章业务层面战略 什么是业务层战略 什么事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与聚焦战略 成本领先的价值、产品差异化的价值

成本领先、产品差异化和持续竞争优势 成本领先与产品差异化实施的组织设计 国际背景下的成本领先与产品差异化 第五章动态竞争 敌对/对抗竞争(competitive rivalry) 非对称性竞争 竞争行为可观察性 竞争强度影响因素 企业的相互依存性(mutual interdependence)动态竞争模型 竞争者分析 竞争行为驱动因素 战略与战术行为 影响攻击行为可能性的因素 第六章公司层面战略 什么是公司层战略 什么是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的价值 纵向一体化和持续竞争优势 纵向一体化实施的组织设计 国际背景下的纵向一体化 第七章多元化战略 什么事公司多元化 公司多元化的价值 公司多元化和持续竞争优势 国际背景下的公司多元化 组织结构和实施公司多元化 管理控制和实施多元化战略 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薪酬政策 国际背景下公司多元化战略的组织实施 第八章兼并与收购 什么是兼并与收购 兼并与收购的价值 关于并购收益的研究 并购与持续竞争优势 并购战略实施的组织设计 国际背景下的兼并与收购活动 第九章战略联盟

word域功能详解1

域应用基础 1.什么是域 简单地讲,域就是引导Word在文档中自动插入文字、图形、页码或其他信息的一组代码。每个域都有一个唯一的名字,它具有的功能与Excel中的函数非常相似。下面以Seq和Date域为例,说明有关域的一些基本概念。 形如“{Seq Identifier [Bookmark ] [Switches ]}”的关系式,在Word中称为“域代码”。它是由: 域特征字符:即包含域代码的大括号“{}”,不过它不能使用键盘直接输入,而是按下Ctrl+F9组合键输入的域特征字符。 域名称:上式中的“Seq”即被称为“Seq域”,Word 2003提供了9大类共74种域。 域指令和开关:设定域工作的指令或开关。例如上式中的“Identifier”和“Bookmark”,前者是为要编号的一系列项目指定的名称,后者可以加入书签来引用文档中其他位置的项目。“Switches”称为可选的开关,域通常有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开关,开关与开关之间使用空格进行分隔。 域结果:即是域的显示结果,类似于Excel函数运算以后得到的值。例如在文档中输入域代码“{Date \@ "yyyy年m月d日" \* MergeFForma t}”的域结果是当前系统日期。 域可以在无须人工干预的条件下自动完成任务,例如编排文档页码并统计总页数;按不同格式插入日期和时间并更新;通过链接与引用在活动文档中插入其他文档;自动编制目录、关键词索引、图表目录;实现邮件的自动合并与打印;创建标准格式分数、为汉字加注拼音等等。 2.在文档中插入域 (1)使用命令插入域 在Word中,高级的复杂域功能很难用手工控制,如“自动编号”和“邮件合并”、“题注”、“交叉引用”、“索引和目录”等。为了方便用户,9大类共74种域大都以命令的方式提供。 在“插入”菜单中提供有“域”命令,它适合一般用户使用,Word提供的域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插入。你只需将光标放置到准备插入域的位置,单击“插入→域”菜单命令,即可打开“域”对话框。 首先在“类别”下拉列表中选择希望插入的域的类别,如“编号”、“等式和公式”等。选中需要的域所在的类别以后,“域名”列表框会显示该类中的所有域的名称,选中欲插入的域名(例如“AutoNum”),则“说明”框中就会显示“插入自动编号”,由此可以得知这个域的功能。对AutoNum域来说,你只要在“格式”列表中选中你需要的格式,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把特定格式的自动编号插入页面。如图1所示。 你也可以选中已经输入的域代码,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更新域”、“编辑域”或“切换域代码”命令,对域进行操作。 (2)使用键盘插入 如果你对域代码比较熟悉,或者需要引用他人设计的域代码,使用键盘直接输入会更加快捷。其操作方法是:把光标放置到需要插入域的位置,按下Ctrl+F9组合键插入域特征字符“{ }”。接着将光标移动到域特征代码中间,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输入域类型、域指令、开关等。结束后按键盘上的F9键更新域,或者按下Shift+F9组合键显示域结果。

企业战略管理考试大纲

企业战略管理考试大纲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企业战略管理》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选修课 所属教研室:物流管理 学时及学分:总学时34、理论课学时34、实验课学时 考核对象:企业管理专业 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 通过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的分析及其企业有关战略的了解,同时结合企业的实例,使学生掌握在动态环境变化中企业战略的分析、选择与实施,帮助学生形成从战略高度来进行企业管理的思维模式。 理论部分分为二大板块,一块为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及可选择的战略,一块为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打造及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将战略管理理论与企业实际运作以案例讨论的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能间接参与企业实际管理。 要求学生透彻理解理论部分,认真思考企业案例,积极参与教学讨论。 考试目的: 考核学生对于企业战略选择和企业核心能力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基本的理论方法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企业战略管理》(第1版),湖南大学出版社,陈收着,2003年 参考书:[1]《战略管理》(第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王方华,2006年 [2]《竞争战略》(第1版),华夏出版社,迈克尔波特,1997年 [3]《竞争优势》(第1版),华夏出版社,迈克尔波特,1997年 [4]《国家竞争优势》(第1版),华夏出版社,迈克尔波特,2002年 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教学计划,本课程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企业竞争结构与环境、通用竞争战略、产业演变、替代与互补、联合与兼并、多角化战略、先发制人战略、企业核心能力综述、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与多角化、核心能力与企业成长、企业核心能力培育与管理。 第1章企业竞争结构与环境 第一节企业竞争战略 第二节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第三节竞争力量及竞争活动 一、考核知识点 企业竞争战略的概念,企业战略包含的主要内容,竞争结构以及影响竞争结构的五种基本力量。 二、考核要求 1.了解企业间的竞争行动及其主要形式 2.理解竞争战略分析的四个部分 3.掌握企业竞争战略的概念和分类 4.应用决定产业竞争状态的五种基本力量分析具体产业的竞争状态 第2章通用竞争战略 第一节总成本领先战略 第二节差别化战略 第三节专一化战略 一、考核知识点 总成本领先战略的经济机理、成本优势构成要素、差别化战略与买方价值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1.了解三类通用竞争战略的异同点 2.理解实施三类通用竞争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3.掌握三类通用竞争战略的特点、优势及优势构成 4.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企业的竞争战略 第3章产业演变 第一节产业演变的概念与过程 第二节新兴产业中的企业竞争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