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的,其英文缩写是_________。

A. ENIAC

B. EDVAC

C. EDSAC

D. MARK

2.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_________。

A. 控制器

B. 显示器

C. 磁盘驱动器

D. 鼠标器

3. bit的意思是_________。

A. 二进制位

B. 字长

C. 字节

D. 字

4. 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检索工作属于计算机应用中的_________。

A. 信息管理

B. 科学计算

C. 实时控制

D. 人工智能

5. 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语言是_________。

A. 高级程序语言

B. 汇编语言

C. 机器语言

D. C语言

6. 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要转换成等价的可执行程序,必须经过_________。

A. 汇编

B. 编辑

C. 解释

D. 编译和连接

7. 用户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通常称为_________。

A. 汇编程序

B. 目标程序

C. 源程序

D. 二进制代码程序

8. 一条计算机指令中,规定其执行功能的部分称为_________。

A. 源地址码

B. 操作码

C. 目标地址码

D. 数据码

9.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四代,其划分依据是_________。

A. 计算机体积

B. 计算机速度

C. 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元件

D. 内存容量

10. 冯·诺依曼为现代计算机的结构奠定了基础,他的主要设计思想是_________。

A. 采用电子元件

B. 存储程序

C. 虚拟存储

D. 数据存储

11. 在计算机内,一切信息存取、传输都是以_________形式进行的。

A. ASCII码

B. 二进制码

C. 十六进制

D. BCD码

12.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数的最主要理由是_________。

A. 符合人们的习惯

B. 数据输入输出方便

C. 存储信息量大

D. 易于用电子元件表示

13. 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MIPS来描述计算机的_________。

A. 运算速度

B. 可靠性

C. 可运行性

D. 可扩充性

14. 任何进位计数制都有的两要素是_________。

A. 整数和小数

B. 定点数和浮点数

C. 数码的个数和进位基数

D. 阶码和尾码

15. 计算机存储器中一个字节包含的二进制位是_________。

A. 4位

B. 6位

C. 8位

D. 16位

16. 二进制数11100011转换成十进制数为_________。

A. 157

B. 159

C. 227

D. 228

17. 下列四个不同数制表示的数中,数值最大的是_________。

A. (11011101)2

B. (334)8

C. (219)10

D. (DA)16

18. 十六进制数58.C的二进制数表示是_________。

A. 1011000.11

B. 1000101.01

C. 111000.1

D. 1101000.11

19. 光盘驱动器是一种_________。

A. 外设

B. 内存

C. 外存

D. 主机的一部分

20. 计算机的软盘驱动器是一种_________。

A. 主存储器

B. 数据通信设备

C. 外部设备

D. CPU的一部分

21. 按16×16点阵存放国标GB2312-80中一级汉字(共3 755个)的汉字库,大约需

占_________存储空间。

A. 1 MB

B. 512 KB

C. 256 KB

D. 118 KB

22. 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半个世纪中虽有很大进步,但至今其运行仍遵循着一位科学家提

出的基本原理,他就是_________。

A. 图灵

B. 冯·诺依曼

C. 爱迪生

D. 布尔

23. 在存储一个汉字内码的两个字节中,每个字节的最高位是_________。

A. 1和1

B. 1和0

C. 0和1

D. 0和0

24. 已知字符K的ASCII码的十六进制数是4BH,则ASCII码的二进制数1001000对应

的字符应为_________。

A. G

B. H

C. I

D. J

25. 在计算机应用领域,CAD指的是_________。

A. 计算机辅助教学

B. 计算机辅助管理

C. 计算机辅助分析

D. 计算机辅助设计

26. 在计算机系统中,普遍使用的字符编码是_________。

A. 原码

B. 补码

C. ASCII

D. 汉字编码

27. 已知字母“ F ”的 ASCII码是46H,则字母的“ f ”的ASCII码是_________。

A. 66H

B. 26H

C. 98H

D. 34H

28. 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

A. 语言处理程序

B. 操作系统

C. 工具软件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29. 如果按字长来划分,微型机可分为8位机、16位机、32位机、64位机等。所谓32位机是指该计算机所用的CPU _________。

A. 具有32位的寄存器

B. 能同时处理32位二进制数

C. 只能处理32位二进制定点数

D. 有32个寄存器

30. 标准的ASCII码是_________位码。

A. 7

B. 16

C. 8

D. 32

31. 微机配置中的“处理器PentiumⅢ/667”中,数字667表示_________。

A. 处理器的时钟主频是667 MHz

B. 处理器的运算速度是667 MIPS

C. 处理器的产品设计系列号是第667号

D. 处理器与内存间的数据交换速率是667 KB/s

32. 为了避免混乱,二进制数在书写时常在后面加上字母_________。

A. H

B. D

C. B

D. 32

33. 一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它所能表示的最大的十六进制数为_________。

A. 255

B. 256

C. 9F

D. FF

34. 计算机能处理的最小数据单位是_________。

A. ASCII码字符

B. 字节

C. 字符串

D. 二进制位

35. 计算机软件包括应用软件和_________。

A. 游戏软件

B. 系统软件

C. 程序设计软件

D. 数据库管理软件

36. 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是_________。

A. 机器语言程序

B. 汇编语言源程序

C. BASIC语言源程序

D. PASCAL语言源程序

37. 下列属于计算机的输入设备的是_________。

A. 显示器

B. 绘图仪

C. 条形码阅读器

D. 音箱

38. 软盘置为写保护状态后,则该盘片_________。

A. 能防止病毒入侵

B. 不能防止病毒入侵

C. 用杀毒软件对它进行杀毒

D. 若有病毒也不至于扩散

39. 下列有关存储器读写速度的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__。

A. RAM>Cache>硬盘>软盘

B. Cache>RAM>硬盘>软盘

C. Cache>硬盘>RAM>软盘

D. RAM>硬盘>软盘>Cache

40.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

A. 实现软、硬件转换

B. 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

C. 把程序转换为目标程序

D. 进行数据处理

41. 下列汉字输入码中,_________属于音码。

A. 大众码

B. 智能ABC码

C. 自然码

D. 五笔字型码

42.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_________。

A. 主板

B. CPU

C. 内存储器

D. I/O设备

43. 下列计算机术语中,属于显示器性能指标的是_________。

A. 速度

B. 可靠性

C. 分辨率

D. 精度

44.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_________。

A. 核心系统软件

B. 关键的硬件部件

C. 广泛使用的应用软件

D. 外部设备

45. 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辅助教育”的英文缩写为_________。

A. CAD

B. CAM

C. CBE

D. CAT

46.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 内存容量是指微型计算机硬盘所能容纳信息的字节数

B. 微处理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字长和主频

C. 微型计算机应避免强磁场的干扰

D. 微型计算机机房湿度不宜过大

47. 主频是计算机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单位是_________。

A. MHz

B. MB

C. MIPS

D. MTBF

48. “信息高速公路”主要体现了计算机在_________方面的发展趋势。

A. 巨型化

B. 超微型化

C. 网格化

D. 智能化

49. 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_________。

A. 科学计算

B. 数据处理

C. 过程控制

D. CAD/CAM/CIMS

二、多项选择题

1. 计算机的特点主要有_________。

A. 速度快、精度低

B.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C. 能自动运行、支持人机交互

D. 适合科学计算,不适合数据处理

2. 关于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就采用了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B. 将指令和数据同时存放在存储器中,是冯·诺依曼计算机方案的特点之一

C. 计算机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D. 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结构理论

3. 下列属于计算机性能指标的有_________。

A. 字长

B. 运算速度

C. 字节

D. 内存容量

4. 关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B.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由控制器、运算器等组成

C. RAM为随机存储器,其中的信息不能长期保存,关机即丢失

D. ROM中的信息能长期保存,所以又称为外存储器

5. 关于计算机软件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操作系统是软件中最基础的部分,它属于系统软件

B. 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C.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编译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各种应用软件

D. 文字处理软件、信息管理软件、辅助设计软件等都属于应用软件

6. 系统总线是CPU与其他部件之间传送各种信息的公共通道,其类型有_________。

A. 数据总线

B. 地址总线

C. 控制总线

D. 信息总线

7. 以下关于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的论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 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均能产生目标程序

B. 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均不能产生目标程序

C. 编译程序能产生目标程序而解释程序则不能

D. 编译程序不能产生目标程序而解释程序能

8. 关于微型计算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外存储器中的信息不能直接进入CPU进行处理

B. 系统总线是CPU与各部件之间传送各种信息的公共通道

C. 光盘驱动器属于主机,光盘属于外部设备

D. 家用电脑不属于微机

9. 下列外部设备中,属于输入设备的是_________。

A. 鼠标

B. 扫描仪

C. 显示器

D. 麦克风

10. 内存与外存有许多不同之处,内存相对于外存来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 内存可被CPU直接访问,而外存不行

B. 内存的信息可长期保存

C. 运行一个程序文件时,它被装配入内存中

D. 内存速度慢,外存速度快

三、填空题

1. 计算机的指令由操作码和_________组成。

2. 存储器的1 MB等于_________KB。

3. _________是计算机各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

4. 显示系统由显示器与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5. 记录汉字字形通常有两种字形编码:_________和_________。

6. 计算机及时采集检测数据,按最佳值迅速地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或自动调节是计算机在_________方面的应用。

7. 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简称ALU,是计算机中执行各种_________和_________的部件。

8. 计算机为了区分存储器中的各存储单元(每个字节对应一个存储单元),把全部存储单元按顺序编号,这些编号称为_________。

9. 计算机中设置存储器,将二进制编码表示的计算步骤与数据一起存放在存储器中,机器一经启动,就能按照程序指定的逻辑顺序依次取出存储内容进行译码和处理,自动完成由程序所描述的处理工作,这就是_________原理。

10. 计算机处理数据时,CPU通过数据总线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数据称为_________。

11. 根据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_________两大类。

12. 计算机能够直接执行的程序,在机器内部是以_________编码形式表示的。

13. _________接口位于总线和设备之间,用于将外部设备与计算机相连。

14. 只读光盘的英文缩写是_________。

15. 打印机可以分为击打式和非击打式,激光打印机属于_________。

16. 目前采用的字符编码主要是ASCII码,它是_________的缩写。

17. 在CPU中,用来暂时存放数据、指令等各种信息的部件是_________。

18. 文字、表格、图形、声音、控制方法、决策思想等信息的处理都属于_________范畴。

19. 在计算机中,“Pentium”通常所指的是_________的型号。

20. 表示7种状态至少需要_________位二进制码。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姓名: 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 .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 .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 D .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 .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一个小球从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 .位移是5m B .路程是5m C .位移大小是3m D .以上均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 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 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9.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 是平均速度 B .76km/h 是瞬时速度 C .600m/s 是瞬时速度 D .600m/s 是平均速度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 成反比 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C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 D .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 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21v v - B .2/)(21v v + C .)/()(2121v v v v +- D .)/(22121v v v v + 12.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 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 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 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电工学2第一章部分答案

, 12 习题 1-1 在图1-37所示的两个电路中,已知V sin 30i t u ω=,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画出输出电压u o 的波形。 图1-37 题1-1图 解:根据题意知:当二极管加正偏电压时,可近似视为短路;加反偏电压时,可近似开路。即用二极管的理想模型分析问题,所以有: (a) 输出电压u o 的表达式: u o = u i =30sin ωt (V) u i ≥0 ] u o =0 u i < 0 电压传输曲线见图(a ),u o 、 u i 的波形见图(b )。 (b) 输出电压u o 的表达式: u o =0 u i ≥0 u o = u i =30sin ωt (V) u i < 0 电压传输曲线见图(c ),u o 、 u i 的波形见图(d )。 (a) (c) ~ (b) (d) 1-2 在图1-38所示电路中,V sin 30,V 10t e E ω==,试用波形图表示二极管上电压u D 。

图1-38 题1-2图 解假设拿掉二极管则二极管所在处的开路电压为V D V t10 sin 30+ =ω < 接入二极管后当开路电压大于零时二极管导通,二极管相当与短路线,二极管两端电压为0,开路电压小于零时,二极管相当与开路,二极管两端电压为开路电压 1-3计算图1-39所示电路中流过二极管的电流I D,设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U D=。 - + V 5V 5 3k 2k D U D I + - - + ΩΩ a 图题1-3图 ? 解:先拿掉二极管假设电路开路如下图所示 V 1 10 5 2 5= ? - = U 所以加上二极管后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原电路等效为:

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st and an end system List the types of end systems. Is a Web server an end system Answ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is text, the words “host” and “end system”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End systems inc lude PCs, workstations, Web servers, mail servers, Internet-connected PDAs, WebTVs, etc. 2.(Q2) The word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diplomatic relations. Give an example of a diplomatic protocol. Answer: Suppose Alice,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A wants to invite Bob,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B, over for dinner. Alice doesn’t simply just call Bob on the phone and say, come to our dinner table now”. Instead, she calls Bob and suggests a date and time. Bob may respond by saying he’s not available that particular date, but he is available another date. Alice and Bob continue to send “messages” back and forth until they agree on a date and time. Bob then shows up at the embassy on the agreed date, hopefully not more than 15 minutes before or after the agreed time. Diplomatic protocols also allow for either Alice or Bob to politely cancel the engagement if they have reasonable excuses. 3.(Q3) What is a client program What is a server program Does a server program request and receive services from a client program Answer: A networking program usually has two programs, each running on a different hos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program that initiates the communication is the client. Typically, the client program requests and receives services from the server program.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 1 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哲学是( )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A.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C. 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 D.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5.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 A.物质范畴 B. 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 6.哲学上的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指的是() A.唯理论和经验论 B. 唯物论和唯心论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世界观和方法论 7.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8.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 )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9.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A.普遍性B.特殊性C.斗争性D.客观性 10. “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1.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论前者承认可知论,后者否认可知论B.前者承认一元,后者承认二元论C.前者承认唯物论,后者承认唯心论D.前者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后者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 12.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C.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斗争性 13. 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 A.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 B .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C.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D.事物的本质未变,但非本质属性发生了变化

第一章 练习题(1)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日常用的交流电是( )交流电。 A.正切 B.余切 C.正弦 D.余弦 2、当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大于()时,接地处具有多余的电感性电流称为过补偿。 A.接地电容电流 B.接地电感电流 C.接地电阻性电流 D.接地电 容电流和接地电阻性电流 3、判定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通常采用( )进行判定。 A.左手螺旋定则 B.安培环路定理 C.右手螺旋定则 D.楞次定律 4、在纯电容的交流电路中,电压的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的比值为()。 A.电阻 B.阻抗 C.感抗 D.容抗 5、电场中某点A的电位等于单位( )在该点所具有的电位能。 A.电子 B.正电荷 C.负电荷 D.以上都正确 6、右手螺旋定则可以用于已知磁场的方向来判断()。 A.电磁力的方向 B.电动势方向 C.电场的方向 D.产生磁场的电 流方向 7、三相对称交流电源作△形连接时,线电流IL与相电流Ip的数值关系为()。 A.IL=0.5Ip B.IL=Ip C.IL=2Ip D.IL=3Ip 8、用于分析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端电压关系的定律称为()。 A.全电路欧姆定律 B.电磁感应定律 C.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D.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9、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就会产生()。 A.感应电动势 B.电流 C.磁场 D.电感 10、表示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

A.磁通 B.磁力线 C.磁感应强度 D.电磁力 11、在闭合电路中,当电源电动势大小和内阻大小一定时,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则电源端电压的数值()。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不一定 12、有一台电动机功率P为1.1kW,接在U为220V的工频电源上,工作电流I 为10A,则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cosφ为()。 A.0.45 B.0.5 C.0.7 D.0.9 13、有一额定值为220V、1500W的电阻炉,接在220V的交流电源上,则电阻炉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各为() A.32.3W, 6.82A B.35.3W, 8.82A C.42.3W, 9.82A D.47.3W, 14.82A 14、某直流电路的电压为220V,电阻为40Ω,其电流为()A。 A.1.8 B.4.4 C.5.5 D.8.8 15、某对称三相负载作三角形(D)连接,接在线电压为380V的电源上,测得三相总功率为6KW,每相功率因数0.8。则负载的相电流和线电流的值符合下列选项()。 A.11.4A,6.58A B.6.58A,11.4A C.6.58A,6.58A D.11.4A, 11.4A 16、将一根导线放在均匀磁场中,导线与磁力线方向垂直,已知导线长度L 为10m,通过的电流I为50A,磁通密度为B为0.5T,则该导线所受的电场力F为( ) N。 A.50 B.100 C.200 D.250 17、有一额定值为220V、1500W的电阻炉,接在220V的交流电源上,则电阻炉被连续使用4个小时所消耗的电能为()kWh。 A.3 B.4.5 C.6 D.7.5 18、一额定电流In为20A的电炉箱接在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求该电炉的功率P及用10h电炉所消耗电能W值,其值符合下列选项()。

第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1.试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Uo,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 解: (a)图分析: 1)若D1导通,忽略D1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1V,U D2=1-4=-3V。即D1导通,D2截止。 2)若D2导通,忽略D2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4V,在这种情况下,D1两端电压为U D1=4-1=3V,远超过二极管的导通电压,D1将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因出现这种情况。 综上分析,正确的答案是U O= 1V。 (b)图分析: 1.由于输出端开路,所以D1、D2均受反向电压而截止,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所以U O=U I=10V。

2.图所示电路中, E

解: (a)图 当u I<E时,D截止,u O=E=5V; 当u I≥E时,D导通,u O=u I u O波形如图所示。 u I ωt 5V 10V uo ωt 5V 10V (b)图 当u I<-E=-5V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E<u I<E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u I≥E=5V时,uo=u I 所以输出电压u o的波形与(a)图波形相同。 5.在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的电位UF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 1 )UA=UB=0V;( 2 )UA= +3V,UB = 0 V。( 3 ) UA= UB = +3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解:(1)U A=U B=0V时,D A、D B都导通,在忽略二极管正向管压降的情况下,有:U F=0V mA k R U I F R 08 .3 9.3 12 12 = = - =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与答案

集合与函数基础测试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 1.函数y ==x 2-6x +10在区间(2,4)上是( ) A .递减函数 B .递增函数 C .先递减再递增 D .选递增再递减. 2.方程组20{=+=-y x y x 的解构成的集合是 ( ) A .)}1,1{( B .}1,1{ C .(1,1) D .}1{ 3.已知集合A ={a ,b ,c },下列可以作为集合A 的子集的是 ( ) A. a B. {a ,c } C. {a ,e } D.{a ,b ,c ,d } 4.下列图形中,表示N M ?的是 ( ) 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0{=? B. }0{?? C. }0{?? D. }0{∈? 6、设集合A ={x|x 参加自由泳的运动员},B ={x|x 参加蛙泳的运动员},对于“既参 加自由泳又参加蛙泳的运动员”用集合运算表示为 ( ) A.A∩B B.A ?B C.A ∪B D.A ?B 7.集合A={x Z k k x ∈=,2} ,B={Z k k x x ∈+=,12} ,C={Z k k x x ∈+=,14}又,,B b A a ∈∈则有( ) A.(a+b )∈ A B. (a+b) ∈B C.(a+b) ∈ C D. (a+b) ∈ A 、B 、C 任一个 8.函数f (x )=-x 2+2(a -1)x +2在(-∞,4)上是增函数,则a 的范围是( ) A .a ≥5 B .a ≥3 C .a ≤3 D .a ≤-5 9.满足条件{1,2,3}?≠M ?≠{1,2,3,4,5,6}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8 B. 7 C. 6 D. 5 10.全集U = {1 ,2 ,3 ,4 ,5 ,6 ,7 ,8 }, A= {3 ,4 ,5 }, B= {1 ,3 ,6 },那么集合 { 2 ,7 ,8}是 ( ) A. A B B. B A C. B C A C U U D. B C A C U U 11.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 A .x y = B .x y = C .2x y = D .13+=x y 12. 如果集合A={x |ax 2+2x +1=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的值是 ( ) A .0 B .0 或1 C .1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函数f (x )=2×2-3|x |的单调减区间是___________. 14.函数y =1 1+x 的单调区间为___________. 15.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既可表示成}1,,{a b a ,又可表示成}0,,{2b a a +,则=+20042003b a M N A M N B N M C M N D

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汇编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专项训练 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 .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 .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 D .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 .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一个小球从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 .位移是5m B .路程是5m C .位移大小是3m D .以上均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 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 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9.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 是平均速度 B .76km/h 是瞬时速度 C .600m/s 是瞬时速度 D .600m/s 是平均速度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 成反比 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C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 D .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 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21v v - B .2/)(21v v + C .)/()(2121v v v v +- D .)/(22121v v v v + 12.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国际金融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国际金融(第四版)xxxx第一章答案 5.(1)1.6910(2)1.6910(3)1.6900 6. 1.6403 英镑/美元即1英镑美元[间接标价] 卖出美元价:1.690(卖出1.690美元可以买(得)回1英镑,即卖出时,1英镑兑1.690美元),买进美元价:1.6910(1英镑可买进1.6910美元,即买进时,1英镑兑1.6910美元)(1)中国银行以什么价格向你买进美元? 站在银行的角度,银行要买进美元,卖出英镑,则卖出英镑的价格越高越好,因此选1.6910(2)你以什么汇价从中国银行买入英镑?上课的时候有个男生举手说得对,其实这一题跟上一题的逻辑是一样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一样。 站在银行的角度,银行卖出英镑,获得美元即买进美元,则卖出英镑价格越高获得美元越多,因此还是选1.6910 (3)如果你向中国银行卖出英镑,汇率多少?站在银行的角度相当于获得英镑即买入英镑,付出美元即卖出美元,也就是说花越少的美元得到英镑越好,因此选1.6900 6(1)7.8010(2)7.8000(3)7.8010 7. 1美元港元上课的时候我说应该始终站在银行角度,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一来在外汇市场上中介就无利可图,这不符合逻辑,因此我们还是要看题目是在哪个立场。 在本题中,我们是在中介的立场,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有利可图,按照这个立场才能作出正确的价格选择。(1)该银行向你买进美元,汇价是多少? 在我的角度,银行向我买进美元,相当于我卖出美元,我要赚钱,当然要选贵的价格,所以是7.8010 (2)如果我要买进美元,按照什么汇率计算?

我买进美元,意味着越低的价格越好,因此汇率是7.8000 (3)如果你要买进港元,汇率多少? 我买进港元,卖出美元,卖出美元的话当然是要卖贵价,所以选7.8010 8.(1)0.7685(2)0.7690 9.(1)1.2960(2)1.2940(3)1.2960 10.(1)1.4110(2)1.4100(3)1.4100 11.(1)7.8067(2)经纪人C , 美元兑港币汇率,客户要以港币向你买进100万美元 (1)我是银行立场,客户买进美元,相当于我卖出美元,所以要卖贵一点,选7.8067(2)如果我想买回美元平仓,当然是想买最便宜的价格,所以我们首先排除了A、B两个经纪人。 由于我们是买回美元,站在经纪人的角度是卖出美元,他们要有利可图的话,给我们的价格自然是高的那个价格,即后面的那个价格。C、D经纪人一对比,就知道C更便宜,且价格为7.8060 13.以英镑买入日元的套汇价是1英镑=134.8336日元 解:(1)英镑和日元的标价方法不同,应当同边相乘,即1英镑=103.40× ×1.3050日元=日元公司需要卖出英镑,买进JPY 银行买入1英镑,支付公司134.8336日元★(公司卖出1英镑,收取银行134.8336日元★)银行卖出1英镑,收取公司135.3285日元 (2)银行买入1美元,支付公司103.40JPY②银行卖出1美元,收取公司103.70JPY银行买入1英镑,支付公司1.3040USD①银行卖出1英镑,收取公司1.3070USD公司需要卖出英镑,买进JPY。步骤:①公司卖出英镑,收取银行美元(银行买入英镑,支付公司美元)公司卖出1.0英镑,收取银行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

第1章 习题答案 1-1 题1-1图所示信号中,哪些是连续信号?哪些是离散信号?哪些是周期信号?哪些是非周期信号?哪些是有始信号? 解: ① 连续信号:图(a )、(c )、(d ); ② 离散信号:图(b ); ③ 周期信号:图(d ); ④ 非周期信号:图(a )、(b )、(c ); ⑤有始信号:图(a )、(b )、(c )。 1-2 已知某系统的输入f(t)与输出y(t)的关系为y(t)=|f(t)|,试判定该系统是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解: 设T 为此系统的运算子,由已知条件可知: y(t)=T[f(t)]=|f(t)|,以下分别判定此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性。 ① 线性 1)可加性 不失一般性,设f(t)=f 1(t)+f 2(t),则 y 1(t)=T[f 1(t)]=|f 1(t)|,y 2(t)=T[f 2(t)]=|f 2(t)|,y(t)=T[f(t)]=T[f 1(t)+f 2(t)]=|f 1(t)+f 2(t)|,而 |f 1(t)|+|f 2(t)|≠|f 1(t)+f 2(t)| 即在f 1(t)→y 1(t)、f 2(t)→y 2(t)前提下,不存在f 1(t)+f 2(t)→y 1(t)+y 2(t),因此系统不具备可加性。 由此,即足以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而不需在判定系统是否具备齐次性特性。 2)齐次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T[af(t)]=|af(t)|≠a|f(t)|=ay(t) (其中a 为任一常数) 即在f(t)→y(t)前提下,不存在af(t)→ay(t),此系统不具备齐次性,由此亦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 ② 时不变特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y(t-t 0)=T[f(t-t 0)]=|f(t-t 0)|, 即由f(t)→y(t),可推出f(t-t 0)→y(t-t 0),因此,此系统具备时不变特性。 依据上述①、②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时不变系统。 1-3 判定下列方程所表示系统的性质: )()()]([)()(3)(2)(2)()()2()()(3)(2)()()()()() (2''''''''0t f t y t y d t f t y t ty t y c t f t f t y t y t y b dx x f dt t df t y a t =+=++-+=+++=? 解:(a )① 线性 1)可加性 由 ?+=t dx x f dt t df t y 0)()()(可得?????→+=→+=??t t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01122011111)()()()()()()()()()(即即 则 ???+++=+++=+t t t dx x f x f t f t f dt d dx x f dt t d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0212102201121)]()([)]()([)()()()()()( 即在)()()()()()()()(21212211t y t y t f t f t y t f t y t f ++前提下,有、→→→,因此系统具备可加性。 2)齐次性 由)()(t y t f →即?+=t dx x f dt t df t y 0)()()(,设a 为任一常数,可得 )(])()([)()()]([)]([000t ay dx x f dt t df a dx x f a dt t df a dx x af t af dt d t t t =+=+=+??? 即)()(t ay t af →,因此,此系统亦具备齐次性。 由上述1)、2)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线性系统。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2.实验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操作中用玻璃棒,其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A.搅拌 B.引流 C.加速反应 D.加快热量散失 3.标准状况下的1mol H e的体积为 A.11.2L B.22.4L C.33.6L D.44.8L 4.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纯数,没有单位 B.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1023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1023mol-1 5. 16g某元素含有×1023个原子,则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 B. 12 6.关于2mol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积为44.8L B.质量为32g C.分子数为×1023 D.含有4mol原子 7.在1mol H2SO4中,正确的是 A.含有1mol H B.含有×1023个氢原子 C.含有×1023个分子 D.含有×1023个氧原子 8.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的是 A.1L溶液中含有4g NaOH B.1L水中溶解4gNaOH C.0.5L溶液中含有 H2SO4 D.9.8g H2SO4溶于1L水配成溶液 9.1mol/L H2SO4的含义是() A、1L水中含有1mol H2SO4 B、1L溶液中含有1mol H+ C、将98gH2SO4溶于1L水中配成的溶液 D、该溶液c(H+)=2mol/L 10. 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3mol/LNaCl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是 A.150mL 3mol/LKCl溶液 B.150m L 1mol/LAlCl3溶液 C.50mL3mol/LMgCl2溶液 D.75mL LMgCl2溶液 11.下列溶液中,跟100mL 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mL L MgCl2溶液 B.200mL L CaCl2溶液 C.50ml 1mol/L NaCl溶液 D.25ml L HCl溶液 1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中 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

(完整版)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精析】C 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2.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 ) A.聘任制度 B.科举制 C.录用制 D.任免制【精析】B隋唐建立科举制。 3.国际上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 ( ) A.主体教育观 B.精英主义价值观 C.知识主义价值观 D.多元主义价值观【精析】D 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 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精析】C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精析】A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教育思想。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精析】C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7.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日益走向 ( ) A.社会化 B.民主化 C.大众化 D.自由化【精析】C教育大众化表明有更多的人接受到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的教学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 ( ) A.道家 B.发家 C.墨家 D.儒家【精析】A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9.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 ) A.康德 B.裴斯秦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精析】B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二、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瑞士教育家__________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裴斯泰洛齐 2.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的 __________。卢梭 3.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__________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 4.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__________教育。学校教育 5.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__________教育。制度化 6. __________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立法 7.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__________教育的重要体现。非制度化 8.《教育漫画》是英国近代教育家__________的代表作。洛克 三、简答题 1.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第一章 运动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按形态骨可分为、、、。 2.颅骨共有块,其中脑颅骨块,面颅骨块。 3.骨由、和构成。 4.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5.构成膝关节的骨有、、。 6.脊柱有个生理弯曲,其中、凸向前,、凸向后。 7.颅骨相互连结,构成的骨性腔有、、、。 8.咀嚼肌包括、、、。 9.膈的三个孔中,平对第8胸椎的是 ,平对第10胸椎的是,平对第12胸椎的是。 10.缝匠肌起于,止于,其作用为。 二、判断改错题(以下各题如有错误,应予改正) 1.年龄愈大,骨质愈硬,愈不易骨折。() 2.所有的骨都有骨髓,有的骨只有红骨髓,有的骨既有红骨髓,也有黄骨髓。() 3.骨的表面均有骨膜覆盖。() 4.对掌运动并非拇指腕掌关节所独有,小指腕掌关节也可作此运动。() 5颞下颌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所有运动均发生于下关节腔。() 6.肩关节的稳固性主要是由关节囊周围的肌腱束维持的。() 7.椎管是由椎凤孔叠加形成的骨性管道。() 8.为减少摩擦,所有的肌腱均有腱鞘包裹。() 9.膈肌收缩时,膈穹下降,助吸气;膈肌松弛时,膈穹上升,助呼气。() 10.踝关节跖屈时,易发生扭伤,是因为关节囊两侧壁太薄弱。() 三、选择题 【A型题】 1.骨在形态分类中,哪一种提法不确切?() A.长骨 B.短骨 C.扁骨 D.含气骨 E.不规则骨

2.骨的构造包括() A.骨质 B骨膜和骨质 C.骨髓和骨质 D.骨质、骨膜和骨髓 E.骨膜和骨髓 3.骨膜() A.呈囊状包裹骨的表面 B.被覆于骨的表面 C.由上皮组织构成,但骨的关节面无骨膜 D.与骨的生成及再生无关 E.与骨的感觉无关 4.骨髓() A.仅见于长骨骨髓腔内 B.长骨的骨髓均为黄骨髓 C.扁骨的骨髓均为红骨髓 D.黄骨髓具有造的功能 E.胎儿的骨髓亦有红、黄骨髓之分 5.关节() A.骨与骨的连结叫关节 B.所有关节都有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C.全身各个关节都能单独活动 D.关节盘属于关节的基本结构 E.以上都不对 6.胸锁关节() A.由锁骨头和胸骨颈静脉切迹构成 B.无其他辅助结构 C.关节囊内有关节盘 D.关节囊内有韧带加强 E.属单轴关节,活动度甚小

1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 3.《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实物性 B.客观的规律性 C.内部的矛盾性 D.客观实在性 5.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6.“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和“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 A.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 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 B.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8.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9.“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10.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 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 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 A.是各种物质形态的共性 B.是标志客观实在哲学范畴 C.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D.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E.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有利于() A.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B.坚持物质的可知性 C.坚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克服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 E.批判孤立静止的错误观点 3.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物质现象() A.镜中花,水中月 B.阶级斗争 C.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 D.未实施的城市建设计划 E.日月星辰和山川河流 4.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观念的复合 C.理在事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