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论
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论

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论摘要:在当今全球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资源型与水质型缺水城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观念已不能保证城市流域水资源污染和区域自然水环境遭受破坏。
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新概念,目的是要建立起现代城市的给排水规划理念,为实现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打下基础。
关键词:水资源;规划;给水排水;循环利用随着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水量性缺水也逐渐向资源性与水质性缺水转变。
本文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主要是基于对目前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在规划理念上一种转变的探讨。
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的基本要求是:如何满足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保证排水快速安全;而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是:除保证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安全外,是将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的供水或污水废水都把它看成是一种资源,而对这种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使之合理的进行处理与循环利用,达到本区域或本流域的水环境平衡,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1水资源循环概念水是循环性资源,亦是可以再生的资源。
根据其客观规律和循环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
1.1自然水循环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方式存在,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范围内处于往复不停的循环运动状态中。
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水从海洋蒸发变成云(水汽),又以雨、雪等方式降落到地面,部分蒸发,部分渗入地下或汇成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归大海。
水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称为水的自然循环。
自然水循环的特点:①自然水循环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而又错综复杂的动态系统,不论是大循环还是小循环,都和气候、土壤、地质地貌和植被条件等自然因素有关。
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论(新编版)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论(新编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论(新编版)摘要:在当今全球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资源型与水质型缺水城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观念已不能保证城市流域水资源污染和区域自然水环境遭受破坏。
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新概念,目的是要建立起现代城市的给排水规划理念,为实现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打下基础。
关键词:水资源;规划;给水排水;循环利用随着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水量性缺水也逐渐向资源性与水质性缺水转变。
本文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主要是基于对目前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在规划理念上一种转变的探讨。
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的基本要求是:如何满足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保证排水快速安全;而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是:除保证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安全外,是将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的供水或污水废水都把它看成是一种资源,而对这种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使之合理的进行处理与循环利用,达到本区域或本流域的水环境平衡,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述ppt(45张)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述(PPT45 页)
据统计,当今世界有80多个国家、约20 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约26个国家的 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的状态中。
中国: 水资源总量为2.8×1012m3,水资源总量
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量只有2300m3, 居世界八十几位 ,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四分之一。且分布不均,南丰北缺。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述(PPT45 页)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述(PPT45 页)
污染源
污染来源有: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述(PPT45 页)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述(PPT45 页)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述(PPT45 页)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述(PPT45 页)
• 另一方面:防止水体污染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述(PPT45 页)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述(PPT45 页)
节水办法
⑴ 工业上: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⑵ 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⑶ 生活中:使用节水龙头
淘米水浇花 洗衣水拖地
少量衣服用盆洗不用洗衣机洗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述(PPT45 页)
二、保护水资源
1、我们怎样保护水资源? 2、水体污染是什么?它的来源有哪几部分? 3、水体污染的危害性有哪些? 4、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述(PPT45 页)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述(PPT45 页)
保护水资源
• 一方面:节约用水 1、提高水的利用率
2、防止浪费
海洋是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 总储水量的96.5%。
水资源持续利用规划与水利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持续利用规划与水利可持续发展摘要:水资源持续利用与规划是我国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体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又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
本文主要围绕水资源展开叙述,将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作为出发点,分别叙述了水资源持续利用规划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水资源;持续利用;发展;主要策略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重点考虑了环境保护等相关问题,并对严重污染等相关问题提出了防治的原则与策略。
但从经济发展方面来看,许多规划将经济发展作为主要方面,而将环境规划作为辅助方面,要求环境相关指标能够达到标准即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为了保证将现有的经济性规划逐步转变为协调型的水资源管理规划,就需要对指导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地优化与改进,提出不同的策略。
一、水资源持续利用的系统规划近年来,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约束以及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普遍增强,我国水资源在持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在当期阶段,水资源能否持续利用,怎样可持续发展依旧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系统规划从宏观上来看应该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做好社会调查工作,根据协调系统范围内的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的用水需求,对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做出总体的规划方案。
在方案中应该包括四个主要的程序,依次是确定治理的目标、提出并优化实施方案、选择开发地点与项目、拟定开发的程序。
从微观上来看,水资源持续利用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水资源的持续利用能够保证人们充足的水量,保证人们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能够利用达标的水质。
二、水资源持续利用规划指导的具体思想与主要原则水资源持续利用规划指导的具体思想不能局限于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两个方面,还应该在此基础上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维持与保护经济增长,科学利用水资源提升社会生产效率与居民生活质量。
水资源持续利用能够为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水利水电规划及可持续发展

水利水电规划及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不断加速,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水利水电规划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在未来,水资源将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本文将从水资源的重要性、水利水电规划的意义、可持续发展和水利水电规划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来阐述水利水电规划及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
全球60%以上人口分布在亚洲、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中许多地区的水资源总量较少并且质量不高。
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实际问题之一。
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大国家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水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二、水利水电规划的重要意义水利水电规划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通过制定水利水电规划,可以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潜力,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利水电规划能够优化水资源的调配,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风险,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水利水电规划还能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水利水电规划可持续发展则重点关注水资源的科学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在水利水电规划可持续发展中,需要在制定规划、建设用水工程、水资源管理等方面重视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公正、均衡发展三个方面,建立全面、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四、水利水电规划可持续发展水利水电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利用、有效管理和环境保护。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深化水资源管理改革、开展水资源节约和回用、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
同时,还需要注重水资源的公平分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确保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性和公益性。
大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管理:导论

大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管理:导论水资源是大流域的重要资源,大流域是人类居住和工农业发展的重要场所。
文章介绍了本期专题的编辑背景,简要总结了亚非大陆四大流域的水资源概况和水质现状,让读者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专题论文分为四个聚类专题,并总结了本专题论文的要点。
最后,提出了未来大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管理的展望。
关键词:流域;水质;水污染;地下水枯竭;水资源管理介绍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获得安全清洁的饮用水是一项基本人权(Oliveira 2017;联合国2019)。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是影响全球水资源可用性和水质的两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有足够人类居住空间和城市扩张空间的大盆地(李等人2017)。
此外,由于气候变化以及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导致的用水需求增加,预计未来几年干旱和水质问题将加剧(Darko等人2022;郭等人2022;Khan等人2021;Lee等人2019;Mukherjee等人2018)。
大流域不可持续的水资源开发还诱发了土壤盐碱化、土地沙化、地裂、地面沉降等各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黄等人2014;吴等人2014)。
大型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课题,需要系统、全面的科学研究。
大型河流流域的水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
为反映大流域水资源与水质的最新研究进展,本专题汇编旨在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它为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个平台,就如何管理和保护流域水分享他们的意见。
世界上有许多河流流域,其中一些流域的面积非常大。
这些大河流域的水资源对一个国家甚至几个国家都很重要,因为一些大河是跨界河流,治理大江大河并不容易,尤其是国际跨界河流的治理,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对提高流域监督管理的科学水平,保障流域供水安全有所帮助。
黄河流域水资源黄河发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最后流入太平洋渤海(图1)。
水的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水的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不仅是生命的基本需求,还承担着许多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为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水环境,联合国于2015年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包括了与水的循环密切相关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水的循环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之的关系和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水的循环是什么。
水的循环,也被称为水循环或水循环系统,是指水在地球上的不断循环运动,其中包括水从地表蒸发成水蒸气、凝结成云、降落成降水,最后又回到地表或地下水体中的过程。
水的循环是地球上维持水资源平衡的重要机制,也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着严峻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联合国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包括了与水的循环密切相关的目标。
这些目标旨在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质量和水供应的可持续性,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首先,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是确保所有人都能够获得安全饮用水。
目前,仍然有许多地区的人们缺乏安全饮用水资源,饮水安全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通过加大投入,提升水处理技术和设施建设,改善水质监测和管理,以及加强对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执行,可使人们在全球范围内都能够获得安全饮用水。
这不仅对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
其次,可持续发展目标还包括提供适用于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供水和卫生设施。
水资源在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旦水供应出现问题,将对这些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为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需要建立完善的供水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及推动水的循环利用。
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促进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可持续发展目标还强调了对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水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水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我国近年来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确保将有限的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
而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既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的水资源,也需要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对于前者,可以通过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
而对于后者,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社会,减少浪费和损耗,使每一滴水发挥最大的作用。
其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是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供应量却越来越不足。
面对供需矛盾,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水资源的投入和管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完善水资源的配套设施和供应体系。
企事业单位应承担社会责任,开展水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工作。
公众应增强对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减少浪费,实现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
此外,水资源的保护也是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水资源的保护包括水源的保护、水质的保护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
水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护水源,就要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和破坏。
水质的保护是保证人们用得健康和安全的水资源,需要加强对水质的监控和管理。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对湿地、河流和湖泊等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
最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参与和努力。
在水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中,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论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论摘要:在当今全球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资源型与水质型缺水城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观念已不能保证城市流域水资源污染和区域自然水环境遭受破坏。
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新概念,目的是要建立起现代城市的给排水规划理念,为实现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打下基础。
关键词:水资源;规划;给水排水;循环利用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水量性缺水也逐渐向资源性与水质性缺水转变。
本文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主要是基于对目前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在规划理念上一种转变的探讨。
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的基本要求是:如何满足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保证排水快速安全;而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是:除保证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安全外,是将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的供水或污水废水都把它看成是一种资源,而对这种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使之合理的进行处理与循环利用,达到本区域或本
流域的水环境平衡,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1水资源循环概念
水是循环性资源,亦是可以再生的资源。
根据其客观规律和循环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
1.1自然水循环
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方式存在,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范围内处于往复不停的循环运动状态中。
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水从海洋蒸发变成云(水汽),又以雨、雪等方式降落到地面,部分蒸发,部分渗入地下或汇成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归大海。
水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称为水的自然循环。
自然水循环的特点:①自然水循环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而又错综复杂的动态系统,不论是大循环还是小循环,都和气候、土壤、地质地貌和植被条件等自然因素有关。
还受到山塘、水库等人为因素影响。
水资源的质与量及其分布状况是自然历史发展的产物;②在水的自然循环中,不但存在水量的平衡关系,而且还存在着水质的动态平衡关系,即水质的可再生性。
在大自然循环条件下,全球的水量循环是平衡的。
据近期资料报道,全球的循环水量为496000Km3。
其中,海洋蒸发水量425000Km3,陆地(包括陆地水面以及土地)蒸发水量71000Km3;全球水分蒸发水量496000Km3;海面降雨量385000Km3,陆地降雨量111000Km3,全球水分总降雨水量
496000Km3。
总降雨水量与总蒸发水量是平衡的。
另外,在海域与陆地水量平衡方面,陆地降雨量比陆地蒸发量多40000Km3,这部分水量即为入海径流量。
海域水面蒸发量比海域水面降雨量多40000Km3,所损失的水量由入海径流量补充,同样形成水量平衡。
根据海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储水量及其循环水量,我们不难估算出各种水体的水量循环关系及其全部交换一次的平均循环周期时间。
一般情况下,大气中的储水以及河流水是交换最为活跃的水体,平均交换周期分别为10d和11d。
而冰帽和冰川的平均交换周期最为漫长,达8000年/次。
1.2社会水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中,人类不断地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活动之需。
循环系统主要由给水系统、用水系统、排水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
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好比是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动脉和静脉,两者不可偏废任何一方。
给水系统中若过度取水,河流生态需水量就不能满足,或者用后的污、废水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到位都会影响自然水循环。
1.3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关系
社会水循环是自然水循环的一个附加组成部分,对自然水循环产生强烈的相互交流作用,不同程度地改变世界上水的循环运动。
开发利用水资源是人类对水资源时空分布进行干预的直接方式,在人类大兴水利带来巨大生产效益和能源效益的同时,社会水循环对自然水循环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水循环的途径被改变(时空变化),人工水库、人工运河、大坝、长距离跨流域引水等水利工程都大规模地截流水量,改变水循环的途径,使下游河段过水量减少,甚至干涸,导致河流对地下水补给量锐减。
跨流域的调水,会加大地表水分支流域,水流的分散性增强,有可能影响地表水的更新周期和运动节律;②水循环量发生变化。
人类提取的径流量每年达到全球可更新水资源量的10%左右,显着地改变了地表河流的入海量,使得不同层次区域上水循环量发生了显着的变化。
③水质的变化,水体经过人类用水循环的干扰后,在水中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上都有了极大的增加。
污染源包括未处理的污水、化学排放物以及农田中冲刷的和渗入地下的农用化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