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领导概论
第十一章 领导概论 《管理学》课件PPT

高
1.9
对
人
的
关 心
5.5
1.1
低
对生产的关心
9.1
1.1:贫乏型的管理 9.1:任务型的管理 1.9:俱乐部型管理 9.9 5.5:中庸型管理 高 9.9:团队型管理
1.1型称为贫乏型管理,领导者付出最 小的努力完成工作。
1.9型称为乡村俱乐部式型管理,领导 者只注重关心下属而不关心生产效率。
以领导为中心的领导行为
领导者权力的运用
以下级为中心的领导行为
下属的自由区域
1 23 4 5 6 7
1、领导者作出决策由下属完成 2、领导者作出决策并向下级推销 3、领导者提出决策并允许提出意见 4、领导者提出决策设想交给下级讨论 5、领导者提出问题,征求意见 6、领导者规定界限,让团体作出决策 7、领导者允许下属在规定的界限内行使决策权
领导艺术的主要方面
用人的艺术 授权的艺术 合理运用时间的艺术
1、用人就要知人善任。 2、用人就要刚柔相济。 3、用人就要敢用强人。 4、用人就要方圆并存。
1、正确认识授权领导者在授权时,一定要 正确认识有关授权的一系列问题,如授权 与控权;授权与弃权;集权与分权;授权 的程度等,以避免不授权和盲目授权。
美国管理学家怀特(Ralph K.White)和李皮特 (Ronald Lippett)等提出了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即 把领导方式分为三种:
专制式(authoritarian);
民主式(democm fic);
放任式(laissez faine)。
连续统一体理论是美国管理学家坦南鲍姆 (Robert Tannenbaum)和施密特(Werren Schliect)总结提出的。
领导行为理论
管理学第十一章领导概论ppt课件

• 关心每个下属的日常生活和发展需要,帮助下属用 新观念分析老问题,进而改变他们对问题的看法
• 能够激励、唤醒和鼓舞下属为达到组织或群体目标 而付出加倍的努力
9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有着鼓励下属超越他们预期绩效水平的能力 • 他们的影响力来自以下方面:
➢ 有能力陈述一种下属可以识别的、富有想象力的未 来远景
➢ 有能力提炼出一种每个人都坚定不移赞同的组织价 值观系统
➢ 信任下属并获取他们充分信任的回报 ➢ 提升下属对新结果的意识 ➢ 激励他们为了部门或组织利益而超越自身的利益
•领导风格类型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
•领导理论
•领导特性论 •领导行为论 •领导情景论
•思考题
• 两个研究维度:
– 关怀维度(consideration):领导者对员工以及领导 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对相互信任、尊重和友 谊的关心
– 定规维度(initiation of structure):领导者构建任 务、明察群体之间的关系和明晰沟通渠道的倾向
• 对组织的管理职能和程序推崇备至,勤奋、谦和而 且公正
• 以把事情理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引以为豪
• 重视非人格的绩效内容,如计划、日程和预算,对 组织有使命感,并且严格遵守组织的规范和价值观
10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管理学--领导概论

四、领导权力的来源 –法定性权力 –奖赏性权力 –惩罚权力 –感召性权力 –专长性权力
14
五、权力的阴暗面:腐败 如纽约股票交易所前董事长格拉
索的天价薪酬案(1.8亿美元); 安然事件;政府官员腐败。
15
第二节 领导风格类型
一、按权力运用方式划分 – 集权式领导者 – 民主式领导者
二、按创新方式划分 – 魅力型领导者 – 变革性领导者
26
•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
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 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on the red hills of Georgia, the sons of former slaves and the sons of former slave owners will be able to sit down together at the table of brotherhood.
素质理论 理上的超群素质,并且领导者具有
共同的素质和特征。
行为理论
有效的领导者通过运用特定的领导 方式来使其下属服从他。考察领导 者好坏的标准是他的领导行为,而
不是他们的内在素质。
三分法理论 四种管理方式
管理方格论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
体理论
在 a 条件下,x 领导方式是合适的,
权变理论
而领导方式 y 则适合于条件 b,领 菲德勒权变理论 导方式 z 则适合条件 c。到底什么是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②并不是所有的领导者都是管理者。一种原因是其可 能不处于管理岗位上;另一种原因可能是,管理 的主要活动与领导的主要活动不完全相同,在计 划和预算方面,管理强调的是制定详细的议事日 程,安排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表;分配必需的资 源,以实现组织的目标。领导强调的则是确定方 向,阐明形势,构建远景,制定战略以引起组织 必要的变化。
管理学第11章 领导概论

区别:
领导是管理的一个方面,属于管理活动的范畴,但除 了领导,管理还包括其他内容。
管理的权力是建立在合法的、强制性权力基础上的; 而领导的权力既可以建立在合法的、强制性权力基础 上,也可以建立于个人的感召力和专长权力等基础上 。
领导活动侧重于对人的指挥和激励,更强调领导 者的影响力、艺术性和非程序化管理;而管理活 动更强调管理者的职责以及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 规范性。
非职位权力不是外界附加的,它产生于个人的自 身因素,与职位没有关系。
a.非职位权力构成
①感召权:由于领导者拥有吸引别人的个性、品德 、作风而引起人们的认同、赞赏、钦佩、羡慕而自 愿地追随和服从他。
②专长权:知识的权力,因为某一领域所特有的专 长而影响他人的能力。
b.制约非职位权力的因素
①品格;②才干;③知识;④情感。
领导者既存在于正式组织中,也存在于非正式组织中 ;管理者只存在于正式组织中。
管理与领导的区别
项目
管理
领导
对 象 人、财、物、信息、 人
变 动 小(规范化)
大(因人而导)
管制方法 规章制度、流程 愿景、文化、理念
进行方式 指示、督促、考核 期望、鼓励、承诺
经常用语 效率、标准、系统 荣誉、自觉、激励
▪ “从来没有无能的士兵,只有无能的 军官。”——拿破仑
▪ 领导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
学习目标
知识点:
1、掌握领导的概念,领导者与管理者 的区别,及领导者的权力来源;
2、领导者风格类型 3、几种有代表性的领导理论
技能点:
培养有效运用权力的能力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领导的内涵 领导风格类型
领导理论
一
按权力运用方式划分
周三多《管理学》(第5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四篇 领 导 【圣才出品】

第四篇领导第十一章领导概论一、选择题1.来源于组织职位的权力属于()。
[北科2014年研]A.法定权B.专长权C.强制权D.奖赏权【答案】A【解析】领导权力有五种来源:①法定性权力,是由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位决定的。
个人由于被任命担任某一职位,因而获得了相应的法定权力和权威地位。
②奖赏性权力,是指个人控制着对方所重视的资源而对其施加影响的能力。
③惩罚性权力,是指通过强制性的处罚或剥夺而影响他人的能力。
④感召性权力,是由于领导者拥有吸引别人的个性、品德、作风而引起人们的认同、赞赏、钦佩、羡慕而自愿地追随和服从他。
⑤专长性权力,即知识的权力,是指因为人在某一领域所特有的专长而影响他人的能力。
2.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
[北科2012年研]A.特质理论阶段B.行为理论阶段C.效用领导阶段D.权变理论阶段【答案】A【解析】领导理论的三个阶段为:特质理论阶段、行为理论阶段、权变理论阶段。
领导特质理论认为伟大的领导者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个人特性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领导风格;领导行为论试图从研究领导者的行为特点与绩效的关系,来寻找最有效的领导风格;领导权变论具有普遍适用的领导特性和领导行为,有效的领导者能因自己当时所处情景的不同而变化自己的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
3.领导行为理论包括()。
[中央财大2013年研]A.管理方格理论B.领导风格理论C.领导生命周期理论D.领导系统理论E.领导权变理论【答案】ABD【解析】领导行为论试图从研究领导者的行为特点与绩效的关系,来寻找最有效的领导风格。
领导行为理论包括以下四种:①领导风格理论。
不同风格的领导者会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这将会影响组织的气氛,进而影响员工的行为和生产效率。
这一理论以“权力定位于谁”为基本变量将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领导风格划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并试图寻求最佳的领导风格。
②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管理学 第十一章 领导概论

1.何谓领导?领导在管理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领导”有两种词性含义。
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所从事的活动。
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因此,领导者必须具备①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②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它们既包括由组织赋予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也包括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③领导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可以通过影响部下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领导者在带领、引导和鼓舞部下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要具有指挥、协调和激励三个方面的作用。
(1)指挥作用。
指在组织活动中,需要有头脑清醒、胸怀全局,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导者帮助组织成员认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指明活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路径。
(2)协调作用。
指组织在内外因素的干扰下,需要领导者来协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3)激励作用。
指领导为组织成员主动创造能力发展空间和职业生涯发展的行为。
3.菲徳勒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该理论对管理者有何启示?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或领导风格,领导工作强烈地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
或者说,领导者和领导方式是某种既定环境的产物,即S=f(L,F,E)。
在上式中,S代表领导方式,L代表领导者特征,F代表追随者特征,E代表环境。
即领导方式是领导者特征、追随者特征和环境的函数。
领导者特征主要指领导者的个人品质、价值观和工作经历。
追随者特征主要指追随者的个人品质、价值观、工作能力等。
环境主要指工作特征、组织特征、社会状况、文化影响、心理因素等。
工作是具有创造性还是简单重复,组织的规章制度是比较严密还是宽松,社会时尚是倾向于追随服从还是推崇个人能力等,都会对领导方式产生强烈的影响。
菲德勒将权变理论具体化为三个方面,即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
管理学-领导概论

第十一章 领导概论
第一节 领导的内涵 第二节 领导风、领导和管理
第一节 领导的内涵
二、 领导的作用
领导者必须具备三个要素:① 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 者;② 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它们既包 括由组织赋予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也包括领导者个人 所具有的影响力;③ 领导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可以通 过影响部下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果,并用密切监督和施加压力的办法来获得良好绩效、满意的工作期限和 结果评估。 对这种领导者而言,下属是实现目标或任务绩效的工具,而 不是和他们一样有着情感和需要的人,群体任务的完成情况是领导行为的 中心。 ➢ 二是员工导向型领导行为。 这种领导者表现为关心员工,并有意识地培 养与高绩效的工作群体相关的人文因素,重视人际关系。 员工导向型领 导者把他们的行为集中在对人员的监督,而不是对生产的提高上。 他们 关心员工的需要、晋级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第三节 领导理论 三、 领导情境论
(二) 路径—目标理论(续) 路径—目标理论提出了两类情景变量作为领导行为—结果关系的中间变量,即 环境因素(任务结构、正式权力系统和工作群体)和下属的个人特点(控制点、 经验和知觉能力)。 控制点是指个体对环境变化影响自身行为的认识程度。 根据这种认识程度的大 小,控制点分为内向控制点和外向控制点两种。 内向控制点是说明个体充分相 信自我行为主导未来而不是环境控制未来的观念,外向控制点则是说明个体把 自我行为的结果归于环境影响的观念。 这一理论指出,当环境因素与领导者行为相比重复或领导者行为与下属特点不 一致时,效果皆不佳。
第三节 领导理论 三、 领导情境论
(一) 菲德勒权变理论(续) 领导目标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
第三节 领导理论 三、 领导情境论
第十一章 领导概论

第二节 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
一、领导者素质及条件
传统的特性理论(伟人说)
• 认为领导者的品质是天生的,与后天的培养、训练和实践无关。 现代特性理论 • 认为领导者的品质和特征是在后天的实践环境中逐步培养、锻炼 出来的。
• 杨澜访谈录--对话李东生
12
13
好的领导者应具备哪些品质(领导特质理论)
知识结构
• 知识结构是指领导班子中不同成员的知识水平构成。 领导班子成员都应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没有较高的 文化知识素养,就胜任不了管理现代化企业的要求。 随着我过社会经济的发展,职工的文化水准在不断提 高,各类组织的各级领导都在向知识型转变。
20
能力结构 • 能力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决策能力、判 断能力、分析能力、指挥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等等。每个人的能力是不相同的。因此,企业领导班子 中应包括不同能力类型的人物,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最 优的能力结构,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 专业结构 • 专业结构是指在领导班子中各位成员的配备应由各种专 门的人才组成,形成一个合理的专业结构,从总体上强 化这个班子的专业力量,在现代化企业里,科学技术渗 透一切领域,科学技术是提高生产经营成果的主要手段。 因此,领导干部的专业化,是搞好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 客观要求。
16
• 业务技能
• 1、较强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 2、决策能力。 3、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能力。 4、沟通、协调企业内外各种关系的能力。 5、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6、知人善任的能力。
• 身体素质
• 领导者负责指挥、协调组织活动的进行,是一项不仅需要 足够心智、而且消耗大量体力的工作,因此,必须有强健 的身体,充沛的精力。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复习纲要(政治学院政教081 刘备0803012045)第十一章领导概论第一节领导的内涵一、领导和管理1、管理和领导的区别:(重点)管理: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的基础上对下属命令的行为。
领导:可能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的基础上,但更多则是建立在个人影响力、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等基础之上。
从过程的角度来分析管理:计划、预算;组织安排;控制、解决问题领导:定经营方向;联合群众;激励和鼓舞2、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差别A、理论上讲,所有的管理者都应当是领导者,因为领导是四大管理职能之一,但领导者不一定时管理者。
B、管理者是被任命的,他们拥有合法权力进行奖励和处罚,其影响力来自所处职位赋予的正式权力。
领导者是可以任命,也可以是一个群体充产生出来的,他们可以运用正式权力之外的活动来影响他人。
3、究竟是领导者就一定是管理者?还是相反,是管理者就一定是领导者?(重点)职能:是管理者就一定是领导者,反之未必。
影响力:是领导者就一定是管理者,反之未必。
一般来说,一个人是管理者又是领导者,但常常存在两者分离的现象。
(1)领导者未必是管理者。
(非正式组织的头头)非正式组织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人就是典型的例子,组织没有赋予他们职位和权力,他们也没有义务去负责企业的计划和组织工作,但他们却能引导和激励、甚至命令自己的成员。
对非正式组织中有影响力的人参加企业正式组织的管理,会大大有益于管理的成效。
(2)管理者不一定是领导者。
领导的本质在于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不是有组织赋予的职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因此,有些握有职权的管理者可能没有部下的服从,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
二、领导的作用1、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必须知道)(1)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2)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它们包括由组织赋予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也包括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3)领导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可以通过影响部下来实现组织的目标领导的本质:组织成员的追随与服从2、领导者的作用:指挥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3、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三、领导权力的来源考试:要知道什么是法定性权力等,这段话体现了哪些权力。
根据法兰西和雷温等人的研究,领导权力有五种来源:a)法定性权力:由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位决定b)奖赏性权力:个人控制着对方所重视的资源而对其施加影响的能力c)惩罚性权力:通过强制性的处罚或剥夺而影响他人的能力d)感召性权力:由于领导者拥有的个性、品德、作风而引起人们自愿地追随和服从e)专长性权力:知识的权力,因为人在某一领域所特有的专长而影响他人这些权利的基础不是相互独立的;领导者通常更喜欢强调其中某些权利的来源。
下面这段话体现了什么权力?员工可能会遵照某个他们所尊敬的人的愿望行事,这个人可能是个部门主管,他拥有晋升员工的权力,也有解雇某个人的权力,这个领导也可能掌握关于某个产品线的专业知识。
第二节领导风格类型按不同的标准划分可以有不同类型的领导者:第三节领导理论(重点记忆)一、领导特性论这是一种最古老的传统理论,认为伟大的领导者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
有效的领导者具有如下n 共同特性:1、努力进取,渴望成功2、强烈的权力欲望3、正直诚实,言行一致4、充满自信5、追求知识和信息 二、领导行为论 1、密歇根大学的研究 两种不同的领导方式:工作导向型——关心工作的过程和结果,下属只是实现目标或任务绩效的工具员工导向型——关心员工,有意识地培养与高绩效的工作群体相关的人文因素,重视人际关系结论:员工导向的领导者与高的群体生产率和高满意度正相关,而生产导向的领导者则与低的群体生产率和低满意度正相关。
两种领导方式比较,员工导向型为优。
认为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和以员工为中心的领导方式不能兼容。
2、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二元构面理论(四分图理论)(重点) ★代表人物:弗莱西 ★两个研究维度:关怀维度(consideration):领导者对员工以及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对相互信任、尊重和友谊的关心定规维度(initiation of structure ):领导者构建任务、明察群体之间的关系和明晰沟通渠道的倾向低定规高关怀:领导者把精力放在员工的福利上,比如团队凝聚力、员工满意度和发展等高定规 高关怀低 定规维度 高高关怀维度低高定规高关怀:领导者把精力集中在使技校最大化和员工福利最大化上。
低定规低关怀:领导者既不关心绩效也不关心下属,可以说领导者的行为是无效或消极的高定规低关怀:领导者把精力集中在生产效率上,很少关心员工满意度和发展结论:有效的领导方式——高定规高关怀,高定规低关怀的领导方式效果最差。
3、管理方格论(这里的五个点必须知道)(1,9)乡村俱乐部型管理,表示领导者至注重支持和关怀下属而不关心任务和效率。
(1,1)贫乏型管理,表示领导者不愿努力工作,对工作绩效和对人员的关心都很少,很难维持组织成员的关系,也很难有良好的工作绩效。
(5,5)中庸之道型管理,表示领导者维持足够的任务效率和令人满意的士气。
(9,1)任务型管理,表示领导者只重视任务效果而不重视下属的发展和士气。
(9,9)团队型管理,表示领导者通过协调和综合工作相关活动而提高任务效率与士气。
结论:9,9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评价:没有对如何培养管理者提供答案。
没有证据证明,(9,9)型领导是最有效的三、领导情景论1、菲德勒权变理论(重点中的重点)◆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或领导风格,领导工作强烈地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领导方式是领导者特征、追随者特征和环境的函数:S=f(L,F,E)S-领导方式,L-领导者特征,F-追随者的特征,E-环境◆菲德勒将权变理论具体化为三个方面: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
(重点背诵)所谓职位权力是指领导者所处的职位具有的权威和权力的大小,或者说领导的法定权、惩罚权、奖励权的大小。
权力越大,群体成员遵从指导的程度越高,领导的环境也就越好;反之,则越差。
任务结构是指任务的明确程度和部下对这些任务的负责程度。
如果这些任务越明确,而且部下责任心越强,则领导环境越好;反之,则越差。
上下级关系是指下属乐于追随的程度。
如果下级对上级越尊重,并且乐于追随,则上下级关系越好,领导环境也越好;反之,则越差。
◆菲德勒通过询问领导者对最不与自己合作的同事(LPC)评价来测定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如果领导者对这种同事的评价大多用敌意的词语,则该领导趋向于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低LPC型,得分为57分或以下)如果评价大多用善意的词语,则该领导趋向于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高LPC型,得分为64分或以上)领导的内涵领导风格类型领导理论领导特性论领导行为论领导情景论思考题领导低目标(快乐的回报在哪里案例)行为 不利式。
◆菲德勒对1200个团体进行抽样调查,得出结论:1、在环境较好的Ⅰ、Ⅱ、Ⅲ和环境较差的Ⅶ、Ⅷ情况下,采用低LPC领导方式比较有效2、在环境中等的Ⅳ、Ⅴ和Ⅵ情况下,采用高LPC领导方式比较有效3、值得注意的是:菲德勒认为一个人的领导风格是固定不变的。
4、提高领导者有效性的途径有两条:(1)替换领导者,适应环境。
(2)改变环境,适应领导者。
菲德勒认为一个人的领导风格不变,而让环境来适应领导,不尽科学2、路径—目标理论◆代表人物:罗伯特●豪斯◆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一致。
◆所谓“路径—目标”是指有效的领导者既要帮助下属充分理解工作目标,又要指明实现目标所应遵循的路径◆四种领导行为:(知道)指导型领导:让下属知道他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以及他们完成工作的时间安排,并对如何完成任务给予具体指导,这种领导类型与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定规维度相似支持型领导:十分友善,表现出对下属需要的关怀,它与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关怀维度相似参与型领导:与下属共同磋商,并在决策之前充分考虑他们的建议成就导向型领导: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并期望下属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与费德勒的领导方式学说不同的是,豪斯认为领导者是灵活的,同一领导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表现出任何一种领导风格。
★路径—目标理论引申出的假设范例:(八点必须背诵)1、相对于具有高度结构化和安排完好的任务来说,当任务不明或压力过大时,指导型领导产生更高的满意度2、当下属执行结构化任务时,支持型领导导致员工高绩效和高满意度3、指导型领导不太适合于知觉能力强或经验丰富的下属4、组织中的正式权力关系越明确、越层级化,领导者越应表现出支持性行为,降低指导性行为5、内向性控制点的下属,比较满意于参与型风格6、外向性控制点的下属,比较满意于指导型风格7、当工作群体内部存在实质的冲突时,指示型领导会带来更高的工作满意度8、当任务结构不清时,成就导向型领导将会提高下属的努力水平,从而达到高绩效的预期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论提出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这两种领导维度,并且将每种维度进行了细化,从而组合成四种具体的领导方式:(背诵)a)指导型(telling)领导:高任务—低关系,领导者定义角色,告诉下属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以及在何时何地做。
b)推销型(selling)领导:高任务—高关系,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行为与支持行为。
c)参与型(participating)领导:低任务—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
d)授权型(delegating)领导:低任务—低关系,领导者提供较少的指导或支持。
结论:任务行为成熟比较成熟初步成熟M4M3M2M1不成熟无能力无能力有能力有能力当下属的成熟度从M1发展到M4时,领导者也应相应采取指导型、推销型、参与型、授权型领导方式才会更有效。
案例解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斯隆,聘请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担任公司管理顾问的第一天,就对他说:“我不知道我们要你研究什么,要你做什么,想要得到什么结果,这些都应该是你的任务。
你不必顾虑我们的反应,也不必怕我们不同意,尤其重要的是,你不必为了使你的建议易于我们接受而想到调和和折中。
在我们公司里,人人都会调和和折中,不必劳驾你。
”请问:斯隆对德鲁克采取的是何种领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