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语文园地四

【教学要求】

1.联系生活中的游戏和玩具学习生字词,规范书写汉字。

2.积累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会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话。

3.书写三包围和全包围结构的汉字。

4.看图写话,并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

5.阅读《手影戏》。

【教学重难点】

1.联系生活中的游戏和玩具学习生字词,规范书写汉字。

2.积累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会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话。

3.书写三包围和全包围结构的汉字。

4.阅读《手影戏》。

【教学素材】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字词句运用。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识字加油站

1.同学们,你玩过哪些玩具?

生回答。

出示下面的玩具的图片:

陀螺毽子不倒翁玩具枪橡皮泥溜溜球遥控坦克

二、认字写字

陀tuó螺luó毽jiàn子不倒dǎo翁wēnɡ玩具枪qiānɡ橡xiànɡ皮

泥遥控kònɡ 坦tǎn克kè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语。

4.测试。

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

三、字词句运用

1.大家平时积累了不少词语,当你生气、高兴、难过时,要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学生试着在书中填写。

汇报交流。

总结:

形容生气的:

怒气冲天火冒三丈怒火中烧暴跳如雷恼羞成怒怒气冲冲

形容高兴的:

喜出望外喜眉笑眼喜笑颜开喜行于色大喜若狂大喜过望

形容难过的:

抱头痛哭泣下如雨泣不成声泪如泉涌泪干肠断痛哭流涕

2.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一个句子。

师:大家看看这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板书: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一会儿”表示时间比较短,在短时间里做了哪些事。

看谁能用它说一句话。

学生汇报。

交流:

示例:妈妈一回家就忙起来,一会儿扫地,一会儿抹桌子,一会儿整理房间,忙得满头大汗。

孙悟空八九七十二变,他一会儿变成一棵松树,一会儿变成一朵花,一会儿变成一座假山。

3.书写三包围和全包围的汉字。

书写提示:

匹:先写一横,再写里面的“儿”,最后写竖折。

巨:先写外面的一横,再写里面的竖折,接着写里面的一横,最后写外面的竖折。

周:由外到内地写。

团:先写竖,再写横折,将里面的“才”写完后,再写最后一横。

“圆”“国”的写法跟“团”一样。

全包围的字要“先里头,后封口”。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识字加油站,从平时玩过的玩具里也学到了不少生字,学习汉字的机会无处不在啊,还积累了表示心情的词语,也学会了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话,同时,练习了书写三包围和全包围的汉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时间里,多积累和运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话。

2.日积月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写话

出示图画,我们先看一看小虫子、蚂蚁和蝴蝶用鸡蛋壳做了哪些事情?

学生回答。

第一幅图:小虫子用鸡蛋壳做了一个跷跷板,在高兴地玩耍。

第二幅图:蚂蚁用蛋壳做成了一个降落伞,载着蚂蚁去游玩。

第三幅图:下雨了,小虫子和蚂蚁将蛋壳当作避雨的小房子。

第四幅图:晚上,小虫子和小蚂蚁把蛋壳当作了摇篮,大家在里面睡得多香啊。

师:再看一看,这四幅图发生的时间。

出示:早上过了一会儿到了下午天黑了

看看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用在哪幅图上。

生汇报,分别用在四幅图上。

师:大家将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

预设:早上,蝴蝶到草丛中玩,她看到小虫子和蚂蚁在鸡蛋壳上玩跷跷板,蝴蝶说:“我

们一起去旅游吧。”

过了一会儿,大家一起将蛋壳做成了一个降落伞,小虫子和蝴蝶坐在里面,飞了起来。

到了下午,天下起了大雨。小虫子和蝴蝶把蛋壳做成了一间小房子,大家躲在里面,一点也没打湿。

天黑了。他们又把蛋壳做成了一个摇篮,大家躺在里面,舒舒服服地睡着了,睡得多香啊。

二、日积月累

1.讲解二十四节气。

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结晶。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是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出示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mánɡ)夏暑相连。

秋处(chù)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师:大家朗读一遍。

生朗读。(纠正读错的音)

指名读。

师:“春雨”指的是哪两个节气?

生:立春、雨水。

“惊春”呢?

生:惊蛰、春分。

师:“夏满芒夏暑相连”中的两个“夏”分别指的什么节气?

生:立夏、夏至。

师:“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中的两个“秋”和两个“雪”分别指的什么节气?

生:立秋、秋分;小雪、大雪。

请大家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学生背诵。

师抽测。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看图写话,写话的时候,我们先要看懂图上画的内容,想象图画中没有画出来的内容,用什么时间、什么人(物)做了什么事来写画的内容。我们还学习了二十四节气歌,以后每到一个节气,大家看看天气有什么变化。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阅读《手影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把课文读通

1.请小朋友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短文。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把短文读正确、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检查识字情况。(出示生字、生词卡片)

手影戏宁宁街灯玩他我对面出现陌生男孩也鸽子

鼓励学生自学:这些生字,哪些不用老师教,你们已经认识了?

3.检查朗读情况。

师:现在哪个同学有把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根据“正确、流利”的要求适时评价,注意鼓励)。

二、悟一悟,把课文读懂

1.请小朋友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后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板书有条理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讨论:宁宁和那个男孩为什么后来都变出了鸽子?(可启发学生:宁宁想了一下,想了些什么?为什么会想到变出鸽子呢?鸽子代表什么?小男孩又是怎样想的?) 4.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再读书,进行教育。

宁宁开始和一个不认识的男孩展开生动的手影较量,后来,宁宁想了一下,主动让步,那个小男孩也不好意思,不再较量了,他们就一起高兴地玩起来。小朋友们也要学会宽容。三、赛一赛,把课文读好

1.小朋友们,你们真了不起,靠自己读懂了这个故事。那么现在,你们打算怎么来读好这篇课文呢?

2.赛读:先让学生练读,再赛读。

学生练习时,要想想宁宁和小男孩当时的心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一练,也可以同桌互相读一读。在赛读过程中,注意运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如:“谁愿意向他挑战?”“老师也想试一试。”同时,引导学生读好一些关键词句,如:“宁宁手一变,墙上出现一只猫,喵,喵,喵向免子扑去”。“那个男孩吓了一跳,连忙将兔子变成了狗。”“现在两只鸽子偎依在一起了”。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识字:玩具中识字

字词句运用:表示心理活动的词——(生气-难过-高兴)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写话: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

写字:三包围和全包围

日积月累:二十四节气歌

我爱阅读:手影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