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人体结构比例教学

素描人体结构比例教学
素描人体结构比例教学

素描人体结构比例教学

人的五官比例:通常是“三庭五眼”。什么是三庭五眼,看下面的图就知道了。而怎样更美的比例,是眼睛略大,中庭略大。

人的头型和五官比例充分体现了黄金率的概念。正面看脸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例是0.618:1。眼睛在中庭的位置、嘴唇缝高度和下庭的位置比例都符合黄金率,眼睛在中庭的位置,嘴在下庭的位置都体现出来黄金分割率。

人的头部比例 (侧面)三庭五眼

人的头部比例 (侧面)三庭五眼

五官比例

同样,人的五官比例并非绝对而是,稍有不同,稍稍的一点差距视觉效果可能就卓尔出众,这也是有的人更加美丽的原因。

关于人体比例绘画的素材和线稿素材

怎样画人体轮廓人体比例

绘画人体同样不能例外

素描等多种绘画方式加以表达

人体素描绘画中身体比例及各部位形状

人体结构绘画教学基础大全

在学习全身人体比例结构初学阶段时,记住这些理论上的比例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日后的训练当中尤其是动势、动态速写的联系中要尝试着摆脱,在人体造型研究中,我们通常以“头长”来进行比对。来研究比较人体各部分与整体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一般采用的人体比例为9个头长,这个比例不会太夸张又显得比较修长,比较容易掌握,是一种既适合服装画初学者又与职业服装设计师的绘画习惯相符合的时装画人体比例。

美术界也常采用这种比例进行绘画。以下是以头长为1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①身高8.0②肩宽2.0③腰宽1.0④髋宽1.5⑤颈长0.5。

成年人全身高度为七个半头长:从头顶到下巴为一个头长,从乳头到肚脐为一个头长,从肚脐到会阴(表现为坐平面)为一个头长,从会阴到膝盖中部为一个半头长,从膝盖中部到脚跟(足底)为两个头长。或者,从肚脐到两个股骨大转子连线为半个头长,从大转子连线到足底为四个头长。另外,人体高度的二分之一处在趾骨联合,双手平伸直展宽与身高大致相等。

素描速写人体比例结构

因为人与人的人体差异,具体的比例应以实际人物为标准,图片为参考。

2、男性与女性的外形差异

(1)男性的特征:

a.头骨方而显大。

b.脖子粗而显短、喉结突出。

c.减半高、平、方、宽。

d.胸部肌肉发达、宽厚。

e.髋部较窄。

f.腰部以上交腰部以下长。

g.盆骨高而窄,去干停止,因而臀部较窄小。

h.由于脂肪层薄,骨骼、肌肉较显露,大腿肌肉起伏明显,轮廓分明。

i.小腿肚大,脚趾粗短。

(2)女性特征:

a.头骨圆而显小。

b.脖子细而显长,颈项平坦。

c.肩膀低、斜、圆、窄。

d.胸廓较窄,胸部乳房隆起。

e.髋部较宽。

f.腰部较高,腰部以上和腰部以下大约等长。

g.盆骨宽而浅,腰部前庭,所有臀部比较宽大,臀部向后突出。

h.女性脂肪层后,掩盖了肌肉的明确划分,躯干表面圆润,大腿肌肉圆润丰满,轮廓平滑。

i.小腿肚小,脚趾细长。

素描速写人体比例结构-女性结构图

3、姿势变化的比例差异

站立时,人得身高约为七点五个头长。

坐正时,约为五个头长,其中从头顶到坐平面为三个半头长。

下蹲时,约为私有三分之一头长。

席地坐(盘坐)时,约为四个头长。

弯腰时由于程度不同,约为四个半头长至六个头长。

也就是俗说的:站七、坐五、盘三半、跪四

比例:站7坐5蹲3半,这是基本比例。还可以根据人体的不同特征拉长或夸张,那都是画得很好之后再深入了。

手臂自然上举是,肘窝稍高于头顶。手臂自然下垂时,中指落在大腿中段。

透视角度

动态姿势变化的人物比例差异

4、年龄大小的比例差异

前面我们所接触的比例都是以青壮年男女为比例讲解的,这一比例会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在人体生长的过程中,人体年龄的比例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人体生长的过程中,人体年龄的比例呈现年龄越大、头部越小的趋势,而下肢与全身的比则是越来越长。胸部和肩宽在发育过程中变阔,腰围在步入中年后变粗。随着年龄的增加,脊椎的弯度和肋骨的斜度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画人体形要准。简单说来就是要画的像。人体素描绘画中身体比例及各部位形状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这是研究绘画艺术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前人总结出来的人体比例规律对画好人体素描有参考价值。有些

口诀容易记背,可以在写生时提醒自己.或在默写中帮助掌握。比如:坐五、立七、蹲三。还有经过测量出来的:两肩之间等于两个头宽:上肢至指尖等于三个头长;两臂平伸的全长等于全身长,下肢至脚底等于四个头长;手的长度等于头长的四分之三:脚的长度等于一个头长等。比例关系是通过观察总结,然后去梳理出规律。再如:下肢要比上肢粗;大腿比小腿粗;大拇指比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粗食指到小指是渐渐细下来。嘴巴比鼻子宽,鼻子比眼睛宽等等。

但生活中人的高矮胖瘦、年龄的大小、性别的差异会有不同的比例关系.另外因人体的各种动态及写生的透视角度,人体的比例关系也会产生变化。为此在写生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动态、不同的透视角度进行深^反复地观察,然后去把握变化中的比例关系。那些透视角度过大的会产生视觉上的“不舒服”,为此要尽量避免。

北京桔子树少儿美术培训班课程内容通常分为:

少儿素描培训班、少儿国画培训班、少儿油画培训班、少儿水粉培训班、少儿漫画培训班、少儿创意美术培训班。

北京桔子树少儿美术培训班课程介绍:

按照教学总计划指定的课程内容包括:线描创作,水粉创作,油画基础,欣赏,及课外活动包含考级,户外写生,展览观摩等内容;通过教学计划的针对性从而达到通过灵活生动有趣的绘画教学引导形式,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加深孩子对美术的热爱,扎

实美术专业的功底,提升审美价值观,让孩子更加自信,在众孩子中脱颖而出。

北京桔子树少儿美术培训班适合人群:3-16岁少儿,零基础学美术、兴趣培养、艺术气质培养、增加才艺特长、演出集训等。

北京桔子树少儿美术培训班班型设置与开课信息:

人体素描

《素描人体》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405212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 ㈠性质:专业基础课 ㈡目的:素描课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通过素描理论的讲授和素描实践的操作,使学生掌握素描人体的基本知识特点、了解人体解剖关系,熟悉人体造型及动态的变化规律,提高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增强对人体造型的感性认识,使之深化为理性认识。 ㈢开课对象:美术系美术教育专业本科生 二、先修课程 《素描静物》《素描半身像》《素描石膏像》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教学方法:以学生实践为中心,采用理论联系实际,讲授、指导、自学等形式。 考核方式:考试课 四、学时数分配 总学时40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践指导24学时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 ㈠理论部分 第一章人体速写及方法和构图2学时 重点难点:掌握人体比例、解剖关系,人体运动规律

学生掌握要点:人体速写、默写 第二章人体素描学习要求和任务及工具材料性能4学时重点难点:掌握学习人体解剖关系及表现能力,对材料性能的掌握 学生掌握要点:对工具材料的使用 第三章素描原理及解剖造型因素4学时 重点难点:掌握人体造型特征及解剖结构、人体结构 学生掌握要点:对解剖结构的理解 第四章人体素描方法步骤6学时 重点难点:作画方法步骤、人体的表现技能 学生掌握要点:构图解剖 ㈡实践部分24学时 ⒈人体速写、默写及构图 ⒉人体素描方法步骤 ⒊人体解剖与透视 重点难点:人体比例结构、解剖及表现方法 学生掌握要点:掌握透视知识以及解剖知识 六、教材与教参 ㈠教材《素描》作者:颜铁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㈡教参目录 《费欣素描》吉林美术出版社 《靳尚谊素描集》吉林美术出版社

00673 素描(二)(人物线描为主)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技能)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素描(二)(人物线描为主)课程代码:00673 一、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服装设计专业中一门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课程之一。素描(二)(人物线描为主)是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服装款式设计、效果图绘制和服装画绘制的基础,是用艺术化表现方法来体现服装艺术与服装设计的前提保障,是从传统意义上转换素描表现能力的必备阶段。课程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线结构造型的一般表现方法,通过素描造型能力的线结构形态转换,使学生掌握服装人体素描基础理论知识、并理性地将服装人体进行解剖、分析,培养学生对人体的提炼、概括能力,合理组织画面的能力,服装人体的表现能力,服装人体创作能力。 二、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含学时、学分要求) 本课程共3学分,建议总课时54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三、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参考教材 1、指定教材:《服装人体素描》,肖文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2、参考教材:《服装素描技法》,陈宇刚,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 四、实践(技能)考核的场所、设备、师资要求 1、场所:能一次容纳20-30名考生的教室; 2、师资要求:每考场至少安排一名中级及以上职称的考核老师和一名监考人员。 五、实践(技能)考核的项目名称、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法 1、项目名称:素描(二)创作实践考核 2、考核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了解瞬间服装人体造型要求,熟悉服装人体与着装表现的线描画法,熟悉服装造型规律的方法,熟悉人体与服装的组合关系,熟悉人体与服装透视关系在服装设计素描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素描(人物线描)的应用形式。 3、考核内容: 第一、明确服装与人体造型的关系,着重学习并掌握服装人体表现与服装的关系; 第二、熟悉服装人体的审美形式原则,熟练掌握服装人体素描表现的各种技法; 第三、能根据不同服装款式和风格,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大胆进行创作人体各种姿态;第四、加强现代审美意识,把握流行趋势,设计各种不同风格的动势。 4、考核方法:在考场教室,利用绘画工具完成作品创作考试内容 六、实践(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艺用人体解剖》三大纲

《艺用人体解剖》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艺用人体解剖/ Anatomy For The Artist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3.周学时/学分:11/2学分 4.授课对象:美术学师范专业 5.使用教材:①《人体结构》浙江美术学院教材编写组编 ②《艺用人体解剖》拉萨.西蒙伯尔特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二、课程简介 《人体解剖》课程是美术学师范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实践中,人往往是艺术表现的主体。无论在绘画艺术或雕塑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总是占据很大的比例。因此,在美术教学当中,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比例及运动变化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关系,人体比例,人体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人体各部分骨骼和肌肉的位置、名称、运动规律、功能和作用,人体的运动规律和透视等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人体复杂的运动及其外部形态的基本规律,理性地分析人体结构,准确表现其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为人体课训练及今后的艺术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的要求 1. 首先,在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发下,通过一学期32学时的课内外学习,引导并要求学生掌握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临摹为主要学习手段,辅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关系,人体比例,人体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人体各部分骨骼和肌肉的位置、名称、运动规律、功能和作用,人

体的运动规律和透视等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人体复杂的运动及其外部形态的基本规律,理性地分析人体结构,准确表现其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 2.其次,《艺用人体解剖》是造型艺术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因此,在美术教学当中,应启发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内在关系。要求一年级新生在初步掌握人体解剖学理论和准确表现其结构特征的同时,明确领会本课程与素描、速写、装饰画、油画、国画、泥塑等人物造型课程之间存在造型技法联系和不同的审美要求,作出深度的视觉审美总结,为以后学习相关课程奠定必要的人体造型基础。 四、教学方法建议 1.教师应严格按大纲教学;2.第一单元课前须向学生讲明相关教学要求,做好课题设计;3.每学期提供示范作品,并且随堂示范,并集中讲解新课程的有关知识和临摹方法与步骤,使学生对新课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4.教师应收集有关人体解剖图片,特别是要提供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风格的大师作品供学生观摩,提倡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5.重视学生审美感受能力与艺术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把个人的理论能力与艺术创造力统一起来,鼓励学生在临摹学习中开拓个性化的绘画语言;6.组织阶段性的观摩展。 五、教学进度表 章节内容课时 第一章1、概论:解剖学的艺术。2、中西方各历史阶段对人体 美的不同认识。3、基本术语解释、人体比例、人体外形 的划区、人的形体结构。(以讲述理论为主) 4 第二章1、人体骨骼: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 和四肢骨三大部分。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 四肢骨126块。2、头部:比例与基本形、五官、头部的 类型与特征。3、上肢:上肢比例与基本形、上肢形体结 12

新艺用人体解剖与应用学

《新艺用人体解剖与应用学》教学大纲 制订单位:南洋学院艺术学院 执笔人:罗洪前 审核人:张翼翔 批准人:张宝胜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新艺用人体解剖与应用学 2.课程英文名称:human anatomy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4.适用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 5.先修课程: 6.总学时:72学时 7.总学分:4学分 二、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动画专业基础课程(必修)。与动画概论、动画基础造型、素描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学习观察、塑造方式,了解人体基本比例、骨骼、肌肉的名称、功能、人体的基本动势和适合的人体表现技法使学生掌握清晰的人体概念,三维的观察、塑造方法,为下一阶段的动画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写实基础,从而顺利地过渡和掌握对立体造型的形体把握和控制。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艺用人体解剖学是造型艺术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类型,具有独特的形式和表现技法,有着久远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学生熟习中西人体解剖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造型解剖学现三个类别。要学生站在中西方人体解剖学的角度上,理解艺用人体解剖学人体的比例、体积和外部结构,注重活体观察,揭示人体的外形变化规律。 重点难点:通过研究人体给个部分以及各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研究人体的骨骼、肌肉、体表形态和人体动态。 教学内容: 第一讲艺用解剖学发展简史 第二讲结构认识途径

分析练习题: 1、简明阐述艺用解剖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医用解剖对其发展的推动作用。 2、比较中西方艺用解剖的认识观以及在中西艺术中的地位。 3、艺用解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学习艺用解剖学有何意义? 第二章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本单元为艺用人体解剖基本理论是艺用解剖理解和应用的基石。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基本理论是人体构造进行艺用解剖式的解读,是一般规律普遍性的认知和概念性的判断,是个体分析的基础。教师讲授、示范,以及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是本单元的基本形式。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放在人体基本体态特征以及男女基本形态差异,人体全身骨骼与肌群认识和表现。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掌握人体的骨骼和肌肉的组织分布状况,熟练运用教师所传授的基本理论知识应用在人体构造上型体塑造语言。 教学内容: 第一讲基本体态特征 第二讲人体全身骨骼与肌群 分析练习题: 1、分析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区域分布、男女形体差异。 2分别画出人体正、侧、背面全身骨骼总分析图,并标注骨骼名称位置。 3、分别画出人体正、侧、背面全身肌群分析图,并标注外部肌群名称和位置。 4、分析理解人体中主要关节的骨骼关系。 5分析理解人体中主要关节肌群、肌腱、筋膜等关系。 第三章动态与结构体块分析 教学目标:动态与结构体块分析是连接理论与应用的桥梁,让概念变为实用,真正成为对客观形象的理论认识,完成从理论到应用的过渡,最终走入自由运用的王国。 重点难点:在教学中,着重对人体的结构体块分析,尤其要注意女性难以判断结构模糊的特点,要求深入、客观的理解,加深认识者得印象。 教学内容: 第一讲总体分析 第二讲局部分析 分析练习题: 1、分别比较躯干的侧面前后以及上下肢外部形态的特征。 2、分析并画出现实中三个不同动态的躯干骨骼、肌肉的形态变化。 3、分析并画出现实中三个不同动态的下的上肢(含手部)的骨骼、肌肉形态变化。 4、分析并画出现实中三个不同动态的下的下肢(含足部)的骨骼、肌肉形态变化。 5、画出现实中三个不同动态的下人体基本结构体块关系变化分析图(骨骼支撑下主要肌群所组成的体块变化关系)。 第四章大师作品解析应用分析 教学目标:。解析艺术大师们的作品,能让我们体会到解剖知识的意义和对

《美术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浙江教育学院华强教学点 聋人《美术基础知识》高职招生考试复习纲要 一、美术的含义和内容 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它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等。 二、绘画 绘画是美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物质材料,通过线条、色彩、明暗及透视、构图等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创造出可以直接看到的、并具有一定形状、体积、质感和空间感觉的艺术形象。 从画种来分,它可以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速写等。 从表现形式分,它可以分为:宣传画(招贴画)、年画、漫画、连环画、组画、插图等。 从题材内容分,它可以分为: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风景画、静物画等。 三、素描的概念 第一,与色彩画相对而言,素描是一种“单色”的绘画;第二,素描是造型的基本功,是培养造型能力的基础;第三,素描作为画家艺术创作意图、观念的体现,是收集素材、表现构思的手段;第四,素描作为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画种。 四、素描的分类 按传统体系分类,可分为中国写意传统的素描(白描)和西方写实传统的素描; 按内容题材分类,可分为静物素描、动物素描、风景素描、人物(石膏像)素描、人体素描; 按使用的工具,可分为铅笔素描、炭笔素描、钢笔素描、毛笔素描、粉笔素描; 按表现手法,可分为结构素描(或称“结构造型”,是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素描形式)、明暗素描(或称“明暗造型”,是以明暗色调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素描形式)和设计素描; 按功能性质和目的性,可分为基础素描、习作素描和创作素描。 五、素描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岩画是最早的素描。 古希腊瓶画被称为古代的“素描一绝”。 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标志着西方素描走向成熟,出现了“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其中达·芬奇的素描作品代表着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素描艺术的最高成就;这一时期,产生了美术学院,素描被设为主要的基础课程。 17世纪下半叶,欧洲艺术中心转向法国,安格尔是这一时期素描艺术的杰出代表。 19世纪,法国画家塞尚提出了形体的几何形结构学说,奠定了近代素描造型的科学基础;同时,德国出现了两位杰出的素描大师门采尔和珂勒惠支;俄国的契斯加可夫创立了素描教学体系,使素描更趋于系统化、科学化。 20世纪西方素描被称为现代派素描,以毕加索、康定斯基等为代表。 中国古代素描的历史,也就是中国传统线描和水墨技法的发展史。原始陶器、西周青铜器、战国帛画都说明了我国素描的悠久历史。 南齐谢赫提出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的“六法”,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实践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近代徐悲鸿提出的“新七法”,即“位置得宜、比例正确、黑白分明、动态天然、轻重和谐、性格毕现、传神阿堵”,对中

素描人体心得体会

素描人体心得体会 刚进入大二,就开始了人体素描课,刚开始还会有一点不好意思画。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慢慢的就放开画了。在我们的课程中,我对素描人体有很多感触,和一些对形体艺术的认识及感想。 素描是一切美术造型的基础,在素描训练中,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逐步提高的目的。素描训练是从简到繁、由浅入深融思维和创造为一体的造型过程。 而图的比例结构要想画好,就要先观察清楚,轮廓一定要画好,这是关键一步,一定要起好步。“好的开始将是成功的保证。”然后就是深入刻画。在这个阶段要注意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深入;怎样深入。对一个完整的对象来说虽然它是由若干必不可少的局部组成的,但它们相对于整体来说却又都有着主要与次要的 宾主关系。因此,当我们在深人刻画时就不能一视同仁来平均对待,导致喧宾夺主的局面出现,而必须首先要抓住整个对象中最能体现“形”与“神”特征的主要部分。其观察方法是用整体的目光意识一眼看到所要表现对象的全部,然后根据从整体感受中获得的最突出、清晰、对比强烈,一下子就抓住并跳到你眼帘进人视觉,使你产生强烈表现欲望的部位开始。如果你觉得用这种方法做起来比较困难或者没有把握的话,也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即通过对对象整体中各部位之间的相互比较来确定出主次关系来进行深入刻画。当我们知道了应该首先从什么地方开始深入以后,接下来就是要明确怎样去深人的问题。深入刻画的过程不仅是要求将塑造大关系时表现出的概括的体面关系逐渐由各种形状细小的转折体面来衔接过渡.使相对简单的形体本身与相互之间的来龙去脉关系丰富具体化。同时也要通过不同的处理手法来描绘表现出对象特有的神情气质性格、质感.量感.光感与空间感。因

绘画中艺用人体解剖的应用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67737538.html, 绘画中艺用人体解剖的应用探讨 作者:王陈庆 来源:《艺术科技》2018年第10期 摘要:在西方人体解剖以及透视等科学的绘画原理影响下,艺用人体解剖学在我国人体 绘画中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本文针对人体解剖学这一课程特点,对其在我国人体绘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出一些对应的优化策略,以供相关教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人体绘画;艺用人体解剖学;应用分析 艺用人体解剖学是一门从造型艺术的角度出发,对人体骨骼、肌肉、体表形态等进行全面分析和描述的学科。基于这种学科特征,将其运用在人体绘画中,既能够准确地勾勒出人体各部位的构造,又能够帮助绘画者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以及思维创造能力。 1 艺用人体解剖学的课程特点 艺用人体解剖学课程是一门多学科艺术与科学理论相结合的艺术课程,不同于文理科的理论课,整个课程内容都与绘画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且最终的学习效果也要依据相应的绘画实践来检验,所以该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艺术课程。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常常需要牢记多个复杂的知识点,所以为了提高學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绘画能力,相关教师在开展绘画教学工作时,就要将该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绘画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2 绘画中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应用策略 2.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绘画教学中,为了突出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应用优势,相关教师应尽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相应的教学图片和示范作品,让学生临摹,使其对人体的基本构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通过反复讲解,让学生对人体形态、各部位构造以及造型规律等做到全面掌握,这样学生在学习素描和速写时,就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要素进行作品创作。另外,在绘画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观察力,还要尽量应用实体模型和真人模特。 在学习人体形态时,教师可以让一名学生作为模特,然后再向学生讲解人体的大概结构。比如,人体骨骼是由头部骨骼、躯干骨骼、四肢骨骼三大部分的206块骨骼组成,头部骨骼是由脑颅和面颅两部分所组成,脊椎是人体躯干的主要支柱,骨盆被称为人体的基座,人体站立时的高度相当于七个半头的高度,坐立时相当于五个头的高度,蹲腿时相当于三个半头的高度,人体二分之一部位基本处在骨盆中间位置,人部骨骼的“三庭五眼”以及“六横一纵”等。通

工笔人体教案

工笔人体教案 课程名称:工笔人体 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欣赏与写生练习,使学生深入研究人体动态、结构及运动规律,提高对人体造型节奏美、韵律美的鉴赏能力,以及对用工笔画技法表现人体的独特魅力的感受力。 工笔画是一种工细的技法语言体系,工细当然是重要的,但是一味的追求工细,而忽略了文化品味,文化格调,流于俗套,必然没有什么意思了。既要有技法又要有雅韵,气韵贯通,气韵生动是重中之重。 教学要求: 1、通过系统地对工笔人体写生的阐述,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工笔人体写生的基本艺术特征及其美学意义。 2、多方面多角度引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与讲解相结合,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以避免凭空说理,同时与大量的实例图片结合更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引发其进一步的思考。 3、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把设计创新意识与传统写实相结合。 4、通过具体的例作分析、研究以及命题创作练习,引导学生熟悉运用各种传统与现代的工笔画材料处理方法与表现技巧,为今后的创作拓宽思路、丰富手法。 教学重点: 1、工笔人体写生的造型,写意性与写实性的相同与区别。 2、勾线是的浓淡干湿,以及染色时对结构的把握,和光影在工笔人体写生中影响。 3、工笔人体画面意境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1、写意性工笔人体的染色和造型。 2、意境制作的过程。 教学方法: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讲授与习作示范结合。注意启发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个体的积极思考与实践,促成学生个体间思想上与实践中的的协作与互助。 主要参考书目: 《工笔人体画技法》----李爱国著 《中国人物画》——马忠贤黄少华吴同彦唐勇力 《唐勇力——当代名家艺术观》——唐勇力 作业: 2 周70 课时共4 幅作业。详见周教案

新艺用人体解剖与应用学doc资料

新艺用人体解剖与应 用学

《新艺用人体解剖与应用学》教学大纲 制订单位:南洋学院艺术学院 执笔人:罗洪前 审核人:张翼翔 批准人:张宝胜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新艺用人体解剖与应用学 2.课程英文名称:human anatomy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4.适用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 5.先修课程: 6.总学时:72学时 7.总学分:4学分 二、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动画专业基础课程(必修)。与动画概论、动画基础造型、素描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学习观察、塑造方式,了解人体基本比例、骨骼、肌肉的名称、功能、人体的基本动势和适合的人体表现技法使学生掌握清晰的人体概念,三维的观察、塑造方法,为下一阶段的动画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写实基础,从而顺利地过渡和掌握对立体造型的形体把握和控制。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艺用人体解剖学是造型艺术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类型,具有独特的形式和表现技法,有着久远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学生熟习中西人体解剖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造型解剖学现三个类别。要学生站在中西方人体解剖学的角度上,理解艺用人体解剖学人体的比例、体积和外部结构,注重活体观察,揭示人体的外形变化规律。 重点难点:通过研究人体给个部分以及各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从造型艺术

的需要出发,研究人体的骨骼、肌肉、体表形态和人体动态。 教学内容: 第一讲艺用解剖学发展简史 第二讲结构认识途径 分析练习题: 1、简明阐述艺用解剖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医用解剖对其发展的推动作用。 2、比较中西方艺用解剖的认识观以及在中西艺术中的地位。 3、艺用解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学习艺用解剖学有何意义? 第二章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本单元为艺用人体解剖基本理论是艺用解剖理解和应用的基石。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基本理论是人体构造进行艺用解剖式的解读,是一般规律普遍性的认知和概念性的判断,是个体分析的基础。教师讲授、示范,以及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是本单元的基本形式。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放在人体基本体态特征以及男女基本形态差异,人体全身骨骼与肌群认识和表现。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掌握人体的骨骼和肌肉的组织分布状况,熟练运用教师所传授的基本理论知识应用在人体构造上型体塑造语言。 教学内容: 第一讲基本体态特征 第二讲人体全身骨骼与肌群 分析练习题: 1、分析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区域分布、男女形体差异。 2分别画出人体正、侧、背面全身骨骼总分析图,并标注骨骼名称位置。 3、分别画出人体正、侧、背面全身肌群分析图,并标注外部肌群名称和位置。 4、分析理解人体中主要关节的骨骼关系。 5分析理解人体中主要关节肌群、肌腱、筋膜等关系。 第三章动态与结构体块分析 教学目标:动态与结构体块分析是连接理论与应用的桥梁,让概念变为实

素描人体教案

素描人体教案 授课对象:07级美术学学生 课业类型:专业基础课 课时:21课时 教学目的:进一步理解人体解剖结构,以及人体动态变化规律,体会男女人体的不同特征和不同美感,掌握人体造型的方法,通过速写、默写的训练,能正确地记忆和表现人体动态形象,同时深入研究人体素描的方法,达到准确、深刻、生动地表现人体形象。 教学内容: 学习素描人像的几种形式 1.慢写 ....慢写就是长期作业,是考生学习掌握素描人像方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要求考生重点掌握结构、造型、比例、明暗变化。在把握人物的基本结构、特征基础上,准确、有序地塑造人物的形象,用笔要熟练,构图力求完整。初学者可以将身边的熟人作为自己练习的模特,从多侧面、多角度去进行练习,这样对你完成作业是非常有效果的,每天可以规定一个半天或二三个小时,连续运作。 2.速写 ....速写是短期作业,目的在于要求初学者在较短的时间内用速写方法表现人物的各种运动状态。你可以在公园里、车站旁、水果摊、菜场上练习自己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从而准确把握人物的形象。大运动量的素描训练就如一个运动员的赛前训练,是出好成绩的一个重要条件。每张画的作业时间可以用10~20分钟不等。 3.默写

....默写有利于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头像塑造的好与坏,同是否掌握了头部解剖知识有很重要的关系,骨点、肌肉,要能熟记,头像大体结构能默得出,还有五官位置的三停五眼,都能记住,只要构图准确,就不会出大的偏差。默写可以在复习阶段集中抓一二次,每次时间约二小时左右。 4.解剖练习 ....可以买一个人物骨架、肌肉解剖模型作为参照物,对照一下自己作画的对象解剖关系是否准确,骨点肌肉的转折运动表现是否准确,等等。 5.多角度的练习 ....要求初学者将素描对象(模特)从不同位置、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练习,从而能更准确地把握对象,使其结构严谨,构图完整,黑白灰关系处理得当。 6.名作临摹 ....可选择素描经典名作若干幅,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可以从中学习大师们的素描方法、构图技巧、表现手法,目的在于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素描表现力。 素描教学的“点、线、面、体” 在西方造型艺术体系中“无点不成线,无线不成面,无面不成体”曾经典地概括了点、线、面、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点是线的基础,线是面的基础,面是体的基础,在素描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辨证地运用三者的相关理论,来启发、引导学生,对我们素描教学上档次的提 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从绘画学这个角度来讲,任何物体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那么怎样运用“点、线、面、体”的本体语言来启发、引导学生呢?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谈谈个人的体会,并借此抛砖引玉。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观”是指大体的看,粗略的看;“察”是指仔细的分析,反复的比较。通常情况下,正确的观察方式有利于教与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专业素

速写素描人体比例结构详解

速写素描人体比例结构详解 1、全身人体比例结构 在初学阶段,记住这些理论上的比例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日后的训练当中,尤其是动势、动态速写的联系中,要尝试着比摆脱这些理性知识的束缚,要尽量练就一双准确而感性的眼睛。 在人体造型研究中,我们通常以“头长”为基本单位,来研究比较人体各部分与整体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 成年人全身高度为七个半头长:从头顶到下巴为一个头长,从乳头到肚脐为一个头长,从肚脐到会阴(表现为坐平面)为一个头长,从会阴到膝盖中部为一个半头长,从膝盖中部到脚跟(足底)为两个头长。或者,从肚脐到两个股骨大转子连线为半个头长,从大转子连线到足底为四个头长。另外,人体高度的二分之一处在趾骨联合,双手平伸直展宽与身高大致相等。 因为人与人的人体差异,具体的比例应以实际人物为标准,图片为参考。 2、男性与女性的外形差异 (1)男性的特征:

a.头骨方而显大。 b.脖子粗而显短、喉结突出。 c.减半高、平、方、宽。 d.胸部肌肉发达、宽厚。 e.髋部较窄。 f.腰部以上交腰部以下长。 g.盆骨高而窄,去干停止,因而臀部较窄小。 h.由于脂肪层薄,骨骼、肌肉较显露,大腿肌肉起伏明显,轮廓分明。 i.小腿肚大,脚趾粗短。 (2)女性特征: a.头骨圆而显小。 b.脖子细而显长,颈项平坦。 c.肩膀低、斜、圆、窄。 d.胸廓较窄,胸部乳房隆起。 e.髋部较宽。 f.腰部较高,腰部以上和腰部以下大约等长。 g.盆骨宽而浅,腰部前庭,所有臀部比较宽大,臀部向后突出。 h.女性脂肪层后,掩盖了肌肉的明确划分,躯干表面圆润,大腿肌肉圆润丰满,轮廓平滑。 i.小腿肚小,脚趾细长。

美术学素描人体教学大纲w

佳木斯大学 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基础教研室(修订)

素描人体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素描人体(Sketch boby) 课程编码:0611084314 总学时数:108 学分:5 开课单位: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基础教研室 适用专业:美术学(S) 适用对象:大学本科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素描人体课程是高等学校美术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绘画方法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人体解剖知识,还能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这对未来的艺术教育及艺术创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素描人体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造型基础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增强了学生分析和控制画面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素描人体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人体的生理结构和运动结构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为日后的大型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素描人体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宜从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以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所需要基本造型能力和观察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 第一章素描人体的基础知识 素描人体的发展脉络及走向[1];人体基本解剖结构知识[2];基本的观察方法和构图要求[3];绘画程序与步骤[3];模特动势的摆设△; 重点:准确理解人体的基本解剖结构知识,掌握基本的观察和绘画方法。 难点:在准确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的基础上,将理论正确运用于实际的绘画当中,并能突出本专业特点。 教学手段:教具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二章中短期素描训练 人体的动势速写训练[3];人体结构素描训练[2] 重点:提高学生迅速捕捉模特动势的能力和掌握结构素描的基本绘画方法。 难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表现形式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