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教师角色定位刍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工作的角色定位问题

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98角色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标志,角色定位需要一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教师的角色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从单一到多重、从单纯的教书匠到研究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综合体,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更为重要了,高校教师则是重中之重。
因为高校教师面对的是即将投身祖国建设,自我意识高涨,但各种认识、意识及自控力等并不完善的大学生群体,如何扮演好高校教师的角色,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输送有用人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
各高等院校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满足社会及时代发展对各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1]。
主要负责学生工作的学工教师以及班主任老师对于每一届入校的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各种生活习惯、行为规范的养成,以及在学习和做人过程中思想品行的培养和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与之接触时间最长的是各门功课的任课教师,如果每位教师不仅将教书而且将育人视为己任,那么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高校的教学质量,而且会帮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成长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 专业教师明确教师职责、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教师职业道德》一书中,明确提出了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因此,作为高校教师,也承担着相应的三大职能,其中教书育人是基本职能,学术研究是重要职能,社会服务则是从学术研究这一职能衍生出来的第三职能。
但是,在大学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因素不是社会上通行的权力,而是以学识为基础的教师的威望以及建构在此之上的教师的风格和品行,教师的文化修养就显得非常重要[2]。
尤其在教书育人中,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理念,同时应该加强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的修养,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手段,及时了解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主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做一个既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又有渊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并且还能善解人意、面对面的促膝交谈、深受学生欢迎的人[3]。
新时期高校教师角色定位及其对应下的师生关系

新时期高校教师角色定位及其对应下的师生关系【摘要】在文化知识型的这个时代,对于大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要发展自身获得知识的素质和能力,因此迫切需要转变高校教师的角色,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教师;角色定位1 高校教师角色的概念界定高校教师角色是指处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角色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其期望的行为模式。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受教育改革的影响,高校要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改革创新,而高校教师是决定高校是否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性因素,必然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以更好的实现学生发展。
2 传统高校教师角色的特点与不足中国古语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见教师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就造成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上的不平等关系,教师“居高临下”的说教,学生默默仰视地听教,这种角色定位关系已经深入人心,以至于人们视为情理之中。
2.1 高校教师的地位高高在上,使得教育教学效果缺乏体制保障高校教师单方面地决定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甚至单方面地决定考试的方式与成绩的给予,在这一系列“单方面”的影响下,使得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难以满足学生真正的需求,缺乏对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鼓励,让学习变成一种被动的吸收,其教育教学效果就只能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能力和责任心以及学生的接受和适应能力,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教学效果保障体制。
2.2 高校教师与学生地位的不平等,造成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多数的高校教师心中认为:我是老师,你就应该接受我的指导和教育,我是管理者,你理应服从我的管理,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就形成了教师与学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两者对立的局面,而在这种不平等地位之下,学生也只能是被动的服从和接受,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3 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当今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学生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就担负着培养学会终身学习的人的重要使命,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在离开学校后仍然能够坚持自主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负责,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意识到与学生间的相互关系,重新树立角色观,才能充分凸显高校教师真正的功能。
新形势下高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及内在修养

新形势下高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及内在修养【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高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内在修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
本文从深入理解新形势下班主任的角色定位、积极适应新要求,提升自身内在修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学习提升等方面展开探讨。
高校班主任应具备的内在修养包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担当责任的意识,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提升综合素质。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将个人的成长与学生成长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才能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高校班主任在新形势下的角色定位和内在修养,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珍视和加以培养。
【关键词】高校班主任、角色变化、内在修养、新形势、责任意识、师德师风、人生观、价值观、学习提升、社会发展、综合素质、学生成长、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统一。
1. 引言1.1 高校班主任角色的变化高校班主任的角色在新形势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过去,班主任主要承担着学生生活管理和班级秩序维护的责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校班主任的角色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管理工作,而是更加强调学生成长成才的全面指导和关爱。
新形势下,高校班主任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心灵导师。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还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倾听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关怀和指导。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高校班主任还要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任务。
他们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高校班主任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方向。
高校班主任的角色已经从简单的管理者转变为教育者和引导者,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的素养和实力来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个人与社会的价值统一。
1.2 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内在修养是高校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在修养是班主任成为学生榜样的基础。
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业发展

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业发展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业发展2023年的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地位也日益被重视。
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人员之一,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职业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分别从角色定位和职业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角色定位作为大学教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这不仅是对自己、教育部门的尊重,更是对学生成长的负责。
那么,在2023年,大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角色定位呢?1.学科专家在70年代的教育改革中提出的“教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新型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所取代。
对于高校教师,我们需要以学科专家的身份去教学、去研究。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系统地了解所教学科的动态、发展和理论、实践,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同时,随着课堂的多元化,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大学教师还应在教学上具备灵活、创新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着眼于当下,未来能够在职场上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学生发展者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不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
更需要考虑、关心并鼓励学生的整体发展。
这不仅仅包括传统教育领域的学术素养、学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更包括学生的情感、思维、健康等多方面的因素。
因此,在2023年的今天,大学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
同时,与此相应,我们也需要加强与学生沟通的交流,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更好地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3.社会服务者作为大学教师,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应该关注社会的发展。
在2023年,大学教师需要以社会服务者为身份,关注社会的需求,为教育、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在这个角色定位下,我们应该加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同时也需要更好地拓展与社会的联系,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并以此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4.学科领导者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领域也逐渐趋向于个性化、多元化等趋势。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我们应该更好地掌握学科发展的核心领导力,以推动学科的发展。
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转变和使命担当

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转变和使命担当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培养主体在高校,在于高校教师。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高校教师,我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四史”学习中汲取力量,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人民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良知的代言人、社会道义的承担者和社会思想的风向标,保持高尚道德人格,自觉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一、正确定位师者角色早在1000多年前,韩愈先生就已为“师”这一崇高职业作出了明确的定义,“传道、授业、解惑”正是为“师”的三重根本角色。
可以说,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韩愈先生的定义无疑是对教师职责和角色的最佳概括。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激烈的新时代对高校教师的角色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
高校教师要顺利实现自身理应担当的职责与使命,就必须完成一系列的角色转变,努力使自己成为言传身教的育人者、授人以识的传导者、纳人以虚的亲和者、率人以先的创新者、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文化自觉”的传播者,作社会良知的维护者,为“撬动整个社会向上向善”尽一份责任,出一份力量。
二、为青年学生成长点一盏明灯新时代高校教师担负着“育新人”的使命,即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当代青年有朝气、有梦想,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但往往因为缺乏在艰苦环境中的锻炼,容易沉湎于“小我”感受、满足于当下快乐,甚至向往“佛系”生活。
因此,更需要擦亮人才培养的政治底色,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打底工程”。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牢固树立至诚报国的理想目标,在他们成长的心灵中埋下一粒种子,为他们的成长之路点亮一盏明灯,引导他们脚踏实地、发愤图强,切实担负起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
新时期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时期教师的角色定位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一代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是新时代赋予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殷切希望。
那么,新的时期,广大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怎样给自己定位呢?首先,教师的品德角色。
应该明确,青少年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
现在的青少年就是未来的主人和栋梁,将担起建设祖国,走向世界,开拓的历史责任。
而教师恰在此时是完成这一责任的人梯和桥梁。
因此,在校园、课堂、课间,乃至日常生活中,教师都应自觉树立起良好的品德形象,以品德塑造品德,以人格塑造人格,用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师德规范衡量自己,政治上和党的教育方针保持高度一致。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批又一批青少年就会以师为镜,在个人道德上高风亮节,在政治上立场坚定,处惊不变,勇往直前。
其次,教师的行为角色。
教师曾经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著称于世。
这称谓不但是教师头上的光环,也是教师的责任。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是航海的灯塔,是群星中的北斗。
教师的言行举止,谈笑风生,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在行动上。
教师的行为是无声的言语,是思想的表露,是品德的外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一个实际行动胜过千百句空谈。
因此教师要以行为塑造行为,“言必信、行必果”。
教师的行为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举足重轻。
骑车带着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经过一个红绿灯路口时,赶时间抢了一个红灯,孩子郑重地说:“爸爸,老师说了,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一个四岁的孩子对老师的教导熟记于心,可见,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行为示范作用是其他人无可比拟的。
从古至今,我们都坚守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治学理念,今天的条件变了,环境变了,但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永远不会改变。
教师应不断检验其行为,弥补其不足,纠正其错误。
以落落大方、举止端庄、一身正气,和蔼可亲之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塑出一大批“四有”、“五爱”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教师六大角色定位

新时代教师六大角色定位
新时代教师的六大角色定位可以包括:
1. 教学者:作为教育的核心人物,教师承担着教学的责任,包括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指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起到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制定学习的目标,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3. 观察者: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需求和问题,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4. 激励者:教师应该具有激励学生的能力,通过鼓励、赞美和提供适当的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管理者:教师需要管理教学环境和学生行为,包括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管理课堂秩序等。
6. 学习者:教师应该具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意识,通过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理论和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也应注重个人素质和专业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能力。
新时期高校教师角色定位及其对应下的师生关系

新时期高校教师角色定位及其对应下的师生关系【摘要】在文化知识型的这个时代,对于大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要发展自身获得知识的素质和能力,因此迫切需要转变高校教师的角色,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教师;角色定位1 高校教师角色的概念界定高校教师角色是指处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角色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其期望的行为模式。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受教育改革的影响,高校要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改革创新,而高校教师是决定高校是否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性因素,必然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以更好的实现学生发展。
2 传统高校教师角色的特点与不足中国古语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见教师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就造成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上的不平等关系,教师“居高临下”的说教,学生默默仰视地听教,这种角色定位关系已经深入人心,以至于人们视为情理之中。
2.1 高校教师的地位高高在上,使得教育教学效果缺乏体制保障高校教师单方面地决定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甚至单方面地决定考试的方式与成绩的给予,在这一系列“单方面”的影响下,使得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难以满足学生真正的需求,缺乏对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鼓励,让学习变成一种被动的吸收,其教育教学效果就只能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能力和责任心以及学生的接受和适应能力,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教学效果保障体制。
2.2 高校教师与学生地位的不平等,造成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多数的高校教师心中认为:我是老师,你就应该接受我的指导和教育,我是管理者,你理应服从我的管理,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就形成了教师与学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两者对立的局面,而在这种不平等地位之下,学生也只能是被动的服从和接受,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3 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当今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学生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就担负着培养学会终身学习的人的重要使命,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在离开学校后仍然能够坚持自主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负责,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意识到与学生间的相互关系,重新树立角色观,才能充分凸显高校教师真正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师与 学生 , 传 统 角 色定 位 是 上 下 不对 等 其
种 十 分死 板 的等 级 关 系 ” “ 治 者 和 被 统 治 者 、统 但 是 , 新 时期 下 伴 随 着 改 革 开放 和 各种 思 在
的传 授者 与接 受 者 , 当教 师 与学 生 的地 位不 平 等
传 统 的师生 关 系理 念 已经 深 入 人 心 , 为教 作 育 者在 “ 师道 尊严 ” 观念 下 难 免 会有 “ 生懂 什 的 学 么” 的不 以为然 , 是 老 师你 是 学 生 , 就 应该 接 我 你
受 我 的指导 和教训 , 是管 理者你 是被 管理 者 , 我 你
理应 服从 我 的管 理 的 理所 当然 , 由于 上述 的思 想 就形 成 了教 师与 学 生 、 理者 与被 管 理者 两 者 对 管
说法 有异议 或者 有 点新 的想 法 或 观 点 , 师道 尊 严 的观念 会让 学生 有 犯 上 的感 觉 , 多 教 师也 会 觉 许
得被 学生反 驳 或质 疑 很 没 面子 , 于是 就 会 产生 现
说》 中称 “ 者 , 以传 道 、 业 、 惑也 。 更 是让 师 所 授 解 ”
人将 教 师 的职 责 与其 角 色 地 位 误 为 同一 , 更加 而
收 稿 日期 : 0 1 0 — 2 21— 9 1 作者简介 : 杨 鹄, , 士 , 师, 究方 向: 男 硕 教 研 大学 生 教 育管 理 。
之 称 不绝 于史 , 道 之 尊 严 , 此 可 见 一 斑 。因 师 于
的保 障体制 。
1 2 教 师 与学 生 的地位不 平等 。 . 造成 教 育教 学效
果 不 理 想
此 , 教师 与学 生 的角 色定 位 上 自然 存 在 着 上 下 在 不 对 等 的关 系 , 教师 居高 临下 地说 教 , 学生 仰视 地 听 教 。这种 教 师与学 生 的角色 定 位关 系 已经深 入 人心, 以至 于人 们视 为理 所 当然 。又有 韩愈 在《 师
为, 而不 可能 是 固定不 变 的状态 , 当学 生和 好为 甘 人师 是 每个 人 必 须兼 备 的 品质 。由此 可 知 , 革 改
学 的 内容 和形 式 , 至 可 以单 方 面 地 决定 考 试 的 甚
方式 与成 绩 的给 予 。有 了这 一 系列 的“ 方 面” 单 ,
在教 育教 学 的实施 过程 中 , 乏 与 受教 育 者 的沟 缺
教育 研究
武汉 船 舶职 业技术 学 院学报
21 0 1年第 6 期
新 时期 高 校教 师 角 色定 位 刍
杨 鹄 倪 军
( 汉船舶 职 业技 术 学院船 舶与 海 洋工程 学 院 , 北武 汉 武 湖
摘
40 5 ) 3 0 0
要 : 新 时 期 下 , 统 的 高 校 教 师 的 角 色 定 位 已 不 能 适 应 当 前 的 实 际 要 求 , 们 需 树 立 师 生 平 等 、 务 学 生 的 意 在 传 我 服
对 学生 主 动性 和创 造 性 的鼓励 , 教育 教 学 效果 其
就只 能取决 于教 师 自身 的天赋 和责 任心 以及学 生
的适应 和接 受 能力 , 没有 形 成 教 育教 学 效 果 有效
1 传 统 教 师 角 色的特 点与 不足
中 国古语 : 一 日为师 , 生 为父 ” 可 见 教 师 “ 终 , 在 传 统 中国人 心 目中的角色 和地 位之 高 。“ 师” 恩
9
武 汉船舶 职业技 术 学院学 报
2 1 年第 6 01 期
立局 面的 自然 而 然 。而 这种 不 平 等 的地 位 之 下 ,
学 生 只能被 动 的接 受 和 服从 , 果 学 生对 老 师 的 如
法 , 立平 等 观 、 树 民主观 和 诚 则 , 重学 生 、 重学 生 的劳动及 其 尊 尊 创 造 。在工作 过 程 中, 平 等 民主 的 态 度对 待 学 以 生, 坚持 以理 服人 、 以情 动人 的教 育原则 , 坚持 “ 以 学 生 为本” 的教育 管理 理念 。坚持 以理 服人 、 循 循
识 , 新 定位 教 师 的 身 份 和 角 色 。 重
关键词 新 时 期 ; 师 ; 色 定 位 教 角
中 图 分 类 号 G14 ‘ 文献 标 志 码 A 65
文 章 编 号 1 7 — 8 0 (0 10 -0 0 -0 61 1021)6 09 3
中 国传 统 文化 中的等级 观念 有着 强大 的历 史 惯 性 和基 础地位 , 统 的师生 关 系是 固定 不变 的 , 传
通 , 生 只能接 受 和服从 , 生对教 师 自下而上 的 学 学
传统 的 师生关 系 , 立 民主 与 平 等 的新 型 师生 关 建 系 , 高 校教 师 的身 份 角 色 重 新 定位 是 一 种 迫 切 将
的需 要 。
仰视 , 让学 习变 成一 种被 动 的吸收 , 这种机 制缺 乏
教 师就 是教 师 , 学生 就是 学生 ,一 日为师 , “ 终身 为 父 ”“ , 事师 如父 ” 。联 合 国教 科 文组 织 的文 献 《 学 会 生存 》 中也 明确 指 出 :在 教 师 和学 生 之 间 也 有 “
一
确 定 了教师 与学 生 的领 路人 与迷 途 者 、 授 者 与 传 接 受者 的上 下不 对等 关系 。 1 1 教 师 高高在 上 的地位 。 . 使得 教育 教学效 果缺
时, 在开 展教 育教 学工作 过 程 中 , 师 与学生 的不 教 平等 关 系决定 了教 育 教学 的主 动 性 、 意性 完 全 任
掌握 在教 师手 中。教师 可 以单方 面地决定 教 育教
的关 系 ” 。
潮 的冲击 , 种 传 统 的师 生 关 系 受 到 了前 所 未 有 这 的 冲击 和挑 战 , 信 息化 时代 , 在 为师 只能 是一 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