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版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版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版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以采集和狩猎为生。

- 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人类开始定居,发明陶器,出现初步的社会分工。

- 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等是中国史前时期的代表性文化。

2. 夏商周- 夏朝: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开始。

- 商朝:出现了成熟的青铜文化,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形式。

- 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宗法社会;春秋时期,诸侯割据,战国纷争。

3. 秦汉- 秦朝: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推行标准化的度量衡、文字、法律。

- 汉朝: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官方学说,开辟丝绸之路,对外交流频繁。

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魏蜀吴争霸。

- 两晋时期,士族兴起,佛教传入中国。

- 南北朝时期,南北分裂,文化交融,科技和艺术有所发展。

5. 隋唐五代- 隋朝:隋文帝统一南北,开创科举制度。

- 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与外国交流广泛。

- 五代十国:政权更迭频繁,地方割据。

二、中世纪历史1. 宋辽金元- 宋朝:商业经济发达,科技和文化进步显著,如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

- 辽、金、西夏: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宋朝并立,文化上有所融合。

- 元朝:蒙古族统治,统一中国,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2. 明清- 明朝:中央集权加强,海禁政策,郑和下西洋展示了国力。

- 清朝:满族入主中原,康乾盛世,但也面临着内忧外患,如鸦片战争。

三、近现代历史1. 晚清时期-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学习西方科技。

- 戊戌变法:尝试政治体制改革,但失败。

-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2. 中华民国时期- 北洋政府:军阀割据,国内战乱频繁。

- 国民政府:推行国民革命,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内战。

3.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

- 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对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影响。

- 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中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大国。

最新的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最新的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最新的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以法老制度和金字塔建筑为代表。

2.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以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和亚述等城邦文明为代表,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是早期的成文法典。

3. 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以及后来的吠陀文明和佛教的兴起。

4. 古代中国文明:黄河流域的夏、商、周三代,以青铜器、甲骨文和礼乐制度为特征。

二、古典时期的各大文明1. 希腊文明:城邦制度,雅典的民主政治,斯巴达的军事国家,以及哲学、科学和艺术的繁荣。

2. 罗马文明:共和制到帝国的转变,罗马法的制定,以及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

3. 伊斯兰文明: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的传播,以及对科学、数学、医学和哲学的贡献。

4.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确立,教会影响的扩大,以及城市的复兴和哥特式建筑的发展。

三、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1. 文艺复兴:起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重视人文主义,艺术和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的成就。

2. 宗教改革:16世纪欧洲的宗教运动,马丁·路德的95条论纲,新教的产生,以及对天主教会权威的挑战。

3. 科学革命: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天文学研究,牛顿的物理学定律,以及科学方法的确立。

4. 启蒙运动:18世纪的思想运动,强调理性、自由和平等,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思想家的贡献。

四、工业革命及其影响1. 工业革命的起源:18世纪末英国的纺织业和煤炭开采技术的革新。

2. 工业革命的扩散:19世纪工业革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的传播,铁路、蒸汽船等交通工具的发展。

3. 社会经济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劳动力的集中,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以及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4. 政治影响:工人阶级的崛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产生,以及妇女和少数族裔争取权利的运动。

五、现代世界的形成1. 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成立,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与归纳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进化: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 史前文化: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如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

2. 古代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 重要文明成就: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佛教的诞生等。

3. 希腊与罗马- 古希腊:城邦制度、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腊神话。

- 古罗马: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兴衰、罗马法、基督教的传播。

4. 中世纪- 欧洲封建制度:封建社会结构、封建等级制度。

-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加尔文主义。

- 十字军东征: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二、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起源、代表人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文化成就。

- 宗教改革:背景、主要改革者及其影响。

2. 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 地理大发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

- 殖民扩张: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活动。

3.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

- 启蒙运动对民主政治和科学发展的影响。

4.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源、主要发明(蒸汽机、纺织机械)。

-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

5. 现代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法国大革命:背景、过程、《人权宣言》。

- 美国独立战争:背景、《独立宣言》、宪法的制定。

- 19世纪的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德国统一、意大利统一、列强的殖民扩张。

6.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主要战场、凡尔赛和约。

-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重要战役、联合国的成立。

7. 冷战与后冷战时代- 冷战:美苏对立、核武器竞赛、意识形态的对抗。

- 后冷战时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全球化的挑战。

三、中国历史1. 古代中国- 夏商周:中国最早的三个朝代,青铜文化的繁荣。

- 秦汉: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长城的修建。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重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重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重点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了解人类早期活动,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和重要文化遗址。

2. 古代文明:掌握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等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衰落。

3. 希腊罗马文化:熟悉古希腊城邦制度、希腊哲学、罗马法律体系以及基督教的兴起。

4. 丝绸之路:理解丝绸之路在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二、中世纪历史1. 欧洲封建社会:掌握封建制度的形成、特点及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 宗教改革:了解中世纪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包括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

3. 伊斯兰文明:学习伊斯兰教的起源、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及其对中世纪世界的贡献。

4. 中国古代朝代:熟悉唐、宋、元等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三、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理解文艺复兴的起源、特点和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2. 工业革命:掌握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 法国大革命:学习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兴衰。

4. 世界殖民扩张:了解19世纪的殖民扩张及其对被殖民地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5. 两次世界大战:熟悉一战和二战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6. 中国近代史:掌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重要事件。

四、现代世界历史1. 冷战:理解冷战的起源、过程和结束,以及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对世界的影响。

2. 亚洲的崛起:学习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崛起。

3. 全球化:了解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4. 信息革命:掌握互联网的发展、影响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变革作用。

五、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唯物主义: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2. 历史研究方法:学习如何运用历史资料、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

3. 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的历史思维能力。

新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新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新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中国古代历史概述- 史前时期: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夏商周:中国最早的三个朝代,青铜文化的兴起- 春秋战国:封建社会的形成,百家争鸣- 秦汉: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与佛教的传入- 隋唐五代:政治制度的创新,经济文化的繁荣- 宋元明清: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与衰落2. 世界古代历史概述-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农业文明,金字塔的建造 -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巴比伦、亚述等- 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莫亨佐-达罗- 古希腊文明:城邦制度,哲学与科学的起源- 古罗马文明:共和制到帝国的转变,法律与建筑的影响 -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确立,基督教的传播二、近现代历史1.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兴起,科学与艺术的进步- 宗教改革:新教的产生,宗教与政治的分离-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殖民主义的兴起-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工业革命: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结构的变化2. 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与变革- 法国大革命:封建制度的终结,民主思想的传播- 拿破仑时代:法国的扩张与欧洲的重组- 19世纪的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民族国家的建立,殖民地的争夺 - 一战与巴黎和会:国际关系的重塑,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立:社会主义的实践与扩张- 二战与联合国的成立:反法西斯战争,国际秩序的重建3. 中国近现代史- 晚清的自强与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建立:封建帝制的终结,民主政治的尝试-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文化更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抗日战争:民族解放与社会主义的探索-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土地改革,工业化进程- 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的极端化,社会经济的动荡- 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转型,对外开放的扩大三、当代历史1.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冷战的起源与演变: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对抗-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局部冲突与代理战争- 核武器竞赛与军备控制:战略平衡与裁军谈判2.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的崩溃-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欧盟的扩大,WTO的成立- 信息革命与网络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全球恐怖主义的兴起与反恐战争:9/11事件,国际反恐合作3.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法制建设的加强- 中国的和平崛起: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经济合作的扩大- 21世纪的挑战与机遇: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科技创新结语高中历史课程旨在通过对古代、近现代和当代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际视野,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多样性。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册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册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册一、古代历史1. 中国古代历史-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与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百家争鸣-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汉朝的兴衰,丝绸之路的开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 隋唐时期的盛世与对外交流- 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2. 世界古代历史-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兴起与衰落- 印度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特点-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与希腊化时代-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基督教的传播- 封建制度在欧洲的确立与发展- 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二、近现代历史1. 中国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端- 洋务运动与晚清的自强尝试-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中国革命的新阶段- 抗日战争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进程2. 世界近现代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影响- 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的推动-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民主制度的确立- 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扩张-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影响-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对抗- 全球化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三、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辩证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2. 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 历史比较法与综合分析法- 历史假设法与历史解释3.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意识与文化认同- 历史思维与创新能力- 历史表达与交流能力四、历史学科的应用1. 历史与现代社会- 历史知识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历史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培养2. 历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历史与文学、艺术的互动- 历史与科学、技术的融合- 历史与哲学、宗教的关系3. 历史学科的未来趋势- 数字化与网络化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历史学科的国际化与多元化结语高中历史教育不仅仅是对过去知识的回顾,更是对未来公民责任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知识点汇总及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汇总及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汇总及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发展-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区别- 农业革命的意义2. 古代文明- 古埃及的法老制度与金字塔建造- 美索不达米亚的城邦文明与汉谟拉比法典-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特点- 古代中国的夏商周三代,封建制度的确立3. 古典时期- 希腊城邦制度与雅典民主- 罗马共和国的兴衰与罗马法-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与希腊化时代- 中国的秦汉统一与丝绸之路的开通二、中世纪历史1. 欧洲中世纪-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教会影响下的中世纪欧洲社会- 十字军东征的背景、过程与影响- 文艺复兴的兴起与意义2. 伊斯兰世界- 伊斯兰教的诞生与扩张-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与文化成就 - 伊斯兰黄金时代的科学与哲学3. 东亚与南亚- 中国的唐宋变革与科举制度- 日本平安时代与武士阶级的兴起 - 印度的种姓制度与宗教发展三、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 欧洲的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 - 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与理念2.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 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影响-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社会变革- 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3. 现代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法国大革命的起因、过程与结果 - 民族主义的兴起与统一运动- 一战与国际关系的变化四、当代历史1. 二战与冷战- 二战的爆发、主要战役与后果- 冷战的起源、对抗与结束- 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的建立与作用2. 后冷战时代的世界- 全球化的发展与挑战- 信息革命与网络时代的来临-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议题3. 当代中国与世界-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与成就- 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与合作- 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中国角色与责任结语高中历史课程旨在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人类社会发展脉络的基本认识。

从史前文明的曙光到当代社会的复杂多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汇总与总结,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过去,更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考与借鉴。

新课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了解人类起源、进化和史前文化的发展,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和重要遗址。

2. 古代文明:掌握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等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衰落,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

3. 希腊罗马文化:学习古希腊城邦制度、希腊哲学、罗马法律和基督教的兴起,以及它们在政治、哲学、法律和宗教方面的重要贡献。

4. 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理解丝绸之路在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及通过这条路线传播的宗教、艺术和科技。

5. 古代中国: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朝代,如夏、商、周、秦、汉等,以及它们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方面的特点。

二、中世纪历史1. 欧洲封建社会:了解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领主与农奴关系、城市兴起和商业发展。

2. 宗教改革:学习马丁·路德等人的宗教改革运动,以及这些运动对欧洲宗教、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3. 伊斯兰文明的扩张:掌握伊斯兰教的起源、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和扩张,以及伊斯兰文明在科学、艺术和哲学方面的贡献。

4. 东亚的统一与变革:研究中国的唐、宋、元等朝代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以及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历史发展。

5. 蒙古帝国与世界:了解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的征服活动,蒙古帝国的建立和对欧亚大陆历史的影响。

三、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想、艺术和科学成就,以及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 工业革命:学习工业革命的起源、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深远影响。

3.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影响,拿破仑的统治和对外战争。

4. 民族主义与殖民扩张:研究19世纪民族主义的兴起,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对非欧洲地区的影响。

5. 两次世界大战: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和政治变动。

四、当代历史1. 冷战与国际关系:了解冷战的起源、过程和结束,以及冷战期间的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导读:范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范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点48雅尔塔体制
①内容:讨论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战后和平等问题,实质是美苏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
②影响: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的国际新的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考点49美国"冷战"政策
(1)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2)实质:"遏制"共产主义,遏制苏联
(3)措施
①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②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③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考点50苏联对抗美国冷战政策的措施
①经济上: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②军事上:1955年,在波兰的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同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影响: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考点51"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①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朝鲜半岛分裂:1948年分裂为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
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
③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7月,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并建设导弹基地,最后,苏联被迫撤走导弹,表明当时美国占据优势。

★考点52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西欧各国联系日益密切,为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2)过程
①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西欧国家实现联合的"舒曼计划"。

②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签订了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巴黎条约》。

③1957年,西欧六国在罗马又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

④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欧洲共同体成立。

(3)影响:增强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考点53迅速崛起的日本
(1)经济恢复(1945年-1955年)原因:
消除生产关系中封建落后因素、美国扶植、朝鲜战争提供的契机。

(2)高速发展(1956年-1973年)
①原因:制订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先进技术、重视教育;发展外向型经济
②表现:1955年,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大体完成。

1956年到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谋求政治大国:20世纪80年代提出"政治大国"目标
★考点54不结盟运动
①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

②正式形成: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斗争目标: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③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④20世纪七八十年代,把反对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从成立之日起就把经济领域的斗争作为中心内容之一
⑤历史意义:加速了殖民体系的崩溃;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考点55东欧剧变
(1)含义:东欧各国执政党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
根本性变化
(2)表现:
①波兰剧变:发生于1989年,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②德国统一: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
(3)剧变原因
①历史根源:照搬苏联模式,长期受制于苏联
②内部原因: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政治上忽视民主与法制,脱离群众,导致政治危机
③外部原因: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等政策的推行
★考点56苏联解体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

②外部因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2)过程
①戈尔巴乔夫改革以人道的社会主义代替了科学社会主义,导致政局动荡,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②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把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
③"八一九"事件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和俄共被停止活动,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④俄罗斯等在1991年底年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布成立独联体,苏联解体
(3)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考点57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1)特点: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发展
(2)多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和发展:
①美国: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
②欧共体: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
③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
④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武器,经济形势好转;
⑤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日渐提高。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