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阿尔茨海默病一级预防指南要点

合集下载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全文版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全文版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全文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全文版一、检查推荐一)临床评估1.认知评估1.1综合认知评估推荐意见1:MMSE是检出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对MCI也有可接受的准确性,并已建立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

(2B)推荐意见2:MoCA对检出痴呆的敏感度较高,但特异度较低,对MCI的性能中等,目前尚未取得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共识。

(2B)推荐意见3:ACE-R对检出痴呆和MCI的性能较高,但尚未取得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共识。

(2B)1.2单领域认知评估推荐意见4:DSR是检出情景记忆障碍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2B)推荐意见5:BNT-30是检出语言障碍的性能中等的方法。

(2B)推荐意见6:CDT-CG是检出视空间结构障碍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2B)推荐意见7:TMT-B是检出执行功能障碍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2B)2.行为评估:推荐意见8:NPI或NPI-Q是检出精神行为障碍的性能中等的方法。

(2B)3.功能评估:推荐意见9:ADL或IADL是检出生活功能障碍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2B)二)脑影像检查1.结构影像学推荐意见10:MTA-MRI是定义AD痴呆的性能中等的方法,对区分AD痴呆与MCI有可接受的准确性,但对鉴别早发型AD与FTD的性能不佳。

(2B)推荐意见11:MRI头颅平扫和矢状位显影的结构性病理变化有助于鉴别AD与非AD病因。

(3C)2.功能影像学:推荐意见12:Aβ-PET负荷增加是定义AD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但对MCI的特异度很低。

(2B)推荐意见13:FDG-PET代谢降低是定义AD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对分辨AD与DLB的性能较高。

(2B)推荐意见14:Tau-PET负荷增加是定义AD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但对MCI的敏感度较低。

(2B)三)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检查推荐意见15:脑脊液Aβ42浓度降低是定义AD痴呆和鉴别AD与非AD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健康指南:保护大脑健康远离痴呆

健康指南:保护大脑健康远离痴呆

健康指南:保护大脑健康远离痴呆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由德国神经科及精神科医师阿尔茨海默于1906年11月4日首次描述,后来这个疾病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当前我国老年性痴呆的现状是三高三低: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负担重;就诊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低。

大众对老年痴呆的知晓度还很低。

而且还存在着许多误区,认为“老糊涂不是病”,“得了病没法治”等。

这样就丧失了早期干预、早期治疗的机会。

一、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

认知损害可涉及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视空间等功能,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职业功能。

与过去相比功能水平下降,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特点。

1.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阿尔茨海默病一般65岁以后发病,起病时往往是不知不觉的,家人往往说不出具体的发病日期。

主要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智能退化。

比如说定向力、判断力及解决问题能力、计算力、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都下降。

从语言功能上来说,听、说、读、写都感到困难;视空间的能力也减退,经常找不到回家的路等。

由于大脑功能的下降,患者的工作能力下降,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也都随之下降;患者的脾气性格也会发生变化,而且会出现精神症状和有异常的行为。

最后,病人的智能、语言功能完全丧失,表现为不会说话、缄默不语、卧床不起、屈曲性截瘫、大小便失禁等等。

2.阿尔茨海默病的三个症候群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每个病人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大致可分为三个症状群:记忆与认知功能损害、精神行为异常和日常生活能力丧失症状群。

按照病情的发展,老年痴呆的病情可大致分为早期(一般是指在诊断前1~3年时间)、中期(诊断治疗后的1~3年时间)、晚期(诊断治疗后3~9年的时间)三个阶段。

在老年性痴呆的不同时期,患者各方面的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并会逐渐加重。

医院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医院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隐袭起病,表现为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持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可伴有各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未明。

根据上述定义,按照如下分级诊疗指南实施救治:一级医院疑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转诊至二级医院。

二级医院1.阿尔茨海默病的初步诊断、治疗;2.已确诊的阿尔茨海默病需长期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患者;3.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无其它严重合并症仅需对症支持治疗的患者;4.符合以下条件患者,转诊至三级医院:①阿尔茨海默病的初步诊断及治疗困难;②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有其它严重合并症患者。

三级医院1.所有阶段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治疗;2.伴有各种内科疾病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肺心病、心脑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病、抑郁症、焦虑症等阿尔茨海默病多学科的评估及治疗;3.合并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及各种感染性疾病、中毒性损害、外科疾病需手术治疗等阿尔茨海默病的评估和治疗;4.阿尔茨海默病中、晚期严重精神障碍的治疗;5.符合以下条件患者,可转下级医院:①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及治疗明确;②合并症已有效控制需长期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患者。

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患,是一组疾病,以大脑神经元反复突然过度放电所致的间歇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为特征。

患者发作可表现为感觉、运动、意识、精神、行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兼而有之。

每次发作称为痫性发作,持续存在的癫痫易感性所导致的反复发作称为癫痫。

在癫痫中,由特定症状和体征组成的、特定的癫痫现象称为癫痫综合征、癫痫持续状态(SE)或称癫痫状态,是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不自行停止。

长时间癫痫发作,若不及时治疗,可因高热、循环衰竭或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治疗策略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治疗策略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治疗策略1.老年痴呆症怎么治疗2.阿尔茨海默症怎么预防3.如何防治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怎么样预防与治疗4.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5.老年痴呆怎么治疗?老年痴呆症怎么治疗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心理疾病。

是指那种由于老年性脑萎缩所致的进行性脑器质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原因一般说60岁以上的人机体逐渐进入衰老,脑组织也开始萎缩,因此,生理功能也自然地减退。

如果这中间还伴有其他引起脑组织衰老和萎缩的诱发因素,则更促使脑组织衰变的功能减退。

脑组织的器质性病变,若在其他因素刺激下,就有可能出现精神障碍。

由于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老年性痴呆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增高。

引起老年性痴呆的根本原因,是机体的衰老。

脑组织的衰老、萎缩、变性是老年性痴呆发生的基础,这也许就是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的道理。

另外,外界因素的作用,如感染、中毒、遗传、精神刺激等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功能减退导致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而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有的进入老年不患老年性痴呆,而有的人却患了老年性痴呆的原因。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有9100多万,老年性痴呆大约有600万,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老年性痴呆临床表现老年性痴呆发病于60岁以上,女多于男(1.5∶1),早期多表现为敏感多疑,狭隘自私,主观固执,不顾他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草率马虎,墨守成规,难于熟悉新的工作。

有时性格暴躁,情绪不稳,也有的行为幼稚,好似顽童。

渐渐生活懒散,不爱整洁,不修边幅,食欲减退或饮食无度,白天睡眠,晚上失眠,呈睡眠倒错。

由于患者年迈,常不引人注意,以后逐步出现明显的智能减退,记忆障碍,其中最明显的为近事遗忘,后对远事亦遗忘,严重时忘记了自己的姓名、住址,不认自己的子女,常有虚构。

逐渐定向力、理解力、判断力均发生障碍。

情绪迟钝或易激惹,缺乏羞耻感,或出现幼稚性欣快。

少数患者出现兴奋,或有片断荒谬的妄想与幻觉。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中国阿尔茨海默病一级预防措施指南解读引言: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病因复杂,以老年性记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随着老龄化人口比例的不断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措施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通过解读中国阿尔茨海默病一级预防措施指南,详细介绍了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

一、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有多基因参与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

遗传因素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与致病基因APOEε4等有关。

此外,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异常、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细胞毒性等因素也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二、一级预防方案1. 饮食与营养良好的饮食与营养对防止阿尔茨海默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指南中推荐的饮食原则包括:适量而均衡的摄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合理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减少或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2.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密切相关。

指南中强调了积极应对压力、良好的睡眠质量、适量的运动、培养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重要性。

此外,避免长期存在的环境压力和抑郁情绪对预防阿尔茨海默病也具有积极意义。

3. 教育和认知训练教育和认知训练对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指南中建议在幼儿园、学校、社区等环境中,通过启发学习、培养兴趣等方式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

认知训练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智力拼图等方式进行,刺激大脑的神经连接和功能,并预防因认知退化而导致的疾病。

4. 社交与活动社交交往和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对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明显。

指南中建议人们多与家人、朋友互动,保持良好的社交网络,参与志愿者活动、户外运动等,有助于提高心理状态、减轻压力、增加认知刺激和促进身体健康。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和治疗指南痴呆患者在65岁及以上人群中占5.4%,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升高,其中以AD为主。

欧洲痴呆研究协会与欧洲AD协会合作研究发现,目前在欧洲有845万人患有AD。

痴呆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整个欧洲每年为此花费约1410亿欧元,其中56%为非正式护理花费。

每年痴呆患者的花费为21000欧元,因病致残约为350/10万人,相比之下,糖尿病为247/10万人。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预计未来30年痴呆患者数将成倍增长。

早发型AD(年龄<65岁)值得特别关注,因为这种情况遗传易感性强。

具有不同的临床和认知表现,与晚发型病例比较。

其病程进展更快。

另外患者可能仍处在劳动和生育年龄。

因此对早发型AD需要特殊处理。

一、临床诊断患者和知情人提供的病史应该集中在受损的认知领域、疾病进展过程、日常生活能力的损害及任何相关的非认知症状。

既往病史、伴随疾病、家族史和教育史是病史的重点。

神经系统检查和全身体检对于区分AD与其他原发性退行性和继发性痴呆及伴随疾病尤为重要。

虽然目前尚无循证证据显示使用特定的常规血液检查对痴呆的评价有用,但这些检查有助于排除伴随疾病。

专家建议应检查维生素BI2、叶酸、甲状腺素、血钙、血糖、全血细胞计数、肾功能和肝功能是否异常。

对于高危人群或提示有临床症状的人群应进行梅毒、伯氏疏螺旋体和人体免疫缺陷病毒血清学检查。

(一)认知功能评估进行AD神经心理学测评有两个主要原因:(1)痴呆的诊断需要多项认知缺陷的证据;(2)所有主要类型的痴呆初期都有其受损解剖定位,通过相应的神经心理障碍的典型模式所反映。

通过筛查性工具对认知功能进行全面检测,找到需要详细检查的患者。

再通过一整套神经心理学测验进一步进行评估,包括记忆力、执行功能、语言、运用和视空间能力。

最常用的筛查工具是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I级)。

对于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体,应将标准界值从24分提高到27分,对于母语是其他语言或教育程度较低者应调低界值。

2024阿尔茨海默病指南

2024阿尔茨海默病指南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01
科研投入增加
随着阿尔茨海默病科研成果的 不断涌现,未来各国政府和企 业将加大对阿尔茨海默病科研 的投入力度,推动该领域的研 究不断深入。
02
跨学科合作加强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复杂的疾 病,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来进行 深入研究。未来,跨学科合作 将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科研的重 要趋势之一。
2024阿尔茨海默病 指南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 药物治疗进展与选择 • 非药物治疗方法与技巧 • 患者日常管理与照护要点 • 预防措施及早期筛查重要性 • 科研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 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THANKS
感谢观看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 下降、情绪和行为改变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逐渐 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诊断依据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神经心理测试、影 像学检查以及血液学检查等。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 可用于早期诊断。
病程分期及治疗原则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规律作息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 蔬菜水果,少吃油腻、
高盐、高糖食物。
适度运动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如散步、太极拳等。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患 者的认知功能和身体健
康状况。
04
患者日常管理与照护要点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2024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要点

《2024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要点

《2024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要点《2024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主要提供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干预措施的指南。

以下是该指南的要点:1.危险因素:-高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逐渐增加。

-遗传因素:存在家族中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人,患病的风险较高。

-教育程度低:教育程度低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较高。

-心理社会因素:孤独、抑郁、社交活动减少等心理社会因素可能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疾病等心血管疾病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相关。

-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相关。

-生活方式:缺乏体力活动、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过量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相关。

2.干预措施:-提高教育水平:加强教育,提高认知储备,可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心理社会干预: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缓解压力等能够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控制心血管疾病:有效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可以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管理代谢性疾病:合理控制2型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有助于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参与体力活动、推崇健康饮食、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指南指出,以上干预措施应该综合运用,针对高危人群进行个体化干预。

同时,由于慢性疾病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因此干预的持续性和规范性非常重要。

此外,医务人员、政府、社会公众等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提高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水平。

综上所述,《2024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提供了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的详细指南,旨在帮助医务人员和公众更好地认识该疾病,降低患病风险,并提供个体化的干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阿尔茨海默病一级预防指南要点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以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变性为特征,是导致老年人失能的重要原因。

目前尚无有效阻止AD发生或延缓其进展的治疗药物,因此AD的早期预防尤为关键。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一级预防指南》针对阿尔茨海默病一级预防的12个方面提出了相应推荐。

高血压管理推荐
➤高血压人群应进行高血压管理,这可能有利于降低痴呆患病风险(B 级推荐)。

➤建议高血压人群都应采取生活方式干预(A级推荐)。

糖尿病管理推荐
➤应该对糖尿病人群进行规范的生活方式和(或)降糖药物干预,这可能有利于降低痴呆患病风险(B级推荐)。

➤建议糖尿病人群都应采取生活方式干预(A级推荐)。

➤1型糖尿病须每日注射胰岛素治疗(A级推荐)。

➤二甲双胍对于体重超重(A级推荐)及无体重超重(C级推荐)的2型糖尿病人群均应作为首选药物。

血脂异常管理推荐
➤建议血脂异常人群进行规范的饮食结构调整和生活方式干预(A级推荐)。

➤药物治疗可能有利于降低痴呆患病风险(B级推荐),临床上建议以控制血脂异常为目标。

戒烟和限酒等生活方式干预推荐
➤对于健康老年人,提倡戒烟和少量饮酒。

对吸烟和过度饮酒者采取非药物和药物干预措施,以降低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的风险。

提倡对大多数吸烟和过度饮酒者采取生物‐心理‐社会干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必要时采取药物干预方式(B级推荐)。

日常休闲活动干预推荐
➤建议老年人群进行智力活动(如书法、绘画、演奏乐器、广场舞等)、体育锻炼(推荐每周至少150 min的中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耐力训练、
太极拳)和社交活动(如参加生日聚会、集体度假旅游等),有助于预防AD发病(B级推荐)。

营养干预推荐
➤认知障碍高危老年人群提倡MIND饮食,对预防AD有益(A级推荐)。

➤同时倡导老年人饮食多样化。

中医预防保健可能不同程度地预防AD。

教育水平管理推荐
➤建议对老年人群进行健康宣教,鼓励老年人参加老年大学进行终生学习,提高人群认知储备,有利于降低AD的发病风险(A级推荐)。

认知训练推荐
➤认知训练可改善健康老年人的整体认知和多个分认知域水平。

建议采用涵盖多认知领域的综合性、个体化的认知训练方案;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有氧锻炼和神经调控技术等其他非药物治疗,进行多形式综合干预(A级推荐)。

➤建议对AD高危人群定期进行抑郁筛查。

临床上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可以应用SSRI进行治疗(B级推荐)。

➤对于合并抑郁症的AD高危人群使用抗抑郁药物加多奈哌齐治疗可能会改善病情,延缓疾病进展(A级推荐)。

睡眠障碍管理推荐
➤建议对AD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睡眠质量评估,包括失眠、睡眠呼吸障碍等方面。

对于存在睡眠障碍的老年人,首选非苯二氮䓬类药物(BZDs),同时应定期评估药物的疗效及风险。

推荐对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进行长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A级推荐)。

特殊感觉(视听觉)障碍管理推荐
➤加强宣传以提高老年人群对视觉障碍的认识,并定期筛查老年人视觉问题,及时矫正屈光不正,治疗白内障等视觉障碍(C级推荐)。

➤应加强宣传以提高老年人群对听力损伤和听力康复的认识,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听力损伤相关筛查并佩戴助听器或使用人工耳蜗(B级推荐)。

➤建议对有脑外伤史的老年人尽早进行认知康复训练(A级推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