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历史演变

合集下载

丝绸之路发展史

丝绸之路发展史

丝绸之路发展史
丝绸之路是一个历史悠久、经济繁荣的贸易路线网络,连接中国和地中海地区,起源于公元前2世纪的中国汉朝。

下面是丝绸之路的发展史的主要阶段:
1. 前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朝建立后的西部边境贸易,当时主要是蜀地(今四川)出产的丝绸流向西域(今新疆地区)。

2. 西汉时期(公元9年-公元220年):丝绸之路在西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丝绸、茶叶、铁器、玻璃器皿等商品开始从中国的内陆地区运送到中亚和西亚地区。

3. 公元220年-公元581年:由于东汉帝国的衰落和中亚地区游牧民族的崛起,丝绸之路的繁荣度有所下降。

4.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隋唐时期是丝绸之路的黄金时期,随着唐朝的兴起,丝绸之路的地理范围进一步扩大,触及欧洲的地中海地区。

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亚,向西到达了伊斯坦布尔、罗马和亚历山大等地。

5. 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1912年):在宋元明清时期,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逐渐减弱,主要的贸易路线转向了海上丝绸之路。

由于海上航运的发展,欧洲各国直接从中国购买丝绸等商品,绕过中亚和西亚的陆地贸易。

总的来说,丝绸之路在其鼎盛时期对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不仅促进了中国丝绸、茶叶等商品的出口,也带来了西方世界的香料、珍宝、文化和宗教等的传入中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

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

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丝绸之路是古代重要的贸易路线,连接了中国和欧亚大陆的西部地区,沿线的文明交流和商业贸易影响深远,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探究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

一、历史背景丝绸之路的开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的汉朝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并亲自陪同,打通了中国和西域的交通。

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逐渐成为欧亚大陆最为繁荣的贸易路线之一。

二、经济发展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到地中海,通行的商品主要是丝绸、茶叶、香料、瓷器、银器、金器等,这些商品不仅满足了欧亚大陆的商业需求,也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同时,丝绸之路也带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繁荣,促进了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

三、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众多文化在其中交融,互相影响,使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互通有无的整体。

例如,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丝绸之路上广泛传播,印度的佛教文化、波斯的伊斯兰文化、中国的汉文化等相互交流,产生了许多融合的文化现象,对人类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社会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极大地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往来和了解,增进了友谊和互信,消除了疆界之间的隔阂。

同时,丝绸之路也为各国间的的战争和动乱带来了更多的纠纷和琐碎的问题。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贸易路线之一,不仅对古代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社会,也对现代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虽然此时的丝绸之路已经不是古代的贸易路线了,但是为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使我们能够学习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互动和影响,懂得文化多样性和多元世界的重要性。

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

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

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时期欧亚大陆东西交通的主要道路,连接了中国、印度、中亚和欧洲,跨越了沙漠、山脉和草原。

它不仅是物资贸易的经济走廊,也是文化、宗教和艺术的交流平台。

在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各种商业组织、政治权力和文化影响,对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古代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丝绸之路的发展源于商业贸易和文化互动的需要。

在公元前三千年至前二千年期间,亚欧大陆的地区开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商业交流。

随着商业贸易的不断发展,丝绸成为了丝绸之路的核心产品。

在中国,丝绸被视为贵族和皇室的奢侈品,因此这种稀有物品成为了世界各地统治者的时尚。

从公元前二世纪起,汉朝开始逐渐控制了丝绸之路,使用其进行通商贸易和外交往来。

这些交流使得汉朝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得到了发展。

在其余的时间里,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交流由于战争和政治动荡而降至低谷。

然而,丝绸之路在唐朝时期重新活跃起来,唐朝的繁荣背后离不开其通商贸易和多元文化的流动。

二、丝绸之路对全球化的影响尽管丝绸之路并没有象征性地将欧亚两大洲连在一起,但它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文化之间的互通。

在商业方面,丝绸之路上的商品贸易成为了东亚、南亚、中亚以及欧洲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在文化方面,它不仅促进了信仰和宗教的交流,也带来了各种知识和技能。

佛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透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中国、印度以及欧洲;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播让汉朝的士人们对希腊文化充满兴趣。

丝绸之路还创造了很多机遇,并为成员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它通过贸易和技术转移,使人类文化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对建筑和艺术的影响也极大。

不仅多种表现艺术,例如音乐、舞蹈、戏剧和手工艺,丝绸之路上还有建筑技术的交流,以及瓷器、漆器和文房四宝等工艺品的生产和流通。

三、丝绸之路对中国历史和经济的影响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不仅经济因此发展,文化和知识也随之涌入中国。

世界风貌在中国的转化,特别是在唐朝时期丝绸之路最为繁荣,中国出口商品种类也从唐朝开始增加,包括丝绸、茶、瓷器和黄金尘等。

唐朝丝绸之路的历史

唐朝丝绸之路的历史

唐朝丝绸之路的历史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辉煌的时期。

在唐朝时期,中国的丝绸之路变得更为繁荣发展。

丝绸之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商业贸易路线,用于连接中国和中亚,而在唐朝时期,它也扩大了范围,延伸到了印度和西亚地区。

这条路线成为了东方与西方连接的重要纽带,也促进了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一、唐朝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1.发展初期丝绸之路的发展始于汉朝,但是在唐朝时期才真正达到繁荣的顶峰。

唐太宗迎娶了突厥的公主,从而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

此外,唐朝还加强了与中亚各国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还稳定了与西亚地区的关系,从而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

2.盛极一时唐朝时期的丝绸之路达到了繁荣的顶峰,商业贸易很活跃,无论是从陆地还是从海上都有很多商船。

丝绸、茶叶、瓷器、香料、玻璃制品和金属制品这些道具成为了唐朝向外输出的主要商品。

另一方面,从中亚和西亚这些地区输入了草原上需要的骆驼、绵羊、牛和马,这些物品都被用来换取唐朝的奢侈品。

3.衰落期唐朝随着社会经济的起伏,丝绸之路的繁荣也不再持久。

唐朝后期,由于战争和政治动乱的影响,丝绸之路逐渐减少,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也随之衰落。

二、唐朝丝绸之路的重要性1.文化传播丝绸之路的早期是物品的流通,但从唐朝开始,这条路逐渐影响了文化传播。

唐代高僧鸠摩罗什曾走过长安到印度的丝绸之路,学习了梵文和佛教。

这条路还成为了伊斯兰教和佛教传播的重要途径,中亚地区的城镇也开始倡导伊斯兰教。

2.科技进步丝绸之路是商业贸易的大众运输网络,使唐代的科技和文化经验得以推广。

唐代的医学、天文学、数学、航海技术和造纸技术等被广泛传播到中亚和西亚地区,从而推动了世界科技的发展。

3.经济交流唐朝的经济体系与中亚和西亚地区有着很强的联系,丝绸之路成为了重要的贸易通道。

这条通道促进了中国商品和西方商品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商品的交流和产业的发展。

这也是唐朝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唐代丝绸之路为何发展得如此成功?1.优越的地理位置唐朝是丝绸之路的中转站,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港口完善且附近有许多繁华的城镇。

丝绸之路的历史沿革及文化影响

丝绸之路的历史沿革及文化影响

丝绸之路的历史沿革及文化影响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贡献,丝绸之路在世界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开始穿越中亚,到唐朝时期繁盛的范围覆盖了中国、中亚、印度、伊朗、叙利亚、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丝绸之路经历了漫长千年的沧桑变迁。

1. 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汉武帝时期,为了开辟西域,维护和发展中华文化,委任张骞出使西域,并掌握了甘肃河西走廊的重要地位。

张骞历时13年穿越中亚,打通了渠道,为丝绸之路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张骞还带回了中亚王国的种种文化和宗教,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唐朝时期的全盛时期在唐朝时期,丝绸之路的辉煌到达了巅峰。

唐玄宗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显而易见。

唐玄宗时期的功臣玄奘、裴世清等著名人物在丝绸之路上留下了不朽的印迹。

唐代出口到外国的商品以丝绸、瓷器、铜器、骨器、漆器、青铜果实、羊毛、黄金、珍珠、贝壳等为主。

不仅商品大量输出,而且文化、宗教等内容也得到了广泛传播。

唐代的佛教曲别林古城,就是典型的佛教文化遗产。

3. 东西方文化融合丝绸之路的兴起,不仅带来了大量物质和文化的互通,而且丝绸之路也成为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平台。

东西方文化在贸易之余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例如,佛教就是一种汇集了广泛的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宗教,随着东西方的相遇,佛教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宣传和发展。

同时,东方的数学、天文、医学等知识也传递到了西方,世界知识的发展与进步也离不开这些文化和肢体的交流。

4. 文化影响的持续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也经历了历史的沧桑。

但在全球化和文明进程的今天,丝绸之路的精神和文化影响仍然在不断发挥着作用。

我们可以从当今的中国和中亚各国的文化遗产中,找到丝绸之路存在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传承。

伊斯兰教文化底蕴深厚、传承历久;汉字传入了中亚和中东地区,也被东欧国家所采纳;道教、佛教等精神文化的影响更是持续至今,在中亚地区深入人心。

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金字招牌,这条血肉相连的贸易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表明了中国人民对于世界文明的尊重和包容。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交流自古以来,丝绸之路一直是连接东西方文化和经济的重要通道。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涵盖了广袤的领土和悠久的历史,它曾是商业、艺术和宗教交流的重要途径,对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丝绸之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

汉武帝时期,中国文化和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丝绸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出口商品。

从那时开始,中国开始向西方出口丝绸,建立了一条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通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逐渐向西扩展。

唐代是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

唐代的帝国繁荣富庶,商品交换频繁,丝绸之路达到了全盛时期,与中亚、伊朗、阿拉伯、土耳其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贸易联系,形成了丝绸之路的西方路线。

到了宋代,随着海上贸易的逐渐发达,丝绸之路开始走向衰落。

然而,在元代,蒙古帝国实行“和平制度”,海上贸易因为海盗和风险被迫重新回到了陆地上,再次使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着生机。

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丝绸之路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中亚古代文明、亚洲、欧洲、非洲、中国和印度等地区展开广泛的交流,使得全球经济和文化得以相互通达、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在文化角度上,丝绸之路的交流不止是商品,还有宗教、文学、科学等多个方面的交流。

丝绸之路为中东和欧洲带来了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东方信仰,也为中国带来了回教和西方基督教。

同时,中亚草原民族的文化东传西渐,传统柿子的款式、模式以及印染、挑绣、织毯等手工艺品一直影响了全球,萨迦派遗址、逊尼派清真寺、基督教堂等仍表现出来这些文化的痕迹。

在经济角度上,丝绸之路的经济联系对于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丝绸之路的贸易网络极度发达,商人利用丝绸和其他贸易品,大范围地扩展和加强了东亚、西亚和欧洲之间的商贸关系,相互依存,促进着彼此的发展。

三、对后世的影响丝绸之路的文化和经济交流对于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古丝绸之路已不再是以贸易为中心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方式。

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

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

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贸易路线之一,连接了东西方的文化、经济和人民。

它不仅仅是一条交通路线,更是一段承载着沧桑和繁荣的历史。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

一、夏商周时期的古代丝绸之路(约公元前 2200 年-公元 256 年)夏商周时期,丝绸之路还只是一条陆上贸易路线的雏形。

在这个时候,陕西、甘肃和新疆地区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节点。

商代时期的殷墟也出土了一些与西方地区有关的贸易品,如铜器和翡翠等。

这些早期的贸易活动奠定了丝绸之路的基础。

二、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公元前 256 年-公元 907 年)公元前 256 年,中国的西北部地区开始兴建大规模的道路网络,这标志着丝绸之路的形成。

随着汉朝和唐朝的兴起,丝绸之路迅速发展成为历史上最为繁荣的贸易路线之一。

丝绸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品之一,它以其轻盈柔软、华美耐磨的特性吸引了无数西方商人。

此外,还有诸如瓷器、茶叶、铁器、马匹等中国特色的商品也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的畅销品。

丝绸之路还运输了许多来自西方地区的贵重物品,如白金、欧亚动物、药材等,这些商品丰富了东亚地区的市场。

三、蒙元时期的丝绸之路(1206 年-1368 年)在蒙古帝国的统治下,丝绸之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成吉思汗和其子孙拓展了帝国的版图,使丝绸之路连接了更多的地区。

此时期的丝绸之路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贸易通道,还在文化、政治和军事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蒙古帝国的统一,使得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

东亚、中亚和欧洲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随之加深。

蒙元时期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出现,如马可·波罗的游历和蒙古征服者的传奇故事。

这段时期充满了传奇和冒险,也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四、明清时期的丝绸之路(1368 年-1840 年)明清时期,丝绸之路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

此时期的丝绸之路以安全和顺畅的贸易进行为特征。

各类商品在东西方之间频繁往来,经济繁荣导致了社会发展的进步。

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

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

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一、引言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的起源和发展对于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丝绸之路的起源以及在历史中的发展演变。

二、丝绸之路的起源丝绸之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西汉时期,那时候中国已经掌握了丝绸的制作技术,并开始向西方进行贸易。

由于丝绸在当时被认为是奢侈品,因此丝绸之路很快成为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可以将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出口到西方,而西方则可以将黄金、珍宝、文化艺术品等物品输入到中国。

三、丝绸之路的发展1. 经济交流丝绸之路的发展推动了东西方经济的繁荣。

由于贸易的频繁,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在西方市场上极受欢迎,这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同时,西方的商品也被引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市场。

通过这种双向的经济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2. 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交流,还带来了重要的文化交流。

随着贸易的进行,中国的佛教、道教、汉字书法、医学等文化知识逐渐传入西方,而西方的宗教、科学、技术等文化也被引入到中国。

这样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的繁荣。

3. 政治影响丝绸之路的发展还对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和平交流。

同时,丝绸之路也为西方国家提供了了解和学习中国的机会,从而推动了世界政治的发展。

四、丝绸之路的影响1. 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丝绸之路的发展使得不同文明之间产生了交流和融合。

东方的佛教、道教传入西方,西方的宗教、科学传入东方,形成了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文明交汇点,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丝绸之路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融合。

通过贸易,不同国家之间的市场逐渐联系起来,促进了商品和资金的流通,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3. 唤起了对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识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使得丝绸之路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之路历史演变
(一)、先秦南和越国时期: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先秦南和越国时期岭南地区海上交往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岭南先民已经利用独木舟在近海活动。

2、距今5000~3000年期间,东江北岸近百公里的惠阳平原,已经形成以陶瓷为纽带的贸易交往圈,并通过水路将其影响扩大到沿海和海外岛屿。

3、通过对海船和出土陶器,以及有肩有段石器、铜鼓和铜钺的分布区域的研究得知,先秦时期的岭南先民已经穿梭于南中国海乃至南太平洋(601099,股吧)沿岸及其岛屿,其文化间接影响到印度洋沿岸及其岛屿。

4、根据出土遗物以及结合古文献的研究表明,南越国已能制造25~30顿的木楼船,并与海外有了相当的交往。

5、南越国的输出品主要是:漆器、丝织品、陶器和青铜器。

输入品正如古文献所列举的“珠玑、犀(牛)、玳瑁、果、布之凑。

”主要的贸易港口有番禺(今广州)和徐闻(今徐闻)。

(二)、西汉中晚期和东汉: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
1、《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

……”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汉武帝灭南越国之后。

东汉(特别是后期)航船已使用风帆;大秦(罗马帝国)已第一次由海路到达广州进行贸易;中国带有官方性质的商人也到达了罗马。

这标志着横贯亚、非、欧三大洲的、真正意义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2、随着汉代种桑养蚕和纺织业的发展,丝织品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输出品。

乳香(薰
炉)和家内奴仆(托灯俑)乃以往输入品中所未见。

由于两汉版图扩张到今东南亚的部分地区,政府加强了海上丝绸之路沿海港市的管理,例如在今徐闻“置左右候官,在县南七里,积货物于此,备其所求,与交易”。

也出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商业城(600306,股吧)市,例如番禺、徐闻、合浦(今合浦附近)、龙编(今越南河内)、广信(今梧州)、布山(今贵港)和桂林(今桂林)等。

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岭南与内地的水路和陆路交通也由此显得重要而得到修治。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
1、孙吴政权黄武五年(226年)置广州(郡治今广州市),加强了南方海上贸易。

2、有史料可稽,东晋时期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3、对外贸易涉及达十五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包括东南亚诸国,而且西到印度和欧洲的大秦。

经营方式一是中国政府派使团出访,一是外国政府遣使来中国朝贡。

4、丝绸是主要的输出品。

输入品有珍珠、香药、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翡翠、孔雀、金银宝器、犀象、吉贝(棉布)、斑布、金刚石、琉璃、珠玑、槟榔、兜銮等。

5、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易的发展,致使对外贸易收入成为南朝各政权的财政依赖。

(四)、隋唐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1、隋统一后,加强了对南海的经营,南海、交趾为隋朝著名商业都会和外贸中心;义安(今潮州市)、合浦也是占有一定地位的对外交往港口。

2、唐朝经济发展,政治理念开放兼容,外贸管理体系较完善,法令规则配套,有利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和畅通。

3、唐朝海上交通北通高丽、新罗、日本,南通东南亚、印度、波斯诸国。

特别是出发
于广州往西南航行的海上丝绸之路,经历9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期89天(不计沿途停留时间),全程共约14000公里,是8~9世纪世界最长的远洋航线。

此外,广州可能也开辟直航菲律宾岛屿的航线。

4、自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设市舶使后,市舶使(一般由岭南帅臣兼任)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南海贸易,注重经济效益,为地方和中央开辟了可观的财政来源。

另外地方豪族和地方官乃至平民也直接经营海外贸易,促使社会生活发生变化。

5、出口商品仍以丝织品和陶瓷为大宗。

此外还有铁、宝剑。

马鞍、绥勒宾节(Silbinj,意为围巾、斗篷、披风)、貂皮、麝香、沉香、肉桂、高良姜等。

进口商品除了象牙、犀角、珠玑、香料等占相当比重外,还有林林总总的各国特产。

特别要提到的是“昆仑奴”的贩进。

6、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对唐代社会的变革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五)、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持续发展
1、宋朝一系列对外贸易政策力图达到这样的目的:一是保证市舶司掌握的舶货源源不断地向京师输送;二是尽可能扩大市舶司直接掌握的海外进口商品的数量和价值。

2、宋朝与东南沿海国家绝大多数时间保持着友好关系,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第一大港。

南宋末海盗活动特别猖獗时则另当别论。

3、由大食国(指阿拉伯半岛以东的波斯湾和以西的红海沿岸国家)经故临国(今印度半岛西南端的奎隆),又经三佛齐国(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部),达上下竺与交洋(即今奥尔岛与暹罗湾、越南东海岸一带海域),“乃至中国之境。

其欲至广(广州)者,入自屯门(今香港屯门);欲至泉州者,入自甲子门(今陆丰甲子港)。

”这就是当时著名的中西航线。

这条主干道的航线除了向更远伸展之外,还有许多支线。

4、市舶司制度至宋代已逐渐完备。

其职能为:第一,对出口商船的管理与服务。

包括
发放中国商船出口许可证;检查有无夹带违禁物品;设宴饯行即将出海的中国外商船;护送商船到珠江口;给前往国内其他港口的中国商船以“防船兵仗”等。

第二,对进口商船的管理与服务。

包括船只到达之前的祈风祭神;检查进口船只有无夹带违禁物品、进口货物的抽解、博买;接待外商、贡使等。

第三,其他与外贸有关的事宜。

例如向朝廷报告贡船到岸消息,向汴京、行在纲运舶货,出卖舶货等。

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中央有效操纵市舶使以控制外贸。

5、“元丰市舶条”在加强朝廷对外贸的管理方面影响深远,标志着中国古代外贸管理制度又一个发展阶段的开始。

6、流动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商品有:(1)中国政府允许出口者:丝织品、陶瓷器、漆器、酒、糖、茶、米等;允许进口者主要有:香药、象犀、珊瑚、琉璃、珠钊、宾铁、鳖皮、玳瑁、车渠、水晶、蕃布、乌樠、苏木等。

其中香药种类繁多,数量甚大,价值也高。

(2)中国政府时许时禁者:金银、铜器、铜钱。

中国政府不允许者:兵器及可造兵器之物、一部分书籍。

还严禁外国货币进口,以防“紊中国之法”。

7、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持续发展,大大增加了朝廷和港市的财政深收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生活,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