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橡胶生产消费状况及前景.pdf
氟橡胶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氟橡胶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氟橡胶是一种优异的高温、耐化学腐蚀和耐老化性能的橡胶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领域。
本文将从氟橡胶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氟橡胶的生产现状全球氟橡胶的主要生产国家有美国、日本、德国、中国等。
其中,美国是全球氟橡胶的主要生产国家,其拥有完善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设备。
日本在氟橡胶的研发和生产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其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德国以其严谨的工艺和高品质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在氟橡胶领域的发展也十分迅速,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氟橡胶生产和消费国家。
氟橡胶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制备橡胶混炼料、硫化等工序。
氟橡胶的主要原料是氟化碳、氟化钠等,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加工,将原料转化为橡胶混炼料。
然后,通过硫化等工艺,使橡胶混炼料形成具有特定性能的氟橡胶成品。
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可靠。
二、氟橡胶的发展趋势1. 新材料的开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氟橡胶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氟橡胶的发展将重点关注新材料的开发,以提高其性能和适应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例如,开发高强度、高韧性的氟橡胶,使其在高温、高压等恶劣条件下仍能保持优异的性能。
2. 绿色环保:在氟橡胶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未来氟橡胶的生产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例如,采用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有效处理,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3. 自动化生产: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氟橡胶的生产将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
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的影响。
4. 产业升级:氟橡胶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氟橡胶的需求不断增加,氟橡胶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升级。
例如,加大对氟橡胶研发和生产的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
国内氟橡胶产业发展趋势

国内氟橡胶产业发展趋势国内氟橡胶产业发展趋势摘要:氟橡胶是一种具有优异耐油、耐溶剂、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的高级弹性体材料,在航空、汽车、化工、医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随着国内外环境保护政策的推进和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氟橡胶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宏观环境、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方面分析国内氟橡胶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对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宏观环境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以及环境污染的严重加剧,各国开始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和使用,提倡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模式。
氟橡胶作为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的高性能材料,在新能源、环保装备、节能减排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清洁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氟橡胶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市场需求1.航空航天市场:随着国内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氟橡胶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氟橡胶具有耐高温、耐油、耐腐蚀等特性,能够适应极端环境下的工作条件。
未来,氟橡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
2.汽车市场: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氟橡胶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氟橡胶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密封件、导管等方面。
随着汽车工业迈向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的发展方向,对氟橡胶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化工市场:氟橡胶在化工领域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在强酸、强碱等恶劣环境中使用。
随着国内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氟橡胶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4.医疗市场: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安全、耐用的医疗器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氟橡胶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溶剂等特性,在医疗器械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三、技术创新1.材料创新:随着新材料的不断研发和应用,氟橡胶产业也在不断进行材料创新。
比如,新型氟橡胶材料的开发,能够使氟橡胶产品的性能进一步提升,满足不同领域对氟橡胶产品性能的需求。
2.工艺创新:氟橡胶的加工制备技术一直是氟橡胶产业发展的关键。
随着机械制造业和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氟橡胶加工制备工艺也在不断创新。
2023年氟橡胶行业供需规模虽持续扩大、但技术落后、体系不完善等发展阻碍仍存报告模板

4.氟橡胶行业需政府企业合力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我国氟橡胶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市场和体系不完善等主要障碍。为了推动该行业的发展,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提高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以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te fluorine rubber industry system
市场供需规模、体系不完善
1. 行业供需规模受限:尽管我国氟橡胶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由于市场和体系不完善等因素,行业供需规模仍受到一定限制。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未能完全跟上行业产能扩张的速度,导致部分产能闲置。同时,由于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也使得行业整体规模受限。
2. 体系不完善阻碍发展:我国氟橡胶行业的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政策法规、技术研发、市场监管等方面。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影响了行业的稳定发展。技术研发的不足,使得行业在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发展受到限制。市场监管的缺失,导致行业存在一些不良竞争和违规行为,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形象。
氟橡胶行业的供需规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因素包括:
氟橡胶供需规模受限,体系不完善制约发展
中国氟橡胶行业面临供需规模和体系不完善阻碍发展
我国氟橡胶行业供需规模存在限制
中国氟橡胶行业生产体系待完善
我国氟橡胶行业面临供需规模和体系不完善,企业需优化产能布局、提高效率和质量,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
2023年氟橡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氟橡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氟橡胶是一种高性能橡胶,具有卓越的耐油性、耐溶剂性、耐高温性和耐氧化性,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市场发展现状、主要应用领域、主要龙头企业和未来市场趋势四个方面来分析氟橡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一、市场发展现状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氟橡胶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氟橡胶的应用领域众多,涉及到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化工等各个方面,在这些领域中,氟橡胶的卓越性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据市场研究机构统计显示,2019年全球氟橡胶市场规模为11.37亿美元。
从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是氟橡胶市场最大的地区,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38.5%。
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分别占据了29%和19.6%的市场份额。
从市场利润来看,氟橡胶的毛利润在15%左右,市场前景看好。
二、主要应用领域1.航空航天领域:氟橡胶在航空航天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生产蒸汽冷凝器、燃油系统、车轮刹车、高压油管和油封等部件。
2.汽车领域:氟橡胶在汽车领域中主要应用在高温、强化学性、载压和机械应力等极端条件下的液压、油封、橡胶密封件等部件上。
3.电子领域:氟橡胶在电子领域中主要应用在高温、高压、低漏率和不受电磁干扰等极端条件下的各种密封件、O型圈等。
4.化工领域:氟橡胶在化工领域中主要应用在对化学腐蚀性比较强的酸、碱、有机溶剂、石油产品、气体等介质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化学性波动。
三、主要龙头企业1.多氟多集团:多氟多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氟橡胶龙头企业,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最大的氟橡胶生产厂商之一,产品包括氟橡胶密封圈、氟橡胶O型圈、氟橡胶中空O型圈等。
2.博世科仪:博世科仪是国内重要的氟橡胶生产商之一,产品涵盖氟橡胶密封件、O型圈、静环、动环等。
3.昆山鸿逸:昆山鸿逸是一家专业制造氟橡胶密封件和O型圈的企业,在酸、碱、油、气温环境和某些腐蚀性介质下,具有卓越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
氟橡胶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氟橡胶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氟橡胶是一种高性能橡胶,具有耐高温、耐油、耐酸碱等优异性能,
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化工等领域。
目前,氟橡胶的生产
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下:
一、生产现状
1.全球氟橡胶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其中,美国的DuPont公司、欧洲的Solvay公司和日本的旭化成公司是全球三大氟橡胶生产商。
2.我国氟橡胶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氟橡胶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山东等地,其中以江苏为主要
生产基地。
3.我国氟橡胶生产技术和设备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我国氟橡胶产业的发展前
景十分广阔。
二、发展趋势
1.氟橡胶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
随着航空、航天、汽车、化工等行业的不断发展,氟橡胶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
2.氟橡胶的品种和规格将不断丰富。
随着氟橡胶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氟橡胶的品种和规格将不断丰富,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3.氟橡胶的环保性能将得到提高。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氟橡胶的环保性能将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生产企业将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
4.氟橡胶的生产技术将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氟橡胶的生产技术将不断创新,生产效率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将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氟橡胶作为一种高性能橡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我国氟橡胶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4年氟橡胶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氟橡胶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氟橡胶是一种特种橡胶材料,在高温、高压、化学腐蚀等苛刻环境下具有出色的耐久性和化学稳定性。
它具有优异的耐油性、耐溶剂性和耐老化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化工等领域。
本文将对氟橡胶市场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
2. 氟橡胶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氟橡胶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氟橡胶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主要推动因素包括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的增长以及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3. 氟橡胶市场应用行业3.1 航空航天氟橡胶在航空航天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它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发动机、燃油系统、密封件、管道等部件中。
氟橡胶的耐高温性能使其能够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因此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2 汽车工业氟橡胶在汽车工业中也有广泛应用。
它被用于汽车发动机密封件、传动系统、燃油系统等关键部件中。
氟橡胶的耐油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使其能够适应汽车工业中复杂的工况要求。
3.3 化工行业氟橡胶在化工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于管道、阀门、泵等设备的密封件中。
由于化工行业对材料的耐腐蚀性要求较高,氟橡胶作为一种化学稳定性极高的材料,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4. 氟橡胶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氟橡胶市场存在着一些主要的竞争厂商,包括3M公司、道康宁公司、上海联化伟业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
这些公司凭借其优异的产品性能、技术优势以及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然而,氟橡胶市场竞争激烈,新进入者也在不断涌现。
一些新兴厂商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来获得市场份额。
同时,氟橡胶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高,为市场竞争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
5. 氟橡胶市场发展趋势5.1 新材料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材料在氟橡胶领域的应用不断涌现。
例如,将纳米材料与氟橡胶相结合,可以提高氟橡胶的性能,拓展其应用领域。
5.2 环保要求的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环保材料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氟橡胶由于其低毒性、低温释放等特点,在环保要求逐渐提升的背景下,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2023年氟橡胶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氟橡胶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目录绪论 (4)一、氟橡胶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4)(一)、氟橡胶行业近三年财务数据及指标分析 (4)(二)、现金流对氟橡胶业的影响 (7)二、氟橡胶业数据预测与分析 (7)(一)、氟橡胶业时间序列预测与分析 (7)(二)、氟橡胶业时间曲线预测模型分析 (8)(三)、氟橡胶行业差分方程预测模型分析 (9)(四)、未来5-10年氟橡胶业预测结论 (9)三、2023-2028年氟橡胶行业企业市场突围战略分析 (10)(一)、在氟橡胶行业树立“战略突破”理念 (10)(二)、确定氟橡胶行业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 (11)1、市场定位 (11)2、产品定位 (11)3、品牌定位 (13)(三)、创新寻求突破 (13)1、基于消费升级的科技创新模式 (14)2、创新推动氟橡胶行业更高质量发展 (14)3、尝试业态创新和品牌创新 (15)4、自主创新+品牌 (16)(四)、制定宣传计划 (17)1、策略一:学会做新闻、事件营销——低成本的传播工具 (17)2、策略二:学会以优秀的品牌视觉设计突出品牌特色 (17)3、策略三:学会使用网络营销 (18)四、氟橡胶行业发展状况及市场分析 (18)(一)、中国氟橡胶市场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18)(二)、氟橡胶行业结构分析 (19)(三)、氟橡胶行业各因素(PEST)分析 (20)1、政策因素 (20)2、经济因素 (21)3、社会因素 (21)4、技术因素 (22)(四)、氟橡胶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2)(五)、氟橡胶行业特征分析 (22)(六)、氟橡胶行业相关政策体系不健全 (23)五、氟橡胶行业政策背景 (24)(一)、政策将会持续利好氟橡胶行业发展 (24)(二)、氟橡胶行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24)(三)、氟橡胶行业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25)(四)、宏观经济背景下氟橡胶行业的定位 (25)六、氟橡胶行业企业转型思考(2023-2028) (26)(一)、氟橡胶业的内生延伸——选择与定位 (26)(二)、氟橡胶跨行业转型延伸 (26)(三)、氟橡胶企业资本计划分析 (27)(四)、氟橡胶业的融资问题 (27)(五)、加强氟橡胶行业人才引进,优化人才结构 (27)七、氟橡胶行业竞争分析 (28)(一)、氟橡胶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28)(二)、中国氟橡胶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9)(三)、中国氟橡胶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30)1、中国氟橡胶行业现有企业的竞争 (30)2、中国氟橡胶行业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30)3、中国氟橡胶行业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30)4、中国氟橡胶行业新进入者威胁分析 (30)5、中国氟橡胶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31)八、氟橡胶产业投资分析 (31)(一)、中国氟橡胶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31)(二)、大项目招商时代已过,精准招商愈发时兴 (32)(三)、中国氟橡胶行业投资风险 (32)(四)、中国氟橡胶行业投资收益 (33)九、“疫情”对氟橡胶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及对策 (33)(一)、国内有关政府机构对氟橡胶业的建议 (34)(二)、关于氟橡胶产业上下游产业合作的建议 (34)(三)、突破氟橡胶企业疫情的策略 (35)绪论本文主要分析了氟橡胶行业公司在未来五年(2023-2028)中的市场突破份额,并提供了指导意见。
氟橡胶生产消费状况及前景.pdf

1955年KellossMW公司开发出氟橡胶。
1957年杜邦公司首次以VDF与CTFE(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形式商品化。
20世纪50~60年代由于美苏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迅猛发展。
尽管氟橡胶首先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但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才是推进氟橡胶快速增长的真正动力。
冷战结束后,随着汽车工业的需求大增,氟橡胶作为高性能密封材料迅猛发展,每年以20%~30%高速度增长;70年代仍保持10%的速度增长;80年代增长速度为7%~8%;进入21世纪一直保持在5%~6%。
2012年世界FKM总产能为4.0万t/a,总产量约2.3万t,开工率为57.5%。
国外FKM主要生产厂家有美国的杜邦功能弹性体公司、Dyneon(丹尼昂),比利时SolvaySolexis(苏威苏莱克斯),日本的大金(Daikin)公司。
FKM产品可以生胶、混炼胶、硫化胶形式提供。
各企业的生胶产品具有一系列黏度和特殊比重(1.54~1.91),企业可针对特殊生产工艺和最终用途提供众多产品牌号,即以各种基本聚合物为基础,采用许多硫化配方体系,最常用的是双酚A或过氧化物硫化体系。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氟橡胶,60年代建立了中试装置,主要满足航空航天等军工行业需求。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内FKM的发展,“十五”期间国内年产能从300t增加到3000t左右,2012年我国产能为1.67万t/a,居世界第一,占比42%。
我国主要生产厂家为中国化工集团的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年产能7000t,为世界最大。
在品种类型上主要以26型胶(VDF和HFP共聚,类似美国杜邦公司Viton?A型胶)为主,少量246型胶(VDF、HFP和TFE共聚,类似杜邦公司的Vi-ton?B型胶)和23型胶(VDF和CTFE共聚),这几类产品占氟橡胶总产量的90%以上,胶种也以高、中门尼黏度为主,可见我国企业低端产品产能明显过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5年KellossMW公司开发出氟橡胶。
1957年杜邦公司首次以VDF与CTFE(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形式商品化。
20世纪50~60年代由于美苏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迅猛发展。
尽管氟橡胶首先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但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才是推进氟橡胶快速增长的真正动力。
冷战结束后,随着汽车工业的需求大增,氟橡胶作为高性能密封材料迅猛发展,每年以20%~30%高速度增长;70年代仍保持10%的速度增长;80年代增长速度为7%~8%;进入21世纪一直保持在5%~6%。
2012年世界FKM总产能为4.0万t/a,总产量约2.3万t,开工率为57.5%。
国外FKM主要生产厂家有美国的杜邦功能弹性体公司、Dyneon(丹尼昂),比利时SolvaySolexis(苏威苏莱克斯),日本的大金(Daikin)公司。
FKM产品可以生胶、混炼胶、硫化胶形式提供。
各企业的生胶产品具有一系列黏度和特殊比重(1.54~1.91),企业可针对特殊生产工艺和最终用途提供众多产品牌号,即以各种基本聚合物为基础,采用许多硫化配方体系,最常用的是双酚A或过氧化物硫化体系。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氟橡胶,60年代建立了中试装置,主要满足航空航天等军工行业需求。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内FKM的发展,“十五”期间国内年产能从300t增加到3000t左右,2012年我国产能为1.67万t/a,居世界第一,占比42%。
我国主要生产厂家为中国化工集团的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年产能7000t,为世界最大。
在品种类型上主要以26型胶(VDF和HFP共聚,类似美国杜邦公司Viton?A型胶)为主,少量246型胶(VDF、HFP和TFE共聚,类似杜邦公司的Vi-ton?B型胶)和23型胶(VDF和CTFE共聚),这几类产品占氟橡胶总产量的90%以上,胶种也以高、中门尼黏度为主,可见我国企业低端产品产能明显过剩。
表1为2012年世界FKM生产企业情况。
目前FKM的新建拟建项目主要集中在中国,如大金氟化工(中国)公司在常熟建3200t/a装置,计划2013年投产;苏威特种聚合物(常熟)有限公司在常熟建3000t/a装置,计划2014年投产;另外,山东华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培霖化工有限公司等也拟建装置。
预计2017年世界总产能将达到4.6万t/a以上,中国FKM产能将超过2.3万t/a,世界占比50%,2012~2017年产能年均增长率为3%~4%。
FKM的最大的特点是耐温、耐候和耐大多数溶剂及化学品,并具极佳的密封性和机械性能,主要用于极端温度和化学腐蚀性强的场合,因此成本较高。
其硫化胶一般具有较佳的低温柔韧性和低回弹性,虽耐溶剂性能较好,但含有机溶剂会引起相当大的肿胀现象。
另外,FKM对湿度敏感,需严格控制加工环境的湿度,因而加工工艺较难,致使其配合材料成本高。
2009年全球FKM的需求量约为1.95万t,其中美国占世界消费量的25%,欧洲占28%,亚太占44%。
2012年全球FKM需求量约为2.3万t,需求占比为美国26%、欧洲27%、中国22%、日本15%、其他10%。
预计2017年全球需求量约3万t,届时装置开工率如能提高到65%,则可满足需求。
2012年我国FKM需求量约0.7万t,预计2017年中国需求量将超过1万t。
由于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档次较低,还无法大规模进入高档轿车、飞机、食品加工等领域,因此一方面我国需要向其他国家出口才能消化低端产品产能;另一方面我国还需进口一部分高档胶种或最终制品。
从消费领域看,全球FKM类氟橡胶主要用于汽车业,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需求乏力,今后拉动需求的驱动力主要在我国。
如2006年美国75%的FKM用于汽车行业,2009年降到70%;而目前我国汽车工业需求已占FKM氟橡胶用量的60%以上。
此外,FKM还广泛用于民航、石油、化学和医疗等工业部门,其对氟橡胶的需求量的年增长速度高于汽车行业。
(1)汽车行业FKM对各种车辆(轿车、卡车、越野车)用液体都具备耐高温性、低渗透性和较好的相容性,特别适用于机罩下严酷环境,是理想的机罩下零部件用材料,如燃料系统部件中的燃油管路软管、滤清器垫圈、燃油喷射密封、油泵密封等;发动机部件中的阀杆油封、汽缸缸套密封、曲轴密封圈等;尾气排放系统部件中的密封和隔膜,以及传动装置的密封等零部件都可采用FKM。
目前,车用液体如齿轮润滑液、发动机机油和其他润滑剂等要设计成超常寿命,因此需加入胺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学品对密封材料有害,另外汽车用其他基础液体也需采用耐化学品的软管和衬垫。
另外,环保规定的日益严格对扩大FKM在汽车上的使用起到重要作用。
密封用途中,FKM能经受发动机近年不断提高的温度和燃油与发动机防冻液的腐蚀性,由于汽车生产厂家需要经久耐用的零部件,因此对FKM需求量也上升。
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空气资源局的《LEVⅡ》条例于2004年颁布实施,该条例规定每辆汽车的蒸发泄漏总量不得超过0.59g/d,迫使汽车生产商将汽车燃料系统的密封和发动机的垫片由原来的硅橡胶改用氟橡胶材料。
在我国,随着无铅汽油和电喷装置等在汽车上的使用,燃油胶管的内胶层也已逐步用氟橡胶代替了丁腈橡胶,由我国自主开发出的氟橡胶为内层的胶管目前在桑塔纳、奥迪、富康等汽车上广泛使用。
此外在装卸车液压系统,大型装卸车液压系统连续工作时间长,油温及机件温度上升很快,在普通橡胶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一般要采用氟橡胶制品替代。
由于国产生胶还未能全面进入新车市场,我国每年需花费大量外汇用于进口氟橡胶或氟橡胶汽车零配件。
(2)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FKM主要用于O型圈,可在高温和极端液体中起到紧密密封作用。
FKM的其他性能如耐磨性等对航空航天也十分重要,可在高真空状态下起到密封作用。
目前大多数商用和军用飞机都仰仗于FKM的可靠性和特殊性能。
商用和军用飞机的涡轮发动机、自备供电装置和液压制动装置按惯例都需采用FKM密封。
上海三爱富开发的低温性能良好的氟橡胶也已应用于神舟工程。
(3)化学/油气加工由于石油钻井越来越深,需要在高压、高温和腐蚀性化学环境下操作,因此FKM是在钻井、测井、完井和提高石油采收率等方面理想的设备零部件适用材料,如可生产密封件、阀门、盘根、垫片等。
旭硝子的AFLAS?具有优异的耐严酷环境,在某些领域已替代普通FKM。
苏威等公司也开发出高性能特殊级别的与AFLAS?竞争的产品。
尽管油气加工业比较成熟,但仍在扩大,FKM的混炼胶和制品在该领域仍有发展空间。
设想,如果我国掺入二甲醚的LPG罐用密封件采用氟橡胶材料,就应不会出现腐蚀、泄漏问题,这样可为大量过剩的二甲醚在民用燃气领域提供安全应用的保证。
(4)其他领域FKM的其他用途很多,包括污染防治设备、液压/气动软管、管线、聚合物加工助剂等。
在发电行业,高硫煤受到严格的大气防污法规监控,必须增加脱硫设施治理高温废气。
该系统中的非金属伸缩节就是由FKM和耐热纤维或金属丝网制成的。
FKM的其他各种消费还有食品饮料加工、制药、OA设备、涂层织物和电缆电线护套等。
这些领域中FKM用于生产各种密封件,如热缩管、O型圈、垫圈和盘根等。
此外,每年约有1000~2000t的FKM用作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合物加工助剂。
FKM的市场价格依购买量及等级不同约为190~250元/kg。
FSR的分子结构一般为:CH3-SiO-CH2CH2CF3,并含有少量CH3-SiO-CH=CH2,用过氧化物交联。
FSR种类较多,按产品形态可分为液体和混炼型两大类;液体FSR按硫化方式又分热硫化型、室温硫化型和不硫化型三种,分子量相对较低;按聚合方式可分为均聚型和共聚型。
大规模生产的FSR主要是以γ-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为结构单元的均聚聚合物,同时也生产硅原子上带有甲基和乙烯基及三氟丙烯链节的共聚聚合物。
FSR兼有氟和硅的特性,既耐溶剂、燃料和油品(类似氟碳烃)又具有高低温适应性(类似有机硅,使用温度-63~232℃),是唯一既耐燃料、燃油和溶剂又具低温回弹性、优异的耐臭氧和耐候性的材料,有着全球综合性能最好的合成橡胶之一的美称。
另外,特种牌号的FSR还含有甲基苯基链节,被称为苯撑氟硅橡胶,具有耐热、耐辐射、耐溶剂的良好性能,可在300℃下长期使用。
为了满足FSR在苛刻环境下的使用要求,美国道康宁公司开发了杂化型的全氟烷撑-烷撑氟硅橡胶,主要特点是耐热性、耐溶剂性和强度有了较大的改善,缺点是低温性能较差(Tg=-24℃),以及1,1,2,2-四氟丁基醚撑氟硅橡胶,因烷撑链中含有醚键,所以低温性能获得了明显地改善。
FSR的主要单体为2,4,6-三甲基-2,4,6-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是由3,3,3-三氟丙烯与甲基二氯硅烷生产的。
该单体在催化剂存在下聚合成FSR生胶。
但未填充的FSR生胶强度极低,必需经过加工过程补强。
一般需在生胶中加补强填料、增量填料、改性添加剂、结构控制剂、操作剂、硫化剂、着色剂等,再按照产品的用途设计配方,经过原材料的科学配合和在专业设备上混炼,或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特殊处理才能变成有使用价值的胶料。
胶料性能和橡胶零部件的形状尺寸、公差要求是根据客户要求设计加工的。
合格的胶料按一定工艺条件装入模具进行一段硫化,必要时还要进行二段硫化后才能达到使用要求。
FSR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化学组成、生胶氟含量、乙烯基含量、粘均分子量以及挥发份含量。
生胶的酸碱性和粘均分子量的大小会影响混炼胶的加工和胶料的硫化性能以及成品的收缩率和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所以稳定的生胶质量是保证FSR制品优良的先决条件。
由于FSR综合性能优异,生胶品种较多,加工方法多样,所以制品繁多,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电子通讯、电力、电器、精密机械、石油化工、医疗卫生等领域,其中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是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业。
20世纪50年代初,MecbeeET,HasjalolioneRN等在对一系列含氟有机硅化合物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稳定的氟硅化合物结构。
1951年美国空军部门与美国道康宁公司合作研究,直到1956年问世了第一个商品牌号为SilasticLS-53的FSR胶料。
1967年前苏联投产了4个品种。
1978年日本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开发了FE系列FSR;1995年推出SIFEL?系列产品,是在全氟聚醚骨架末端加上有机硅交联基团的聚合物,该品最大的优点是在-50℃以下仍可保持弹性,还具备低温渗透性、优异的电绝缘性、耐蒸汽和极性溶剂,主要用于半导体、电子市场。
而后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发展出多种FSR及其同系化合物并逐渐成为一系列制品。
2012年世界FSR总产能约7000~8000t/a。
国外主要生产企业为美国道康宁、日本信越化学和Momentive(迈图,其前身为GE有机硅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