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高分技巧18个虚词“而”的主要用法》进阶练习(一)

《文言文阅读高分技巧18个虚词“而”的主要用法》进阶练习(一)
《文言文阅读高分技巧18个虚词“而”的主要用法》进阶练习(一)

文言文阅读高分技巧18 个虚词“而”的主要用法》进阶

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苏秦始将连横

刘向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为我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纵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以忽乎哉?”

(选自白本松、华锋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编》(上册),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年10 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两个“说”读音、意义都相同,都读shu o,主张。

B.陈箧数十。陈箧:摆出书箱子。

C.引锥自刺其股股:大腿。

D.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

特:只、不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引锥自刺其股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①抵掌而谈,赵王大悦②君将哀而生之乎

C.①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②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①诸侯相亲,贤于兄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下列各句对其所用句式解说错误的一项()

A.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

(被动句,“在”、“用”均为动词直接表被动。)

B.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被动句,“于”表被动。)

C.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

(判断句,用“耳”表判断。)

D.天下莫之能伉。

(宾语前置句。“伉”通“抗”,动词“之”作宾语提前。)

4?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部反映苏秦“合纵”成功的一组()

①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②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③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④式于政, 不式于勇⑤转毂连骑,炫煌于道⑥皆欲决于苏秦之策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耗尽资用,游说秦王没有成功;狼狈归家,受到家人蔑视。

B.苏秦不惧失败,发愤读书,刻苦钻研,充满自信,终于成功。

C.苏秦游说赵王,受到重用,一时间合纵策略遍行天下各诸侯国。

D.苏秦终于衣锦还乡,家人去郊外迎接;他嫂子前倨后恭、让苏秦感慨万端。

参考答案:

1、A

2、C

3、B

4、B

5、C

解析:1、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这类题,主要是回归原文,利用语境来判断,同时利用课本所学做相关迁移或拆字法等也可以判断,这也需要平时加强记忆积累。前一个“说”读Shu i,劝说、游说;后一个“说”Shu Q主张、意见。

2、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词义的理解能力及用法的辨析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 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及相关词义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A①其:他的,②其:自己;B①而: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相当于“地”,②而: 表并列;C两个“之”都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①于:表比较,②于:表被

动。

3、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文字翻译能力。这类题需学生有一定文言文阅读的知

识储备,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用法。另外翻译时还要抓住重点实词、虚词,重要句式。该句中的“于”不表被动,“式”解释为“用心” ,“于”相当于介词“在” 。

4、①说苏秦开始游说赵王,不能说明成功;④说的是有用的谋略用在政治上而不用在军事上。⑤说苏秦的威势。

5、此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把握信息要点及体会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此类题需学生仔细阅读,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深入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然后认真筛选选项。

遍行于天下各诸侯国”不准确,文中讲的是“山东之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