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疫情期间心理疏导- 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合集下载

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疫情的相关知识,提高防疫意识。

2. 帮助学生学会调整心态,应对疫情期间的生活和学习压力。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爱他人,共同抗击疫情。

三、教学内容1. 疫情的基本知识介绍2. 疫情期间的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3. 调整心态,保持积极情绪的方法4. 防疫措施及相关知识5.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爱他人,共同抗击疫情四、教学方法1. 讲座法:讲解疫情相关知识,心理压力应对策略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疫情期间的心态调整,分享防疫经验。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小组活动法:开展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疫情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疫情发展。

2. 讲解疫情期间的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调整心态,保持积极情绪。

3. 分享防疫措施及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防疫意识。

4.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爱他人,共同抗击疫情。

5. 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疫情期间的心态调整,分享防疫经验。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疫情防控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2.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

3.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在疫情期间的心态调整情况,以及是否能够正确应对心理压力。

七、教学资源1. 疫情相关知识资料:包括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防护措施等。

2. 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包括调整心态的方法、保持积极情绪的技巧等。

3. 防疫经验分享:收集学生在疫情期间的防疫经验和心理调适方法。

八、教学反馈与改进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及时给予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不断调整和优化教案,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延伸1. 开展疫情防控心理健康主题的系列活动,如讲座、座谈会、心理辅导等。

学生疫情期间心理健康防护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学生疫情期间心理健康防护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学生疫情期间心理健康防护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疫情的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健康防护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1. 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心理健康防护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

2.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护机制。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疫情心理健康资料。

2. 准备心理健康防护技巧PPT。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分享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案例,引发学生对疫情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2. 讲解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疫情对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引导学生认识到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 心理健康防护方法讲解:介绍心理健康防护的方法和技巧,如放松训练、积极思考、情绪调节等。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疫情期间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护机制。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心理健康防护方法,制定自己的心理防护计划,并在的一个月内进行实施和反馈。

2. 课后咨询:提供课后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疫情期间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次班会的反馈,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防护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3. 课后跟进: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防护计划的实施情况。

八、教学资源1. 疫情心理健康资料:包括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心理健康防护方法等。

2. 心理健康防护技巧PPT:包含心理健康防护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相关案例。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背景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关于疫情心理疏导的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4篇)

关于疫情心理疏导的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4篇)

疫情心理疏导的主题班会教案关于疫情心理疏导的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疫情心理疏导的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疫情心理疏导的主题班会教案篇1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提高广大师生疫情防范意识,消除恐慌心理,急躁情绪,焦虑心态,营造和谐氛围,使在校学生安心学习、在家学生静心线上学习、家长理解配合学校工作,全力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身心健康,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疏导的实际作用,制定教体局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疏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省市县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和相关文件要求,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综合发展。

二、基本原则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疏导。

2、面向全体师生和广大家长,通过开展心理辅导教育活动,缓解师生疫情期间心理压力,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使家长科学教子,理性对待疫情防控期间孩子诸多问题。

3、关注特殊学生群体,根据个别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综合施策,家校联合抗疫,形成合力,促进家校社共育。

三、方法与措施1、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疫情期间广大师生及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工作,尤其是封闭的学校要积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作用,研究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有效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岗位职责,组织心理辅导专业老师、班主任、任课老师等人员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疏导活动,落实好相关工作安排,及时化解师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确保师生平稳安全度过疫情期。

2、发挥各单位心理辅导中心作用各县直学校、各中心校、各初中心理辅导中心要具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

疫情心理疏导主题班会教案

疫情心理疏导主题班会教案

疫情心理疏导主题班会教案疫情心理疏导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6篇)疫情心理疏导主题班会教案篇1班会背景:随着校园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学生安全成为学校的头等大事。

而让学生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校园安全常识,体会个体生命成长的不容易,真正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是防止学生生命受到伤害的根本之举。

为此,我决定召开一节有关“生命”的主题班会。

班会目的:1、掌握基本的.校园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2、懂得敬畏生命,激发学生对个体生命进行思考。

班会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位学生小时候的照片、搜集相关材料班会过程:一、组织课堂学生听音乐进教室,营造宽松的环境。

二、出示题目《敬畏生命》:师:说说你理解的“敬畏”是什么意思?学生个别发言。

师小结:敬畏:敬重害怕,是对生命一种深层次的尊重。

三、讲讲照片背后的故事师:为什么我们需要对生命心存敬畏?学生讨论发言。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具体感受:算算从出生到现在,花了父母多少钱?讲讲照片背后的故事,体会自己生命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付出。

四、生命之脆弱:讲讲你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安全事故(事件),你的感受是什么?师结:在这些事故(事件)面前,生命真的是太脆弱了。

所以,同学们必须要有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

五、防患于未然:学生主持:讨论校园生活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分四个方面:上下楼梯;宿舍安全;体育运动安全;饮食安全。

小结:齐诵安全歌:(一)、上下楼梯歌: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滑栏杆不推搡,走廊转角藏危险,追逐打闹出意外,遵守规则除隐患,安全时刻记心间。

(二)、宿舍安全歌:宿舍规则严遵守,电器蜡烛不能用,火魔凶险太可怕。

睡上铺莫马虎,梦醒时刻要当心,熄灯铃后安静睡,充足睡眠精神好。

(三)、体育运动歌:体育器材练身体正确使用保平安。

足球、篮球忌强进,避免碰撞受伤害,不循规则图乐趣,出事方悔已经晚。

突发事件须报告,及时处理效果好。

有疾病、早报告,适量运动少跑跳。

(四)、饮食安全歌:病从口入要记牢,购买食品要注意;不洁食品莫入口,肚子遭罪又花钱,重三餐不偏食,零食少吃身体好。

疫情心理健康教育班会主题教案17篇

疫情心理健康教育班会主题教案17篇

疫情心理健康教育班会主题教案疫情心理健康教育班会主题教案17篇疫情心理健康教育班会主题教案1一、活动意图:疫情期间,我们普通人都减少外出集体在家防疫新冠病毒,但有一群人他们不畏危险冲在了一线,为我们建起了一道安全防线,他们是和平时期的英雄。

我们以为的岁月静好,是因为背后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成人可以借此教育契机带着孩子们了解事情的发展,认识那些为了大家舍小家的英雄,让孩子们知道英雄都是来自普通人,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

二、活动目标1、了解病毒的严重性,知道一线人员的危险与艰苦。

2、学会通过谈话、收集资料等方法去了解事物。

3、感受逆行者的奉献精神,萌生敬佩、感恩之情。

三、活动准备PPT课件、有关一线人员的视频、照片、新闻等内容。

四、活动过程1、教师和幼儿交流疫情的事情,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1)你了解的事情是什么样子的?(2)你对这些事情有哪些想法?2、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相关PPT课件,视频、新闻、图片,了解一线战疫人员的艰辛和伟大。

(1)你看见这些信息,有哪些想法?(2)一线很危险,他们为什么逆行而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明白,大家做事情,有的是职责所在,有的是为了情怀信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是普通人,更是伟大的英雄)3、学习PPT课件《最美逆行者》,了解哪些人或者职业是“最美逆行者",在背后默默为我们美好生活而战斗着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交流,了解当时发生什么,有哪些人或者群体做了什么等等,让幼儿从中感受到“逆行者"的含义。

(医护人员、物质运输人员、防疫基层排查人员、火神山建设者、志愿者等等,成人还可以根据孩子信息接受能力,一起延伸了解非典、四川地震、凉山火灾、天津大爆炸等等)哪些故事或者瞬间触动你,为什么?4、请孩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1)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2)如果你面临这样事情,你会怎么选择?为什么?5、职业畅想,引导幼儿思考,塑造价值观(1)你未来想成为怎样的人?(2)为此你需要做些什么?五、活动反思:这次活动是成人与孩子之间的一次对话,教师也好,家长也好,我们都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和孩子进行一场关于“逆行者们的谈话,聊一聊和平时期的英雄,让孩子知道他们的付出,他们的伟大,学会感恩,如果能因此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小小的想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奉献小力量的种子,就更好不过了。

新冠肺炎防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新冠肺炎防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新冠肺炎防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篇一)【活动背景】新冠病毒来势汹汹,抗击疫情,刻不容缓,随着不断变化的数字,人们心理难免会有焦虑不安的情绪。

本节主题班会,将带领学生进一步强大自己的内心,以科学的视角认识新冠病毒,缓解心里焦虑,致敬抗疫英雄,化危机为契机,一一领悟什么是社会责任感,从而获得真正的成长,担当时代重任。

【活动目标】1、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科学防疫。

2、通过必要的心理硫导,引导学生面对疫情,调控焦虑情绪;3、通过致敬最美逆行者,学习典范,强化使命感、责任感。

【活动重点】正确面对焦虑心理,提升认识,坚信信心,相信这场全民抗疫的阻击战一定能取得胜利。

【活动准备】1、教师:制作PPT,典型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过程, 关注正能量、健康的信息;2、学生:资料,组建小组并进行组内分工,按照汇报形式认真准备自己的汇报材料。

【活动过程】中小学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三)学情分析当前学生在家里面自己学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线上教学,在此期间学生的教学行为肯定没有在学校的效果好,可能呈现出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为此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去入手,第一是摸清学生当前学习的现状,第二是学生采取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第三是如何先提前准备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疫情的现状,从而增强学生的这种对外界事物和对这种病毒的认知能力2 . 了解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防控预控能力。

3 .做好心理健康辅导准备,从而让学生学会自我减压,以及帮助别人调节心理。

4 .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和奉献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1 .让学生了解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2 .弄清楚现在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寻找辅导的方式,突破疫情期间的恐慌。

教学准备1 .教师提前在网上搜索相关的防疫知识,特别是钟南山先生对国人的救助情怀,从而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正确的价值观念。

疫情期间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疫情期间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疫情期间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第一章:认识疫情,理解隔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疫情的基本情况,理解隔离的重要性,认识到疫情对生活的影响。

2. 教学内容:介绍疫情的起源、传播途径、症状等基本知识;解释为什么需要隔离,隔离的重要性;讨论疫情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3. 教学活动:观看疫情相关视频,讨论疫情对生活的影响;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隔离的理解和感受。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疫情和隔离的理解程度。

二、第二章:情绪管理,应对焦虑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应对疫情带来的焦虑和压力。

2. 教学内容:介绍情绪管理的基本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等;讨论如何在疫情期间保持积极的心态,应对焦虑。

3. 教学活动:进行情绪管理练习,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寻找疫情中的积极因素。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情绪管理的有效性。

三、第三章:保持联系,增进感情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在疫情期间保持与家人、朋友的联系,增进感情。

2. 教学内容:介绍在疫情期间如何使用网络、电话等工具保持联系;讨论在隔离期间如何与家人、朋友增进感情。

3. 教学活动:进行网络沟通工具的使用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家庭、朋友之间的视频通话,分享隔离期间的日常生活。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的情况。

四、第四章:合理安排,保持作息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时间管理和作息情况。

五、第五章:积极锻炼,保持健康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在疫情期间进行适当的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锻炼和饮食习惯。

六、第六章:学会感恩,传递正能量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在疫情期间感恩身边的人和事,传递正能量。

2. 教学内容:讨论在疫情期间身边人的付出和帮助,如医护人员、家长、老师等;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并发声表达感谢。

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疫情期间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二、班会目标:通过此次班会,使学生们了解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学习如何应对疫情所带来的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三、班会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疫情的蔓延,人们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而此时许多人面临心理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焦虑、恐慌等问题,对于学生们来说,也不例外。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同学们了解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1 感染恐惧和焦虑由于病毒传染、发病和死亡的不确定性,许多人产生了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感到自己很容易受到感染,出现了恐惧和焦虑。

1.2 社交隔离导致的孤独感疫情期间,为了避免社交的扩散,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必须进行限制或关闭,导致同学们长时间处于家中,与他人交往受到限制,出现了孤独感。

1.3 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学习生活受到了疫情的影响,每天的戴口罩、洗手,以及学习压力等因素,使得学生们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加大。

同时,出现网络课堂、在线学习等新问题,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应对疫情2.1 接受现实要第一次面对的是现实,脚踏实地地接受现实,在现实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摆脱负面的情绪,减少过度的担心,调整心态。

2.2 建立自我保护意识疫情期间,人们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建立。

比如,勤洗手,减少外出,保持社交距离等,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2.3 保持跟家人及朋友的联系在疫情期间,社交隔离可以防止病毒的传播,但同时也造成了社交隔离的负面影响,如孤独感。

保持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谈心、约聊天,缓解孤独感,增强自信心和迎难而上的决心。

2.4 学会放松自己疫情给大家的心理压力不小,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放松,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可能的放松方式包括:听音乐、阅读、打游戏、健身等。

3. 让学生熟知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在熟知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基础上,同学们可以通过自我调适或寻求心理咨询的方式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进行治疗和保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

4、每人写一篇《预防传染病》文章;
5、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的准备,数码相机拍整节课活动情形,以备存档展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播放录像
二、组织讨论:
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红领巾:整洁,勤换洗。

6、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7、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8、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9、桌兜:整洁无杂物。

三、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
划分两个小组,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分别给两个小组计分
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A 流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B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C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D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2、如何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A 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
B 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 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 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E 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F 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四、课堂总结:
学生活动情况和效果评价。

(后续活动:出一期《讲卫生,预防传染病》的班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