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春酒教学设计

[初二语文]春酒教学设计
[初二语文]春酒教学设计

[初二语文]春酒教学设计

《春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家醅、一马当先、挑剔、炮制、顾名思义、兴高采烈”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概况。

3.了解作者故乡温州一带的新年习俗,领会文章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声传情,领会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蕴。

2.精读课文,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生活,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

●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生活、诗一般的童年,激发学生珍惜花样年华,追求诗意人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乡怀旧之情。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孩子们对于新年总是有许多丰富的感受。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营造教学氛围。

2.朗读教学法。朗读是领会文章情致的最好方法。教师宜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如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练读;个体读、集体齐读等方式。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

3.讨论点拨法。

4.品读鉴赏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那个节日?﹙大部分同学回答春节﹚我们当地过春节有哪些习俗?﹙学生自由谈﹚那么,在几十年前的浙江温州一带过新年又有哪些习俗呢?让我们走进琦君的散文《春酒》去了解一下。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思考:

﹙1﹚本文写了哪些场景?﹙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

﹙2﹚从这些场景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三、品读课文

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细细品味。

示例:“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看似十分随意的几笔细节描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故乡,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

﹙1﹚同桌间交流。

﹙2﹚学生代表展示。

﹙3﹚教师指导朗读。

四、续写句式,加深体会

1.酒不醉人人自醉,让我们把这些散落在记忆中的细节,用优美的语词串联起来。

一杯春酒,装满了____,

盛满了____,

溢满了____。

2.学生交流、展示。

五、感悟主旨

﹙1﹚时隔多年,作者对这些散落在记忆中的细节,还是记忆犹新,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明确: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文中字里行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2﹚自由读最后两节,思考:这杯春酒里,装满了纯真的童趣,盛满了美好的母性,溢满了淳朴的乡情,这才是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啊!那么多年后,作者还能品尝到这样的春酒吗?

﹙3﹚齐读最后一节。

﹙4﹚幻灯显示琦君的身世及《乡思》中的话语,加深学生对琦君思乡之情的感悟。

﹙5﹚结合名人事迹教育学生爱家乡、为家乡做贡献。

六、布置作业

1.课外选读琦君的散文。

2.积累有关思乡的诗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从准备这节公开课到授课结束,这一过程让我觉得收获很大。反复揣摩课文意图,精心备课,设计教学过程的经过久久留在我的心中,对我的教学能力是一个可贵的锻炼和提高。首先,我注意引导,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自由研讨,探究。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讨论热烈,很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其次,我认为这节课整体思路还是可以的。从文章的初读感知到研读探讨;从品读赏析到感悟主旨是一个由表及里,再由浅入深的一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次,创设情境,注意引导,结合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学生们的表情、眼神和回答问题的话语里感觉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上这节公开课前我一直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去构思,去设计。然而,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还是没有完全放开手,学生的自主性挖掘的还不够。可能也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我觉得有些问题探讨的还不够深入。学生领会、感悟都要有一个思索的过程,老师在引导的同时要

注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另外在语言上也应该再凝练简洁一些。总之,没有遗憾就没有进步。也许,教育本身就意味着遗憾,在遗憾中不断去探索,去创新,这也是我们不断努力的动力所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