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忻城县实验小学:蓝妙萍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主旋律。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教育因素。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其他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作用。可是近年来,许多家长和教师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上,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也有许多人错误的理解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思品教师的事,与自己所教学科无关。这也是教育陷入误区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责任。我们应该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将德育融入教学活动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下面我谈一下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关心他人,热爱祖国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语文学科蕴涵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例如在学习《詹天佑》一课时,可让学生了解到主人公詹天佑对国家的热爱,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在对京张铁路修筑上。针对学生在学习上普遍存在的“大概”,“差不多”现象展开讨论,教育学生要学习詹天佑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教育学生爱国并非空洞遥远,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这就是爱国的行动。又如在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先让学生充分体会鲁迅逝世时无数人来参加追悼他的激动场面,在感动氛围的基础上,再启发引导学生:鲁迅先生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呢?我们怎

样学习鲁迅的精神呢?该如何去做才是为自己想得少,别人想得多呢?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关心别人,爱护别人的思想;再如《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以及《唯一的听众》等。向我们展示了人世间美好心灵的一面。这种纯朴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如何传达给学生,是需要教师认真下一番功夫的。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要借助于感情。一种经验要成功地向别人传达,也必须借助于感情。所以,语文课中的思想内容多数呈现为经验形态,决定了语文教师进行思想教育时必须注重相应的情感教育。?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保已经成为与人类休戚相关的热门话题。实践表明,搞好环境保护既要靠管理,靠科学技术,更要靠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而学校教育首当其冲要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环保意识的任务,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教材渗透环保教育。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首先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美丽壮观,其次,启发学生,地球上资源枯竭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是我们人类人为造成的,那我们人类就得自食其果。再联系实际,谈谈近几年来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然后再启发学生为了我们人类以后不再遭受灾害之苦,应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生存环境。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责任感教育

现代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父母的精心照顾、培养教育使他们有聪慧能干等优点,但同时也滋生着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任性等缺点,尤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特别严重。如果学生缺乏责任感,就难以担负起时代、国家赋予的重任,而

起重要作用的正是学校的教育。但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出现了话不由衷、不负责任的言行,作为语文教师,应把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里。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懂得担当起责任,个人服从集体的协作关系,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呢?在学习《金色的脚印》这篇文章时,先让他们整体感知内容: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而不惜代价。学了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我又让同学们讨论“如何看待父爱母爱”,同学们在列举了父爱母爱的种种事实后感慨:谁言寸草心,难报三春晖!有位同学这样说道:“世间最纯洁的便是母爱,她的宽容涵盖了我们一切的幼稚和无知,她的宽容更无法掩饰我们内心的自私,如果要学会爱别人,就先从热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吧。”还有一位同学说:“我们不能再做父母羽翼下的小鸟,我们要自立自强,在天空中展翅高飞。”借此,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需不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呢?让学生与之相比较,谈认识,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的的确确少不了这种团队合作、自我牺牲和集体主义精神。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而且能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语文教学中渗透珍惜时间,谦虚上进教育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阅读好文章,就是和大师对话!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阅历有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蕴涵在文中的深层含义。例如朱自清的《匆匆》、古文《两小儿辩日》、《学奕》都要求教师要适时准确地加以引导,并拓展开去,让学生明白:时间宝贵,学无止境;人活到老学到老;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唯有如此,方能不断进步,受益无穷。

总之,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语文活动课和语文主题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教育贵在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为新形势下的大语文谱写出崭新的一页。

?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探索 - 广东教育(教研版) - 2008(2)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反思 - 青年文学家 - 2009(14)

把思想品德教育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 2011(8)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无痕渗透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0(34)

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方面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 学园 - 2010(2)

让语文教学扬起思想品德教育的风帆 - 大众文艺 - 2009(15)

侯冬梅.刘艳芳浅析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渗透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 2011(38)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2008(1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