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问题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国现行的农村贫困标准是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 在1986年对全国6.7万户农村居民收支调查资料进 行计算后得出的。主要是采用以基本生存需求为 核心的生存绝对贫困概念作为计算农村贫困标准 的基础。 • 基本生存需求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满足最低 营养标准(2100大卡)的基本食物需求,另一部 分是最低限度的衣着、住房、交通、医疗及其他 社会服务的非食品消费需求。前者为食物贫困线 ,后者为非食物贫困线,二者之和就是贫困标准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2000)。
• 今年51岁的佐藤聪美(音译)是一位单 身母亲,为了抚养17岁的女儿,她同时 要做两份工作。即便如此,佐藤的年收入 还不到1.7万美元。2009年女儿上高中拿 700美元买校服后,她们只能一天减为两顿 饭。 • 佐藤对自己女儿的教育表达了类似的担忧 ,Mayu想去一所职业学校,成为一名 动画配音演员。但佐藤说,她无法负担每 年1万美元的学费。
个 人 观 点
1.中国仍处于发展至中国,无论是贫困问题无 根本性解决还是教育问题死板僵硬,都是身处 于发展的潮流,变更的趋势越来越好。 2.我们既需要每个人的言论自由来促进国家更 加公正民主的发展也要避免愤世嫉俗不信任我 们的国家。 3.少年强则国强,事实上无论国家究竟是资源 的不合理利用,还是人际关系复杂效率降低, 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应该是教育问题。 4.温饱是重要的,可是精神也非常重要,而独 立自主有条理有思想的精神是书本给予我们的, 是教师言传身教的。而有责任又富有创新自由 意识的人才是国家的根本。
• 显然,中国现行的农村贫困标准是根据20年前的情况测 算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居民消费和福利 标准的变化,目前这一标准日益暴露出诸多弊端。 • 首先,与国际通用的贫困标准相比,中国的贫困标准明 显偏低。世界银行的贫困标准是以1985年平价购买力即 人均每天最低消费1美元(按国际可比价格计算),年 收入低于375美元即为贫困,而2005年中国农村贫困标准 是人均年收入683元,即人均每天1.9元,仅是国际绝 对贫困标准的22.2%。 • 其次,贫困标准本身的问题。中国政府定义的贫困人口 为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年贫困线的人口,该方法没有考虑 纯收入计算中有形资产(如秸秆、生产工具等)的贡献 ,也没有考虑农民家庭消费支出的货币化。 • 因此,现行中国政府统计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相当保守 ,不能完全反映中国农村的实际贫困状况。
(2)存在争议的城市贫困标准

• •

• •

目前,中国还缺乏一个科学统一的城市贫困标准。各部门对 城市贫困人口的范围界定和理解具有较大差异。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把贫困人口看成是失业下岗人员和离退休 职工(尤其是指原属国有企业的职工), 民政部门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视为贫困人口,工会系统把贫困 人口视为“基层单位特困职工”。 统计部门一般把收入分组中最低收入户组的5%确定为贫困人口 (《中国城镇居民贫困问题研究》课题组,1997)。 中国学术界对城市贫困标准的测算也存在争议。 任才方、陈晓杰(1995)曾采用比例法和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相结合的方法,测算出1994年中国城镇居民的绝对贫困线为月人 均120元,年人均1440元。 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1997)采用恩格尔系数法和维持生活 的基本需求两种方法测算,得出1995年度中国城镇居民贫困线为 月人均150元,年人均1800元。中国城市贫困研究课题组(2001) 则把基本生活保障线看成为城市贫困线,并据此推算出2000年中 国城市贫困线为2310元。
2.中国的贫困标准 • (1)现行的农村贫困标准 •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 的农村贫困标准也在逐步提高。 • 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的农村贫困标准从100元提高到 683元,增加了5.83倍。在这期间,农村贫困标准相当 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 • 从1978年的74.9%下降到2005年的21.0%。
• 1999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条例》,要求各地方政府制定自己的贫困线标准 ,多数城市使用“基本需求法”测定各自的贫困 线,其中主要考虑两个因素的影响: • 一是城市的财政状况, • 二是贫困线与其他社会救济之间的关系。 •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测算标准,各城市使用的 方法均有所不同,所确定的低保标准更是相差悬 殊。 • 例如,2005年9月,在全国36个主要城市中,深圳 、广州、北京、上海、宁波等城市低保标准均在 300元/人月或者以上,而乌鲁木齐、西宁、长春 、贵阳等城市不到180元/人月。中国各地区城市 平均低保标准和支出水平差别较大,且与其人均 生产总值指标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地区经济 发展水平越高,其城市平均低保标准和支出水平
谢谢观看
贫 困 概 念
朗特里和布思在1901年撰文认为:“一定数量的货 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的必需的; 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 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即为贫困。”
绝对贫困 程度 相对贫困 狭义贫困 内容 广义贫困
贫困
• 绝对贫困,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 个人和家庭依靠劳动所得或其他合法收入,不能满足基 本的生存需要,生命的延续受到威胁。 • 相对贫困,一方面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贫困线不断提 高而产生的贫困;另一方面指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之间 、各阶层之间、各阶层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而 产生的贫困。 • 显然,相对贫困是与低收入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 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更多注 重绝对贫困问题;而当经济进入中高级阶段,则更多关 注的是相对贫困问题。
人均收入
中国贫困标准图表 3000 2000 1000 0 1985 1990 2000 2004 2005 2008 2009 2010 2011 年份
中国
中国 206 300 625 668 683 106 119 127 230
• 2011年11月29日宣布,进一步大幅上调国家扶贫标准线,从20 10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1274元升至2300元(2010 年不变价)。 此次80%的上调幅度为历史罕见,全国贫困人 口数量和覆盖面也由2010年的2688万人扩大至1.28 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除港澳台地 区外)的近十分之一。 • 经过此次大幅上调,中国国家扶贫标准线与世界银行的名义国 际贫困标准线的距离为史上最近。世界银行2008年宣布,将 国际贫困标准从每天生活费1美元提升至1.25美元。 • 按照29日人民币市场汇价1美元兑6.3587人民币计算 ,中国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大致相当于每日1美元。 • 分析人士表示,如果考虑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上调,以及中 国国家扶贫标准线的继续动态提升,中国国家减贫行动更与世界 接轨并将超过国际名义基准。 •
• 就绝对贫困来说,根据贫困成因的不同,一般可以从 两个角度来界定贫困。 • 一是“资源匮乏说”。如英国学者奥本海默认为,“ 贫困是指物质上的、社会上的和情感上的匮乏”;国 家统计局农调总队(1990)在《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研究 》中指出,“贫困一般指物质生活困难……他们缺乏 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生活处于困难境地”。 • 二是“机会能力缺失说”。世界银行(1990)将贫困界 定为“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阿玛蒂亚〃 森(2001)则认为,“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 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总体而言,早期贫困研究更 注重物质资源匮乏,后期则更强调发展能力的缺失、
• 事实上,贫困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其特征也表现 在诸多方面,是一种“综合征”。世界银行在《世界 发展报告2000/2001》中认为,贫困者具有三个动态特 征: • 第一,缺少机会参与经济活动; • 第二,在一些关系自己命运的重大决策上没有发言权 ; • 第三,易受到经济及其他冲击的影响,如疾病、粮食 危机、经济萧条等(Woldbank,2001)。 • 这说明,贫困不单纯是低收入的问题,还体现在发展 机会、社会平等和政治参与等诸多方面。
中 国 贫 困 问 题 探 讨
主 讲 人 :
吕 永 琪
目 录
1.贫困概念问题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中国贫困标准
贫困是一个带有社会性、 历史性和地域性内涵的概 念,中外学者一直力图给贫 困下一个与其时代的社会 经济背景相适应的定义,至 今没有一个得到普遍接受 的界定,但不容臵疑的是贫 困概念的界定是一个逐渐 由狭义的经济视角转变为 广义的经济、社会、政治、 文化等多元视角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