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源 静待花开》

《以爱为源 静待花开》
《以爱为源 静待花开》

以爱为源静待花开

大花岭小学周天一

转眼工作已有四年,还记得岗前培训时被问到:“在座各位有多少是自愿当老师呢?”大家都环顾四周,举手的人少之又少,而我就是其中之一。直到正式入职,在各类教学教法培训、班主任培训中,依然会被问到这个问题,但我还是能自豪地举起手表示——教师这个职业我是发自内心的喜爱,班主任工作亦是如此。

在平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也遇到过些许的不顺和困惑,但我依然享受其中。一提起班主任,很多人都觉得应该树立一个严厉、高要求、让学生害怕的形象。严厉的班主任确实能“逼迫”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比较敏感,所以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应该怀揣着爱心、童心,向孩子们靠近。

由于学校聘用教师的工作变动,我中途接手了二年级八班,当我与原班主任做交接工作时,大概了解了班级情况,尤其是一些特殊学生,有家长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的,有留守儿童,还有相当一部分学困生,其中有一个让各科老师都十分头疼的汪某,用其他老师的话说就是“在幼儿园就出了名的”。

班上的女生普遍乖巧听话,可是调皮的小男孩却是数都数不过来,汪某在班上一直是单独一个人坐,曾经尝试过让他和其他孩子一起坐,想让品学兼优的孩子感染他帮助他,可他却能扰乱四面八方的学生,弄得每天班级群里都是家长告状的声音,我每天都是被“老师麻烦把我的孩子座位换换,离汪某远一点。”“老师,汪某把我孩子的腿踢青了!”“老师,汪某把我的孩子书撕了。”这样的消息包围,每天沉浸在家长的“投诉”之中。

记得有一次我在散学点当场拆穿了汪某的谎言,我直言要打电话给他的家长与之沟通,他却一把抢过我的手机,说不要给他的家长打电话。我被他这一举动吓到,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怎会有如此不尊敬老师的行为,所有的愤怒我都发泄了在手机的拨号键上,不停的给他的家长打电话,可能他的的家长有事一直也没有接电话,我就直接放他回家了。事后我也进行了反思,由于情绪受孩子行为的影响,自己也有些不冷静,在家长也许不方便的情况下一直拨打家长的电话。第二天一早我便与汪某进行了约谈,首先询问了他撒谎的事由,接着告诉他不管学习如何首先要学会做人,品行一定要端正,做人一定要诚实,其次对老师要有基

本的尊重,他很爽快的就答应了。我对他表示了十分的相信,相信他能约束自己,改变自己的言行。

后面也多次与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得知他在家里是老二,姐姐已经上高中了,我便知道他在家里一定是非常受宠的,爸爸也是长期不在家里,很久才回来一次,所以对他也是百依百顺,妈妈会对他严厉一些,所以他只怕妈妈,而且妈妈就在学校附近的幼儿园工作,应他妈妈的要求,他如果在学校有什么事可以随时通知家长。

但是没过多久,他的行为又开始“反弹”了,每天不断地收到来自不同学生的告状,因此不得不把他放在教室的黄金位置——讲台旁边。让他与其他学生隔离,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周老师,我好想要一个同桌啊!”听完这句话,我心里一触,我是不是剥夺了这个孩子交际的权利,也许他也很想交朋友,只是相处的方式不太对。

接下来我开始和他约法三章,告诉他其实同学们也很想和他成为好朋友,但是同学之间需要友好相处,遇到问题千万不能武力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可以找老师,因此我发动了“一日同桌”活动,同学们可以轮换和他成为同桌。在此期间,我每天都会表扬汪某和他的同桌,从很细微的小事开始,例如同桌回来了主动起身让位,或是主动帮忙捡起同桌掉落的文具……让他发现同学之间可以有这样一个很友好的相处模式,不会什么事情都去争论、大喊大叫。

经过“一日同桌”的活动,其他同学也发现了汪某并没有那么难相处,也会在一些事情上尽量去忍让,或是通过沟通来解决。

现在我没有继续再带二八班了,但每次遇到他,他都会带着笑脸主动迎上来说声“老师好!”,看到他这样的改变,我倍感欣慰。

对于这种比较难搞定的孩子,班主任应该给与他们更多的爱和宽容,坚持正面教育,尽量多夸夸他们,让他们觉得在老师眼里他们并不是那么一无是处的。低年级的孩子都很活泼好动,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学生身心健康的正常表现,所以不能一味苛求学生安安静静、循规蹈矩,要采用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方针,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爱好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所以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相信他们可以慢慢向好的方向发展,都喜欢把教师比喻成园丁,园丁的工作辛苦复杂,不仅仅是浇水施肥,还需要修剪枝丫,固定树干,防止它们的生长发生偏差,并不是强行将树干掰弯,而是绑一根笔直的棍子,就像教师在一步步地引导孩子成长,还有同伴榜样的耳濡目染,去影响他

们,感化他们。

以爱为源,用心浇灌;微风徐徐,静待花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