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物理学史的作用

学习物理学史的作用
学习物理学史的作用

学习物理学史的作用

物本班:卜章靖学号:1240803053

论文摘要: 中国物理学既是中华民族认识的结晶,具有科学知识的价值,同时具有思想文化价值。中国物理学史的介绍还可以使学生以一种移情的方式,了解中国物理学家的探究与思考,对中国的物理的发展和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更好继承我国的物理精神。壮大物理学史的发展。

引言:今天的在大学学习物理学习中,加入了我国物理学史学习。传统的物理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造成很多同学不想去学习。而物理学史恰好弥补其不足。它可以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奋发向上的激情,引起浓厚的兴趣。同时对我国的过去有更深入了解,对我国文化有更深了解。对弘扬我国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1....中国物理学中国物理学中国物理学中国物理学沧桑岁月史沧桑岁月史沧桑岁月史沧桑岁月史 21世纪的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历史进行解读,尤其对我国的物理学史进行了解,中华民族有过辉煌的历史,四大发明对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世人共睹的,但为何又会受百年的奇耻大辱。这一切有着我国的独特文化,他似乎早就给我国物理史带来一种复杂的影响,我们的古人对物理的研究总的说来就是趋于记录现象,而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论的研究。我们国家对于物理现象的记载可以说是最早国家之一。

我国的物理学发展充满着沧桑,在先秦时期我有过百家争鸣,各家在发挥自己长处,尤其是墨子墨子墨子墨子学说,它的精髓就在于进行深入的研究,就类似于西方的科学思维。但它并没被重视,始皇进行了统一,中华文化走向一致,尤其汉朝以来的独尊儒术,使得中华民族走向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路。整整千年历史长河,我们有李白、苏轼、曹雪芹,但我们没有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这似乎又在阐释着为什么在近代我国会受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殊礼!在这历史长河中,进入仕途,是所有读书人的最高追求,其它一切很可能为邪说。甚至为人鄙视。长时间的大一统且高度中央集权,可谓一人之言,万万人必从之。而对于物理的研究,在短时间并不会给君王带来大量的财富,而更多的人学儒,为皇家所用,帮其管理这所谓的王土。为了培养更多奴才,统治者必将遏制其它

学说。而对物理的研究,我们可以说连门都没进。只能作为一个看客草草记录路边的风景。

2. 中国物理学之零零碎碎成就中国物理学之零零碎碎成就中国物理学之零零碎碎成就中国物理学之零零碎碎成就1)力学方面《墨经》中的软科学知识已不全是实际生产知识的总结和记述,而是对力学现象进行了粗浅的概括,并进行了一些推理论证。诸如,关于时空观念、运动学知识、力的概念、力系平衡的论述,以及斜面、滑轮及其应用,等等。现举一条关于杠杆的理论探讨以兹说明:经下第25条:“天(衡)而必正,说在得。”经说:“(衡),加重于一旁,必捶(垂),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相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这一条说明了不等臂天平(秤)的平衡关系。可能是墨家探讨杠杆平衡关系的实验总结,说明墨家发现杠杆定律较之古希腊的阿基米德要早二百多年。但并没有阿基米德杠杆定理那样完整和定量化。(2)光学方面关于光学知识的记载以《墨经》经下中的八条(16至高无23)最为系统。其内容涉及影子生成的道理,本影和半影,由物体与光源的相对位置确定影子的大小,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光的反射性和平面镜成像,凹面镜成像,凸面镜成像等。它已触及了几何光学很大一部分,从时间上看要比古希腊欧几里德注《反射光学》早一百多年。(2)声学 1.声音的产生王充:"气括口喉".并且还把声音的传播与水波类比。宋应星:明代江西奉新县人,一生著作很多,代表作为《论气》和《天工开物》.在《论气》中:"气本浑沦之物,分寸之间,亦具生声之理,然而不能自为生.是故听其静满,群籁息焉.及夫冲之有声焉,飞矢是也;界之有声焉,跃鞭是也;振之有声焉,弹弦是也;辟之有声焉,裂缯是也;合之有声焉,鼓掌是也;持物击物,气随所持之物而逼及于所击之物有声焉,挥椎是也."即声音"步能自为生",必须冲之,界之,振之,辟之,合之,击之.从而使空气震动,才能发出声音。 2.声音的传播宋应星《论气》:"物之冲气也,如其激水然.气与水,同一易动之物.以石投水,水面迎石之位,一拳而止,而其文浪以次而开,至纵横寻丈而犹未歇.其荡气也亦犹是焉,特微渺而不得耳闻。"

3.共振《庄子徐无鬼》:"为之调瑟,废于一堂,废于一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 《梦溪笔谈》:"琴瑟弦皆有应声,宫弦则应少宫,商弦则应少商,其余皆隔四相应.今曲中有声音,须依此用之.欲知其应者,

先调诸弦令声和,乃剪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则纸人跃,他弦则不动.声律高下苟同,虽在他琴鼓之,应弦亦震,此谓之正声。"(共振实验) 3. 学中国物理学史之感想学中国物理学史之感想学中国物理学史之感想学中国物理学史之感想

经过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对物理有更科学的研究,但与西方相比还有许多不足,尤其是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更应当有一颗具有科学的思想。和不求功利的高善品质。有毅力,勤奋的精神境界。

高中物理学史试题50道

2018年09月17日xx学校高中物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库仑定律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1766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了带电金属空腔不仅对位于空腔内部的电荷没有静电力的作用,而且空腔内部也不带电。他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猜想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1785年法国的库仑通过实验证实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表明,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带电金属空腔内部的电场处处为零 B.普里斯特利的猜想运用了“类比”的思维方法 C.为了验证猜想,库仑精确测定了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 D.为了验证猜想,库仑制作了库仑扭秤装置 2.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开普勒等许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选项中不符合他们观点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在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羽毛和铁块下落速度一样快 B.伽利略认为: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后上升到另一光滑斜面,最终将回到原来的高度 C.开普勒认为:火星与太阳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同 D.开普勒认为:绕太阳公转的所有行星轨道半长轴长度跟它的公转周期的比值都相等 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一位物理学家利用图所示的扭秤装置进行研究,提出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这位物理学家是( ) A.牛顿 B.伽利略 C.库仑 D.焦耳 4.以下关于行星运动及万有引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B.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属于不同性质的力 C.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之间 D.开普勒认为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行星在轨道上各个地方的速率均相等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B.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 C.牛顿管实验说明没有空气阻力时,铁块和羽毛下落快慢相同 D.石头下落比树叶快,是因为树叶受到空气阻力,而石头没有受到空气阻力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首先提出理想实验,证实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认为物体之间普遍存在万有引力 C.牛顿利用扭秤最先测出了引力常量 D.为了纪念牛顿,将力的国际单位命名为牛顿,并将其作为基本单位 7.下面是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文章:阿波罗登月火箭在脱离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宇航员:“汤姆,我们现在已关闭了火箭上所有的发动机,正向月球飞去。”汤姆:“你们关闭了所有的发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

初中物理学史及常见数据总结练习

初中物理学史与常见数据总结 物理学史部分 一.光学 牛顿发现了光的色散原理,证明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 二.力学 1、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对待“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错误的认为“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 2、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利用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结论;第一次把“实验”引入对物理的研究。 3、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希腊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 );杠杆平衡条件(又叫杠杆原理)。 5、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6、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值。 三.电、磁学 1、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 阻成反比即欧姆定律。 2、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发现磁偏角。(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磁针所指 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方向略有偏离。) 3、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实验最先精确确定电流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 系(即焦耳定律): 4、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的联系的。 5、183年英国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电和磁的联系)发电机 6、法国安培: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关系的法则(即安培定则)。 7、早期电话的发明:贝尔 8、美国梅曼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它能产生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的光——激光。华裔物理学家高锟提出用光纤通信的构想,这使得用光进行通信的幻想得以实现。 常见数据部分 1、长度:成年人2步约1.2m,课桌高80cm,一层楼高约3m,一元硬币直径2.5cm,物理课本长26cm宽18cm,厚6mm,水性笔长度12-15cm. 2、温度:洗澡水 40--50℃,一标准气压下水沸点100℃(气压高沸点高), 水的凝固点(冰的熔点)0℃。 3、质量:一元硬币质量6g,苹果约200g ,鸡2—3kg 羊30kg ,中学生50kg, 物理课本质量约280g,一罐饮料500g,1枚鸡蛋60g 4、时间:眼保健操时间 5min,播放一次国歌50s。 5、速度:人心跳65—80次/min,成年人步行速度1.2m/s 自行车速度4—6m/s 声速(15℃空气中)340m/s 光、电磁波在真空中(或空气中)速度3×108m/s 6、力:通过质量估算重力 7、压强:人站立对地面压强1.25×104Pa 1标准大气压=1.013×105Pa=760mm Hg=76cm Hg 8、密度:水密度 1.0×103kg/m8人体密度接近水 9、电压:一节干电池 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路220V 手机电池3.7—4.5V 工业电压 380V 人体安全电压≤36V 10、功:成人上一层楼做功1500J 从提起一桶水做功约为150J

物理学史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作用

浅探物理学史在中学物理教学的作用 福建省漳州市双语实验学校邹茂全 摘要: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结合。加强物理学史的教育,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目的,凸现物理学史教育的功能,开发物理学史教育的途径。充分体现物理学史在中 学物理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学史物理教学教育功能 物理学史是研究物理学发展的学科,它是物理科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物理学史教育是通过传授物理学史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及科学方法等多方面品质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深刻体会到,物理学史教育是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对发展中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则更加明显。但是由于缺乏物理学史教育的研究,妨碍了它在发展中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影响了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物理学史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能发挥的作用以及加强物理学史教育的途径,做了初步的研究。 一、加强物理学史的教育,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目的 随着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启动,对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迎接新世纪人才竞争的挑战,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他们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心理品质。科学素质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素质是由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行为等要素组成。科学意识是指对科学本质及价值的正确认识,表现为对科学的积极态度,如对科学的信任、依赖、追求等。科学精神是指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积极心理状态,其核心是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探索创新的思想。科学知识,是指反映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如物理、化学等等学科知识。这里所说的科学方法,主要指科学思维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大多蕴含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科学行为是指受科学思想意识支配表现出来的外在活动,对于中学生来说,主要指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科学的习惯和方式。从目前中学学科设置的情况看,培养中学生科学素质的任务,主要由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教学承担,其中,物理教学的责任最重。显然,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质,已成为现代中学物理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成为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物理学史与物理方法)

专题复习: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 ●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是新课标选择题中常出的一种提醒。 ●物理学史包括物理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历史进程和物理实验。 ●物理方法:物理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思路和方法;物理学中一般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抽象、理想化、比较、类比、假说、模型、数学方法等等:主要思维方法:类比法、等效法、理想模型法、图象法、合成与分解法、逆向思维法、假设法、微元法、极限法、对称法、外推法、数学(函数、几何、归纳、数列等)法。 【新课标高考试题回练】 1、(20XX年海南卷).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D.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2、(20XX年新课标)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上,比利时出生的法国工程师格拉姆在布展中偶然接错了导线,把另一直流发电机发出的电接到了自己送展的直流发电机的电流输出端。由此而观察到的现象导致了他的一项重要发明,从而突破了人类在电能利用方中的一个瓶颐.此项发明是 A.新型直流发电机B.直流电动机 C.交流电动机D.交流发电机 3、(2012全国新课标).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4、(20XX年新课标)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5、(2011新课标理综第14题).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B) 【复习巩固题】 1、(2013上海徐汇测试))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学史知识点全集汇编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学史知识点全集汇编 一、选择题 1.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B.牛顿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开普勒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证明了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从而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小球质量越大下落越快”的错误观点 2.伽利略是实验物理学的奠基人,下列关于伽利略在实验方法及实验成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B.通过实验发现斜面倾角一定时,不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开始滚动,加速度相同C.通过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D.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了理想实验法 3.下列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 B.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库仑扭秤实验确定库仑定律 C.麦克斯韦提出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电场 D.法拉第为了简洁形象描述电场,提出电场线这一辅助手段 4.2014年,我国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世界级成果。实验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B.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发现电荷量都是某个最小值的整数倍 C.牛顿运用理想斜面实验归纳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D.库仑做库仑扭秤实验时采用了归纳的方法 5.发明白炽灯的科学家是() A.伏打 B.法拉第 C.爱迪生 D.西门子 6.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 A.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C.惠更斯总结出了折射定律 D.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首先发现了光的干涉现象 7.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出引力常量G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 2013-01-12 物理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许文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以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整体素质要求为根本依据的,以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础教育水平为目的的全面发展教育。它要求受教育者在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术素质、身心素质及健康个性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物理学史研究了物理学的发生、发展的规律,说明了物理学中的概念、定律和理论体系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辩证思维过程。它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素质教育内容,发掘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的潜能,可以铸造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心理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造就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一、铸造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心理品质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铸造优良的心理品质。学习中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坚定的信念、良好的情操等。物理教学可利用物理学中有关物理学史的知识来铸造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心理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可分为长远的间接动机和短近的直接动机。长远的动机与社会意义关联,是社会要求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物理学家的一些典型事迹,来培养和增强学生学习的长远动机。如法拉第为实现“磁向电的转化”而艰苦探索十余年;焦耳为测定热功当量进行了四百多次实验,历尽二十多年;卡文迪许将自己一身献给科学事业,埋头实验室工作长达五十年之久等事迹。这些事例可以激发学生向

浅谈物理学的重要性

浅谈物理学的重要性 物理可以引导人们对生活中最基本的现象进行分析,理解,判断,比如生活中最普通的物质:水,它结冰时温度总是0度,它沸腾时的温度总是在100度,它在吸管中为什么会随着我们的吸力上升,为什么烧热的油锅内滴入水会产生剧烈的爆鸣,为什么热水在保温瓶中可以长时间的保持温度,等等,如果你学习了物理就会水的这些现象做出合理的科学解释。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发展最成熟,高度定量化的精密科学,又是具有方法论性质,被人们公认为最重要的基础科学。物理学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正如国际纯粹物理和应用物理联合会第23届代表大会的决议“物理学对社会的重要性”指出的,物理学史一项国际事业,它对人类未来的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探索自然,驱动技术,改善生活以及培养人才。 可以说,远到宇宙深处,近到咫尺之间,大到广袤苍穹,小到分子原子,都是物理学的研究范畴。它不仅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例如月亮为什么会绕着地球转?它还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做那样的运动。即物理学还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还比如刚才的问题,现在我可以回答你,是因为地球对月球存在引力。 用较为严谨的语言来说,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本质和运动规律,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的规律的科学。它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可以说物理学是关于“万物之理”的科学。我么学习物理呢?就是注重一个“理”字。 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物理学不仅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完整的科学体系,而且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的实验方法和精密测试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其他学科,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与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翻开物理学的篇章,可以发现到处都跳动着美的音符,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创造。仅以统一性为例。当代物理学的发展,正朝着两个相反的研究方向延伸:最宏大的宇宙语最微小的粒子。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它们两者并非是分道扬镳,越走越远,反倒显示出不少殊途同归,相反相成的迹象。 例如,粒子物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常被天体物理学家所借鉴,用来探寻宇宙早期演化的图像;反过来,宇宙物理学的研究也为粒子物理学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与印证。于是,物理学中两个截然相反的分支,就这般奇妙地衔接在了一起-犹如一条怪蟒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自然科学群体中,物理学处于基础和领导地位。进入21世纪的今天,物理学仍是一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科,它的创造性进展仍日新月异,遇到的挑战也愈来愈大。同事,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物理学的发展,物理学仍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物理学对当代以及未来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会提供更大的推动力。 这一观点会招致来自其它学科的争议。对于数学,首先,数学本身不能回答其自身的数学形式逻辑体系的客观真实性问题,数学形式体系的客观真实性要靠物理学去认证;其次,数学的发展有两个动力,即数学逻辑发展的动力和外部的物理学等学科的需要与直观的动力。正式这种外部物理学的需要与直观的动力,使Witten和Donaldson发展了线代数学,并因此获得了菲尔兹奖;而量子论则导致非对易几何学的出现,超弦理论则导致新的数学观点的出现。然而,数学是伟大的,她像语言一样,是人类进行交流和表达思维的工具,对于现代科技,她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化学,量子力学和统计热力学是表述化学定律的基础,现代化学则在理论上离不开量子力学,在实验上离不开现代物理学测量技术。对于生物学,量子力学和量子统计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生命现象的基础,生物物理学使生物学更定量,更精确。 上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为物理学的飞速发展插上了双翅,取得了空前辉煌的成就,以至于人们将20世纪称誉为u“物理学的世纪”。什么是21世纪呢?有一种流行

【校本课程】高中物理学史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学史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 1、动力学的奠基人是英国科学家(),他于1687年出版了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是整个动力学的基础。 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阿基米德 2、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中谈到:“他的发现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个发现告诉我们,根据直观观察所得出的结论不是常常可靠的……他对科学的贡献就在于毁直觉的观点而用新的观点来代替它。”爱因斯坦所指的这个人是:() A.伽利略B.牛顿C.菲涅尔D.胡克 3、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是:() A.相对论和量子论B.微粒说与波动说 C.波动力学与波动光学D.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 4、大统一理论是当代物理学的重要前沿之一,其中的“大统一”是指:() A.自然界所有基本粒子的统一B.自然界所有基本作用力的统一C.引力、电磁力和弱力的统一D.电磁力、弱力和强力的统一5、被誉为“物理光学的缔造者”的著名物理学家是() A.惠更斯B.托马斯·杨C.菲涅尔D.夫琅和费 6、麦克斯韦把()称为“电学中的牛顿”: A.安培B.库仑C.法拉第D.奥斯特 二、填空题: 1、1919年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他从氮核中打出一种粒子,并测定了它的电荷和质量,知道它是氢原子核,把它叫做质子。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已被人接受,最初有人认为,原子核可能是由

质子组成的。但不久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如果原子核只是由质子组成,它的电荷数应该与质量数相等。实际上原子核的电荷数只是质量数的一半或者还少一些,根据这一事实,他预言原子核内可能还存在着质量跟质子相等的不带电的中性粒子,他把它称为。这一预言被他的学生证实。 2、1686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时,知道了两物体之间相互吸引,其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之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成功地将人间天上的力统一起来了,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自信心。但由于当时实验条件和技术的限制,很难精确地测定上述比例式中的比例系数。显然,如不能定量地算出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万有引力定律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直到17897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了,第一次在实验室里对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作了精确的测量和计算。引力常量的测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用实验证明了的存在,更使得具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 3、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在研究阴极射线的性质时,发现阴极射线(高速电子流)射到玻璃壁上,管壁会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射线,后称它为X射线。它的穿透能力很强,能使包在黑纸时的照相底片感光。 4、墨翟(约公元前468~前378)和他的弟子们是这个时期研究物理知识成就最大的学派,他们的代表作记述了许多物理知识。尤其在光学方面,连续记述了影的生成的道理;光线与影的关系;光直线行进实验;光反射特性;从物体与光源的相对位置关系而确定影的大小;平面镜的反射现象;凹面镜的反射现象;凸面镜的反射现象。这是世界古代科学史上一篇难得的几何光学著作。 5、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在最初研究他的导师—丹麦伟大的天文学家 (1546--1604)连续20年对行星的位置进行观测所记录的数据时发现如果以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来思考问题,结果与观察数据存在

浅析物理学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717977971.html, 浅析物理学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王泽秀 来源:《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1年第01期 摘要: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是体育发展的趋势,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而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对体育的热爱,养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逐步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关键词: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8437(2011)01-0106-01 一引言 终身体育是90年代以来体育发展和改革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不停地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体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和实践过程。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是培养体育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身体生长、发育如何,将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目的、任务具有明显的奠基功能和终身效益。所以,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和关键的环节。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推行终身体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技巧和能力,使他们离开学校后能够继续经常从事有益的体育活动,将体育看成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学校体育教育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一)加强体育理论教育

物理学史教育培养学生正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物理学史教育培养学生正面的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摘要:物理学史研究的是人类与物理世界对话的历史,其融合了与物理学有关的多学科知识,比如,人类的思想及其发展过程、自然科学、与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文史哲等,它是集自然、人文、社会、思维及其密切联系和交叉渗透之后的综合类学科。物理学史的这些特质,能使其在人文塑造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善加引导,物理学史将必然成为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教学资源。 关键词:物理学史教师学生情感态度物理教育 新的课程观给我们的启示,在教学中要努力开发课程资源,不能局限于教科书的狭隘范围,应从内容和方法等多方面来改革教学,特别是对学生在正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物理学史在这一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物理学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有积极作用 物理学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从而不迷信权威,也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并勇于修正或放弃自己错误的观点。

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中,很多都是由困难的或者新发现的问题开始的,这些问题引起注意,然后得以解决,批判与质疑精神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在平时的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仅通过平时的教学方法是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要通过真实的物理学史来展示各项问题,在演化过程中让学生理解重大问题的产生以及所引起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用真实的事例培养加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科学是在不断的发展中的,没有绝对的真理,任何科学的结论或发现都可能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物理学史记录了一个不断地“破”与“立”的过程,就是这些对权威的怀疑和修正推进了物理学的发展与壮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及尊重客观的科学态度与精神,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动人事迹。如伽利略在对亚里士多德得有关“若物体越重,将下落得越快”的结论产生怀疑之后,在高塔上抛球,再根据双球同时落地实验,得到正确的结论;又如,因坚持“日心说”而被残酷的罗马教廷处以火刑的布鲁诺等。教师通过这些事迹中物理学家的求真精神,使学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科学态度。 二、物理学史在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认识与交流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劳伦斯发明的回旋加速器对原子物理做出了巨大的

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学史集中地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而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没有较系统的介绍物理学的发展史,只是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引入时安排了一些物理史实的片段和物理学家的姓名作简单的介绍和提及。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展现历史上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世界奥秘的艰辛历程,可以让学生从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中领悟到科学的本质、科学的人性以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物理学史是很有必要的,其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物理学发展史有较系统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探索精神的发扬和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生在初中对物理的学习,基本上能掌握《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和解决物理问题,但绝大多数学生对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却是个盲点,不了解所学到的知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属于哪一段,这段在整个物理理论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起什么样的作用,是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是否还有发展和完善的可能,只是为了学而学。这样不利于发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扬勇于探索和开拓的精神,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物理的发展历史过程有一个简单的、较系统的了解,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介绍物理思想,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有利于物理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也使他们对近代物理学发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近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之大、程度之深、内容之复杂是史无前例的,与以往的历史大不相同。但只有对以往历史的了解,才能发展未来。正如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教授所说:“在所有的物理学和数学的最前沿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要在猜想上……当然并不是说可以胡乱猜想的,必须建立在过去的一些知识上面”。这里所指的过去知识就是指已经发展的历史过程,只有了解过去的历史,才有今天有根据的猜想,才有明天的新突破。 二、对物理学史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根据物理教学情况,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来较系统介绍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但可以把部分的内容体现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在单元复习中结合知识结构的整理,系统介绍这些知识获得历史过程和方法以及在物理学史中的位置和作用,逐步地分单元地把物理学史系统而又简单介绍给学生,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例如在完成九年级教材第十四章《电和磁》中的《电磁感应》的教学内容后,可以按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现象为线索介绍历史上人们对电和磁的认识过程,使学生了解奥斯特以大胆探索不断开拓的进取精神突破了以往认为电和磁割裂的观点,揭示了电和磁的关系,使学生了解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的发现是物理学史上

高考物理学史考点总汇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汇总 I.必考部分:(必修1、必修2、选修3-1、3-2 ) 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

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9、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10、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11、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12、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电磁学: 13、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

2020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

2018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 物理学史这部分内容在高考卷上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实验题中也会小概率出现),分值在6分以下,一般情况下不会出偏难怪的,毕竟这不是考纲里的重点。复习建议:以现有的生活经验常识为主,稍加了解就可以。现总结如下:1、伽利略 (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 2、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3、牛顿 (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2)发现表万有引力定律; 4、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5、爱因斯坦 (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3)提出质能方程2 E ,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 MC 6、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7、焦耳和楞次 先后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这个很冷门!以教材为主!) 8、奥斯特 发现南北放置的通电直导线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9、安培:研究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安培定则),分子电流假说,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 10、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1、法拉第 (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教材上是这样的,实际不是有一定历史原因,以教材为主!) (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提出电磁场、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12、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愣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13、亨利:发现自感现象(这个也比较冷门)。 14、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5、赫兹: (1)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 16、普朗克 提出“能量量子假说”——解释物体热辐射(黑体辐射)规律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即量子理论

物理学史的研究现状及教育作用

物理学史的研究现状及教育作用 发表时间:2020-04-01T10:16:30.04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5批次作者:刘朋朋[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物理课堂中融入物理学史是改革的必然趋势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物理课堂中融入物理学史是改革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物理学史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物理学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物理学史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综观这些研究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特点:在研究方向上,对于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教育意义研究较多,而具体实施方法研究较少;在物理学史的教学建议上,原则性阐述较多,结合物理教材的深入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阐述物理学史的研究现状及教育作用。关键字:物理学史;课堂;兴趣;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一、物理学史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物理学史的教育作用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他们纷纷投入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在这方面美国起步最早,研究的基础也比较深厚,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就对物理学史进行研究,研究物理发展过程,研究物理学家的成果,研究物理学家的研究方法,研究物理学史的教育作用,发展非常迅速,使美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比较晚,物理学史教育的研究最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真正进入物理学史的研究行列是在九十年代,这个时期将物理学史引入中学物理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1982年中国科技史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物理学史讨论会,会议就物理学史教学进行了专门讨论。1986年中国物理学会召开“物理学史普及工作座谈会”,会议明确提出“用物理学史改进物理教学”的重大问题。1999年中国物理学史学会在北京和杭州召开,为北京市和浙江省100多位中学教师讲授“物理学史引人物理教学”知识,并普及物理学史知识。近几年,物理学史和物理教学的结合发展很快,部分新出版的教材也尝试着将物理学史有机地编入教材。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投入到了探索行列,有关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是对于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教育意义研究比较多,而具体实施方法研究较少,研究还浮在表面;在物理学史的教学建议上,原则性阐述较多,结合物理教材的深入研究较少。 新课程改革也尝试着将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学中,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可是实施情况令人担忧。目前只有大学物理课堂上才讲述物理学史,讲得也不是太多,更多还是知识的讲解,部分讲座中也涉及到一些物理学史。而中学物理课堂中却很少融入物理学史,即使教材中涉及到一些物理学史,教师也不愿意花费时间讲述物理学史。有些年轻教师也讲一点,但也是蜻蜓点水,没有讲出实质性的东西。例如2019年一研究者曾对北碚区六所中学的53名高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的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只有24.1%的物理教师经常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62.9%的物理教师偶尔在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13.0%的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不融入物理学史。这是因为高考中很少出现有关物理学史方面的考题,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学习知识不需要关注它的过去,过去的科学不如现在的,后者已经取代了前者,对前者进行教学研究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还有些教师认为中学物理课时很少,教师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讲述物理学家的主要研究成果,更没有时间来解释这些成果是如何得到的。 二、物理学史的研究意义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物理也是一样,我们不仅要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还要学习他们的研究方法,知道他们的研究过程,学习他们对待科学的态度,并从中受到教育。 物理学史是一个巨大的精神宝库,很值得我们去挖掘、去开发、去利用。它具体介绍了一些物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物理学家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怎样的条件下做出这些发明或发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哪些相关启示而取得突破性进展,又是如何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吸取同行或其他学科科学家的思想与智慧的;运用了怎样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如何进行逻辑推理和观察实验的,中间经历了哪些曲折,又是在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下推进研究的;讲述了科学家们的品质和性格是多样的, 有神秘主义者、唯物主义者, 有工匠也有贵族, 有品质高尚的也有卑鄙的人, 科学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 任何有志之士都可以在科学的原野上任意驰骋。 学习物理学史,对教师而言不仅是专业能力的提升,而且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源泉。所以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讲前人的研究方法,让他们少走弯路,更早更快出研究成果。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兴趣,那么学习物理的热情,求知欲随即就产生了,这样学习物理就化被动为主动了。总之,物理学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习物理学史,可以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 三、物理学史融入物理课堂的思考 物理学史要融入物理课堂,成为习以为常的事情来做,作为教师本人,由于要时不时给学生讲解物理学史,所以要不断的积累物理学史方面的知识。首先要对物理学的发展过程要非常熟悉,物理学在各个时期取得了哪些成就,又是用什么研究方法得到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不停的学习,可以通过看科技报,看科技类方面的期刊,看科技方面的电视,网上查找阅读有关物理学史。具备了这样的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信手拈来,课堂更加有趣,高效。作为学生也要时刻关注最新科技成果,科技前沿,与时俱进。对学校而言,应该将更多的科学家及成果展示在走廊、教室,当老师讲课的时候谈到某个科学家,学生发现自己也比较熟悉,因为就在墙上,平时都能见到。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个学科,要重视实验。物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发明的实验仪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也可以去做,还原当时的研究过程,这也许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加热爱物理。有些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做,让他们体会科学研究过程的艰辛不易。 总之,将物理学史融入物理课堂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认识到科学家不是神,也是像我们每个人一样会吃饭喝水,他们能做的事,我们同样能做到。更有信心面对这个世界,它并不是那么神秘不可及。 参考文献 [1] 栾玉广.自然物理技术研究方法[M].中国物理技术出版社,2010:23,74.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学史典型题目(含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 - 物理学史 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 下符合事实的是( AB) A. 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 B. 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C.楞次 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 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D. 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3 .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卡文迪许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 C)麦克斯韦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D)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4.爱因斯坦说:“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 1564- 1642)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 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在科学史上,伽利略享有“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奠基人”的美誉。根据你对物理学的学习和对伽利略的了解,他的物理思想方法的 研究顺序是(A) (A )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B)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 (C)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数学推理(D)合理外推,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 5.在物理学发展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贡献的叙述中,符合史实的是(C) ( A )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 6.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些定律或规律的发现,首先是通过推理论证建立理论,然后再由实验 加以验证。下列定律、理论或学说的建立不符合上述情况的是 D A .万有引力B.电磁场理论C.光子说D.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7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B )(A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摇发电机 (C)托马斯·扬成功地完成了光的干涉实验,总结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D)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8、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常采用归纳法、演绎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 验法等科学方法。下列哪个成果是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的(A) A .伽利略指出的“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C.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D.爱因斯坦的“光子假说” 9.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还可以分( B)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没有波动性(C)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D)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 10.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B 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