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形
汉字形体的演变

• 产生分歧的原因,一是因为有的字《说文 解字》没有明确列出籀文字形,各家理解、 取舍不同;二是因为有的字大徐本(徐铉 本)未列出籀文,而段玉裁注据小徐本 (徐锴本)或其他书补出,各家对此是否 采纳。
二、金文
• 2.1 金文概说 • 我国使用青铜器的历史很早,目前发现的
最早的青铜器,是甘肃东乡县林家马家窑 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刀,距今约5000年。 商代青铜器发达,著名的如司母戊鼎、四 羊方尊。铸有铭文的青铜器主要出现于商 代晚期(帝乙、帝辛时期),少则几字、 十余字,多则四十余字。
• 西周时期,金文有了快速发展。由于宗法 礼制的完善,在礼器上铸刻的铭文急剧增
• “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是逐渐演变为 小篆的,小篆跟统一前的秦国文字之间并 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我们可以把春秋 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和小篆合称为篆文。”
总的来看,籀文的形体特点是:笔画起止露锋, 均匀圆转,结构整齐,字形较为繁复。
此外,唐朝初年在今陕西凤翔县三畤原发现的 春秋中晚期或春秋战国之际的秦国石刻文字 (即“石鼓文”)也是大篆。石鼓共十枚,花 岗岩质,高约90厘米,直径约60厘米,各石镌 刻记叙秦国王公田猎游乐的四言诗一首(又称 “猎碣”),共约700余字,现存356字。现有 拓本传世。
都。”),其间字体也略有变化,总的趋
势是字形在逐渐简化,象形程度逐渐降低, 加注声符的现象在增加,字形逐渐稳定。
• 比如董作宾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将商代甲骨文 分为如下五个时期:
字形在字义和词义研究中的作用

字形在字义和词义研究中的作用主要内容一、汉字语义系统的构成二、字形探求本义例证三、字形研究词义中须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六书导入象形象形性符号指事表音字象形性符号+命令性符号会意象形性符号+象形性符号形声形符表义功能形声声符标音功能“斤”,是个象形字,表示斧刀,本义是砍伐树木的工具。
“析、折”“戒”,就是个会意字。
廾则表示双手收拢,戈就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双手持戈,则表示警戒、戒备的意思。
象形字是由字形本身表示本义,指事字则是由抽象的符号来提示本义,会意是由几个字合起来表示本义,形声字凭借形符来确定本义所属的范畴。
表示以下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并表明就是本义还是引申义?1、女子贞不字,十年实乃字。
2、北山寓公长息曰。
3、纳向户。
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5、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字形在词义研究中的促进作用这一节主要讲表意字字形在字义词义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利用表意字研究字义词义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形声字的形旁也有表意的作用,在字形表意方面,形声字和表意字有类似之处,我们也看些形声字的例证。
一、汉字语义系统的构成1、本义――汉字造字时用字形则表示的词义。
2、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发展出来的意义,是造成汉字一字多义的重要原因。
引申义与本义有一定联系,它是人类思维运动即在语言运用中发挥了联想和类推作用的结果。
“朝”,《说文》:“旦也。
”本义是“早晨”朝:早晨――朝见――朝廷――朝代引申义产生的方式(1)链条式(2)辐射式(3)综合式3、假借义――通过文字的同音假借使该字表示的意义。
假借是把汉字当成一个纯粹的表音符号。
假借使一个汉字起到了几个汉字的作用。
莫:本义“昏暮”,冒用为否定性无定代词“没谁”、“没什么”。
然:本义“燃烧”,假借为代词或形容词词尾“如此”、“……的样子”。
本义研究的重要性本义就是汉语字义系统之源,汉字的本义就是指古人在造字时的本来意思。
“一字多义”就是汉字的主要特点,但本义只有一个,其它的意思都就是由“本义”派生或衍生出的,因此在采用时必须首先把握住这个词的完整义,这对于恰当的认知、把握住字义的衍生脉络和发展演变过程的历史过程具备关键意义。
字形知识点总结

字形知识点总结1. 字形的概念字形是指汉字的外形特征,包括笔画构成、结构布局、书写顺序、笔画比例等。
字形是汉字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决定了汉字的书写、认读和排印。
2. 字形的组成汉字的字形主要由笔画组成,每一个笔画都有固定的书写顺序和形态特征。
笔画组成了汉字的基本结构,不同的笔画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字形。
3. 笔画的分类汉字的笔画可分为横、竖、撇、捺、点、折六种基本笔画。
横、竖、撇、捺是构成汉字的基本线条,点表示小的圆形或方形形状,折是表示转角的笔画。
4. 笔画的顺序汉字的笔画顺序是指笔画书写的先后顺序,它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来确定的。
正确的笔画顺序有助于书写的流畅和形体的美观。
5. 笔画的比例每个汉字的笔画比例都是固定的,它是指各个笔画之间的相对长度和位置关系。
正确的笔画比例能够使汉字的结构平衡、形体匀称。
6. 结构布局汉字的结构布局是指汉字内部笔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排列顺序。
合理的结构布局能够使汉字在视觉上显得整齐、流畅。
7. 字形演变汉字的字形在历史中经历了多次演变,其外形特征有所变化。
有些字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形态,了解字形的演变可以帮助理解汉字的含义和用法。
8. 字形的美感字形的美感是指汉字书写时所展现出来的美的形态特征。
优美的字形能够增强汉字的艺术表现力,使人们更加喜欢和欣赏汉字。
9. 字形的应用字形是汉字书法的基础,它决定了汉字书法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此外,在排印、书写和设计等方面也都需要考虑到字形的特点。
10. 字形的传承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字形的传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传承字形,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11. 字形的学习学习字形是汉字学习的基础,它能够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和认读汉字。
通过对字形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
12. 字形的研究字形的研究是汉字学科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汉字的历史、发展和演变。
通过对字形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汉字的内涵和外在形态特征。
字形

字形题
1、下面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 一组是(2006年全国卷2)
• (09浙江卷)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 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杆见影的效果,因而 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 B.邀请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把脉,有助于 纠正大学生的一些偏面认识,弥补他们经验匮乏的缺陷,对 其日后成功创业大有裨益。 • C.横滨世乒赛落下帷幕,中国队囊括了单项金银牌,国人 振奋之余心生感慨:我们的表现固然可以赢得世界敬佩,却 易导致球赛精彩不再。 • D.这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想象空间很 大,如果有人感兴趣。足可以把它改编为一部悬念丛生、高 潮叠起的电视连续剧。
会意。繁体字从幸从丸。 “幸”意为“被外力控制 住”,“丸”,或作 “瓜”,球形物。“幸” 与“丸”联合起来表示 “球被控制住,不再滚 动”。本义:球形物被拿 持住,不再滚动。引申义: 拘捕;捉拿
悲伤的声音——哭
“哭 ”是 一 个会意字。 它是由两个“口”字和 “犬”字组成的。“哭” 的本义是指犬的嗥叫声, 所以它的下面是个“犬” 字。这一本义很少被使用。 后来,把人因为悲哀时流 泪并发出悲伤的声音称为 “哭”。
文字
• 独体为文 合体为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是辅助 语言起交际作用的工具。
汉字的造字法
汉字起源于图画和记号,是中国汉族人民 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
注,假借 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用字方法:
转注,假借
六书
象形:就是造字时,用描摹客观实体的外形来表达词义的一 种造字方法。用“象形法”造字,一般都是有形可象的指 物名词。如“日、月、水、山”等。许慎对此的解释是: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jié qū屈曲、屈折), 日月是也”。其中的“画成其物”不是作画,是指创造书 写符号。所以,用“象形法”创造汉字,在摹写客观事物 时,只勾勒其轮廓,注重字形的简约性和典型性。象形造 字法的局限是:无法描摹抽象的事物。“象形造字法“及 “象形字”是汉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指 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的基础。
字形

字形的复习本考点重点考查的,是那些常用但又极易混淆的字,主要表现在:同音形近字、多音多义字、容易误写的成语。
高考试题中的错误字形都是别字,没有错字。
而别字又可以分为同(近)音字、形似字、音同(近)又形似的字。
识记字形一定与理解字义紧密结合,可以借助造字法,从偏旁的异同来推敲词义,也可以借助词语结构、典故出处、历史文化常识、生活经验等来推敲词义,进而记住字形。
一、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的作用(一)形旁的作用1、提示字义。
形旁最突出的作用是提示字义,但并不是表示字的确切意义,它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关于字义的信息,缩小理解字义的联想范围。
形旁对于我们辨认字义具有积极的意义。
例如,看到“资、贫、贷、货、贸、费、赏、财、赐、赊、贱”等,通过形旁“贝”,人们就联想到财物、经济。
2、区别同音字。
形声字中不少字是由同一个声旁构成的,而且读音也相同,构成了同音字,形旁就成为字形上区别这些同音字的重要手段,例如“簧、磺、潢、璜、蟥”,“隍、徨、惶、煌、蝗、篁”,我们很容易地把这些同音字区别开。
(二)声旁的作用1、指示字音我们通过声旁的提示,字音能够确定下来。
认识了某个声旁,有时能类推出一系列字的读音。
例如:希(xī):稀、晞、郗、唏眉(mãi):嵋、湄、楣、媚(mâi)唐(táng):糖、塘、搪、瑭。
2、区别字形有些形声字,形体上近似,容易混淆,不过由于声旁读音不同,可以把形似字区别开。
如“未”念wâi,“末”念mò,所以“味、妹、昧、魅”等字与“抹、沫、茉、秣”等字因为读音不同,就可以很容易区别开,其中的偏旁也就不会写错了。
(三)形旁、声旁难以辨认形旁、声旁难以辨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形旁、声旁的位置不固定。
例如形旁“木”,在“根、柜、枞、桃”等字中位于左边,在“柴、架、棠、梨”等字中位于下边。
又如声旁“占”,在“站、沾、粘、拈”等字中位于右边,在“战、觇”中位于左边,在“苫”字中位于下边,在“毡”字中位于一角。
字形特点

字形特点(一)教学目的:1、掌握长、短、方、圆这四种字形的构字规律与写法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 、培养学生书写名人名言的格式,以及如何珍惜时间。
教学用具: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一、出示例字,揭示课题。
1 、出示小黑板:身之正会2、齐读,这四个字的字形各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第一个字属于长形字。
第二个字属于短形字。
第三个字属于方形字。
第四个字属于圆形字。
今天我们来学习“字形特点(一)”。
二、指导书写。
出示卡片:身仔细观察,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看?学生边议论边试写。
指名学生发言,谈谈自己试写的感受。
(即:怎样写好“身”字)指一名学生上台边说边写。
师生评议。
学生自由练习同一类的字三个。
2、出示小黑板:(贴有写字的图片)想一想:这些字个有什么特点?如何写好它们?字形较短:血之字形较方:正画字形较圆:会香3、名人名言行款练习。
学生读一读,讲讲这句话的意思。
分析名人名言的书写格式。
学生试写,要求注意语句中的长、短、方、圆不同字形的写法。
4、师小结。
三、学生进行钢笔字练习。
P4字形特点(二)教学目的:掌握大、小、偏斜三种字形的写字规律,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
继续练习名人名言的书写行款。
教学准备:写有字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出示字例,导入新课。
出示小黑板:天口齐读。
想: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有何区别?指名说,老师板书:字形较大字形较小指导书写。
较大字形:要点:撇、捺或长横、长竖要舒展。
老师写:发生试写:天年较小字形:要点:要写在格的中心位置,字中的笔画较短。
师边将边示范:白学生试写:口日3、偏斜字形:左斜字主笔不可过于左斜。
范写:夕勿学生试写。
右斜字主笔不可过于右斜。
范写:戈飞生试写。
名人名言行款练习。
生读名人名言。
讨论:写这一段话应该注意什么?小结:格式、字:学生边听音乐边写名人名言。
古代汉语字形
甲骨文 文字特点:比划尖细,形体古朴。
尚不太稳定,一个字有多种写法,但笔意和基本构造还是共同的。
代表:殷墟甲骨文大赤丮文金文材料:青铜器(礼器、乐器) 工具:陶范浇铸 文字特点:粗圆肥硕代表:周代(西周为主)铭文大文巩走❖奔大篆:书写材料:多样(竹简/木牍/纸张/布帛)书写工具:毛笔文字特点:形体繁复,多重叠代表:秦代石鼓文,籀文宋代司马池发现丢失的石鼓,涉嫌造假。
人无完人,好人也有缺点。
司马光的父亲。
大篆是特指战国时期秦国使用的文字,继承于周宣王时期的《史籀篇》小篆李斯等“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而成的文字。
书写材料:竹木工具:毛笔体圆转美观代表《说文解字》央英桀桀赤隶书,左书或佐书,秦汉时期辅佐小篆的更简便的书写体。
始于秦初,下级官吏为了应对日益繁杂的官狱职务而创造。
把小篆的圆转变为方折,形体比较简约,为楷书奠定基础。
楷书,汉末魏晋初期,演变于隶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做楷模,因而得名。
第二节、六书:一、班固《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以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二,许慎的解释:1,象形,“象形其物,随体诘诎。
”随着物体形态的弯弯曲曲,画出所象的事物。
象形具有图画的性质,但必须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具有群众性、普遍性。
不像图画那么随意。
人口水象兔虎犬羊牛手又止身耳月回衣2,指事字:指事字的形体和意义与形象字有密切关系。
即指事字一般以象形字为基础,具有“视而可识”的特点。
一般分两类:一类是增减符号;一类是改变方向。
刀刃木末未本朱片大亦立立衣卒牟芈、咩飞迅大夭交逆后司棍刻木记事七切目臣元兀予幻象形字和指事字数量不多,但却是汉字的基本构件。
清代王筠:“六书以指事、象形为首,而文字之枢纽即在此矣。
”3,会意字会意字的意义是由参与组字的字素在意义上的逻辑联系表示出来的。
兼禾皿灌共与保夙艺饮斗步降隹集须颐4,形声字形声字可以分形符和声符两部分。
字形
三、探源记字 有些词中的字是由该词形成时特定的意 义决定的,因此,必须探究该类词的本义, 义决定的,因此,必须探究该类词的本义, 才能准确记住字。由于时代的阻隔, 才能准确记住字。由于时代的阻隔,我们 平时只知道有些词的用法,而不知道该词 平时只知道有些词的用法, 形成的历史背景, 形成的历史背景,书写时难免用现代的观 念去理解它,结果常常写错。实际上, 念去理解它,结果常常写错。实际上,有 些词尤其是一些成语的形成往往凝结着浓 郁的文化风俗或附带着—个生动有趣的故 郁的文化风俗或附带着 个生动有趣的故 记忆该类词时把它们挖掘出来, 事,记忆该类词时把它们挖掘出来,会使 学习的过程充满意趣。 学习的过程的诗意文字,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 把词营造成富有意境的诗意文字,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 既容易记住字形,又能够锤炼自己的表意功力。 既容易记住字形,又能够锤炼自己的表意功力。 在任何时候, ”“秀 如:清秀—在任何时候,“清”“秀”组合都必须带三点 清秀 在任何时候 因此可描绘这样的语句: 水,因此可描绘这样的语句: 有水分,山才朗润(山清水秀),眉才灵秀(眉清目秀), 有水分,山才朗润(山清水秀),眉才灵秀(眉清目秀), ),眉才灵秀 美才诞生。 美才诞生。 沟通和勾通——因为“勾通”指暗中勾结,就有肮脏交易 因为“勾通”指暗中勾结, 沟通和勾通 因为 之嫌。 沟通”没有这些意味。 之嫌。而“沟通”没有这些意味。抓住带三点水和不带三 点水的区别,可这样描述: 点水的区别,可这样描述: 有水的清洗,沟通才纯洁。 有水的清洗,沟通才纯洁。
如“脉搏”的“搏”字,常同“膊’’字混淆。 脉搏” 常同“ ’’字混淆。 字混淆 如果明确了“脉搏” 是指血脉跳动, 如果明确了“脉搏”:是指血脉跳动,是一个 动作场景, 具有“搏动、跳动” 动作场景,而“搏”具有“搏动、跳动”的意 正好和“脉搏”的语境相吻合,那么, 思.正好和“脉搏”的语境相吻合,那么,就 会很轻松地记住“脉搏” 会很轻松地记住“脉搏”的“搏”应是动词 而不是“胳膊”义的名词“ “搏”而不是“胳膊”义的名词“膊”。“融 会贯通”很容易写成“融汇贯通” 会贯通”很容易写成“融汇贯通”。有人甚至 还振振有词地为这种错误找出所谓的理由, 还振振有词地为这种错误找出所谓的理由,说 融合汇聚了多方面的东西, “融合汇聚了多方面的东西,有了通彻的理 其实不然, 融合”“汇聚” ”“汇聚 解”。其实不然,“融合”“汇聚”的意义是 相同的, 融汇”相连,就会语意重复。 相同的,“融汇”相连,就会语意重复。“融 会贯通”的基本词义应该是“ 会贯通”的基本词义应该是“参合多方面道理 进行体会从而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 进行体会从而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因而必 须用“会”而不能用“汇”。如果把词语中易 须用“ 而不能用“ 错字的意义搞通彻了,就能有效地避免写错。 错字的意义搞通彻了,就能有效地避免写错。
现代汉字的字形和书写特点四字成语
现代汉字的字形和书写特点四字成语
1、隶书:蚕头燕尾,中正平和
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2、草书:狂放不拘,飞扬飘逸
凡写的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
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3、行书:行云流水,舒展有型
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
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4、楷书:中规中矩,棱角分明
也叫正楷、真书、正书、小楷。
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辞海》书中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字形
字形一、命题规律高考考查的重点是:同音字、形近字。
(一)同音字: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可分为三种:1、音同形异字,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的字,如“法治”和“法制”容易产生错觉或混淆。
•一愁莫展卑恭屈膝•按步就班积腋成裘•歪门斜道融汇贯通•真知卓见迫不急待•不径而走变本加利•原形必露要言不繁•遗人口实名声雀起•陈言勿去同病相连•甘败下风人才倍出•礼上往来垂拱而制2、音同形似字,即读音相同形状相似的字,如“松弛”的“弛”和“奔驰”的“驰”。
•长篇累椟轻歌慢舞•获益非浅虎据龙盘•厉精图治不可思义•兵慌马乱张惶失措•挺而走险磨拳擦掌•因才施教浮想联篇•金壁辉煌弊帚自珍•默守成规脱颍而出•山青水秀神采弈弈•嘻笑怒骂措火积薪3、音同义近字,虽数量不多,但最易混淆,如“水蒸气”极易误为“水蒸汽”。
•水蒸汽小题大作•装模做样唯利是图(二)形近字:字形相似,差别细微,但意义不同。
可分为两种:1、形近音异字,如“病入膏肓”的“肓”和“盲”。
2、形近音同字,“弊”、“蔽”、“敝”。
二、致错的原因别字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形:一是形近误写,如将“赡养”写成“瞻养”,“已经”写成“己经”;二是音近误写,如将“尤其”写成“由其”,“传诵”写成“传颂”;三是形音近似而误写,如将“即使”写成“既使”;四是音义近似而误写,如将“提纲”写成“题纲”。
三、攻关对策(一)以义定形例如在2002年北京卷第二小题的C项“通牒绿荫蔽日和盘托出无耻谰言”中,“和盘托出”是难点,是“合盘托出”呢,还是“和盘托出”呢?我们可以根据它的意思来推断:“和盘托出”的“和”有“连带”的意思,这里就能讲通。
是不是“合盘托出”呢?“合起盘子托出”,讲不通,于是推知应该是“和盘托出”。
(二)以音定形例如2002年全国卷的B项“质疑不容置疑符合随声附合”中,“随声附合”是难点。
“随声附合”的写法对不对呢?我们不妨先读一读,如果在平时读这个成语时读音是“suíshēngfùhè”,那么我们就可以据音定字,判定“随声附合”是错的,因为它的读音是“suíshēngfùhé”,与我们平时的读音不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学即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沧桑 笑魇 耳濡目染 蓬荜生辉 B.脉搏 涣散 按奈不住 汗流浃背 C.喝彩 炽热 唉声叹气 恼羞成怒 D.副刊 贮立 青出于蓝 察言观色 答案 C 解析 A项,魇—靥;B项,奈—捺;D项,贮—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渲染 候补 霎时 不落言筌 B.端详 肆业 坐镇 怨天尤人 C.国粹 吞筮 神采 要言不烦 D.盅惑 钟磬 青睐 惹是生非 答案 A 解析 B项,肆—肄;C项,筮—噬;D项,盅—蛊
考点三
熟语中的易错字
从近年高考命题来看,熟语中的错别字的考查越来越多, 越来越频繁,命题中几乎必不可少。熟语主要包括成语、 俗语、歇后语、谚语等形式,考查的具体对象主要集中在 熟语中的形近字和同音字上。
例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敲竹杠 沸反盈天 覆水难收 来而不往非理也 B.打圆场 煊赫一时 对簿公堂 识时务者为俊杰 C.跑龙套 有条不紊 新尽火传 言必信,行必果 D.挂幌子 德艺双罄 萧规曹随 牵一发而动全身
例2(2014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 ,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 怒哀乐的情绪。 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 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 源。 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 ,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 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 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 获得了发展。
答案:B 解析:A项,“精萃”应为“精粹”;C项,“泊来品”应为“舶来品”; D项,“出奇不意”应为“出其不意”。
例3.(2013·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 其不意地抛出三个有力论据,令反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 B.这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五大陷井”的说法得 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不少人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 C.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创造性 地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最终拔得头筹。 D.每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 密码,而不同的密码容易混淆,这给人们平添了许多烦恼。
思维建模
同音误写字技巧点拨
1.义辨法 对音同异形字的意义有所了解,再结合整个 词语来确定所应用的字,才不会写错。 【做一做,辨一辨】 ①不谋而和____ ②运愁帷幄____ ③远见 灼识____④一如即往____ ⑤共商国事____ 答案 ①和—合 ②愁—筹 ③灼—卓 ④即— 既⑤事—是
2.形辨法 汉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形声字,形旁具 有表意功能,如果把某个字的形旁的意义联 系整个词语的意义来考查,就能准确地判断 出词语的书写是否正确。 【做一做,辨一辨】 ①相儒以沫____②有侍无恐____ ③甘之如 贻____④信马由僵____ 答案 ①儒—濡 ②侍—恃 ③贻—饴 ④僵— 缰
2.溯源辨形 有些成语来源于典故、寓言,需要探其 来源,究其本义。如“再接再厉”的“厉” 通“砺”,本是“磨砺”之意,所以不能误 写为鼓励的“励”。“针砭时弊”的“砭” 指一种石针,“脱颖而出”的“颖”出自“ 锥处囊中,颖脱而出”(《毛遂自荐》),指锥 芒,不能写成“颍”,因为“水”是没有“ 尖”的,而“禾”的稻穗、麦穗的锥芒是有 “尖”的。
心沥血 呕 . ④ǒu 心沥血 沤 .
答案 ②√,×牒—碟;③×磬—罄,√, √;④√,×
心而论 平 . ⑤pí nɡ 添 平 . 摊子 滥 . ⑥là n 宁缺毋烂 . 至 关怀备 . ⑦bè i 至 关怀倍 . 暖 席不暇 . ⑧xiá 白璧微瑕 .
•3.音辨法 对于有些汉字,我们可以根据字的读音来 辨形,通过朗读该词,发现词中字的书写正 误。如:饮鸠(鸩)止渴,相形见拙(绌) 。
即学即练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一愁莫展 名门望族 共商国是 绿草如茵 B.墨守成规 真知灼见 人才挤挤 湮没无闻 C.精兵减政 改弦更张 优柔寡断 优哉游哉 D.再接再厉 名贯九州 不假思索 不可名状 答案 D 解析 A项愁—筹;B项挤—济;C项减—简。
. 精萃 国粹 . ⑩cuì 国萃 . 鞠躬尽悴 .
2012· 山东卷 2012· 江西卷 2011· 江西卷 2007· 天津卷
答案⑨√,×振—震,√,×,√;⑩×萃—粹, √,×,×悴—瘁。
教你思维 在高考题中,考查到同音字时,错项设置 方法是同音误写。而同音误写又分为 1、同音异形字误写,如“投机倒把”的“倒 ”误写为“捣”; 2、近形字误写,如“国籍”的“籍”误写为 “藉”。
答案 解析
C A.唇枪舌剑;B.陷阱;D.登录。
例4.(2012·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 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 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 师队伍中的主流。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 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
答案
①√,×,√,√;
飞碟 . ②dié 影牒 .
2013· 四川卷 2013· 江西卷 2012· 四川卷 2011· 浙江卷 2011· 江西卷 2013· 天津卷 2011· 安徽卷
竹难书 磬 . ③qì nɡ售罄 . 钟磬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嗔怪 博弈 清澈见底 鞭辟入里 B.夜宵 边陲 涣然冰释 稳操胜券 C.遒劲 晋升 搬师回朝 返璞归真 D.诀窍 蓬松 不谋而合 崭露头角 答案 C 解析 C项,搬—班。
)
考点二
形近误写
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根据各省 市高考题改编) ①拨得头筹( ) (2013·浙江卷) ②信笔涂鸭( ) (2013·北京卷) ③眈误( ) (2013·湖南卷) ④辐员( ) (2013·湖南卷) ⑤修茸( ) (2013·江西卷)
⑥陷井( ) (2013· 浙江卷) ⑦旁证博引( ) (2012· 江西卷) 答案 ①拨—拔 ②鸭—鸦 ③眈—耽 ④辐—幅 ⑤茸—葺 ⑥井—阱 ⑦证—征
思维建模
形近误写字技巧点拨
1.以义辨形 根据整个词义来判断字形。如“蛊惑”中的“蛊”是 “腹中虫”的意思,这种虫能迷惑人的神志。“蛊惑” 就是“以蛊惑之”的省略形式,意思是使人受迷惑而混 淆视听,不明真相,所以写成“盅”是错误的。 2.联想记忆 结合字的形旁和意义加以联想推断。例如:掇、缀、 辍、啜。可以如此联想:用手拾掇屋子,用丝线连缀裙 子,用车拉回辍学的孩子,用嘴啜泣伤心的日子。
答案 B 解析 A项,理—礼;C项,新—薪;D项,罄— 馨。
思维建模 熟语中的易错字
1.对称辨形 “伶牙利齿”,可根据“伶俐”一词和对称 特点推知有误,应该是“伶牙俐齿”;“纷 至踏来”,“纷”是形容词性的语素,那么 对称位置的“踏”也应如此,而“踏”是动 词,可知这是一个别字,应该是“纷至沓来 ”;“耳闻莫睹”,“耳”是名词,而对称 的位置“莫”是个能愿动词,明显不对称, 所以“莫”是一个别字,应该是“耳闻目睹 ”。
2013· 天津卷 2013· 四川卷 2013· 北京卷 2012· 湖南卷 2013· 四川卷 2013· 湖南卷 2013· 北京卷 2011· 湖北卷
答案⑤√,√;⑥×滥—烂, ×烂—滥;⑦√,×;⑧ √, √;
慑力 2011· 山东卷 震 . 振耳欲聋 2011· 天津卷 . 2011· 天津卷 ⑨zhè n 坐镇 . 2009· 天津卷 . 坐阵 撼 2010· 湖南卷 震 .
答案 解析
C A项,倍—备;B项,轰—哄;D项,急—疾。
作业
《衔接教材》第四章 日积月累 P60-P72 基础积累
二、识记并正确书写 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考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同音误写
根据拼音,判断正误,并将错误的字改过来。(根据各省市高 考题改编) 乐部 2013· 安徽卷 . 俱 万事具 备,只欠东风 2012· 四川卷 . ①jù 备,只欠东风 2011· 山东卷 万事俱 . 2012· 江西卷 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