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克莫司及其化合物结构式

他克莫司及其化合物结构式

他克莫司(Tacrolimus),也称作他卡松或他克莫思,是一种免疫抑

制剂,用于预防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它主要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来降

低器官移植患者的免疫反应,从而减少器官移植失败的风险。

他克莫司的化学式为C44H69NO12,它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下

面将详细介绍其结构式及化合物。

他克莫司的结构式如下:

O

H3C-C-CH3

H3C-C-H

O

H2C-C-O-CH3

OH

从结构式可以看出,他克莫司由一个大环内酯结构和一个侧链结构组成。大环内酯结构包括两个七元碳环,一个酰基和一个酮基。侧链结构包

括一个烷基,其中又包含一个醚基和一个羟基。这些结构决定了他克莫司

的免疫抑制效应。

他克莫司的大环内酯结构与其他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类似,但具有一定差异。与环孢素类抑制剂相比,他克莫司的大环内酯结构中的

酰基和酮基部分有所不同,这使得他克莫司的分子更紧凑,能够更有效地

与免疫系统的目标结合。

他克莫司的侧链结构能够与患者的免疫系统中的特定蛋白质结合,从

而干扰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过程。这种干扰阻止了免疫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减少了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的活性。这样一来,他克莫司可以有效地抑制

器官移植患者的免疫反应,降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效应使得它在器官移植术后的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它可以预防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并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此外,

他克莫司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顽固性干燥综合症和银

屑病。

然而,他克莫司也有一些副作用,如肾毒性和神经毒性等。因此,在

使用他克莫司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神经系统反应。

总结来说,他克莫司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剂,用于预防器官移植排

斥反应。它的化学结构包括一个大环内酯结构和一个侧链结构,这些结构

决定了它的免疫抑制效应。虽然他克莫司能有效降低排斥反应的风险,但

副作用也需要引起重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其治疗效果和

副作用,做出使用他克莫司的决策。

他克莫司

他克莫司 别名:他克莫司,大环哌南,普乐可复 【外文名】Tacrolimus, Prograf, FK506 【药理作用】在分子水平,他克莫司的作用显然是利用与细胞性蛋白质(FKBP12)相结合,而在细胞内蓄积产生效用。FKBP12-他克莫司复合物会专一性地结合以及抑制calcinurin,其会抑制T细胞中所产生钙离子依赖型讯息传导路径作用,因此防止不连续性淋巴因子基因的转录。本药是具有高度免疫抑制的药物,其活性在体外及体内实验中都已被证实。本药抑制形成主要移值排斥作用之细胞毒性淋巴球的生成。本药是具有高度免疫抑制的药物,其活性在体外及体内实验中都已被证实。本药抑制形成主要移植排斥作用之细胞毒性淋巴球的生成。本药抑制T细胞的活化作用以及T辅助细胞依赖B细胞的增生作用。也会抑制如白介素-2、白介素-3及γ-干扰素等淋巴因子的生成与白介素-2受体的表达。在分子水平,本药的效应似乎是由结合到细胞性蛋白质(FKBP)所产生,此蛋白质也会造成该化合物累积在细胞间。在体内试验中发现,本药显示出对肝脏及肾脏移植有效。 【适应症】肝脏及肾脏移植的首选免疫抑制药物,肝脏及肾脏移植后排斥反应对传统免疫抑制方案耐药者,也可选用该药物。 【用法用量】下列口服及静脉注射给药之建议剂量只是概略指标,本药的实际剂量应依据别病人的需要而加以调整,建议剂量只有起始剂量,因此治疗过程中应藉由临床判断并辅以他克莫司血中浓度的监测以调整剂量。 口服给药每日剂量分两次投予。最好是在空腹或至少进食前1hr或进食后2-3hr服用胶囊,以达到最大吸收量。口服胶囊时,通常须连续服用以抑制移植排斥作用。并没有治疗期间的限制。静脉注射给药输注用浓缩液必须在聚乙烯或玻璃瓶中用5%葡萄糖注射或者生理盐水稀释。 所形成的最终输注用溶液的浓度必须在0.004-0.1mg/ml范围间。24hr内输注20-250ml。此溶液不可以一次全量快速注释给药。 当患者的状况允许时,应尽快将静脉注射疗法改为口服疗法。静脉注射疗法不应该连续超过7天。 首次免疫抑制剂量- 成人肝脏移植者为0.1-0.2mg/kg/天,肾脏移植患者为0.15-0.3mg/kg/天,分2次口服。应该在肝脏移植手术后约6hr以及肾脏移植手术24hr内开始给药。如果病患的临床状况不适于口服给药。如果病患的临床状况不适于口服给药,则应该给予连续24hr的静脉输注他克莫司治疗。起始静脉注射剂量对肝脏移植患者为0.01-0.05mg/kg/天,而对肾脏移植患者为0.05-0.1mg/kg/天。首次免疫抑制剂量- 儿童儿童病患通常需要成人建议剂量的1.5-2倍,才能达到相同的治疗血浓度。肝脏及肾脏移植:0.3mg/kg/天,分2次口服。如果不能口服给药时,应该给予连续24hr的静脉输注,对肝脏移植的儿童为0.05mg/kg/天,而对肾脏移植的儿童为0.1mg/kg/天。维持治疗需要口服本药来达到连续免疫抑制作用以维持移植物的生存。在维持治疗中常可减低剂量。主要是根据各病患个体对于排斥及耐受性的临床评估而调整。在病患手术后的恢复期,本药的药物动力学可能会改变,因此需要调整本药的剂量。如果疾病发生变化(例如产生排斥现象),必须考虑换免疫抑制疗法。增加激素、使用短期的单株/多株抗体以及增加本药的剂量都曾被用来控制排斥发作。如果有中毒征兆(例如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必须降低本药的剂量。当本药的激素合用时,激素用量通常可以减低,且在少数病例中可以持续地进行单一治疗法。对传统免疫抑制治疗无效如果病患以传本药的治疗应该以该特定移植中首次免疫抑制所建议的初始剂量来开始给药。同时给予环孢素及本药可能会延长环孢素的半衰期,并且产生毒性作用。应该在考虑环孢素的血浓度以及病患的临床状况后,方可开始使用本药治疗。实际上,通常是在停止给予环孢素后12-24hr才开始使用本药。由于环孢素后的清除率可能会受影响,所以在换药后应该监测环孢素的血药浓度。特殊病人肝功能不全之病患;对于手术前或手术后功能不全,如最初移植功能不良的病患可能需要减低剂量。肾功能不全之病患:由于他克莫司的肾清除率很低,所以依据药物动力学的原则是不需要调整剂量。但是由于其潜在肾毒性,所以建议小心监测包括血肌酐、肌酐清除率的计算及排尿量等肾功能。本药的血中浓度不因透析而降低。老年病患有限的经验显示其剂量应同成年患者。 【不良反应】由于大部分用药者存在有严重的疾病和同时并用许多其它药物,常很难确定与免疫抑制药物有关之不良反应。有证据显示,下列许多药物不良反应是可逆转的,并且可经由剂量降低而改善。和静脉给药相比,口服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频率明显地较低。下列药物不良反应乃是依据身体系统及其发生频率来编排的。心血管系统- 经常性:高血压。偶发生:心绞痛、心悸、渗液(例如心包积液、胸膜积液)。罕见性:包含休克之低血压、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心房/心室纤颤以及心跳停止、血栓静脉炎、出血(例如胃肠道、大脑)、心力衰竭、心脏扩大、心跳缓慢. 【规格】胶囊1mg*10粒,100粒,5mg*5粒,50粒。注射液5mg/1ml*10安瓿。

含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及其研究进展剖析

含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其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雷帕霉素、他克莫司等一类含氮大环内酯类微生物代谢产物是目前临床重要的药物,它们具有特殊的结构基团,即内酯环上含有1分子非蛋白质组成氨基酸——哌可酸,通过哌可酰基与细胞内一类具有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的免疫亲合蛋白(immunophilin)FKBPs(FK506 bingding proteins)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作用于细胞不同靶位,发挥多种不同的生物学功能[1]。这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除抗真菌活性外,临床已用作器官移植抗排斥药物、血管扩张支架涂层药物[2]、靶向抗肿瘤药物[3-4]、炎症治疗药物[5],同时,这类化合物还具有潜在的治疗中风[6]、神经退行性疾病[7]、帕金森综合症[8]、老年痴呆[9]等作用,Harrison等人2009年7月在《Nature》杂志上报道雷帕霉素可以延长哺乳类动物老龄小鼠寿命的研究成果[10],立即引起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兴趣[11],美国《Science》杂志把此项研究成果评选为当年十大科学进展之一,预计10年左右可望应用于人体。 含有哌可酰基的含氮大环内酯类微生物代谢产物具有相似的生物合成途径,它们都属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由典型的具有模块结构的I型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 PKS)催化合成内酯环碳链骨架,由单模块的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 NRPS)催化把哌可酸整合到内酯环骨架,并通过环化酶活性域使含哌可酰基的聚酮链内酯化从PKS/NRPS杂合酶上脱离,最后通过一些列氧化酶、甲基转移酶等进行侧链基团的修饰形成最后的活性产物,由于这类化合物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合成机制,特别是它们的作用机制独特带来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和临床应用前景,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一、微生物产生的含氮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1、Rapamycin(雷帕霉素, 西罗莫司/sirolimus) 1975年,加拿大Ayerst试验室Vezina等在筛选抗真菌抗生素中,从太平洋复活岛土壤样品中分离到一株具有抗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等酵母样真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Microsporum gypseum)等丝状真菌活性的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他克莫司及其化合物结构式

他克莫司及其化合物结构式 他克莫司(Tacrolimus),也称作他卡松或他克莫思,是一种免疫抑 制剂,用于预防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它主要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来降 低器官移植患者的免疫反应,从而减少器官移植失败的风险。 他克莫司的化学式为C44H69NO12,它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下 面将详细介绍其结构式及化合物。 他克莫司的结构式如下: O H3C-C-CH3 H3C-C-H O H2C-C-O-CH3 OH 从结构式可以看出,他克莫司由一个大环内酯结构和一个侧链结构组成。大环内酯结构包括两个七元碳环,一个酰基和一个酮基。侧链结构包 括一个烷基,其中又包含一个醚基和一个羟基。这些结构决定了他克莫司 的免疫抑制效应。 他克莫司的大环内酯结构与其他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类似,但具有一定差异。与环孢素类抑制剂相比,他克莫司的大环内酯结构中的 酰基和酮基部分有所不同,这使得他克莫司的分子更紧凑,能够更有效地 与免疫系统的目标结合。

他克莫司的侧链结构能够与患者的免疫系统中的特定蛋白质结合,从 而干扰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过程。这种干扰阻止了免疫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减少了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的活性。这样一来,他克莫司可以有效地抑制 器官移植患者的免疫反应,降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效应使得它在器官移植术后的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它可以预防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并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此外, 他克莫司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顽固性干燥综合症和银 屑病。 然而,他克莫司也有一些副作用,如肾毒性和神经毒性等。因此,在 使用他克莫司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神经系统反应。 总结来说,他克莫司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剂,用于预防器官移植排 斥反应。它的化学结构包括一个大环内酯结构和一个侧链结构,这些结构 决定了它的免疫抑制效应。虽然他克莫司能有效降低排斥反应的风险,但 副作用也需要引起重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其治疗效果和 副作用,做出使用他克莫司的决策。

钙泊三醇

钙泊三醇 【通用名称】钙泊三醇 【英文名称】Calcipotriol Calcipotriene 【化学名】:(7a,17b)-7-[9-(4,4,5,5,5-五氟戊亚磺酰基)壬烷基]-雌甾-1,3,5-(10)-三烯-3,17-二醇 【分子式】C27H40O3 【分子量】412.605 【药物类别】免疫抑制制 【不良反应】 【性状】白色或近白色结晶粉末,不溶于水,溶于96%的乙醇,微溶于二氯甲烷,对热和光敏感。 【药理毒理】本品通过细胞核内维生素D受体发生作用。皮肤中的角朊细胞、皮肤附件细胞、成纤维细胞、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和已激活的B淋巴细胞等参与银屑病发病的细胞中均有维生素D3受体。维生素D3类药物与受体结合,调整了细胞内的生物变化,抑制角朊细胞增生,增强其形态学及生物化学分化作用使细胞生长、繁殖按正常的规律进行。同时,实验研究表明,维生素D3类药物能与皮肤炎症和免疫应答中细胞激肽途径相互作用并加以调节。 1 适应症】钙泊三醇适用于治疗以下疾病:1.严重的银屑病:包括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性银屑病等。2.其他角化性皮肤病。 【用法和用量】搽剂。头部银屑病将本药少量涂于头患处皮肤,早晚各1次,每周用量不可超过60ml。寻常性银屑病将本药少量涂于患处,生效后可减少用药次数,每周用药不可超过100g。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能有暂时性局部刺激,极少数患者可能发生面部皮炎

【储存条件】密封,避光,-20℃以下。Calverley(1988年)首先报道其合成,作为新的抗银屑病药物,由丹麦LeoDenmark公司开发和生产,1991年3月在英国、丹麦和爱尔兰上市。经研究表明钙泊三醇是角朊细胞分化和增生的强调节剂、减少银屑病患者表皮IL-6含量及活化的表皮T淋巴细胞数,它能抑制皮肤细胞(角朊细胞)的过度增生和诱导其分化,从而使银屑病皮损的增生及分化异常得以纠正。主要用于治疗银屑病。 卡泊三醇软膏 卡泊三醇软膏是合成的维生素D3的类似物,能够抑制皮肤细胞(角朊细胞)增生和诱导其分化,从而使银屑病皮损的增生及分化异常得以纠正。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少数患者使用后可能有暂时的局部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灼热及皮肤刺激性。通常停药后,上述症状可自行快速消退。 2

他克莫司水合物 靶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他克莫司水合物靶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1.引言 1.1 概述 他克莫司水合物是一种常用于药物研究的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本文将重点探讨他克莫司水合物的概念、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合成及特性,以及对未来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前景展望。通过对他克莫司水合物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化合物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新药开发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本文也将总结他克莫司水合物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并提出展望和结语。 1.2文章结构 1.2 文章结构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在引言部分,将对他克莫司水合物的概念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在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他克莫司水合物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其合成及特性。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展望他克莫司水合物的前景,并探讨其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最终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结构,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他克莫司水合物这一重要的靶点。 1.3 目的 目的部分的内容如下: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他克莫司水合物在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并对其合成及特性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将通过对他克莫司水合物的概念、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和未来展望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关于这一靶点的全面了解。同时,我们将在结论部分总结他克莫司水合物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展望其未来在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和潜力。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引起读者对他克莫司水合物的关注,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2.正文 2.1 他克莫司水合物的概念 他克莫司水合物,又称FK506或Tacrolimus,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中。他克莫司水合物通过抑制T 淋巴细胞活性,从而减少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移植成功率。他克莫司水合物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 他克莫司水合物的分子结构复杂,主要由大环内酯骨架和多个官能团组成,这些特殊结构使其在体内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他克莫司水合物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移植手术,有效延长了受者的生存时间。

影响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中药与常见食物

影响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中药与常见食物 他克莫司是从放线菌属筑波链真霉N O9993中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化学结构属23元环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白介素-2(IL-2)的释放全面抑制T淋巴细胞的作用。近年来,作为肝、肾移植的一线药物,已在日本、美国等14个国家上市。其免疫抑制作用为环孢素的10~100倍,广泛用于肾脏、肝脏、心脏、骨髓移植患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然而,由于他克莫司的治疗窗很窄,且生物利用度个体差异极大,任何影响药物肠道吸收以及细胞色素P450 3A 的药物均可能影响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目前,许多文献表明,抗真菌药(酮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红霉素、克拉霉素)、钙拮抗剂(地尔硫卓)等肝药酶抑制剂均可显著升高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而利福平、糖皮质激素等肝药酶诱导剂则会使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明显降低。 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以及丰富的文化底蕴。随着中药现代化的不断推广,中药在世界范围的应用日趋广泛。为保证移植患者安全合理地使用中药(或中药成分),减少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损害,降低免疫抑制剂费用,本文就中药成分如五味子甲素、黄连素、大黄、复方甘草酸苷、桑黄、联苯双酯、贯叶连翘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进行归纳和分析。此外,一些文献提示,葡萄柚、茶等常见食物也会影响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 1 影响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中药及中药成分 1.1 五酯胶囊五酯胶囊的主要成分即五味子甲素,五味子甲素为中药五味子经醇提获得的脂溶性活性成分,可以明显改善肝细胞代谢,辅助治疗各种类型的肝损伤。药理实验表明,五味子甲素对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 3A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细胞色素P450 3A酶是他克莫司的主要代谢酶系,因此具有升高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作用;已有研究证明CYP3A4和CYP3A5是他克莫司生物转化的主要代谢酶,五酯胶囊是否通过抑制CYP3A4和CYP3A5的活性来提高他克莫司血

他克莫司缓释胶囊使用说明

他克莫司缓释胶囊 【用法用量】1.成人术后接受口服普乐可复治疗的推荐起始剂量:(1)对肝移植患者,口服初始剂量应为按体重每日0.1-0.2mg/kg,分两次口服,术后6小时开始用药。(2)对肾移植患者,口服初始剂量 应为按体重每日0.15-0.3mg/kg,分两次口服,术后24小时内开始 用药。2.对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排斥反应:(1)对发生了排斥 反应,且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开始给予普乐可复治疗,推荐的起始剂量同首次免疫抑制剂量水平。(2)患者由环孢素转换成 普乐可复,普乐可复的首次给药间隔时间不超过24小时。如果环孢 素的血药浓度过高,应进一步延缓给药时间。3.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对术前及术后肝损的患者必须减量,如早期移植物失功。4.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根据药代动力学原则无须调整剂量。然而建议应仔细监测肾功能,包括血清肌酐值,计算肌酐清除率及监测尿量。血液透析不能减少普乐可复的血中浓度。5.服药方式:每日服药两次(早晨和晚上),最好用水送服。建议空腹,或者至少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3 小时服用。如必要可将胶囊内容物悬浮于水,经鼻饲管给药。 【注意事项】1.对下列参数应作常规监测:血压、心电图、视力、血糖浓度、血钾及其他电解质浓度、血肌酐、尿素氮、血液学参数、凝血值及肝功能。若上述参数发生了有临床意义的变化,应重新审核普乐可复的用量。2.应经常进行肾功能检测。在移植术后的头几天内,应特别监测尿量。如有必要,须调整剂量。3.2岁以下,EB病毒抗体

阴性的儿童患者发生淋巴细胞增生症的危险性高。因此,对于该年龄组患者,之前应进行EB病毒血清学检查,在用普乐可复时,应仔细监测。4.普乐可复不能与环孢素合用。5.普乐可复与视觉及神经系统紊乱有关。因此服用普乐可复并已出现上述不良作用的患者,不应驾车或操作危险机械。此种影响可能会因喝酒而加重。 【不良反应】1.由于患者疾病非常严重,且经常是多药合用,与免疫抑制剂相关的通常难以确定。2.有证据表明下述的多种均为可逆性,减量可使其减轻或消失。3.与静脉给药相比,口服给药的发生率较低。 【禁忌】1.孕妇禁用。2.对他克莫司或其它大环类药物已知过敏者禁用。3.对胶囊的其它成分已知过敏者禁用。4.对聚乙烯氢化蓖麻油(HCO-60)或类似结构化合物已知过敏者禁用。 【适应症】预防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1.与环孢素A合用:当与环孢素A同时给药时,普乐可复增加环孢素A的半衰期。另外,出现协同/累加的肾毒性。因为这些原因,不推荐普乐可复和环孢素联合应用,且患者由原来环孢素转换为普乐可复时应特别注意。2.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相互作用:普乐可复与血浆蛋白广泛结合。因此,应考虑可能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口服抗凝剂,口服抗糖尿病药等)。3.影响特殊器官或身体机能的相互作用:使用普乐可复时,疫苗的效能会减弱,应避免使用减毒活疫苗。4.当普乐可复与具有潜在神经毒性的

他克莫司治疗肾病综合征

他克莫司治疗肾病综合征 他克莫司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他克莫司;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作为一种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患儿免疫紊乱有关。儿童PNS目前国际标准的治疗方法是采用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方案。在治疗儿童PNS过程中,由于激素耐药及激素依赖的发生,以及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往往需要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新型免疫抑制剂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本文介绍的就是目前越来越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因其免疫抑制作用强,是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的10——100倍,不良反应较CsA 少,目前FK506正在取代CsA,作为器官移植后的首选免疫抑制剂,亦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FK506用于儿童PNS 的报道日益多见[1——15].本文就FK506的药效学、药代学及在儿童PNS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1 他克莫司概况 FK506是日本藤泽集团于1984年在大阪逐波地区的土壤真菌中提取的一种23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分子式为C44H69NO1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 822.5.外观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但高度溶于脂类等有机溶剂[16].1989年美国匹兹堡大学Starzl器官移植中心首次将FK506在临床试用,1994年FDA批准FK506作为肝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剂用于临床,随后FK506广泛应用于移植医学领域,其使用方法为口服或静脉注射。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米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儿童湿疹的临床疗效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米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儿童湿疹的临床疗 效 摘要】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米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儿童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96例湿疹儿 童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48)。其中对 照组外服米糠酸莫米松乳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他克莫司软膏,分析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 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实验组症状体征评分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临床 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 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米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儿童湿疹,安全 性好,且两者药效互补,起效快,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药治疗。 【关键词】儿童湿疹;他克莫司软膏;糠酸莫米松乳膏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137-02 湿疹的发病机制尚未阐述清楚,由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可能与迟发型 超敏反应介导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皮损、明显瘙痒,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儿童 由于皮肤发育尚不完备,最外层表皮的角质层很薄,毛细血管网丰富,内皮含水 及氯化物比较丰富,故儿童湿疹较成人更易发生且临床表现更加明显[1]。为更好 的指导临床治疗,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相关湿疹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年—2015年12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96例湿疹儿童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48)。其中实验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2~13(平均5.27±1.81)岁;病程1~7(平均3.66±1.49)天;皮疹位于头面部13例,上肢14例,下肢9例,前躯8例,背部4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14(平均5.76±1.65)岁;病程1~7(平均3.15±1.51)天;皮疹位于头面部15例,上肢11例,下肢7例,前躯9例,背部6例。两组 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湿疹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米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每天2次,即晨起及睡前将米糠酸莫米 松乳膏涂在皮损处。实验组则给予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米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晨 起后在患处涂抹米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天;睡前在患处涂抹他克莫司软膏,1 次/天。两组患儿均不得使用糖皮质激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4周后观察患儿治疗 疗效。 1.3 症状体征评分 根据皮损严重程度,按照四级评分法评分。 评分症状体征 0分皮肤无瘙痒、皮损、红斑、角化、皲裂等。 1分皮肤轻度瘙痒,可忍受;皮损呈淡红斑,累及面积<1/3手掌面积;皮肤

他克莫司联合卤米松和单一药物治疗白癜风疗效对比观察

他克莫司联合卤米松和单一药物治疗白癜风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卤米松在白癜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医院诊治的80例白癜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卤米松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7.5%,并发症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7.5%,并发症发生率20%(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在卤米松治疗基础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效果理想,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acrolimus combined with sicorten in treatment of leukoderma patients Methods The data of 80 cases of leukoderma patient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analyzed,an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icorten,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acrolimus combined with sicorten,the treatment effects,recurrence rates and incidence rates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5.0% vs 85.0%),P<0.05,the recurrence rate and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7.5%,5%)vs (17.5%,20%)],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acrolimus combined with sicorten in treatment of leukoderma patients is ideal,which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promote the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 [Key words] Tacrolimus;Sicorten;Leukoderma;Treatment effect 白癜风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先天性或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疾病,患者发病后主要以表皮、黏膜或其他组织内黑素细胞丧失为主要特点,并且该疾病在青少年人群中比较普遍,其发病率在0.38%~0.5%之间,影响患者美观和心理健康[1]。目前,临床上对于白癜风治疗方法较多,常见的包括: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以及中药制剂等,这些方法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复发率较高,长期疗效欠佳,预后较差。近年来,他克莫司联合卤米松在白癜风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该治疗方法能发挥不同治疗药物优势,达到优势互补,提高患者治愈率[2]。为了探讨他克莫司联合卤米松在白癜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便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该医院诊治的80例白癜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五酯胶囊对心脏移植受者全血他克莫司浓度的影响

五酯胶囊对心脏移植受者全血他克莫司浓度的影响 周红;张菁;伍三兰;黄怡菲;师少军;张玉;韩勇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五酯胶囊对他克莫司血浓度的影响,为临床他克莫司个体化剂量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心脏移植术后联合使用五酯胶囊受者40例,比较用药前后他克莫司血浓度变化,同时分析受者CYP3A4* 1G和 CYP3A5*3基因多态性,阐明五酯胶囊发挥作用是否与基因型相关.结果心脏移植受者服用五酯胶囊后他克莫司剂量校正浓度显著增加至2.02倍(P<0.01),其作用结果与CYP3A4* 1G和CYP3A5*3基因型无直接相关性.五酯胶囊与他克莫司联用可显著降低总胆红素(P<0.01),对其他肝、肾指标无影响.结论五酯胶囊能明显升高心脏移植受者全血他克莫司浓度,不增加他克莫司的肝肾毒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升高他克莫司血浓度的辅助用药.%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Wuzhi capsules on tacrolimus concentration in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individualized dose optimization of tacrolimus.Methods Forty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receiving Wuzhi capsule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Tacrolimus trough concentration was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coadminstration of Wuzhicapsules.Furthermore,polymorphisms of CYP3A4 * 1G and CYP3A5 * 3 were also detected to clarify correlations between genotypes and effects of Wuzhi capsule.Results Dose-normalized concentration of tacrolimus after coadministartion with Wuzhi capsules was 2.02-fold higher than before,the results of which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CYP3A4 * 1G and CYP3A5 * 3 genotypes.Wuzhi capsule coul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total bilimbin (T-BiL),but not other hepatic and renal function.Conclusion Dose-

31-去甲氧基-他克莫司的突变生物合成

31-去甲氧基-他克莫司的突变生物合成 方志锴;吴声栋;江红;严凌斌;连云阳 【摘要】目的通过突变生物合成获得311去甲氧基1他克莫司.方法针对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的聚酮链起始底物4,51二羟基111烯1环己酸(DHCHC)合成酶fkbO基因,构建基因敲除载体pFIM412-fkbO并对他克莫司产生菌Streptomyces sp.FCZ-0311 fkbO基因进行框内缺失.结果获得突变株fStreptomyces sp.OD 14-1,经摇瓶发酵和产物HPLC分析,该突变株完全丧失了合成他克莫司的能力.在OD14-1摇瓶发酵36h后添加DHCHC类似物反式-4-羟基环己烷羧酸,发酵6d后经HPLC-MS检测发现分子量为773的他克莫司衍生物31-去甲氧基1他克莫司.结论构建了可用于他克莫司突变生物合成的基因工程菌Streptomyces sp.OD14-1,并通过外源物质的添加获得31-去甲氧基-他克莫司.%Objective To obtain 31-desmethoxytacrolimus by mutational biosynthesis.Methods FkbO is on enzyme encoding 4,5-dihydroxycyclohex-1-enecarboxylic acid (DHCHC).In order to achieve 31-desmethoxytacrolimus,we make thefkbO in-frame deletion mutant Streptomyces sp.OD14-1 from a tacrolimus industrial strains FCZ-0311 by the gene knock-out vector pFIM412-fkbO.Results By shake flask fcrmeutation and HPLC analysis,the mutant strain OD 14-1 lost the ability of producing tacrolimus.When DHCHC analog trans-4-hydroxycy-clohexanecarboxylic acid was added to the fermentation culture of OD 14-1 after cultivation for 36h,31-desmethoxytacrolimus with molecular weight of 773,was detected by LC-MS after being cultured for six days.Conclusion Genetically engineered strain Streptomyces sp OD14-1 which could be

他克莫司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评估

他克莫司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白癜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他克莫司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紫外线照射治疗组)30例。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他克莫司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明显,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他克莫司;紫外线;白癜风 白癜风是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1,2]。其临床表现主要以表皮黑素细胞破坏缺失从而导致色素脱失斑,虽然其没有传染性,但是严重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本研究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白癜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收治的白癜风患者6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12~66岁,平均(30.3±10.5)岁,病程1.5~15年,平均(5.3±3.6)年,临床分型:散发型19例,局限型10例,肢端型11例,节段型9例,泛发型11例。进展期21例,稳定期39例。白斑分布范围:头面部61块,四肢90块,躯干部118块,斑块面积:0.6 cm×1.1 cm~20.3 cm×25.5 cm。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次调查,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他克莫司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紫外线照射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病程长短、临床分型、临床分期、白斑分布范围、斑块面积等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次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3 Series 311-48型紫外线全身照射治疗仪,1周2次,2次之间至少间隔2 d。初始剂量为70% MED,逐步每次递增20%,调整单次最高照射剂量达到3.0 J/cm2。根据患者临床特点调整照射剂量,如皮肤出现淡红色斑块则维持该剂量,如果出现疼痛性红色斑块或者水疱,注意停止照射,等到红斑消退后再进行照射,恢复照射时的剂量较前一次减少50%的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通过他克莫司软膏对患病处涂抹,2次/d,完整覆盖患处,治愈后继续用药1周后停药[2]。 1.3临床疗效评价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白斑全部消失,恢复正常肤色;显效:白斑部分消失或者明显缩小,恢复正常肤色面积约占皮损面积的50%以上;有效:白斑有部分消失或者缩小,恢复正常肤色面积约占皮损面积的10%~49%;无效:白斑无色素再生或者范围扩大。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

他克莫司软膏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

他克莫司软膏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 他克莫司软膏是一种非激素类免疫调节剂,自1993年起在皮肤科广泛应用。本文将概述他克莫司软膏在皮肤科的应用背景、进展、优势与挑战以及未来展望。 他克莫司软膏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皮肤炎症。自1993年以来,随着皮肤免疫学研究的深入,他克莫司软膏在皮肤科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目前,他克莫司软膏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炎症性皮肤病的治疗,如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红斑狼疮等。 近年来,关于他克莫司软膏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疗效:多项研究表明,他克莫司软膏对于各种炎症性皮肤病具有显著的疗效。与激素类药物相比,他克莫司软膏的疗效相当,但副作用更少,因此更适合长期使用。 适应症:他克莫司软膏的适应症不断扩大。除了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炎症性皮肤病外,还被尝试用于治疗其他皮肤病,如黄褐斑、痤疮等。 使用方法:关于他克莫司软膏的使用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正确的使

用方法应该是薄涂于患处,而不是覆盖整个皮肤表面。研究还表明,他克莫司软膏与保湿剂联合使用可能更有利于皮肤健康的维持。 疗效显著:他克莫司软膏对各种炎症性皮肤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副作用少:与激素类药物相比,他克莫司软膏的副作用更少,更适合长期使用。 适应症广泛:他克莫司软膏的适应症不断扩大,已用于多种皮肤疾病的治疗。 然而,他克莫司软膏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价格较高:相比激素类药物,他克莫司软膏的价格较高,可能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剂型选择有限:目前市场上他克莫司软膏的剂型主要以乳膏为主,对于某些特殊部位的皮肤疾病,如面部痤疮、黄褐斑等,可能需要其他剂型如凝胶或溶液。 联合治疗的需求:尽管他克莫司软膏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于某些严重或复杂的皮肤病,可能需要与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他克莫司口服复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观察

他克莫司口服复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观察 焦艳;李凌冰;牟燕;徐巍 【摘要】目的:制备载他克莫司的口服复合物胶束,观察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药特征。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以普朗尼克 F127-壳聚糖聚合物(F127-CS)和脱氧胆酸钠(DCA)为材料制备他克莫司口服大分子复合物胶束,采用单因素考察和均匀设计筛选最优制备工艺;透视电镜下观察胶束外观形态,激光散射粒度仪测定粒径、Zeta 电位, HPLC 法测定载药量,荧光探针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用动态膜透析法测定其在人工胃液和肠液中的体外释放情况。结果电镜照片显示,他克莫司口服胶束圆整均匀、不粘连,粒径为(55.77±2.23)nm,Zeta 电位为(-6.38±0.47)mV,载药量为8.93%±0.20%,临界胶束浓度为2.65×10-3 mol/L。体外释放结果显示,他克莫司 F127-CS /DCA 胶束在人工肠液中的释放速率高于人工胃液。结论 F127-CS /DCA 口服胶束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pH 依赖释放特性,适合作为他克莫司口服给药系统。%Objective To prepare the Tacrolimus-loaded polyion complex micelles and observe their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in vitro.Methods Tacrolimus-loaded polyion complex micelles were prepared by film-ultrasonic method with Plu-ronic F127-chitosan (F127-CS)polymer and sodium deoxycholate (DCA).Preparation technique and optimal formulation were selected via single factor investigation and uniform design.Morphology of polyion micelles was observ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Diameter distribution and zeta potential of polyion micelle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laser size scattering determinator.Drug loading capacity (DL%)was determined with th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Pyrene as a

他克莫司胶囊

他克莫司胶囊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他克莫司胶囊 英文名称:Tacrolimas Capsules 商品名称:普乐可复 成份: 主要成份为他克莫司 适应症: 预防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治疗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应用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无法控制的移植物排斥反应。 规格: 0.5mg 用法用量: 推荐的剂量仅参考,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他克莫司的剂量调整。 如患者情况允许口服,应尽早开始口服他克莫司。在一些肝移植患者,可以将他克莫司胶囊内容物悬浮于水中,经鼻胃管给药。 他克莫司通常会与其他免疫抑制药物一起联合使用,亦有在患者身上长期单独使用他克莫司成功维持移植物功能的个例报道。他克莫司不能与环孢素并用。 如果出现排斥反应或不良事件发生,需考虑更改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在成人和儿童肝肾移植患者的维持治疗阶段,建议持续使用他克莫司来维持移植物的存活。如患者病情恶化(如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征兆),应考虑改变免疫抑制剂用药方案。多种方案均可用于控制排斥反应,如增加类固醇激素用量、加用短期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增加他克莫司的用量。 如出现中毒征兆(如明显的不良事件),应减少他克莫司的用量。并应告诉患者,在未经主管医师同意的情况下,不应擅自减量。

在移植术后患者的情况改善期内,他克莫司的药代动力学可能会发生改变,需要调整他克莫司的剂量。 全血浓度的监测:他克莫司全血谷值浓度可用酶标法来测定。在整个维持治疗阶段,需定期监测他克莫司血中谷值水平。血药浓度监测频率需根据临床需要而定,一般而言,因其半衰期长,无需每日测定血药浓度。一般推荐在术后早期、剂量调整后、从其它免疫抑制剂转换为他克莫司、合并用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药物后进行血药浓度的测定。 临床研究表明,若全血浓度维持在20ng/ml以下,大部分患者耐受良好。若血药浓 度低于可定量限度且患者临床状况良好,则无须调整剂量。 成人术后接受口服他克莫司治疗的推荐起始剂量: 对肝移植患者,口服初始剂量应为按体重每次0.05-0.10毫克/公斤,一日两次。 对肾移植患者,口服初始剂量应为按体重每次0.075-0.15毫克/公斤,一日两次。 使用传统免疫抑制治疗无效的排斥反应: 对发生了排斥反应,且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开始给予他克莫司治疗,推荐的起始剂量同移植术后首次给药剂量水平。 患者由环孢素转换成他克莫司时,他克莫司的首次给药通常是在停止环孢素24小时后才开始。如果环孢素的血药浓度过高,应延后他克莫司的首次给药。 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对术前及术后肝损的患者必须减量,如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根据药代动力学特点无须调整剂量。然而建议应仔细监测肾功能,包括血清肌酐值,计算肌酐清除率及监测排尿量。血液透析不能减少他克莫司的血中浓度。 服药方式:每日服药两次(早晨和晚上),最好用水送服。建议空腹,或者至少 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3小时服用。 不良反应: 由于患者大部分存在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且经常是并用多种药物,使得与免疫抑制剂相关的不良反应较难确定。 有证据表明下述的多种不良反应均为可逆性,通常剂量降低后可获得改善。与静脉 给药相比,口服给Y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多数患者似乎在术后第一周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可能与高剂量静脉用药有关。 下述不良反应按身体系统分类,及其发生频率排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