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商业街区设计最全解构太古里三里屯新天地田子坊

本文结合北京三里屯、上海新天地、上海田子坊、南京1912、成都宽窄巷子、成都太古里等案例对商业街区设计的系统总结,深入浅出,值得借鉴!

Commercial Pedestrian District

and Cases Study 商业街区设计与案例

分析

关键词:商业街区业态外部空间主题文化内核

-公元前184年,罗马执政官伽图就曾在巴西利卡内建造了历史上最早的商业步行街

由于贸易的扩展,城市街-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 道成为市民生活的中心

-中国传统的商业步行街区起源于宋代,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当时生活场景的写照,从那以后城市商业街区充斥着各种市民活动

-现代步行街系统最早出现在欧洲,1926年,德国的埃森市基于前工业紧凑的城市结构,人口居住密度高, 在“林贝克”大街禁止机动车辆通行,1930年将其建为林荫大街,使商业获得成功,成为现代商业步行街的雏形

商业街区各自特有的文化内核是提高街区商业体验性的重要决定因素

史障都宽窄冒盘3骊射前呻皿

商业街区空间组织的三重维度 人

意向塑造 场所体验 行为秩序

空间单元模式

独幢型

街区中建筑尺度变化不大,布局相对匀质,尺度单一 没有核心商铺

优点:尺度宜人契合传统,能营造良好街区体验氛围 缺点:受建筑单体尺度的限制对现代商业的某些业态 需求不能适应

( 商业步行 1

街区空间/

功能 业态布局 流线交通 公共空间

形态

规划结构

建筑形式

场地景观

院落型

以院子为建筑空间组织要素构成商业街区,形成一种传统情景消费体验的商业街区

优点::体现历史文化,空间格局丰富且可以扩展,

主题体验性好

缺点:非沿街部分效益不佳且不能满足现代体验经济下多商业业态的需求

优点:

基体空间格局清楚,秩序清晰,对消费这有较好的游逛方向引导

2、主动线可达性好,聚客能力强,沿主动线商铺效益高

3、次动线提升了街区的“厚度”,增加了街区的游逛性

4、主动线与次动线相交的节点形成广场空间,丰富了街区空间层次缺点:

1、次动线不能无限制延伸,易形成商业尽端

2、主次动线商铺价值差异较大,整体商业不均衡

3、主动线是单向的不利于游逛者的循回游逛

适用范围:

传统街区的商业化改造或小尺度的新旧融合的商业街区,与周边环境有比较好的交叉渗透

环路型

环路型的动线路径为一单向环线或是回字形八字形等,有较好的连续性,消费者沿着主动线即可逛完整个街区,且可以环游,街区各方位都可覆盖,增加商业行为发生概率,最大化的实现商业价值

成都太古里

优点:

K环形动线秩序清晰,方向性明确,路径连续,可以形成不间断的商业氛围

2、环线覆盖整个街区,商铺效益均衡

缺点:

1、街区形状尺度限制多

2、联系内环与外环的次路径设置存在矛盾,存在流失消费人流的可能性

适用范围:

城市文化型商业街区动线形态的最优选择;环路上的商铺业态差异化吸引消费者环游;动线的长度不宜过长,避免疲劳

入口空间模式分类广场型

要素:主广场+景观

特点:与街区规模匹配,景观可

塑造其形象特征

成都太古里

成都宽窄巷子

门楼型

要素:标志门楼

特点:突显街区特有历史文化 内核,强化文化吸引力 是

田珏田丰收五谷粮

T

上海田子坊

上海南京路

洛杉矶环球影视步行街

建筑型要素:标志建筑+主力店

特点:标准建筑特点或主力店

号召力突显街区品质特性

北京三里屯

成都太古里

入口设计要素

-主力店塑造街区形象

商业街区主力店布置位置

-人口广场围合过渡空间

-入口景观呼应文化内核

路径尺度比例分析

长度据测试正常人行走2600 m到2700 m时腿会感到酸, 走到4000 m会累,6000 m会筋疲力尽,人们在城市商业街区中游逛时,游逛的路径是呈之字型,游逛者要完整的逛完商业街区的行走长度至少是主动线长度的4倍,所以舒适性的动线长度在600 m以下为宜

上海田子坊北京三里屯成都宽窄巷子南京1912成都太古里上海新天地

聚散空间休憩等候空间,尺度相对中等,空间配合景观提供适宜的休憩环境并利用景观特征形成场所文化特征

成都太古里

成都宽窄巷子

通过空间路径交接处设置满足交通作用的节点空间,尺度相对较小,配合聚散和活动空间形成节点系统

上海田子坊

北京三里屯

商业街10大分类与定位

商业街10大分类与定位 按照商业街的开发条件和商业定位,可大致将其分为如下类型 1. 综合时尚商业街 综合时尚商业街在业态组合上与一般购物中心相似,所不同的是在建筑形式上的差异以及给消费者不同的购物体验; 由于业态综合,通常综合时尚商业街体量较大,相对于其他商业街而言,其平面和垂直动线的安排更为关键; 综合时尚商业街易于标准化,可复制性强,并且相对于购物中心而言,租户的营业时间更为灵活,因而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 然而,正因如此,这类商业街的同质化现象十分显著,特色化定位和经营是脱颖而出的关键,本报告除了阐述其共性点(业态组合、硬件参数),还将着力总结特色化亮点因素。

代表项目:三里屯village(北京)、大宁国际(上海)、明洞商业街(韩国) 2. 国际名品街概述 通常所见到的奢侈品商业体大多为购物中心或百货的形态,简言之,即“大盒子”,而国际名品街则是在建筑形态上的创新,使常规的封闭式高端购物环境变成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街区形态; 国际名品街在本质上与一般商业街区没有太大区别,但因入驻租户的不同(国际名品街均以国际一线和二线品牌为主),故在街区的业态排布、动线安排、形象塑造以及运营策略方面有自身独有的特点; 目前国内的国际名品街不多,其中杭州的湖滨国际名品街和宁波的和义大道是为数不多的代表性项目,而这两个项目的出现都是基于众多因素的合力(城市商业核心、高端消费聚集、城市规划限定等等)。 代表项目:湖滨国际名品街(杭州)、和义大道(宁波) 3. 历史建筑改造街区 历史建筑改造街区是在都市再开发和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由于其区位和建筑的历史特征,往往也是城市人文旅游景点; 历史建筑改造街区的典型代表当属上海新天地、南京1912,随后在全国其他城市连锁开发,与此同时各地类似概念的商业街区不断涌现;

艺术语境下的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商业街区夜景照明分析

艺术语境下的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商业街区夜景照明分析 陈学文; 刘怡廷 【期刊名称】《《照明工程学报》》 【年(卷),期】2019(030)005 【总页数】6页(P48-53) 【关键词】艺术语境; 太古里; 商业街区; 夜景照明 【作者】陈学文; 刘怡廷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23 引言 商业街区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开放公共空间,具有独立的建筑模块和立体的交通联络体系,将富有情趣的街道、院落与广场相结合,满足人们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多样的社交活动功能,实现了交往空间和街道空间的互相融合。随着城市亮化工程的迅速发展,各大城市争相打造霓虹闪烁的商业街区,延长了人们在商业街区中逛街购物的时长,提高了商业街区的夜间利用率,促进了商业效益的增长。现阶段,国内大多数商业街区的夜景照明为了片面吸引眼球,凸显流光溢彩、耀眼闪烁的效果,导致商业街区夜间形象热烈有余,缺乏内在艺术特色。因此,在满足照亮功能的需求下,我们需要通过艺术性的照明手法与现代的照明技术相结合对这一现

象进行提升和改进。 本文以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商业街区为例,分析其在满足功能性照明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夜景照明系统的艺术性,从而改善了商业街区的夜间风貌,促进经济发展,以此给予我国其他商业街区艺术照明设计启示,提高城市的夜间活力,塑造具有艺术特色内涵的现代商业街区。 1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环境分析 1.1 空间布局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位于北京朝阳区工体北路与三里屯路交汇处西北角,19座低密 度的当代建筑分别坐落南、北两区,南区靠近酒吧街,北区紧邻使馆区,不仅是京城兼具个性与魅力的风尚地标,也是倍具活力与人气的休闲领地。商业街区沿街设置大型主力店,空间围合处设置开放式休闲广场,分别为“南庭”与“北院”,流线覆盖面较广,不仅增加了南、北街区的开放性和可达性,而且均衡了三里屯太古里整体的商业效益。 1.2 南北街区 三里屯太古里南、北两个街区的空间布局截然不同(图1),南区的空间布局类似北 京的传统建筑元素“胡同”,建筑物相对密集,建筑结构复杂多变,内部空间曲折回转,层次较北区更加丰富且灵动,走街串巷般的随性正是这里购物的亮点所在(图2)。沿街设置耳熟能详的时尚大众品牌,包括苹果、阿迪达斯、耐克、优衣库、星巴克等,以此来吸引更多消费人群的光顾。“南庭”作为三里屯太古里南区的开放式广场,根据节日、活动的需求定期更换主题展览,营造出喜庆的节日气氛与欢快的活动场景,为南区增添更多的人气。 图1 南区、北区空间布局Fig.1 Spatial layout of southern district and north district 图2 南区连廊Fig.2 Southern district gallery 三里屯太古里北区的空间布局模拟北京另一传统建筑元素“四合院”。建筑物相对

新天地,田子坊改造

卢湾石库门建筑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新天地、田子坊 一、改造背景 在上海建设现代化和国际化城市的背景下,上海的旧城改造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纵观上海过去和当前的旧城改造,从小规模渐进式成套改造到成片拆旧建新式改造,到注重城市历史风貌、局部保留改造,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多种改造模式。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的加深,旧城改造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上海,历史风貌的保护是上海旧城更新改造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发展是一个过程,应该让后来者看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烙印,这是不能割裂的城市文脉。在上海,保存着大片石库门街区,既是上海建筑文化的代表和城市建设的一笔文化财富,同时也是城市建设的难题之一。石库门曾经庇护了六成的上海人,浓浓的“石库门情结”,凝结的是上海的风俗文化。随着时光的流逝,石库门居住区已成为城市中居住环境较差的部分,成为上海老城区改造的主要对象。正是石库门这样的特色建筑的改造,也让上海的城市更新创造出更加多样的模式,让城市的形态更加丰富和多彩。新天地和田子坊就是在城市更新与城市经济发展过程相结合的两个典型代表。 新天地 一、石库门建筑的简介 石库门建筑因其最外之门选用石料为门框,故称石库门。石库门布局和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洋建筑的特征,它选用黑色厚重的木料为外门扇,单体平面及结构脱胎于中国传统院落式住宅,有天井、客堂、厢房、灶间、晒台。石库门门框上欧式的花纹,欧式的屋顶,排联式的结构,都是西洋建筑的特征。石库门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也是华洋混居的开始,这种生活方式形成了一种地方文化,上海石库门的生活方式引出了弄堂文化,也影响了上海人的群体性格。海派文化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石库门上。 二、上海新天地的改造背景 太平桥地区是卢湾区历史上发展较早的地区,房龄较长,环境较差,该地区从“九五”时期开始就列入了卢湾区的重点改造地区。太平桥总体开发项目规划占地51公顷,上海新天地位于太平桥规划改造地区,项目于1998年正式启动,范围在黄陂南路以西、马当路以东、太仓路以南、自忠路以北,占地约3万平方米。 上海新天地原有的旧石库门里弄建于20世纪20—30年代,为中共“一大”会址保护区的控制范围,根据“一大”会址的保护要求,周围建筑环境严格控制,以使“一大”会址周围原有的历史风貌、街坊格局得以保留,街坊内的建筑高度与容量得到严格控制。“新天地”的名字包含着独特的理念,其中“天”为“一大”合字,又意味老石库门穿越岁月成为明天的新天地。有一句话很贴切地涵概“新天地”这个理念,即让昨天和明天相会在今天。 三、“新天地”项目的保护和利用改造情况 2001年上海新天地建成后,以兴业路为界,分为南里和北里两个部分,南里以现代建筑为主,石库门旧建筑为辅,北里以保留石库门旧建筑为主。新旧对话,交相辉映,一条步行街串起南、北两个地块,从整体上体现新旧建筑对照,中西文化结合,形成“昨天、明天相会在今天”的风格,也突出了上海文化的内涵和个性。上海新天地旁太平桥公园绿地和人工湖的建成,缓解了上海新天地的车流和人流压力,同时也使上海新天地的整体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上海新天地在“保护与改造”、“新旧结合”、“中西合璧”等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分类保护和改造。对于既不属于优秀历史建筑又不属于危棚简屋的石库门里弄,规划和建设者创造性地保留石库门建筑外貌,规划增加了新建筑、新空间和新景观,创造了富有时代动感的特色,使历史环境与现代特色相得益彰。上海新天地建成后,石库门建筑内的空间从私有变为公共空间,从而使更多人能感受石库门文化的过去、参与它的现在、见证它的未来。 四、传承历史,走向未来—新天地的改造模式分析

成都远洋太古里设计说明(完整版)

主要设计人员 设计总负责人:饶雪松 各专业负责人: 建筑佘龙、张纪海 结构迟春 给排水李波、杨槐 电气朱彬、张敏 暖通侯余波 设计说明目录 一、概况 二、总体规划 三、建筑设计 四、结构设计 五、给排水设计 六、电气设计 七、暖通设计 八、消防篇 九、节能篇 十、环保篇 十一、卫生防疫篇 十二、无障碍设计篇 十三、人防篇

一、概况 1.1本项目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大慈寺片区(宗地编号JJ07(211):2010-131),属于大慈寺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建设用地面积57147.8㎡。用地地北侧隔二期发展用地为50米宽大慈寺路,南侧为12米宽东西糠市街,东侧为16米宽东顺城南街、笔贴式街,西侧为20米宽纱帽街,局部用地临红星路步行区,与地铁二号线及三号线交汇站春熙路站直接对接。本项目位于成都核心地带,项目发展将形成都乃至中国大西部的一个新地标,对区域服务和完善城市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基地内原始地形较平缓,场地已经平整,由于周边城市道路标高暂时未测量完成,竖向设计将在下一阶段初步设计时补充完善。 1.2 工程设计依据: 1.2.1 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1.2.2建设方提供的1:500规划用地红线图(编号:2010-04978) 和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1.2.3 国家现行的相关法规、标准及规范。 1.2.6 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8)。 1.3 工程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 1.3.1 设计规模: 1.3.1.1本项目由5栋商业建筑群形成的开放式购物街、1栋精品酒店和3层地下室构成。 1.3.1.2建筑高度: 1、商业建筑群:屋脊线最高17.10米,共3 层。 2、精品酒店:最高部分12层,44.6 米。 1.3.2 设计范围: 方案设计范围:土建工程、给排水、电气照明、暖通空调。 二、总体规划 2.1 总体规划概念: 成都大慈寺是具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刹。早在唐朝,来自日本、朝鲜和印度的佛教高僧就不远千里来到大慈寺修行、讲经、说法,其文化艺术也盛极一时,成为“一时绝艺”。同时,作为昔日三国时期蜀汉都城的成都,今日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休闲之都。充满如此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大慈区域的开发将为成都都市更新提供最令人激动的可能性。 大慈计划的一个主要特色是高质量和精心策划的公共空间氛围。与自然结合的广场、街巷、庭院、店铺、茶馆等一系列多元化的空间网络建立了一个创意文化商业活动的基本条件?而大慈古刹恰恰为这一社区提供了独有的人文特质。 大慈计划亦同时通过创意空间促进商业繁荣。人们将乐于至此,沟通与交流、品茗、体验国际美食、娱乐购物、欣赏表演、或是园间漫步。我们相信让不同界别的人交流和合作﹐创意可在一个自然环境中发生? 受大慈古刹临济派禅宗的启发,禅风精品酒店是国际旅客的独特行馆和大慈体验之所。千年以来,朝香客籍由大慈感悟而修身养性的体验可以与现代化的酒店和公寓设施相濡以沬。 大慈计划亦为新时代的创意公司提供了具有文化品味的时尚工作形态空间。这些办公坊与林荫道、咖啡馆、餐厅和店铺紧密结合。灵活的办公空间适合那些流动性强的企业和员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与黑莓手机和笔记电脑

开放式商业街的难题

开放式商业街的难题 小编说这是一篇为期3天的北京、深圳商业项目考察手记,共考察了两地的7个项目,分别为北京的太古里,银河SOHO、颐提港、悠唐购物中心,和深圳的海岸城购物中心、Cocopark、欢乐海岸。考察的时间有限,但是对各个项目的优缺点了解得比较全面周详。在考察中发现各个项目的大部分特质均符合已知的商业规律,而有些项目也不乏一些新的亮点,大家可以仔细看看。 一:北京太古里 上图为太古里一期平面图,表面上看是一个中庭广场、许多鱼骨形街道共同串联起整个商业街区体系。但其实,我们从平面图红点位置朝两个方向拍了照片,如下图:可以看出从主入口往中庭广场去的人流不少,而支路内街上的人流极少。其实这条主入口进去后的首条横向内街,基本没有起到任何串联人流的作用,实际作用更类似购物中心里的后勤通道。那么这条内街左边的阿迪达斯、H&M,右边的彪马、HOLLISTER的人流从哪里来呢?其实很简单的道理,阿迪达斯、H&M面对着外面的工体路,彪马、HOLLISTER对着里面的中庭广场,人流自然不用愁。那么除了这条街道外,其他的那些支路内街人流如何呢?一样的情况,空空荡荡,相比广场和主入口,支路内街上的人流量几乎为零,哪怕是在

电扶梯口的位置。所以很清楚地知道,那些鱼骨形街道并没有串联起整个项目的人流动线,真正的人流是内部从主入口进来围绕中庭广场,外部则是工体路及边上的三里屯路等市政道路。所以临广场有生意做,临外街也有生意做,才显得整体人气不错,和鱼骨形商业街毫无关联。另外说明一点,三里屯本来就是餐饮、酒吧、办公等各种人群密集的成熟区域,所以对着市政路都是可以做得出生意的好位置。所以,太古里一期并非商业街典型成功案例,实质上是一个借助外部人流导入的开放式中庭广场的购物中心。其实,我们知道北京太古里并非太古地产设计,而是原有的物业由太古接手,所以其鱼骨形商业街并不是太古的应有水准。2、太古里总体评价远不如外界所说,尤其开放式街区一旦上了二楼就锐减。我们刚刚提到一楼的商家尚可以对着中庭广场和外部市政道路做生意,那二楼又如何?几乎所有二楼通道、连廊都是冷冷清清,一楼的鱼骨内街形同虚设没关系,毕竟还有中庭广场、外部市政路,二楼则只能靠着通道、连廊做生意。事实上从北京的同行朋友处得知:太古里一二层零售业绩相差极大,虽然太古里一再调高租金水平,但其典型的港资购物中心开发模式(自持、高租金、人气一般,开发商不关心商家业绩,依靠自身强大背景实力硬压品牌商,获取高租金)的本质并未改变,一楼品牌商应对高租金尚且难以盈利,二楼零售品牌基本都是亏损严重。当然,太古地产自身

太古里设计方案

介绍 太古里是一座位于中国成都的现代艺术和时尚复合体,被誉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商业地标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建筑风格而闻名,成为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热门目的地。本文将介绍太古里的设计方案,包括建筑设计、景观规划、功能布局等内容,旨在探讨太古里的设计理念和成功之处。 建筑设计 太古里的建筑设计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元素,以及中西方的风格。建筑外观以红色砖墙和黑色瓦片为主要材料,提取了成都传统建筑的形式和色彩。同时,建筑的线条和比例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呈现出简洁而独特的外观。整个建筑群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设计主题,使得整体建筑更加多样化且丰富。 在建筑内部,设计师注重空间的流动和灵活性。太古里将商业街区和公共区域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布局。商铺和餐厅等商业设施被巧妙地安置在室内和室外的空间之间,形成了连贯的商业区域。此外,屋顶花园、庭院和露天广场等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休憩和社交的场所,增加了整个太古里项目的活力。 景观规划 太古里的景观规划充分考虑了周边环境和自然元素,使整个项目与周围的城市环境相协调。设计师保留了原有的绿地和大树,并在项目中增加了更多的绿化空间,

提供了一个拥有丰富植被的室外景观。绿植和花卉的配置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起到了绿化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此外,太古里还设置了水景和艺术装置等景观要素,增强了整个项目的视觉效果。水景通过喷泉和人工水池的形式呈现,为人们带来了清凉和舒适的感觉。艺术装置则采用了现代艺术的手法,为太古里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艺术氛围。 功能布局 太古里的功能布局注重地域特色和多样性。整个项目分为商业街区、酒店区和办公区,每个区域都有独立的功能和定位。 商业街区是太古里最重要的部分,集中了各种零售商店、餐厅、咖啡馆和艺术展览等设施。商店的选择以国际高端品牌和本地特色店为主,吸引了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和消费者。餐厅和咖啡馆则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美食和饮品选择,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求。 酒店区为太古里增加了住宿和休闲的功能。设计师在项目中规划了几家高档酒店,提供了舒适和豪华的住宿环境。酒店配套设施包括健身房、水疗中心和会议室等,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 办公区则提供了办公和商务活动的场所。设计师考虑到现代商务的需求,规划了一些办公楼和商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了高品质和专业的办公环境。

街区型商业与文化街区的结合探讨

街区型商业与文化街区的结合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追求不断提高,城市建设逐渐从大的城市规划深入细化到街区设计,而人们对建筑功能的需 求也逐渐从居住转化为消费、体验。 关键词:街区型商业;运营模式;建筑;城市发展 1街区商业的与文化街区的定义及其理论研究 街区商业或街区mall,是由多层商业性质公建演变而成的开放或半开放形式 的闲步行街区,其囊获购物、休闲健身、观影娱乐于一身的集中式商业街。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改变总是从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开始,最终影响的却是 整个行业,甚至一个时代。在国内商业地产领域,从来就不缺少创新,也不缺少 勇气。行业得以向前发展,正是来自一个个企业的创新和勇气。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拥有远见的企业的变化,正是商业地产未来变化的开始。”——《商业一小步,时代一大步》。 关于商业街区的设计形式,是由地产开发公司推动设计实施的,其早期目的 可推测为以下两方面原因: ①被动做:较高的商业比用地,或有一定自持要求的商业属性用地,自持较多。 ②主动做:提升临近住宅类产品的产品力,以达到销售预期,可售较多。 做街区商业之前,我们不妨确认一个公理:商业设计的核心是流线设计。街 区商业的建筑形态可分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 开放式的特点是具有较多开口,初步吸引人流的能力较强,但主次入口不明确,入口位置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存储人流的能力较差。 半开放式是将建筑与室外空间想结合,空间设计灵活多变,流线丰富,降低 购物的疲劳感,受气候影响偏大。 封闭式则是传统购物中心的演变,其功能多以社区服务类为主,包含健身、 超市、教育等中小型服务类产业。 文化创意街区是指建立在公共街区属性基础之上的融历史文化保护与创意商 品展示于一体的休闲步行街道,其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及购物等特征,是集历 史文脉、创意产业、艺术聚集、业态经营、旅游观光和环境塑造于一身的特色街区。对于城市文化创意街区建设的相关研究,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面 试举几例: 关于文化创意街区建设思想的萌发,高廷仁较早提出以“经营城市记忆”的理 念将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建设改造相结合。关于文化创意街区具体建设的思考, 陈序、马建华、刘家明和陈琛分别从文化策略、文化生态、旅游体验及传播学视 角提出福州三坊七巷创意街区在场所精神、文物保护、产品策划及品牌传播四个 方面的发展建议。关于文化创意街区本体的特点分析,郑建苹和陆江通过对镇江 西津渡文化创意街区的分析,指出其在津渡文化品牌打造及多元业态组合方面所 取得的成效。关于文化创意街区建设后的体验评价,张惠琪等通过对南锣鼓巷的 调研分析,指出其应重点突出胡同文化底蕴,并在业态质量、配套设施、景观风 貌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继续完善。关于文化创意街区的再更新策略,陈伟霞提出 田子坊在后续发展中应注重建筑原真性、环境完整性、旅游产品丰富性和注重开 展节庆展演活动,同时要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导识系统建设和加强旅游营销。 经过比较分析,对于文化创意街区的建设研究,各学者只是针对某单一街区

成都太古里商业圈商务项目研究

目录 一、项目简介 (2) 二、区位分析 (4) (一)区域位置 (4) (二)交通分析 (4) (三)商圈分析 (4) 三、定位与业态规划 (5) (一)项目定位 (5) (二)业态规划与占比 (6) (三)楼层规划与品牌落位 (7) (四)特色餐饮业态分析 (8) (五)规划设计分析 (8) 1、整体规划 (10) 2、购物中心规划 (11) 3、古建筑规划设计 (12) 4、广场规划设计 (12) 5、地下商业规划 (13) 6、地面街区规划 (14) (六)商业动线分析 (15) 四、招商策略 (17) (一)经营现状 (18)

(二)主力店经营分析 (18) 五、专家分析:五大核心优势抢滩西南最强商圈 (19) (一)开放式、低密度街区—机遇与挑战并存 (19) (二)五大要素打造核心优势 (21) 成都远洋太古里于2015年4月24日开业。项目坐落位于春熙路,尽享优越交通和人流优势,比邻的千年古刹大慈寺更为其增添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韵味。该项目是太古地产和远洋地产携手发展的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项目于2014年起分阶段开业,汇聚一系列国际一线奢侈品牌、潮流服饰品牌、米其林星级餐厅以及国内外知名食府,

涵盖文化、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多种业态,其零售业态占比近约70%,首进成都品牌占比达到26%,成为时尚消费聚集地。从2014年11月试营业起,主力店日均业绩达到30-100万销售额。 一、项目简介

二、区位分析 (一)区域位置 项目位于成都锦江区大慈寺路以南、纱帽街以东,毗邻历史悠久的大慈寺,与“中国十大步行街”之一的春熙路步行街接壤,其所处区位可谓市中心“核心区中的核心区”,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二)交通分析 项目位于春熙路商圈的总府路和纱帽街交汇处,联通地铁站,公交路线达19条,交通四至,通达性良好。 公交线路:4个公交站,19条公交路线,通达成都各地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