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职测题及答案解析(7.31)

2019下半年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职测题及答案解析(7.31)四川事业单位考试职测内容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等部分。

[职测题]

1.“请”是个有________的字眼。不论是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也不论是说话还是行文,加一“请”字,会给人以和暖如春的感觉,既表达了说话者对他人的尊重,也赢得了他人对说话者的尊重。教养的效应,在一个“请”字上得到了充分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分量发挥

B.礼貌突显

C.温度体现

D.魔力显露

2.诚然,一些时候,某些不良风气在社会上俨然成为一种明规则;诚然,高校也不再是以前的象牙塔,某些社会法则在高校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来。但一个必须________的价值判断是,师德弱化甚至________是不该被容忍和被接受的,否则教师在教书育人时就难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就无法________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心角色。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厘清沦丧承担

B.廓清变质演绎

C.明确丧失恢复

D.承认抛弃扮演

3.________的语言文字,________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独树一帜汗牛充栋

B.独具特色浩如烟海

C.独具一格不可胜数

D.独出心裁不计其数

4.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在A、B间不断往返行驶。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6千米,已知两车第2次与第3次迎面相遇的地点相距40千米,则A、B相距多少千米?( )

A.90

B.180

C.270

D.360

5.甲、乙、丙三人跑步比赛,从跑道起点出发,跑了20分钟,甲超过乙一圈,又跑了10分钟,甲超过丙一圈,问再过多长时间,丙超过乙一圈?( )

A.30分钟

B.40分钟

C.50分钟

D.60分钟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

6.2009年的D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 )。

A.8.7%

B.7.7%

C.1500元

D.15.8%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2013年D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最快

B.2008年D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最慢

C.2013年D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最多

D.2009年D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最少

8.2013年D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8年增长( )。

A.42.1%

B.72.8%

C.35.6%

D.82.5%

9.2008-2013年,D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一年增速最快的是( )。

A.2008年

B.2010年

C.2011年

D.2013年

10.2008-2013年,D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一年增速放缓最为明显的是( )。

A.2008年

B.2009年

C.2012年

D.2013年

【参考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从第一空即可得出答案,对应“加一‘请’字,会给人以和暖如春的感觉”,用“温度”更恰当。且第二空填“体现”亦符合句意。故本题答案为C。

2.【答案】A

解析:第一空,“厘清”指梳理清楚。“廓清”指澄清、肃清、清除,对象一般都是不好的。“价值判断”无所谓好坏,据此排除B。第二空,“师德抛弃”搭配不当,排除D。第三空,“承担角色”为固定搭配,排除C。因此本题答案为A。

3.【答案】B

解析:第一空,“独出心裁”的主语一般为人,不能直接修饰“语言文字”,排除D。第二空,“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多;“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不可胜数”形容数量多。此处用来修饰文化典籍多,用“浩如烟海”最恰当。本题选B。

4.【答案】A

解析:甲乙两车速度比为45∶36=5∶4,则两车路程比也为5∶4,假设A、B相距共9份,则第一次相遇甲车行驶5份,第2次相遇甲车行驶3×5份=15份=2×9份-3份,第3次相遇甲车行驶5×5份=25份=2×9份+7份。第2次相遇点和第3次相遇点相差7份-3份=4份,对应40千米,所以1份=40÷4=10千米,A、B相距共9份=9×10=90千米。

5.【答案】A

解析:设跑道周长为60,甲跑了20分钟超过乙一圈,V甲-V乙=60÷20=3;甲跑了20+10=30分钟超过丙一圈,V甲-V丙=60÷30=2;所以V丙-V乙=3-2=1,丙超过乙一圈用时60÷1=60分钟,再过60-20-10=30分钟。

6.【答案】A

解析:由折线图可知,2009年D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7%,同比增长量为19014-17500=1514元,故选A。

7.【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A和B是判断增长率的大小(直接查看折线图),C和D是判断增长量的大小(查看相邻柱状图的高度差),显然,A、B错误;2013年的增长量为30238-27539=2699,2012年的增长量为27539-24276=3263,C错误;故选D。

8.【答案】B

解析:由柱形图可知,2013年比2008年的增长率为(30238-17500)/17500=12738/17500=7X.X%,根据首数法选B项。

9.【答案】A

解析:直接读折线图可知,2008年的同比增长率最大,即增速最快,故选A。

10.【答案】B

解析:由折线图可知,2008年的同比增速最大而2009年的同比增速最小,故2009年的增速变化最大,选B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