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应急广播建设方案

应急广播建设方案

应急广播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

咱都知道,生活中有时候会突然出现一些紧急情况,像自然灾害啦、突发公共事件啥的。

这时候,要是能有个办法快速通知到每一个人,那可就能减少好多损失,拯救不少生命呢。

所以呀,应急广播就像一个超级大喇叭,在紧急时刻大声告诉大家该怎么做,这就是我们为啥要建设它。

二、建设目标。

1. 全面覆盖。

咱要让应急广播的声音传得到处都是,不管是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农村的田间地头,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不管是高楼大厦里的上班族,还是山里放羊的大爷,都能听到。

2. 快速响应。

一旦有紧急事件,这个广播就得像超级英雄接到警报一样,立马启动,几秒钟内就开始传达信息。

不能让大家等得着急,耽误事儿。

3. 信息准确可靠。

传达的消息必须是准儿的,不能瞎忽悠。

是啥情况就说啥情况,该怎么应对就说清楚应对的办法,可不能让老百姓听到模棱两可的信息,搞得人心惶惶的。

三、建设内容。

# (一)前端系统建设。

1. 信号源采集与制作。

我们得建立一个超级信息收集站,就像一个消息大仓库。

从政府部门、气象站、地震局这些地方收集各种紧急事件的消息。

然后呢,有一群专业的小伙伴把这些消息变成简单易懂的广播内容,就像把复杂的数学题变成幼儿园小朋友都能听懂的小故事一样。

还要配上合适的声音,比如严肃的新闻事件就用沉稳的声音,温馨的提醒就用亲切的声音,这样大家听着就很舒服。

2. 播控平台搭建。

这个播控平台就是应急广播的大脑啦。

它能决定啥时候播啥内容。

这里面有好多高科技的东西,但是简单来说呢,就是一个超级智能的控制器。

工作人员只要轻轻一点,就能把做好的广播内容发送出去。

而且这个平台还得特别稳定,不能关键时刻掉链子,就像一个坚强的指挥官,不管遇到啥情况都能稳稳地指挥。

# (二)传输网络建设。

1. 有线网络传输。

有线网络就像一条条地下的秘密通道,把应急广播的信号稳稳地送到各个地方。

我们要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光纤网络啥的,把这些通道拓宽加固,让信号跑得又快又稳。

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方案

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方案

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方案(-)项目概述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在全国推进应急广播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应急广播技术体系、标准体系、管理体系、运行体系和保障体系,推进全国各地应急广播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建设。

2023年广播电视局关于印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规划》的通知要求,遵循统筹规划、分级建设、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战结合的基本原则,建设符合和实际的应急广播系统。

按照委、区政府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和应急预警信息发布的总体要求,在充分利用各镇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发和传输覆盖基础上,结合各镇村应急信息发布特点,按照应急广播建设标准建设要求,现对应急广播系统1个区级平台、4个镇应急广播分控平台、41个村(社区)分控平台和200个广播终端点位进行规划建设。

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的基本应用需求体现在以下方面:1满足地域性应急事件处置需要:承担全区应急信息调度、控制工作,支持各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级平台对所辖区域接收终端的语音广播、分区广播、定时广播和点对点广播。

实现多级平台联动、跨级调度指挥,实现本地应急广播发布需求收集、发布资源整合、调度决策、流程控制等功能。

2.上下系统联动、平台互联互通:与级应急广播平台对接,横向对接各政府部门应急广播信息源,纵向能贯通至镇街道、村社区。

产品可以无缝接入到市级应急广播平台,同时开放接口,可以实现横向、向下对接,实现全市统一调度管理。

3.实现分级分类分人群的信息发布:突发事件大多具有局部区域性的特点,因此应急广播的覆盖也必须实现区域覆盖和点覆盖,实现分级分类分人群定向发布。

4.安全播出,可管可控:安全、标准、可扩展,信息发布可管可控,平战结合。

在技术上采取国密数字签名等高等级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预警信息在发布和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唯一性和不可抵赖性。

在管理上,严格执行节目制审播流程,确保工作人员到位、岗位职责到位、管理制度到位,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最新最全应急广播项目技术方案

最新最全应急广播项目技术方案

最新最全应急广播项目技术方案一、项目背景应急广播是国家重要的应急管理工作之一,通过广播系统向公众发布紧急事项和信息,提醒公众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保护自身安全。

因此,建设一套最新最全的应急广播项目是非常重要的。

二、系统架构1.应急广播系统由中心控制台、广播发射设备、广播接收设备和终端设备组成。

2.中心控制台负责指挥、控制和发布应急广播信息,具备信息采集、处理和存储功能。

3.广播发射设备负责将中心控制台发布的广播信息发射到各个广播站,并具备区域广播和定向广播功能。

4.广播接收设备负责接收广播发射设备传输的广播信息,并转发到终端设备。

5.终端设备包括广播接收机和广播终端。

广播接收机用于接收和播放广播信息,广播终端可连接到电视机、手机等设备,将广播信息进行显示。

三、关键技术1.高效的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系统具备采集各类应急信息的能力,并能自动解析和处理大量的信息,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效率。

2.可靠的广播传输技术:采用数字化、网络化的广播传输技术,确保广播信息的高质量、高可达性。

3.精准的定位技术:系统具备定位功能,能够将广播信息精准送达到指定的地理区域,提高广播信息的有效覆盖率。

4.多终端接入技术:终端设备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包括无线接入、有线接入和移动接入,方便公众在不同场景下接收应急广播信息。

5.多语种信息发布技术:系统支持多语种信息发布,包括文字、语音和图像等形式,满足不同语言背景的公众需求。

6.高效的应急指挥与调度技术:中心控制台能够对不同的应急情况进行快速响应,并灵活调度广播资源,实现指挥与调度的一体化。

四、系统优势1.全面覆盖:系统能够全面覆盖各个地理区域,实现广播信息的无死角传播。

2.高效快速:系统具备高效的信息处理和传输能力,实现应急广播信息的快速发布和传达。

3.精确定位:系统能够精确定位广播信息的传达范围,确保信息能够准确到达目标群体。

4.多样化的信息发布方式:系统支持多种信息发布方式,满足公众多样化的信息接收需求。

应急广播工程实施方案

应急广播工程实施方案

应急广播工程实施方案一、工程规划1.需求分析首先,对于应急广播工程的实施,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当地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和人为灾害(如火灾、交通事故等)进行分析,了解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

同时分析受众群体的规模和分布,以及对于紧急信息获取的需求状况。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广播工程的建设范围和覆盖面积。

2.技术规划应急广播工程的技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技术规划中,需要确定广播信号的传播范围和强度,考虑设备的选择和布局,以及技术参数的确定。

同时,要充分考虑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覆盖范围,选择适合当地地形和气候条件的传输技术和设备。

3.预算与资金筹措在工程规划中,还必须对工程的预算和资金筹措进行具体计划。

预算的确定需要考虑到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维护保养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费用。

同时,要制定好资金筹措的方案,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二、技术设备1.广播发射设备广播发射设备是应急广播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信号传播范围和强度,选择适合的发射设备。

同时,对于发射设备需要进行合理布局,确保信号能够覆盖到灾害发生区域和周边地区。

2.终端接收设备终端接收设备是公众获取紧急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工程实施中需要对终端接收设备进行统一规划和布置。

选择成本适中、功能齐全的终端接收设备,并且要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通信网络设备通信网络设备是广播信号传输的基础,需要选择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通信网络设备。

同时要考虑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覆盖范围,确保信号传输畅通和可靠。

4.监测和维护设备在工程实施中,还需要考虑监测和维护设备的选择和布置。

这些设备能够对广播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和维护,确保广播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人员培训1.技术人员培训在工程实施中,需要对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确保他们熟练掌握广播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的使用方法、故障排除和紧急处理的方法等。

2.应急演练除了技术人员培训外,还需要对应急广播工程进行定期演练。

应急广播系统应急方案

应急广播系统应急方案

应急广播系统应急方案一、方案背景及目的应急广播系统是为了在突发灾害事件发生时,能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相关紧急信息和指导,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建立的,是一种重要的应急通信手段。

应急广播系统应急方案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系统具备高度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在任何时间和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信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

二、方案内容1.设备保障(1)主机设备:应急广播系统主机设备应具备高度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

建议采用冗余设计,确保设备故障时仍能正常运行。

(2)传输设备:应急广播系统的传输设备应具备高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具备较高的传输带宽,以确保信息能够顺利传输到各个终端。

(3)终端设备:应急广播系统的终端设备应覆盖广泛,包括智能手机、电视、收音机等多种设备,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终端设备应具备接收、解码和播放广播内容的功能。

2.信息发布(1)信息准备:应急广播系统应提前准备好各类紧急信息模板,并制定相关指导和应对措施。

(2)信息发布:应急广播系统应能够实现迅速发布信息,包括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并能够同时向多个终端发送信息。

(3)信息更新:应急广播系统应能够及时更新信息,根据灾害情况的发展变化,提供最新的指导和处置措施。

3.运行管理(1)系统测试:定期对应急广播系统进行测试,确保设备和传输通道的正常运行。

(2)系统维护:对应急广播系统进行日常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及时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

(3)人员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广播系统的操作和维护培训,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效率。

(4)灾害演练:定期组织应急广播系统的灾害演练,以检验系统的运行和响应能力,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4.宣传推广(1)公众意识:加强对应急广播系统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系统的认识和信任度,增强公众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2)协同机制: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协同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提高灾害应对的整体效能。

煤矿井下安全应急救援扩音与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井下安全应急救援扩音与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井下安全应急救援扩音与广播系统设计方案1. 引言煤矿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井下事故的发生可能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井下安全应急救援扩音与广播系统对于矿井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煤矿井下安全应急救援的扩音与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2. 系统需求分析井下安全应急救援扩音与广播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需求:- 实时通讯:能够在井下的各个区域中进行实时通讯,传递紧急情况和指示;- 扩音功能:在井下各个区域中能够发出清晰响亮的声音,以便方便地传达指令和信息;- 广播功能:能够对矿井全体人员进行广播告警,提醒他们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 系统设计方案基于上述需求,我们提出以下井下安全应急救援扩音与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一套基于有线通信的系统:由于井下环境复杂且信号受到限制,我们建议采用有线通信的方式,保证通讯的稳定和可靠性;- 多个通信节点:将井下的各个安全区域划分为多个通信节点,每个节点都配备有扩音设备和广播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从不同的位置传递指令和信息;- 中央控制台:设计一个中央控制台,方便操作人员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监控,实时了解井下各个节点的状态和通讯情况;- 紧急按钮:每个通信节点都配备一个紧急按钮,可以手动触发紧急广播,并同时向中央控制台发送紧急信号,以便及时启动应急救援措施;- 声音调节器:为了适应不同区域的环境噪音,每个通信节点都配备一个声音调节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扩音和广播的音量;- 系统自检功能:系统应具备自检功能,能够定时检测各个节点的通讯状态以及设备的工作情况,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4. 系统实施与运行为了有效实施和运行这套井下安全应急救援扩音与广播系统,我们建议以下措施:- 系统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培训,使其熟悉系统的使用和应急措施;- 系统维护:制定定期系统维护计划,并由专业人员负责维护和检修系统设备;- 系统演练:定期进行系统应急演练,以检验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系统改进: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用户反馈,及时对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

应急广播系统方案

应急广播系统方案

应急广播系统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安全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应急广播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具有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向公众发布重要信息的功能。

本文将从应急广播系统的需求、技术方案和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需求分析应急广播系统是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等危机场合下进行信息发布的重要手段。

因此,应急广播系统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即时性:应急广播系统需要具备及时发布信息的能力,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第一时间将重要信息传达给公众,帮助公众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

2.覆盖面广:应急广播系统应当具备较大的覆盖面,能够在范围内的各个地点都能收听到广播内容,以达到最大限度的覆盖效果。

3.稳定可靠:应急广播系统需要具备稳定可靠的特点,以确保信息能够准确、完整地传递给公众。

4.互动性:应急广播系统应当具备互动功能,使公众在收听广播的同时能够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情况或咨询解决方案。

5.多种信息传递方式:应急广播系统需要支持多种信息传递方式,包括语音广播、文字显示、图像传输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信息获取需求。

二、技术方案为了满足上述需求,应急广播系统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1.多频道传输:应急广播系统可以通过划分不同频道来实现多种信息的传输。

不同的频道可以用于发布不同类型的信息,方便公众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关注的内容。

2.覆盖范围扩大:应急广播系统可以采用多种传输方式,包括卫星广播、网络广播和电磁波传输等,以扩大覆盖范围,确保广大地区的公众都能够收听到广播内容。

3.智能终端应用:应急广播系统可以结合智能终端的应用,通过手机、电视、电脑等设备进行广播内容的传输。

公众可以通过下载相应的应用程序,随时收听和获取相关信息。

4.定位服务:结合定位技术,应急广播系统可以实现根据地域进行信息发布。

在特定地区发生灾害或紧急事件时,系统可以通过定位服务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当地公众。

三、应用场景应急广播系统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自然灾害:当地区发生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时,应急广播系统可以及时发布疏散指南、救援信息等,帮助公众迅速采取措施,减少人员伤亡。

应急广播系统应急方案

应急广播系统应急方案

应急广播系统应急方案方案目标与范围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有效的应急广播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这个方案的目的就是为了搭建一套全面、可行的应急广播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准确地向公众传递信息,从而保护大家的安全。

不论是政府、学校还是企业,这个方案都适用。

它涵盖了系统的建设、维护、演练和评估,力求让这个系统不仅存在,而且能持续有效地运作。

组织现状与需求分析在动手制定方案之前,了解当前组织的现状无疑是非常关键的。

其实,许多组织在应急管理方面的准备都显得有些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 缺乏系统性:不少地方根本没有专门的应急广播系统,信息的传达还停留在传统的通知方式上,效率低得让人无奈。

2. 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组织的技术实力不够,既没有必要的硬件支持,也缺乏熟练的技术人员。

3. 演练不足:应急演练频率太低,导致员工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反应不够迅速。

4. 公众意识薄弱:很多人对应急广播的信息并不重视,缺乏相关知识。

通过对这些现状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组织在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方面的迫切需求。

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系统来提升信息传递的效率,以便在危机来临时能够迅速应对。

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系统建设1. 设备采购与安装:首先,根据组织的规模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设备,比如广播机、扩音器、无线电等。

采购时要注意性价比,确保在预算范围内选择到合适的产品。

- 预算示例:- 广播机:5000元- 扩音器:2000元- 无线电:3000元总预算大概在10,000元左右。

2. 系统集成:把所有设备整合起来,确保信息能通过不同的渠道同时发送。

如果需要,可以请专业团队来进行系统调试。

3. 信息库建设:创建一个信息库,里面要有常见应急事件的处理流程、应急联系人和相关资源。

这些信息要定期更新,确保其准确。

培训与演练1. 员工培训:给所有员工进行系统使用培训,确保他们能熟练掌握如何使用应急广播。

培训内容包括:- 系统操作流程- 应对不同突发事件的信息传递方式- 应急信息的撰写和发布培训最好每季度进行一次,确保新员工能及时上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应急广播系统5.1 概述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楼是一座集办公、服务于一体的高智能化、信息化的办公楼,充分体现高档化办公的功能。

总建筑面积为14847平方米。

根据其使用功能将本系统划分为20 个分区,设置了三套节目源:一套为激光唱机,一套为数字录音机,一套为调幅调频接收机。

其整体设计立足于先进、灵活、耐用、智能化为主。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置可以使整个建筑智能化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公共广播整体设计既可以播放背景音乐,又可以发布日常信息、紧急广播、火灾报警。

这套系统可以为整个建筑群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楼成为极佳的办公、会议和展览场所。

这样就需要选择一家有知名度的专业广播系统生产厂家设备与之相配合,我方选择了DSPPA系统产品来完成大厦的需求。

DSPPA公司是世界最早从事公共广播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销售的企业之一,半个世纪以来不断推出上乘的广播和广播管理系统,十年前又发展出现代化水平极高的具有高投资效益的模块化CPU控制公共广播系统。

我公司作为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专业化公司,拥有一流的专业技术和产品,我们多次承接并出色完成各种系统继承业务。

我们综合DSPPA的技术、产品、系统和服务,以及我们长期以来所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使得我们能够针对客户的具体要求提供特定的技术与服务。

从项目的最初设想直至最后的竣工,我方提供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到售后服务的成套解决方案。

5.1.1 设计思想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楼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智能型建筑。

这就要求整个办公楼配置相应的背景音乐,业务广播及消防广播系统,共用一套广播系统。

背景音乐系统要求扬声器间隔一般为15米,而且音质比消防广播要好,所以本系统按照背景音乐系统设计前端扬声器可以满足与消防系统共用的要求。

背景音乐为整个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楼提供一个舒适安逸的环境,调节心情,并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提供与之相吻合的音乐。

优美、舒缓的音乐会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快感,可以起到放松紧的心情和消除疲乏的作用。

在公共区域设置背景音乐,最早使用于星级酒店,用以创造舒适、和谐的氛围,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思想意识的不断更新,现在对于公共区域背景音乐的使用已不再局限于饭店及宾馆了,它已被广泛地使用在现代化办公用建筑中。

业务广播为整个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楼提供一个方便可靠的工作环境,并可以在不同功能分区的建筑设置广播话筒,对指定区域进行特定广播。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楼的具体情况,在室设置3W扬声器和6W壁挂扬声器;应急广播系统将为办公大楼提供一个安全而又可靠工作、休息环境,消防报警广播为最高优先权广播,音量为报警标准电平。

消防广播既可以与消防报警系统联动,实现自动消防广播,也可以实施人工广播。

对于消防广播系统,通过与话音警报系统控制器相连接进行联动。

一旦有消防系统有信息需要播放,立即将背景音乐的分区强制转换为消防分区,将消防系统音频输出作为音源。

该系统平时播放背景音乐,业务广播时可切断背景音乐,发生火灾时,与本办公大楼消防报警系统联动,构成紧急广播系统,实现火灾和紧急事故广播。

5.1.2 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JGJ/T1—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 JGB/T16—92《建筑设计防火设计规》 GBT16—8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GBT16--8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GBJ50116-9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45--95《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GBJ79--8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5.1.3 设计要求背景广播中心采用智能消防/公共广播主机。

可实现多种音源同时播放,采用模块化设计,保证系统足够的扩充能力。

系统提供消防接口,能自动强行插入消防中心的报警信号。

可以定时自动开关机,定时自动播放不同的置或外置节目源。

系统为模块化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添加功能和分区语音清晰、自然、音质良好。

多种方式信号输入、单通道输出。

定压式功率传输方式。

背景音乐与公共广播和消防广播三者兼容。

多种优先权控制方式,消防广播、公共广播,背景音乐权限最低。

提供符合中国有关消防广播规定的消防广播功能具备分层分区功能广播。

实行主机化管理。

提供多语种自动广播高可靠性。

系统将提供功率放大器监听、并提供热备用功放。

5.1.4 设计容公共广播系统根据建筑的整体性的管理原则,在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楼控制室设置背景音乐及消防广播控制中心,并且将整个办公楼划分为20个区(可扩展为40个分区),每个小分区可以分别进行特定的背景音乐或广播。

在中心设置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中心,供整个建筑统一使用,并提供备用紧急广播系统。

系统采用微处理机控制的智能矩阵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CPU微处理机结构,先进的矩阵输入输出形式,菜单功能显示,可以任意增加或减少分区结构,使用软件控制可以对系统任意编写程序设定,层联动设定,消防设定等等。

需要适合于较大型,较复杂的扩音系统。

应用起来既灵活而方便,可以满足今后的修改和扩充的需要。

控制中心可以对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楼办公区域、各会议区播放背景音乐、业务广播、通知和紧急消防广播。

中心可以对各楼公共区域根据自己需要播放不同效果的背景音乐,以满足不同区域的环境需要。

中心设置分区呼叫话筒,可以对自己的每一分区进行广播,并可设置不同输入信号的优先等级,满足各自广播需求。

中心音频信号源包括:激光唱机,数字录音机,调幅调频接收机,分区呼叫话筒多套背景音乐。

设置固态录音芯片进行循环播放。

系统的音源、话筒、扩音设备、广播区域选择器,主机,功率放大器放置在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可以对各自区域、公共区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播放不同效果的背景音乐,以满足功能需要。

中心设置分区呼叫话筒,可以对自己的每一区进行广播,并可设置不同输入信号优先等级,满足各自广播需求。

同时呼叫站具有预录信息和提示音监听功能。

提供扬声器线路的自动短路、断路的实时检测。

各区域可以根据环境噪音状况作独立声音响度和频率的调整。

在紧急广播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

中心提供多语言置自动语音广播。

CD级音质,可以实现两段以上预录信息同时播放,至少6分钟以上信息预录容量。

公共区域的背景音乐与消防广播共用一套扬声器,平时播放背景音乐及业务广播,火灾时播放消防广播。

系统广播分区包含建筑防火分区,各控制中心主机广播功放容量满足最时开通所有扬声器容量(即整个办公建筑同时消防广播),并且符合报警标准电平。

紧急广播应配置备用电源及功放。

并能够完成火灾自动报警联动切换控制。

完成相应区域的消防联动方式。

主机具有自检功能,同时监听扬声器工作状态。

各分控中心检测主机提供放大器自动检测功能功率放大器配置热备份功放当任意一台功放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

主机具有全数字结构,具有以太网接口,可以通过以太网,INTERNETD等实现系统的远程管理,诊断功能。

5.1.5 设计指标1、声场强度:声场强度的确定与某环境下的背景噪音密切相关。

根据KLARK TEKNIK 提供的各种不同环境下的噪声声强表可知,噪声声强除停车场声场强度较高(55-65dB)外,其它建筑环境一般为25-45dB。

2、声场均匀度:声压级均匀,变化围在8dB左右为好。

可懂度:检测声音清晰度的主观评定指标。

3、扬声器系统的性能指标:扬声器的频响围是影响可懂度的重要因素,吸顶扬声器的频响围在100Hz-14KHz就可以满足要求。

功放的频响围应优于扬声器的频响围。

4、功率放大器的配置:功放的容量按:P=K∑Pi格式计算其中Pi为第I支路扬声器装接容量,K为同时系数本系统:办公区域广播K取0.3,公共区域广播K取0.6。

紧急广播系统: K取1.0-1.5(广播围按照最大可能时选取)5、背景音乐:背景音乐系统是以听音乐的人意识不到生源的位置为最佳,应具有柔和、清晰的音质作为设计目标。

其设计指标为:室声压级均匀,平均声压级=噪声等级+(3-5)dB。

频带在100-12000Hz,重放特性比较平直。

6、紧急广播:紧急广播系统是以听音的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听到清晰、准确的声音作为设计目的其设计指标为:室声压级均匀,平均声压级=88-94dB频带在100-6000Hz,重放特性比较平直。

根据前面所述噪声级可以确定本设计的平均声压级:背景音乐声压级=60-70dB紧急广播声压级=88-94dB5.2 系统设计及选型5.2.1 背景音乐设计优美、舒适的音乐会给人们的精神上带来快感,即放松紧的心情又可消除疲劳。

公共区域背景音乐用以创造舒适、和谐的气氛。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思想意识的不断提更新,人们对周围环境提出更高要求,背景音乐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建筑中。

根据使用方不同要求和场地具体功用作相应改变。

背景音乐主要用于掩盖噪声并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听觉气氛,由于扬声器均匀分布,无明显声源方向性,且音量适宜,不影响人们正常交谈,是优化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大型营业性建筑中广泛应用。

背景音乐通常由激光唱机,数字录音机,调幅调频接收机等音源提供,并经放大输送到广播区域扬声器,实现音乐播放。

背景音乐为单声道音乐,使人们不易感觉音源位置。

其功能要求以不影响人们相近人群交谈为原则。

5.2.2 应急广播设计广播系统是通过话筒、事先录制固态语音芯片在办公楼中起到播放通知、找人、宣传、紧急情况下广播疏散等作用。

系统的广播有两种形式一般业务广播,消防广播。

在广播之前话筒会发出提示音,并可以在话筒逐一设置每一个分区的按键,可以实行一对一的广播,或根据需要进行功能设置。

业务广播和紧急广播设置在消防控制中心,或指定地点。

本系统的消防广播可以完成自动的也可以完成手动的消防广播,可以编程作 N+1,N,N-1楼层自动或手动的消防联动形式的消防广播。

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编写消防联动区域,消防广播以扬声器满功率形式播放,并且不受扬声器回路被关闭或音量开关的限制。

在广播通知与紧急广播之前,应先发出不同形式的提示信号,并可发出连续的报警音频信号。

经常性的广播可以预录在本系统固态录音芯片中,可以按照事先编制的程序自动播放,录音时间6分钟,可以录制7段口信,每段口信可采用不同语种,且反复收听,直到收到停止信号,断电储存容保留30天。

当向某区域广播时,其它区域背景音乐节目不受影响。

系统可以选择多呼叫站结构,在不同地点可以安放呼叫话筒以实现各自的广播,管理功能(根据实际需要)。

5.2.3 广播区域选择本系统应可按照广播、紧急广播的需要任意选择一个或数个广播区域广播,也可用组合的广播区进行广播。

设置20分区,该分区根据消防报警系统分区而定。

如需增加分区,只要增加少量费用,不必为新购置设备投入大量资金,充分做到了可扩展性。

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向全区进行广播。

广播区域的划分可以与建筑防火区域相同,并且适应层别选择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