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教案

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教案
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教案

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教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9的乘法口诀(罗晓舞)

9的乘法口诀

时间:2005年11月24日星期四下午第一节

地点:宁波人民大会堂宁波市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

执教:罗晓舞(宁波)

课前谈话:

与平时上课有什么不一样?讲话筒的使用。

开始:13:25结束:14:04

教学过程: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决,今天要来学习什么?师:猜一猜9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

生:9句。

师:赶快把你知道的先自己说一说?

师:谁来介绍?

生:……(基本会)

师:你们找到的和老师的一样吗(课件出示)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

生1:五九四十五

生2:九九八十一

生3:……(学生为什么说自己喜欢这句)

师:好!这句乘法口诀是什么意思,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表示一下?

展示:

生1:○○○○○○○○○

○○○○○○○○○

○○○○○○○○○

9+9+9=27

生2:○○○○○○○○○○○○○○○○○○○○○○○○○○○9+9+9=273+3+3+3+3+3+3+3+3=27

生3:我是用乘法口诀。

师:学了这句口诀有什么用可能帮助我们计算哪些算式

生1:在计算9+9+9的时候就很好算。

生2:…….

生3:…..

师:三九二十七可以帮助我们求出哪些乘法算式?

师:9×33×9等于多少

师:请同学们再选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哪些算式?

生1:九九八十一,可以计算9×9

生2:我来计算五九四十五,有两个乘法算式5×9和9×5

师:这句口诀谁会说(指二九十八)

生3:可以帮助我们计算,2×9和9×2还有9+9

师:把它们记一记?

师:都记熟啦!好,我们来背一遍。

学生背。

师:单独有没有同学会背你觉得哪几句特别难记

生1:五九四十五

生2:六九五十四

生3:七九六十三

生4:八九七十二(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什么)

师:谁原意来说怎么才能把它们记住,有什么规律?

生1:第一个因数都加1

生2:答案每次都加9

师:我背了三九二十七,忘了下一句怎么办?

生3:把27加9

生4:答案的两个数相加都等于9,如三九二十七,2和7相加等于9。生5:答案十位上每次都加1,十位上每次都减1。

生6:我发现了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的答案正好相反

师:这样的现像还有吗?

生:……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了方法,现在我们一起来看:1个9比10

生1:少1

师:两个9呢

生:少2

师:3个9呢

生:少3

师:比谁少3

生:比30少3

师:你会接着说吗?

生:……

师:你用刚才发现的规律该怎么记?

生1:六九就想到60-6

师:选择一种记忆方法,把难记的几句记一记。

师:我们来对口令,我说前半句,你说后半句。

(先是齐答,然后再个别回答)

其中一个学生没有回答出来

师:我们可以怎样想出来?

生:……

师:(课件出示)这是什么?

生:袋鼠。

师:在干什么?

生:在跳远。

师:对,袋鼠每跳一次是9,你们把小袋鼠的跳远成绩写下来生:写汇报……

师:小袋鼠想请小朋友一起玩转盘的游戏?

师:(第一次转到4×9)怎么记住。

生:……

师:这里哪些不是9的乘法得数

18,84,54,9,27,63,36

生1:84不是,因为他们加起来不是9。

师:去掉这个,这里还少谁?

生:……

师:你们知道9的乘法口诀是谁发明的。

生:阿拉伯

师:其实,这个九的乘法口诀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我们不但发明了这个口诀,还把它用到了生活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课件出示)

1、介绍9的乘法口诀

2、乘法口诀歌

师:好最后我们一起来做道题!(口算)

校对(让学生讲怎么想)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接着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有什么心收获?备注:本课例来自浙江省第十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4的乘法口诀》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4的乘法口诀》教案_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学生已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中,老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经历了根据游乐园里的实际问题列出乘法算式,由乘法算式编写成乘法口诀,并能对乘法口诀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7-9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1-4的乘法口诀是在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将对以后的乘法口诀学习产生积极地影响。教学过程中,以童话故事呈现教材上的教学内容。教学2和3的乘法口诀时,写出乘法算式,再按照乘法算式编写出乘法口诀,让学生把乘法口诀和乘法的意义联系起来,并掌握口诀的结构。在4的乘法口诀教学时,先画一张表算一算,再对应数学问题写出几个相加,列出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时利用已有的方法和经验引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理解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的乘法题。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老师的帮组下,经历2、3、4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 情境图,题卡,表格图。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今天是小象的生日,他和妈妈邀请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来参加他的生日宴会。宴会上象妈妈为小动物们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出示宴会的场景图)。 提问:象妈妈为小猴准备了他爱吃的桃子(有四盘每盘有四个桃子)。小朋友们,象妈妈准备了多少个桃子? 生1:4个4个地数,4、8、12、16,有16个。 生2:4+4+4+4=16个老师:其实老师还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你们想学吗? 揭示课题:14的乘法口诀。(板书)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活泼、自然,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和教案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5的乘法口诀。 (二)过程与方法 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目标解析】本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知道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且会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乘法的意义入手,让学生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加深对每句乘法口诀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谜语游戏,激趣导入 1.猜谜语。 (1)出示谜语: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谜底:手)(2)每个人都有手,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一双手有几个手指?三只手呢?四只手呢?5只呢? (3)独立完成填空: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鉴于学生前一课时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本节课从猜谜语引出“手”,让学生从熟悉的“手”中,依次说出1个5相加是5,2个5相加是10,3个5相加是15……,并独立完成连加计算,初步感知5的乘法,为进一步探究5的乘法口诀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列式计算。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 (1)课件出示一盒福娃。 ①一盒福娃有多少个?(5个) ②几个5相加?(1个5)(课件演示从一盒福娃渐变成点子图) ③1个5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1×5=5或5×1=5) (2)出示两盒福娃。 ①两盒福娃有多少个?(10个) ②几个5相加?(2个5)(渐变成点子图) ③2个5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2×5=10或5×2=10) (3)按照上面的方法,用乘法算式计算出3盒、4盒、5盒福娃分别有多少个? 随学生回答整理板书:

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5,教材第80页和第81页 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是在学生熟练掌握1到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内容相对简单,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和交流,自主探索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在计算上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计算经验独立完成,并逐步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虽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同时学生已经学习过2到8的乘法口诀,已经具备了推导口诀的能力。但9的口诀句数多,数目大,容易混淆,学生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的设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情景,让他们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主动学习,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学生就有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一步归纳总结,探索出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情感目标: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口诀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运用口诀进行有关的乘法和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推导和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本、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小袋鼠想拜见数学王国的国王,国王想考考小袋鼠,就在小袋鼠到王国的路上设置了一些关卡,如果小猴子能顺利通关,就可以到达数学王国。小袋鼠是个好学的孩子,他非常想到数学王国学习,可是又怕过不了关,想请大家帮帮他,你们愿意吗 【设计意图:课始创设了“小袋鼠到数学王国”的情境导入新课,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智勇大冲关,自主探究新知: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6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6的口诀进行计算,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概括能力。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并指名说说你用了哪句口诀? 2.列式计算:1个5 3个4相加 5的2倍 3.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将学习6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 (2 (3 提问: (4 2 (5 (6 (7 6 (8

(9)试背口诀。 A、师生对口令,开火车说口诀。 B、请学生齐背口诀,再指名背口诀。 2.教学“想一想”。 (1)出示“想一想”6×2=() 6×5=() (2)口算出结果,并说说各用哪一句口诀?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应用6的乘法口诀,能很快地算出6和几乘积是多少,我们根据一句口诀可以算出两道算式。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比较每组两个算式有何特点?讨论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2。 (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6的乘法口诀还有几句?可以用哪些乘法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3。 8题口算,要求学生在1分钟内完成,力求都算对,集体交流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 4.完成“想想做做”4。 (1)要求学生多读几遍题后,再列式计算。 (2)比较一下6×6与6×2(2×6)有什么不同?哪个算式的两个乘数都是6?哪个算式是6个2相加? 5.完成“想想做做”5。 出示第5题图,学生讨论交流,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完成“想想做做”6。 独立列式、口算、集体订正,指名说说你为什么用乘法算? 四、作业: 背6的乘法口诀。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主备人:颜政辅备人:彭绍东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编制2、3、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二)过程与方法 熟练运用2、3、4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会编制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乘法的意义入手,让学生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加深对每句乘法口诀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2、3、4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渗透 (1)填空 3+3=( )×( ) 4+4+4=( ) ×( ) 2+2=( ) ×( ) (2)对口令

开火车对5的乘法口诀。 (3)口算 2×5= 5×5= 5×1= 3×5= 5×4= 2.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2、3、4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因此,本课设计中从复习乘法的意义和5的乘法口诀入手,为新知做好知识和方法两方面的铺垫,体会乘法口诀的价值,初步感受口诀的简洁美。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2的乘法口诀 (1)课件出示一副乒乓球拍:一副乒乓球拍有几个?(2个)有几个2相加?(1个2)(课件演示渐变成点子图)1个2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1×2=2 2×1=2)你会编一句乘法口诀吗?(板书:一二得二) (2)出示两副乒乓球拍:两副乒乓球拍有多少个?(4个)几个2相加?(2个2)(渐变成点子图)2个2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2×2=4 )你会编口诀吗?(板书:二二得四) (3)2的乘法口诀有几句?(读一读,背一背) 2.3的乘法口诀 (1)课件出示一束气球:一束气球有多少个?表示几个3相加是多少? (2)出示两束气球:两束气球有多少个?表示几个3相加是多少? (3)出示三束气球:三束气球有多少个?表示几个3相加是多少? (4)小组合作列算式,编口诀。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9的乘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探索9的乘法口诀蕴涵的规律。 情感与价值观: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中的积的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得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一、课前准备:(手指操) 二、学习新课 (一)编口诀 1、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智慧星,只要你们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就一定能得到它。 课件出示:数一数有几个格子?(10)再出示9颗智慧星。(这里有几颗智慧星?) 师:你能很快地告诉老师这里有几颗智慧星吗?你怎么看的这么快、这么准呢?(共10格,空了一格)

空了一格,也就是比10少1,用式子算就是10—1=9 师:我们可以说1个9比几少1是9。 2、出示两排智慧星: 师:现在是两排了,你还能很快看出现在有几颗智慧星?(怎么看的?)师:1个9和1个10比,那2个9就可以和几十比?跟20比你还能用算式算到有多少颗智慧星吗?所以我们就可以说2个9比几十少2是18。 3、出示三排智慧星: 师:再看是几个9,就可以和几十比,那3个9就是?我们也可以说3个9比30少3是27。 师:像这样还有4个9一直到9个9,你能每次和几十比一比,看看比它少几写下来,在减一减得数是几。 生:填表后汇报。(略) 导:刚才我们说的这些数都和几有关? 板书:9的乘法口诀 2.根据式子自己编口诀 师:我们以前学习了2—8的口诀,今天你能根据表格,自己编9的乘法口诀吗? 生汇报师贴口诀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 优质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喜欢看《西游记》吗?(出示课件中的图片) 老师也爱看《西游记》,因为里面藏着一些数学小秘密呢!你能找一找吗? (出示课件中的文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八九七十二变的本领,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呆了七七四十九天,练得了一双火眼金睛。它看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挥起金箍棒打了过去。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 2、说明:其中“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都是以前学过的关于7的乘法口诀。 3、提问:你知道“八九七十二和九九八十一”是关于几的乘法口诀吗?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编制口诀 1、找规律填表。 (1)出示10个方格,提问: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个? (1、2、3、4、5、6、7、8、9、10。有10个) (2)点击课件,方格中出示9颗五角星,提问:不数,你能一眼就看出有多少个吗? (五角星的个数比10少一个,所以是9个) 明确:这里有1个9,比10少1,是9,所以五角星有9个。(板书:1个9,比10 少1,是9) 提问:如果我再添一条,现在有几个9了?你能看出有多少个五角星吗?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方法一:9+9=18 方法二:五角星的颗数比20少2,是18。 板书:2个9,比20少2,是18。 过渡:我们来看1个9,比10少1;2个9,比20少2。我再添一条呢?现在是几 个9?(3个9)3个9比几十少几?是多少?板书:3 个9,比30少3,是27)小结:要求几个9是多少,除了可以用“每次加9”的方法,还可以想“比几十少几”是多少!那么你会用这种方法再算出4个9、5个9、6个9、7个9、8个9、9个9分别是多少吗? (3)学生独立填写数学书76页上的表,老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4)集体校对并板书:4个9比40少4,是36;5个9比50少5,是45;6个9比60少6,是54;7个9比70少7,是63;8个9比80少8,是72;9个9比90少9,是81。 (5)谈话:小朋友们真厉害,学会了用“比几十少几”的方法算几个九是多少,你能把结果快速的填在75页的统计表里吗? 生填写数学书75页的表格。 (6)那我们大声把你填的读出来吧。 (7)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一:从前往后结果一个比一个大9. 预设二::几个9比几十少几。 预设三:个位和十位加起来和是9,并且十位上的数比9的个数少1。 2、编口诀

6的乘法口诀优质公开课教案 (1)

一年级上册《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使学生能够正确、比较熟练地应用6的乘法口诀。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探索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思维能力(顺向思维、逆向思维等)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地应用6的乘法口诀(如: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题等)。 教学难点:探究和记忆6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例题表格等。 教学关键:为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让他们学会迁移,用类推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2-5的乘法口诀,现在让老师欣赏一下你们的本领好吗?生:好。师:请小朋友们把2-5的乘法口诀按顺序轻声地背出来给在座的老师听听。师起个头。生:轻声

齐背。师:恩,不错,那么一般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呢?生:两句,如:四五二十(4×5=20 5×4=20) 师:好,现在考考你们的口算水平: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口算卡片) 2×5=10 4×4 =16 3×1 =3 5×4=20 1×2 =2 5×3=15 4×2 =8 4×3 =12 1×5=5 1×3=3 2×4=8 2×2 =4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兔妈妈带小白兔去采蘑菇的情景好吗?课件播放情境导入画面。 二、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新课探究。 师:孩子们,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能帮助小白兔解决这个问题的。 师:小金鱼见到我们二年(3)班的小朋友这么积极,它们也赶来参加我们的学习了。瞧! 师: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例7情境图。师:一条金鱼由几个三角形组成?生:6个。 师:一条金鱼由6个三角形组成,这里有几个6?生:1个6。师:输入1个6是6。 师:两条金鱼由几个三角形组成?生:12个。 师:这里有几个6?生:2个6 师:输入2个6是12。 师:那么3条、4 条、5条、6条金鱼又各由几个三角形组成?请小朋友们同桌一起说说.并把你们桌上的表格填写完整.

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乘法口诀是我国独有的帮助学生提高基本计算能力的有效工具。知识性的目标要求就是要帮助孩子熟记口诀、运用口诀熟练计算。我们主张课堂是让学生体验、交流、成长的舞台,是引导学生真切感悟数学本质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学的目标并不能囿限于此。从本质上说,口诀的编制来源于几个几连加的得数与乘法算式的意义之间的联系。编制口诀、了解口诀的来源有助于学生理解口诀,运用口诀。本册教材在编排上分两段安排相关内容,(一)是2~5的乘法口诀,(二)是6~9的乘法口诀。教材采用“大九九”的形式,分成两段编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分散内容,以降低学生记忆的难度。教材先安排了2~5的乘法口诀,这些口诀数目比较小,相对好记一些;6~9的乘法口诀虽然数目比较大,但是新学的口诀越来越少,到6的乘法口诀新学的只有后面四句。这样编排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新口诀的同时,旧的口诀得到相应的巩固。同时,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逐渐让学生形成观察、发现、思考的习惯。本节教材编排模式和前面相同,还是通过创设“有多少张粘贴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单元编制2~5口诀的方法,独立探究、编制6的乘法口诀。这有利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新知识,但也容易导致学生厌倦这种千篇一律的形式,缺乏编制口诀的兴趣和热情。在探索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新旧乘法口诀的联系,逐步学会迁移、联想、从已知寻求未知的思想方法。并且把这种思想和方法带入后续7、8、9口诀的学习中。 学情分析: 从逻辑学习起点来看,学生通过2~5乘法口诀的学习,已经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有了一定的编制口诀的经验和熟记运用口诀的经验,因此,到本单元的学习,就要向独立探究、逐步独立编制口诀发展。同时,从实际学习起点来看,不少学生已经接触到了甚至能背诵后面的口诀,但口诀的来源、意义及新旧口诀的联系等这些数学本质并不十分清楚,这就会影响他们对口诀的理解和运用。因此,这些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的: 1.通过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感悟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特征,理解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 2.经历观察、推算、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用迁移

小学二年级数学 《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学情介绍:学生已有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已有编制口诀的基础,本节课会逐步地扩大学生的探索空间。 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理解口诀的意义。 2、能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3、借助点子图,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用类推的方法 学习新知识,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1.探索6的乘法口诀中的数学规律。 2.趣味游戏巩固2--6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预习编口诀,课堂找关系 师:同学们,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5、2、3、4的乘法口诀,大家也学习了如何编乘法口诀,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昨天老师给你们布置了预习作业:自己编6的乘法口诀,你们都完成了吗? 师:请拿出数学书翻开第78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些口诀你们是怎么编出来的? (预设)生:我是一句一句按顺序编出来的。 师:你能举例吗? 师:还有同学愿意说一说自己的编法吗? 师:让我们一起来请出你们已经编出来好的口诀,好吗?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些口诀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生:相邻的两句口诀的积相差1个6。 师:同学们真棒,不仅会观察,还很善于思考。 师:哪些口诀是已经学习过的,哪些是新的? 师:哪句口诀最难背下来? 师:昨天隔壁班一位小朋友跟我说:6×7=42特别难记,总是容易背错,你们可以通过画点子图帮助他理解并记忆吗? ( 6×7=6×()+6×()6×7=6×()+6×()6×7=6×()+6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都是通过了分析各个口诀之间的关系来加强记忆,

相信这样你们能将口诀背得既快又准。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口诀。如果你们背下来,闭上眼睛再读一遍。如果背不了,看着再读一遍。 二、巩固练习,深化口诀。 1、看算式,报口诀 师:同学们轮流报口诀,报对了,我们就拍一下掌。报错了,就摆摆手。 师:一共有多少道算式? 师:大家观察这17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生:都是6的乘法口诀。 师:是的,还有吗? (预设)生:绿算式都是小的数在前,蓝算式都是大的数在前。 师:你们真善于观察,不管大的数在前还是小的数,报口诀时都用…… (预设)生:同一道口诀。 三、游戏活动,运用口诀。 1、看积猜牌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做游戏,轻松一下好不好?游戏的名字叫做“看积猜牌”。请看游戏规则,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游戏规则:1、有扑克牌两叠,第一叠都是1—9,第二叠都是1—6。牌的正面朝下放着。2、电脑每次从两叠牌中分别抽取1张牌,把牌中两数的乘积告诉大家。3、请根据积猜一猜,选中的是哪两个数字,写在学习单上的表格里。4、 师:我来采访一下,你们都猜对几次啊? 师:某某同学,你平时口诀背得可熟练了,怎么猜错这么多呢? (预设)生:老师,这除了口诀要背得熟,还要看运气呢! 师:是的,想玩好这游戏,不仅口诀要熟练,有时也需要一些小运气呢。 2、翻牌报积 师:还想玩不同的游戏吗? 师:游戏的名字叫做“翻牌报积”。来看游戏规则,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游戏规则:1、将所有的扑克牌(红黑两色1-9)反扣在桌面上。2、每人心里想着6,用它与翻出的牌相乘,谁先正确报出两数之积,可赢得此牌,牌多者胜。 师:恭喜获胜的小朋友,失败的小朋友也不要气馁,只要熟练地记口诀,一样可以反败为胜。

1-4的乘法口诀(教研课)教学设计

1-4的乘法口诀(教研课)教学设计 1-4 multiplication pithy formula (Teaching an d research course) teaching design

1-4的乘法口诀(教研课)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导入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乘法口诀,你能说一句乘法口诀吗?(指名5—6人)二教学2的乘法口诀1 老师:今天有只小青蛙 过生。日,他望眼欲穿,朋友怎么还不来,蛋糕都准备好了。 那一只青蛙有几只眼睛啊?学生:2只。老师: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指名回答:1×2=2 2×1=2 老师:谁来说一说算式 表示什么意思?学生:1乘2就表示1个2。老师:那你知道 两道算式用什么乘法口诀吗?学生:一二得二老师:这两句 都用一二得二。 2 老师:不一会来了一个小客人,两只青蛙开 心极了,你知道两只青蛙多少只眼睛吗?学生:4只。老师:能列出乘法算式吗?指名回答:2×2=4 老师:谁来说一说算 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2×2表示2个2相加老师:那你知 道用什么乘法口诀吗?学生:二二得四 3 齐读口诀老师:你 知道这两句口诀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三教学3的乘法口诀1 老师:你们猜两只青蛙见面会说什么呢?客人说:我还 给你带来了礼物呢。瞧,他的礼物是。。。。。

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为您带来“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更多精彩读后感尽在出国留学网,欢迎大家的关注和阅读。 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4的乘法口诀并能熟记、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在探索口诀记忆方法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熟记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应用4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3分钟、复习3的乘法口诀、对口诀。 一、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小丑玩球研究了3的乘法口诀、咱们来开个小火车吧(出示课件对口诀)。看来同学们都掌握的不错、这节课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小丑顶碗中的数学问题。(重读顶碗两个字。)请看大屏幕、观察这幅杂技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共有多少个碗? 师:哦、你提了一个数学问题。图上都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生1:每个小丑有4个碗 生2:有5个小丑。 师:哦、这么多信息、那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个碗? 师:哦、你是说5个小丑一共有多少个碗、老师把你的问题贴在黑板上。谁还想提?(重读5个) 生1:4个小丑有几个碗? 生2:3个小丑有几个碗? 生3:2个小丑有几个碗? 生4:1个小丑有几个碗?(教师逐个把问题贴在黑板上) 师:一个小丑有几个碗、用不用算? 生:不用。 师:数一数就行了。一个小丑有4个碗、表示? 生:1个4 师:1个4就是4、用乘法算式表示就是1×4=4(板书) 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 师:那两个小丑几个碗? 生:8个。

九的乘法口诀,_教案教学设计

九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9的乘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探索9的乘法口诀蕴涵的规律。 情感与价值观: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中的积的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得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准备:投影 一.导入新课 (1)投影示机器猫,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的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它吗?(投影示机器猫图片)今天的数学课它将和我们共同来学习,作为见面礼它给我们带来了两道题,看谁来解决一下。 (2)投影示复习题 根据口诀写算式: 四七二十八五八四十 (3)回忆旧知,引出新知 口诀记得不错,你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总结7的乘法口诀的吗?请举例说说。(指名回答) (4)乘法是加法的简便算法,3个7用乘法口诀很快就算出来

了,看来乘法口诀很重要啊!现在机器猫向我们挑战了,它要和我们用比赛总结9的乘法口诀了,接受挑战吗? 小组合作总结9的乘法口诀,并把你总结出来的算式和口诀写在书的22页,写完后说说自己是怎么总结出来的? 二.学习新课 (一)编口诀 1、老师这里有许多智慧星,只要你们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就一定能得到它。 (1)全班总结 (2)交流 现在你能从一个9开始,试着编口诀吗?注意先说算式。(指名说,师适时板书) 1×9=9一九得九 2×9=18二九十八 3×9=27三九二十七 4×9=36四九三十六 5×9=45五九四十五 6×9=54六xx十四 7×9=63七九六十三 8×9=72八九七十二 9×9=81九九八十一 在交流的时候重点让学生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真正理解

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思路和反思(供参考)

《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思路及反思 教学思路: 这节课《有多少“粘贴画”》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的第1课时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2—5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了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呈现的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课本的意图是要让学生学会独立编写意图,我就利用学生学过的数学知识推到出六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掌握6的乘法口诀,会用学到的6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 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3、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6的乘法口诀的验证过程和掌握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理解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运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㈠.在情景教学法中我利用课件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很简单,就是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更多的是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在引入部分我创设了两个场景在3秒的时间内数出有多少颗智慧星,这样引起孩子的注意力。 ㈡.小组合作教学:找规律教学时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㈢.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

在学生不知道6×7得多少这样一个背景下,通过自己探究得出准确结果,同时让学生知道通过求6×7我们可以先求出6×6再加1个6再求出6×7,或者先算6×8再减1个6也可以得出。也可以用5个6加2个6得来,还可以是7个6相加等等,在这里即体现了方法的多样化,也增强了学生的思维。 ㈣.为了让学生更有趣的去学习和应用6的口诀,我还适当的设计了一些比较有趣的游戏教学法,比如对口令小游戏,开火车,还有计时抢答。游戏教学法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使学生在玩中学,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㈤.学习口诀的目的就在与应用口诀,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在练习设计时,我除了设计最基本的计算之外,还设计了生活中蜜蜂有几条腿,摆六边形需要几根小棒,淘气家装修房子需要计算瓷砖多少块,使学生感受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数学,要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分析,解决问题。 ㈥.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注重的几个方面: ⒈培养学生能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知识,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结构 的连惯性。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都可用原有的知识来解决所遇到的新问题。 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⒉当学生探索出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时,我很注重去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为 什么呢?让学生能正确明白每道题的算理就是这样的。 ⒊给予鼓励,当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时,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⒋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种快乐。在以后学习中能有趣 的去探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真乖,很有精神,今天这节课龚老师来寻找我们班谁是最棒的,有信心吗? 生:有 师:好,现在就给你们一个争夺的机会,首先比谁坐的直。瞧,这里有很多

第四课时 4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四课时 4的乘法口诀 教学提示 教材选择摆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这一典型又直观的事例,让学生动手摆出1个、2个、3个、4个正方形,归纳出4的乘法口诀。学生已经有了学习2、3乘法口诀的经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完成口诀的总结和归纳。在新知识探索的同时,教师应注意前面所学口诀的巩固记忆,利用多种活动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熟练掌握程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归纳出4的乘法口诀,熟练掌握4的口诀并能用口诀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摆正方形的数学学习活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归纳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总结归纳乘法口诀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4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利用旧知迁移,掌握归纳4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复习,导入新课。 1.师生对口令,复习口诀。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玩“对口令”的游戏好不好?我说口诀的前半部分,你们对口令的后半部分,看谁反应的又快又准确。 师:一一…… 生:得一! (师生对口令,也可以反过来,学生说前半部分,老师对后半部分) 2.看图列乘法算式,并说出乘法口诀。

算式:____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___ 3.师: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一个新朋友,小朋友们猜一猜它是谁? (课件出示谜语:绿衣小英雄,田时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生:青蛙。 【设计意图:设计多种复习方式,巩固前面所学的口诀。】 二、呈现新知,探究实践。 1.趣味情境,探索规律。 师:(课件出示一只青蛙)一只青蛙有几条腿,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生:1×4=4或者4×1=4 师:小朋友们看,又来了一只青蛙呢,这次一共有几条腿了?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吗? 生1:4+4=8(条) 生2:4×2=8(条)或者2×4=8(条) 师:你看,小青蛙越来越多啦,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讨论列式计算。 (学生小组内讨论计算) 2.动手实践,归纳口诀。 师: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三角形归纳出了3的乘法口诀,现在小朋友们能用小棒摆一个正方形吗? (学生摆正方形) 师:摆一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生:1×4=4或者4×1=4 师:谁能根据1×4=4这个算式归纳出一句口诀? 生:一四得四。 (教师板书:一四得四) 师:下面请同学们摆出两个正方形,并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生1:4+4=8 生2:2×4=8或者4×2=8 师:你能根据乘法算式总结出口诀吗? 生:二四得八。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最新)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 乘法口诀》,课本第84页。 ●教材分析:《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熟练掌握1到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本节内容相对简单,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和交流,自主探索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在计算上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计算经验独立完成,并逐步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虽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 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同时学生已经学习过2到8的乘法口 诀,已经具备了推导口诀的能力。但9的口诀句数多,数目大,容 易混淆,学生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的设计结合学生的年 龄特点,为学生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情景,让他们在兴趣浓厚的状态 下主动学习,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学生就有了较强的自信心 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一步归纳总结,探索出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情感目标: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口诀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运用口诀进行有关的乘法 计算。 ●教学难点:推导和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本、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小袋鼠想拜见数学王国的国王,国王想考考小袋鼠,就在小袋鼠到王国的路上设置了一些关卡,如果小猴子能顺利通关,就可以到达数学王国。小袋鼠是个好学的孩子,他非常想到数学王国学习,可是又怕过不了关,想请大家帮帮他,你们愿意吗? 【设计意图:课始创设了“小袋鼠到数学王国”的情境导入新课,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智勇大冲关,自主探究新知: (一)第一关,导入新课。 1、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赛龙舟情景图)小袋鼠刚走了几步就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幸好河上面有一条小桥,但是桥口有一个小兔子。小袋鼠正想从桥上走过去的时候,小兔子拦住了袋鼠说:“小袋鼠,你要是想过去,就必须完成两个任务:1、说出你在河面上发现的两个有关数学的信息,并且提出三个数学问题。 2、你必须完成跳远的任务。”

人教版9的乘法口诀教案

人教版9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 2、 3、4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理解并熟记1~4的乘法口诀,学会用口诀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感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口诀、算式、图示之间的内在联系,相邻口诀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教师:课件、乘法口诀和算式卡。学生:自学提示单、口算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5的乘法口诀 二、学习新知 1、学习2的乘法口诀(1)出示情境图:1堆有2个乒乓拍。是几个2?可以写成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1×2=2)为了便于记忆,可以把这道乘法算式编成一句乘法口诀“一二得二”。(板书:一二的二,学生齐读)(2)出示情境图:2堆有4个兵乓拍。1堆有2个乒乓拍,是1个2,那2堆呢?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板书:2×2=4)可以编出什么口诀?(板书:二二得四,学生齐读)(3)小结:这就是2的乘法口诀。(学生齐读口诀及相应的乘法算式)(4)那你可以用图来表示“二二得四”这句口诀的吗?学生思考、独立画、展示。 2、学习3的乘法口诀(1)出示情境图:3根树枝,每枝有3片树叶。观察情境图,问:1根树枝有3片树叶,是几个几?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式?2根树枝有几片树叶?是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式?3根树枝有几片树叶,是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1×3=3,2×3=6,3×3=9)(2)根据这三道乘法算式,可以编出什么口诀呢?先自己说说看,在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3)小结,齐读3的乘法口诀及相应的乘法算式。(4)比一比、赛一赛:做54页1题、2题。 3、学习4的乘法口诀。(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意,然后出示问题:每只乌龟有4个脚,2只乌龟有多少只脚?3只、4只呢?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指出:完成自学提示单,然后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教师板书:(4的乘法算式和口诀)预设:口诀出现“三四得十二”说明,编口诀时,为了读写方便,便于记忆,凡是及大于十的,口诀就不用“得”字了。(3)齐读4的乘法口诀,说说每句口诀的意思。(4)小结,齐读4的乘法口诀及相应的乘法算式。(5)编4的乘法口诀儿歌:一只乌龟,四条腿,一四得四,x x x。两只乌龟,八条腿,二四得八,x x x。三只乌龟,十二条腿,三四十二,x x x。四只乌龟,十六条腿,四四十六,x x x。 4、教学“试一试”。(板书:1×1=)1×1是多少?可以编一句乘法口诀?(板书:一一得一,学生齐读) 5、整理口诀:同学们真了不起!一起编出了1~4的乘法口诀。下面,我们一起把这十句口诀填在表格中。齐读口诀,在试着背一背。

二年级《6的乘法口诀》教案和反思

二年级《6的乘法口诀》教案和反思Teaching plan and reflection of the second gra de "six's multiplication formula"

二年级《6的乘法口诀》教案和反思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 1.理解每一句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观察、分析6的乘法口诀,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 律的能力。 3.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能通过合作、交流编制乘法口诀,且能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并养成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及在交流、合作中整 理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对口诀的记忆;在解答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 关系。 课前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课前留用六块三角形拼图的作业,展示作品。其中,有六人贴的是小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的乘法口诀》 二、编写口诀: 1.贴黑板上,一幅图是几块三角形?二副图呢?……六幅呢?将结果填在书上格子里。 2.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3.一格表示一个6,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2格表示多少?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3格、6格呢?在书上写算式。 4.看着算式编口诀,写书上。 三、记忆口诀:1.仔细观察6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1)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是口诀前2个数,积是最后一个数。 (2)两个因数,小的在前面。 (3)口诀从“一六”开始,第一个数字每次增加1。 (4)提问:为什么会相差6?相邻两句口诀得数相差几? 2.读一读6的乘法口诀,并记一记。 3.师生问答,同桌问答。(对口令游戏) 五、巩固提高 1.书上做一做,练习题十四。 2.数蚂蚁游戏。 教学反思 查阅了很多教学资料,又参考了赵启泰老师讲解的有关《7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54页、55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 2、 3、4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理解并熟记1~4的乘法口诀,学会用口诀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感受成功的乐趣。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含义的基础上教学1-4的乘法口诀,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题,分别教学2、3、4的乘法口诀,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教材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地组织学生编乘法口诀。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口诀、算式、图示之间的内在联系,相邻口诀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乘法口诀和算式卡。 学生:自学提示单、口算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5的乘法口诀 二、学习新知 1、学习2的乘法口诀

(1)出示情境图:1堆有2个乒乓拍。 是几个2?可以写成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1×2=2) 为了便于记忆,可以把这道乘法算式编成一句乘法口诀 “一二得二”。(板书:一二的二,学生齐读) (2)出示情境图:2堆有4个兵乓拍。 1堆有2个乒乓拍,是1个2,那2堆呢?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板书:2×2=4) 可以编出什么口诀?(板书:二二得四,学生齐读) (3)小结:这就是2的乘法口诀。(学生齐读口诀及相应的乘法算式)(4)那你可以用图来表示“二二得四”这句口诀的吗? 学生思考、独立画、展示。 2、学习3的乘法口诀 (1)出示情境图:3根树枝,每枝有3片树叶。 观察情境图,问:1根树枝有3片树叶,是几个几?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2根树枝有几片树叶?是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式?3根树枝有几片树叶,是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1×3=3,2×3=6,3×3=9) (2)根据这三道乘法算式,可以编出什么口诀呢?先自己说说看,在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3)小结,齐读3的乘法口诀及相应的乘法算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