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健康饲养及管理方案计划

合集下载

浅析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

浅析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

浅析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是保障肉牛繁殖效益和产肉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主要从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主要包括饲料管理、生长环境管理和疫病预防管理。

首先是饲料管理。

犊牛的生长发育需要良好的饲料营养,饲喂需注意合理配方与营养均衡。

对于新出生的犊牛,母乳是最好的食物,可以保证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随着犊牛的生长,可以逐渐引入粗饲料和浓饲料,以满足其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

还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饲料添加剂,如维生素、矿物质和益生菌等,以增强犊牛的免疫力和消化能力。

其次是生长环境管理。

肉牛犊牛需要一个干净、舒适和安全的生长环境。

饲养场应具备较好的卫生条件,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

建立合理的栏舍布局,确保犊牛间有足够的空间,避免犊牛之间的互相踢、咬等行为。

要注意控制饲养场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情况,避免犊牛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

最后是疫病预防管理。

犊牛容易感染各种疾病,疫病的预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犊牛在出生后要及时注射疫苗,以提高其免疫力。

要加强对饲养环境的消毒和杀虫工作,减少害虫和病原体的传播。

定期进行疾病检测和筛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犊牛,防止疫病传播。

要定期对犊牛进行体检,观察其生长发育和健康情况,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定期对饲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定期清理栏舍,保持其清洁卫生;为犊牛提供充足的饮水,保持其正常的饮水量;合理安排饲喂时间和方式,避免犊牛的吃喝过量或吃喝不足。

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是保障肉牛繁殖效益和产肉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饲料管理、生长环境管理和疫病预防管理,可以提高肉牛的生长发育水平,降低疾病发生率,最终实现肉牛养殖的良性循环。

浅析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

浅析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

浅析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肉牛和犊牛是肉类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品种,其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对于保证肉类生产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进行浅析,以期为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1. 场地选择:肉牛犊牛的饲养场地应该选择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同时要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保证牛舍周围没有积水。

牛舍的建筑结构应该稳固,设计合理,保证牛只的安全和舒适。

2. 饲料供给:肉牛犊牛的饲料以优质青贮饲料和浓缩饲料为主,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品种的多样性,以满足牛只的生长需求。

还应该注意饲料的定时定量供给,不要过度饲喂或者饥饿,以免影响牛只的生长发育。

3. 疫苗接种:定期对肉牛犊牛进行疫苗接种是保证其健康的重要手段。

一般来说,幼崽时期接种口蹄疫、炭疽病、瘟疫等疫苗,成年牛每年接种一次疫苗,以维持其免疫力。

4. 定期体检:定期对肉牛犊牛进行体检是及早发现牛只的健康问题和疾病,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证牛只的健康。

体检还能够做到对牛只的个体饲养管理,根据牛只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喂养和护理。

5. 合理的繁殖管理:对于肉牛犊牛的繁殖管理要合理安排发情配种,保证母牛的生殖健康,避免发生生殖问题。

母牛的产后护理也非常重要,要合理安排产后饲养和调理,让母牛早日康复,并尽快回到正常的饲养状态。

二、肉牛犊牛的疾病防治1. 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传染病,牛只患病后会出现口腔溃疡和蹄部溃疡等症状,严重影响牛只的健康和生长。

预防口蹄疫的措施主要是加强对牛只的隔离和排泄物的处理,同时及时进行口蹄疫的疫苗接种,提高牛只的免疫力。

2. 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患病牛只会出现发热、厌食、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预防炭疽病的主要措施是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牛只饮食的卫生和饲料的质量。

3. 瘟疫:瘟疫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牛只一旦患病会出现发热、抑郁、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牛只的生长和生产。

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犊牛是牛群中的幼崽,对于农牧业来说,犊牛的健康成长是牛群繁殖和生产的基础。

合理的饲养与管理技术可以帮助犊牛健康成长,提高其生产性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犊牛饲养与管理的技术。

一、合理的饲喂1. 提供优质饲料:犊牛的饲料应以优质牧草、浓缩饲料和精饲料为主,保证其营养需求的满足。

在犊牛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其免疫力和生长发育。

2. 饲喂频率和量:犊牛的胃容量有限,应分次、分量饲喂,避免一次性喂太多。

刚断奶的犊牛可以每天饲喂4-5次,每次分量逐渐增加。

随着犊牛生长,饲喂次数逐渐减少至2-3次,但每次的饲喂量要保持稳定。

3. 喂养规律:犊牛的饲喂时间要规律,不可随意更改。

定时喂养可以促进犊牛的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

二、合理的饮水管理1. 提供清洁饮水:犊牛的饮水要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感染和传染病的发生。

2. 定时更换水源:定期更换饮水设备中的水源,保持水质新鲜。

同时,定期清洗水槽和水管,防止水质污染。

3. 注意水温:犊牛对水温敏感,一般应保持在15-20摄氏度。

过冷或过热的水都会影响犊牛的饮水量。

三、合理的环境管理1. 温度适宜:犊牛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应保持舒适的温度环境。

夏季高温时,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冬季要注意保暖,防止犊牛受寒。

2. 通风良好:犊牛舍应保持通风良好,保证空气流通。

过度潮湿或缺氧的环境都会影响犊牛的健康。

3. 干净卫生:犊牛舍要保持干净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床草,防止细菌滋生和疾病传播。

四、健康管理1. 疫病防控:定期做好犊牛的疫苗接种和驱虫工作,预防常见的疾病。

定期体检犊牛,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个体。

2. 合理的运动:犊牛需要适量的运动,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肌肉的发达。

3. 防止外伤:犊牛舍和饲养设备要安全可靠,避免犊牛因摔倒或被夹伤等意外事故。

总结起来,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合理饲喂、合理饮水、合理环境和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肉犊牛是指用于肉类生产的幼年牛,从出生到屠宰一般需要18个月到24个月。

在这
个生长过程中,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包括饲养环境、饲料供给和健康管理等方面。

下面将
详细介绍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一、出生到断奶期(0-8周)
1. 饲养环境:为了确保新生犊牛的舒适度和健康,应提供干净、温暖、通风且没有
寄生虫的饲养环境。

牲畜舍应干燥,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繁殖。

2. 饲料供给:新生犊牛在出生后的6小时内应被喂食初乳,以获取充足的抗体和营养物质。

之后,可以逐渐引入乳粉或乳酸菌等奶粉饲料。

每天喂食2-3次,每次饲喂约4-6升。

3. 健康管理:定期进行犊牛的体检,观察犊牛是否有腹泻、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处理疾病和感染。

可以为犊牛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性疾病。

2. 饲料供给:在断奶后的几天里,逐渐将犊牛从牛奶转换到粗料饲料。

最开始可以
提供干草和饲料粉,然后逐渐引入浸泡过的青贮料、浓缩饲料和精料。

三、育成期到屠宰期(6个月-18个月)
2. 饲料供给:为育成期的肉犊牛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包括粗料饲料、浓缩饲料和精料。

根据犊牛的体重每天喂食适量的饲料,并保证充足的饮水。

3. 健康管理:定期进行体检,观察犊牛的生长情况,检查是否存在疾病和感染。


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结:肉犊牛的饲养管理是肉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犊
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减少疾病和感染的发生。

养殖场应加强对犊牛的环境管理和健
康管理,确保犊牛的生长和发育。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5篇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5篇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5篇第1篇示例:肉犊牛是指出生后不久即开始饲养的小牛,主要是用于肉类生产。

在肉犊牛的饲养过程中,合理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地提高肉犊牛的生长速度和产肉量。

下面将介绍肉犊牛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一、出生后至断奶阶段1. 出生后的头几小时,肉犊牛需要吸食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和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肉犊牛的抵抗力。

因此要确保母牛有足够的初乳供应。

2. 在母牛断奶前,逐渐开始为肉犊牛提供精细颗粒料和优质青贮料,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

可以在一岁以下就断奶,喂牛群食的时候要及时换水,确保饮水卫生。

3. 定期给肉犊牛进行防疫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保持牛棚的清洁卫生,确保肉犊牛生长环境的良好。

1. 在断奶后,逐渐将肉犊牛转移到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混合饲养模式,逐渐增加精饲料的比例,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蛋白质和能量,促进生长发育。

2. 根据肉犊牛的生长情况和体重进行分类饲养,确保每头肉犊牛都能得到适量的饲料,避免出现过度肥胖或生长不良的情况。

3. 定期进行体重测量和生长性能评估,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措施,以保证肉犊牛的生长速度和产肉量。

三、肥育阶段至出栏阶段1. 在肉犊牛进入肥育阶段后,应逐渐增加饲料的能量含量,促进体重的快速增长,提高产肉量。

同时可以适当增加添加剂,如抗生素和激素,加快生长速度。

3. 在肉犊牛接近出栏的阶段,逐渐减少饲料的含量,以减少脂肪沉积,保证肉质的品质。

同时要注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压力,避免对肉犊牛造成伤害。

肉犊牛的饲养管理是一个复杂而严格的过程,需要合理的饲料配方、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定期的疫苗接种等措施。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肉犊牛的快速生长和良好的养殖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

第2篇示例:肉犊牛是一种优质的肉源动物,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而肉犊牛的饲养管理对于其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犊牛工作计划及发展目标

犊牛工作计划及发展目标

犊牛工作计划及发展目标一、引言犊牛是农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工具动物,其能够在农田中完成繁重的工作,帮助农民进行耕种、种植等工作。

犊牛的使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犊牛的管理和培养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犊牛工作计划和发展目标进行详细的讨论。

二、犊牛工作计划1. 犊牛健康管理(1)定期检查:每个犊牛都应该定期接受兽医的检查,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

(2)注重饲养:养犊牛的饲养必须要细心,要有一定的计划和方法。

要让犊牛充分的营养,保证长势良好。

(3)定期体检:犊牛要进行定期的体检,以保证其身体的健康。

2. 犊牛训练(1)耕作训练:犊牛需要进行耕作训练,学会跟随农民的指令进行耕作作业。

(2)拉车训练:犊牛也需要进行拉车训练,学会牵引农具进行农田作业。

(3)犊牛配合性训练:犊牛要和人进行适当的沟通和合作,学习配合人的指令进行工作。

3. 犊牛管理(1)环境管理:犊牛的生活环境应该是干净卫生的,保证其生活健康。

(2)饲养管理:犊牛的饲养要合理有序,定期观察和调整饲养计划。

(3)疾病防控:对犊牛进行疾病防控,做好预防接种和防治工作。

4. 犊牛作业计划(1)农田作业:犊牛在农田的作业计划要合理安排,保证其在正确的时间完成农田工作。

(2)杂工作业:犊牛在农村生产中还可以做一些杂工作,这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排。

(3)培育新犊牛:计划培育新的犊牛,让其成为未来的生产力。

5. 数据统计和分析(1)数据收集:定期对犊牛的健康状况、生长情况、工作状态等进行数据的收集。

(2)数据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总结经验,为提升工作效率提供依据。

三、犊牛发展目标1. 提高犊牛的工作效率犊牛是农田中最为重要的劳动力之一,提高其工作效率可以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利益。

通过不断的训练和管理,让犊牛学会更高效的工作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其工作效率。

2. 提高犊牛的品种品质犊牛的品种品质直接关系到其在农田作业中的表现。

浅析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

浅析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

浅析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肉牛和犊牛是重要的畜牧养殖品种,对于养殖户来说,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及疾病防治是保障养殖效益的关键。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两个方面进行浅析,希望能为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1. 选种选购选种选购是饲养肉牛犊牛的第一步,养殖户应该选择优良的品种和健康的幼畜。

肉牛品种应该具有快速生长、高产肉量、抗病能力强等优点,而犊牛的选购应该注重选购健康、无传染病的幼畜,并应避免采用近亲配种。

2. 饲料供给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中,饲料供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养殖户应该根据牛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产特点,合理搭配饲料,保证牛只的营养需求。

一般来说,犊牛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而肉牛则需要高蛋白、适量纤维和矿物质的饲料。

3. 饲水管理饲水管理也是肉牛犊牛饲养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养殖户应该保证牛只随时有干净、新鲜的饮用水,避免牛只因缺水而导致生长发育受阻或者生病。

4. 疾病防治疾病防治是肉牛犊牛饲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殖户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季节变化,做好预防性的疫病防治工作,定期对牛只进行驱虫和疫苗接种,保证牛只健康成长。

5. 生活环境肉牛犊牛的生活环境也直接影响着牛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养殖户应该为牛只提供干净、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预防牛只因恶劣的生活环境而引发疾病。

二、肉牛犊牛的疾病防治1. 常见疾病肉牛犊牛常见的疾病有口蹄疫、犊牛腹泻、犊牛肺炎、牛传染性鼻炎等。

养殖户需要了解各种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疾病的发生。

2. 防疫工作养殖户应该加强牛只的防疫工作,定期对牛只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保证牛只的免疫力和健康状况。

定期检查牛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疾病扩散。

3. 疫病监测养殖户应该与当地的畜牧兽医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当地的畜牧兽医情况,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及时掌握牛只的健康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犊牛健康饲养及管理

犊牛健康饲养及管理

犊牛健康饲养及管理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以前的小牛。

犊牛是奶牛生产的第一步,由于这一阶段的小母牛瘤胃发育尚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尽早吃到初乳,提高犊牛成活率;适时饲喂精料,促进瘤胃发育;推行早期断奶,培养健康的犊牛群。

犊牛阶段又可分为三个时期:新生犊牛、哺乳犊牛和断奶后犊牛。

一、新生犊牛饲养管理新生犊牛指出生后3天以内的犊牛。

饲养管理目标主要是提高犊牛成活率。

(一)饲养技术犊牛出生时机体循环系统免疫球蛋白的浓度非常低,所以尽早给犊牛提供足够的优质初乳对犊牛存活和健康至关重要。

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数量变异很大。

因此,为了让犊牛获得足够的免疫球蛋白,必须让犊牛尽早足量的吃上初乳,这是提高犊牛成活率的关键。

1.初乳饲喂量和饲喂时间犊牛出生后初乳的饲喂量以及饲喂时间对于犊牛成活率影响极大。

第一次饲喂初乳到底喂多少才算够,通过下边的计算便可知道。

刚出生的犊牛体重平均为40kg(35~45kg),体高70~2000px。

体内血液含量占体重10%左右。

犊牛在出生时身体内不含任何抗体,必须从初乳中获得抗体,才具有后天免疫力。

而要想使犊牛获得足够的免疫力,犊牛血液中IgG的浓度必须达到15g/kg。

优质初乳中IgG的浓度为50g/kg。

为此,计算如下:犊牛体重:40 kg血液容量(约占体重10%):4 kg血液中IgG的浓度必须达到:15g/kg则通过初乳至少必须吸收IgG:60g而犊牛对初乳中IgG的吸收率仅:30%所以至少需要从初乳提供IgG:200g初乳中IgG的浓度为:50g/kg因此第一天饲喂初乳的量至少为:4kg这样,犊牛在初生1小时内完成第一次饲喂,第一次初乳喂量至少应达到2kg以上(日喂量的一半),出生6h~9h喂第二次,在24h内最好饲喂初乳2次~3次,总共饲喂4~6kg,以便让犊牛获得足够的免疫力。

以后每天喂奶3次,每天4~6kg,全天喂奶量应控制在体重的10%~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犊牛健康饲养及管理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以前的小牛。

犊牛是奶牛生产的第一步,由于这一阶段的小母牛瘤胃发育尚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尽早吃到初乳,提高犊牛成活率;适时饲喂精料,促进瘤胃发育;推行早期断奶,培养健康的犊牛群。

犊牛阶段又可分为三个时期:新生犊牛、哺乳犊牛和断奶后犊牛。

一、新生犊牛饲养管理新生犊牛指出生后3天以内的犊牛。

饲养管理目标主要是提高犊牛成活率。

(一)饲养技术犊牛出生时机体循环系统免疫球蛋白的浓度非常低,所以尽早给犊牛提供足够的优质初乳对犊牛存活和健康至关重要。

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数量变异很大。

因此,为了让犊牛获得足够的免疫球蛋白,必须让犊牛尽早足量的吃上初乳,这是提高犊牛成活率的关键。

1.初乳饲喂量和饲喂时间犊牛出生后初乳的饲喂量以及饲喂时间对于犊牛成活率影响极大。

第一次饲喂初乳到底喂多少才算够,通过下边的计算便可知道。

刚出生的犊牛体重平均为40kg(35~45kg),体高70~2000px。

体内血液含量占体重10%左右。

犊牛在出生时身体内不含任何抗体,必须从初乳中获得抗体,才具有后天免疫力。

而要想使犊牛获得足够的免疫力,犊牛血液中IgG的浓度必须达到15g/kg。

优质初乳中IgG的浓度为50g/kg。

为此,计算如下:犊牛体重:40 kg血液容量(约占体重10%):4 kg血液中IgG的浓度必须达到:15g/kg则通过初乳至少必须吸收IgG:60g而犊牛对初乳中IgG的吸收率仅:30%所以至少需要从初乳提供IgG:200g初乳中IgG的浓度为:50g/kg因此第一天饲喂初乳的量至少为:4kg这样,犊牛在初生1小时内完成第一次饲喂,第一次初乳喂量至少应达到2kg 以上(日喂量的一半),出生6h~9h喂第二次,在24h内最好饲喂初乳2次~3次,总共饲喂4~6kg,以便让犊牛获得足够的免疫力。

以后每天喂奶3次,每天4~6kg,全天喂奶量应控制在体重的10%~12%。

如果第一次初乳饲喂太晚或喂量不足,则犊牛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将大大减少,犊牛死亡率也会随之升高,见图1。

图1 初乳饲喂量和饲喂时间对犊牛血液IgG浓度和死亡率的影响2.评价初乳质量的方法只能喂给犊牛高质量的初乳,测量初乳密度可以作为评价初乳质量的一个指标,质量好的初乳相对密度高于1.056。

初乳饲喂前应用比重计或折光仪,测定比重和折光率,推断IgG浓度,进行质量评定,见表1。

表1. 奶牛初乳质量评定比重计标记折光率(%)质量判定IgG浓度(mg/mL)≥50 绿色≥22 好25.1~49.9 黄色20.1~21.9 一般≤25 红色≤20 差初乳中的抗体浓度还与下列因素有关:(1)干奶期不够长(少于4周)或早产;(2)分娩前挤奶或初乳遗漏;(3)奶牛年龄,经产母牛初乳比头胎母牛初乳抗体含量高,由于经产母牛生活时间长,接触免疫源广,其所含抗体的种类也较多,抗病能力比较广;(4)奶牛是否有严重传染病,如乳房炎等会影响初乳的质量。

3. 饲喂初乳的方法与自然吮吸相比,使用带有奶嘴的奶瓶饲喂初乳能够更好地控制饲喂量。

这种方法饲喂很容易调教,因为犊牛天生头向上吮吸乳头。

每次饲喂后奶瓶以及所有用具都必须彻底清洗干净,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的生长和病原菌的传播。

让犊牛直接把头伸入奶桶中饲喂初乳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种方法与犊牛天生抬头吮吸的本能相逆反,犊牛头朝下从奶桶中吸奶需要训练和引导几次,方法是用手指沾一些牛奶然后慢慢引导犊牛头朝下从奶桶中吸奶。

4.初乳的保存和处理初乳加热到犊牛体温水平(39度)才能使用奶瓶饲喂,剩余的初乳可以在4度冰箱内保存几天,高质量的初乳长期冷冻保存。

生产实践中,可将合格的初乳按2kg标准统一装瓶进行收集,记录采集日期、母牛编号等信息,然后-20℃冷冻保存,以便实行新生犊牛出生后尽早哺食初乳的需求。

冷冻初乳经解冻后可用以饲喂那些初乳质量差或初乳有问题的母牛所产的犊牛。

(二)管理要点刚出生的犊牛要精心护理,按顺序做好以下几点:1. 犊牛出生后用毛巾清理口、鼻、耳内的黏液,确保呼吸畅通,耳内干净。

2. 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黏液;也可用干净毛巾或者一次性纸巾擦干。

3. 舔干或查干后,将犊牛与母牛隔离。

4. 用消毒剪刀在距离犊牛脐部150px~200px处断脐,并挤出脐带内污血,接着用5%~10%的碘酒浸泡消毒1~2min。

5. 给犊牛称重、打耳标、照相、建系谱,放至消毒好的犊牛笼。

6. 注意犊牛保温,保持环境卫生。

二、出生后4天~断奶前犊牛饲养管理(一)培育目标成活率≥95%;平均日增重≥800g;断奶时体重为出生体重2倍;体高≥2250px。

(二)饲养技术正确饲喂犊牛对早期健康和发育均有极大的好处。

以下几个因素非常重要:饲喂量、饲喂次数、饲喂方式、牛奶温度、饲喂人员的手及喂奶器具的清洗消毒。

1.常乳及代乳粉的饲喂量犊牛进入常规的哺乳阶段,饲喂一定量的全奶并配合优质开食料是饲喂犊牛的最好方式,饲喂全奶所获得的犊牛生长状况可以作为一种饲养标准评价其他饲喂方法下的犊牛生长情况。

乳房炎奶牛使用药物治疗期间所产的牛奶用来饲喂犊牛可能会增加犊牛患病的危险性,因为牛奶中可能含有大量细菌和残留的抗生素,虽然犊牛尚未发育,这些潜伏在犊牛乳房内的细菌使这些犊牛成熟后容易患乳房炎。

长期摄入低浓度抗生素也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会削弱抗生素的治疗效果。

所以最好不要使用乳房炎奶饲喂犊牛。

按照培育方案饲喂常乳。

犊牛哺乳期长短各地不尽一致,一般为6~8周,培育方案分全乳培育方案和代乳粉培育方案。

(1)全乳培育方案全乳培育犊牛是指整个哺乳期间犊牛饲喂的营养主要是鲜牛奶,每天哺乳量为体重的10%~12%,哺乳期一般6~8周,其8周培育方案和6周培育方案见表2和表3。

(2)代乳粉培育方案代乳粉培育指出生后4天至断奶的犊牛用代乳粉替代鲜牛奶哺乳的一种方案。

是否使用代乳粉取决于出售牛奶的价格与购买代乳粉的价格,饲喂代乳粉的犊牛日增重比饲喂全奶稍低,但这个时期的饲养目标是保持健康,所以生长速度稍微缓慢一些没有不良影响,关键是选择的代乳粉质量要使犊牛保持健康生长。

饲喂方法:一般将代乳粉用38~42℃的温开水按1:7比例进行稀释,稀释后按犊牛体重的10~12%进行饲喂。

它具有营养全面、防止疾病垂直传播、价格低廉等特点。

哺乳期一般6~8周,其8周培育方案和6周培育方案见表2和表3。

2.犊牛开食料饲喂犊牛饲养应该在早期饲喂固体饲料即犊牛开食料,开食料在瘤胃中发酵后的终产物挥发性脂肪酸尤其是丁酸,有助于刺激瘤胃功能的发育。

开食料的组成和物理性状非常重要。

开食料应该是易发酵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含有足够的可消化纤维、具有适当粒度的固体饲料。

在瘤胃及其微生物菌群还没有发育成熟之前,纤维素在瘤胃中的消化过程很有限,饲喂长干草对于哺乳期犊牛瘤胃发育不如开食料有效,而且还会限制犊牛代谢能采食量,长干草在断奶后饲喂更好。

犊牛开食料饲喂量及饲喂方式见表2和表3。

表2 犊牛8周培育方案(单位:kg)日龄乳饲料种类喂量方式种类喂量方式1~3 初乳 4 吸吮奶嘴或灌服强饲- - -4~7 常乳或代乳粉4 奶桶自饮开食料0.1 加入奶中8~14 常乳或代乳粉5 奶桶自饮开食料0.2~0.3 加入奶中15~常乳或代乳 6 奶桶自饮开食0.5~0.8 自由采35 粉料食36~49 常乳或代乳粉5 奶桶自饮开食料0.9~1.2 自由采食50~60 常乳或代乳粉3 奶桶自饮开食料1.3~自由采食合计- 292 - - - - 表3 犊牛6周培育方案(单位:kg)日龄乳饲料种类喂量方式种类喂量方式1~3 初乳 4 吸吮奶嘴或灌服强饲- - -4~7 常乳或代乳粉4 奶桶自饮开食料0.1~0.2加入奶中8~28 常乳或代乳粉5 奶桶自饮开食料0.3~0.8自由采食29~42 常乳或代乳粉3 奶桶自饮开食料0.9~1.2自由采食合计- 175 - - - - (二)管理要点1.饲喂哺乳期犊牛时要做到“五定”、“四勤”和“三不”。

“五定”、“四勤”和“三不”即定质、定量、定时、定温、定人、勤观察、勤消毒、勤换褥草、勤添料、不混群饲养、不喂发酵饲料、不喂饮冰水。

(1)定质劣质或变质的牛奶、含抗生素的牛奶、发霉变质的开食料以及被污染的饮水禁止饲喂;发霉、潮湿、坚硬、含有农药残留的褥草禁止使用。

(2)定量每日、每次的喂量按饲喂计划进行合理分配,同时按犊牛的个体大小、健康状况灵活掌握。

饲料变量和变更要循序渐进。

(3)定时犊牛每天可喂2~4次,一旦喂奶时间和次数固定下来,就要严格执行,不可随意更改。

(4)定温喂奶的温度要控制在35~40℃,一般夏天控制在34~36℃,冬天控制在38~40℃,奶温不可忽冷忽热。

(5)定人固定的饲养人员熟悉犊牛的食量和习性,频繁更换会产生较大应激,影响犊牛发育。

生产实践中,犊牛饲养要由有经验和有责任心的人员担任。

(6)勤观察饲养人员应每天三次观察犊牛的采食、饮水、排便及精神状态。

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7)勤消毒饲养人员应每天对水槽、料槽和地面进行清理、刷洗和消毒。

犊牛转出后,应彻底消毒牛床、牛栏及用具,并空置一周以上,方可再次投入使用。

(8)勤换褥草褥草必须保持干净、干燥、足量,否则立即添加和更换。

(9)勤添料饲料按犊牛实际采食量分多次添加,确保随时吃到新鲜饲料。

做到每天人工清槽一次。

(10)不混群饲养犊牛混群饲养会增加水平传染疾病的风险。

所以应单独饲养。

(11)不喂发酵饲料在犊牛断奶之前,胃肠道生物菌群不健全,对粗饲料的消化能力很差,故不准饲喂青贮、酒糟等发酵饲料。

(12)不喂饮冰水奶牛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饲喂冰水,尤其是哺乳犊牛,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拉稀。

2.防寒保温0~3天犊牛由于抗寒能力较差,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18℃,新生犊牛适宜饲养在室内高床犊牛笼内,并采取保暖措施。

犊牛从舍内转移至舍外时,应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应激。

3.环境犊牛的生活环境要求安静、清洁、干燥、背风向阳、冬暖夏凉。

哺乳期犊牛应一牛一栏单独饲养,以保证犊牛健康成长。

4.饮水犊牛每次喂乳1h~2h后,喂饮适量温水。

开始应人为控制饮水,以防涨肚,7~10天后逐步过渡到自由饮水。

控制饮水时,每天饮水次数与喂奶次数相同。

夏天控制饮水时,每次饮水量应从0.5kg逐步增加到1.5kg,温度从30℃逐步降低到15℃;冬天控制饮水时,每次饮水量从不给水逐步增加到1.0kg,温度从35℃逐步降低到15℃,以适应自由饮水,防止发生下痢。

5.去角犊牛出生后2~5周去角。

过早应激过大,容易造成犊牛疾病和死亡;过晚角基生长点角质化,容易造成去角不彻底而再次长出。

常用的去角方法有电烙铁法和火碱棒法。

电烙铁法选择枪式去角器,其顶端呈杯状,大小与犊牛角的底部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