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道家思想41页PPT

合集下载

道家思想 PPT课件

道家思想 PPT课件
行,体验效果,同时还阐述发挥补充老庄养生思想,撰述著作,指导后人。
(一).道法自然
1.宇宙自然 为什么条条江河归大海?为什么春去冬又来?为什么月球围绕着地球,地球围绕着 太阳,几千年,几万年,几亿年来,依照某种规律旋转这、运行着,片刻不息?这,便 是宇宙,便是大自然。 2.“道”的内涵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为博大精深的哲学概念,它体现了自然万物的本原 和运动变化的法则。简言之,易学旨在论一阴一阳之道。《周易》曰: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情以至于 命。”其核心内容是讲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天地万物是由 “道”所产生的。 道教养生学以道教的宇宙生成理论为依据。《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德经》又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道的规律仍为自然无为,必然要逆人欲之所为。 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乃是通过对社会矛盾的观察和思考提出来得的。无论 在政治或人生态度上,都主张自然无为,即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发地达到生存和发展的 最佳状态。这种观念称为“生态智慧”。“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 这说明 人的生命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能 分离,得“道”即可长生,违“道”只能短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
道 家 思 想
• 道家是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
的思想学派之一。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 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之后得以休养 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先是提出了「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再是遵从道家思想。 虽然道 家并未被官方采纳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 扮演重要角色。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 家思想发展而成。 道家的创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 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 身功法等各方面。

老子的哲学思想ppt课件

老子的哲学思想ppt课件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三、朴素的辩证法
• 2、对立双方的转化 • 《老子》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老子》第五十八章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三、朴素的辩证法
• 3、转化的道理 • 《老子》第四十二章 •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1、老子其人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 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 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1、老子其人
《史记》又曰:“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 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而 离,离五百岁而复合,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 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一、老子其人与其书
1、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 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 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修道德,其 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 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 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 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 以智治国,国之福。
四、社会政治伦理观
• 3、现实政治 • 《老子》第七十五章 •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
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 生之厚,是以轻死。 • 反对现实政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第七十四章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老子》第七十七章
四、社会政治伦理观
• 《老子》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 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 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 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道家思想ppt 课件

道家思想ppt 课件

社会行为准则
道家思想认为,人类社会 的发展应当遵循自然规律 ,社会行为准则应以自然 主义为指导。
生态保护意识
道家强调人类应当具备生 态保护意识,珍惜自然资 源,保护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道家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 ,主张在满足当代人需求 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 的生存与发展。
自然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环保意识觉醒
道家思想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
平衡身心
道家思想提倡平衡身心,即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来达到身心的和谐。在现代生活 中,人们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道家思想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顺应自然
道家思想认为人应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忽视自 然规律,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问题。遵循道家思想,人们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提 高生活质量。
ERA
道家思想的起源与背景
起源
道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是古代中国的重要哲学流派之一 。
背景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开始反 思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道家思 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
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
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其著作《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经典之 一。
庄子
老子之后的重要代表人物,其著作《庄子》进一步发展了道 家思想。
道家思想的基本理念
无为而治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认为自然 和社会的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 ,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强行
干预。
道法自然
道家认为万物皆有其自然发展 的规律,人们应该尊重自然, 不违背自然法则。
守柔处弱
道家主张守柔处弱,认为柔弱 胜刚强,人们应该保持谦虚、 谨慎的态度。
反朴归真
道家追求反朴归真的人生境界 ,认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才

《老子的思想主张》课件

《老子的思想主张》课件
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间最根本、最原始的动力和规律,它产生万物,决定万 物的存在和变化。
“道法自然”的观点,强调万物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其本性,不强行干预, 以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
道法自然的思想来源
道家思想是老子提出“道法自 然”观点的主要思想基础。
老子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 考,领悟出万物发展的内在规 律,从而提出了“道法自然” 的观点。
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来源
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来源于老子对自然界的观察,他认为自然 界中的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只有顺应自然、不 强行干预才能获得更好的结果。
老子受到周易的影响,认为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柔弱 与刚强也是如此,只有顺应阴阳变化才能获得成功。
柔弱胜刚强的具体应用与实践
在企业管理中,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可以应用于领导者的管理方式。领导 者应该注重员工的感受和需求,采用柔性管理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和创造力。
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04
老子认为,只有顺应自然,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和自由,实现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04
柔弱胜刚强
柔弱胜刚强的含义
柔弱胜刚强是指以柔克刚、以守为攻的策略,强调通过顺应自然、不争不斗的方 式达到胜利。
老子认为柔弱是生命的象征,而刚强则代表着死亡和僵硬。柔弱并非软弱可欺, 而是充满生机和弹性,能够适应变化。
减少干预
无为而治要求政府减少对 经济和社会的干预,让市 场和社会自我调节,以实 现更好的发展。
注重自我管理
无为而治也强调个人自我 管理的重要性,认为个人 应该通过自我修养和自我 约束来达到更高的境界。
03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的含义
道法自然,是老子思想中的核心观念之一,意指“道”的本质是自然而然,按照自 身的规律发展,不受外界意志和强制力的干预。

第三讲老子及道家思想PPT课件

第三讲老子及道家思想PPT课件
第三讲
老子及道家思想
1、老庄简介 2、道家思想体系及核心
——“道”、朴素辨证法 3、道家价值观 4、道家审美特质 5、天人合一、中和之美
一、老庄简介:
1、老子:(前571—?) 李耳,字聃,世称老聃,楚国(安
徽涡阳县)人,与孔子同时略早。孔子曾 问礼于他。做过周朝的“收藏室之史”, 约50岁左右离开东周去秦国,过函谷关写 下《道德经》。
五、天人合一与中和之美
(一)天人合一
天:天道,天地自然界运行的规律。 人:人道,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
“天”包含着“地”,“人”和与人相对应的 “天地”是统一的一体。
1、《易传·文言》提出了著名的“与天地合其德” 的精湛的天人合一思想。
2、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 与 我为一”。
3、儒学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天人相 副”“天人感应”的神学理论。
3、追求逍遥(自由)的人生境界。
“无待”、“无己”
庄子追求精神和人格的独立和自由。要想获得 真正的自由,必须使自己处于很高的层次。
三、道家价值观
注重天道、自然,轻视人事。追求 出世,独善其身,知其不可为而安之若 命。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 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志, 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 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 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 彼取此。 (十五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追求意境的含蓄、朦胧、飘渺
中国艺术举凡绘画、诗词、音乐、讲究的 是一种"意境",并以此为最高的审美准则。
中国传统音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 厚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 的影响。

道家思想 老子庄子ppt课件

道家思想  老子庄子ppt课件
23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 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 相和,前后相随。
(译文):
当天下都认为“美”是“美好”的时候,丑的认识就 产生了;当天下都认为“善”是“良好”的时候,“不善” 的认识就产生了;实在的真相应该是: 『有』跟『无』,是相互共生混同的。 『难』跟『易』,是相互辅助混同的。 『长』跟『短』,是相互衬托混同的。 『高』跟『低』,是相互依附混同的。 乐器的音乐和人的声音互相调和。 『前』跟『后』,是相互追随混同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结底 是要求人类效法自然规律,寻求并制订出完善的人生法则 和社会法则,因为,没有秩序的人生和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8
二、以辩证法思想为 其思想的精髓
9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其无以易之。
(章七十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章五十八)
10
三、“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章二)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章四下八)
11
无为而治的思想包括以下内容
• 1、不尚贤,使民不争。 • 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 3、绝圣去智,绝仁弃义。智慧出,有
大伪。 • 4、慎征伐。“天下无道,戎马生于
29
30
效” “兵者不祥之器。”
12
小国寡民。使 有什伯之器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 徙。邻国相望,鸡 犬之声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
(80章)
国家小,人口少。 即使有十倍百倍于人力 的器具也不使用。人们 畏惧死亡而不远行迁徙。 (虽有车船,却没有地方 使用;虽有军队,也没 有地方部署。让人们再 用结绳记事的办法,以 其饮食为甘甜,以其服 饰为美好,以其居处为 安逸,以其习俗为快 乐。)邻国的人们相互可 以看见,鸡鸣狗叫声相 互可以听到,但人民直 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

老子课件ppt

老子课件ppt

生的必要条件。
德是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表现
02
德不仅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也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
来的行为规范。
德是个人和社会共同发展的基石
03
德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和幸福,也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保
障。
道德的实践
回归自然
老子主张人类应该顺应自然法则 ,摒弃过度的人为干预,以实现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无为而治
老子提倡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 度干预自然界的运行,以免造成不必 要的破坏和损失。
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万物都 遵循道而运行。道无为而无不为,它 的存在和作用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任 何目的和意图。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老子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理念。它强调政府应该采取无为的 态度,让人民自由地发展,而不是过度干预和强制管理。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老子的这一政治理想是对当时社会动荡和战争频繁的 反思,他希望通过小国寡民的社会结构来消除社会矛 盾和冲突。
柔弱胜刚强的政治智慧
德经》,后不知所终。
老子的思想形成
老子思想的形成受到了春秋时 期的社会矛盾激化和政治斗争 激烈的背景影响。
老子从对社会的观察中,以及 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中,产生了 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深刻思考 。
老子思想的形成还受到了古代 哲学思想的影响,如《易经》 等经典对老子思想的形成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思想的影响
老子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老子简介 • 老子的哲学思想 • 老子的道德观念 • 老子的政治观念 • 老子的教育观念

老子与老子思想ppt课件

老子与老子思想ppt课件

《 老 子
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 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 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二十
二章
》 将欲噏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
与 老
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
子 思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
十八章


以上这些话说:事物不仅对立
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

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

老子所谓“自然”的含义——

“自然而然”(非指自然界)
讲 《 老
钱钟书:“‘自然’而然,即 ‘莫之命而常’,盖未尝别有所 ‘法’或舍己而‘学’,亦不自觉 为‘教父’而供人之‘法’与‘学’

也。”不学不法而自为,无所依傍

而自为(接近后世玄学家所谓“自
第 第四讲
四 讲
《老子》与老子思想










本讲阅读书目及推荐版本:

讲 《
老子注(魏·王弼注,诸子集成本)

老子校释(朱谦之撰,中华书局)
子 帛书老子校注(高明撰,中华书局)
》 与
老子注译及评介(陈鼓应撰,中
华书局)





【讲授提纲】
四 讲
绪言:《汉志》说道家
《 一、老子和《老子》
四 讲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 忠臣。十八章
《 老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