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债务危机的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传承家族信托经典案例及分析汇总

传承家族信托经典案例及分析汇总
案例4:洛克菲勒家族基金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他在1882年成立了家族办公室。家族传承其实不是说非得子继父业,洛克菲勒家族已传承到了第五代,但每一代洛克菲勒感兴趣的方向都大相径庭,如第二代洛克菲勒投资商业地产;第三代则是金融家,开创风投先河;第五代洛克菲勒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其家族股权实际上已经作为信托资产,名义上已脱离洛克菲勒家族的实际控制,由信托持有并独立运作,既能保证财富的所有权不旁落,同时也能对社会公益事业有所资助。
评价:戴妃香消玉殒后,交付信托机构的遗产经过专业的运作,实现了资产的大幅增值,并保证受益人每年都有丰厚回报。国际经济形势的诡谲多变没有给她的遗产造成多少负面影响,这首当其冲归功于她的远见卓识和家族信托的魅力,才能使母爱不仅荫蔽两个儿子,还惠及儿媳和后人。家族信托的安排可以避免财富缔造者们去世后,家庭悲剧、亲情离散、企业分崩离析等不幸的频繁上演,保障子女的生活和教育等,避免子女败家。
案例1:戴安娜王妃的遗嘱信托
在1993年,戴安娜王妃立下遗嘱,自己一旦去世,要求将她1/4的动产平分给自己的17名教子,而另外3/4财产则留给威廉和哈里王子,但必须要等到他们25周岁时才能予以继承。1997年12月,戴安娜遗嘱执行人向高等法院申请了遗嘱修改令,为了保护两位王子,修改了部分条款的细节,将他们支取各自650万英镑信托基金的年龄提高到30岁,到年满25岁时能支配全部投资收益,而在25岁之前只能支取一小部分,并且要获得遗产受托人的许可。戴妃1997年猝然离世后,留下了2100多万英镑的巨额遗产,在扣除掉850万英镑的遗产税后,还有1296.6万英镑的净额。经过遗产受托人多年的成功运作,信托基金收益估计已达1000万英镑。
节税避税家族信托能很好的规避遗产税,因为信托财产名义已经是受托人的,委托人名下没有登记财产,所以也无法征收遗产税。

案例三、默多克的债务危机

案例三、默多克的债务危机

财务管理实验案例分析一、默多克的债务危机(一)基本案情默多克出生于澳洲,加入美国国籍后,他的企业总部仍设在澳大利亚,在全世界他有100多个新闻单位,包括闻名于世的英国《泰晤士报》。

默多克从事的新闻出版业庇荫于父亲。

老默多克在墨尔本创办了导报公司,取得成功。

在子承父业时,年收入已达400万美元了。

默多克经营导报公司以后,筹划经营,多有建树,最终建成了一个年营业收人达60亿美元的报业王国。

它控制了澳大利亚70%的新闻业,45%的英国报业,又把美国相当一部分电视网络置于他的王国统治之下。

默多克报业背了多少债呢?24亿美元。

他的债务遍于全世界,美国、英国、瑞士、荷兰,连印度和香港的钱他都借去花了。

那些大大小小的银行也乐于给他贷款,他的报业王国的财务机构里共有146家债主。

正因为债务大,债主多,默多克对付起来也实在不容易,牵一发动全身,风险很高。

若是碰到一个财务管理上的失误,或是一种始料未及的灾难,就可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把整个事业搞垮。

但多年来默多克经营得法,一路顺风。

殊不知,1990年西方经济衰退刚露苗头,默多克报业王国就像中了邪似的,几乎翻船,而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仅仅因为1000万美元的一笔小债务。

美国匹兹堡有家小银行,前些时候贷款给默多克1000万美元。

原以为这笔短期贷款,到期可以付息转期,延长贷款期限。

也不知哪里听来的风言风语,这家银行认为默多克的支付能力不佳,通知默多克这笔贷款到期必须收回,而且规定必须全额偿付现金。

默多克毫不在意,以为筹集1000万美元现款轻而易举。

他在澳洲资金市场上享有短期融资的特权,期限一周到一个月,金额可以高到上亿美元。

他派代表去融资,大出意外,说默多克的特权已冻结了。

为什么?对方说日本大银行在澳大利亚资金市场上投入的资金抽了回去,头寸紧了。

默多克得知被拒绝融资后很不愉快,东边不亮西边亮,他亲自带了财务顾问飞往美国去贷款。

到了美国,却始料不及,那些跟他打过半辈子交道的银行家,这回像是联手存心跟他过不去,都婉言推辞,一个子儿都不给。

默多克债务危机分析(汇总)

默多克债务危机分析(汇总)

• 日本经济泡沫 在1987年金融地震时,迫于美国的压力,日本银行下 调利率,使得东京市场的资金大量流向美国市场。随后日 本银行系统出现流动性泛滥,大量廉价资本涌向股市和房 地产,东京的股票年增长率达到40%,房地产甚至超过 90%,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诞生。同时由于日元升值导致 出口下降让很大一部分企业从银行贷款炒股来减少损失。 1989年底,日本股市达到历史巅峰,此时大肆做空的“日 经指数认沽权证”在海外热卖,日本股市终于崩溃,涉及 到银行业和保险业,最终让当时风靡全球的制造业功亏一 篑,此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十几年的衰退,房地产连续 14年下跌。
债务危机总析
分析角度
• 国家的债务危机问题;债务危机 简介
• 企业的债务危机问题。企业债务 危机的概念
债务危机简介
• 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信贷领域中大量负 债,超过了借款者自身的清偿能力,造成 无力还债或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衡量一 个国家的外债清偿能力有多个指标,其中 最主要的是外债清偿率指标,即一个国家 在一年中外债的还本付息额占当年或上一 年出口收汇额的比率。一般情况下,这一 指标应保持在20%以下,超过20%就说明 外债负担过高。
篇目三
案例分析
章节一
默多克债务危机背景
• 上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
这次危机的潜在原因还是1973年的石油危机。 当时的拉美国家和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在高油价下 通货膨胀严重,国内过度贷款现象普遍。这时, 美国又顺势大幅提高利率,使得这些不得不依赖 进口石油的国家成为待宰的羔羊,大量资金被高 油价吞噬。到了1981年,危机首先从墨西哥开始, 其到期的公共债务本息达到268.3亿美元,墨西 哥无力支付本息,要求国外银行准许延期支付, 但是遭到拒绝。政府不得不在1982年夏宣布无限 期关闭兑汇市场,暂停偿付外债等措施,从此爆 发了债务危机。其后,巴西、阿根廷、秘鲁等国 家也相继告急。

价格战:国外严肃大报的经验与启示——《泰晤士报》对《每日电讯报》发起的价格战分析

价格战:国外严肃大报的经验与启示——《泰晤士报》对《每日电讯报》发起的价格战分析

价格战:国外严肃大报的经验与启示——《泰晤士报》对《每日电讯报》发起的价格战分析朱春阳【期刊名称】《传媒观察》【年(卷),期】2004()1【摘要】创刊于1785年的《泰晤士报》是英国最有影响、最权威的报纸之一。

它的主要读者是政府官员、企业界、上层知识层,言论上倾向于保守。

1981年,默多克将其购入新闻集团旗下。

《每日电讯报》创刊于1855年,是英国四大严肃大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1985年被布莱克购入霍林格报业集团,读者主要是中产阶级,言论上倾向于保守。

两份报纸的市场定位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不同的是《泰晤士报》自其创办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甚至一度停刊;而《每日电讯报》在1985年由布莱克接手之后,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就实现了赢利,并成为布莱克报业帝国中的主要收入来源。

默多克接手《泰晤士报》之后曾许诺在5年之内实现赢利,但是,直到1993年,这份报纸还是处于亏损状态。

当新闻集团刚刚摆脱1990年底的债务危机之后,默多克开始向《每日电讯报》发起价格战。

结果是《泰晤士报》的广告收入增长了三倍,成为价格战的赢家,并由此实现了“该报创刊以来的首次赢利”。

【总页数】3页(P33-35)【关键词】国外;《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价格竞争【作者】朱春阳【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19.561;G215【相关文献】1.空调行业价格战现象分析——以我国2014年“十一黄金周”空调价格战为例[J], 元达高娃2.汽车暴利、供求关系与价格战--我国轿车市场价格战必打的诸多因素分析 [J], 李书田3.英国媒体对河南报道倾向研究:基于《泰晤士报》和《每日电讯报》的分析 [J], 张利敏4.汽车暴利、供求关系与价格战——我国轿车市场价格战必打的诸多因素分析 [J], 李书田;5.产品“价格战”之利弊分析——从中国航空市场的“价格战”看企业的应对策略[J], 徐玉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承家族信托经典案例及分析汇总

传承家族信托经典案例及分析汇总

传承家族信托经典事例及剖析汇总财产灵巧传承家族信托能够依据实质需求灵巧商定各项条款,包含信托限期、利润分派条件和财产处理方式等,如可商定得益人获取利润的条件如“学业规划” 、“成婚” “年纪阶段规定”等等,以此来保障继承人的理性选择,防止继承人好逸恶劳。

事例 1:戴安娜王妃的遗言信托在 1993 年,戴安娜王妃立下遗言,自己一旦逝世,要求将她 1/4 的动产均分给自己的17 名教子,而此外3/4 财产则留给威廉和哈里王子,但一定要等到他们25 周岁时才能予以继承。

1997 年 12 月,戴安娜遗言履行人向高等法院申请了遗言改正令,为了保护两位王子,改正了部分条款的细节,将他们支取各自 650 万英镑信托基金的年纪提升到 30 岁,到年满 25 岁时能支配所有投资利润,而在 25 岁以前只好支取一小部分,并且要获取遗产受托人的允许。

戴妃 1997 年顿然离世后,留下了 2100 多万英镑的巨额遗产,在扣除掉 850 万英镑的遗产税后,还有1296.6万英镑的净额。

经过遗产受托人多年的成功运作,信托基金利润预计已达1000万英镑。

评论:戴妃香消玉殒后,交托信托机构的遗产经过专业的运作,实现了财产的大幅增值,并保证得益人每年都有丰厚回报。

国际经济局势的诡谲多变没有给她的遗产造成多少负面影响,这首当其冲归功于她的远见高见和家族信托的魅力,才能使母爱不单隐蔽两个儿子,还惠及儿媳和后代。

家族信托的安排能够防止财产创造者们逝世后,家庭惨剧、亲情失散、公司土崩瓦解等不幸的屡次演出,保障儿女的生活和教育等,防止儿女败家。

财产安全隔绝家族信托还能够充任财产的“防火墙”,即是经过信托框架将传承财产从个人财产剥离,以防止将来在个人或公司碰到风险或破产时,个人财产被无穷卷入,同时防止离婚等家族事件对公司经营和财产造成影响。

事例 2:默多克的家族信托世界传媒富翁默多克经过GCM 信托公司建立并运作家族信托,默多克家族拥有新闻公司近40% 的拥有投票权的股票,此中超出38.4% 的股票由默多克家族信托基金拥有,受益权人是默多克的六个儿女。

默多克债务危机的案例分析

默多克债务危机的案例分析

默多克债务危机的案例分析企业筹资,是指企业做为筹资主体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而有效地获取资金的活动。

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又是企业再生产的保证。

企业筹资的直接目的是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最终目的是满足发展和盈利的要求。

企业筹资的具体动机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三种:扩张性筹资动机、调整性筹资动机和混合性筹资动机。

企业筹资分类:1、按资金使用期限长短分为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2、按资金来源渠道分为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3、按所筹资金的权益性质不同分为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4、按是否以金融机构为媒介,分为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确定筹资渠道和选择筹资方式是企业筹资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明确筹资渠道是解决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明确筹资方式是解决如何取得资金的问题。

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同一来源渠道的资金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取得,而同一筹资方式又往往可以从不同的来源渠道去筹措资金。

只有分析研究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特点,才能合理地确定资金来源的结构。

根据默多克的债务危机资料分析,默多克经历的是财务风险,默多克在1985年加入美国国籍后在美国扩张太快,收购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创建福克斯电视网,创建英国天空电视台等,电视台在还没盈利的前提下每周烧掉几百万英镑,收购的巨大资金和内容与渠道的开发与管理的巨大费用,使其背负太多债务,集团差点倒闭。

后来花期银行为默多克设计了一系列还债方案,默多克卖掉了很多盈利能力较低的公司资产才得以保住新闻集团并未后来的强大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使得默多克拥有如此多的资产也陷入了债务危机。

至于花旗银行女副经理为什么支持默多克是因为花旗银行是默多克的最大债主(贷款14亿美元),投入资金最多,如果默多克完蛋,花旗银行的损失肯定最高,而默多克现在仅有1000万美元的一笔小债务,默多克并不是没有能力偿还贷款,只是一时资金周转不过来而造成的,权衡利弊,女副经理决定支持默多克。

新闻集团失意消息接踵而至默多克饱尝忧患只能收缩业务

新闻集团失意消息接踵而至默多克饱尝忧患只能收缩业务



团 都能熬 过 去 并 随 后 变 得 更 强
P Mi R
e s e m c
'悉 切 尔 宁 是 南 于 无 法 在合 同续 约 问
题上 和 新 闻集 团 达 成


他 的离职 将 是 新 闻集 团 面 临 的


大挑 战 目
。 。
h
的 首 席 分 析 师理 查 德 格
“ ,
致 并 在 派 系 争斗 中

前 新 闻 集 团 尚未 宣 布 切 尔 宁 的继 任音

林 菲 尔德 却 不 完 全 这 么 认 为 他 担 心 新 闻
集 团对 现 有 业 务 如 此 专 注 以 致 会 长 久 维持

不 敌 默 多 克 所 以 决 定 离 职 集 团 中权 力 最

不 过 高管 的 离 职 只 是 默 多 克 目前需 要 面 对 的 众 多 纷 杂 问 题 中的
报刊 业 务式微
2 月5 日
, ,
新 闻 集 团 公 布 2 0 0 9 财年第 二 季

度业 绩 净 亏 损 达 6 4
2 亿美元


而上 财年 同

期净利 润 为8 3 2 亿 美元 默 多克说 这 是 新
闻集 团 成 立 5 0 年来 遭 遇 的最 严 重 危 机 闻集 团 认 定 资 产 减 值 8 4 亿 美 元
2月2 3 日
, ,
分析 人 士 就 在 议 论 切 尔 宁 的去 留 问 题 甚 至

决策 逐 步放 弃报 纸 之 类 的 传统 媒 体





已 经 替 其 考 虑 好 了 下 家 认 为他 是 雅 虎 和 苹

案例分析:默多克的十个重要管理技巧

案例分析:默多克的十个重要管理技巧

默多克的十个重要管理技巧关注默多克,不因他是“传媒大亨”,财大气粗,名声赫赫。

关注默多克,只为他让我们领教了什么是一流企业家的气魄和智慧,什么是管理思想和管理技巧,什么是新经济时代的未来眼光。

1953年,22岁的默多克在伦敦《每日快报》开始了其新闻生涯。

在随后的50多年里,默多克不断收购更多的报纸、更多的电视台。

他所创建的新闻集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净资产超过400亿美元,集团经营的核心业务涵盖电影、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发行,无线电视、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出版,以及数字广播、加密和收视管理系统开发。

1999年3月,新闻集团北京代表处成立;次年,卫星电视(STAR)在上海设立代表处,成为首家获准在沪设立代表处的境外传媒公司。

默多克的个人财产已超过110亿美元。

目前,默多克控制澳大利亚2/3的报纸,控股英国40%的报纸,如《太阳报》、《泰晤士报》等。

他还在英国的天空电视台、美国的福克斯电视网、香港的亚洲卫视拥有股份。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默多克又宣布与日本公司合办一家专门拓展互联网投资的金融企业——软银。

不要认为默多克的成就是一个神话。

尽管许多媒体把默多克描绘成恶魔,但实际上他是一位极其成功的商人(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故意贬损默多克的媒体通常都是他的竞争对手经营的)。

奇怪的是,虽然默多克被视为世界上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商人之一,但很少有人探讨他的管理风格。

我们可以找到关于描绘默多克这个人的书,但很难找到一本从管理者角度来探讨默多克的书。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许多。

一般人都把默多克视为洪永猛兽,认为他是个像赫斯特和诺思克利夫那样传统、专制而且气量狭小的报社老板(《公民凯恩》一书对此有很多描述),进而认定这种人在管理时一定是以权力压倒一切,不讲究任何管理技巧。

默多克确实运用了他所有的权力和影响力,但管理分散在各地的庞大企业需要高超的管理技巧,仅仅有好斗的个性且采取压制方式是行不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默多克债务危机的案例分析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做为筹资主体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而有效地获取资金的活动。

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又是企业再生产的保证。

企业筹资的直接目的是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最终目的是满足发展和盈利的要求。

企业筹资的具体动机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三种:扩张性筹资动机、调整性筹资动机和混合性筹资动机。

企业筹资分类:
1、按资金使用期限长短分为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
2、按资金来源渠道分为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
3、按所筹资金的权益性质不同分为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
4、按是否以金融机构为媒介,分为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
确定筹资渠道和选择筹资方式是企业筹资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明确筹资渠道是解决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明确筹资方式是解决如何取得资金的问题。

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同一来源渠道的资金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取得,而同一筹资方式又往往可以从不同的来源渠道去筹措资金。

只有分析研究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特点,才能合理地确定资金来源的结构。

根据默多克的债务危机资料分析,默多克经历的是财务风险,默多克在1985年加入美国国籍后在美国扩张太快,收购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创建福克斯电视网,创建英国天空电视台等,电视台在还没盈利的前提下每周烧掉几百万英镑,收购的巨大资金和内容与渠道的开发与管理的巨大费用,使其背负太多债务,集团差点倒闭。

后来花期银行为默多克设计了一系列还债方案,默多克卖掉了很多盈利能力较低的公司资产才得以保住新闻集团并未后来的强大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使得默多克拥有如此多的资产也陷入了债务危机。

至于花旗银行女副经理为什么支持默多克是因为花旗银行是默多克的最大债主(贷款14亿美元),投入资金最多,如果默多克完蛋,花旗银行的损失肯定最高,而默多克现在仅有1000万美元的一笔小债务,默多克并不是没有能力偿还贷款,只是一时资金周转不过来而造成的,权衡利弊,女副经理决定支持默多克。

如果我是默多克,在以后理财时应该注意合理安排债务,避免风险。

银行借款的分类
1、按借款的期限分为:短期借款(1年内)、长期借款(1年以上)
2、按借款的条件分为:信用借款、担保借款、票据贴现
3、按提供贷款的机构分为:政策性银行借款、商业银行借款、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
银行借款的信用条件
1、信贷额度
信贷额度是借款人与银行在协议中规定的允许借款人借款的最高限额。

2、周转信贷协定
周转信贷协定是银行从法律上承诺向企业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定。

3、补偿性余额
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人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一般为10%至20%)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

银行借款筹资的优缺点
优点:筹资速度快、筹资成本低、借款弹性好、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缺点:财务风险较大、限制条件较多、筹资数额有限
银行借款与其他筹资方式的比较分析
企业规避银行借款所带来风险的简单措施
策略一:货比三家慎选贷款
当前,银行竞争非常激烈,各自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都会按照国家规定贷款利率范围进行贷款利率的调整。

因此,资金需求者在贷款时,要做到“货比三家”,择贷款成本低的筹资方式。

策略二:合理计划选准期限
对于资金需求者,需要用款的时间有长、有短。

因此,为避免多掏利息,在银行贷款时,就应合理计划用款期限长短。

同样是贷款,选择贷款档次期限越长的利率就会越高。

也就是说选择贷款期限档次越长,即使是同一天还贷款也会利息不同。

策略三:弄清价差优选方式
目前,银行部门在贷款的经营方式上,主要有信用、担保、抵押和质押等几种形式。

与此对应,银行在执行贷款利率时,对贷款利率的上浮也会有所不同。

同样是申请期限一样长,数额又相同的贷款,如果选择错了贷款形式,可能就会承担更多的贷款利息支出,让自己白白多掏钱。

策略四:贷款协议慎重签订
现在,很多资金需求者在银行贷款签订协议时显得非常的随意。

其实这种潇洒行为说明了他们缺乏良好的融资理财意识,往往就会在贷款时多掏利息,造成人为的“高息”。

参考文献:
1、吴春平.企业如何选择筹资方式.时代经贸.2007,8
2、侯春梅.论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J].四川会计.
3、齐力《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及筹资风险的管理》上海出版社上海市 2005年
6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