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能源及其发展趋势
“双碳目标”下传统化石能源与新能源发展趋势浅析

“双碳目标”下传统化石能源与新能源发展趋势浅析作者:李天太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22年第03期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量也快速增长。
一百多年以来,传统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但是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费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明显的温室气体效应,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巨大挑战,甚至是一定程度的灾难。
为此,联合国195个成员国在2015年联合国气候峰会中通过气候协议《巴黎协定》,并提出了具体的“双碳目标”,科学规划未来能源消费结构,期望能共同遏阻全球变暖趋势。
一、“双碳目标”的背景与内涵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尤其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规模使用,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等气体产生了明显的温室气体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
根据科学监测和估算,全球升温1.5度和升温2.0度,人类生存环境将会发生巨大变化:极端天气(高温、暴雨、暴雪、龙卷风等)增加2.7倍,海平面上升60毫米/年,动物和植物消亡数量增大2倍,永久冻土层减少38%,粮食减产4%,海洋渔业减产2倍,大规模瘟疫发生概率增加,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针对日趋严重的温室气体效应,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
本次大会的目的是促使196个缔约方(195个国家+欧盟)形成统一意见,达成一项普遍适用的协议。
2015年12月12日,《巴黎协定》在大会上通过,其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以内。
截至2021年9月,已有191个国家签署了《巴黎协定》。
中国是达成《巴黎协定》的重要贡献者,于2016年9月3号签署,在2020年9月22日联大辩论会上郑重承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实现“双碳目标”。
能源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能源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需求量也逐渐增加。
作为支撑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柱,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能源行业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一、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化石能源逐渐被新能源所取代,清洁能源的占比逐渐增加。
尽管化石能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清洁能源将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选择。
二、新能源技术的突破新能源技术的不断突破将推动能源行业的发展。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能源行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这些新能源将更加普及,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
三、能源供应安全的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是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保证能源供应的稳定,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体系和应对危机的机制。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打破能源领域的壁垒,实现能源的互联互通,也是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关键。
四、能源环境问题的应对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着力解决能源产业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环境保护,控制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行业向清洁、低碳方向发展,将是未来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五、能源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能源技术创新是推动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能源技术和产品,可以提高能源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借助国际先进技术的力量,也是加快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六、能源价格的走势能源价格的走势对能源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和国际形势的波动,能源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波动。
提高能源价格的透明度和市场化程度,建立健全的价格监管机制,对于平稳能源价格、促进能源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七、能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能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保持行业地位和提高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能源行业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能源行业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就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一、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
目前,全球能源供应主要依赖化石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然而,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
因此,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寻找替代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行业的重要议题。
在发展中国家,能源供应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2亿人没有电力供应,其中大部分位于非洲和亚洲地区。
为解决能源贫困问题,许多国家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
这些能源具有无穷无尽的供应,且对环境友好,可以解决能源供应和环境问题的双重挑战。
二、能源行业的未来趋势1.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效率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市场需求也逐渐增长。
未来,可再生能源将在能源供应中占据更大的比例,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2.能源存储技术的创新能源存储技术是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
由于太阳能和风能的不稳定性,能源存储技术能够解决能源供应的波动性问题。
目前,电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能源存储领域,但其仍然面临着容量较小、价格昂贵等问题。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更加高效、可靠和廉价的能源存储技术将得以推出,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3.能源智能化的发展随着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能源行业将迎来智能化的时代。
智能电网、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涌现,通过集成和优化能源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管理。
未来,能源智能化有望提高能源利用效益,促进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能源行业的国际合作能源是国际社会合作的重要领域。
我国能源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能源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1. 引言能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对经济、环境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能源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介绍我国能源资源的现状,并分析未来发展的趋势。
2. 能源资源概况我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
其中,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等;核能则是指核电。
2.1 化石能源2.1.1 煤炭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拥有丰富的优质煤矿资源。
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正逐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2.1.2 石油和天然气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之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为了保障能源安全,我国加大了对海外油气资源的开发和采购。
2.2 可再生能源2.2.1 水力发电我国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是全球最大的水电发电国。
水力发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2.2.2 风力发电近年来,我国风力发电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国。
风能资源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具有巨大潜力。
2.2.3 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我国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市场。
2.3 核能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
我国在核电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并已建设了多个核电厂。
未来,核能将继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
3. 能源资源利用现状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能源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工业和交通领域,其中煤炭在工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为了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我国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的装机容量不断增加。
同时,我国也鼓励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如燃气、核电和新能源汽车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4. 能源发展趋势4.1 能源结构调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将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浅谈当今世界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当今世界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能源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支撑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供水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经济发展的要求,全球能源资源正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当今世界能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然而,化石能源使用产生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等,已逐渐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世界各国正致力于发展和推广可再生能源。
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耗中的份额逐渐增加。
2024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能源供应的26%,而煤炭占比为29%。
这预示着可再生能源正逐渐成为世界能源的主导力量。
太阳能和风能是当今可再生能源的主要代表。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改进,成本不断降低,效率不断提高。
全球许多国家都在大规模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尤其是在气候条件良好的地区。
同时,风能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能源选择,特别是在海上风电的布局方面。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总体能源投资的一半以上。
除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能源效率的提高也是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技术进步和制度,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能源消耗得到降低。
例如,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更高的电网效率和能源管理。
此外,城市化进程和智能交通的发展也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另外,核能作为低碳能源的一种选择,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关注。
尽管核能在一些国家受到限制和争议,但它仍然被认为是能源混合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一代核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第四代核能技术,也有望在未来提供更加可持续的能源选择。
然而,能源转型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这包括能源基础设施的更新和改建、能源政策和法规的完善、技术创新和投资的支持等方面。
为了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的目标,全球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推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全球能源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全球能源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全球能源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全球能源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全球能源资源的现状目前,全球能源资源主要包括化石能源、核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三类。
其中,化石能源是主要的能源来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19年全球能源消费量为168,000 TWh,其中化石能源占比为84.7%,可再生能源占比为10.2%,核能源占比为4.9%。
化石能源的主要供应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美国等,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然而,化石能源的开采和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包括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问题,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全球能源资源的发展趋势1.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19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2,799 TWh,其中太阳能和风能占比最大。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2. 能源互联网的建设能源互联网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的融合,实现能源的高效、智能、安全、清洁的供应和利用。
未来,能源互联网将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中国已经提出了“一带一路”能源互联网倡议,旨在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
3. 能源转型的加速能源转型是指从传统的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过程。
未来,能源转型将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各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能源转型的加速。
例如,欧盟已经制定了“绿色新政”计划,旨在实现2050年碳中和。
总之,全球能源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表明,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能源转型的加速也将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世界能源利用的变化情况与发展趋势

世界能源利用的变化情况与发展趋势世界能源的利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正在经历重大变化。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变化和趋势:
1. 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转变: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减少对传统的煤炭、石油和
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依赖,转向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等。
这是为了减
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并应对气候变化。
2. 增加能源效率: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能源浪费,同时降低能源成本和环境影响。
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努力推动能源效率的改善,例如通过采用新技术、改进建筑设计和制造工
艺等。
3. 分散化和去中心化能源系统:传统的能源系统通常是由大型能源公司和集中式电力网组成。
然而,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采用分散式能源系统,如太阳能板和家
庭储能设备,使得能源供应更加灵活和可持续。
4. 电动和智能化交通:随着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交通领域正在经历能源利用的革命。
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并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智能化交通系统还可以优化交通
流量,提高交通效率。
5. 能源转型和能源互联网:一些国家正在推动能源转型,以减少对碳排放高的化石燃料的依赖。
同时,一些地区也提出了能源互联网的概念,通过连接各种能源设施和能源使用者,实现能源
的整合、清洁和高效。
总体而言,全球能源利用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是朝着更加可持续、清洁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这些
变化和趋势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化石能源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化石能源的现状与发展化石能源利用多,但目前面临枯竭危机,并且化石燃料大量利用破坏生态环境。
本文针对中国化石能源的分布、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在其生产、消费过程中相应的解决方案。
标签:化石能源;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方案化石能源是现在世界上利用最多的能源,并且面临着枯竭的危机,然而化石燃料的大量利用破坏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发展也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发展新能源,向多能源结构的过渡是当今人类所不可避免的。
一、中国化石能源结构、现状从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看,地区总量分布是北多南少、西富东贫;能源品种分布是北煤、南水和西油气。
资源分布和经济布局的矛盾,决定中国能源的流向是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
(一)煤炭资源分布就其分布而言,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面积很广,在全国2300多个县市中有1458个县市拥有煤炭资源,但是90%的储量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尤其是晋陕蒙三省区,占到全国总量的63.5%。
(二)石油资源分布中国石油资源以陆相油藏为主,含油气盆地分为3个基本类型:东部拉张型盆地、中部过渡型盆地、西部挤压型盆地。
全国分为6个含油气区:东部,主要包括东北和华北地区;中部,主要包括陕、甘、宁和四川地区;西部,主要包括新疆、青海和甘肃西部地区;南部,包括苏、浙、皖、闽、粤、湘、赣、滇、黔、桂10省区;西藏区,包括昆仑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的地区;海上含油气区,包括东南沿海大陆架及南海海域。
(三)天然气资源分布目前,我国主要的天然气资源产区分布如下: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是我国油田伴生气的主要产区,四川盆地是我国气层气主要产区,鄂尔多斯盆地是煤油气共生的沉积盆地,塔里木盆地可望成为中国重要的天然气、凝析油产区,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第四纪生物气产区。
而沿海大陆架(不包括渤海)不仅是找油远景区,而且是重要的天然气普查区。
二、中国化石能源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一)中国化石能源结构存在的问题1.我国化石能源的资源储量大,但过分开采,能源利用率低,同时能源的品种结构不合理,导致能源消费问题不断增长在能源资源储备中,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石能源及其发展趋势
2013141462308潘诗雨
化石能源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
它由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积而来,是一次能源。
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后,都会散发出有毒的气体,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燃料。
化石能源所包含的天然资源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现状及环境效应
如今能源需求进入高速度增长,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日益突出。
其中我国能源消耗中化石能源占其中很大一部分,因此把握其发展现状有巨大的意义,下表为我国主要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可采储量与世界总储存量进行的对比。
从表中可见,我国化石能源储量中煤炭占主要部分,达到了世界总储存量的13.3%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只占世界总储量的1.1%和1.5%,相比煤炭储量处于较低水平。
距以往数据得到的纵向对比来看,石油、天然气、煤炭人均可采储量处于下降的趋势,显示了能源储备的不足,其中油气资源储备尤为明显。
从目前状况看,化石燃料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以上,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煤炭在我国城市的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
以煤为主的能源构成以及62%的燃煤在陈旧的设备和炉灶中沿用落后的技术被直接燃烧使用,成为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根源。
燃煤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的危害已十分突出:污染严重、尤其是降尘量大;污染冬天比夏天严重;我国南方烧的高硫煤产生了另一种污染-酸雨;能源的利用率低增加了煤的消耗量。
化石燃料的大量利用破坏了生态环境,间接上对人类的发展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因此,发展新能源,向多能源结构的过渡是当今人类所不可避免的。
与环境的关系
首先环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所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和生态系统所组成耳朵一个整体。
环境可分为社会环境(精神环境)和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两大类。
一般讲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对我们周围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包括大气、水、土壤、岩石、生物、各种矿物等。
自然界有它自己的运动规律。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规律。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
实质是人类活动总将大量的污染物排入环境,影响其自净能力,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与化石能源有关的化学污染物包括:燃料的污染;烹调油烟的污染等,煤、石油、天然气是所有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
自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千百年来的自然生活方式大大地改变了。
随着现代科学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急速发展,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大自然的改造能力越来越强。
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也明显的发生了变革。
基础能源的使用量和需求量开始大幅度增加。
下表为一座1000MW的发电厂使用不同能源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量:
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的利用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诸多能源中,不可再生能源对环境的影响是罪为严重的。
煤、石油、天然气等大量能源的利用,也使得由于使用能源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开始显现出来。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下面是20世纪的两件公害事件:
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12月1—5日。
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工业区处于狭窄的盆地中,12月1—5日发生气温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三天后有人发病,症状变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
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事件。
2.日本水俣病事件
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水俣湾和外国的“不知火海”的鱼中毒,人食用毒鱼后受害,造成了近万人的中枢神经疾病,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0余人死亡。
化石燃料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
1.酸雨污染
大气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有自然和认为两个来源。
例如:二氧化硫的自然来源包括微生物活动和火山活动,含盐的海水飞沫也增加大气中的硫。
自然排放大约占大气中全部二氧化硫的一半,但由于自然循环过程,自然排放的硫基本上是平衡的。
环境中硫氧化物的人为来源主要是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的燃烧、金属冶炼、化工生产、水泥生产、木材造纸以及其他含硫原料的工业生产。
近年来各国虽然采取了种种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使燃料单
位质量的矿物燃料排出的二氧化硫量有所减少。
但随着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增加,矿物燃料的总消费量在不断增长吗,世界的二氧化硫认为排放量仍在继续增加。
2.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
地球大气中起温室作用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一氧化氮、氟利昂以及水汽等。
由于大气的运动是全球性的,大气没有国界,因而大气污染所造成的危害都是共同的。
当进入大气的有害物质在数量上超过了大气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对各方面造成污染,这是大气污染。
在大气认为污染源中,温室效应是全球性因空气污染而形成的环境问题。
能源发展趋势
从世界范围看,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仍将是能源供应的主体,中国更是。
中国统筹化石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加快建设先进生产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节能减排
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对于化石能源不可能一刀切断,首先要做到——
1.安全高效开发煤炭。
2.清洁高效发展火电。
3.加大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4.积极推进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
5.加强能源储运设施建设。
未来20年左右,毫无疑问,石油、天然气、煤炭传统的化石能源仍然是这个世界的最重要的一个能源,而且它的占比还是占有非常高的范围。
所以,离开这个传统化石能源,单纯依靠新的能源是源源不足以满足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的。
当然,绝对不可否认的太阳能、风能,包括核电,也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氢能等等,这一系列新能源发展的确如火如荼,非常之快,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也好,欧洲也好,都把新能源,新材料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点,作为未来技术的制高点去努力发展。
所以,我们也不能例外,也要重视新能源的发展。
这是占据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点的一个地方,所以,我们必须去做。
我们是处在工业化的过程当中,重工业、化工业这些高耗能的行业发展是非常快的,也就是对于石油、煤炭、天然气这些传统的化石能源需求量是特别大,而且还要说的是我们生活角度来看,我们人均GDP超过三千美元了,小汽车要进入老百姓的家庭,我们要住上相对舒适的大房子,这些都意味着需要能源,如果说我们不去控制能源的消费,不去节约它的能耗,不去注意节能减排的话,对于全球的二氧化碳,还有其他的污染物的排放会带来很大的压力。
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新能源我们肯定是要重视和发展,但是化石燃料依然还是主流,尽管它存在着种种危害,不可否认同时我们也是要加大力度着眼其危害治理上。
但这不是说就偏袒使用化石能源了,从目前新能源发展状况来看,发展力度仍不够大,对多能源结构的转换仅处于过渡或者说是只是开始的阶段。
所以加大力度发展新能源是人类目前一项重要并且紧迫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