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能源
能源单位分类

能源单位分类引言: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产活动的基础,不同能源单位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和需求。
本文将以能源单位为分类标准,对不同能源单位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能源。
一、化石能源单位1. 煤炭单位:煤炭是一种主要的化石能源,常用的煤炭单位包括吨、立方米等。
吨是以质量为单位,用于计量煤炭的重量;立方米是以体积为单位,用于计量散煤的容量。
2. 石油单位:石油是另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常用的石油单位包括桶、升等。
桶是以容量为单位,用于计量石油的含量;升是以体积为单位,用于计量石油产品的容量。
二、可再生能源单位1. 太阳能单位:太阳能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发电和热水供应的可再生能源,常用的太阳能单位包括瓦特、千瓦时等。
瓦特是以功率为单位,用于表达太阳能发电的能力;千瓦时是以能量为单位,用于计量太阳能发电的总量。
2. 风能单位:风能是另一种常用的可再生能源,常用的风能单位包括瓦特、千瓦时等。
瓦特和千瓦时的定义同上。
三、核能单位核能是一种高效和清洁的能源来源,常用的核能单位包括兆瓦、千克等。
兆瓦是以功率为单位,用于表达核能发电的能力;千克是以质量为单位,用于计量核燃料的重量。
四、水能单位水能是一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常用的水能单位包括瓦特、千瓦时等。
瓦特和千瓦时的定义同上。
五、生物质能单位生物质能是利用植物和动物的有机物质作为能源的一种形式,常用的生物质能单位包括焦耳、卡路里等。
焦耳是能量的单位,用于计量生物质能源的能量含量;卡路里是热量的单位,常用于计量食物中的能量含量。
六、电能单位电能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能源,常用的电能单位包括瓦特、千瓦时等。
瓦特是以功率为单位,用于表达电能的能力;千瓦时是以能量为单位,用于计量电能的总量。
七、气体能单位气体能是一种常用的能源形式,常用的气体能单位包括焦耳、卡路里等。
焦耳和卡路里的定义同上。
结论:不同的能源单位适用于不同的能源类型和使用场景。
了解和熟悉各种能源单位的含义和用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能源。
化石能源的危机和应对方案

化石能源的危机和应对方案化石能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资源,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发电、运输、工业生产等领域。
但与此同时,化石能源的开采、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健康等问题,最为严峻的则是气候变化。
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的储量和可采用性也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
该如何面对化石能源的危机,如何转型为可持续的能源体系,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化石能源的危机化石能源是有限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储量有限,随着全球工业、交通和家庭的快速增长,人们对石油、煤、天然气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世界能源理事会的数据,石油产量在2035年后将开始下降,天然气也将在2040年左右达到峰值,煤的峰值产量在2025年左右。
这意味着,我们将面临化石能源储量的枯竭和供应不足的问题,而各个国家的能源需求量也将与日俱增。
化石能源的开采、燃烧和使用还会带来环境问题。
化石能源的开采和运输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如土地沉降、水源污染等,而燃烧化石能源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
据统计,全球能源消耗约占全球总二氧化碳排放的70%以上,化石能源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化石能源的危机不仅仅体现在储量和环境问题上,还涉及到国际政治和经济安全。
因为化石能源的储量分布不均,少数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因此也占据了全球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
而对于需要大量进口化石能源的国家来说,他们的能源安全问题也变得尤为严峻。
在某些情况下,国际能源市场的紧缩甚至会引发冲突,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
应对化石能源危机的方案为了应对化石能源危机带来的威胁,必须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环境内可以进行更新的一类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
这类能源来源的优点显而易见,首先是永久可用,不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其次是环保,可再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可以避免大量的排放和污染。
什么是能源?

什么是能源?能源是指能够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物质或者能量的本质。
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源主要分为化石能源、核能、可再生能源以及氢能等几类。
了解什么是能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现代工业、农业和交通等领域的不同能源的使用情况,也能帮助我们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对待环境和节约能源。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什么是能源以及其各种形式的特点和使用情况:一、化石能源1. 煤炭:煤是一种最基本的化石能源,具有较高的热值。
然而,煤的使用却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
2. 石油:石油是一种化石能源,被广泛用于交通、工业和农业等领域。
但是,石油的开采和使用同样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例如石油泄漏和燃烧会对海洋、土壤和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3. 天然气:天然气是一种非常干净的化石能源,使用天然气不会导致气候变化。
但是,天然气的开采和储运同样会产生排放和污染问题。
二、核能1. 核裂变能:核裂变能是指通过核反应释放能量的一种能源形式。
核裂变能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较严重的污染风险,特别是核电站的事故会对周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长期的危害。
2. 核聚变能:核聚变能是指将两个原子核融合成一个新的原子核并产生能量的一种能源形式。
核聚变能是一种理论上非常干净的能源,但是目前实现还面临很大的技术挑战。
三、可再生能源1. 风能:风能是指利用风力转动机械和发电机来制造电能的一种能源形式。
优点之一是比较环保,不需要非常显眼的资源开采,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但是,风力资源的分布不均,带来了其应用的限制。
2. 太阳能:太阳能是指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或其他能量形式的一种能源形式。
太阳能不产生污染,可以随处获取,但是其转化成本较高,需要比较显眼的设施。
3. 水能:水能指的是通过水力发电机将水流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能源形式。
水力发电能源贡献高,环保且稳定,但是受到水流限制,资源有限。
四、氢能氢能是未来的一个潜在能源选择,它是指将氢分离出来(可通过植物物质),利用燃料电池或其他技术转化成电能或发动机液体燃料的一种需分离出来的能源形式。
能源消耗种类说明

能源消耗种类可以分为化石能源、核能、可再生能源等几类。
1. 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指在地球上形成的矿物质和有机物质,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这些能源的主要特点是储量丰富,易开采,供应稳定,但是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化。
煤炭是化石能源中最主要的一种,其主要用途是发电、供暖和工业生产。
但是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石油和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中的另外两种重要能源,其主要用途是作为燃料和化工原料。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和运输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石油泄漏和天然气泄漏等。
2. 核能核能是指核反应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一般分为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
核裂变是指将重核分裂成两个中等大小的核,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是目前利用较广泛的核能形式;核聚变是指将两个轻核聚合成一个重核,同样也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但目前技术还不成熟。
核能的优点是能量密度高,发电效率高,但是核能的安全问题和辐射污染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严格的安全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失。
3.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不断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这些能源的优点是环保、可持续、无排放等,但是其缺点是能源密度低、天气和地理条件限制较大。
太阳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其利用光伏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的电力供应。
风能是利用风力发电,其优点是可再生、无排放、可调节性强等,但受到地理和气象条件的限制。
水能是利用水力发电,其优点是可再生、无排放、稳定性强等,但需要建造大型水电站,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生物质能是指利用生物质材料(如秸秆、木材、植物油等)制成的燃料,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形式,但其利用效率有限,需要大量的生物质材料。
总之,能源消耗种类繁多,每种能源都有其特点和优缺点,我们需要在保证能源供应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环保、可持续、低排放的能源形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化石燃料如何形成

化石燃料如何形成化石燃料是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它们是地球上数百万年前植物和动物遗体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热力作用形成的。
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来源,但它们的形成过程却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
一、煤炭的形成过程煤炭是由植物遗体在地下经过压力和热力作用形成的。
下面是煤炭形成的主要过程:1. 植物死亡和堆积:数百万年前,地球上的植物死亡后,它们的遗体会堆积在湖泊、河流和沼泽等地方。
2. 植物遗体分解:植物遗体在湿润的环境中分解,形成腐殖质。
3. 沉积和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遗体和腐殖质被沉积物覆盖,并受到地下水的压力作用,逐渐形成泥炭。
4. 煤化作用:泥炭在地下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热力作用,逐渐转化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等不同等级的煤炭。
二、石油的形成过程石油是由海洋生物遗体在地下经过压力和热力作用形成的。
下面是石油形成的主要过程:1. 海洋生物死亡和沉积:数百万年前,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海洋植物死亡后,它们的遗体会沉积在海底。
2. 沉积物覆盖和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洋生物的遗体被沉积物覆盖,并受到地下水的压力作用,逐渐形成沉积岩。
3. 热解作用:沉积岩在地下经过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发生热解反应,产生石油和天然气。
4. 运移和聚集:石油和天然气在地下岩石中向上运移,聚集在含油气层中。
5. 采集和提炼:通过钻井等方式,将石油和天然气从地下开采出来,并进行提炼和加工,得到可用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品。
三、天然气的形成过程天然气是由有机质在地下经过压力和热力作用形成的。
下面是天然气形成的主要过程:1. 有机质沉积:数百万年前,陆地上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它们的遗体会沉积在湖泊、河流和沼泽等地方。
2. 沉积物覆盖和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机质被沉积物覆盖,并受到地下水的压力作用,逐渐形成沉积岩。
3. 热解作用:沉积岩在地下经过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发生热解反应,产生天然气。
能源的分类和形式

能源的分类和形式能源是指能够进行工作的物质或物理系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的基础。
根据能源的分类和形式,能源可以分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形式上可以分为化石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一、传统能源1. 化石能源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煤炭是一种黑色的固体燃料,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工业生产和家庭取暖等方面。
石油是一种黄色的液体燃料,被用于交通运输、化工生产、发电等领域。
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燃料,被广泛应用于燃气发电、城市燃气供应等领域。
然而,化石能源的开采和使用会导致大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2. 核能核能是指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
核能主要通过核裂变和核聚变来释放能量。
核裂变是指重核分裂成两个轻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目前主要应用于核电站的发电。
核聚变是指轻核融合成重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目前仍在研究中。
核能的优点是能量密度高,但核能开发利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核废料处理问题。
二、新能源1. 太阳能太阳能是指从太阳辐射中获取的能量。
太阳能主要通过光伏发电和热能利用两种方式来应用。
光伏发电是指将太阳能光子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广泛应用于家庭光伏发电、光伏电站等领域。
热能利用是指利用太阳能的热量进行加热和热能转换,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供暖等领域。
2. 风能风能是指利用风的动力来产生能量。
风能主要通过风力发电来应用,即利用风力驱动风力发电机转动,进而产生电能。
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但受到风速和风能资源分布的限制。
3. 水能水能是指利用水的动力来产生能量。
水能主要通过水力发电来应用,即利用水的流动或水位差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水轮机驱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
水力发电是一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但受到水资源和地理条件的限制。
4.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指利用生物质作为原料来产生能量。
生物质能主要包括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料和生物质气体三种形式。
生物质发电是将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生物质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质转化为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来供能;生物质气体是指通过生物质发酵产生的气体,如沼气、木炭气等。
化石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化石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化石能源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化石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是目前全球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化石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主要用于电力生产、钢铁生产和化工行业。
我国煤炭储量丰富,煤炭资源丰富,使得我国在能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煤炭的使用也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基础。
石油和天然气是我国的重要能源来源,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化工、燃料等方面。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逐渐增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化石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 供电保障化石能源是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能源之一,尤其是煤炭。
煤炭火电厂是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形式,煤炭供应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电力供应。
在电力紧张的情况下,煤炭的供应充足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运行。
2. 工业生产需求化石能源在我国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煤炭是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的主要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则广泛应用于化工、交通运输等领域。
这些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化石能源的支持,化石能源的供给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些行业的发展和运行。
3. 交通运输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需求不断增加,而石油是交通运输的主要能源。
我国的汽车数量不断增加,需要大量的石油产品作为燃料。
石油的供给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交通运输的畅通和发展。
4. 城市发展支持化石能源的使用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燃煤供暖、汽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等问题虽然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但化石能源的使用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城市的工业、交通、生活用能等方面都离不开化石能源的支持。
三、化石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1. 能源供给问题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储量虽然丰富,但能源供给却面临诸多问题。
各种能源的优缺点与发展前景

各种能源的优缺点与发展前景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各种能源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不同能源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和发展前景。
本文将分别探讨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特点和影响。
一、化石能源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石油、煤炭和天然气。
优点之一是化石能源储量丰富,可供长期使用。
此外,它们的燃烧效率高,能够提供大量的热能和动力,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
然而,化石能源也存在不可忽视的缺点。
首先,它们是非可再生能源,随着使用量的增加,储量逐渐减少。
其次,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排放是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对于气候变化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采掘和运输化石能源会对土地、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尽管化石能源具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缺点,但其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随着技术的进步,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效率将不断提高。
同时,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将为化石能源的替代和转型提供可能。
因此,化石能源在未来仍然会发挥重要作用,但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
它们具有许多优点,首先是可再生性,不会因使用而减少储量。
其次,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对环境影响较小,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污染物。
此外,可再生能源分布广泛,不受地域限制,为区域能源供应多元化提供了可能。
然而,可再生能源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其发电成本较高,目前仍需要政府补贴才能竞争市场。
其次,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它们受天气、季节和地域等因素影响较大。
此外,可再生能源的储能技术也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然而,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仍然被广泛看好。
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效率和可靠性。
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将促进能源结构的转型,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核能核能是一种高效的能源形式,其燃料核燃料在同等能量条件下比化石燃料轻很多,且储量相对充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甲醇
CH4 + H2O → CO + 3H2 CO + H2O → CO2 + H2 C + 2H2O → CO2 + 2H2 N2 + 3H2 → 2NH3 CO + 2H2 → CH3OH
石油
Part 4
原油
石油又称原油,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暴病。
能源使用造成的环境危害
具体的环境问题
• 温室效应 • 酸雨 • 光化学烟雾 • 臭氧层空洞 • 水体富营养化
• 温室效应的视频1(1:30)&2(0:54)
温室效应
HOT!
Tuvalu(图瓦卢 )
•
温室效应的危害
Lake Chad
温室气体
CO2 CH4=20CO2
CO2
N2O=200CO2
最重要的性能为蒸发性和抗爆性。
蒸发性指汽油在汽化器中蒸发的难易程度。对发动机的起动、暖 机、加速、气阻、燃料耗量等有重要影响。汽油的蒸发性由馏程、 蒸气压、气液比3个指标综合评定。 ①馏程。指汽油馏分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 ②蒸气压。指在标准仪器中测定的38℃蒸气压,是反映汽油在燃 料系统中产生气阻的倾向和发动机起机难易的指标。车用汽油要 求有较高的蒸气压。 ③气液比。指在标准仪器中,液体燃料在规定温度和大气压下, 蒸气体积与液体体积之比。气液比是温度的函数,用它评定、预 测汽油气阻倾向,比用馏程、蒸气压更为可靠。
氧化产物
聚合与核长大
气溶胶 光雾
甲醛、 丙稀醛等 刺激眼睛
臭氧空洞视频1&2
臭氧层作用
臭氧分子吸收紫外线分解为一个氧气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氧气分子可以吸收紫外线分解为两个氧原子:
O3 O2 O O2 2O
氧气分子和氧原子也可以合并生成臭氧分子,以便吸收
更多的紫外线:
O2 O O3
52
亿吨标准煤
40
照此发展,201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
35 30 27
24
2007年《能源发展“十一· 五”规划》调增 30 2010年目标至27亿tce,2007年已提前达到 27.0 22.47 24.63 20.32 17.50 20 13.86 14.32 15.18
10
2004年《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2010年24亿tce,2020年30亿tce
前景的有16万亿立方米。
天然气在1个大气压,冷却至约-162℃时,天然气由气态转变成液态,称 为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缩写为LNG)。LNG无色、无 味、无毒且无腐蚀性,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便于储 存和运输。
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简称CNG) 是天然气加压,并以气 态储存在容器中。它与管道天然气的组分相同,可由LNG来制作。 CNG可作为车辆燃料利用。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10 2020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10 2020
1公斤标准煤热值 = 29.308kJ
液体燃料短缺、能源安全堪忧
石油进口超速增长、国际 油价不断走高已使我国付 出高昂的代价!
84.5 5.6 7.0 1.6 1.3
80.3 5.5 11.1 1.9 1.2
72.7 4.2 21.3 1.2 0.6
83~87 11~14 0.1-2 0.02-2
80~85 13~14 1~7 微量 微量
0.061.0
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年--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们食用了含汞污 水污染的海湾中富集了汞和甲基汞的鱼虾和贝类及其他水生物,造成近万人的 中枢神经疾病,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0余人死亡。
光化学烟雾视频1(0:30)
NO2(微量) 刺激眼睛 NO2 + UV → NO2 * NO* 2 → NO + O O + O 2 → O3 O3 + NO → NO2 + O2 O3 + HC → ↓ 醛类及其它氧化物 醛类
O3
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紫外光 NO
汽车排气 HC NO2
太阳 紫外光
HC + O2 + NO2 + UV ↓ O3 + 甲醛 + PAN + 氧化产物 O3 伤害植物 PAN 伤害植物 刺激眼睛
中国能源资源利用现状及预期
60 50
(单位:亿吨标煤)
40 30 20 10 0 2002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可再生能源 核能 水电 天然气 石油 煤 一次能源消费
(年份)
能源消费总量多次规划,多次突破
60
实际消费量
50
规划消费量
预测消费量
2020年52亿tce, 何以为继?
气田气(纯天然气);伴随石油一起开采出来 的石油气(也称石油伴生气);及含有轻质馏 分的凝析气田气。
煤成气是成煤过程中有机质产生的甲烷气,从
煤矿井下煤层中抽出的矿井气亦称为矿井瓦斯
气。
生物气(沼气)是有机质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甲
烷气
水合物气是在低温高压下,甲烷等气体分子渗入水分
子晶隙中缔合的气体,存在于海底和陆地,亦称为
煤层气
全球的煤层气总资源量大约为260万亿立方米
中国煤层气资源总量超过31万亿立方米,相当于450
亿吨标准煤,位居世界第三,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等西 部省区煤层气资源量最大,有17万亿立方米,陆续在鄂 尔多斯、准噶尔和塔里木以及东海、南海等地发现了煤层 气田和含煤层气构造。其中资源条件较好、具有良好开发
无色无味无毒、 H/C比值高、热值高,在36-42 MJ/Nm3之间。燃烧稳定,
清洁无灰渣,是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也是优质的化工原料。
一般只要除去H2S、COS和CO2即可送入管道运输。
按其形成可分为:油田、煤成(层)气、生物气和水合物气四种
天然气
CH4
油田气是石油烃类天然气,包括从气田开采的
上述反应过程吸收了99%的来自于太阳的紫外线。
臭氧减少的机理
氟氯烃( CFCs )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平
流层臭氧的减少。
Cl O3 ClO O 2 ClO O Cl O 2
这两个反应都造成了臭氧的减少。
水体富营养化视频
化石能源使用及分布
Part 2
世界能耗在过去150年增加了20倍 (1850-2000)
• 酸雨视频
pH<5.6 pH<7.0 pH>7.0 N/A Taiwan
Acid rain distribution in 80’s
中国酸雨的分布变化主 要位于长江以南
pH>7.0 pH<7.0 pH<5.6
pH<5.0 pH<4.5 pH<4.0
Acid rain distribution in middle 90’s
60%
20%
CH4 N2O , CFC11 ,etc .
http://uregina.ca/ghgt7/ PDF/papers/peer/047.pdf
中国
美国 CO2排放
注:1G=109,Source: 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6
中国CO2排放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Heating value of Fossil Fuels
参数
密度
热值 MJ/kg
煤
--
汽油
0.74 kg/L
天然气
0.84 kg/M3
27
47
49
价格 RMB/kg RMB/MJ
4 0.15
8 0.17
2-3 0.04-0.06
天然气
Part 3
世界天然气含量分布
中国天然气分布
天然气
主要包含甲烷及一些低分子量碳氢化合物如乙烷、丙烷,并含不同百分比 的二氧化碳、硫化氢、氧硫化碳(COS)、水分等。 二氧化碳有时达10% 以上,经分离后有特别利用价值。
“可燃冰”。据估计其潜在储量是煤炭资源总量的10
倍,石油的130倍,天然气的487倍,在我国海洋中也
广泛存在,陆地上则在西藏。
煤层气
煤层气是一种在含煤岩层中,以腐植性有机物质为主的成煤物质 在成煤过程中自生非常规的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占90%以上。 中国煤矿安全事故80%与瓦斯有关 甲烷是具有强烈温室效应的气体,其温室效应要比二氧化碳大 20-25倍。资料显示,对于浅层煤层气,全国平均每开采一吨煤 将造成1到1.1立方米的甲烷排放。
注: E=1018
世界一次能源或主要能源 (Primary Energy)的使用量及来源分布
2005年 世界 一次能源 EJ 514 石油 34% 天然气 21% 煤 26% 核能 6% 水力发电 2% 生物质 11%
美国
106
40%
24%
25%
8%
1%
3%
中国
80
18%
2%
>62 %
1%
2%
15%
裂化
烷烃 +烯烃
氢转移
异构化
异构烯烃
氢转移
异构烷烃
烷烃 烯烃
裂化
环烷烃
脱氢
环 烯 烃 + H2
脱氢
芳 烃 + H2
脱烷基
芳 烃 +烯 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