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爆破设计方案(全断面法)
隧道开挖爆破施工方案

4.1洞身开挖4。
1。
1隧道洞身开挖工艺首先必须根据围岩类型选择合适的断面开挖方法,Ⅰ~Ⅲ级围岩可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对于Ⅳ、Ⅴ级围岩可采用台阶法、单侧壁导洞法、双侧壁导洞法等进行全断面开挖或采用半断面开挖的方法.对于Ⅳ、Ⅴ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时,各种方法均存在开挖与支护互相干扰的情况,要注意完善施工组织和管理,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的原则,减少对围岩及已施工的支护的扰动。
当采用半断面开挖方法时,下半断面开挖厚度及用药量要严格控制,减小扰动,防止拱部围岩失稳。
同时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对水平收敛值、拱顶下沉值进行严格监控量测,并将量测结果及时反馈、指导施工。
尤其对于不良地质地段,在开挖前必须用地质雷达、超前小导坑等方法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同时做好预加固、预支护等辅助施工措施.其次,隧道开挖一般采用钻爆法施工,应根据围岩类型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
对于硬岩应采用光面爆破,注意以下几点:①放样准确,②打眼准确,③周边眼采用小直径或间隔装药,④全断面施工的微差控制爆破技术,⑤定期和及时检查断面,以便及时反馈、调整;对于软岩应采用预裂爆破,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根据现场爆破成缝试验确定预裂孔间距﹑孔径和线装药密度(即单位长度钻孔的装药量),及药卷直径小于孔径的不偶合装药方式的装药不耦合系数;(2)确定预裂爆破各参数后,要严格控制预裂孔的成孔质量①预裂孔的角度不能超过允许范围,否则需废孔移位重新开孔;②预裂孔的孔间距要满足爆破设计要求,若孔间距过大,则进行插孔处理;③预裂孔的孔深要满足爆破设计要求,末达规定深度须进行补钻。
4。
1。
2爆破参数计算钻爆作业必须按照钻爆设计时行钻、装药、接线和引爆,同时应满足钻眼爆破施工开挖的质量要求。
在施工作业中要充分考虑岩石的抗爆性,炸药品种及用量计算,炮眼(临空眼、掏槽眼、扩槽眼、掘进眼、内圈眼、底板眼、周边眼)布置、布置形式和炮眼数量、直径、长度、深度和角度,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起爆网络,凿岩机的台数安排,钻爆参数的选择等,然后再进行爆破设计.4.1。
隧道爆破施工设计方案

隧道爆破施工设计方案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国道G206线改建工程(K2247+680~K2250+560)隧道爆破设计方案编制:复核:审批:国道G206线改建工程(丰顺段)项目经理部二0一八年四月1工程概况工程简介国道G206线某标段,起点桩号K2247+680,终点桩号为K2250+560,路线长。
工程内容包括:路基、隧道、路面、圆管涵、盖板涵、边坡防护与排水等工程项目。
隧道穿过丘陵地貌区,地面标高240~444m,为长公路隧道。
隧道起迄里程为K2248+309~K2249+758,长度为1449m,底宽12m、高;兴宁端、丰顺端洞口均采用端墙式;韩山隧道地面最大高程约,最大埋深,隧道进口端位于直线段上,出口端位于R-600的圆曲线上;隧道纵坡为%与%的人字坡。
围岩概况2设计依据及说明设计依据(1)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当地资源、交通状况、民族风俗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2)《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466号)(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4)《爆破作业项目管理要求》(GA991-2012)(5) 梅州市公安部门对爆炸物品管理的有关规定;(6)《国道G206线兴宁松陂至丰顺北斗石桥头段改建工程丰顺第六标段(K2247+680~K2250+560)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设计方案说明(1) 本设计说明书仅对IV、Ⅲ级围岩隧道掘进爆破的爆破参数包括爆破施工安全技术进行设计,其它,如隧道总体施工方案、隧道支护(包括超前支护)、衬砌、施工供电供水、施工防排水、通风降尘、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测量、环境保护以及应急救援和安全生产管理部分等必须严格按照《国道G206线兴宁松陂至丰顺北斗石桥头段改建工程丰顺第六标段(K2247+680~K2250+560)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相关规定执行。
(2)本设计方案中的爆破参数和爆破工艺是初步设计,应根据试爆情况进行必要调整。
全断面法-台阶法隧道施工光面爆破技术

全断面法\台阶法隧道施工光面爆破技术摘要:隧道爆破是隧道开挖中的关键工序,爆破效果优劣,不仅影响着隧道开挖的施工进度和质量,还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
本文主要介绍了某高速铁路大阳山隧道全断面法、台阶法施工的关键技术,特别阐述了Ⅲ、Ⅳ类围岩光面爆破施工的关键技术措施。
关键词:全断面;台阶;光面爆破;技术1、工程概况大阳山隧道位于青海省境内。
地属祁连山地,海拔约1900~2400m,为低中山和沟谷地貌,地形起伏较大。
全长9405m,曲线段约1300m,其余为直线段,其中Ⅲ级围岩2180m,Ⅳ级围岩6090m,Ⅴ级围岩1022m。
隧道最大埋深约350m,最小埋深不足20m,设置斜井2座。
开挖断面为单洞室双线结构,1.1工程地质隧道洞身通过区主要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粗圆砾土;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上第三系泥岩夹砂岩夹砾岩;震旦系云母片麻岩夹云母片岩;元古代花岗闪长岩。
1.2水文地质本隧道沿线地表水为湟水河,流量较大,但支流较小,随季节而变化。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分布于基岩原生及风化节理、裂隙中。
水量不大、水质较差。
2、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大阳山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软弱围岩施工中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弱爆破、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
隧道采用双向加斜井施工,斜井进入正洞后分别向两端开挖。
Ⅲ类围岩采全断面法光面爆破施工,Ⅳ类围岩采全断面法或台阶法光面爆破施工,Ⅳ围岩采用短台阶法和三台阶七步法机械开挖,出碴采用无轨运输。
防水板挂设采用自制多功能作业台车无钉铺挂。
进出口采用压入式通风,斜井采用混合式通风。
二次衬砌使用衬砌台车拱墙一次模筑成型。
砼洞外集中拌和,砼搅拌运输车运至洞内,泵送砼入模。
3、关键施工技术、3.1光面爆破设计(1)设计原则。
据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进尺,爆破器材等编制光面爆破设计方案。
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及周边眼的最小抵抗线,辅助炮眼交错均匀布置,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眼加深20cm。
隧道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工法(附示意图)

隧道全断⾯开挖光⾯爆破⼯法(附⽰意图)隧道全断⾯开挖光⾯爆破⼯法(附⽰意图)隧道全断⾯开挖光⾯爆破⼯法光⾯爆破是通过正确选择爆破参数和合理的施⼯⽅法,达到爆后壁⾯平整规则、轮廓线符合设计要求的⼀种控制爆破技术。
隧道全断开挖光⾯爆破⼯法,是应⽤光⾯爆破技术,对隧道实施全断⾯⼀次开挖的⼀种施⼯⽅法。
它与传统的爆破法相⽐,最显著的优点是能有效地控制周边眼炸药的爆破作⽤,从⽽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保持围岩的稳定,确保施⼯安全,同时,⼜能减少超、⽋挖,提⾼⼯程质量和进度。
⼀、光⾯爆破作⽤原理光⾯爆破的破岩机理是⼀个⼗分复杂的问题,⽬前仍在探索之中。
尽管在理论上还不甚成熟,但在定性分析⽅⾯已有共识。
⼀般认为,炸药起爆时,对岩体产⽣两种效应:⼀是药包爆炸瞬时⾼温⾼压⽓体形成的冲击波效应;⼆是爆炸⽓体膨胀做功所起的作⽤。
光⾯爆破是周边眼同时起爆,各炮眼的冲击波向其四周作径向传播,相邻炮眼的冲击相遇,则产⽣应⼒波的叠加,并产⽣切向拉⼒,拉⼒的最⼤值发⽣在相邻炮眼中⼼连线的中点,当岩体的极限抗拉强度⼩于此拉⼒时,岩体便被拉裂,在炮眼中⼼连线上形成裂缝,随后,爆炸⽓的膨胀使裂缝进⼀步扩展,形成平整的爆裂⾯⼆、光⾯爆破的技术要点要使光⾯爆破取得良好效果,⼀般需掌握以下技术要点:1.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定周边眼的间距和最⼩抵抗线,尽最⼤努⼒提⾼钻眼质量。
2.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尽可能将药量沿眼长均匀分布。
3.周边眼宜使⽤⼩直径药卷和低猛度、低爆速的炸药。
为满⾜装结构要求,可借助导爆索(传爆线)来实现空⽓间隔装药。
4.采⽤毫秒微差有序起爆。
要安排好开挖程序,使光⾯爆破具有良好的临空⾯。
(⼀)周边眼常⽤参数的选择1.周边眼间距E它是直接控制开挖轮廓⾯平整度的主要因素。
⼀般情况下E=(12~15)d,其中炮眼直径d=35~45mm。
对于节理较发育、层理明显以及开挖轮廓要求较⾼的地下⼯程,周边眼间距可适当减⼩,也可在两炮眼之间增加⼀个不装药的导向空眼。
隧道三级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案

隧道三级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依据 (2)1.2 工程概况 (4)1.3 施工目的和意义 (4)二、隧道工程基本知识 (5)2.1 隧道设计原则和要求 (6)2.2 隧道施工方法选择 (7)2.3 隧道施工设备选型 (8)三、隧道三级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案 (9)3.1 施工准备 (11)3.1.1 技术准备 (12)3.1.2 物资准备 (13)3.1.3 人员准备 (13)3.2 隧道开挖 (14)3.2.1 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16)3.2.2 确定开挖方式 (17)3.2.3 开挖过程中的监测与控制 (17)3.3 隧道支护 (19)3.3.1 支护结构设计 (21)3.3.2 支护施工方法 (22)3.3.3 支护效果检测与评估 (23)3.4 隧道施工通风与排水 (25)3.4.1 施工通风布置 (27)3.4.2 排水系统设置 (28)3.4.3 通风与排水设备的选型与安装 (29)3.5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31)3.5.1 安全规章制度制定 (32)3.5.2 安全教育培训 (33)3.5.3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 (34)四、隧道三级全断面开挖施工案例分析 (36)4.1 案例背景介绍 (37)4.2 案例实施过程 (39)4.3 案例效果评价 (39)五、结论与展望 (41)5.1 结论总结 (42)5.2 发展与应用展望 (42)一、前言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隧道建设日益增多,为满足隧道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效率要求,本文提出一种隧道三级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案。
该方案旨在优化隧道开挖工艺,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风险,确保隧道安全顺利地投入使用。
1.1 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守了国家及地方关于隧道建设、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参考了《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等国家及行业标准,确保施工方案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隧道常用爆破全参数及爆破设计

一、单位耗药量单位耗药量(一)单位耗药量(二)炸药换算系数e值单位耗药量(四)单位耗药量K及其它参数(五)二、隧道爆破设计爆破设计(一)、规范规定《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规定:光面爆破参数预裂爆破参数说明:1、上表所列参数适用于炮眼深度1.0~3.5m ,炮眼直径40~50mm ,药卷直径20~25mm ;2、当断面较小或围岩软弱、破碎或对曲线、折线开挖成形要求较高时,周边眼间距E 应取小值;3、周边眼抵抗线W 值在一般情况下均应大于周边眼间距E 值。
软岩在取较小E 值时,W 值应适当增大;4、E/W :软岩取小值,硬岩及断面小时取大值;5、表列装药集中度q 为2号硝铵炸药,选用其它类型炸药时,应修正。
换算系数:⎪⎭⎫ ⎝⎛+=换算炸药爆力号硝铵炸药爆力换算炸药猛度号硝铵炸药猛度2221K (二)、爆破器材的选择⑴炸药:一般情况下,多采用二号硝铵炸药,洞内有水时应采用乳化油炸药、水胶炸药或其他防水性炸药;有瓦斯的隧道内,应采用煤矿安全炸药(如2、3号煤矿炸药,2、3号煤矿抗水炸药,煤矿水胶炸药,煤矿乳化油炸药,被筒炸药,当量炸药,离子交换炸药);在软弱围岩周边爆破时,选择低爆速光爆专用炸药,如二号低爆速炸药。
隧道常用炸药国产光面爆破专用炸药⑵雷管:在无瓦斯隧道内,可首先考虑采用非电毫秒雷管或半秒雷管;在有瓦斯的隧道内,采用煤矿瞬发电雷管或毫秒延期电雷管。
雷管的段间隔时间差应考虑控制在100ms左右,在软弱围岩中爆破,为避免振动强度的迭加作用,雷管最好跳段使用,特别是1~5段的雷管。
大断面隧道爆破,至少要求有1~15段雷管。
(三)、参数确定一个φ32*25cm 药卷用药量0.195kg 一个φ25*25cm 药卷用药量0.125kg 一个φ20*25cm 药卷用药量0.0875kg 炸药密度0.85~1.05g/cm 3 光面爆破岩石饱和抗压强度39.7~46.25MPa ,属于中硬岩 规范参数装药不偶和系数D (炮眼直径Rh/药卷直径Rc )1.5~2,宜取2.0 周边眼间距E 取45~60cm最小抵抗线V,应大于周边眼间距,取60~75cm 相对距E/V 取0.8~1周边眼装药集中度q (kg/m )0.2~0.3 眼深:全断面3~3.5m ,台阶法1~3m单位用药:全断面0.9~2kg/m3,台阶法0.4~0.8kg/m3 炮眼直径取43mm ,考虑油压凿岩机炮眼直径42~46mm 时,V =0.5~0.7,q =0.28~0.38 炮眼直径34~38mm 时,V =0.4~0.6,q =0.14~0.21 中空孔到装药眼间距λ:岩层系数,中硬岩以上取1.9~2.2:中空孔径(mm ) d :装药眼径(mm )掏槽炮眼间距不小于20cm ,掏槽炮眼比辅助眼深10cm 周边眼炮泥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 全断面开挖:222dd d A ++⎪⎪⎭⎫ ⎝⎛++=ϕϕϕλπϕ断面尺寸:72.97m2,宽11m ,高8m 1.3循环进尺的选定在软弱围岩中,宜采用0.8~1.5m ,一般取1.1m 。
隧道三级围岩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施工组织 (2)2.1施工准备 (2)2、技术准备 (3)3、施工部署 (3)三、计划安排 (4)四、施工工艺 (5)4.1光面爆破设计原则 (6)4.2爆破参数 (7)4.3炮眼布置 (7)4.4光面爆破施工顺序 (10)4.5 雷管及起爆顺序 (13)4.6爆破网络 (13)4.7爆破器材的选择 (14)4.8装药结构 (14)4.9光面爆破施工 (14)五、出渣运输 (16)六、质量保证措施 (17)七、安全保证措施 (18)八、环境保护措施 (22)狮过山隧道Ⅲ级围岩洞身开挖方案一、工程概况狮过山隧道设计为一座上、下行分离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位于安溪县福田乡。
隧道总体走向呈北东-南西向北曲线形展布。
隧道采用分离式,其中:左洞起讫桩号ZK52+985~ZK56+487,总长3502.3米,净空为(宽×高)10.25×5.0 m;右洞起讫桩号YK52+978~YK56+480,总长3502米,净空为(宽×高)10.25×5.0 m。
设计时速80Km/h,采用灯光照明,机械通风,隧道最大埋深约380m,属分离式特长隧道,隧道进口及洞身段属分离式隧道。
隧道进出口均采用端墙式洞门。
本隧道进、出口方向分别由A8、A9合同段施工,合同段分段桩号为左线ZK55+040.506、右线YK55+050。
狮过山隧道左洞Ⅲ级围岩起止里程为ZK53+080~ZK54+045,ZK54+155~ZK55+040.506,共计1850.506m,右洞Ⅲ级围岩起止里程为K53+100~K54+050,K54+160~K55+050,总计1840m。
Ⅲ级围岩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由系统锚杆、钢筋网、湿喷混凝土组成,模筑混凝土作为二次衬砌,Ⅲ级围岩洞身开挖采用全断面法,采用光面钻爆法施工。
二、施工组织2.1施工准备①施工便道:便道已修好,施工便道路基宽度不小于4.5m,路面宽度不小于3.5m,便道土质路基地段基层为不小于20cm厚的碎石垫层,其面层为5cm的泥结碎石面层,并已按规范进行了硬化。
隧道开挖施工(全断面、台阶法)-10月份第四周学习内容

2.3隧道开挖施工隧道开挖方法应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隧道的断面尺寸,机械设备配置,以及周边条件等因素综合选择,常用的的开挖方法有全断面、台阶法(两台阶、三台阶)、中隔壁法(CD法),交叉中隔壁法(CRD 法),双侧壁导坑法。
2.3.1全断面开挖施工全断面开挖:隧道开挖时整个断面一次爆破成型的施工方法,适用于铁路客运专线隧道的Ⅰ~Ⅱ级围岩地段,Ⅲ级围岩单、双线铁路隧道采取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可采用全断面开挖。
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隧道断面、围岩地质条件、机械设备能力、爆破振动限制、循环作业时间等情况合理确定。
一、作业内容施工测量、钻爆设计、凿岩台车或开挖台架就位、钻孔、装药起爆、通风、出渣。
二、工艺流程图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及施工方法示意图见图2.3.1-1。
三、工序步骤及标准(一)施工准备1.编制施工工艺设计、工序质量控制设计和作业指导书;2.按计划准备充足开挖、支护所使用的各项材料,使其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设备及各种机料具已准备就绪;3.施工人员经过培训,均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二)超前地质预报1.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超前预报对地表及围岩变化情况进行监测,随时掌握动态情况,提前研究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
2.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手段可采用常规地质分析法、超前水平钻孔法、反射波法等。
地质分析法可对开挖作业面的地质情况进行准确判定,超前水平钻孔可预测前方30m的地质情况,地震波反射法可预测前方100~150m的地质情况。
3.地质超前预报应做到准确及时,动态预报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位置、性质,为验证和修改(变更)设计及调整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当地质条件和设计不符合时,应及时会同各方进行设计变更,以便修改支护参数或开挖方式,确保施工的安全。
(三)施工测量测量技术人员利用洞内中线控制桩点,画出工作面开挖轮廓线,并标记出钻孔位置。
(四)凿岩台车(多功能台架)就位根据工作面的开挖轮廓线把凿岩台车(多功能台架)开到指定位置,固定台车,并调整台车的高度,便于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XX合同段隧道爆破设计方案XXXXXXXX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0年12月隧道爆破设计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合同段有四座隧道。
隧道设计为左右幅分离式双洞单向行车双车道,净跨11.2m,净高7.0m的三心圆拱曲墙断面。
隧道区域处于构造剥蚀丘陵—低山地貌区,主要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碎石土、中元古武当山群片岩和上元古界震旦系上统灯组片岩。
本段内短隧道为Ⅳ、Ⅴ级围岩,中长隧道为Ⅲ、Ⅳ、Ⅴ级围岩,其中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爆破开挖(Ⅴ级围岩主要采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不需要爆破)、锚、喷、格栅、网、初期支护,全断面复合式衬砌。
爆破方法采用光面爆破。
二、光面爆破的特点光面爆破施工,可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增强围岩的自承能力,特别是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效果更为显著,不仅可以减少危石和支护的工程量,而且保证了施工的安全;由于光面爆破使开挖面平整,岩石无破碎,减少了裂隙,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超欠挖量。
据有关资料统计,光面爆破与普通爆破相比,超挖量由原来的15%~20%降低到4%~7%,不但减少出碴量,而且还很大程度的减少了支护的工作量,从而降低的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
根据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需要和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我标段的四座隧道中的Ⅲ、Ⅳ级围岩决定采用光面爆破施工。
三、光面爆破方案的确定目前,大断面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有2种方法:一是预留光爆层法;二是全断面一次性开挖法。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及围岩情况,本段隧道采用全断面一次性开挖法。
四、全断面(Ⅲ级围岩)爆破方案设计1、爆破参数的选择光面爆破参数选择主要与地质条件有关,其次是炸药的品种与性能;隧道开挖断面的形状与尺寸,装药结构与起爆方法。
隧道主要为Ⅲ、Ⅳ、Ⅴ级围岩,Ⅲ级围岩全断面爆破断面面积为83.1m2,Ⅳ级围岩上导坑爆破断面面积为58.45m2,采用2号岩石乳化炸药,Ⅴ级围岩主要采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不需要爆破。
周边眼采用不耦合间隔装药,其他炮眼采用连续柱状装药,采用导爆索和毫秒延期导爆雷管起爆。
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采用合理的装药结构,尽可能的使药沿药眼长均匀的分布,这是实现光面爆破的重要条件。
在光面爆破中,炮眼间距E、最小抵抗线V、炮眼密集系数K、装药密度q是相互制约的。
(1)炮眼深度炮眼深度受开挖面大小的影响,炮眼过深,周边岩石的夹制作用较大,故炮眼深度不宜过大,一般最大炮眼深度取断面宽度(或高度)的0.5~0.7倍,同时考虑到Ⅲ级围岩每循环掘进一般不超过3.0m,Ⅳ级围岩一般不超过1.5m。
故Ⅲ级围岩钻孔深度取3.0m。
钻孔采用YT-28风钻,钻头直径为φ40mm,炮眼孔径为φ42mm,为克服及减少岩石的夹制作用,除掏槽眼和底眼深度L=3.2米外,其余周边眼、辅助眼等炮孔深度L=3.0米。
(2)、光面爆破不耦合系数(D)及装药直径(d)炮眼直径dk与药卷直径di之比称为不偶合系数,合适的周边眼不偶合系数应使爆炸后作用于炮眼壁的压力小于围岩抗压强度,理论与实践证明,当岩石种类为软岩(我标段四座隧道岩层)时,不偶合系数在2.0~2.5范围时,缓冲作用最佳,光爆效果最好D=dk/di式中D——不耦合系数;dk——炮眼直径(cm);di——装药直径(cm);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采用直径为32mm的2号岩石乳化炸药,周边眼采用2号岩石乳化炸药沿长度方向对半切(相当于φ20小药卷)即周边眼的不耦合系数D=42/20=2.1,符合D=2.0~2.5的要求。
(3)周边眼间距(E)、最小抵抗线(V)和相对距系数(K)最小抵抗线与开挖的隧道断面大小有关。
在断面跨度大,光爆眼所受到的夹制作用小,岩石比较容易崩落,最小抵抗线可以大些,断面小,光爆眼所受到的夹制作用大,最小抵抗线可以小些,最小抵抗线与岩石的性质和地质构造也有关,坚硬岩石最小抵抗线可小些,松软破碎的岩石最小抵抗线可大些。
我标段四座隧道岩质主要为软岩,故确定最小抵抗线(V)为0.40~0.60。
相对距系数是周边眼间距(E)与最小抵抗线(V)的比值,是影响爆破效果的重要因素。
K= E/V式中, E为周边炮眼间距,cm;V为最小抵抗线,cm;K值总是小于1,当d=38~46mm,E=30~50cm,V=40~60cm时,K=0.5~0.8。
考虑到权爆区岩石节理较发育,并参照规范周边眼间距取值范围30cm-50cm, 对周边眼间距取45cm,最小抵抗线值取60cm,K=E/V=0.75。
(4)装药量计算:光面爆破装药量的计算,主要是确定周边眼光爆层炮眼装药集中度,即以kg/m表示,一般采用实验方法求得或从同类工程中选取。
q=QEV式中q—装药集中度,kg/m;Q—单位体积耗药量,g/m3;E—周边眼间距,m;V—最小抵抗线,m;通过现场试验和施工经验数据,用计算法进行校核,确定q=0.07~0.15kg/m。
按照q=0.15kg/m计算。
(5)炮眼数量N=qS/ηγ式中:N——炮眼数量,不包括未装药的空眼;q——单位炸药消耗量,一般取q=1.2~2.4kg/m³;S——开挖段面积,㎡;η——装药系数,即装药长度与炮眼长度的比值,暂取0.7;γ——每米药卷的炸药质量,kg/m,2号岩石乳化炸药γ=0.91。
即:N=(1.47×83.1)/(0.7×0.91)=192个其中掏槽眼6个(向内倾斜15°),辅助掏槽眼8个(向内倾斜15°),辅助眼111个,周边眼53个,底眼14个,非装药眼四个(增加临空面,增强爆破效果)。
(6)每一循环装药量计算及分配Q=qV式中:q——单位炸药消耗量,取q=1.47kg/m³;V——1个开挖循环进尺爆落岩石总体积,m³;即:Q=1.47×3.0×83.1=366.47kg各炮眼装药量分配如下:因为计算炮眼数量时,采用η=0.7,由周边眼装药集中度q=0.15kg/m,得出周边眼装药系数为0.165,设其它各炮眼装药系数取值:掏槽眼0.9,底眼0.9,辅助眼0.9,则6×0.9+8×0.9+53×0.165+14×0.9+111×0.9=(6+8+53+14+111)η计算得:η=0.7若计算η≠0. 7,则需重新调整η值代入N=qS/ηγ,并适当调整所设掏槽眼、底眼、辅助眼装填系数,使试选η值与计算η相符。
所以按上列装填系数进行分配是可以的。
每个掏槽眼装药量=0.91×3.106×0.9=2.544kg,折合为12.719卷,采用13卷每个辅助掏槽眼装药量=0.91×3.313×0.9=2.713kg,折合为13.57卷,采用13.5卷;每个辅助眼装药量=0.91×3.0×0.9=2.439kg,折合为12.195卷,采用12卷;每个周边眼装药量=0.91×3.0×0.165=0.447kg,折合为2.236卷,采用2卷;每个底眼装药量=0.91×3.2×0.9=2.621 kg,折合为13.1卷,采用13卷;(7)装药结构和起爆方式光面爆破采用不耦合装药,软岩一般不耦合系数为2.0~2.5,炮眼装药按装药集中度计算出的药量均匀装入炮眼内。
为克服底部炮眼的阻力,在炮眼底部放半个标准药卷,使光爆层易于脱离岩体。
施工中采用如下图装药结构:①1/2普通标准药卷(φ32)起爆;②普通标准药卷沿长度方向对半切(相当于φ20小药卷)不耦合间隔装药。
图2 周边眼装药结构示意图(8)光面爆破的分区起爆顺序为:掏槽眼——辅助眼——底板眼——周边眼。
采用多段微差起爆(由内向外),其中主爆区的周边眼比辅助眼眼跳2段起爆,并用同一段雷管。
主爆区使用非电毫秒雷管,周边眼用导爆索一次同时起爆。
2、装药量分布及光面爆破参数表(见下表)考虑。
炸药单耗量:k=1.47kg/立方米。
复式楔形掏槽:槽口尺寸80cm×240cm和120cm×280cm。
周边眼直径:φ42mm,使用φ32mm药卷切半(相当于小直径药卷φ20mm),装药不耦合系数λ=2.1。
周边眼间距E=45cm,最小抵抗线V=40~60cm,E/V=0.5~0.8,单孔装药量q=0.4kg。
五、施工方法及工艺一、钻爆机具材料钻孔采用13台YT—28型凿岩机和3台20m³空压机,人工钻孔,钻孔直径为42mm,一字形合金钢钻头。
采用Φ32mm×220mm 2号岩石乳化炸药。
双电雷管引爆连接各孔的跳段导爆管,炮眼内的起爆传爆,掏槽眼采用跳段雷管以利用扩大掏槽效果。
二、光面爆破施工工艺1、放样布眼钻眼前,测量人员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准确定出隧道中心线和拱顶面高程;用红油漆画出开挖轮廓线,并标出炮眼位置,其误差不得超过5cm;每次测量放线的同时,要对上次爆破断面进行检查,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以达到最佳爆破效果。
2、钻眼要求掏槽眼:深度、角度按设计施工,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
辅助眼:深度、角度按设计施工,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大于10cm。
周边眼:开眼位置在设计断面轮廓线上允许沿轮廓线调整其误差不得大于5cm;炮眼方向可以3%~5%的斜率外插,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0cm,最大不得超过15cm。
内圈眼至周边眼的排距;误差不得大于5cm;内圈眼与周边眼应采用相同的斜率。
钻眼装药率调整,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相应调整装药量),力求所有炮眼(除掏槽眼外)眼底在同一平面上。
钻眼完毕,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有不符合要求的炮眼重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爆破3、炮眼布置要求①先布置掏槽眼,其方向在岩层层理明显时应尽量垂直于层理,掏槽眼应比其他眼加深20cm。
②周边眼严格按设计开挖轮廓线布置,在硬岩层中,周边眼的眼口在断面设计轮廓线上,眼底超出轮廓线小于10cm;在软岩中,周边眼的眼口在断面设计轮廓线内小于8cm,眼底落在轮廓线上。
③辅助眼根据上稀下密,中部均匀分布的原则布置。
4、孔口堵塞长度L0L0=(0.2~0.5)V一般堵塞长度浅眼不超过20cm,深眼不超过30cm。
堵塞采用用水浸湿的炸药包装箱纸团,能很好的封闭钻眼。
5、清孔装药装药前用小直径高压风管将炮眼内石屑吹净,装药需分片,分组按炮眼设计图确定的装药量自上而下进行,雷管要“对号入座”不得混装。
所有炮孔均用炮泥堵塞,堵塞长度周边眼不小于20cm,其他眼不小于30cm。
周边眼采用小药卷配导爆索,以增加不耦合系数和爆破时的缓冲作用,炮孔装药均采用反向装药结构。
6、连接起爆网络起爆网络采用复式网络,以保证起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