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发展史简述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引言概述:中国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自古以来,中国诗歌在不同的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通过五个部分分别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诗歌的繁荣1.1 早期诗歌的起源早期的中国诗歌起源于先民的歌谣和祭祀诗歌。
这些诗歌以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主题多涉及自然景观、生活琐事和神话传说等。
1.2 诗经的诞生《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约300多首诗歌。
这些诗歌以五言和四言句式为主,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
1.3 高度发展的盛唐诗歌盛唐时期,诗歌达到了一个高峰期。
杜甫、李白等众多诗人的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盛唐诗歌以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风格而闻名。
二、宋词的兴盛2.1 词的兴起宋代是中国词的发展时期,词是一种以曲调为基础的诗歌形式。
词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表达了词人对爱情、自然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悟。
2.2 词的艺术特点宋词注重音乐性和韵律感,追求意境的准确表达。
同时,宋词也注重抒发情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2.3 词坛的名家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是宋代词坛的代表性人物。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元曲的繁荣3.1 元曲的兴起元曲是中国戏曲的一种形式,兴起于元代。
元曲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结合了诗、词和曲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2 元曲的题材和风格元曲的题材多样,包括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爱情和社会现实等。
元曲的风格独特,以婉约、豪放、悲剧和喜剧等多种形式呈现。
3.3 元曲的名篇《西华山》、《窦娥冤》等是元曲中的经典之作,它们以优美的语言和精湛的表演艺术,深受观众的喜爱。
四、近现代诗歌的发展4.1 新诗运动的兴起近现代的中国诗歌经历了新诗运动的影响。
新诗运动主张用白话文写诗,追求现实主义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对传统诗歌形式进行了突破。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中国诗歌拥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诗歌。
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诗歌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的变迁。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概述中国诗歌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作品。
1. 古代诗歌时期(先秦至唐朝)古代诗歌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起点,包括先秦时期、汉朝、魏晋南北朝和唐朝。
在这个时期,诗歌主要以古体诗为主,古体诗是以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为代表的。
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分别以五个字和七个字为一句,通过韵律和格律的规定,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在先秦时期,屈原的《离骚》被视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奠基之作,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在汉朝,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陈琳的《广陵散》等作品,展示了古代诗歌的高度艺术性和表达能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陆机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作品,以其自然和深情的表达方式,成为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杜甫、李白、王之涣、白居易等一大批诗人涌现出来,他们的作品以其雄浑豪放、婉约唯美的风格,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2. 宋诗时期宋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宋诗以其细腻、清新的风格而著称。
宋诗主要有两个流派:南宋的词和北宋的律诗。
南宋的词以其婉约、抒情的特点而闻名,代表作有苏轼的《水调歌头》和李清照的《如梦令》等。
北宋的律诗则以其严谨、工整的形式而著称,代表作有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3. 元曲时期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种形式,也是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元曲以其音乐性和舞蹈性的特点而受到广泛欢迎。
元曲主要包括杂剧、散曲和元曲三大类别。
杂剧是以对白为主,散曲是以歌唱为主,而元曲则是以诗歌为主。
元曲的代表作有郑光祖的《窦娥冤》和关汉卿的《汉宫秋》等。
4. 明清诗歌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末期,这个时期的诗歌以其朴素、自然的特点而著称。
明代的诗人如杨基、杨慎、杨万里等,以其清新、朴素的诗风,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中国诗发展史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上古神话、甲骨卜辞孕育诗的雏形。
中国的诗歌
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
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
承担者是巫现,传为神农时的《蜡辞》,就是上古流传下来的驱祸
祈福的咒语歌谣。
此外,甲骨卜辞、《易》卦爻辞中有些作品,句
法简单整齐,偶尔协韵,是早期诗歌创作的萌芽。
2. 第二阶段:《诗经》《楚辞》奠定传统诗歌的风骚精神。
西
周时期学在官府,贵族成了文学主要创作者,比如《诗经》中的三颂、大雅和小雅。
民间歌谣经专人采集后演奏给天子听。
“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楚辞》和《诗经》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3. 第三阶段:汉代乐府诗及魏晋南北朝民歌时期。
诗歌在汉代
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
歌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尤其是南朝民歌,其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引言概述:中国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中国诗歌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从古代诗歌的起源开始,概述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并分五个部分详细阐述。
一、古代诗歌的起源1.1 诗歌的起源古代诗歌最早起源于中国的古代祭祀活动,祭祀歌曲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有规律的文学形式。
1.2 《诗经》的出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被称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
1.3 古代诗歌的特点古代诗歌以五言、七言为主,注重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形式简练,意境深远。
二、唐宋诗歌的繁荣2.1 唐诗的兴盛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维等,他们的作品在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2.2 宋诗的崛起宋代继承了唐代诗歌的传统,但更加注重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代表作家有苏轼、李清照等。
2.3 唐宋诗歌的特点唐宋诗歌注重形象描写和意境的构建,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有着高度的艺术价值。
三、元明清时期的变革3.1 元代诗歌的特点元代诗歌开始注重音韵和技巧,以及对民间文化的吸收和融合。
3.2 明代诗歌的发展明代诗歌在元代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代表作家有杨慎、辛弃疾等。
3.3 清代诗歌的演变清代诗歌受到文人墨客的影响,形成了纯正的文人诗派,代表作家有袁枚、纳兰性德等。
四、现代诗歌的崛起4.1 新诗运动的兴起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新诗运动,诗人们开始追求自由、个性和现代性,代表作家有胡适、徐志摩等。
4.2 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20世纪中叶,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兴起,诗人们开始尝试新的写作方式和表达形式,代表作家有北岛、海子等。
4.3 当代诗歌的多样性当代中国诗歌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包括传统诗歌的传承与创新,以及新的实验性写作等。
五、中国诗歌的现状与展望5.1 中国诗歌的影响力中国诗歌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全球,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中国诗歌拥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概述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1. 古代诗歌的兴起和发展(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618年)古代中国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305篇诗歌,以其朴实、真正的表达风格而闻名。
这些诗歌大多以咏史抒怀、歌颂自然、描绘生活为主题,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秦汉时期,古代诗歌经历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汉乐府诗成为当时最流行的诗歌形式,以其歌谣般的节奏和叙事性的特点而受到广泛欢迎。
同时,古代诗歌的创作也开始注重个人情感和思想表达。
2. 唐宋诗歌的鼎盛时期(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唐代被誉为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朝的文化繁荣和社会稳定为诗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唐代诗人杜甫、李白、王维等人被誉为“诗仙”,他们的作品以豪放、浪漫、咏史抒怀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量。
宋代是中国诗歌史上另一个重要的时期。
宋诗注重艺术修辞和音韵的运用,以婉约、细腻的风格为主。
苏轼、李清照、陆游等诗人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多以抒情、咏史、写景为主题,表达了对生活、爱情和社会的热情和思量。
3. 近现代诗歌的多元发展(公元1912年至今)中国近现代诗歌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
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新文化运动时期,诗人们开始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主题。
一些著名的现代诗人如徐志摩、郭沫若、徐霞客等,以其个性化、现代化的写作风格引领了中国诗歌的新潮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政治、社会和现实生活成为诗人们创作的重要题材。
一些诗人如北岛、余光中、海子等,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量,表达了对社会变革和人生命运的关注。
21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继续多元发展。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诗歌的传播和创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
下面将为您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重要阶段。
1. 古代诗歌(先秦时期至唐代)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于先秦时期,最早的诗歌作品可以追溯到《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了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民间诗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诗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尤其是在唐代。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诗歌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宋元词和诗(宋代至元代)宋代是中国词的黄金时期,词是一种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的短诗体。
词在宋代达到了高峰,代表作家如苏轼、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元代继承了宋代的词人传统,但也有所创新,以杨万里、郑光祖等为代表的元代词人注重自然描写和社会批判。
3. 明清诗词(明代至清代)明代的诗歌注重文人雅致和宫廷风格,代表作家有文徵明、于谦等。
清代的诗歌则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代表作家有袁枚、纳兰性德等。
明清时期的词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创作水平,代表作家有杨慎、纳兰性德等。
4. 近代诗歌(清末至民国时期)清末民初是中国现代诗歌的起点,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诗歌开始出现了现代主义的倾向。
代表诗人如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他们的作品探索了新的诗歌形式和主题,对中国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当代诗歌(1949年至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诗人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代表作家如毛泽东、艾青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诗歌迎来了多元化的发展,不仅有继续传承传统的作家,如北岛、余光中等,也有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作家,如海子、杨炼等。
总体而言,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不断演变和创新。
从古代的诗经到现代的多元化创作,中国诗歌一直承载着诗人对社会、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表达,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引言概述: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为了独具特色的诗歌传统。
本文将从古代诗歌的起源开始,逐步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展示中国诗歌的独特魅力。
一、古代诗歌的起源1.1 甲骨文诗歌:甲骨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形式,其中也包含了一些诗歌内容。
这些甲骨文诗歌多为祭祀或者记念活动所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1.2 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包括了《风》、《雅》、《颂》三部份,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
1.3 汉赋:汉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较为独特的诗歌形式,以辞章华丽、意境深远著称,代表作品有《陈情表》、《离骚》等。
二、唐宋诗歌的繁荣时期2.1 唐诗: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唐诗以其清新优美、意境深远而著称,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2.2 宋词:宋代是中国诗歌的又一繁荣时期,宋词以其婉约涵蓄、情感真挚而著称,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3 元曲: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种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和诗歌等元素,代表作品有《西厢记》、《牡丹亭》等,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多样性。
三、明清诗歌的变革与发展3.1 明代诗歌:明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明诗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一些新的尝试,代表诗人有辛弃疾、吴承恩等,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革。
3.2 清代诗歌:清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清诗在形式上更加注重规范和规则,代表诗人有袁枚、纳兰性德等,他们的作品体现了一种儒雅的气质。
3.3 诗歌理论:明清时期也是中国诗歌理论研究的重要时期,陆九渊、龚自珍等人对诗歌的创作技巧和审美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后世诗歌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近现代诗歌的多样性与创新4.1 辛亥革命后的诗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也对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些诗人如徐志摩、郭沫若等开始尝试新的诗歌形式和内容。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中国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形式。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简要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1.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6世纪)古代中国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
最早的诗歌作品是《诗经》,是由当时的贵族精英创作的,记录了社会生活、政治事件和个人情感等方面的内容。
《诗经》被称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也奠定了中国诗歌的基本形式和风格。
在春秋战国时期,诗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如屈原、宋玉等。
他们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表达社会现实和抒发对命运的思考为主题,形式上多以五言和七言诗为主。
2.唐宋诗歌的鼎盛时期(公元7世纪-公元13世纪)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被誉为“诗的盛世”。
唐代的诗人众多,有杜甫、李白、王维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
他们的作品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形式上多以五言和七言诗为主。
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又一个高峰时期。
宋代的诗人注重细腻的表达和意境的构建,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风格。
代表性的诗人有苏轼、李清照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色和反映社会现实为主题,形式上多以七言和九言诗为主。
3.现代诗歌的嬗变与创新(20世纪至今)20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经历了一系列的嬗变和创新。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现代诗歌开始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诗歌形式的突破。
代表性的诗人有徐志摩、胡适、艾青等。
1949年以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诗歌创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然而,在这个时期,一些诗人仍然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北岛、余光中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阶段。
诗人们在创作中更加关注个人的内心体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语言形式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诗歌发展史简述
艺术起源于劳动。
诗歌同样也起源于劳动。
鲁迅先生说:
先民在劳动中,为了协调动作,消除疲劳。
“其中一个叫‘抗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
(《门外文谈》)
从集体劳作的节奏中直接孕育降生的初民文学可以说是中国最原始的诗歌。
早期的诗歌伴随着歌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尾,投足以歌八阙”。
(《吕氏春秋·古乐》)这种传统一直贯穿于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中。
进行诗歌创作不仅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而且还要有人生意识、空间意识、社会意识和民族意识,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与传统进行纵横思考,对当前的现实生活也要进行哲理的思索。
为此,我们对中国诗歌发展史要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脑中要形成一个大概的轮廓。
下面我们分几个阶段进行简要阐述:
一、先秦诗歌
(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约五百多年的历史。
全集分风、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子曰:
《诗》三百,一言蔽之,曰:
思无邪。
”如《关睢》,这是一首民间情歌,用起兴的艺术手法着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写青年男子思恋少女,感情真挚大胆。
由于此诗思想、艺术性都很强,且为《诗经》之首篇,故历来均受重视。
(二)屈原《离骚》
《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伟大的一首抒情诗,在我国诗史具有独特地位。
《离骚》篇名之意,据汉代班固所释为:
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
全诗共373句,2490字。
两千多年前,有这样的鸿篇巨制,确为我国诗史上之骄傲啊。
屈原的代表作除此外,还有《九歌》、《天问》等。
二、秦汉诗歌
我国的诗歌发展至汉魏之间,出现一个新的局面,主要是乐(yue)府诗、民间歌辞与文人五言诗。
(一)乐府:
乐府原为秦时设置的音乐机关,后经汉武帝充实编改,其任务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辞等;魏晋六朝,乐府则是指带有音乐性的诗体,逐步转变为一种新的诗体的名称。
唐时的乐府是相对于近体诗与一般五七言古诗而言的另一种比较活泼质朴的诗体,“感于衰乐,缘事而发,”具有现实主义传统。
宋元之后,凡属合乐之,如词、散曲均可称为“乐府”。
(二)汉乐府诗:
它主要包括四类作品:
1、"郊庙歌辞;
2、"相和歌辞;
3、"鼓吹曲辞;
4、"杂曲歌辞。
乐府民歌是在《诗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诗经》有共同之处。
可以说《诗经》又向前发展了。
三、魏晋南北诗歌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五言诗发展的全盛时期,而且开始形成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诗体,主要有建安体、正始体、永嘉体、陶体、谢体、永明体等。
在此不作详细论述,我们简略谈谈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
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寻阳柴桑人。
其诗的内容尤为丰富,通过对农村田园生活之吟唱,表现躬耕田亩的种种体验与坚持崇高理想的斗争精神,出污泥而不染,并向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提出抗议。
他开创中国的田园诗,把田园看作是一片纯情的净土,歌颂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表现其自然天籁与美好。
陶渊明具有敏锐的领悟力,生存在那与大自然距离很小的环境中,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出见一辙,对它歌颂咏唱,以至于复归自然。
如他的《归园田居》“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表现一种深远的竟境。
南北朝的诗歌形式,上承汉魏,下开唐宋,在民间歌辞的基础上,经过许多诗人的努力,逐步形成各种诗体,成为一个重要的诗体过渡时期。
四、唐代诗歌
唐代是我国诗史上的黄金时代,各体诗歌全面成熟。
三百年间,诗才辈出,作品繁多,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诗坛上万紫千红,百花争艳。
(一)初唐时期——准备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
(二)盛唐时期——顶峰期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
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在他们的笔下,无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古风歌行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洒》;杜甫的《三吏》、《三别》等等。
(三)中唐与晚唐时期——发展与成熟期
在中晚唐时期,诗人各有成就。
但成绩最卓著的要数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并亲自参加领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中晚唐诗人较著名的还有:
韦应物、刘长卿、韩愈、孟郊、柳宗元、李贺、李商隐、杜牧等。
五、宋代诗词
词起源于唐代。
宋词是我国诗史上又一高峰。
北宁著名的词家有晏几道、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等。
苏轼(号东坡),北宋最有名的文学家,诗、词、散文都写得很好。
苏词题材广泛,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风格亦多样,但其主体风格是豪放的。
他不仅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而且也用来表现爱国激情和反映农村生活,代表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怀子由》、《念奴娇·赤壁情古》,表现诗人对理想之执着与追求,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颂和热爱以及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向往,感情奔放,联想丰富,笔力豪迈,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成为豪放派词家的典范作品。
南宋著名词人是张孝祥、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姜夔……。
宋代著名诗人是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杨万里、范成大、陆游、文天祥,其中以陆游和苏东坡的成就最高。
陆游是一个多产的诗人,一生写了9300多首诗,他的不少诗篇洋溢爱国主义豪情,激越悲壮,雄浑豪放,在宋代诗坛上独树一帜。
代表作如《关山
月》、《金错刀行》、《书愤》、《示儿》等,充分表达了他对南宋王朝忍辱苟安的愤恨和祖国命运的关怀。
他的诗不论在当时或对后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六、元曲、杂剧
元代是散曲和杂剧兴盛的时代。
元代散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马致远是元代散曲之大家,很有影响,其作品多写怀才不遇的悲愤或羁旅飘泊的痛苦,代表作如《双调·夜行船》(秋思)、《天净沙》(秋思)等。
“枯藤老树皆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马致远的确善于摄取自然景物,融羁旅飘泊之情于萧瑟荒芜之景,强烈烘托出“断肠人在天涯”的秋思情绪,情调虽感伤,艺术手法却很高,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元杂剧的代表作家是关汉卿与王实甫,代表作分别为《窦娥冤》和《西厢记》。
七、明清诗歌
明清两朝是戏曲和小说兴盛的时代。
较有成就的诗人如:
高启、于谦、戚继光、俞大猷、顾炎武、陈子龙、夏完淳、吴伟业、王士祯、纳兰性德、袁枚等人。
新诗的发展离不开对旧体诗词的借鉴。
创作新诗应当全面继承和发展几千年来中国古典诗词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优良传统,努力创造发扬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诗的民族形式。
在此对我国诗史只作了一个简要介绍,理出一个基本脉络构想,还有待不断充实、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