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突水事故案例分析
3 水害事故案例

• 二、大兴煤矿概况
• 大兴煤矿位于梅州市的兴宁市黄槐镇,在兴宁 市和平远县交界处,南距兴宁市44km,北距平 远县22km,东南距梅县64km。 • 1.矿井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 大兴煤矿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含煤地层,地层 走向东西,倾向南,倾角55~75°,平均65°, 属极倾斜煤层。井田范围东以F16断层为界,西 以F1断层为界,上以-180m隔水外,东翼-400m石门以东150m处,也发生过 四煤大规模抽冒,其抽冒煤量约3000t,抽冒 后,在-360m水平巷道向下能看见宽8m、深10m 的大坑,向上可看见2~3m的抽冒带,2~3个 月后,该地点再次发生抽冒,原塌陷大坑被抽 冒的四煤所充填,且塌陷的煤较潮湿。
• 上述资料证明在-400m石门以东150m范围的四 煤层在-290m以下各水平开采时,都发生了大 量的抽冒现象,使-290m至-180m防隔水煤柱被 破坏。 • 4、透水地点的认定 • 专家分析认定,水害事故的透水点在矿井东翼 -400m石门东150m附近的-290m水平四煤层,其 主要依据是: • ①事故前该区域开采强度大 • 矿井西翼小断层发育,且瓦斯较大,煤层较硬, 开采规模不大;矿井中部煤层厚度较薄,不便 于开采;而矿井东翼煤层倾角大(60~80°)、 厚度大、煤层松散、易塌落,是该矿的主要采 煤区,而且开采强度一直很大。
• ③该区域离F16断层较近,小断层发育、煤层倾 角大易抽冒
• 据水害矿井生产资料证实,东翼-400m石门以 东150m处距离F16断层仅100m左右,F16断层为 逆断层,断距90m,该处-290m水平的四煤小断 层发育,煤层比较松散,且此处四煤倾角是全 矿井最大的地方,平均煤层倾角达75°左右, 近似直立,易抽冒。 • 由于各水平煤层均已发生抽冒,以致-180m水 平至-290m水平防水隔煤柱被抽冒破坏,导通 了原四望嶂矿区+262m至-180m水淹区积水,造 成水淹区积水溃入大兴煤矿。
煤矿水害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四、防范措施 1、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业务 素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措施施工。 2、严格交接班制度管理,必须把当班存在的问题和 隐患向下一班交接清楚。
第四章:高压浆液伤眼事故
某年 10 月 17 时两点班,许某在二七下段轨道对超前探 钻孔封孔,准备冲洗管路对高压管路泄压时,被管路内参与高 压浆液喷伤眼睛。 一、施工地点概况 二七下段轨道服务二七下段采区运输、通风,该采区主 要含水层为二1煤层底板L8灰岩,L8灰岩含水层平均厚8.5m, 水压 1.9MPa 。上距二 1 煤层底板平均 18.5m ,为保证二七下段 轨道安全掘进,探明前方煤层赋存情况,不误揭煤层、断层, 需进行超前探钻。二七下段轨道超前探钻 6 钻场布置在通尺 200m处,共设计 4个超前探孔,已施工结束 3个,正在施工的 6-4钻孔方位角76°,倾角-12°,设计孔深90m。
3、抢险救灾经过
10时35分,发现断层面有出水是,张某向当班班长 王某汇报,由于水量较小,没引起王某重视,王某仍安排
人员到巷道掘进头清理矸石;到11时水量突然增大,王某
立即带领当班人员撤出施工地点。并安排开泵工张某开动 最低处的两台90KW排水泵,同时让掘进工李某通知西水仓 开泵工冯某,冯某将西水仓内的两台90KW排水泵启动后撤 出;11时08分,冯某撤出时东水仓已被淹没,水向西水仓 内流去;11时10分,矿领导要求东南区作业人员全部撤离 到东南区大巷上平道,11时30分,东南区全体作业人员全 部撤离到东南区上平道。
第三章:注浆软管脱扣伤人事故案例分析
某年10月16日八点班某矿在11021工作面下顺槽12号钻场对12-7 钻孔注浆时注浆软管与孔口注浆钢管脱扣,注浆软管在高压浆液的 作用下猛烈横劈,打在正在孔口观察注浆情况的宋某右腿上,造成 轻伤事故。
煤矿事故案例解析

煤矿事故案例解析引言煤矿事故是一种常见但极为严重的工业安全问题,经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通过对煤矿事故案例的解析,可以深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的煤矿事故案例为例,分析其原因,探讨事故预防措施。
案例一:排水系统故障导致煤层突水案例描述某煤矿的排水系统存在漏水问题,但相关部门并未及时修复。
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大量水渗入煤层,导致煤层突水,给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原因分析1.排水系统的维护保养不及时:煤矿排水系统是防止矿井积水的重要设施,如果排水系统长期存在漏水问题却不进行修复,就容易导致排水能力下降,无法及时排除井下积水,从而增加煤层突水的风险。
2.对降雨的预警不足:煤矿管理部门对于降雨的预警不足,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导致无法在降雨来临前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增加了突发事故的发生概率。
预防措施1.加强排水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修复漏水问题,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2.建立降雨预警机制:与气象部门合作,建立科学可靠的降雨预警机制,及时获取降雨信息,提前做好矿井的防水工作,减少突发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煤粉气体爆炸引发火灾案例描述某煤矿的煤粉气体泄漏引发了一次严重的爆炸事故,火灾瞬间蔓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原因分析1.煤矿通风系统不完善:煤粉气体泄漏主要是由于煤矿通风系统的不完善,导致气体积聚在矿井中。
一旦有火源或者静电火花引发火灾,就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2.煤矿安全管理不完善: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没有进行有效的煤粉气体泄漏监测和预警,缺乏及时采取措施的能力。
预防措施1.完善煤矿通风系统: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改造和优化,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加强对通风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2.建立煤粉气体监测预警系统:引入煤粉气体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煤矿中的煤粉气体泄漏问题,以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山西煤矿工程透水事故案例分析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 4.19 ”重大水害事故事故经过:事故区域404盘区8#煤层在掘进2446运输巷5446风巷及一开切眼和二开切眼期间采取直流电法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超前探放水布置对上覆7#煤层探水硐21 个施工探放水孔44 个,其中有14个钻孔打通采空区,已排放上覆层积水12800用,针对复杂的老空积水情况,虽然进行了超前探放水工作,但其探放水钻孔密度,深度不够,2015年4月19日中午12点,突水点附近唯一幸存者综采一队支架工袁乐义与其他1 0名旷工开完班前会后入井,1 3点到达工作面,14点在工作面机尾部位开始向机头割煤,割完一刀煤采煤机返回机尾后,王智勇、王维东、张宝成开始换截齿,他与薛燕飞顶支架,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去5446回风巷小便,2015年4月19日18时50分,袁乐义突然听到工作面后方轰隆隆的顶板垮落声,并伴随着哗哗的水声,他回头看到水从老塘翻腾出来,高过刮板输送机0.3m 左右,他就高喊透水了,快跑,他赶紧沿5446 风巷往外跑,最后从回风联络巷跑了出来,与此同时,在转载机处的钟利兵、李永兴也察觉到异常,听到工作面跟班队长的警报后,立即沿2446运输巷往经404盘区机轨合一巷跑出来,透水后8446综采工作面切眼2446 运输巷全部及5446风巷距工作面31m巷道全部过水,1032标高以下巷道全部被淹,事故区域共有作业人员31 人,其中7 人安全撤离,24 人被困。
据事后分析,这个透水冲击力大,破坏力强峰值透水强度达57000m3/h 。
事故直接原因:经调查分析认定,事故直接原因是对8446 综采工作面上覆老空积水和回采过程中出现的透水征兆,未采取有效措施,而随着工作面继续回采,悬顶面积不断增大,在上覆岩体和7#煤层老空积水体共同压力作用下,顶板瞬间冒裂垮落导致大量老空积水突然溃出,造成事故发生。
事故间接原因:1 、未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矿井探放水设计不规范,审批把关不严格,措施不完善,对上覆采空区只设计用单一钻孔探查,存在漏探区域,对8446 综采工作面上覆7#煤层采空区的积水未探测到位的情况下,没有制定加强探测措施和补充探查方法;探放水队人员数量配备不足,没有实现探掘分离;探放水孔施工验收制度不规范。
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霄云煤矿9·10突水事故调查报告

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霄云煤矿“9·10”突水事故调查报告2018年9月10日22时45分,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霄云煤矿1313采煤工作面底板渗水,出水量约10m3/h。
后水量逐渐增加至1500m3/h左右,峰时突水量达到3673m3/h,至9月11日21时56分,矿井中央泵房失守,造成淹井事故。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566.14万元,无人员伤亡。
事故发生后,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济宁市委市政府、鲁西监察分局、市国资委、市煤炭局、金乡县委县政府等领导先后赶赴现场对应急处置抢险工作安排部署,要求确保人员安全,科学有效处置,查明原因,举一反三,落实防范措施。
济宁市政府成立由张胜明副市长任组长、济宁市有关部门和鲁西监察分局、济宁矿业集团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挥煤矿抢险和恢复生产工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2018年9月28日,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鲁西监察分局组织济宁市煤炭局、济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单位成立了霄云煤矿“9·10”突水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
事故调查组下设技术组、管理组、综合组。
事故调查组坚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注重实效”原则,通过调查取证、科学分析,查清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认定了事故的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制定了防范措施。
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一)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概况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矿集团)是市属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省内现有煤矿8对,设计生产能力800万吨/年,水文地质类型均为中等。
济矿集团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鲁)MK安许证字〔[2005]Q2-033〕,有效期至2020年9月13日。
济矿集团设有生产技术部、机电技术部、调度指挥中心、地测资源部、安全监察局等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设地测副总工程师1名,分管煤矿防治水工作;地测资源部设2名技术管理人员,分管措施审批和现场技术管理、指导等工作。
水灾案例十大

十大水灾事故案例1、2011年6月20日,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三都镇都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目前已发现5人死亡。
该矿为私营企业,属资源整合技改矿井(由4处煤矿整合而成),整合技改建设工程于2010年11月验收,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矿井证照齐全。
事故发生后,该矿未按规定报告事故情况,在自行抢救无望的情况下,该矿东风井承包人及其他管理人员全部逃逸,并带走包括下井人员记录等在内的全部图纸和技术资料,给事故救援和人员核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事故原因:一是非法承包。
2011年春节后,该矿将东风井非法承包给他人经营管理,单独设一套管理机构。
二是超深越界非法开采,发生事故的区域在该矿采矿许可范围之外。
防范措施:加强对井下队组的管理,防止越界开采。
2、2011年6月21日,辽宁省抚顺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老虎台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人死亡。
该矿为国有重点煤矿,核定生产能力260万吨/年,证照齐全有效。
事故原因: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煤过程中导透上部老空积水。
防范措施:采掘工作面提前进行探放水工作,杜绝采掘过程中发生突水事故。
3、辽宁凤祥煤矿“5·4”特大透水事故:2000年5月4日,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牛心台镇凤祥煤矿当班下井工人14人,分别在左四路、左六路、左七路作业。
早7时30分,班前会后工人入井,四路、六路掌子头各打3个炮眼,放一遍炮,大约出5、6车煤,当干到上午10时50分时,正在左四路斜上采煤工作面用锹往独轮车上装煤的工人李庆平,突然发现煤冲着他来,并感觉到有一股约五六级大的凉风扑来,他就边喊人边同在左四路作业的鞠洪敏、吴有林一起朝井上跑。
途中,碰到带班班长李玉久,告诉李工作面出水了,李想通知左六路和左七路作业人员撤退时,已经来不及,水已上涨至+120米。
井下10人无一人生还。
事故原因:(1)凤祥煤矿在没有准确掌握原牛心台煤矿采动过南沟小河保安煤柱和其他记载较全的井巷工程平面图的情况下,越界冒险蛮干,乱采乱掘。
贵州思南县天池煤矿“12.12”特别重大透水事故分析

贵州思南县天池煤矿“12.12”特别重大透水事故分析2004年12月12日10时30分,贵州省思南县天池煤矿发生特别重大透水事故,造成21人死亡,15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783万元。
一、天池煤矿基本情况(一)矿井概况天池煤矿为私营股份合作制企业,位于贵州省思南县风云乡龙坪村和许家坝镇潘家坨村境内,年产能力3万吨,矿长冉朝江,持有有效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
该矿分老井和新井两个生产系统,两个生产系统各自独立核算,此次事故发生在新井。
新井位于许家坝镇潘家坨村赶二窝,于2001年8月经思南县煤炭局和国土资源局批准、由19个股东(其中四人是老井的股东)投资建设,作为天池煤矿,拟定在新井与老井贯通后,将老井改做风井,新井作为主井。
新井建设前未经安全论证,没有设计方案,没有安全设施设计。
2003年1月新井暗斜井井底揭穿煤层后开始布置运输大巷,之后边掘进通风巷道,边开始采煤,采用巷道式采煤方式,手稿落煤,木点柱支护。
2004年11月新井与老井贯通,发生事故时正着手扩巷工作。
由于老井在枫芸乡境内,新井在许家坝境内,为落实管理责任,县政府曾于2003年11月19日决定,老井和新井在未贯通前分别由枫芸乡政府和许家坝镇政府负责管理,贯通后,天池煤矿由许家坝镇政府全面管理。
(二)水文地质情况矿区位许家坝向斜的北东段,井田内无大河、山塘,地表水主要源于大气降水;地下水受断裂构造及可溶性岩层及可溶性岩层的化学成分、岩性结构的影响,其构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地下岩溶含水系统十分复杂,含水不均一。
岩性均为石灰岩,主要含岩溶裂隙水和岩溶溶洞水。
地下水较为丰富且具有承压性。
天池煤矿井田内可采煤层一层,煤层平均厚度0.83米倾角10~20度,煤层稳定,现剩余可采储量12.2万吨。
矿井涌水量:事故发生前矿井涌水量约50立方米/天。
(三)矿井防治水情况新井制定有防治水制度,但没有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没有具体探放水措施,缺乏必要的防治水技术手段,没有专用探放水设备,平时仅用电煤钻打4米深的钻孔探水。
内蒙古新上海一号煤矿突水事故原因分析报告(12.28)

表3
Z7
Z6
1778
1300
(4)15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 15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下距21煤约95m,富水性弱。 共有2个观测孔,Z12孔11月27日以前水位上升,11月28日以后水
位下降;Z13孔11月28日以前水位下降,11月28日以后水位上升,原因
是井下水位已高于该孔水位,出现倒灌。 水位异常变化说明该含水层与突水水源之间存在水力联系。
汇报主要内容
一、矿井概况 二、水文地质条件 三、突水巷道及突水过程 四、突水水源分析 七、事故教训 八、防范措施 九、专家分析 十、111084工作面突水
五、突水前的工作
六、11.25突水原因分析
情况汇报
十一、二起突水事故比较
新上海一号煤矿隶属上海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双维投资管 理公司和山东能源临矿集团在内蒙古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共同出资建设
出水前后直罗组含水层水位变化情况
水文孔 编号 Z1 Z3 Z10 到出水点 平面距离(m) 3068 1817 812 00累计下降3164mm。 11月27日以前无异常,28日后开始下降,平均下降速度170mm/d,至12月21日16: 00累计下降4010mm。 11月27日以前无异常,28日后开始下降,平均下降速度47mm/d,至12月21日16: 00累计下降972mm。 水位变化情况 11月29日以前无异常,30日开始水位下降,平均下降速度167mm/d;至12月21日16:
1.92 1.35 0.61 0.021 0.08 1.72 1.25 0.83 1.25 0.0580 弱 0.0007 0.0027 弱 弱 0.1001 中 等
地 质 及 水 文 地 质 综 合 柱 状 图 图2
Z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
事故的直接原因 由于对水患威胁重视不足,防治水措施落实不到位, 由于对水患威胁重视不足,防治水措施落实不到位, 导致徐、 导致徐、奥灰水通过隐伏构造引发的特大突水灾害 事故。 事故。
事故的主要原因 1.技术管理不到位 1.技术管理不到位 虽历经三次突水,也聘请了有关专家对9 虽历经三次突水,也聘请了有关专家对9 层煤开采进行了论证, 层煤开采进行了论证 , 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措 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了批复, 施 , 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了批复 , 但有些主要 措施没有得到具体实施。一是没有对9 措施没有得到具体实施。一是没有对9层煤底 板进行探查; 二是对逢掘必探、 板进行探查 ; 二是对逢掘必探 、 先探后掘理 解为只探断层和破碎带,不符合规定要求。 解为只探断层和破碎带,不符合规定要求。
3 层残余煤划分为两个采区开采 ( 事故地点为一采区 ) , 层残余煤划分为两个采区开采( 事故地点为一采区) 其余煤层尚未开拓开采。 其余煤层尚未开拓开采。该3煤层原始平均厚度8米左右, 煤层原始平均厚度8米左右, 煤 层 倾 角 一 般 为 20 度 左 右 , 复 采 厚 度 0.8-4.0 米 。 该矿所在井田1958 年大跃进时期国家曾进行露天开 该矿所在井田 1958年大跃进时期国家 曾进行露天开 采,由于经济技术不合理,未开采成功,在地面形成许 由于经济技术不合理,未开采成功, 多露天坑。 地面最高标高+60米 多露天坑 。 地面最高标高 +60 米 、 露天坑底最低标高 +46.5 米 , 坑内部分区域常年积水 , 成为农民的养鱼鱼 46. 坑内部分区域常年积水, 塘。矿井正常涌水量每小时22立方米,最大涌水量每小 矿井正常涌水量每小时22立方米, 时29立方米。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事故发生 29立方米。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 前 , 该区域连降暴雨 , 降雨量 411毫米 , 比 2002 年同期 该区域连降暴雨, 降雨量411 毫米, 2002年同期 ( 174 毫米) 增加 236% , 4 号露天坑内积水约10 万立方 174毫米 ) 增加236% 号露天坑内积水约 10万立方 米。
木石煤矿“7.26 溃水事故示意图一 木石煤矿“7.26”溃水事故示意图一
木石煤矿“7.26” 木石煤矿“7.26”溃水事故1时40分左右,木石煤矿正值中、夜班交接 26日21时40分左右,木石煤矿正值中、夜班交接 班期间,矿值班人员倪家启、陈芳太接到电话汇报井下发 生透水,随后二人一边通知井下撤人,一边换衣下井,同 时安排机电人员切断电源。当罐笼下至码头门上部时,发 现水位已上升至码头门(井底标高-38),随即升井,并 现水位已上升至码头门(井底标高-38),随即升井,并 组织其他人员赶到一采区立风井观察水位情况。 当下到一号风门和二号风门时,一号风门已推不开, 二号风门处顶板冒落,污泥堵塞已无法行人,随即上井, 此时,矿井一采区运输大巷全部被淹,井下水位升至-36 此时,矿井一采区运输大巷全部被淹,井下水位升至米。井下溃水后,地面4 米。井下溃水后,地面4号露天坑和砖瓦厂内出现二个塌 陷坑,其位置分别位于木石煤矿越界掘进的+20 陷坑,其位置分别位于木石煤矿越界掘进的+20
4.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到位, 4.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到位,特别是对水 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到位 害防治的预防和避灾没有进行细致的教育 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差,在迎头已突水的 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差, 情况下,思想麻痹, 情况下,思想麻痹,且在有人督促撤离的 情况下,对水害的威胁认识不足, 情况下,对水害的威胁认识不足,仍不撤 造成10人被堵。 人不听劝阻, 10人被堵 离,造成10人被堵。另3人不听劝阻,执意 砸开风桥密闭进入危险区救人,导致被困。 砸开风桥密闭进入危险区救人,导致被困。
章丘市琅沟煤矿“11.17” 章丘市琅沟煤矿“11.17”突水事故
一、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
2001年11月17日21时40分 2001年11月17日21时40分,济南章丘市琅沟煤矿 933采区9333⑷穿采溜子道工作面发生突水事故, 采区9333 933采区9333⑷穿采溜子道工作面发生突水事故, 造成13人被困井下。 13人被困井下 造成13人被困井下。
从矿领导的工作笔记和调查询问的情况看,矿技术 负责人也认为在3208探煤巷施工,工作面上部是4 负责人也认为在3208探煤巷施工,工作面上部是4号 露天坑,且露天坑内有积水,认为在此施工是危险 的,但存有侥幸、冒险心理。 2、事故地点开采最高标高达+35.32米,地面坑 、事故地点开采最高标高达+35.32米,地面坑 底标高为+47.5米左右(最低+46.5米),离第四系 底标高为+47.5米左右(最低+46.5米),离第四系 含水层(流沙层)只有9米,离地面露天坑底只有13 含水层(流沙层)只有9米,离地面露天坑底只有13 米左右。虽然矿上制定了只打巷道出煤,不准扩帮, 不准放仓,巷道回撤只回支护不回煤等措施,但按 一般规律,顶板垮落带已进入第四系含水层,勾通 地面积水。 3、2003年7月14日前后枣庄地区普降大雨,降 2003年 14日前后枣庄地区普降大雨,降 雨量比往年偏多,6 雨量比往年偏多,6~7月份降雨量已达411mm,使得 月份降雨量已达411mm,使得
矿井突水事故案例
1. 枣庄滕州市木石煤矿“7.26”特大溃水事故 枣庄滕州市木石煤矿“7.26”特大溃水事故 2. 章丘市琅沟煤矿“11.17”突水事故 章丘市琅沟煤矿“11.17”突水事故 3. 山东华源矿业公司“8.17”溃水事故 山东华源矿业公司“ 溃水事故
枣庄滕州市木石煤矿 “7.26”特大溃水事故 7.26”
2.矿管理人员没有严格落实防治水方案 2.矿管理人员没有严格落实防治水方案 虽已重视, 虽已重视,并经山东科技大学组织专门论 证和办公会研究,但没有真正在现场实施。 证和办公会研究,但没有真正在现场实施。 3.现场组织撤人不力 3.现场组织撤人不力 933采区9333⑷穿采溜子道工作面突水后, 采区9333 933采区9333⑷穿采溜子道工作面突水后, 现场组织撤人不力。 现场组织撤人不力。
地面4号露天坑积水水位上升1.2M,积水水面扩大, 地面4号露天坑积水水位上升1.2M,积水水面扩大, 水面覆盖到开采工作面,进一步加快了事故发生的 时间和事故造成严重性。 4、木石煤矿不将越界部分的巷道填绘在采掘 工程平面图上,隐瞒井下作业地点,提供虚假图纸, 逃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管,为事故的发生埋 下了重大隐患。 5、在雨季期间,各级部门均下达了汛期停产 指令,特别是对抗灾能力差的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的矿井,要求必须大雨期间停产撤人,但木石煤矿 置若罔闻,违法蛮干,造成事故的发生。
三、我们应从事故中吸取的教训 1.受水害威胁的矿井要抓好防治水措施的落 1.受水害威胁的矿井要抓好防治水措施的落 实 坚持水情分析制度, 坚持水情分析制度,对影响矿井安全的水患 威胁做到经常分析,采取措施,并落实兑现。 威胁做到经常分析,采取措施,并落实兑现。 要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超前预防。 要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超前预防。 对开采受承压水威胁的煤层, 对开采受承压水威胁的煤层,要加强对采煤方 法的研究和应用,编制专门防治水设计和措施, 法的研究和应用,编制专门防治水设计和措施, 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审批后实施。 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审批后实施。
山东华源矿业公司 “8.17”溃水事故
2007年8月17日,位于新泰市的山东华 源矿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溃水事故,导致 172人被堵。另外,由于同样的原因,与其 相邻的新泰市名公煤矿也有9人未及时撤离, 被堵井下。两矿共181人遇险。
一、华源矿业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华源矿业公司原为新汶矿业集团张庄煤矿。 1957年建矿,2004年3月破产重组改制为股份 制企业,共有员工6200人,设计生产能力为75 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78万吨/年,证照齐全。 华源矿业公司开拓方式为立井、斜井混合 式,现生产水平两个,分别是-210m水平和- 450m水平;开拓准备水平一个,为-860m水 平。共有4个生产采区分别为前组四采区、一采 区、八采区、九采区。
一、矿井基本情况 木石煤矿位于山东省枣庄滕州市木石镇境内,官桥 煤田北部,属于木石镇镇办集体企业。该矿始建于1971 煤田北部,属于木石镇镇办集体企业。该矿始建于1971 年,前身为谷山南井和谷山北井,为2 年,前身为谷山南井和谷山北井,为2个独立的生产经营 单位。分别复采魏庄和莱村煤矿剩余煤,1999年合并为 单位。分别复采魏庄和莱村煤矿剩余煤,1999年合并为 一个单位,设计年生产能力9 一个单位,设计年生产能力9万吨。 木石煤矿主立井井底车场标高为-38,矿井的生产水 木石煤矿主立井井底车场标高为-38,矿井的生产水 平为-38,木石煤矿采矿许可证确定的井田边界上限为 平为-38,木石煤矿采矿许可证确定的井田边界上限为 +20,下限为-225米,批准开采的煤层为第3 14、15、 +20,下限为-225米,批准开采的煤层为第3、14、15、 16、17层煤,煤矿四证一照齐全、有效。滕州市煤炭行 16、17层煤,煤矿四证一照齐全、有效。滕州市煤炭行 业办公室批复的开采上限为±0,事故发生时开采的煤层 业办公室批复的开采上限为±0,事故发生时开采的煤层 为第3 为第3层残余煤。
部分注意事项
矿井突水预兆有哪些? 矿井突水预兆有哪些? :(1 挂红;( 挂汗;( ;(2 ;(3 答:(1)挂红;(2)挂汗;(3)空气 变冷;( 出现雾气;( 水叫;( ;(4 ;(5 ;(6 变冷;(4)出现雾气;(5)水叫;(6) 顶板淋水加大;( ;(7 顶板来压;( ;(8 顶板淋水加大;(7)顶板来压;(8) 水色发浑;( ;(9 有害气体增加;( ) ;(10 水色发浑;(9)有害气体增加;(10) 裂隙出现渗水。 裂隙出现渗水。
2.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 2.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 矿井, 矿井,必须健全各种防水设施 留设防水煤柱或建立防水闸门,实行分水平、 留设防水煤柱或建立防水闸门,实行分水平、 分区隔离。按规定留设相邻矿井隔离煤柱, 分区隔离。按规定留设相邻矿井隔离煤柱,以 防突水泱及相邻矿井。 防突水泱及相邻矿井。 3.要注重强化基础 要注重强化基础, 3.要注重强化基础,狠抓落实 要配齐安全管理、 要配齐安全管理、专业技术和各类特种作业 人员,对各矿井各工种人员规定最低限额。要 人员,对各矿井各工种人员规定最低限额。 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抓好职工的安全 技术培训,特别是应急自救能力的培训, 技术培训,特别是应急自救能力的培训,提高 职工的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的能力。 职工的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