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合集下载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教材案分析例 背 景学情分析八年级历史第 21 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面对列强侵略, 中国近代许多有识之士开始了从各个方面探索挽救国家、族危亡的道路。

先是一些爱国思想家为挽救民族危亡,纷纷提出并着手实施一些主 张和措施,魏源和严复就是两位杰出的代表。

在这及其困难的条件下,许多科学家经过艰苦努力,创造了许多辉煌成就。

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便是其中突出的事例。

本课分三目内容:第一目: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介绍了詹天佑带领中国铁 路员工克服各种困难建成京张铁路的事迹。

第二目: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

第三 目: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八年级的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此外,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其认识到中国近代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

挽救民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法、《海国图志》、《天演论》中译本等知识点;通过分析、比较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在各自领域里,能够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找出他们的共性,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合理安排课本内容的顺序。

用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贯穿本课内容,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根据课文和插图中有关的资料,讲解、分析魏源的典型事迹,指导学生“照方抓药”,主动学习有关其他三人的史实;联系原始遗存的知识举例说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道理。

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赶超世界先进文化,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只要谁先进,就要向谁学。

教学 通过分析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四位文化名人的典型事迹,概括出本重点课的主题,从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点,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 分析典型事例,概括主题思想应采用的方法、手段和尺度的把握。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1)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1)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 师。那么京张铁路是如何修建的呢?
材料一:《各国联合龙灯大会》——当时报纸刊登中国 铁路遭受外国列强垄断的漫画。
材料二:当清廷要修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出后,在华势 力最大的英国志在必得,视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的沙俄 誓不相让,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如果清廷不借 外债,不用洋匠,全由中国人自修此路,双方可都不伸手。 这样,清政府就打消了求救于洋人的念头而一心自修了。
严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启 蒙思想家,是中国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 进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之一。甲午战争的失 败对他震动很大,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 西方,推行维新改革。他曾把西方资产阶级 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及自然科学知 识介绍到中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启发了 人们的思维。他的译著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 启蒙译著。他最著名的译著是《天演论》。
詹天佑为中国人争了光,他是我们 永远的骄傲!在中国近代,还有许多有 志气的中国人,他们也为我们的国家争 了光,他们也是我们的骄傲!
侯德榜——“侯氏制碱法”(揭开制碱奥秘)
纯碱的研制
(1)时 间: 20世纪20年代
(2)研制者: 侯德榜 ① 地 位: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他是中国近代化 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世界制碱工业 的权威。
(1)他们都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强烈的创新 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都向西方学习等。 (2)“向西方学习”的实质就是向先进学习, 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 (3)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成就简表》
项目
代表人物
著作
成就(或主张)
进步思想
魏源 严复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说课稿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说课稿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说课稿李伟江一、教材分析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主要介绍的是中国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赶超西方进而无数中国仁人志士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本课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主要介绍的是在詹天佑的带领下修建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并施工建设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过程,其中主要讲到在施工时遇到的困难,及取得的成就,设计了人字形路轨减缓了坡速,从而保证了行车的安全。

第二部分解开碱奥秘的侯德榜,主要介绍的是中国人在与现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碱这一化工原理方面的成就。

第三个部分是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主要介绍的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属于洋务派的魏源和维新派的严复。

二、学前分析近代的科技成就及思想文化的发展对学生来说还是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他们比较希望看到在当时国弱民困的情况下中国人自强不息,取得的世界性的成就以满足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及民族自信心。

因此学习本课要注意学生民族自信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及运用,使民族民族自豪感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同时在学习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取得这些成就的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及艰苦奋斗的学习态度,可以说这些对学生的一生都是影响比较深远的。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詹天佑、侯德榜及其代表性成就,魏源和严复的主要思想。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思想目标: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赶超界先进文化,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只要谁先进,就要向谁学。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侯德榜、魏源、严复的成就。

理解他们这些成就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述:随着鸦片战争我们中国的历史进入到近代社会。

在中国近代虽然即受到西方列强的压迫又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但是中近代的科学在前人的不断努力之下却得到了一定发展。

那么这一时期取得了哪些成就呢?启发学生思考,近代中取得的成就,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思想家魏源、严复的思想主张;掌握魏源的《海国图志》;掌握科学家詹天佑、侯德榜的科技成就;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魏源等四位历史人物的学习,找出他们共有的优秀品质,培养初步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

并学习四位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近代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们的爱国精神、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懂得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

【教学重点】四位文化名人的主张、成就、著作或主要贡献,通过分析四位文化名人的典型事迹,概括出本课的主题【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近代文化名人成功的共同原因,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近代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是个备受列强凌辱和蹂躏的国家,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抵制外来的侵略,在近代史上,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亡的活动。

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讲授新课一、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1、魏源生活时代:鸦片战争时期代表作:《海国图志》主要内容:“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强烈批判闭关锁国政策,抨击愚昧言论。

思想核心:“师夷长技以制夷”。

影响:他的主张被洋务运动实践,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优秀品质及表现:(1)崇高的爱国精神(反抗外侵);(2)良好的道德品质(讲诚信,不负林则徐重托);(3)强烈的创新意识(批判闭关锁国政策,破除轻视科技的愚昧观点)。

教师点拨:清代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

魏源是冲破闭关锁国的思想束缚,提出向西方学习掌握敌的长处,克敌制胜的,这是他爱国、进步的重要表现。

他的思想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

教师过渡:在西学热潮中,严复的贡献最大。

2、严复生活时代:戊戌变法时期代表作:《天演论》主要内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教案01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教案01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互对探究的结论,同学之间进行互助学习。
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
一、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引导学生思考:
(1)詹天佑就任总工程师后,面临哪些困难?
(2)有哪些出色的设计?
(3)从他的身上折射出哪些爱国精神?
二、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
创设情境:(学生:①日常生活中的食品、肥皂、纸张、药品等的制造,都需要一种化工原料纯碱。②19世纪中期,欧洲人已经能制造纯碱,但欧美各国垄断方法,密不外传。③一战期间,纯碱运不到中国,许多民族工业被迫停产。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创办永利碱业公司,侯德榜为总工程师。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复述京张铁路的修筑过程。
教师强调“人”字形轨道的设计原理及技术水平的突破性地位。
旧中国有洋钉、洋火、洋油、洋车子,但是洋碱这个词可没怎么用,这与一个人有关系。请同学们看本目内容,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点。然后,把它列出来。
播放视频,指导学生了解侯德榜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事迹,正确认识科学家的爱国情怀。
鼓励学生讲述名人事迹,共同感悟爱国情怀。
(崇高的爱国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等。)
反思完善
教后反思
优:学生掌握了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法、《海国图志》、《天演论》中译本等知识点;会用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贯穿本课内容,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缺:通过分析、比较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在各自领域里,能够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找出他们的共性,但是手段和尺度的把握不够.
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节选本课人物典型事例导入通过典型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欲。。
自主
探究
1、京张铁路总工程师是谁?他解决了哪些困难?铁路何时通车?
2、侯德榜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教师把学生分成三组,以刚才教师的讲述为范例,来介绍后面的三个人物。

要求:①讲清时代背景②讲清成就③感悟品质2、在学生讲述期间,教师可强调:①侯德邦一一将制碱的奥秘公诸于世,打破碱业的垄断。

"侯氏制碱法”,《制碱》。

②魏源一一生活在鸦片战争期间,参加过抗英斗争。

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的,编写《海国图志》一书。

分组合作,收集材料,整理归纳。

合作成果展示侯德榜:a.19世纪中期,欧洲人已经能制造纯碱,但欧美各国垄断方法,密不外传。

一战期间,纯碱运不到中国,许多民族工业被迫停产b.侯德榜写出《制碱》一书,将制碱的奥秘公诸于世,打破了碱业的垄断。

他又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比欧洲的制碱法,降低成本40%。

为表彰他的贝献,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侯德榜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C. 勤奋、创新和爱国的精神。

魏源:A.生活在鸦片战争期间,参加过抗英斗争。

B.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

主张学习西方的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

强烈批判锁国政策,对封建顽固派自甘落后,把西方科技视为“培养合作意识,通过收集与讲述更深刻的体会名人功绩,学习其高尚品质。

锻炼表达能力,体会学习乐趣,感情提升。

八年级上册第21课科技与思想一(定稿)

八年级上册第21课科技与思想一(定稿)
他们告诉人们要重新认识世界,所做的 是一种开创性的工作。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的内容大致可分四部分: 一、世界地理部分,介绍了许多国家的地理位置、疆域大小; 二、西方技术部分,包括军事技术、战舰驾驶和制造、铁路及火器弹药的使用; 三、西方文化部分; 四、论述中国抵抗西洋的战术战略,倡议建立译馆、船厂、炮局、并训练海军。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詹天佑铜像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詹天佑敢于创新,在险要地段设计 出“人”字形走向的路轨。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中国人想 不依靠外国 人自己修铁 路,至少也 得50年。
面对帝国主义 者的阻挠、要挟、 和嘲笑,面对十分 恶劣的自然环境, 詹天佑是怎样做的?
魏源的思想主张
1、他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 办 民用工业 ; 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 新式武器 装备 军队。 2、他强烈批判 闭关锁国 政策,对封 建顽固派自甘落后,把西方科技视为“奇 巧淫技”的愚昧言论,加以猛烈抨击。
3、编成《海国图志》 一书,系统介绍了 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 的目的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 ”。
八年级上册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
想一想 为什么鸦片战争中, 英军仅 用50艘舰船、3000名船员和 400名陆军,只以500人伤亡 的代价,就打败了清王朝几十 万的大军?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当时,西方各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建 立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国力不断壮大。 而当时清王朝自大无知,闭关锁国,腐 败无能、国家经济实力贫弱,与资本主义列 强的强大军事优势相比,自然处于被动挨打 的地位。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1.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2.20世纪上半期,在制碱工业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 家是: 3.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 4.严复翻译的著作是: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详尽的介绍西方的著作是:
6.魏源和严复的主张的共同点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学习西方的长处,改变中国的现状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梳理归纳
名称 人 物
詹天佑Βιβλιοθήκη 著作主要思想 或成就
设计修建 京张铁路
相同品质
科学 技术
侯德榜 《制 碱》
1、崇高的爱国品质;
2、强烈的创新意识;
“侯氏制碱法” 3、良好的道德品质; 4、都向西方学习等。
思想文 化
魏 源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严 复
译著《天演论》
京张铁路 青龙桥车 站詹天佑 铜像
D.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
人物一:他是广东南海人; 他是中国第一批赴美的幼童 留学生,他主持修建了滦河 大桥,他设计主持修建了京 张铁路。他是谁? 人物二,他是福建闽侯人,他 曾经以10门功课1000分的成绩 被保送留学美国,他著有《制 碱》一书。在他的指导下研制 成功新式联合制碱法被命名为 “侯氏制碱法”。他是谁?
猜一猜
沪杭高铁
《海国图志》收集的蒸汽机图
《海国图志· 火轮船说》
畅所欲言
“师夷长技以制夷” 是什么意思?他的思 想在中国探索近代化 过程中的哪一事件中 得以实践?我们应该 如何评价魏源的思想?
个人简介----
近代著名 思想主张---启蒙思想 家、翻译 优秀品质---家严复
历 史 人 物 档 案
严复和他的 主要译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知识梳理
识记近代科技及思想文化方面人物 及成就,理解他们具有的品质。
著 作 主要思想 或成就 相同品质
名称 人 物 科学 詹天佑 技术
设计修建 京张铁路 1、崇高的爱国品质; “侯氏制碱 2、强烈的创新意识; 碱》 法”
侯德榜《制
“师夷长技 3、无畏的探索精神; 魏 源《海国图志》 以制夷” 思想 4、良好的道德品质。 文化 译著 “物竞天择 严 复 《天演论》 适者生存”
著作
《海国图志》
译著《天演论》
看图说史:
魏源像
事迹成就----
魏源
历 史 人 物 档 案
近代著名 启蒙思想 家、翻译 家严复
严复
自主学习三: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三
近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要求:(1)结合课本独立审题思考 1分钟;
(2)组长带领本组成员讨论2分钟; (1)请把材料二人物 (3)每组2号同学作好记录,准备发言 的成就与材料一对应 起来。
克服的困难 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技术力量薄弱
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工程,设计“人”字形路轨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侯氏制碱法”
时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化学家
成就 著作 意义
20世纪20年代 侯德榜 《制碱》
打破碱业的垄断
制出纯碱,制碱方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看图说史:
事迹成就----
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 詹天佑图片
自主学习(一):科技成就
阅读课本112—113页第一、二子目录,圈出下列表格答案,做 好批注,并尝试记忆,3分钟后提问 京张铁路 时间(起至) 总工程师 克服的困难 艰难工程 意义 “侯氏制碱法”
时间 化学家 成就 著作
意义
时间(起至) 总工程师 艰难工程 意义
京张铁路 1905年——1909年 詹天佑
材料二:
一书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思想在中国探索
(2)编写《海国图志》
近代化过程中的哪一
事件中得以实践?
自主学习三
近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3)《天演论》中提
出了怎样的进步观点? 产生了什么影响?在中 国探索近代化过程中的
材料二:
哪一事件是这一主张的 实践? (4)我们从材料二中
人物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戊戌变法中得以实践。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4)我们从材料二中人物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参考答案:挽救民族危机的爱国精神;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詹天佑京张铁路
科技
侯德榜“侯氏制 碱法” 魏源《海国图志》 思想
严复《天演论》
爱 国 创 新 勇 于 探 索
课堂检测
完成练习册P98-99页 第21课第1-12题 要求: (1)合上课本,独立完成; (2)注意答题格式规范,字体工整; (3)下课时以小组为单位上交。
(2)编写《海国图志》一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思想在中国探索 近代化过程中的哪一事件中得以实践?代表哪一阶级利益? 参考答案:学习列强的长处,来抵御列强的侵略(师夷长技以制 夷)。洋务运动中得以实践。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3)《天演论》中提出了怎样的进步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在
中国探索近代化过程中的哪一事件是这一主张的实践?代表哪一阶 级利益? 参考答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詹天佑铜像
历 史 人 物 档 案
侯德榜
自主学习(二):思想文化成就
阅读课本113—114页第三子目录,圈出下列表 格答案,做好批注,并尝试记忆,3分钟后提问
思想家 时期
重要主张
魏源
严复
著作
思想家
时期
魏源
严复
鸦片战争时期
戊戌变法时期
重要 主张
“师夷长技 以制夷”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自强保种”,救亡图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