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课件1)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PPT优秀课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PPT优秀课件

出发时间:1926年
主战场:湖南、湖北
英雄部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背景:1927年, 蒋介石 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性质 代表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利益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昌起义 地点:江西省城
时间:1927年8月1日(后来定为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
上面这首诗歌颂了左宗棠收复新疆、开发新疆的功绩。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大战
爆发时间: 1894年(甲午年)
致远舰管带: 邓世昌
➢《马关条约》
签订时间: 1895年 内容:割让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赔款 白银二亿两 允许 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增辟 通商口岸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会议名称:党的“一大” 中央局书记:陈独秀
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 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了。
第11课 北伐战争
➢黄埔军校的建立
领导人: 校长 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
意义:国共第一次合作,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北伐胜利进军
对象: 吴佩孚 、孙传芳 、 张作霖 三个军阀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列强侵华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 1856——1860年
➢火烧圆明园
侵略者: 英法联军
➢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总面积: 150多万平方公里 《瑷珲条约》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
《北京条约》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
《勘分西北界约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
人物
代 表
胡适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案)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案)

备课人:王建辉温故知新:1.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

他就是我国清末状元实业家() A.李鸿章 B.詹天佑 C.张謇 D.左宗棠2.“可怜辉煌一时的大生纱厂……”,该省略处最恰当的话是()A.一战时期获得进一步发展 B.好景不长,最后负债累累而被吞并C.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 D.在张謇的管理下迅速发展3.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总的来说()A.是比较落后的 B.是比较先进的 C.重工业发展比较迅速 D.五四运动之后4.中国近代工业主要集中在什么部门()A.手工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农业5.中国的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最主要的原因是()A.参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战争物资 B.战争迫使列强与中国和睦相处C.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D.一战期间,中国发现金矿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詹天佑、侯德榜两位科学家的主要贡献和魏源、严复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2.学习这些科学家和思想家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了解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这四位名人的典型事迹学习难点:从四位名人的事迹中提炼出他们的爱国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找出最能说明问题的具体材料。

如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和严复的爱国精神表现何处?2.指导学生列表说明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导入新课:近代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是个备受列强凌辱和蹂躏的国家,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抵制外来的侵略,在近代史上,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亡的活动。

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第一部分: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112页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内容:史料补充:詹天佑大学期间,专攻铁路工程,成绩优异。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ppt课件: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1)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ppt课件: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1)

清代启蒙思想家,近代中国 “正眼看世界”的先驱者之 一。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 (P113---P114)
生活时代 鸦片战争时期
代表作品 《海国图志》
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像
《海国图志》的内容和 内编容写系目统的介各绍是了什南么洋? 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 编写目的是“师夷长技 以制夷”。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魏源的 思想?
1877年3月,严复到英国后……尽 管严复抱着学习海军知识的目的来到英 国的,然而到了英国之后,使他感兴趣 的不是西方军事知识和技术,而是资本 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和学术文化思想。
《天演论》自序:“是以生今日者,乃 转于西学......讨论国闻,审敌自镜之 道,又断乎不如是也,赫胥黎氏此书所 论,与吾古人有甚合者。且于身强保种 之事,反复三致意焉。”
詹天佑为中国人争了光,他是我们 永远的骄傲!在中国近代,还有许多有 志气的中国人,他们也为我们的国家争 了光,他们也是我们的骄傲!
侯德榜——“侯氏制碱法”(揭开制碱奥秘)
纯碱的研制
(1)时 间: 20世纪20年代
(2)研制者: 侯德榜 ① 地 位: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他是中国近代化 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世界制碱工业 的权威。
材料三:京张铁路工程难度极大,特别是居庸关、八 达岭一带尽是悬崖峭壁,坡度很大。
材料四:1905年,清政府任命他为修筑京张铁路的总 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出后,帝国主 义分子嘲笑说,中国会修建这条高难度铁路的工程师“还 没有诞生”,并叫嚷“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修建(京张) 铁路”“是白日做梦”。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 师。那么京张铁路是如何修建的呢?
材料一:《各国联合龙灯大会》——当时报纸刊登中国 铁路遭受外国列强垄断的漫画。

LS-8-022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LS-8-022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导学案设计
题目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课时
1
学校
星火
一中
教者
王影
年级
八年
学科
历史
设计
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
时间
2012年月日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使学生了解从新式学堂的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和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史实;了解中国近代后期,在文学艺术领域里,涌现出以鲁迅、郭沫若、赵树理、丁玲、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一批巨匠;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成为进步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②引导学生分析民国时期时代特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协作精神;指导学生归纳本课文艺成就,提高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重点
①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的教育改革;②民国时期进步的文学艺术家。
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
学习方法
小组




引导学生回顾近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及社会变革。教师小结,引出新课:中国人被卷入历史的洪流当中,想生存、发展下去,只能自强以适应社会的改变,那杰出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科举制自隋朝就一直是我国的选官制度,设疑:晚清的八股取士制度能否适应当时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晚清政府迫于形势,迈出近代教育改革第一步,这是本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演示图片,教师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指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文艺成就,创制表格,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人教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人教版

蔡元培
传统的私塾
科举制度创于隋朝,唐 代进一步完善。明代,形成 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文体 采用死板的八股文,考试内 容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 题,不允许考生有自己的见 解,是明清文化专制的集中体 现。它禁锢人们的思想,阻 碍科学文化的发展,其消极 作用已占主要方面。1905年 清光绪年间终被废止。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新式教育的开端 讴歌光明、鞭笞黑暗的文学家、 艺术家
阅读课本P117第一段内容,回忆 封建时代的教育制度、选官办法、教育 内容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新式教育在这个时候能迈 上新的开端?
古代科举制度 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 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
3.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
《李有才板话》
赵树理(1906—— 1970),原名赵树礼, 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 艺术家。1937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他的作品乡 土气息浓厚,有一种新 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 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 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 的文学流派。
4.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丁玲,现代女作家。原名 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 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 等。湖南临澧人。1948年完成 了反映土改运动的优秀长篇小 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 被译成多种外文。1951年获斯 大林文学奖。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 国文学、革命家和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 的奠基人之一。
2.郭沫若:
历史剧《屈原》
《女神》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 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 (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叫 “沫水”和“若水”)。四川 乐山人。中共党员,曾任中 国科学院院长,为现代著名 文学家、史学界权威人士, 蜚声国际,致力于世界和平 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 家、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 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 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和著 名的革命、社会活动家。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备课人:王建辉温故知新:1.1926年,中国自主研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荣获金质奖章,它的发明者是( )A .侯德榜B .詹天佑C .李四光D .华罗庚2.八达岭长城脚下的青龙桥车站,矗立着一座青铜雕像。

他背靠雄伟的万里长城,面对巍峨的崇山峻岭,面容刚毅,目光注视着前方的京张铁路。

你认为这座铜像是( )A .侯德榜B .詹天佑C .李四光D .华罗庚3.面对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一位爱国思想家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编著了一部书。

此书是( )A .《天演论》B .《权界论》C .《四洲志》D .《海国图志》4.严复“物竞天泽,适者生存”的思想为哪一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A .《狂人日记》B .《鲁迅全集》C .《阿Q 正值》D .《野草》 5.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什么?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从新式学堂的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和科举制度废除的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以鲁迅、郭沫若、越树理、丁玲、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文学艺术巨匠的事迹和作品; 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1.新式教育的开端 2.文学艺术巨匠的作品名称; 学习难点:1.新式教育的开端 2.文学艺术巨匠的作品名称; 学习方法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这个题目比较大。

教师可以让学生结成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这个任务。

学生之间互相启发,既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又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2.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自己找出课本上提到的文学家的代表作品,选一段自己最感兴趣、最欣赏的文字,准备课上根据教师的要求,先郎诵,再谈自己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感受。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具体的材料,从而加深他们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导入新课:在近代史上,中国的被动挨打不仅是由于清政府政治的腐败、经济的落后造成的,更是由于教育体制的落后和教育内容的保守造成的。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抗战时期的文学、艺术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李有才板话》
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抗战时期的文学、艺术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民国时期进步文学艺术家成就简表 类别 文 人物 鲁迅 郭沫若 学 丁 玲 代表作 《狂人日记》《孔乙已》 《屈原》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义勇军进行曲》
返回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词,聂耳曲。原为影片《风 云儿女》主题歌。作于1935年4月。5 月,百代公司录制了由袁牧之等人演 唱的唱片,广泛传唱。乐曲富于动力, 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曾长时间激励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 的斗志,建国时被定为国歌。
返回
冼星海(1905—1945年)中国 作曲家。广东番禺人。因家贫先后 半工半读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乐学院 和法国巴黎音乐学院。1935年毅然 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 延安,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 年赴苏联为在延安拍摄的影片《延 安与八路军》配乐,1945年病逝于 莫斯科。 作品有《黄河大合唱》合唱等四部,歌曲《到敌 人后方去》等约500首,交响曲《民族解放》等两部及 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他继聂耳之后,以更广泛 的题材、体裁,更丰富的艺术手法,表现中国人民的 解放斗争,对全国军民的抗日战争起了很大的鼓舞作 用。 返回 冼星海作品欣赏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北京大学
徐悲鸿的马
聂耳
冼星海
知识梳理: 要求:自读知识梳理,说出本课的知识点,时间1分钟
近代中国教育改 戊戌变法时期,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新式 革的重要一步: 教育 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 的开 端 近代新式教育体制 标志是:《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鲁迅 《狂人日记》《孔乙已》 新文学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两课时)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两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从新式学堂的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和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史实,认识迫于形势的压力,清政府终于艰难地迈出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

2、了解中国近代后期,在文学艺术领域里,涌现出以鲁迅、郭沫若、赵树理、丁玲、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一批巨匠;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成为进步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二、重点难点1、重点及处理①科举制度废除。

利用已有知识,创设短剧《蔡元培访谈》,突出重点;②近代文艺成就。

阅读归纳,制作表格《民国时期文艺成就》。

2、难点及处理①知识点杂乱,头绪多;②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思想性。

通过搜索知识要点,编写提纲突破难点①;通过讨论及编演历史小话剧突破难点②。

【课内探究案】(一)新式教育的开端1、清朝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学校以为教材,国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这样培养的人才,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

2、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

3、时期,作为“新政”,创办了京师大学堂。

这是中国学府,也是的重要成果。

4、清政府迫于形势,拟订了《》,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二)民国时期的文化及其文学家列表归纳民国时期文学艺术成就类别姓名代表作品文学《狂人日记》《孔乙己》郭沫若《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艺术美术《愚公移山》音乐《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课后延伸案】1.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产生于哪一时期()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2.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

它今天发展为()A.北京大学 B.复旦大学 C.金陵大学 D.清华大学3.科学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它开始设立和最终废止的朝代是A.汉朝、明朝 B.隋朝、清朝 C.唐朝、清朝 D.隋朝、明朝4.某班准备举办鲁迅小说读书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聂耳的小提琴和弓
冼星海和《黄河大合唱》
谢谢来到 历史课堂!
孔乙己
返回
徐悲鸿(1895-1953)
中国画家、美术 家。江苏宜兴人。 少时即刻苦学画, 后留学法国。善 油画、国画,尤 精素描,以画马 驰名中外。
田横五百士
郭沫若(1892-1978)
赵树理(1906-1970)
小 二 黑 结 婚
丁 玲 ( 19 04 19 86 -
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
新式教育的开端
戊戌变法时期 创办。中国近 代第一所国家 建立的最高学 府,表明中国 教育改革迈出 了重要一步。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 文学、艺术家
文学巨匠鲁迅,及作家郭沫 若、赵树理和丁玲 美术大师徐悲鸿 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 人,中国近代反封 建斗争中最彻底、 影响最广泛的思想 家。1902年赴日留 学,原学医后弃医 从文,代表作有 《狂人日记》、 《孔乙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