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区多年降水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徐州市水文特性

徐州市水文特性

徐州市水文特性(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江苏,徐州邮编221006)摘要:介绍了徐州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状况,根据多年的水文统计资料,分析了降水、蒸发、径流、泥沙和水质等水文特性,为区域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文依据。

关键词:徐州; 水文; 特性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Xuzhou CitySHI-Gui-Ju1, QIAN-Xue-Zhi2, ZHENG-Chang-Ling3, ZHANG-Jing4CHEN-Wei-Dong5, WU-Cheng-Geng6,(Xuzhou Branch of Jiangsu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Xuzhou 221006, Jiangsu Province)Abstract: In this paper, na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Xuzhou City is introduced. Moreover, we analyze rainfall, evaporation, runoff, silt and water quality main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provide hydrological foundation for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Xuzhou City; Hydrology; Characteristics1 自然地理概况1.1地理位置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东西长约210km,南北宽约140km,土地总面积11258km2。

徐州地理知识点高考总结

徐州地理知识点高考总结

徐州地理知识点高考总结徐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徐州的地理知识点也是考生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本文将对徐州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高考。

一、地理位置与地形徐州位于江苏省北部,是一座内陆城市,毗邻山东、安徽等省份,东临黄海。

地势上,徐州位于华北平原与淮河平原的交界处,地势相对平坦。

这样的地理特点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农业生产都有较大的影响。

二、气候特征徐州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常年降水较为充足,四季均有降水分布。

气候特征对于农业、工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考生应了解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以及对于不同产业的影响。

三、自然资源徐州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基地之一。

该地区富含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煤炭储量居全国前茅,石化、冶金、建材等工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此外,徐州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有着丰富的江河湖泊和灌溉用水资源,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四、经济发展徐州作为江苏省北部的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经济发展迅速。

其工业结构以煤炭、钢铁、化工、机械、建材为主,这对于城市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徐州还有发达的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使得城市经济多元化。

五、人文景观除了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之外,徐州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著名的云龙湖是徐州的地标性景观之一,湖水环绕着整个城市,景色优美。

另外,徐州还有许多历史古迹,如汴京遗址、红色旅游景区等,这些丰富多样的景观也体现了徐州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总结:徐州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其地理知识点对于高考考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考生们应该了解徐州的地理位置与地形,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以及人文景观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应深入思考这些地理知识对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通过对徐州地理知识点的深入了解和综合分析,考生们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地理考试,展现出对于城市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徐州市水文特性

徐州市水文特性

徐州市水文特性(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江苏,徐州邮编221006)摘要:介绍了徐州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状况,根据多年的水文统计资料,分析了降水、蒸发、径流、泥沙和水质等水文特性,为区域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文依据。

关键词:徐州; 水文; 特性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Xuzhou CitySHI-Gui-Ju1, QIAN-Xue-Zhi2, ZHENG-Chang-Ling3, ZHANG-Jing4CHEN-Wei-Dong5, WU-Cheng-Geng6,(Xuzhou Branch of Jiangsu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Xuzhou 221006, Jiangsu Province)Abstract: In this paper, na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Xuzhou City is introduced. Moreover, we analyze rainfall, evaporation, runoff, silt and water quality main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provide hydrological foundation for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Xuzhou City; Hydrology; Characteristics1 自然地理概况1.1地理位置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东西长约210km,南北宽约140km,土地总面积11258km2。

徐州市水资源状况与节水分析

徐州市水资源状况与节水分析
(2)徐州市 水 资源 开 发利用 存在 问题 。① 地下 水位逐 年 下降,降落漏斗面积不断扩展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徐州市城市需水量也日益增加,造成集中开 采段 水位 不断下 降 ,导致徐 州市岩 溶水 水位 大幅度 下 降,并 已形成常年性降落漏斗,出现了吊泵、单井涌水量减少等 问 题 ;② 水 资源 污染 状 况 日趋严 重 ,徐 州市 地表 水 资源 的主 要 污染源来 自鲁南工业企业和本市企业排放的化工、造纸等工 业污 (废)水,年排水量达 3000多万吨,致使水源 的 C()DMⅡ、 NHrN和色度等水质指标均已超标,特别是 1998年,由于上游 工业废水外泄,严重污染了大运河水源 ,徐州市地面水厂被迫 停止供水,造成全市 40万居民吃水告急,25家工厂停产,每天
关键 词冰 资源 节水 分析 措施
1 徐州市水资源状况
(1)市 区地 表 水 资源 。徐 州市 属 暖温 带湿 润 、半 湿润 季 风 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 833.1 mm,全市 (含 6县)多年平均 水资源总量为 104.0亿 m ,其 中本地水资源 47.0亿 m ,过 境水资源 57.0亿 m ,人均 占有本地水资源量 557m 。徐州 市市区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 0.67亿 ,年平均天然水资源 量为 2.088亿 m ,其中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 0.2088亿 m 。
维普资讯
·6· 2006年第31期 中 国西部 科技
徐州市水资源状况与节水分析
丁维华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徐卅I 221008)
摘 要:本文通过对徐 州市水资源状况的分析 ,论述 了徐 州市 目前在城 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现状与存在的 问题 ,并在徐 州市 城市节水潜力分析的基础上,从节约用水和开发新水源等几个方面,提 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未来城市缺水问题的技术措施。

江苏近50年干湿季降水差异的时空变化及气候变暖下未来趋势分析

江苏近50年干湿季降水差异的时空变化及气候变暖下未来趋势分析

江苏近50年干湿季降水差异的时空变化及气候变暖下未来趋势分析作者:孙庆飞周甘凝王雨轩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4年第02期摘要:近50年江苏湿季降水增加趋势强度大于干季,干、湿季降水以及差异趋势从南到北递减,江苏干季降水、湿季降水以及湿干季降水之差占全年比重呈现增加-减少的相间分布。

在SSP1-2.6、SSP5-8.5情景中,2020—2099年江苏干、湿季降水总体上均呈增加趋势,湿季明显强于干季,SSP1-2.6情景干季降水增加趋势大于SSP5-8.5,而湿季降水增加趋势小于SSP5-8.5。

在干季中,SSP1-2.6情景降水增加趨势从南到北递减,极大值位于长江以南,达到了5 mm/10年,SSP1-8.5情景降水增加趋势普遍较小,仅江苏东南部和徐州北部达到了2 mm/10年。

在湿季中,2种未来情景降水趋势都在增加,SSP1-8.5明显强于SSP1-2.6,极大值达到了10 mm/10年。

关键词:干季降水;湿季降水;趋势;SSP1-2.6;SSP5-8.5中图分类号:P426.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2–0-03IPCC第五次报告指出,近100多年来全球地表温度明显上升,自从20世纪70年代起全球湿度上升加剧。

IPCC第六次报告《全球升温1.5 ℃特别报告》指出,人类活动会造成全球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约1.0 ℃,如果继续以目前的速率升温,到21世纪中叶全球升温将达到1.5 ℃[1-2]。

气温的持续升高会强化水文循环,导致我国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均显著增加,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气温的持续升高不仅会直接导致农业减产、食物短缺、病虫害高发、作物生产力降低等,其持续累积还会引起土地资源退化、水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破坏,从而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4]。

深入研究极端气候的形成机制,可以认识和预测旱涝灾害的气候背景,从而改进旱涝特征分析、监测以及预报的技术方法,对农业灾害风险的预防、监测理论的完善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可以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汛抗旱减灾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5]。

徐州市区水资源现状及对策

徐州市区水资源现状及对策

徐州市区水资源现状及对策摘要介绍了徐州市区供水工程系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功能区水质等现状,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区域可供水资源不足、水环境尚未得到根本好转、再生水利用不足等问题,为徐州市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问题;对策;江苏徐州徐州市区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共包括云龙区、泉山区、鼓楼区、铜山区、贾汪区5个市辖区,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

北部与山东省微山县、枣庄市为邻,南部与西南部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萧县,东部与邳州市、睢宁县交界,西北部与丰县、沛县毗邻。

市区东西长64.5 km,南北长61.5 km,总面积3 038 km2。

废黄河横贯市区,成为独立的长条形高滩地,是徐州境内地表水系的分水岭。

京杭大运河斜贯市区北部,始于蔺家坝,下至邳州市大王庙入中运河,全长71.7 km,具有灌溉、排涝、航运、行洪等综合功能[1]。

1 水资源现状1.1 降水量降水是当地水资源的主要来源,降水量的分布特性一般能反映地表水资源的分布特性。

降水量的分析统计采用3个站点连续57年的资料,1956—2012年多年平均降水量858.3 mm。

降水量地区分布上呈现东南大于西北的特点;年内分配集中,连续最大4个月的降水量为595 mm,占全年的69.3%,7月降水量最大,占全年的29.6%,12月降水量最小,仅占全年的1.67%;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雨量是最小年的2.3倍;丰枯变化频繁,丰枯水年经常连续发生。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为丰水期;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为枯水期,尤其是1991—2002年,出现连续枯水年份,2003—2009年为丰平期。

1.2 现状供水工程系统市区内现有大中小型水库(湖泊)和蓄水塘坝达104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总兴利库容约1.21亿m3;此外,通过多年来的建设,共开挖疏浚干支河道21条,开挖疏浚大沟195条、中沟977条;建成大型水闸1座、中型水闸19座、小型涵闸92座、小沟级以上配套建筑物3万余座。

徐州市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特征分析

徐州市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特征分析

徐州市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特征分析气候要素徐州的气候类型:徐州位于北纬34度15'48.37",东经117度11'16.35"。

徐州市坐落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东西狭长,受海洋影响程度有差异,东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

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徐州在气候区划上属暖温带的鲁淮区,具有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过渡的气候特点,而略近于黄河流域。

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较为丰沛,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1. 日照: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19.4千卡/平方厘米。

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

2 .气温:全年平均气温14 C。

3.降水: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年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930—800毫米不等,且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较大。

地学要素(一)地形地貌:我国古代城市一般都依托有利的自然条件,建在依山、傍原、临河之处,或者处于山涧、河谷之中,这样有利于城市地位的巩固和安全的保障。

徐州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正是依赖于山水环绕这一地理环境特征。

徐州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属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

1. 丘陵:海拔一般在100 —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

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贾汪区中部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

.2. 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 ,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拨一般在30 —50米之间。

最新徐州气候-地质基本资料

最新徐州气候-地质基本资料

徐州气候-地质基本资料------------------------------------------作者xxxx------------------------------------------日期xxxx1。

1.1 原始设计资料(一)气象资料徐州市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4.2C。

最热月平均气温31.6C。

最高气温40.6C。

最冷月平均气温-。

4.1C最低气温-。

22.6C土壤冻结最大深度24cm年平均降雨量869.9mm日最大降雨量0.312mm相对湿度平均71%(冬季61%,70%)主导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东风平均风速1.2m/s最大风速19.3m/s基本风压值2kN m0.35/夏季平均风速折算为距地面2m处数值1.2m/s积雪最大厚度24cm基本雪压20.35/kN m(二)地质资料(1)地形地貌特征及工程地质特征该场地地貌上属于平原地带,地势开阔,地形较为平坦,地面稍有起伏。

地面标高一般在34.60~35.90m.(2)岩土层构成野外勘测成果与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表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勘探深度内揭露的岩土层全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岩性以粘性土为主。

依据其物理与工程特性,可划分为4个主层(编号为①层~④层).①层粉质粘土:黄褐色、褐黄色及棕黄色,偶见钙质条纹。

硬塑,具中压缩性。

该层层底埋深2。

90~6。

90m,层厚2.70~6。

90m.其主要物理与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

1.②层粘土:棕黄、棕红色及浅棕红色,含铁锰氧化物,含少量钙结核,硬塑,具中压缩性.该层层底埋深4。

50~14。

00m,层厚1。

00~8。

50m。

其主要物理与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1。

③层粉质粘土:棕黄、褐黄等色,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偶有锰结核。

硬塑,具中压缩性。

据穿透的勘探点的统计,该层层底埋深18。

50~25。

80m,层厚 2.40~3。

00m.其主要工程特性指标统见表1.1。

④层粉质粘土:褐黄及棕黄色等,含氧化铁和少量锰结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 ,找 出区域 内的自然降水特征 ,探索其 时间分布规律 ,为徐州地 区城市防洪、排涝 、 水资源合理利用、城市建设及 区域抗旱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 词:徐州市 ;降水特征 ;变化趋势
中 图 分 类 号 : P 6 4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0 — 9 3 ( 0 2 2 0 6 — 2 0 6 7 7 2 1 )0 ~ 13 0 非 汛 期 ( 1 至 次 年 5 ) 水 量 约 占全 年 降 水 量 的 3 % 。 自 0月 月 降 0 汛 期 降 水 量 从 西 部 的 丰 、 沛 县 5 0 m 到 东 部 的 邳 州 市 2r a 60 0 mm 以 上 ,非 汛 期 降 水 量 从 西 部 的 2 5 m 到 东 部 的 3m 30 0 mm 以 上 。最 大 月 降 水 量 多 在 7月 ,最 小 月 降 水 量 多 在
8 0 9 0 m 。据 徐 州 地 区 6个 雨 量 站 1 5 - 0 8年 降 雨 0-0m 9920
资料计 算全 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8 46 4 .mm。全市实测单站
年 降 水 量 最 大 值 为 1 7 年运 河 站 13 62 m ,最 小值 为 9 4 ,8 .m
18 9 8年 丰 县站 3 49 7 .mm 。
地带 ,属于半湿润的暖温带气候区。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四
季 分 明 , 暖变 化 明显 , 冷 具有 明显 的季 风 特 征 , 春季 干 旱 多风 ,
夏季炎热多 雨,秋季晴爽适宜 ,冬季寒冷干燥 。在 6 、7月 间 常有冷暖气团遭遇 ,产生锋 面低压和静止锋 ,形成阴雨连绵的
分 析 成 果 见 表 1 。
二 、 雨 量代 表 站 及 年 降 水 量 系 列 的 选 取
根 据 6 个雨 量代 表 站 算得 的 多年 平均 面 雨量 得到 :
1 5 - 0 8这 5 9920 0年 中 ,最 大 面 雨 量 为 12 0 9 m ,最 小 ,2 .m
2 2 1 1
面 雨 量 为 5 8 O m , 多年 平 均 面 雨 量 为 8 46 m , 大 年 0 .m 4 .m 最
其 比 值 表
9 8

9 8

9 8

9 9

表 2 徐 州 市 各 代 表 站 最 大 年 降 水 量 、最 小 年 降 水 量 及
全 市 年 降 水 量 由 西 向 东 递 增 。 从 西 部 的 丰 、 沛 县
7 080 5 - 0 mm 到 东 部 的 新 沂 、 邳 州 、 睢 宁 各 地 的
3 4 5 5
0 8 3
3 6 2
1 9 7
水 年 份 年 降 水 量 差 异 较 大 ,各 站 最 大 降 水 量 与 最 小 降 水 量 的 比 值 在 25 32 之 间 ( 见表 2 。 丰枯 变 化 频 繁 ,丰 枯 水 .- . 详 ) 年经常连续发生 。
四 、降 水 量 年 际 变 化 分 析
1 .特 征 值 分析
2 1 5 6 2 0 9 3 3 6 0 0 3 8 6 2
梅雨期 。 进 盛夏 ,由于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 , 多晴热天气 ,
蒸 发 量 大 ,常 发 生 局部 阵性 暴雨 或 出现 伏旱 。夏秋 之 际 ,常 受 台风 影 响 多 暴 雨 , 中秋 以 后 ,又 会 出现 秋 旱 或 连 续秋 雨 。
丰 1月 或 1 2月 。 市 各 代 表 站 汛 期各 月及 非汛 期 多年 平 均 雨 量 沛 全 县 城 徐 运 州 河


概 况
徐州市 位于江 苏省 西北部 ,东西长约 2 O r , 1 k 南北约宽 a
1 0 i ,总 面积 1 ,5 k 。处 于 长 江 流 域与 黄 河 流域 过 渡 k 4 n 2 8 m。 1
三 、 降 水 量 地 区 分 布 和 年 内分 配
1 降 水 量 地 区分 布 .
降 水 量 是 最 小 年 降 水 量 的 2 4倍 ,是 多 年 平均 值 的 14倍 , . . 最 小 年 降 水 量 只 占多 年 均值 的 6 %左 右 。 地 丰 水 年 份 与 枯 0 各
7 4 9
第1 2卷 第 2期
.2 2 2 O1
2 月
O na hi Wa ter Tr ans or p t
徐 州地区 多年降水特征 及变化 趋势分析
唐 文 学 ,王 勇成
( 苏 省水 文水 资源 勘 测 局 徐 州 分 局 ,江 苏 徐 州 2 1 0 ) 江 2 06 摘 要 : 利 用 徐 州 地 区 长 系 列 雨 量代 表 站 资 料 ,对 徐 州 六县 1 5  ̄2 0 9 9 0 8年 5 0年 的降 水 资 料 进 行 分 析 ,分析 徐 州
2 降 水 量 年 内分 配 .
表 1 徐 州 市 各 代 表 站 汛期 各 月 、 非 汛 期 多 年 平均 雨 量 ( 单位 :m ) m
2 降 水周 期 性 分析 .
由于 相 邻 年 份 的 年 降 水 量 存 在 波 动 性 ,为 了消 除 波 动 更 为 清 楚 明 了地 进 行 降 水 的 周 期 性 分 析 , 本文 采 用 5年 滑 动 平
丰 县 沛城
徐 州

0 0
O 0

9 6

9 6

本 次分 析 是在 徐 州 地 区 6个 县市 中各选 一 个 具有 较 长 资料 系 列 的 雨量 代 表 站进 行 分析 ,它 们 分 别为 新 安站 、运 河站 、 睢 宁 站 、徐 州 站、 丰 县站 、 沛城 站 。整个 徐 州 地 区 的年 降水 量 采 用 这 6个 代表 站从 1 5 - 0 8年 共 5 920 9 0年 的 降水 数 据 的均 值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