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生态方法(一)
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受损生态系统修复
对已经受损的生态系统进 行修复,包括植被恢复、 水体治理、土壤改良等。
生态廊道建设
建立生态廊道,连接各个 生态系统,促进物种交流 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生态产业规划
产业现状分析
了解区域内的产业发展现状,包括产业结构、产值、 资源消耗等。
详细描述
生态足迹分析法通过量化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帮助规划者了解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能力,从而制 定出更为合理的生态规划方案。该方法包括计算农用地、森林、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以及评估各种废弃 物的排放量。
系统工程方法
总结词
系统工程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规划方法 ,旨在将复杂的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整体 ,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寻求各组 成部分之间的最优配置和相互关系。
生态平衡。
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态规划着眼于长远发展,统筹 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 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提高生活质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生活质量 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规划有助 于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
活质量。
生态规划的发展历程
要点一
起源
生态规划的理念和实践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的美国和欧洲,当时的城市规 划和区域规划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
目标
生态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包括保护生 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提高生态服务 功能等。
生态规划的重要性
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生态规划,可以合理安排区 域内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 类活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和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
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和原则在当今世界,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不断加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行业对环境的重要性。
生态建筑设计成为了当今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个中心话题。
生态建筑是指在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能源、水资源和材料的有效运用。
本文将探讨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一、生态设计的原则1. 系统性原则生态设计的第一原则是系统性原则。
这意味着设计师必须在生态和人工系统之间保持平衡。
设计师应该完全了解自己工作的生态系统,并努力使建筑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他们必须了解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这些系统中人的角色。
2. 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是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原则。
设计师必须关注建筑的潜在影响以及长期节能性和环保性。
这包括使用可再生资源和回收材料,以及选择符合节能标准的设备和材料。
3. 环境友好原则环境友好原则是生态建筑的基本原则之一。
设计师应该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并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建筑应该被设计成可以动态适应周围环境的结构,既能够反映当地文化和气候条件,又可以呼应自然环境。
4. 协同性原则设计师必须密切与供应商和建筑团队合作,以确保建筑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这也意味着在整个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保持有意义的对话和协作。
二、生态建筑的方法1. 选择合适的材料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是选用环保、可再生材料,同时确保建筑的能量需求最小化,材料能够满足当地环境的需要。
钢铁和混凝土等非可再生材料应该尽量避免使用。
相反,设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可再生材料如竹子、木材、稻草等。
2. 优化建筑围护结构设计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优化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双玻璃窗、气密门、保温层、太阳能窗、节能灯具等。
这些都能够有效地保持室内温度,减少能源消耗。
3. 优化建筑净化程度可以使用一些环保技术来净化室内的空气和水,比如使用黄麻衣、植物等。
同时,社区的中央供热和系统(CHP)也能够被设计成更加环保,并提供更好的空调和供暖。
4. 提高能源效率设计师应该优化建筑能源系统,使用取自周围环境的热源和冷源,以实现能量效率。
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面貌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城市中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景象已让人们开始呼吁回归自然,将城市建设变得更加生态化、环保化。
这也为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一、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1.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向人类提供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产品。
生态系统服务中不仅包括食物、清水、其它资源,还包括提供人们精神上的慰藉和快乐的各种生态文化服务。
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要注重生态系统服务的整体性,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活力。
2. 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是由人和自然因素构成的整体,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景观生态学理论就是要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要求我们在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达到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存的目的。
3.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对人类可持续额发展的思考。
它要求社会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对未来的影响,保证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在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我们在美化景观、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还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对自然的和谐和共生,使得地球上的生命得以永续。
二、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1. 分析景观环境在进行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之前,需要对景观环境进行分析,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生物多样性、生态城市的地形与地貌等因素,分析其特点和问题,为规划设计提供基础和依据。
2. 设计规划方案设计规划方案要根据分析结果,在与地形和地貌相适应的条件下,合理布局园林、水系和道路,并提高绿地率,让植物生长自由,形成自然的生态系统,减少人为干扰,提高自然景观的观赏价值。
3. 落实措施推进规划设计完成后,特别是在大型城市的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进行前期公示、专家论证等权威环节,以便发现问题、改进方案。
生态设计六篇

生态设计六篇生态设计范文1(一)生态设计的内涵。
生态设计泛指那些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把对环境的破坏降低至最小值的设计形式。
这种协调指的是节省资源,保持肯定范围的水循环,维持栖息地的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保持生态系统的健康。
室内生态设计即指在微观环境或者室内环境中的生态设计。
室内环境中的自然光线、植物等都属于生态设计,这些自然生态不仅构成微观环境的物质基础,还是一种具有多重社会价值的“文化资源”。
由此可以总结出座内生态设计就是在人与自然协调进展的观念指导下,依据生态学原理和美学原理,实现人、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协调进展。
(二)室内生态设计的设计原则。
1.敬重自然的原则。
敬重自然是熟悉到人类本身是环境中的组成部分的一种环境共生意识的体现,它要求设计者要正确处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敬重和关怀自然环境,在进行室内设计前首先勘察讨论建筑物的定位、地形地势、气候条件等。
然后考虑如何降低能耗,如何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能源的利用。
2.建立人与自然沟通的原则。
设计者应把室内环境作为联系人与自然的纽带尽可能地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这样一来座内环境就不再是人类远离自然的隔离带,而是为人类带来新奇的空气、太阳的光线、自然的声音。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会使人们身心愉悦活力充足。
3.集约化原则。
这是一条摒弃传统粗放型,走集约化的新型道路。
一是追求高效空间。
在合理利用空间的基础上探入分析室内空间使室内与室外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立体网络。
二是追求节能空间尽可能地降低对资源的消耗。
4.注意本土化原则。
当地人从其长期居住生活的环境中获得水、庇护、食物、精神寄予等一切需求,室内设计必需敬重当地人的传统文化和人文风俗,必需对当地的气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等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讨论。
5.生态美学原则。
生态美学是以生态环境的美感形式为讨论对象依据美的规律,营造和谐、诗意的生活环境。
生态美学其实就是生态学和美学的结合,生态学讨论物种之间的和谐而这种和谐同时也是美学的讨论对象。
城市规划绿色生态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绿色生态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和挑战。
为了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设计成为了当今城市规划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绿色生态设计方案,旨在提供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启示。
一、绿色生态设计的概念及目标绿色生态设计是指将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以生态系统为基础,通过专业设计手段来实现城市环境的生态化、景观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其核心目标在于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生态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是绿色生态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科学的城市布局和空间设计,将城市与周边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城市规划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 生态保护: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合理规划和保护生态绿地、湿地、水体等自然要素,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 空间布局:通过合理布局和规划城市的功能区,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人口均衡分布的目的,并使得交通运输系统合理高效,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
3. 节能减排: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节能减排的原则,提倡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广节能技术和设施,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4. 社区设计: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居住区,注重社区的人文环境和社交功能,提供健康、便利、舒适的居住环境,增加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三、绿色交通系统绿色交通系统是绿色生态设计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的交通系统对环境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应该注重绿色交通的规划和建设。
1. 鼓励公共交通:通过合理设置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降低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2. 促进非机动交通:规划和建设便捷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网络,提供良好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鼓励市民步行和骑车出行,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
生态环境设计的创新方法与实践探讨

生态环境设计的创新方法与实践探讨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设计作为一门融合了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知识的领域,正逐渐成为解决环境问题、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生态环境设计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创造出既美观又具有生态功能的环境空间。
本文将探讨生态环境设计的创新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生态环境设计的理念生态环境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这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条件、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干扰。
同时,要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此外,生态环境设计还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的需求和感受。
一个好的生态环境设计不仅要具有生态功能,还要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便捷、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空间,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生态环境设计的创新方法1、绿色基础设施的整合绿色基础设施是指由自然区域和开放空间组成的网络,如森林、湿地、河流等,它们能够提供生态服务,如净化空气和水、调节气候、减少洪水灾害等。
在生态环境设计中,将绿色基础设施整合到城市和乡村的规划中,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例如,可以通过建设绿色廊道,将城市中的公园、绿地、河流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生态网络,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生态修复是指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使其恢复到原有的生态功能和结构。
在生态环境设计中,应用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例如,对于废弃的矿山、工业遗址等,可以通过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技术,将其改造为生态公园或休闲绿地。
对于受污染的河流和湖泊,可以采用生物治理、湿地净化等技术,改善水质,恢复水生态系统。
3、可持续材料的选择在生态环境设计中,选择可持续材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方法分类

规划与设计gui hua yu she ji30农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方法分类◎周泽莹摘要:在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农田生态景观规划具有广阔的前景。
选择农田景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简述农田景观的含义,发展与作用,划分大小两个尺度,总结归纳农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内容和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农田景观;生态设计;景观规划设计;总结分类在国内乡村振兴的潮流下,它具有广阔的前景,景观生态学在20世纪异军突起,新的研究方法被引入到规划设计中,农田景观规划设计自然也不例外。
因此,如何把景观生态学应用到农田景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农田景观概况农田、林地、水体、草灌树篱带等元素组合为农田景观综合体[1]。
农田景观由人类赋予多种不同的功能。
肖笃宁等认为农田景观有三个作用:生产性第一、保持生态、提供观光旅游资源[3];参照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供给、调节和文化,它的评价指标有以下几种:食物生产、原材料、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废物处理、保持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景观美学[4]。
二、农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方法(一)农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尺度农田景观有大小两种尺度。
付梅臣把农田景观规划设计分为农田景观区域总体规划,片区规划,细部规划设计三个层次[5](1)大尺度指流域,区域,片区尺度下的农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2)小尺度指具体农田的元素设计,如田块间、林网草灌,即细部规划设计。
(二)农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方法三大前人开辟出的常规方法:(1)McHarg I.L.提出的“千层饼”模式。
(2)Odum E.P.提出的区域生态系统发展战略。
(3)Forman提出的景观格局规划模式。
[6]区域生态系统发展战略是大尺度下的规划方式,千层饼和景观格局规划在大小尺度都适用。
1.大尺度下的方法在大尺度下,景观生态规划方法的三个方式通常被结合在一起使用。
规划设计步骤为:a农田景观红线的确定b收集场地资料c分析景观资源d 农田景观规划设计e方案实施和调整。
农业生态模式设计

农业生态模式设计(一)家乡所在地的总体概况:地理位置:我的家乡阳信县隶属山东省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平原开发中心地带,处于山东半岛和京津两大经济地区的连接地带。
地形地貌:阳信县属于黄河冲平原。
县境西东低,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呈现倾斜,微坡起伏,形成了缓岗,微坡平地和浅平洼地相间的地貌特征。
县城内土地以轻、中壤为主,且土层深厚(8米左右)。
气候特征:阳信县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
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历年年均气温12.3℃,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21.5℃,最冷月1月,最热月7月。
年均日照时数为2704.2小时,年均日照百分率为65%,光照充足。
阳信县境年降水量较少,且不稳定不均匀,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67.7毫米,1月最少约为3.8毫米,7月最多约为191.6毫米。
水文特征阳信水资源主要分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类。
地表水除大气降水外,过境容水主要有引黄、德惠新河、商东河等;地下浅层淡水一般在50米左右:劳店乡东部属咸水区,地下水矿化度大于5.0克/升,不宜饮用;深层地下水(400米左右)氯、氟化物严重超标,亦不适于饮用。
幸福水库水源来自引黄,蓄水量250万立方米,主要供应全县生产和生活用淡水。
土壤和植被: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18.87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为89万亩,耕地面积70.6万亩。
境内土壤分为潮土和盐土两大类。
境内耕地4.67万公顷,全部由潮土类土壤所构成。
其中潮土有3.0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缓岗及微坡平地,保水保肥性能好,适种小麦、玉米、果树等。
褐土化潮土有3033公顷,分散于缓岗之间,其性能好于潮土,适种棉花、粮食等作物。
自然资源情况:我县耕地面积70.6万亩,已探明的地下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
石油和煤炭开采难度较大,是潜在资源。
天然气等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生物资源有木本植物33科,90多个品种,草本植物有52科265种;动物类20余种,昆虫类30余种,鱼类8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的生态方法(一)
简介:这里介绍的是某些生态设计的衡量标准。
然而,要提醒设计者的是,生态设计不只是满足这些标准,而是要尽量全面的确保一个设计: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内的不可再生能源产生最小的系统影响(或者产生最大的有益影响)。
关键字:设计生态绿色方法
一、简介
这里介绍的是某些生态设计的衡量标准。
然而,要提醒设计者的是,生态设计不只是满足这些标准,而是要尽量全面的确保一个设计: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内的不可再生能源产生最小的系统影响(或者产生最大的有益影响)。
生态设计牵扯到对设计的整体考虑,对被设计系统中能量和材料的慎重使用。
通过设计、努力减少这种使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牵扯到被设计系统中从原料到废弃物的周期。
我们可以在一套包括建设环境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框架里,构筑这些需要考虑的要素。
这些相互作用类似一个开放系统的概念。
基于以上要素,这些相互作用可被归纳为几种基本类型:
被设计系统的外部相互依赖性(系统的外部或者环境关系);
被设计系统的内部相互依赖性(系统的内部关系);
能量和物质的内外交换(对系统输入);
在一个设计的生态研究途径中,我们必须同时考虑所有这几方面因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二、关键的衡量标准
1.评估对建筑的需求:把使用者置于硬件之前考虑;评估提供内部环境系统保障的水平。
在对设计进行投资之前,从生态敏感的角度,评估设计要点、项目依据和使用者要求。
2.评估建筑用地:地段规划(例如建筑位置、凹凸轮廓、道路和铺装区域等)应该基于生态的土地使用方式。
建筑要布置在地段内,对所处地方的生态系统产生最少的破坏和影响的部分。
结合有当地特色的动植物种群,提高地段的生态价值。
评估风对当地的影响:减少风对步行者和周围建筑影响。
检验对其他建筑的阴影遮挡;确定建筑在地段中的位置,要避免存在的对附近建筑和地段的遮挡。
建筑的体形可以基于地段的日照包络线,从而避免对附近的地段潜在的阴影遮挡。
这一点影响到比邻地段潜在的太阳能应用以及温带气候地段的越冬情况。
检验室外噪音:通过设计,保证暴露的最近的居住建筑室外的噪音强度,低于一天中早晨7时至夜间11时中任何时段的背景噪声水平不少于5分贝,并且不超过至夜间11时至次日早晨7时中任何时段的背景噪声水平。
3.评估建筑的属性:加入材料的完整再生周期和再生可能性因素,考虑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用到的材料里体现出的能量价值的作用。
考虑地方性材料在建筑主要构件中的作用。
评估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检验建筑生成物中材料和能源流动带来的环境影响。
评估自然资源消耗量和再生材料:具体安排材料来考虑自然资源枯竭(例如木材/来自可持续资源的木材产品)。
适宜条件下破损材料的再利用。
评估危险材料:在任何可能的、无法获得经济的可供选择方案的场合,避免具体使用已知的危险材料(如木材防腐剂)。
评估建筑施工的影响:建筑施工操作不应当导致地段内以及附近地段的生态系统破坏。
一个"可持续"的设计的长期成功,也需要对施工、委托和建筑使用的控制予以格外的重视。
需要承包商写进合同的环境操作包括:发展及实现一个该工程的环境方案;尽可能减少废物;充分利用能量及其他资源,防止污染;尽可能利用再生或可再生材料或部件;尽量减少交通需求(包括运进/出材料);合理地处理不可避免的废物,包括完全服务从有关法规。
工程结
束时清理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