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设计方法及案例

合集下载

国内绿色生态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的案例

国内绿色生态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的案例

国内绿色生态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概况及发展
趋势的案例
室内设计中的绿色生态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保证舒适、美
观的同时,也更注重环保、健康、可持续等因素。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
内绿色生态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案例,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1. 上海诺亚财富中心
作为一座多功能综合体,上海诺亚财富中心将生态建筑理念贯穿于整
个设计过程中。

通过节能、减排、优化用地等手段实现环保节能目标。

同时,在室内设计中,主要采用天然材料、环保材料以及低VOC等无毒无害材料,营造出更加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

2. 北京臻华国际
作为一座高品质商务楼宇,北京臻华国际同样注重生态环保。

设计师
采用了大量的绿色植物,既美化了室内空间,又净化了空气。

在选材上,优先选择木材等可再生材料,并且避免使用甲醛等有害物质。


内设计节能环保,优雅舒适,达到了商务楼宇节能环保的标准。

3. 光启科技园
光启科技园是一座集办公、商业、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

主要
通过建筑自然通风、天然采光、绿色屋顶等方式实现节能环保。

在室
内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绿色植物、环保材料和自然元素,营造出健康、舒适、自然的室内环境。

同时,也通过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了节能环保水平。

以上案例都体现了国内绿色生态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人们
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生态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未来,室内设计将更加注重环保、健康、可持续等因素,更加贴近人们
的需求,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

生态景观设计

生态景观设计

生态景观设计生态景观设计是一种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活环境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旨在创造一个既美观又可持续的自然环境。

这种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生态景观设计不仅关注景观的视觉效果,更注重其生态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发挥。

1. 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生态景观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尊重自然:充分了解和尊重当地的自然条件、生物多样性和文化传统,避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

(2)可持续性:采用可再生资源和环保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利用。

(3)多功能性: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如休闲、教育、文化等,提高景观的使用价值。

(4)参与性:鼓励公众参与景观设计和建设过程,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生态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技巧生态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包括:(1)生态修复: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2)生态廊道:建立生态廊道,连接不同的生态斑块,促进生物种群的交流和扩散。

(3)生态水景:利用雨水收集、净化和循环利用技术,打造生态水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生态植被: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植被结构。

(5)生态道路:采用透水铺装、绿化带等措施,降低道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生态景观设计的实践案例以下是一些生态景观设计的实践案例:(1)新加坡滨海湾花园:通过生态修复、生态廊道和生态水景等手段,打造了一个集休闲、教育和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公园。

(2)美国纽约高线公园:将废弃的铁路线改造成一条空中绿色走廊,连接了曼哈顿的两个社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中国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采用了生态修复、生态廊道和生态植被等方法,打造了一个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和优美景观的城市森林公园。

总之,生态景观设计是一种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设计方法,旨在创造一个既美观又可持续的自然环境。

生态设计的产品案例

生态设计的产品案例

生态设计的产品案例生态设计是一种以生态学为基础,以生态系统为模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设计理念。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设计成为了产品设计领域的重要趋势。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生态设计的产品案例,以期为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日本的MUJI公司推出的一款生态设计产品——水泥花盆。

这款花盆采用了环保的水泥材料制成,外观简约大方,符合MUJI一贯的设计风格。

在生产过程中,MUJI公司严格控制了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力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而且,这款花盆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保护。

可以说,MUJI的水泥花盆充分体现了生态设计理念,既满足了用户的实际需求,又对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次,让我们来关注一下美国的特斯拉公司推出的电动汽车。

作为一家致力于推动清洁能源汽车发展的公司,特斯拉在产品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生态环保因素。

特斯拉电动汽车采用了先进的锂电池技术,不仅具有零排放、低噪音的特点,还能够有效减少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

此外,特斯拉还利用太阳能充电站为电动汽车提供清洁能源,进一步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说,特斯拉的电动汽车是生态设计的典范,为用户提供了环保、高效的出行方式,也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荷兰的菲利普斯公司推出的LED节能灯。

LED节能灯以其高效节能、长寿命、无汞污染等优点,成为了照明行业的新宠。

菲利普斯公司在LED节能灯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环保因素,采用了无汞材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LED节能灯的高效节能特性也大大减少了能源消耗,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可以说,菲利普斯的LED节能灯是生态设计的杰作,为人们提供了更环保、更节能的照明选择。

通过以上几个生态设计产品案例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生态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还能够对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希望各行各业都能够更加重视生态设计,推出更多环保、高效的产品,共同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

• 本案这条廊道的不足之处在于校园的南大 门和北大门形成了两个较大的裂口, 如果能 缩小校门宽度, 并在空中形成树冠连接和覆 盖, 该廊道将能发挥更强的生态效能。
• 其次, 在校园内部的环形主车道两侧分别建 立植物生态景观廊道。
• 环形主车道外侧的凹型、环状植物景观廊道与外围边界上 的环形廊道之间, 以相对均衡的空间分布在较为敏感的斑 块交错地带设置密林区, 以网状结构的空间格局( 图 1) , 把 两条廊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功能整体。 而环形 主车道内侧的凸型、 环状植物景观廊道, 则以辐射状密林 的空间结构格局( 图 1) , 与面积最大、生态功能最强的山 水生态景观区连接在一起, 形成一个功能整体。 环形主车 道( 宽 8 m ) 内外两侧的 2 条环形廊道, 预期在 10~15 a 后, 其上层乔木的树冠达到郁闭, 此时,这 2 条廊道在空间 上合并成为一条廊道。由此把整个校园的生态景观紧密连 接在一起, 形成一个生态功能整体。在 10~15 a 后, 预期 校园绿化覆盖率将达到 71. 5% 。
一、经济技术指标分析与目标确定
本案总用地面积 226 660 m 。其中, 建筑占地面积 40 345 m , 占总用地面积的 17. 8% ; 道路广场面积 49 256 m , 占总用地面积的 21. 7% ; 运动场地面积 19 395 m , 占总用地面积的 8. 6% ; 绿地面积117 663 m , 占总用 地面积的 51. 9% 。
生态型景观设计的主要理念
• 一、 维护自然界本身的缓冲和调节功能 • 生态设计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把人类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因为自然界在其漫长的演 化过程中,形成一个自我调节系统,维持生态平 衡。其中水分循环、植被、土壤、小气候、地形 等在这个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规划设计 时,应该因地制宜,利用原有地形及植被,避免 大规模的土方改造工程,尽量减少因施工对原有 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遵循环境环境生态理论的环境设计案例

遵循环境环境生态理论的环境设计案例

2个优秀生态主义景观案例分析拥抱自然---理查德·海格(Richard Haag),美国景观建筑协会理事(FASLA),世界著名景观建筑大师,是XWHO设计机构的智囊核心。

他被公认为现代景观建筑百年历史最具影响力的景观建筑师之一。

Rich Haag对西雅图油库公园(Gas Works park),华盛顿Bloedel Reserve和Bainbridge Island的构思与设计,让他两次获得建筑师最高奖项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最高设计奖(他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这个奖项的人)。

这两个项目都反映出Haag对自然环境的丰富创造力和敏锐感,对现状基地和原生资源再利用的科学合理性。

成为现代景观建筑设计史上的两个经典作品。

一、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西雅图坐落在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处在艾略特海湾和普结湾之间,北边有联合湖,东边是华盛顿湖。

▲位置西雅图煤气广场就在联合国湖的北面,正对西雅图市这里是眺望西雅图中央区优美天际线的最佳之地,可以让人体会距离所带来的美感,也让人明白西雅图何以被称为“翡翠之城”(Emerald City)!1.项目背景1906年,在美国西雅图市联合湖北部的山顶,西雅图石油公司建了一个主要用于从煤和石油中提取石油的工厂。

几十年来,附近居民不得不忍受工厂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

被弃后,西雅图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决定将其改建为城市中央公园。

1970年,市政府委托哈克设计事务所负责该地改建工作。

最简单的做法是将原有的工厂设备全部拆除,把受污染的泥土挖去并运来干净的土壤,种上树林、草地,建成如画的自然式公园,但这将花费巨大。

啥克决定尊重并利用基地现有的资源,从已有的元素出发进行设计,而不是把这些资源、元素从记忆中抹去。

2.景观生态设计1970年,理查德·哈格在西雅图煤气厂旧址上建设新公园的成功,是生态主义思潮在实践上的第一次尝试,掀开了景观生态设计的新篇章。

景观生态案例

景观生态案例

景观生态案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景观生态设计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生态规划和设计,可以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下面将介绍几个成功的景观生态案例,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启发。

首先,以新加坡滨海湾花园为例。

该项目位于新加坡市中心,占地101公顷,是新加坡政府为了提升城市绿化率和增加公共休闲空间而进行的重要规划。

滨海湾花园以其独特的生态设计和精致的园林景观而闻名于世。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采用了大量的绿色植被和水景元素,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

同时,通过合理的生态规划,滨海湾花园成功解决了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的矛盾,成为新加坡城市生态建设的典范。

其次,以荷兰阿姆斯特丹生态岛为例。

阿姆斯特丹生态岛是荷兰政府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进行的重要项目。

该项目利用了城市中的废弃土地和建筑,通过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将原本荒废的区域变成了一个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城市绿地。

在设计中,注重了生态系统的复原和自然植被的恢复,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景观。

同时,通过合理的生态规划和管理,成功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的整体生态品质。

最后,以中国杭州西湖景区生态修复为例。

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杭州市的标志性景观。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西湖景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了保护西湖的生态环境,杭州市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

通过植被的恢复和水质的改善,成功恢复了西湖景区的生态平衡,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系统。

同时,通过合理的生态规划和管理,成功提升了西湖景区的整体生态品质,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游览体验。

综上所述,景观生态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生态规划和设计,可以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希望以上案例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启发,推动景观生态设计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应用。

生态工程设计案例分析

生态工程设计案例分析

节约使用和
优化配置自然资源
在生命周期内,
甚至生命周期后能够与 自然保持和谐
生态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的类别
生产型 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工程
桑基鱼塘工程 立体农业生态工程
稻田养鱼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 雨洪拦截处理工程 非点源污染控制工程

修复型 生态工程
矿区废弃地修复 沙漠化土地修复 水土保持修复
湿地修复 城市景观修复
马世骏1844生态工程定义生态工程生态工程不传统工程工程类型传统工程生态工程基本理论工程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基本费用大量合理基本能源化石能太阳能产能特点人为人类辅助的自组织人类不自然关损伤破坏协调循环利用生物多样性减少保持或增加工程寿命较短较长节约使用和优化配置自然资源在生命周期内甚至生命周期后能够不自然保持和谐生态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工程生态工程的类别桑基鱼塘工程立体农业生态工程稻田养鱼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雨洪拦截处理工程非点源污染控制工程生产型生态工程矿匙废弃地修复沙漠化土地修复水土保持修复湿地修复城市景观修复修复型生态工程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生产模式田埂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生态工程生态工程的类别桑基鱼塘工程立体农业生态工程稻田养鱼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雨洪拦截处理工程非点源污染控制工程生产型生态工程矿匙废弃地修复沙漠化土地修复水土保持修复湿地修复城市景观修复修复型生态工程平果果化岩溶峰丛洼地复合型立体生态农业模式根据岩溶峰丛洼地地貌结构在峰丛洼地不同地貌部位发展不同的植被或作物生态工程生态工程的类别桑基鱼塘工程立体农业生态工程稻田养鱼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雨洪拦截处理工程非点源污染控制工程生产型生态工程矿匙废弃地修复沙漠化土地修复水土保持修复湿地修复城市景观修复修复型生态工程浙江省青田稻鱼共生再生稻示范基地稻鱼共生理论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使水稻增产生态工程生态工程的类别桑基鱼塘工程立体农业生态工程稻田养鱼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雨洪拦截处理工程非点源污染控制工程生产型生态工程矿匙废弃地修复沙漠化土地修复水土保持修复湿地修复城市景观修复修复型生态工程秦皇岛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生态工程生态工程的类别桑基鱼塘工程立体农业生态工程稻田养鱼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雨洪拦截处理工程非点源污染控制工程生产型生态工程矿匙废弃地修复沙漠化土地修复水土保持修复湿地修复城市景观修复修复型生态工程黄土高原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案例分析案例

生态设计案例

生态设计案例

生态设计案例生态设计是一种以生态学为基础的设计方法,旨在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设计案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成功的生态设计案例,以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位于瑞士的生态住宅设计案例。

这座住宅位于阿尔卑斯山脉的山谷之间,设计师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气候和地形特点,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中。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设计师采用了大量可再生材料,如木材和竹子,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住宅的屋顶设计成绿化屋顶,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保温效果,还能够净化空气,增加植被覆盖面积,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让我们来看一个城市公园的生态设计案例。

位于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是一个集自然景观、生态保护、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设计师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原生植被的保护和利用,尽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干扰。

此外,公园内还设置了多个雨水收集装置和太阳能板,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能源的自给自足。

这个生态设计案例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了当地的一张“绿色名片”。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个工业园区的生态设计案例。

位于德国的弗劳恩霍夫工业园区是一个以研发和生产为主的工业园区,设计师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将生态保护和工业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园区内设置了多个污水处理设施和废弃物回收站,实现了废物零排放和资源循环利用。

此外,园区内还种植了大量的绿化植物,建造了人工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为工业园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通过以上这些生态设计案例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生态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和场所的环境适应性,还可以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因此,我们在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努力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设计方法及案例The Methods and Case of Ecological Design■曾宇城■Zeng Yucheng[摘要] 能源危机、油价上涨、经济低、粮食短缺、新能源尚未大面积推广利用等,这些因人口急速膨胀而面临的问题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生态案例,促进了对生态建筑设计方法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 降低能耗生态建筑课程实例[Abstract] Energy crisis, rising oil prices, low rapid economy,food shortages, the promotion of new energy is not widely usedand so on, these problems faced with rapid population expansionhas spawned a growing number of ecological-case and promoterational thinking the design methods on ecological building.[Keywords]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ecological architectturecourse instance 一、有关生态建筑的理解所谓的生态建筑,是一个相对广泛和笼统的概念,总的说来“根据当地生态条件,从基本的场所气候环境出发,同时结合建造技术以及生态学等学科,合理的安排建筑和环境的关系,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这样的建筑都属于广义的生态建筑范畴。

相比较而言,此类建筑具有更有效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宜性,犹如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对周边生态环境作出积极有效的回应。

在关注生态建筑和与之相关的报告中,我也在考虑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样的建筑才是生态的。

记得一本建筑书的开篇语有一句话:一座壮丽的大山下竖立着一个诚实的小木屋,这个地球才是好的地
球。

简单的一句话,却说明了建筑和自然应有的和谐共存。

我想这也可以作为低技生态建筑的另类诠释——运用自然材料,节能低耗,不脱离自然,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为课题关系,暑假和同学一起建造了一间乡土材料的建筑,暂且作为生态建筑的案例,资料后附)。

与之相对的另一种生态建筑则是运用高技术现代节能建筑。

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很多作品大可归为此类。

二、生态建筑设计准则生态建筑需要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参与。

它是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互动作为发展的基点,将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及其人为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暂且称其为返祖吧)。

“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

这其中,前者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生资源等原则。

后者主要是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

对小环境的保护则体现在从建筑物的建造、使用,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全过程。

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

三、生态建筑设计的职业守则对于古建筑施工技术研究不难发现,以往的清砖外露对砖质量和砌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灰缝平齐与否,砖匹是否残缺一眼就可以看出,但现在对墙体抹灰贴面等各种构造将砖砌掩盖在了砂浆之下,于是墙体建造的质量大不如前。

同样,强调天人合一思想的古人在建造上亦是如此,不同地域在对建筑保温隔热方面总结出了不同做法,也形成了干栏式,合园式,窑洞式等各式建筑。

无论从构造施工还是设计形式,都与自然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生态建筑设计是第一次真正将社会经济的现实作为建筑发展的基本条件加以研究,将社会进步与人类平等作为建筑设计的最高目标加以追求的。

环境意识是注重生态设计实践,一个从来都不注重生态和环境问题,不去有意识地吸收生态、环境等相关知识的建筑师是不能够提出注重生态环境的设计策略的。

在偏重技术且注重生态方面,格雷姆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先驱者。

他有着非常明确、细致的“环境责任设计方针”。

其内容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以下条目。

(1)我们所做的任何一件小事都会或多或少地对环境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问题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地将这些影响最小化。

(2)任何能够节约能量、降低总能耗的设计行为,都是绝对有
益的行为。

(3)应该避免使用氟氯碳化合物和卤化物,不鼓励使用氟氯碳氢化合物。

(4)应该尽可能再利用和循环利用废弃物,避免轻易抛弃废弃物。

(5)只要可能,避免使用已经确定会造成危害的物质,像石棉、铅和六六六等。

(6)严格遵守相应的健康和安全法规,以免对使用者造成不利影响。

(7)建筑的物理舒适标准应该仔细评价,以促进使用者的健康和保证建筑运作能耗最少为准则。

(8)鼓励使用可再生材料和可再生能源格雷姆肖的设计原则在其作品中均得以体现,例如,在被称为“水教堂”的1992 年塞维利亚博览会英国馆设计中,利用了很多注意生态的设计策略,其耗能仅为其它同类建设的1/4.他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很值得我国当代建筑师的借鉴和学习。

每一位建筑师都应从整体和道德伦理上建立正确的发展观和面对未来的理性精神。

四、生态建筑课程实例 1. 临时赈灾建筑这个建筑出于本科临时赈灾设计题目,暑假期间和同学一起将设计图纸付诸现实。

历时一周,除去木匠搭接木骨架,其余部分均由学生自己完成。

(1) 基地位于洞庭湖某处圩垸,由于季节性涨水使得此处极易发生水灾浸漫,同时地势偏远交通不便又很大程度上决定洪水发生前期
灾民多需依靠自救。

(2) 基础砖加碎石基础,垫高450 高度,设通风口。

砖上架木条框架做基础。

形成的架空层,防止一般性洪水的浸泡以及平时通风干燥。

(3) 墙体木框架拉结纵横向15 宽铁丝网,内麦秸秆填充。

外围护结构是竹架板,内墙和竹架20 厚度,理论设想由于温度差而形成拔风,在空腔内进行空气流通从而达到隔热效果(实际上由于高度不够,未能达到效果)。

此外,竹架半外披帆布,稍作简单防雨防水处理。

(4) 窗框木质窗框,固定在铁丝网上,由于两侧均有铁丝网,窗户采用推拉形式,仅作基本通风采光之用。

(5) 屋顶木框架屋顶,外覆帆布,考虑到临时性庇护,承重及耐久性未作过多考虑。

这个临时性赈灾建筑在完全干作业的情况下用了仅一周时间完成,其中秸秆取自农村收割完的稻谷,竹架板采用工地上废弃但是相对完好部分,只有木头铁丝以及帆布等材料需要购买。

总体来讲,这是个材料容易收集,建造技术简单,建筑周期较短的低技乡土生态建筑。

虽然构造简陋并且耐久性差,但是其中就地取材施工中零污染的某些生态做法,在很多受灾地区甚至其它需要临时性建筑的地方,还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五、结语在今后的设计中,任重道远,以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为己任,探寻更为实用合理的生态建筑设计做法,作为建筑师,我们还
有很重的任务和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解伟,徐靓.浅析生态建筑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2011(10).
洪哲雄. 生态建筑设计初探[J] 山西建筑,2008(02).(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南京 210000)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