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准字和保健食品的区别

国药准字和保健食品的区别
国药准字和保健食品的区别

国药准字药品、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的区别

上次有个朋友说,现在冬天来了,想吃点阿胶来滋补调理一下。但现在东阿的价格太贵了,已经超出了她的承受范围,但是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阿胶品牌,有些是国药准字OTC类的,有些是具有保健功能国食健字的,还有一些就是QS标志,食品类的;价格相差也很大,她自己都不知道哪个好了。那么究竟怎么样选择呢?看完下面的介绍,估计从疗效和性价比上,你可能还是会选择国药准字的阿胶吧~~~~~~

国药准字药品

顾名思义,凡是拥国药准字的都是药品,那什么是药品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关于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也就是说能叫药品的,必须是经过严格的临床实验,有确切的疗效才能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国药准字号。那么他的疗效是肯定的。同时药品有严格的监管,质量能得到保障。

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能治疗疾病。保健(功能)食品在欧美各国被称为“健康食品”,在日本被称为“功能食品”。我国保健(功能)食品的兴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过一、二代的发展,也将迈入第三代,即保健食品不仅需要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该产品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更需查明具有该项保健功能因子的结构、含量、作用机理以及在食品中应有的稳定形态。

保健食品是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负责所有国产和进口保健食品的行政许可工作,包括对已批准的保健食品进行安全性、功能性、质量可控性等方面的系统评价和审查,消费者应查询和借鉴。

将保健食品混同于普通食品或药品进行宣传,是一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违法宣传的惯用手段。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药品有着本质的区别。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作为食品的一个种类,保健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既可以是普通食品的形态,也可以使用片剂、胶囊等特殊剂型。但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可以标示保健功能。

所以说保健食品的生产标准较药品还是要低一点,而且监管上也要宽松一些。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如果有的保健食品宣称自己能够“根治”或“治愈”某种疾病,属于夸大宣传,也不能相信。其主要功能是调理。

对保健食品宣传的要求

1.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禁止宣传疗效。

2.禁止宣传改善和增强性功能的作用。

3.广告上须附有明显统一的天蓝色保健食品标志,其中报刊印刷品广告中的保健食品标志,其直径不得小于1厘米。

普通食品(QS)标志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对“食品”的定义如下: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食品的定义: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烟草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 从食品卫生立法和管理的角度,广义的食品概念还涉及到:所生产食品的原料,食品原料种植,养殖过程接触的物质和环境,食品的添加物质,所有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设施以及影响食品原有品质的环境。

食品虽然食用安全,但没有经过功能试验,因此是不允许宣传功能的。市场上经常有食品打着保健食品的旗号大肆宣传功能是违法的;其次,药品的批号是“药准字”,药品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普通食品不需文号。有些普通食品生产企业为了欺骗消费者,在产品包装上标称一些如“*食监字**号”等类似批号,实际上,这些批号没有意义。在宣传上更不能提到有关疗效的文字。

保健食品仍是食品

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一类食品,分为卫食健字和国食健字二类,保健功能一共是27种,但是如果提供可信的实验室数据的话,可以扩充。说到底,仍然是食品。

而市场上流行的保健品,品种繁多,不局限在食品,保健食品只是保健品的一类,保健食品由国家法律规章予以规范,而保健品主要是地方法规。

所以说从效果上考虑,如果你想达到某种效果,还是具有国药准字的阿胶更好点!而且现在国家对药品的监管越来越严格,阿胶的价格提升,质量、疗效也会越来越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