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具特色现代服务业基地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近年来,上海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业得到较快发展。
但仍然存在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不畅、市场化程度不⾼、政策供给与政策需求对接性较差、⼈才供给和需求结构匹配性不⾼等问题,建议进⼀步理顺服务业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设计、降低服务业⾏业准⼊门槛、加快服务业政策实施落地和培育服务业发展增长极等。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现状,问题,对策 关键词: 近年来,上海始终坚持“三⼆⼀”产业发展⽅针,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已成为⽀撑上海经济的主⼒。
同时,服务业内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主要⾏业得到较快发展。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以建设“四个中⼼”为核⼼的重点服务业⽀撑作⽤凸显 1.商贸业平稳较快增长,电⼦商务发展势头迅猛。
2011年,上海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006年增长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年翻了⼀番。
商贸业增加值近五年年均增长16.8%,占第三产业⽐重⽐2006年提⾼5.2个百分点⾄27.3%,居各⾏业⾸位。
电⼦商务等新兴业态发展迅猛。
2011年,上海市电⼦商务交易额⽐2006年翻了⼀番,电⼦商务交易额占全国⽐重达10%,相当于全市商品销售总额的⽐重达11.7%,⽹络使⽤率和⽹络购物率均居全国⾸位,并涌现了⼀批有特⾊的B2B、B2C企业以及电⼦商务专业服务企业。
2.⾦融业规模显著扩⼤,⾦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近五年,上海⾦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8%,占第三产业⽐重提⾼了5.4个百分点,⾄20.4%。
2011年,上海⾦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交易总额⽐2006年增长5.2倍;直接融资总额增长4.7倍。
资本市场、期货市场等规模能级跃居全球前列,各种功能性⾦融机构和新型⾦融机构不断涌现,创新⾦融⼯具和产品有序推出,有⼒地⽀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的全⾯发展,⾦融业调节经济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不断增强。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意见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7.29•【字号】浙政办发[2010]98号•【施行日期】2010.07.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9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省发改委《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意见(省发改委)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8〕55号)精神,引导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提出如下意见:一、重要意义服务业集聚发展是世界性潮流。
近年来,我省服务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许多服务业集聚区。
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还处于成长起步阶段,缺乏经验借鉴,缺乏规划指导,缺乏土地、人才等资源要素保障,一些地方、一些领域还存在盲目发展、无序竞争等问题。
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形成服务业企业资源共享、集聚互动的重要平台,有利于拓展区域经济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有利于强化城市功能和改善城市形象,有利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为此,必须加快创建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通过实践探索,积累经验,发挥带动作用,引领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步入科学发展轨道。
二、总体思路(一)指导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要求,顺应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趋势,立足基础、突出特色、集约节约、多方参与,选准发展重点,完善保障措施,加快创建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将其打造为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城市功能的新载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示范区。
白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山市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白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山市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白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0.18•【字号】白山政发〔2021〕6号•【施行日期】2021.10.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正文白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山市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白山政发〔2021〕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事业单位,中省直单位:现将《白山市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白山市人民政府2021年10月18日白山市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吉林省《关于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我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构建“一体两翼”发展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生产生活“双向促进”、存量增量“双量发力”、内培外引“双管齐下”为重点突破,结合白山实际,着力实施二十大工程的十项重点任务,加快推动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促进服务业加快恢复振兴,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提量、提质,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市GDP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到2023年,建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形成一批在国内省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龙头企业和优势品牌,使服务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体系不断健全、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二、重点任务(一)突出主攻方向。
1.文旅能级再造。
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构建“一山两江”全域旅游格局,高标准编制《白山市“一山两江”文旅高质量发展总体策划及三年行动计划》等各专项文化旅游规划,科学指引白山文旅绿色、特色发展。
浅议现代服务业规划重点——以津南区现代服务业规划为例

境上 。因此 ,我们 以变革津南 区现代服务业 发 展 环 境 为 规 划 重 点 ,以 促 进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发 展 为 主线 ,在 增 强 现 代 服 务 业 规 划 的公 共 政 策 属 性 方 面进 行 了 尝试 ,归 纳 总 结 出 现 代
服务 业 规 划 的 重 点 , 以期 促 进 现 代 服 务 业 的
发展。
一
、
津 南 区 服 务 业 的 发 展 特 点 与 问 题
( ) 津南 区服 务 业的发展 特 点 一
近 年 来 ,随 着 津 南 区 的经 济增 长 和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服 务业 领 域 不 断 拓 宽 ,服 务 范 围
动 ,使 津 南 区 区 位 优 势 更 加 凸显 ,为 进 一 步
乘 势发 展提 供 了千载 难逢 的机 遇 。 津 南 区 现 代 服 务 业 规 划 编 制 是 在 津 南 区
城 乡 总 体 规 划 基 本 确定 的 前 提 下 进 行 的 ,津 南 区城 乡 总体 规 划 为津 南 区 现 代 服 务 业 的 发 展 预 留 了充 裕 的 空 间 。 目前 ,我 国现 代 服 务
成 津沽 特色 文化 旅游 聚集 区。
f )方 向 引导— — 判 定主 要服 务 区域 与对 象 二
二 也 离不开 工业生 产性 服务 业 的发展 ,三次产 业相 互 依存共 同发 展 。因此 ,生 产性 服务 业 随着津 南 区 和周 边 地 区第 一 、二 产业 的 发 展 和 专 业 细 分 的深
3旅游 观光业 呈现 雏形 。 .
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过程 的下游。生产性服务 业包 括 了信 息 、 发 、 流 、 研 物 中介 、 金 融、 保险及 贸易等 与生 产到销售全过程 的相关服务 。 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 , 发达 国家经 济 的快 速增长 , 乎全 与 几 生产性 服务业 的同步快速发展密切 相关 。据 O C E D对 加拿大 、 美 国、 日本 、 希腊 、 挪威和瑞典 等 14 97~18 的数 据分 析 , 94年 由 于生产性服务业对 生产 企业的有效支持 , 这些 国家都获得 了明 显的竞争优势 。现代服 务业 已成 为国家竞 争力 的重要 构成部
作者 简介 : 吉成 , 14 年 5月出生 ,98年毕 业 于山 何 男,9 5 16 西 大 学 , 受 国务 院特 殊 津 贴 专 家 , 享 山西 省 优 秀 专 家 ; 山 西 省 原
生产性服 务企 业具 备 现代 服务 业共 有 的两个 特 征 : 是 一 “ 高人 力知本 、 术含量 和高附加 价值 ” 三高 ” 高技 的“ 特征 ; 二是 运作过程 中的“ 新技术 、 新业态和新方式 ” 三新” 的“ 特征 。发展
中观上促 进了工业技术进步 与产业 升级 ; 三是从宏观 上提高了
《 辞海》 服务 的解 释 : 为经 济学术语 , 对 作 系指不 以实 物形 式 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 种特殊需要。笔者认为 ,
服务业 系指向商品生产 的变现过程提供 服务产品的企业集合 。 服务业有 服务 产业和服务事业之分 , 以增值为 目的提供 服务产
关的配套服务业 , 是从 制造业 内部生产服务部 门独立发展起来 的新兴产业。其主要功 能是 为制造业 生产过 程 的不 同阶段提 供服务产品 , 既贯穿 于生产过 程 的上游 和 中游 , 贯穿 于生产 也
锦州高新区:共建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双创升级特色模式

锦州高新区:共建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双创升级特色模式摘要:多年来,锦州高新区始终坚持产业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发展战略,立足“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高新使命,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资源的发展布局,逐步构建“主体+载体+环境”的创新创业生态,旨在建成具有锦州特色的“科技中关村”。
关键词:创新创业,生态,双创特色模式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15年获国务院批复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承载了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锦州)示范基地、国家火炬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辽宁省科技金融重点示范区等使命任务。
自2020年成功获批打造科技资源支撑型特色载体以来,锦州高新区聚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大数据、新材料、汽车零部件四大主导产业,确立了以锦州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服务中心、渤海大学海纳众创空间、万得汽车新技术研究院为核心的3大特色载体。
其中创业服务中心建立一体化孵化服务体系,充分撬动市场化服务资源力量,下设3大孵化平台(大学科技园、中试基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和5大服务平台(包括4个主导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和1个创新资源服务平台),共同构建专业分工、资源共享、服务协同的双创生态,为锦州高新区内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构成锦州双创升级特色模式,助力锦州高新区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创业中心,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在锦州高新区特色载体工作领导小组引导下,按照建设要求,积极推动提升特色载体与科技资源的融通效率与质量,特色载体工作已成为“十四五”时期锦州高新区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特色载体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形成了“大学生创业+孵化+中试”创新创业完整链条锦州高新区特色载体拥有渤海大学海纳众创空间、锦州大学科技园、高新区先进材料中试基地,其中渤海大学海纳众创空间作为学生实践创新平台,盘活高校双创资源,形成的创新创业成果有效转化后进入锦州大学科技园继续孵化,大学科技园新材料产业企业初具规模后进入中试基地生产转化,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互动递进和衔接关系,促进了专创融合,打造了锦州高新区创新创业完整的孵化链条。
浙江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t f h i gPoic , n a zs h urn sut nadpolm cdb hj n rv c.F r e aue r o  ̄a r ne a da l e ecr t i ai n rbe s ae yZ e agPoi e ut r y Z n v n y t e t o f i n h mesrs adsget n nh wt po o edvlp et f oe sriei ut f h agPoic r as ie. n ugsoso o rm t t eeom n dm e c d s yo Z  ̄i rv eae ogvn i o eh om v n r n n l
(. 1 复旦 大学,上海 2 0 3 ; 0 4 3 2 .浙江工商职业技 术 学院,浙江 宁波 3 5 1 ) 10 2
摘要 :回顾 了浙江省发展现代服务 业的政 策背景和 具体举措 ,分析 了浙江省发展现代服务 业的现状和 问题 ,并 就如 何推 动浙江省现代服 务业的发展提 出了对策和建议 。
6 9
共 加 次 妻 的生 产性 公共 服务 平 台建设 。、 源 2浙 省 代~ 发~ 一 享层 皇 较高 錾 曼 资 一 …~ 现 服 业 展 现 江 ~ ” 务 一 的 状 一
、
三 是启 动项 目推 介 。2 1 0 0年 1 1月 ,浙 江省 政府 带领 有关 部 门和 市 、县 政 府 及 企 业 代 表共 20余 人 0 的庞 大 队伍 ,推 出 32个 项 目,向 国 内外 投 资 者 端 7 出 了 丰 厚 的 “ 单 ” — — 围 绕 现 代 商 贸 、金 融 服 菜 务 、现代物流、信息服务 、科技服务 、旅游 、商务 服务 等七 大 服 务业 重 点 领 域 ,集 聚 区 整 体 招 商 项 目 l 8个 ,其 中 与 会 签 约 项 目 4 个 ,签 约 金 额 4 0 9 5 亿元 。 ④ 四是 优 化产业 结 构 。 主要 体 现 在 “ 轮 驱 动 ” 双 , 推动 生产 性 服 务 业 和 生 活 性 服务 业 同 步发 展 。 ( ) 1 生产 性服 务业 发 展 迅 猛 :浙 江 物 流 服 务 业 拥 有 全 国 A级 以上 企业 18家 ,数量 居全 国第一 ;信 息服务 1 业方面 , 0 9 20 年浙江全省 软件销售金额达 5 68亿 1. 元 ,比 20 0 5年 增长 8 .% ;科 技服 务业 发展 初具 规 93 模 ,20 0 9年 全省 科 技 服 务 业 增 加值 约 24亿 元 , 比 2 20 0 4年增 长 14 ,年 均增 长 1. 8 。 ( ) 生 活 3% 84 % 2 性服 务业 不 断丰 富 :商贸 流通 业发 展 水 平 明显 提 升 , 市场成交总额、超亿元市场数量 、单个市场成交额 等 3项 指 标连 续 多 年 居 全 国首 位 ;旅 游 业 发 展 优 势 进一 步 凸显 ,20 0 9年 全 省 旅 游 业 总 收 入 较 “ 五 ” 十 末 年 翻 了近 一 番 ,提 前 完 成 规 划 目标 ;文 化 服 务 业 发展 取得 长 足进 展 。 “ 十一 五 ” 以来 ,全 省 文 化 产 业 年 均增 长 1 % 。 5 ⑤ 五是 推进 现 代 服 务 业 集 聚发 展 。浙 江 省 充 分 借 鉴 国际现 代 服务 业 集 群 的发 展 经 验 ,认 为 政府 的 引 导和培育是 当前浙 江发 展现代服 务业 的关 键 因素。 2 1 7月 ,浙江省公布的 《 00年 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 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意见》提出了 “ 2 1 年在全 到 02 省范 围 内创建 10家左右 的现代 服务 业集 聚 示 范 区 ” 0 的发展 目标 ,在 此 目标 之 下 ,全 省 在 今 后几 年 内将 重 点创 建 总 部 基 地 、物 流 园 区 、创 意 产业 园 等 九 类 现代 服务 业集 聚示 范 区 ,引 导 推 动 浙 江 现 代 服 务 业 集 聚发 展 。 目前 ,浙 江全省 首 批创 建 的 4 0家现 代 服 务 业集 聚 示范 区和 20多个 服务 业 集 聚 区块 已经 初 0 见 成效 ,成为 引领 全省 服务 业发 展 的重要 引 擎 。 六 是 强化 服 务业 体 制 改 革 和 政 策 扶 持 。 “ 一 十 五” 以来 ,浙 江 省 逐 步 加 大 服 务 业 体 制 改 革 力 度 , 以杭州 、宁波 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 ,着 力 破 除影 响服 务 业 发 展 的体 制 机 制 障 碍 。强 化 服 务 业 的政 策 引导 ,20 0 8年 出 台 了 《 于进 一 步 加 快 发 关 展服务 业 的实施 意 见》 ,成 为 当时全 国各 省 ( 、 市 区 ) 已经 出 台 的服务 业 政 策 中 “ 金 量 ” 最 高 的政 含 策 ,有 力 激发 了各 地 发 展 服 务 业 的积 极 性 。加 大 财 政 资金 投 人力 度 ,从 2 0 起省 财政 每 年安排 50 09年 00 万元 服务 业发 展 引导 资 金 ,优 先 扶 持 具 有 引 领 带 动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30•【字号】成办发[2011]110号•【施行日期】2011.12.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成办发〔2011〕110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成都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成都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1年10月,我市被科技部列为第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城市,试点期限为2011年10月至2014年6月。
根据科技部《关于开展第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试点的函》(国科函高〔2011〕180号)要求,为进一步明确试点工作目标任务,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工作思路及基本原则(一)总体目标。
深化集成电路设计、数字新媒体、软件、信息安全等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围绕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现代服务业行业标准规范;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企业;开发一批现代服务科技产品和知名服务品牌,形成现代服务业产品链;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综合研究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现代服务业技术平台,形成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实施一批现代服务科技示范工程,创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服务业应用示范体系;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聚集区,带动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依托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力争到2014年,完成科技示范工程5-8个,建成现代服务技术平台10-15个,建成现代服务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45家以上,培育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40家以上;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4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13%以上,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3%;服务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建成全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国际国内高端服务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和辐射西部、面向全国、世界一流的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最具特色现代服务业基地
打造最具特色现代服务业基地
2011/11/30 10:28:23 作者:root 点击数:102 评论共:0条
收藏此页
“中部声谷,呼叫全球。
”
11月1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在洛调研期间,实地察看了位于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内的中国移动呼
叫中心项目,并盛赞:“这个项目前景极其广阔,价值难以估量!”
和中国移动呼叫中心项目一起,恒生科技园、国家863软件孵化器、顺兴信息通信产业园等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正在这个全省唯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区内迅速崛起。
去年,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00亿元,财税总收入7.8亿元。
目前,集聚区内有企业576家,新开工和在建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项目20个,投资总额
达150亿元。
如何打造中原最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基地?该产业集聚区提出“一线五园”建设思路。
其中,“一线”指开元大道东段城市经济景观带;“五园”指开元门生态商务区、信息服务业产业园区、唐风带文化旅游商业园区、商贸物流产业园区、关圣文化产业园。
——开元大道东段城市经济景观带开元大道横贯
产业集聚区。
为加快开元大道沿线产业升级,我市将原布局低效的工业项目退出,建设楼宇经济产业带,规划建设40
余栋高层商务楼(含5栋四星级以上酒店、10余栋5A级写字楼及金融街),全力打造产业集聚、功能完善的“商务金融走廊”。
——开元门生态商务区项目占地420亩,总投资25亿元。
以“生态、文化、时尚”为宗旨,以打造中西部最佳花园式生态商务办公公园为目标,计划引进百家企业总部及金融、信息、设计创意等第三方配套服务企业进驻,打造生态商务新地标、城市品牌新亮点。
——信息服务业产业园区该园区已被省发改委命
名为“特色产业园区”,占地3000亩。
其中,与省相关部门共建的“洛阳呼叫中心产业园区”、“洛阳信息通信产业园”、“洛阳电子商务产业园”已挂牌运营。
目前,恒生科技园、863软件孵化器项目已动工建设,中国移动2万座席中部呼
叫基地项目已启动。
预计到“十二五”末,中国移动在洛的呼叫总席位将达到3万座席,实现就业近10万人,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
这里将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信息服务业外包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部声谷”。
——唐风带文化旅游商业园区项目占地240亩,总投资约30亿元。
园区建筑风格体现隋唐文化精髓,重点开发“唐风坊”、“洛阳胡同”等特色文化旅游商业街。
——商贸物流产业园区围绕关林商贸城规划建设
百货配送、医药集散、汽车销售、冷链物流、建材市场等五大专业物流配送中心,打造中部地区综合性商贸物流中心知名品牌。
——关圣文化产业园对关林景区进行提升改造,配套建设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生态观光等景区服务设施,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综合园区。
与此同时,该产业集聚区还累计投入20亿元用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道路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新城区建设已初具规模。
今年,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中国移动中部地区2万座席呼叫基地项目成功落地。
正是在这个“龙头”项目的强力带动下,国家863软件孵化器、鼎盛国际等重大服务业项目接踵而至。
到“十二五”末,随着一大批重大项目的陆续投用,产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总产值将达到200亿元,实现就业10万人,未来这里将成为中原经济区产业转型的亮点和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