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调查报告范文

方言调查报告范文
方言调查报告范文

方言调查报告范文

方言调查报告范文

中华民族已走过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加之中华民族的地大物博,分布亦十分广阔,形成了特有的中国

文化的多元性、多变性。

语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构成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组成

部分之一。语言往往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就悄然出现。因为地域的差

异和影响,中国各地的语言也有所不同,加之历史的持续变化发展,

我们的语言也随之变化和发展。

通过此次对三代人(以本人家庭成员为主)的调查采访,发现了某

些问题,也得出了某些相对应的结论,接下来,我将在此阐述此次调

查内容、结果及本人心得。

在调查前夕,我首先调查了自己,因为自身的懒惰加上我自以为

精准的感性判断,我自以为是的认为再去调查其他人已很无必要,但是,在经过多次的思想斗争后,我终于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庆幸自己

没有凭感性认知做出结论,而是选择了一个一个去调查的,因为,变

化是在调查中发现的。

在做完调查时,我发现方言在我们三代人中变化并不十分明显,

天地万物的说法,几乎相差无几,对此感到略微的失望。但是,在我

仔细的观察发现后,还是发现了诸多不同。例如这几日比较流行的蔬

菜“油菜”,祖父辈都叫做菜头(te),而我辈却叫菜头(tou),再如

“眼睫毛”一词,祖父辈叫眼睫(za)毛,而我辈多叫眼睫(jie)

毛;“下巴”一词,祖父辈多叫做下巴(pa),而我辈叫做下巴

(ba);“胳膊”一词,祖父辈叫做手膀子,而我辈叫做胳(guo)膊;“手指”一词,祖父辈叫做手指mer,而我辈叫做手指头;“肚脐眼”一词,祖父辈叫做肚qie mer,而我辈叫做肚脐眼;“瘸子”一词,祖父辈叫

做bai 子,而我辈叫做瘸子,“孕妇”一词,祖父辈叫做大肚子,而

我辈叫做孕妇......诸如此类的词语不可计数,单从字上来看,变化

犹显渺小,但读音上的差异却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寻找共同点,规律

还是有迹可循的,祖父辈的方言更具有方言特色,更像是真正的方言,而我辈的方言已然是发生了变化,而此变化,是我辈的方言已逐渐接

近了全国统一语言——普通话的发音。

对于这种变化,还是略有一点遗憾,因为我辈所继承的方言已不

再纯正,有点担心由此本地方言的落后甚至消亡。不过还是相信我的

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方言的特色,它的有趣之处是不会被我们遗忘的。而我辈方言的逐渐趋于普通话,却是大势所趋。我想这和我们所接受

的教育,所有的文化水平是密不可分的。如今的教育必然是以普通话

为基础,接受的教育越多,受普通话的影响自然也越多。我辈的文化

水平普遍高于祖父辈,即使看似“破坏”了方言的传承与发展,实则

却是更利于我们社会的发展。

除了这种看似不太明显的变化,也有其他的相对明显的不同的词。

例如这些词:“刘海儿”,祖父辈叫须须头,而我辈叫妹妹

头;“撑着了”(吃),祖父辈说吃多了,我辈叫做胀到了;“小便”,

祖辈说屙(wo)尿,父辈说解(gai)小手,而我辈说上厕所;“斩首”,

祖父辈叫砍脑壳,而我辈说斩首;“上学”,祖父辈说念书,而我辈叫

上学;“笔帽”,祖父辈叫笔zou zou,而我辈叫笔壳壳;“末名”,祖父辈叫luo ber,而我辈叫最后一名;“马铃薯”,祖父辈习惯于说洋芋,而我辈更习惯于说土豆......对于同家族的三辈人来说,这种差

异还是显得十分明显。

这不但仅是受文化水准的影响,也是受社会变化发展的影响。

作为成长于新时代的我们,虽然在某些方面的名声并不怎么好,

但是,新时代的领军人物,也不得不提到8090的我们。火星文的出现,不得不说是我辈文字变化的大方面,这当然会影响我们的语言,或许

这火星文确实毫无意义,但影响却是必然的。而如今网络语言的发展,“咆哮体”“甄嬛体”“陈鸥体”等各种语言体型的出现,怎会不影

响到在我们这辈底子并不算坚硬的方言的变化呢?我们有与时俱进的强烈意志,我们与外界的交流更加的宽广,中国的各个省市,甚至于世界。文化的交融必然导致本地本人自身所有文化的变化,我辈与祖父辈语言的差异亦是不可避免。

在调查中,有近一半的词汇在我们三辈人中的变化并不大,甚至没有变化,这也反映了我们方言的坚固性,不可破灭性。而在有变化的词汇中,大多是我辈的语言趋于普通话迈进,这种变化并非完全有害,亦是我们社会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升的体现,另一种根据社会潮流变化的词,或许也正好体现了我辈人的特有个性吧。

通过此次调查,我发现了在我的家族中某些词汇的不同变化,或许这还不足于让人见微知著,但也实实在在反应了我家族中的某些现象。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实践出真知,不去真正的调查实践,得出的结论也必然是不够真实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