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传热学考研真题试题2008——2012、2016、2017年

青岛科技大学传热学考研真题试题2008——2012、2016、2017年
青岛科技大学传热学考研真题试题2008——2012、2016、2017年

青岛科技大学

二OO 八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传热学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3 道大题(共计15 个小题),满分150分;

2.本卷属试题卷,答题另有答题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该试题卷上或草纸上均无效。要注意试卷清洁,不要在试卷上涂划;

3.必须用蓝、黑钢笔或签字笔答题,其它均无效。

﹡﹡﹡﹡﹡﹡﹡﹡﹡﹡﹡﹡﹡﹡﹡﹡﹡﹡﹡﹡﹡﹡﹡﹡﹡﹡﹡﹡﹡﹡﹡﹡﹡﹡﹡﹡﹡﹡﹡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15分,每小题3分)

1. 肋效率

2. 发射率

3. 灰体

4. 大容器沸腾

5. 流动边界层

二、简答题(本大题40分,每小题8分)

1.两滴完全相同的水珠分别落在120℃和400℃的铁板上,哪一滴先汽化掉?说明原因。

2. 不凝结气体含量会如何影响蒸汽凝结时的对流换热系数值?其影响程度如何?凝汽

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3. 气体辐射有哪些特点?

4. 为什么高温过热器一般采用顺流式和逆流式混合布置的方式?

5. 角系数有哪些特性?要求列出基本表达式

第 1 页(共 2 页)

三、计算题(本大题95分)

1. 一矩形保温柜的外保温层是双壁为镀银的夹层结构,夹层空隙很小。外壁内表面温度tw1为-10℃,内壁外表面温度tw2为90℃,镀银壁面的发射率为0.02。试计算(1)系统黑度(2)单位面积容器壁辐射换热的散热量。(15分)

2.一具有内热源,外径为ro 的实心圆柱,向周围温度为tw 的环境散热,表面传热系?φ数为h,试列出圆柱体中稳态温度场的微分方程式和边界条件,并对为常数的情形进行求解。?φ(20分)

3.换热器中热流体由300℃冷却至150℃,而冷流体由50℃被加热至100℃。该换热器的总换热量为W ,已知传热系数,试计算①逆流时的对数平均51025.2?)./(752

K m W K =温差,②加热器所需的面积?(15分)

4. 某圆筒壁内、外半径为与。内壁加入定常热流q ,外壁与温度为、 放热1R 2R f t 系数为h 的流体接触。试求解过程处于稳态时壁内的温度分布。(20分)

5. 某平板边界层如图所示,以abcd 为微元体,推导并整理出动量方程。(符号自拟,不要求最后求解结果,但需说明)(25分)

第 2 页(共 2 页)

最新青岛科技大学传热学复习真题

填空题 1.三种传热方式:____、____、____。 2.相变传热的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 3.真空中唯一的传热方式:________。 4.研究传热学的三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程上的三类传热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导热的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非稳态导热的两类:________、________。 8.瞬态导热的两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 9.对流传热的五个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流换热系数h的获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研究热辐射的三种理想物体及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角系数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光照射到表面的三种特性:吸收、反射、透射特性 简答题 1.普朗特数的定义:热边界层与流动边界层的相对厚度(即Pr=ν/a) 普朗特数的物理意义:Pr反应了流体中动量扩散与热扩散能力的对比,其大小可判断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的相对厚度的情况。 2. 基尔霍夫定律的结论:(1)灰体的吸收比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条件而与外界条件无关,因此对于灰体,无论辐射源是否为黑体,也无论辐射源是否与灰体达到热平衡,灰体的吸收比恒等于其发射率。(2)灰体的发射率为常数,吸收比高的物体发射率也高,即善于吸收的物体也善于发射。实际物体的吸收比都小于1,而黑体的吸收比等于1,因此同温度条件下,黑体的辐射力最大。 3.热传导的定义:由于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位移时,仅依靠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能传递,是建立在组成物质的基本微观粒子随机运动基础上的扩散行为。(直接接触传热) 表达式:Φ=λ/δ*(tw1-w2) 4.傅立叶定律及其表达式:导热的热流密度大小与该处的温度梯度成正比,其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指向温度梯度的方向 表达式: ____________ 意义:确定了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之间的正比关系,热流密度是一个失量,它与温度梯度同在等温面的法线上,但是方向与之相反,永远指向温度降低的方向。 5.热导率的概念及其意义:表示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 意义:单位温度梯度作用下物体内所产生的热流密度的大小。表示基于扩散过程的能量传输的速率,是物质一个重要的热物性参数,表示该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 6.三种边界条件及其定义:(1)规定了边界上的温度值,称为第一类边界条件,其数学 描述为:t>0时,____________。对于稳态导热问题,_____=常量。→(2)规定了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值,成为第二类边界条件。其数学描述为;___________式中,n为表面的法线方向,对于稳态导热问题,_____=常量。 (3)规定了边界上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及周围流体的温度t f,成为第三类边界条件,其数学描述为____________。在非稳态导热时,式中h 和t f,可为时间函数。

专升本《工程传热学》_试卷_答案

专升本《工程传热学》 一、 (共18题,共156分) 1. 说明得出导热微分方程所依据的基本定律。 (8分) 标准答案:能量守恒方程和傅利叶定律。 2. 写出肋效率的定义。对于等截面直肋,肋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8分) 标准答案: 3. 在液体沸腾过程中一个球形汽泡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这样的条件? (8分) 标准答案:在液体沸腾过程中一个球形汽泡存在的条件是液体必须有一定的过热度。这是因为从汽泡的力平衡条件得出 ,只要汽泡半径不是无穷大,蒸汽压力就大于液体压力,它们 各自对应的饱和温度就不同有 ;又由汽泡热平衡条件有 ,而汽泡存在必须保持其 饱和温度,那么液体温度,即大于其对应的饱和温度,也就是液体必须过热。 4. 什么是速度边界层?动量方程在热边界层中得到简化所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这样的简化有何好处? (8分) 标准答案:流体流过壁面时流体速度发生显著变化的一个薄层。 动量方程得以在边界层中简化,必须存在足够大的Re 数,也就是具有的数量级。 此时动量扩散项才能够被忽略。从而使动量微分方程变为抛物型偏微分方程,成为可求解的形式。 5. 在导热过程中产生了Bi 数,而在对流换热过程中产生了Nu 数,写出它们的物理量组成,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8分) 标准答案: 从物理量的组成来看,Bi 数的导热系数 为固体的值,而 Nu 数的则为流体的值;Bi 数的特征尺寸Ls 在固体侧定义,而Nu 数的Lf 则在流体侧定义。从物理意义上看,前者反映了导热系统同环境之间的换热性能与其导热性能的对比关系,而后者则反映了换热系统中流体与壁面地换热性能与其自身的导热性能的对比关系。 6. 外径为50mm ,表面温度为180 的圆筒,在它的外面用导热系数为0.14W/ 的保温材料 包扎起来,保温材料的厚度为 30mm 。要求外表面温度小于60,试计算每米管道的散热量。如 果将保温材料换成导热系数为0.034 W/的保温材料,导热量同上,其它条件也不变。试计算 新保温材料的厚度。 (12分) 标准答案: 7. 针对如下导热微分方程写出方程各项的含义,并说明得出导热微分方程所依据的基本定律? (8 分) 标准答案: 导热微分方程所依据的基本定律是傅里叶定律和导热微分方程。 8. 写出Bi 数的定义式并解释其意义。在Bi 0 的情况下,一初始温度为t0的平板突然置于温度为的流体中冷却(如图1 ),粗略画出τ=τ1>0和 时平板附近的流体和平板的温度分布。 (8分) 标准答案:反映了导热系统同环境之间的换热性能与其导热性能的对比关系。

青岛科技大学870过程设备设计2016-2017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青岛科技大学 二○一七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过程设备设计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五道大题(共计38个小题),满分150分; 2.本卷属试题卷,答题另有答题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该试题卷上或草纸上均无效。要注意试卷清洁,不要在试卷上涂划; 3.必须用蓝、黑钢笔或签字笔答题,其它均无效。 ﹡﹡﹡﹡﹡﹡﹡﹡﹡﹡﹡﹡﹡﹡﹡﹡﹡﹡﹡﹡﹡﹡﹡﹡﹡﹡﹡﹡﹡﹡﹡﹡﹡﹡﹡﹡﹡﹡﹡﹡﹡ 一、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错的请简要说明理由。每题3分,共30分) 1、脆性断裂的特征是断裂时容器无明显塑性变形,断口平齐,并与轴向平行,断裂的速度快,常使容器断裂成碎片。() 2、有效厚度为名义厚度减去腐蚀裕量。() 3、压力容器一般由筒体、封头、开孔与接管、支座以及安全附件组成。() 4、承受均布载荷时,周边简支圆平板和周边固支圆平板的最大应力都发生在支撑处。() 5、内压作用下,端部封闭的厚壁圆筒最大应力是位于外壁的周向应力。() 6、伍德式密封属于自紧式密封。() 7、制造圆筒形容器时,周向焊缝的质量要求应比轴向焊缝高。() 8、设计压力为10MPa的容器为高压容器。() 9、压力容器壳体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保证容器的最低强度条件要求。() 10、卧式容器选用鞍式支座时,两个鞍座的结构形式应完全相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边缘应力特征为、。. 2、钢材中含有杂质硫会造成钢材的增加,含有杂质磷会造成增加。 3、焊接接头系数φ应根据和确定。 4、直立设备塔除承受工作介质压力作用外,一般还承受、、和。 5、局部补强形式有,,。 第页(共3页) 1

2008年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学院823传热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8年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学院823传热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15分,每小题3分) 1.肋效率 2.发射率 3.灰体 4.大容器沸腾 5.流动边界层 二、简答题(本大题40分,每小题8分) 1.两滴完全相同的水珠分别落在120℃和400℃的铁板上,哪一滴先汽化掉?说明原因。 2.不凝结气体含量会如何影响蒸汽凝结时的对流换热系数值?其影响程度如何?凝汽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3.气体辐射有哪些特点? 4.为什么高温过热器一般采用顺流式和逆流式混合布置的方式? 5.角系数有哪些特性?要求列出基本表达式。 三、计算题(本大题95分) 1.一矩形保温柜的外保温层是双壁为镀银的夹层结构,夹层空隙很小。外壁内表面温度t w1为-10℃,内壁外表面温度t w2为90℃,镀银壁面的发射率为0.02。试计算(1)系统黑度(2)单位面积容器壁辐射换热的散热量。(15分)

2.一具有内热源,外径为r0的实心圆柱,向周围温度为t w的环境散热,表面传热系数为h,试列出圆柱体中稳态温度场的微分方程式和边界条件,并对为常数的情形进行求解。(20分) 3.换热器中热流体由300℃冷却至150℃,而冷流体由50℃被加热至100℃。该换热器的总换热量为2.25×105W,已知传热系数K=75W/(m2·K),试计算①逆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②加热器所需的面积?(15分) 4.某圆筒壁内、外半径为R1与R2。内壁加入定常热流q,外壁与温度为t f、放热系数为h的流体接触。试求解过程处于稳态时壁内的温度分布。(20分) 5.某平板边界层如图所示,以abcd为微元体,推导并整理出动量方程。(符号自拟,不要求最后求解结果,但需说明)(25分)

传热学试题(答案)

①Nu准则数的表达式为(A ) ② ③根据流体流动的起因不同,把对流换热分为( A) ④A.强制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B.沸腾换热和凝结换热 ⑤C.紊流换热和层流换热D.核态沸腾换热和膜态沸腾换热 ⑥雷诺准则反映了( A) ⑦A.流体运动时所受惯性力和粘性力的相对大小 ⑧B.流体的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⑨C.对流换热强度的准则 ⑩D.浮升力与粘滞力的相对大小 ?彼此相似的物理现象,它们的( D)必定相等。 ?A.温度B.速度 ?C.惯性力D.同名准则数 ?高温换热器采用下述哪种布置方式更安全( D) ?A.逆流B.顺流和逆流均可 ?C.无法确定D.顺流

?顺流式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00℃和70℃,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和40℃,则其对数平均温差等于() A.60.98℃B.50.98℃ C.44.98℃D.40.98℃ ?7.为了达到降低壁温的目的,肋片应装在( D) ?A.热流体一侧B.换热系数较大一侧 ?C.冷流体一侧D.换热系数较小一侧 21黑体表面的有效辐射( D)对应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 22A.大于B.小于 C.无法比较D.等于 23通过单位长度圆筒壁的热流密度的单位为( D) 24A.W B.W/m2 C.W/m D.W/m3 25格拉晓夫准则数的表达式为(D ) 26 27.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A ) 28 A.热辐射 B.热对流 C.导 热 D.都不是 29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C )的变化规律。 30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31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32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D ) 33A.增加流体流度 B.设置肋片 34 C.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 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35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换热器热流体侧结垢会使传热壁面的温度( A ) 36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有时增 加,有时减小 37将保温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其目的是( D ) 38A.减少导热 B.减小对流换热 39 C.减少对流与辐射换热 D.减少导热与对流换热 40下列参数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 B ) 41A.传热系数 B.导热系数 42 C.换热系数 D.角系数 43已知一顺流布置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00°C和150°C,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50°C和100°C,则其对数平均温差约为( )

青岛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结果

青岛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结果 2017青岛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结果 青岛科技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等学科协调发展,以材料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信息与计算机为特色学科的多 科性大学。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52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605人,有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1人,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5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山东省学科带 头人5人,山东拾十大优秀教师”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 年专家27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 殊津贴49人。 近三年,学校获得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科技攻关等国家级课题136项,盛部、市级课题285项, 企业横向课题409项;十余年来,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 步奖14项。在有关机构发布的“2007中国高校科技贡献力排行榜”、“2007中国高校技术创新贡献力排行榜”、“1979-2006中 国高校获国家重大技术发明奖励情况”三项排名中,我校分别列全 国高校第39位、第27位和第22位;据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 究所发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度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258篇,排名第58位;被工程索引(EI)收录137篇,排名第76位。学校先后 被评为青岛市科研成果转化先进单位,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 贡献单位,创造了被社会广为赞誉的“科技大学现象”。 近年来,学校同德、韩、美、加、俄、法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 57所高校合作,在博士、硕士到本专科不同层次、理工经管文多学 科上进行了国际合作教育,其中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的中

2011年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学院823传热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1年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学院823传热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第三类边界条件; 2、相似原理; 3、热边界层; 4、灰体; 5、定向辐射强度 二、分析回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计50分) 1、(8分)如图1所示的双层平壁中,导热系数1λ、2λ为定值,假定过程为稳态,试分析图中三条温度分布曲线所对应的1λ和2λ的相对大小。 图1 2、(8分)两块厚度为δ的无限大平板,初始温度为1t ,分别用铜和钢制成,两种材料 的热扩散率分别为a 铜和a 钢。平板两侧的温度突然上升到2t ,试分析使两板中心温度均上升

到3t (132t t t <<)时两板所需时间比。 3、(8分)试比较准则数Nu 和Bi 的异同。 4、(8分)请分析管内强制对流换热强化的机理和手段。 5、(6分)试从沸腾过程分析,为什么用电加热器加热时当加热功率max q q >时易发生 壁面被烧毁的现象,而采用蒸汽加热则不会? 6、(6分)窗玻璃对红外线几乎不透明,但为什么隔着玻璃晒太阳却使人感到暖和? 7、(6分)热水在两根相同的管内以相同流速流动,管外分别采用空气和水进行冷却。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管内产生相同厚度的水垢。试问水垢的产生对采用空冷还是水冷的管道的传热系数影响较大?为什么?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75分) 1、(20分)在用稳态平板法测定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装置中,试件做成圆形平板,试件厚度δ远小于其直径d 。通过试件的热流量Φ=60W,用热电偶测得冷热表面温度分别为o 1180C t =,o 230C t =。由于安装不好,试件冷、热表面之间均存在=0.1?mm 的间隙,如图2所示。已知o 1180C t =和o 230C t =时,10.0378W/(m K)λ=?,20.0267W/(m K)λ=?。试确定由此带来的测量误差。

青岛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试题

一. 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 反应进度与选用何种物质计算有关,和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无关。 ( ) 2. 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在绝对零度时,任何理想晶体的熵值为零。 ( ) 3. 在等温、等压的封闭体系内,不做非体积功的前提下,任何趋向于能量降低、混 乱度增大的反应都能够自发进行。 ( ) 4.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NH 4Cl 发生分解反应: NH 4 Cl (s) NH 3 (g) + HCl (g),加入惰性气体会增大总压,因此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体系中各气体的分压也将增大。 ( ) 5. 反应速率常数不只受反应温度的影响,也受催化剂的影响,但和反应物的浓度无 关。 ( ) 6. 在酸碱滴定中使用的双指示剂法就是将两种指示剂配制成一份使用,利用指示剂 颜色之间的互补作用,使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更加敏锐。 ( ) 7. 因为BaSO 4的sp θK 比BaCO 4的sp θ K 小,所以不能通过与NaCO 3溶液作用将BaSO 4 转化为BaCO 4。 ( ) 8. 测定2θ Zn /Zn ?+ 的原电池符号可以写成: (-)Zn│Zn 2+ (0.1 mol·L -1)‖H + (0.1 mol·L -1)│H 2(101.325 kPa ),Pt (+) ( ) 9. 因为2θCl /Cl 1.36V -=?,22θ MnO /Mn 1.23V +=?,由此说明MnO 2不能氧化HCl 而生成Cl 2。 ( ) 10. 氧化还原指示剂本身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其氧化型和还原型的颜色明显 不同。例如,在间接碘法中使用的可溶性淀粉就是这种类型。 ( ) 二. 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 已知AgBr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00.4 kJ·mol -1,请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298.15 K ,标准状态下AgBr (s )的生成反应 。 2. 已知反应1. C (石墨,s) + O 2 (g) = CO 2 (g) θ r m ΔH (2) =–393.5 kJ·mol -1 2. CO (g) + 1/2 O 2 (g) = CO 2 (g) θ r m ΔH (3) =–283.0 kJ·mol -1 求反应C (石墨,s) + 1/2 O 2 (g) = CO (g)的θ r m ΔH = 3.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反应物的本性,除此之外,反应速率还与反应物的 , 与 等因素有关。 4. 化学平衡具有的两个特点一是 ,二是 。 5. 已知H 2S 的两级离解常数分别是a1a2 θθ K , K NiS 的溶度积常数为sp,NiS θK ,反应Ni 2+ + H 2S = NiS↓+ 2 H + 的平衡常数θ=K 。 6. 测定SiO 2 的质量分数,得到下列数据:28.62%,28.59%,28.51%,求平均值 = ,相对平均偏差= 。 7. 衡量弱酸酸性强弱的指标是 ,当该指标的数值越大,说明该酸的酸性越 (强或弱)。 8. 写出NH 4HCO 3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 9. 已知H 3PO 4的a1p K θ= 2.16 , a 2p K θ= 7.21,a3p K θ= 12.32。 则24H PO -的 b p K θ = 。用0.1000 mol · L -1 NaOH 滴定等浓度的H 3PO 4有 个滴定突跃,第一化学计量点的pH= 。 10. 取一定量的混合碱试样(NaOH 、NaHCO 3和Na 2CO 3),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 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时消耗 HCl 溶液24.32 mL ;另取一份等量试样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时消耗 HCl 溶液48.64 mL 。混合碱的组成为 。 11. 用 作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莫尔法。 (工科超纲) 12. 重量法测Al 的含量,已知M Al =26.98,2 3 Al O 101.96=M ,则铝的换算因数F = 。(工科超纲) 13. NH 4NO 3中N 的氧化数分别是: 和 。 14. 一般情况下,MnO 4- 氧化Cl -的速度会很慢,但在溶液中存在Fe 2+,MnO 4-氧化 Cl -的速率会 (加快或减慢)。 15. 在0.5 mol·L -1 H 2SO 4 介质中,用0.1000 mol·L -1 Ce(SO 4)2溶液滴定20.00 mL 0.05000 mol·L -1 FeSO 4溶液,化学计量点时体系的平衡电势= ? 已 知:32Fe /Fe 0.679V ++'?=,43Ce /Ce 1.4587V ++ '?=

上海理工大学高等传热学试题及答案

1.试求出圆柱坐标系的尺度系数,并由此导出圆柱坐标系中的导热微分方程。 2 .一无限大平板,初始温度为T 0;τ>0时,在x = 0表面处绝热;在x = L 表面以对流方式向温度为t f 的流体换热。试用分离变量法求出τ>0时平板的温度分布(常物性)。(需求出特征函数、超越方程的具体形式,范数(模)可用积分形式表示)。(15分) , 3.简述近似解析解——积分法中热层厚度δ的概念。 答:近似解析解:既有分析解的特征:得到的结果具有解析函数形式,又有近似解的特征:结果只能近似满足导热解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边界温度 的变化对于区域温度场的影响只是在某一有限的范围内,把这个有限的范围定义为热层厚度δ。 4.与单相固体导热相比,相变导热有什么特点 答:相变导热包含了相变和导热两种物理过程。相变导热的特点是 1.固、液两相之间存在着 移动的交界面。 2.两相交界面有潜热的释放(或吸收) | 对流部分(所需量和符号自己设定) 1 推导极坐标系下二维稳态导热微分方程。 2 已知绕流平板流动附面层微分方程为 y u y u V x u u 22??=??+??ν 取相似变量为: x u y νη∞ = x u f νψ∞= 写出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问题的相似解。 3 已知绕流平板流动换热的附面层能量积分方程为: ?=∞?? =-δ00)(y y t a dy t t u dx d 当Pr<<1时,写出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问题的近似积分解及平均Nu (取三次多项式)。 4 ] O x

5写出常热流圆管内热充分发展流动和换热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出速度和温度分布及Nu x.辐射 1.请推导出具有n个表面的净热流法壁面间辐射换热求解公式,并简要说明应用任一种数值方法的求解过程。 2.试推导介质辐射传递方程的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要求表述出各个步骤和结果中各个相关量的含义。 3.根据光谱辐射强度表示下面各量:1)光谱定向辐射力;2)定向辐射力;3)光谱辐射力;4)辐射力;5)辐射热流量。要求写清各量的符号、单位。 4.说明下列术语(可用数学表达式)(每题4分) a)光学厚度 b)漫有色表面 c)? d)兰贝特余弦定律 e)光谱散射相函数 f)定向“灰”入射辐射

同济大学传热学题库共6套含答案

传热学(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1. 导热基本定律 22. 非稳态导热 23. 凝结换热 24. 黑度 25. 有效辐射 ?简答题 ( 本大题共 2 小题 , 每小题 8 分 , 共 16 分 ) 26. 简述非稳态导热的基本特点。 27. 什么是临界热绝缘直径?平壁外和圆管外敷设保温材料是否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为什么? ?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28. 一内径为 300mm 、厚为 10mm 的钢管表面包上一层厚为 20mm 的保温材料,钢材料及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分别为 48 和 0.1 ,钢管内壁及保温层外壁温度分别为220 ℃及 40 ℃,管长为 10m 。试求该管壁的散热量。 29. 一内径为 75mm 、壁厚 2.5mm 的热水管,管壁材料的导热系数为 60 ,管内热水温度为 90 ℃,管外空气温度为 20 ℃。管内外的换热系数分别为和 。试求该热水管单位长度的散热量。 ?名词解释 ( 本大题共 5 小题 , 每小题 4 分 , 共 20 分 ) 21. 导热基本定律 : 当导热体中进行纯导热时 , 通过导热面的热流密度 , 其值与该处温度梯度的绝对值成正比 , 而方向与温度梯度相反。

22. 发生在非稳态温度场内的导热过程称为非稳态导热。 或:物体中的温度分布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称为非稳态导热。 23. 蒸汽同低于其饱和温度的冷壁面接触时 , 蒸汽就会在壁面上发生凝结过程成为流液体。 24. 物体的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辐射力之比。 25. 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表面积的总辐射能。 ?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26. ( 1 )随着导热过程的进行 , 导热体内温度不断变化 , 好象温度会从物体的一部分逐渐向另一部分转播一样 , 习惯上称为导温现象。这在稳态导热中是不存在的。 ( 2 )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导热体自身参与吸热(或放热),即导热体有储热现象,所以即使对通过平壁的非稳态导热来说,在与热流方向相垂直的不同截面上的热流量也是处处不等的,而在一维稳态导热中通过各层的热流量是相等的。 ( 3 )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的温度梯度及两侧壁温差远大于稳态导热。 27. ( 1 )对应于总热阻为极小值时的隔热层外径称为临界热绝缘直径。 ( 2 )平壁外敷设保温材料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因为增加了一项导热热阻,从而增大了总热阻,达到削弱传热的目的。 ( 3 )圆筒壁外敷设保温材料不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虽然增加了一项热阻,但外壁的换热热阻随之减小,所以总热阻有可能减小,也有可能增大。 ?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28. 解:已知 d 1 =300mm d 2 =300+2 × 10=320mm d 3 =320+2 × 20=360mm m t w1 =220 ℃ t w2 =40 ℃ =9591.226W 29. 解:已知 d 1 =75mm=0.075m d 2 =75+2 × 2.5=80mm=0.08m t f1 =90 ℃ t f2 =20 ℃

青岛科技大学2016-2017-1人工智能期末考试题

一、谓词逻辑证明 1、设有前提: (1)凡是大学生都学过计算机; (2)小王是大学生。 试问:小王学过计算机吗 解:令S(x):x是大学生 M(x):x学过计算机; a:小王 上面命题用谓词公式表示为: 我们进行形式推理: [前提] a S M )2(a )( )( [(1) US] S )3(a ) ( [前提] )4(a M ( ) [(2) (3) I3] M(a),即小王学过计算机。 2、用谓词公式表示下述命题。 已知前提: (1)自然数都是大于零的整数。 (2)所有整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3)偶数除以2是整数。 结论:所有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一半为整数的数。化F1 F2 F3 G的子句集。 F1: x (N(x)GZ(x) I(x)) F2: x (I(x)(E(x) O(x)))

F3: x (E(x) I(s(x))) G: x (N(x)(I(s(x)) O(x))) 解:F1 F2 F3 G的子句集为 (1)N(x) GZ(x) (2)N(y) I(y) (3)I(z) E(z) O(z) (4)E(u) I(s(u)) (5)N(a) (6)O(a) (7)I(s(a) 3、设已知: (1)能阅读者是识字的; (2)海豚不识字; (3)有些海豚是很聪明的。 试证明:有些聪明者并不能阅读。证首先定义如下谓词: R(x):x能阅读。 L(x):x能识字。 I(x):x是聪明的。 D(x):x是海豚。 将上述各语句翻译成谓词公式: (1) (x)(R(x)L(x)) (2) (x)(D(x)L(x)) 已知条件 (3) (x) (D(x) I(x)) (4) (x) (I(x) R(x)) 需证结论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专业实验题目及答案

一、填料塔轴向混合特性的测定 1. 用当量直径表示的彼克列数:P ed=P e d H 2. 什么是Marangoni效应?什么是Taylar不稳定? ①Marangoni效应:在相界面上由于浓度的不完全均匀,因此界面张力也有差异。这样,界面附近的流体就开始从张力低的区域向张力高的区域运动,正是界面附近界面张力的随机变化导致相界面上发生强烈的漩涡现象。这种现象称作Marangoni效应。 ②Taylar不稳定:除了相界面张力会导致流体的不稳定以外,一定条件下密度梯度的存在,界面处的流体在中立场的作用下也会产生不稳定,即所谓的Taylar不稳定。这种现象对界面张力导致的界面对流有很大的影响。 2. 微机采集数据应注意什么? 每改变一次水流量,稳定10min后才能采集数据,微机采集数据个数控制在160~200个之间,并在整个实验中保持不变。 3. 加入示踪剂原则: 示踪剂除了不与主流体发生反应外遵循以下原则:①示踪剂应与主流体溶为一体,两者应具有尽可能相同的物理性质②示踪剂浓度低时也能检测③不能发生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④示踪剂本身应具有或易于转变为电信号光信号的特点,从而能够在实验中直接使用现在仪器或计算机采集数据,以提高实验的速度与精度。 流体流量对Pe的影响:流量增大时Pe随之减小,成反比关系。 4. 填料塔顶部的电磁阀的作用是什么? 注入示踪剂、引入自来水冲洗示踪剂管路。

5. 塔底部的电导电极的作用? 将不同时刻通过电极的NaCl溶液的c(t)转换为毫伏级直流电压信号。 6. 本实验采用什么法加入示踪剂?在流体的什么地方测定示踪剂的浓度? 脉冲示踪法,在系统的出口处。 二、液液传质系数的测定 1. 自行设计液液传质系数测定实验的实验步骤,并注明注意事项。 ①清洗仪器②配料。注意先加入较重的一相,调节界面环中心线的位置与页面重合,再加入第二相③启动搅拌。调节转速到预定值,保证整个过程中处于同一流动条件下,搅拌约30min,使两相饱和④加入一定量醋酸⑤各相浓度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同时取样⑥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各相的浓度。【+2. 注意事项】 2. 简述液液传质系数测定的实验注意事项。 ①丙酮清洗仪器②加料时不要将两相位置颠倒③启动搅拌应持续一段时间,使两相相互饱和④实验过程应保证转速一致,以保证在整个过程处于统一流动条件下。 3. 在液液传质系数实验测定中,产生界面现象和界面不稳定的原因有: ①界面张力梯度导致的不稳定性②密度梯度引起的不稳定性③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4. 液液传质系数测定实验中,“相内全混,界面无返混”的意思是? 相内全混,界面无返混”是一种理想流动状况,明显改善了设备内流体力学条件及相际接触面积对测定传质系数的影响因素,不存在单液滴技术中因液滴的形成与凝聚而造成端效应的麻烦。

(完整word版)高等传热学复习题(带答案).doc

高等传热学复习题 1.简述求解导热问题的各种方法和傅立叶定律的适用条件。 答:导热问题的分类及求解方法: 按照不同的导热现象和类型,有不同的求解方法。求解导热问题,主要应用于工程之中,一般以方便,实用为原则,能简化尽量简化。 直接求解导热微分方程是很复杂的,按考虑系统的空间维数分,有 0 维, 1 维, 2 维和 3维导热问题。一般维数越低,求解越简单。常见把高维问题转化为低维问题求解。有稳态导热和非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比稳态导热多一个时间维,求解难度增加。有时在稳态解的基础上分析非稳态稳态,称之为准静态解,可有效地降低求解难度。根据研究对象的几何形状,又可建立不同坐标系,分平壁,球,柱,管等问题,以适应不同的对象。 不论如何,求解导热微分方程主要依靠三大方法: 甲.理论法 乙.试验法 丙.综合理论和试验法 理论法:借助数学、逻辑等手段,根据物理规律,找出答案。它又分: 分析法;以数学分析为基础,通过符号和数值运算,得到结果。方法有:分离变量法,积分变换法( Lapl ace 变换, Four i er 变换 ) ,热源函数法, Gr een 函数法,变分法,积分方程法等等,数理方程中有介绍。 近似分析法:积分方程法,相似分析法,变分法等。 分析法的优点是理论严谨,结论可靠,省钱省力,结论通用性好,便于分析和应用。缺点是可求解的对象不多,大部分要求几何形状规则,边界条件简单,线性问题。有的解结构复杂,应用有难度,对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高。 数值法:是当前发展的主流,发展了大量的商业软件。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直接模拟法,离散化法,蒙特卡罗法,格子气法等,大大扩展了导热微分方程的实用范围,不受形状等限制,省钱省力,在依靠计算机条件下,计算速度和计算质量、范围不断提高,有无穷的发展潜力,能求解部分非线性问题。缺点是结果可靠性差,对使用人员要求高,有的结果不直观,所求结果通用性差。 比拟法:有热电模拟,光模拟等 试验法:在许多情况下,理论并不能解决问题,或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或不能完美解决问题,必须通过试验。试验的可靠性高,结果直观,问题的针对性强,可以发掘理论没有涉及的新规律。可以起到检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的作用。理论越是高度发展,试验法的作用就越强。理论永远代替不了试验。但试验耗时费力,绝大多数要求较高的财力和投入,在理论可以解决问题的地方,应尽量用理论方法。试验法也有各种类型:如探索性试验,验证性试验,比拟性试验等等。 综合法:用理论指导试验,以试验促进理论,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浙大提出计算机辅助试验法 ( CAT) 就是其中之一。 傅立叶定律的适用条件:它可适用于稳态、非稳态,变导热系数,各向同性,多维空间,连续光滑 介质,气、液、固三相的导热问题。 2.定性地分析固体导热系数和温度变化的关系 3.什么是直肋的最佳形状与已知形状后的最佳尺寸? 答:什么叫做“好”?给定传热量下要求具有最小体积或最小质量或给定体

青科大机电2014工硕课表

青岛科技大学2014年工程硕士班专业课课程表(机电学院) 08.1608.1708.2308.24 上午传热学传热学传热学传热学下午现代控制基础现代控制基础现代控制基础现代控制基础 08.3008.3109.0609.07 上午传热学传热学传热学传热学下午现代控制基础现代控制基础现代控制基础现代控制基础 09.1309.1409.2009.21 上午机械CAD及CAM技术机械CAD及CAM技术机械CAD及CAM技术机械CAD及CAM技术下午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 09.2709.2810.1110.12 上午机械CAD及CAM技术机械CAD及CAM技术机械CAD及CAM技术机械CAD及CAM技术下午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 10.1810.1910.2610.27 上午有限元及其应用有限元及其应用有限元及其应用有限元及其应用下午机械测试技术机械测试技术机械测试技术机械测试技术 11.0111.0211.0811.09 上午有限元及其应用有限元及其应用有限元及其应用有限元及其应用下午机械测试技术机械测试技术机械测试技术机械测试技术 11.1511.1611.2211.23 上午最优化原理最优化原理最优化原理最优化原理下午科技英语科技英语科技英语科技英语 11.2911.3012.0612.07 上午最优化原理最优化原理最优化原理最优化原理下午科技英语科技英语科技英语科技英语 12.1312.1412.2012.21 上午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下午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 上课地点:崂山校区弘毅楼B-206教室

青岛科技大学基础化学B

. 选择题(单选, 共27分每空1.5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系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 B. 体系的焓等于体系的热量 C. 体系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 D. 最稳定单质的焓值等于零. 2. 在标准状态下热力学数据不为零的是( ) A. (Al(s)) B. ( Al(s)) C. (Br2 (l)) D. (Br2 (l)) 3. 一个能在低温下自发,而在高温下非自发的反应,则△H , △S的值应是() A. △H <0, △S<0 B. △H >0, △S>0 C. △H< 0, △S>0 D. △H >0, △S<0 4. 反应A(g)+2B(g) →2C(g), △H<0,若想提高A(g)的转化率采用的方法有() A. 高温高压 B. 低温低压 C. 低温高压 D. 高温低压 5. 判断下列各过程中,哪种情况的△U最大( ) A. 体系放出60 kJ的热,并对环境做了40 kJ的功 B. 体系吸收60 kJ的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 kJ的功 C. 体系吸收60 kJ的热,并对环境做了40 kJ的功 D. 体系放出60 kJ的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 kJ的功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可提高化学反应的转化率。 B. 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速率越大 C. 反应速率常数只取决于温度,与反应物,生成物浓度无关。 D. 在任何情况下,反应速率在数值上等于反应速率常数 7. 下列物质中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 A. NaF(HF的=6.31×10-4 ) B. H3BO3 ( = 5.7×10-10) C. 苯酚钠(苯酚的=1.1×10-10) D. NH4Cl ( NH3水的=1.8×10-5) 8. 已知在1mol/l的H2SO4溶液中,= 1.45v, = 0.68v,在此条件下,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是( ) A. 0.38 V B. 0.73 V C. 0.89 V D. 1.32 V 10. 在下述情况下计算溶液pH值时应采用的最简式是: 1)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Ac至终点时( ) 2)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Na2CO3至甲基橙变色时( ) 3)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3PO4至甲基橙变色时( ) 4)10.0ml 0.1mol/ L HAc与15.0 ml 0.1 mol/ L NaAc混合时() A. [H+] = B. [H+] = C. [H+] = D. [H+]=Ka?C酸/C碱 E. [H+] = F. [H+] = 11. 下列电对中,标准电极电势(??)最大的是( ) A. Ag+/Ag B. [Ag(NH3)2]+/Ag C. AgI/Ag D. AgBr/Ag二填空题(共33分每空1分) 1.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时反应正向进行。 2. 已知反应N2 (g) +2O2 (g) = 2NO2 (g) , = 66.36 kJ/mol , 则NO2 (g)的= ______。 3. 所谓基元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若aA + bB →xX + yY是基元反应, 则动力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加入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298K 标准状态下,氢气和碘蒸汽反应生成1mol 碘化氢气体吸收26.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已知= 0.54v , = 1.36v , = 1.07v ,其中最强的氧化剂是____最强的还原剂是_______,将氯水慢慢加入含Br-, I-溶液中,首先析出的是_________。 6. 反应+5Fe2+ + 8H+ ? Mn2+ + 5Fe3+ + 4H2O(已知=1.51v, = 0.771v), 反应方向是________进行,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电池符号是____________,在298K, [H+] = 10.0mol/ L,其他离子浓度都为1.0 mol/ L时,该电池的电动势是__________。 7. H2C2O4( = 10-2, = 10-5)不能分步滴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可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到第二化学计量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可选__?________做指示剂。 8.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常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间接碘法可测定具有_____性的一类物质,以K2Cr2O7为基准物标定Na2S2O3标准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为pH = ________,变色范围为pH = _________,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热学模拟试卷与答案汇编

传热学模拟试卷与答案汇编 《传热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一个表面的吸收比和( )无关。 a 投射表面温度 b 吸收表面温度 c 吸收表面面积 d投射表面性质 2、在一维平板瞬态导热问题中,可采用近似拟合公式(即第一项近似解)进行计算的条件是( )。 a Fo<0.2 b Bi>0.1 c Bi<0.1 d Fo>0.2 3、管内强迫层流充分发展段,如其他条件不变,半径增大时对流换热表面传 热系数会(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先减后增 4、通过无内热源、常物性、对称第一类边界条件的平壁非稳态导热正规状况 阶段,温度分布包括以下特性( )。 xa 线性 b仅是位置的函数 c 不再受边界条件的影响 d 仅与Fo和有关 ,5、蒸汽含有不凝结气体时,凝结换热的效果会( )。 a 减弱 b 无影响 c 增强 d 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 6、下面哪种方法能够减少蒸汽通道内热电偶测温误差( )。 a热电偶靠近通道内壁 b增加热节点黑度 c 减小气流流速 d 通道外保温、通过圆筒壁的传热过程,传热面上的总热阻与( )无关。 7 a 两侧流体流速 b 计算基准面积 c 壁厚 d 固体壁物性 o8、一个温度为27C的表面在红外线范围内可看作灰体,那么在的近,,,8m 红外范围内当波长增加时,灰体的光谱辐射力会( )。

a 持续增加 b持续减少 c 先增后减 d 先减后增 9、是否可以通过安置肋片来强化换热,主要取决于( )。 a 肋片材料 b 对流传热系数 c Bi 准则 d 肋高 10、流体强迫外掠平板时,边界层厚度会( )。 a一直增加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后减 d 保持不变 二、名词解释 1 膜状凝结 2 傅立叶定律 3 强制对流 4 漫灰表面 5 格拉晓夫数Gr 三、简答题: 1、导热系数为常数的无内热源的平壁稳态导热过程,若平壁两侧都给定第二类边界条件,问能否唯一地确定平壁中的温度分布? 为什么? 1 2、如图所示,在一个稳态、二维导热的温度场中划分网格,水平节点之间的间距为Δx,竖直节点之间的间距为Δy,导热系数为λ,粗黑线为边界,边界为绝热边界,请写出节点1和2的用于数值计算的节点方程。 3 2 1 5 4 3、某流体横掠平板,其热扩散率为a,运动粘度为ν,且a>ν,请画出流动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的发展规律,并说明为什么。 4、一换热器,重油从300?冷却到180?,而石油从20?被加热到150?,如换热器流动方式安排成(1)顺流;(2)逆流,问平均温差各为若干? 参考答案: 1、不会。因为稳态、无内热源的条件下,通过各个截面的热流量为常数,即只有一个边界条件。 t,tt,tyx,,41212、节点1: ,,0,,x2y2,, t,tt,tt,t,,yy325212 节点2: ,,,,,,x,0x2x2y,,,

青岛科技大学 有机化学 2007 期末考试

2006-2007 一 青岛科技大学 有机化学 化 学 院 张晓茹 应化05 化学05 海洋05 于跃芹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CH 3CH 2CHCH 2CHCH 2CH 2CH 2CH 3 CH 2CH 3 CH 2CH 3 C C CH 3CH 2 Cl C H 3CH 2CH 2CH 3 3、双环[3.2.1]辛烷 4、糠醛 5、а-D-(+)葡萄糖的构象式结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化合物沸点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 A. 正丙醇 B. 丙酮 C. 丙酸 D. 正丁烷 2、下列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速率递减的顺序是:( ) CH 3COOCH 3 CH 3COOC 2H 5 CH 3COOCH(CH 3)2 HCOOCH 3 a. b. c. d. A. d >a >b >c B. a >d >c >b C. c >b >a >d D. d >a >c >b 3、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最弱的是( ) OH OH COOH A. C . . B D OH COOH 4、 下列化合物进行S N 1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最慢的是( ) A 、CH 3CH 2CH 2CH 2Cl B 、CH 3CH 2CH(CH 3)Cl C 、(CH 3)3CCl D 、CH 3CH=CHCH 2Cl 5、下列化合物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最弱的是( ) NH 2NHCOCH 3NO 2 A. B C D . . . 6、下列化合物脱HBr 活性最强的是( ),最弱的是( ) 课程考试试题A 卷 学期 学年 拟题人: 校对人: 拟题学院(系): 适 用 专 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