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地区区域经济分析.综述

合集下载

兰州地区区域经济分析.综述

兰州地区区域经济分析.综述

兰州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及区域经济分析一、兰州市情况简介1、兰州市概况兰州,西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中国七大军区之一的兰州军区本部所在地,中国18个铁路局之一的兰州铁路局本部,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

土地面积13085.6km²,户籍人口322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兰新线、兰青线汇集于此。

在物流方面,依托铁路优势,兰州西货站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配箱转运中心。

此外,兰州还是青藏铁路的重要节点,正在建设的兰渝线、兰成线、兰新第二双线即将完工,未来兰州的交通枢纽作用将更加重要。

(2)公路:兰州公路交通已基本完全辐射周边地区,以兰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G6(北京-拉萨)、G30(连云港-霍尔果斯)、G75(兰州-海口)、G22(青岛-兰州)、G3001(南山北环兰州绕城)、G109(丹东-拉萨)、G212(兰州-重庆)、G213(兰州-云南磨憨)、G309(山东荣成-兰州)、G312(上海-霍尔果斯)、G316(福州-兰州)等多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和过道干线使得兰州成为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节点。

(3)航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是西北省会城市飞行区干线机场。

开通有到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线五十多条,为海南航空公司基地机场,为东方航空公司西北基地。

2、人才优势兰州市拥有全民科研开发机构138个,科研人员10万人;研究专业有15门类。

兰州是西北重要的科研基地,拥有以兰州大学为主体的各类科研和开发机构近1200多家,国家级、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和试验基地28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25万人。

3、资源优势兰州及其邻近地区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各种矿床156处,35个矿种,主要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和能源矿产等9大类,非金属矿相对丰富,其中石英岩储量集中,运量储量达3亿吨,为硅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资源;煤炭保有储量为97956.7万吨,主要开采地为窑街和阿干镇两矿,基本能够满足本地企业生产需求;临近兰州的白银、金昌是我国镍、铅、锌、稀土和铂族贵金属的重要产地。

兰州的经济发展现状

兰州的经济发展现状

兰州的经济发展现状
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形势积极向好。

近年来,兰州经济以稳健增长为主要特征,各项指标持续向好。

首先,兰州的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该市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为主导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特别是兰州石化等大型化工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均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此外,兰州还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等,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其次,兰州的现代服务业逐步壮大。

随着城市经济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增加,兰州的零售、餐饮、金融、信息技术等服务业迅速发展。

城市商业中心和购物中心陆续建设,为当地人民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

同时,金融机构的不断完善,也为企业的融资和发展提供了便利。

此外,兰州积极推进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城市交通日益便利,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为兰州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同时,该市还加快推进城市环境改善和生态建设,使兰州成为宜居宜业的城市。

最后,兰州积极拓展对外经济合作,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国外的交流与合作。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兰州作为重要的物流和交通枢纽,发挥了关键作用。

加强区域合作,促进产能合作和互联互通,为兰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综上所述,兰州的经济发展现状可谓蓬勃向上。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兰州的经济繁荣注入了活力。

兰州农村产业发展现状

兰州农村产业发展现状

兰州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也是甘肃省农村发展的重要区域。

兰州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兰州农村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

农业是兰州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作物,以及水果、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

农产品产量逐年递增,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推进,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与此同时,兰州农村工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农村工业主要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农村电商、农业旅游等领域。

农产品加工企业日益增多,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农村电商发展迅猛,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新的渠道。

农业旅游正在成为兰州农村的新兴产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此外,农村服务业也在兰州取得了长足发展。

农村金融、教育、医疗等服务业逐渐完善,为农民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

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发展,为农户提供了融资渠道,解决了农民的资金问题。

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

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医疗保障。

尽管兰州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业生产水平仍然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农民收入增速不够快。

其次,农村工业发展不均衡,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企业规模小等问题。

最后,农村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金融、教育、医疗等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兰州农村产业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

其次,加大对农村工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最后,加强农村服务业的建设,提高农民的服务水平和满意度。

总之,兰州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仍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和挑战。

只有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才能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兰州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分析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分析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分析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和对策研究杨双喜摘要:通过对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就甘肃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区域差异性,从综合经济实力;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三个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分析得出了甘肃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县域经济产业层次较低,劳动力素质不高;县域经济区域性特色经济不明显;县域经济总量小;产业聚集度低等。

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协调区域差异,壮大县域经济的对策:发展县域经济要以特色经济为主方向;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 提高县域经济辐射;减轻农村家庭教育负担,落实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产业结构,壮大县域工业等。

关键词:县域经济;区域差异性;对策县(市)作为我国基本的行政单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且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域经济以县域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区域广阔,资源丰富,区域经济特色明显,是我国经济功能较完整的基本单元。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 也是提高综合经济实力, 实现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的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然而甘肃作为全国较为贫穷的省份,其县域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此外从甘肃的区域分布去看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差异和不平衡的特征。

一、甘肃县域基本概况甘肃省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17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58个县、7个自治县。

在这些县市区中,可纳入县域经济范围的有69个(不包括市辖区)(见表一)。

县域是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一种行政区划,其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也都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上。

一直以来,甘肃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全国大多数省份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1]。

兰州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兰州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兰州城市经济发展研究近年来,兰州市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本文将从兰州城市经济的现状,问题与挑战以及可行的发展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兰州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兰州城市经济的现状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不仅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城市。

这为兰州的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目前,兰州的城市经济以工业为主导,涵盖了石化、能源、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同时,兰州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如黄河风光带以及临近的嘉峪关、敦煌等旅游资源,这为兰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支撑。

二、兰州城市经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然而,兰州的城市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

首先,兰州的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依赖传统工业,缺乏新兴产业的发展。

这使得兰州在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上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其次,兰州的交通网络尚待完善。

虽然兰州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但仍存在交通运输不畅、物流成本高等问题。

这影响了兰州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另外,兰州还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兰州地处黄土高原和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平衡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成为了摆在兰州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兰州城市经济可行的发展策略为了进一步推动兰州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几个策略可以考虑:首先,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

兰州可以积极引导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经济的创新能力。

同时,充分利用兰州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发展相关产业,例如新能源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等。

其次,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兰州应加大投资力度,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物流环境,降低物流成本。

同时,完善城市交通组织与规划,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

另外,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兰州应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与利用,推动生态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兰州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统计分析研究

兰州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统计分析研究

兰州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统计分析研究景红霞【期刊名称】《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年(卷),期】2017(040)007【摘要】Based on Geospatia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used the first National Geographic Census data, combined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istical data, and evaluate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space quantiz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from the comprehensive economic strength, surface using benefit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degree.It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 and scientifically of th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Lanzhou City.At the end, it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Lanzhou city that formulate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scientifically.%基于地理空间视角,本文运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经济综合实力、地表利用效益和产业集聚程度3个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空间量化和综合性统计分析评价,全面科学地分析了兰州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为兰州市科学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总页数】3页(P128-130)【作者】景红霞【作者单位】甘肃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相关文献】1.基于信息熵的兰州市各县区建设用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陈英;张仁陟;谢保鹏;王珍;张文斌;颉丽娟2.平顶山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聚类分析 [J], 孟祥东3.龙岩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J], 吴珍平4.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兰州市各县区乡村医生满意度分析 [J], 韩雪梅;王立先;梁艳哲;胡琦;邵雨薇;王增福;韩芸倩;陈永聪5.2017年兰州市专利申请量统计分析研究 [J], 谈润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兰州调研报告

兰州调研报告

兰州调研报告
《兰州调研报告》
本次调研我们将重点关注兰州市的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交通状况以及居民生活等方面,以期为该市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首先,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其经济发展迅速。

我们调研了兰州市的产业结构,发现该市以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为主,同时也在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兰州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我们着重关注了兰州市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经过考察,我们发现兰州市在城市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更新了部分老旧建筑,开发了新的商业区和休闲区,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需要政府和市民共同努力来解决。

最后,我们对兰州市的交通状况和居民生活进行了调研。

兰州市的交通便利程度整体较高,有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工具,但在高峰时段仍然存在拥堵问题。

居民的生活水平见于逐渐提高,城市的文化娱乐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生活享受。

总的来说,兰州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正在以崭新的面貌蓬勃发展。

我们认为,在经济发展、城市规划
和交通状况等方面,兰州市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兰州市将成为一座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

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引言:甘肃省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省份,地处西北地区,处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位置。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甘肃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

本文将分析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一、甘肃省现状分析1.经济发展:甘肃省经济以农业基础较为丰富,同时也在发展工业和服务业。

近年来,甘肃省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甘肃省需要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提高产业链水平,提升加工贸易价值。

2.区域发展不平衡:甘肃省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全省整体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东部地区相对发达,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滞后,这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同时,城乡发展差距也较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为解决这一问题,甘肃省需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继续推进东西部协作发展,改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3.资源环境矛盾:甘肃省地处西北,资源相对丰富,但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另一方面,甘肃省还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甘肃省未来趋势展望1.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推进,甘肃省将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通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甘肃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未来,甘肃省将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培育新兴产业:甘肃省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推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

通过引进外资、推动创新创业,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及区域经济分析
一、兰州市情况简介
1、兰州市概况
兰州,西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中国七大军区之一的兰州军区本部所在地,中国18个铁路局之一的兰州铁路局本部,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

土地面积13085.6km²,户籍人口322万,其中市区常住人
兰新线、兰青线汇集于此。

在物流方面,依托铁路优势,兰州西货站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配箱转运中心。

此外,兰州还是青藏铁路的重要节点,正在建设的兰渝线、兰成线、兰新第二双线即将完工,未来兰州的交通枢纽作用将更加重要。

(2)公路:兰州公路交通已基本完全辐射周边地区,以兰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G6(北京-拉萨)、G30(连云港-霍尔果斯)、G75(兰州-海口)、G22(青岛-兰州)、G3001(南山北环兰州绕城)、G109(丹东-拉萨)、G212(兰州-重庆)、G213(兰州-云南磨憨)、G309(山东荣成-兰州)、G312(上海-霍尔果斯)、G316(福州-兰州)等多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和过道干线使得兰州成为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节点。

(3)航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是西北省会城市飞行区干线机场。

开通有到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线五十多条,为海南航空公司基地机场,为东方航空公司西北基地。

2、人才优势
兰州市拥有全民科研开发机构138个,科研人员10万人;研究专业有15门类。

兰州是西北重要的科研基地,拥有以兰州大学为主体的各类科研和开发机构近1200多家,国家级、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和试验基地28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25万人。

3、资源优势
兰州及其邻近地区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各种矿床156处,35个矿种,主要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和能源矿产等9大类,非金属矿相对丰富,其中石英岩储量集中,运量储量达3亿吨,为硅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资源;煤炭保有储量为97956.7万吨,主要开采地为窑街和阿干镇两矿,基本能够满足本地企业生产需求;临近兰州的白银、金昌是我国镍、铅、锌、稀土和铂族贵金属的重要产地。

三、兰州产业现状
兰州是西部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依托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兰州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冶金四大行业为主体,能源电力、医药生物、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为辅助的产业体系。

1、石油化工产业
(1)发展现状:石油化工是兰州工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炼油、化工、化肥、农药、农膜、有机化工基础原料、三大有机合成材料、精细化工、塑料加工、化工机械和化学清洗等23个行业,能生产25大类,380余种产品。

(2)主要企业情况
目前兰州市累计拥有规模以上石油化工企业72家,占工业比重的15%。

主要企业包括:兰州石化公司、兰州润滑油厂,西北永新化工有限公司、蓝星西北公司、蓝星硅材料有限公司、兰州新西部维尼纶有限公司、兰州燃气化工集团公司等。

规模以上企业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0.38亿元,占全市石油化工产业比重92.9的%,占全市工业比重的46.8%。

在产品及产能方面,企业全年可实现加工原油1000万吨以上,石化产品产量达2000万吨以上(包括气煤柴润油、乙烯、合成橡胶、化肥、合成塑料等)。

(3)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兰州地区石化产业将主要围绕石油炼制、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石油化工催化剂、有机化工产品、涂料、合成新材料、电石、石油化工原辅材料(助剂)、原油储备等进行产业延伸,针对以上产业进一步优化炼化结构,重点发展清洁油品、润滑油、合成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力争实现年原油储备达到2000 万立方米,年原油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200万吨,石化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0亿元的发展目标。

2、机械产业
围绕地区资源及产业优势,为了配套大型石化及工业企业,兰州地区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通用机械制造、电工电器、仪器仪表等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体系。

兰州市装备制造业已形成包括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设备等七大门类组成的产业体系。

目前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97家,从业人员4.1万人,资产总额288.4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6.4亿元。

(2)主要企业情况
兰州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是全市重要的机械装备制造园区,此外,园区是兰州市区工业企业“出城入园”的重要承接地。

截至2014年底,装备制造业园区已确定选址企业43家,总投资396亿元。

其中,入驻装备园区的“出城入园”企业共有22家,总投资199.5亿元,已开工项目共9家。

在企业方面,目前兰州地区装备制造企业主要包括:兰州兰石石油装备公司、兰州长征机械有限公司、兰州电机厂、兰州金合装备制造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北方机电有限公司、兰驼厂等,企业产品涉及石油石化装备、工业电机、农机生产及研发等。

除了传统装备制造业,目前兰州地区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目前主要以电机组、风轮叶片、塔架、增速齿轮箱、变频器等产品为主。

近两年,甘肃省先后组织实施了兰州电机公司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研制及控制系统产业化、中航惠腾风电设备公司风轮叶片生产等10余个项目,使甘肃逐渐成为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大省。

(3)发展规划
根据兰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在现有装备制造基础上,未来兰州市将重点打造四大产业集群,包括:石油钻采与炼化、特种阀门等石化装备产业集群;兆瓦级风电装备产业集群;打造大飞机产业兰州制造基地,构建真空应用装备、数控机床等专用设备产业集群;以发展汽车整车制造产业为重点,形成以整车制造研发为带动,轿车、客车、农用车并举,零部件配套的汽车产业以及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3、冶金、新材料产业
面积约10平方公里,已设立石油石化产业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石化装备制造、农机生产制造、工程机械生产制造、新能源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风电产业、分布式能源产业和职能电网相关产业等);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引进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及健康产品制造、化学药制造、生物制造和生物医学工程等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等实体型项目。

此外,园区也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规划引进云计算产业、空间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品产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等信息产业项目)。

为了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服务企业,园区近几年正在扩区计划建设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的物流产业园,重点引进仓储、货运、批发、生产服务等物流和市场类项目。

——榆中园区:园区距兰州市区15公里,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

2012年兰州市政府委托兰州高新区与名城企业集团携手合作打造的东部科技城项目正式启动,科技新城起步区面积20平方公里。

在定位方面,园区距离市区较远,主动承接市区城市功能外溢、部分产业转移和密集人口扩散。

在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工业项目、能耗较高的生产型项目及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同时适度发展总部研发(科技研发、企业孵化器、总部经济类项目)、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金融服务、酒店会展、连锁超市及综合购物、现代商贸物流)。

2、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1)园区概况
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3年,2002年3月15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甘肃省首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按照区位分布情况,园区下辖机场北高新园区、安宁园区、西固园区、红古园区、皋兰园区等,规划面积102.12平方公里。

(2)园区发展现状及产业情况
园区现有各类企业471家,其中工业企业247家(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70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建筑业企业9家、商贸餐饮企业105家、其它各类社会服务业企业110家,区内已形成一定
的产业基础布局。

在产业方面,园区初期产业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医药、轻纺、建材为主体,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和机械装备工业基地。

在企业方面,包括长风集团公司、兰州飞控仪器总厂、万里机电总厂等国有大中型企业21家,是我国航天器材、电子仪表、信息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西部地区的大型药材市场——黄河市场规模日增,北京华联等全国性连锁购物广场和北京实创、兰州交大科技园和众邦电缆等一批高科技企业也入驻发展,已形成以航天器材、电子仪表和信息产品为主,建材、食品、机械和医药工业共同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相当基础的工业体系,现代仓储、物流业发展迅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