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日光灯 的工作原理

日光灯 的工作原理

日光灯的工作原理日光灯的工作原理日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商业建筑等场所。

它采用了一种叫做荧光的物质来产生光线,相比传统的白炽灯,日光灯更加节能高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1. 日光灯的组成日光灯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玻璃外管:用于保护灯管内部的荧光物质和电极。

- 灯管:是日光灯的主要部分,内部包含荧光物质和电极。

- 电极:位于日光灯两端,用于引入电流。

- 荧光物质:填充在灯管内部,通过受激辐射产生光线。

2. 日光灯的工作原理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通电当日光灯接通电源时,电流通过电极进入灯管。

- 步骤2:电极加热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会加热并发射电子。

这些电子会与灯管内的气体分子碰撞,使气体分子激发到高能级。

- 步骤3:激发荧光物质高能级的气体分子会与灯管内的荧光物质碰撞,使荧光物质的电子激发到高能级。

- 步骤4:荧光发射激发到高能级的荧光物质的电子会迅速返回低能级,并释放出能量。

这些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发射出来,形成日光灯的光线。

- 步骤5:持续发光电流的持续通过和荧光物质的持续激发,使日光灯持续发光。

3. 日光灯的优点相比传统的白炽灯,日光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节能高效:日光灯的光效较高,能够更有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相比白炽灯节能约80%。

- 长寿命:日光灯寿命较长,通常可达数千小时,远远超过白炽灯。

- 色温可调:日光灯的色温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照明需求。

- 无闪烁:日光灯工作时没有明显的闪烁,对眼睛较为友好。

4. 日光灯的应用领域日光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 家庭照明:日光灯可以作为家庭照明的主要光源,提供明亮而舒适的照明效果。

- 商业建筑:办公室、商场、超市等商业建筑中常用日光灯进行照明,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购物环境。

- 工业照明:工厂、车间等工业场所需要大量光线进行照明,日光灯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日光灯工作原理图

日光灯工作原理图

日光灯工作原理图日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气体放电产生紫外线,再通过荧光粉的激发发出可见光。

下面将详细介绍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图及相关内容。

1. 日光灯的基本结构日光灯主要由灯管、电路和起动器组成。

灯管是日光灯的主要部件,它由玻璃管、荧光粉和电极组成。

电路包括电源、起动器和镇流器,用于提供电流和稳定电压。

起动器用于启动灯管,使其开始放电。

2. 日光灯的工作原理日光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通过气体放电产生紫外线,再通过荧光粉的激发发出可见光。

具体步骤如下:2.1 通电启动当电源通电时,电流首先通过起动器。

起动器中的电路会产生高压脉冲,使灯管两端的电极之间产生电弧放电。

这个过程称为启动。

2.2 气体放电启动后,灯管内的气体开始放电。

灯管内的气体主要是汞蒸气和一小部份希有气体。

当电流通过气体时,汞蒸气会发生电离,产生紫外线辐射。

2.3 荧光粉激发紫外线辐射会激发荧光粉,使其发出可见光。

荧光粉位于灯管的内壁,它可以将紫外线转化为可见光,使灯管发出亮光。

2.4 稳定工作在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镇流器会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以保持灯管的稳定放电。

镇流器可以防止电流过大或者过小,保护灯管的正常工作。

3. 日光灯的优势和应用日光灯相比传统的白炽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日光灯的能效比较高,能够节省能源。

其次,日光灯的寿命较长,可以使用数千个小时。

此外,日光灯发出的光线均匀柔和,不会产生明暗区域。

由于这些优点,日光灯被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商业场所、学校、医院、工厂等各种场合。

日光灯还可以用于植物的生长照明,因为其发出的光谱可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4. 日光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照明技术的发展,日光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目前,LED 日光灯逐渐取代传统的荧光灯,成为新一代照明产品。

LED日光灯具有更高的能效、更长的寿命和更好的光质,成为未来照明的主流产品。

总结:日光灯是一种利用电流通过气体放电产生紫外线,再通过荧光粉的激发发出可见光的照明设备。

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日光灯的工作原理概述:日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激发气体放电,产生紫外线,然后紫外线与荧光粉反应,最终发出可见光。

本文将详细介绍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部分。

一、日光灯的组成部分:1. 玻璃外壳:日光灯的外壳由透明玻璃制成,用于保护内部元件,并提供适当的强度和透光性。

2. 电极:日光灯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极,电极由导电材料制成,用于引入电流。

3. 荧光粉:荧光粉涂覆在玻璃管内壁上,用于吸收紫外线并发出可见光。

4. 离子化气体:日光灯内部充满了一种称为气体混合物的离子化气体,常用的是氩气和汞蒸气混合物。

二、日光灯的工作原理:1. 点亮过程:a. 开关日光灯后,电流通过电极进入日光灯管内。

b. 电流激发电极附近的离子化气体,使其产生电子。

c. 电子与离子化气体中的汞原子碰撞,使汞原子激发并释放出紫外线。

d. 紫外线通过玻璃管壁,与内部涂覆的荧光粉反应。

e. 荧光粉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并发出可见光。

2. 照明过程:a. 一旦荧光粉被激发,它会持续发光,产生可见光。

b. 可见光通过玻璃管壁散发出来,提供照明效果。

c. 日光灯会持续工作,直到电流被切断或灯管损坏。

三、日光灯的优势:1. 高效节能:相较于传统的白炽灯,日光灯的能效更高,能够节省大量的能源。

2. 长寿命:日光灯的寿命通常比白炽灯更长,可以持续工作数千小时。

3. 良好的照明效果:日光灯发出的光线柔和均匀,能够提供较好的照明效果。

4. 无频闪:日光灯工作时没有明显的频闪,对眼睛较为友好。

四、日光灯的应用领域:日光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包括家庭、办公室、商业建筑、学校、医院等。

其高效节能和良好的照明效果使其成为主流照明设备之一。

五、注意事项:1. 安全使用:在更换日光灯时,需确保电源已关闭,并等待灯管冷却后再进行操作,以免发生触电或烫伤等意外。

2. 废弃处理:日光灯中含有少量的汞,因此在废弃时应按照当地相关法规进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日光灯的工作原理日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商业建筑等场所。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子激发原子发光的原理,具有高效节能、寿命长等优点。

日光灯由以下几个主要部件组成:灯管、电子镇流器、起动器和电极。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1. 灯管:灯管是日光灯的主要发光部件。

它由一个长而细的玻璃管制成,内部充满了稀薄的气体(通常是氩气和汞蒸气的混合物)。

灯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极,用于产生电弧放电。

2. 电子镇流器:电子镇流器是控制电流和电压的关键设备。

它的作用是将交流电源的电压和频率转换为适合灯管工作的直流电。

电子镇流器采用电子元件进行调节,能够有效地控制电流的稳定性和频率。

3. 起动器:起动器是在灯管启动时提供辅助电流的设备。

它通过产生高压脉冲电流来激活灯管的电弧放电。

一旦灯管启动,起动器会自动关闭。

4. 电极:电极是灯管内部的两个金属引线,用于产生电弧放电。

当电子镇流器提供足够的电压和电流时,电极之间会产生高强度的电场,使气体中的电子激发并发射出光线。

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如下:1. 灯管启动:当打开日光灯的电源开关时,电子镇流器会开始工作。

它将交流电源的电压和频率转换为适合灯管工作的直流电。

起动器会产生高压脉冲电流,激活灯管内部的电弧放电。

一旦灯管启动,起动器会关闭。

2. 电弧放电:灯管内的电弧放电是日光灯发光的关键过程。

在电极之间产生的高强度电场作用下,气体中的电子会被激发并发射出光线。

气体中的汞蒸气会吸收电子的能量,并以紫外线的形式发射出来。

紫外线经过灯管内壁的荧光粉层时,会被转换为可见光。

3. 发光:荧光粉层是灯管内壁的一层特殊涂层,它能够将紫外线转换为可见光。

当紫外线照射到荧光粉层时,荧光粉层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形成我们常见的白光或其他色彩。

总结: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子激发原子发光的原理。

通过电子镇流器和起动器的控制,灯管内的电极产生电弧放电,激发气体中的电子并发射出紫外线。

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日光灯的工作原理日光灯是一种常见的人工光源,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激发气体放电产生紫外线,再由荧光粉转换成可见光。

下面将详细介绍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1. 日光灯的结构日光灯主要由玻璃外管、内管、电极、荧光粉和电子镇流器组成。

外管通常由硼硅玻璃制成,内管由荧光粉涂覆在玻璃内壁上。

电极位于两端,通过电子镇流器提供电流。

2. 日光灯的工作过程当日光灯接通电源时,电子镇流器提供高频交流电流。

电流通过电极,产生电子流。

这些电子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加速,与气体发生碰撞,使气体分子激发。

激发的气体分子会释放能量,产生紫外线。

3. 荧光粉的作用紫外线无法直接被人眼感知,因此需要通过荧光粉将其转换为可见光。

荧光粉是一种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发出可见光的物质。

荧光粉涂覆在内管的内壁上,当紫外线照射到荧光粉上时,荧光粉会吸收紫外线能量并发出可见光。

4. 不断发光的原因日光灯的电子镇流器提供的电流是交流电流,频率通常在20kHz到60kHz之间。

这种高频交流电流使电子流在电极之间来回摆动,不断撞击气体分子,产生连续的紫外线。

荧光粉吸收紫外线并发出可见光,从而使日光灯持续发光。

5. 日光灯的优势相比传统的白炽灯,日光灯具有以下优势:- 高效节能:日光灯的发光效率较高,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比例较高,相较于白炽灯能节省约75%的能源。

- 长寿命:日光灯的寿命通常比白炽灯更长,可达数千小时。

- 色温稳定:日光灯的色温相对较稳定,不会因电流的变化而产生明显的色温变化。

- 无闪烁:日光灯工作时没有明显的闪烁现象,对眼睛的刺激较小。

总结:日光灯通过电子激发气体放电产生紫外线,再由荧光粉转换成可见光。

其工作原理包括电流通过电极激发气体分子,荧光粉吸收紫外线并发出可见光。

日光灯具有高效节能、长寿命、色温稳定和无闪烁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

日光灯发光原理

日光灯发光原理

日光灯发光原理
日光灯发光原理是通过放电产生紫外线,然后利用荧光粉将紫外线转换成可见光。

具体来说,日光灯主要由灯管、电极和荧光粉三部分组成。

首先,灯管是由玻璃或石英管制成的,内部充满了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和氖气,以及少量的汞蒸汽。

其中的两个电极通电后产生电弧放电,产生了高能量的紫外线。

接下来,荧光粉涂在灯管的内壁上。

荧光粉主要由国际准数荧光剂组成,如硫化锌和三基甲氧基硅荧光剂等。

这些荧光剂受到紫外线的激发后,会吸收能量并重新发射出可见光。

具体的发光颜色由所选用的荧光剂种类和组合决定。

当通电后,电极间的放电激发了气体中的汞蒸汽,产生了紫外线。

紫外线随后经过短波紫外线滤光玻璃外透镜,并照射到涂有荧光粉的灯管内壁上。

荧光粉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并且将其转化为可见光。

这样就使得整个灯管内部发出了明亮的光线。

通过这种原理,日光灯能够产生出高亮度和较广的光谱范围,使得其在照明方面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等不同场景。

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日光灯是一种使用气体放电的照明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下面将从日光灯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电路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一、日光灯的结构日光灯由荧光灯管、电子镇流器和起动器三部分组成。

1.荧光灯管:荧光灯管是日光灯的主要光源,由玻璃管、电极、荧光粉等组成。

荧光灯管内充有低压的稀有气体(如氩气、氖气等)和少量的汞蒸气。

2.电子镇流器:电子镇流器是日光灯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将电压升高到足够启动荧光灯管。

3.起动器:起动器是日光灯的辅助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在日光灯启动时提供高压电流,使荧光灯管内的气体放电,从而启动荧光灯。

二、日光灯的工作原理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启动阶段和工作阶段。

1.启动阶段当日光灯通电时,电子镇流器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将电压升高到足够启动荧光灯管。

此时,起动器会提供一个高压电流,使荧光灯管内的气体放电,从而启动荧光灯。

在启动阶段,荧光灯管内的气体放电会产生大量的紫外线。

2.工作阶段当荧光灯启动后,电子镇流器会维持荧光灯管内的电流和电压,使荧光灯持续发光。

在工作阶段,荧光灯管内的气体放电会产生紫外线,紫外线会激发荧光粉发出可见光,从而实现照明。

三、日光灯的电路日光灯电路主要由电源电路、电子镇流器和起动器三部分组成。

1.电源电路:电源电路主要由变压器、整流器和滤波器组成。

变压器将交流电转化为低压交流电,整流器将低压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滤波器则用于平滑直流电。

2.电子镇流器:电子镇流器主要由电容器、电感和半导体器件组成。

电容器和电感组成谐振回路,用于将电压升高到足够启动荧光灯管。

半导体器件则用于控制电流和电压。

3.起动器:起动器主要由电感和开关管组成。

当日光灯通电时,开关管会将电流导入电感,从而产生高压电流,使荧光灯管内的气体放电,从而启动荧光灯。

总之,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镇流器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将电压升高到足够启动荧光灯管。

日光灯 的工作原理

日光灯 的工作原理

日光灯的工作原理日光灯的工作原理日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商业场所等各种场合。

它采用了一种叫做荧光的物质来产生可见光,相比传统的白炽灯,日光灯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下面将详细介绍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1. 结构组成日光灯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玻璃外壳:用于保护内部的荧光物质和电路。

- 电极:安装在灯管两端,用于提供电流。

- 荧光物质:涂覆在灯管内壁,能够发光的物质。

- 真空或气体:灯管内通常是真空或者充满一定压力的气体,用于支持荧光物质的发光。

2. 工作原理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启动、激发和发光。

2.1 启动当我们打开日光灯的开关时,电流会通过电源供给到灯管的两个电极上。

在正常情况下,灯管内部是真空状态,此时电流无法流通。

为了让电流能够顺利通过灯管,日光灯需要一个启动装置。

启动装置通常是一个叫做镇流器的电路,它能够产生高压脉冲,使得电流能够穿透灯管并形成电弧放电。

2.2 激发一旦电弧放电形成,灯管内部的荧光物质开始激发。

荧光物质通常是一种含有磷的粉末,当电弧放电通过时,荧光物质会吸收电能并转化为激发态。

在激发态下,荧光物质会发出紫外线。

2.3 发光紫外线进一步激发灯管内壁上的荧光物质,使其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释放出可见光。

荧光物质的不同成分可以产生不同的颜色光线。

通过控制荧光物质的成分和比例,我们可以得到不同色温和色彩的日光灯。

3. 优点与应用相比传统的白炽灯,日光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高效节能:日光灯的能效比白炽灯高很多,能够节省大量电能。

- 长寿命:日光灯的寿命通常比白炽灯长数倍。

- 较少的热量产生:日光灯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相对较少,适用于长时间照明需求的场合。

- 色彩还原性好:日光灯的光线更接近自然光,能够更真实地还原物体的颜色。

基于以上优点,日光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包括家庭、办公室、商业场所、学校、医院等。

同时,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LED日光灯也逐渐成为一种更为节能和环保的替代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
上课时间:2014年9月11日星期三
课时:两课时
总课时数:两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日光灯的结构连接图
2.理解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日光灯的结构连接图
教学难点: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教具: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人数,填写教室日志,组织学生上课秩序。

二、复习导入
1.用电保护的方式
2.几种常见情况的保护方式
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是(工作接地)。

用电设备金属外壳接地是(保护接地)。

避雷针和避雷线是(保护接地)。

三、讲授新课:
(一)日光灯的组成
日光灯主要由灯管、镇流器、启辉器组成
1.日光灯管的两端各有一个灯丝,灯管内充有微量的氩气和稀薄的汞蒸气,灯管内壁上涂有荧光粉。

两个灯丝之间的气体导电时发出紫外线,使涂在管壁上的荧光粉发出可见光。

2.镇流器
镇流器是一个带铁芯的线圈,自感系数很大。

3. 启辉器(即启动器)
启辉器主要是一个充有氖气的玻璃泡,里面装有两个电极,一个是静触片,一个是由两个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制成的U型动触片(双金属片——当温度升高时,因两个金属片的膨胀系数不同,导致其向膨胀系数低的一侧弯曲)。

启辉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日光灯启辉器结构很简单,就是把一个双金属片电极和一个固定电极封装在一个氖气泡里,刚接通日光灯电源开关时,因为日光灯管还没有点燃,所以通过镇流器的电流很小,镇流器的压降也很小,近220V的交流电压使启辉器氖气泡产生辉光放电,双金属片电极受热变形与固定电极接通,使镇流器、日光灯管灯丝、启辉器串联通电,完成对日光灯管灯丝的预热;同时,由于氖气泡内两电极接通,使启辉器氖气泡辉光放电结束,双金属片电极冷却变形与固定电极分离,使通过镇流器的电流突然中断。

镇流器是电感元件,必然会产生一个自感电压阻止电流突变,这个电压与电源电压串联加在日光灯管两端,使灯管内形成气体放电通路,日光灯管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灯管正常工作后,通过镇流器的电流增大,镇流器的压降也增大,加在启辉器氖气泡两电极之间的电压降低到小于氖气泡产生辉光放电所需要的电压,启辉器的一次工作完成。

若灯管没有被启动成功,则以上过程会重复进行,直到灯管被成功启动。

启辉器氖气泡两电极之间并联有一个几千pF的纸介电容器,是为减少对其它设备的高频干扰用的,该电容器比较容易被击穿,损坏后现象是灯管两头亮、中间不亮,时间长了容易造成灯管老化或使镇流器过热烧毁,将该电容器去掉即可恢复正常。

启辉器结构图日光灯的结构连接图
(二)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1.日光灯的点燃过程
(1)当开关闭合后,电源把电压加在启辉器的两极之间,使氖气放电而发出辉光,辉光产生的热量使U型动触片膨胀伸长,跟静触片接通,于是镇流器线圈和灯管中的灯丝就有电流通过。

(2)电路接通后,启辉器中的氖气停止放电(启辉器分压少、辉光放电无法进行,不工作),U型片冷却收缩,两个触片分离,电路自动断开。

(3)在电路突然断开的瞬间,由于镇流器电流急剧减小,会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动势,方向与原来的电压方向相同,两个自感电动势与电源电压加在一起,形成一个瞬时高压,加在灯管两端,使灯管中的气体开始放电,于是日光灯成为电流的通路开始发光。

2.日光灯的正常发光
日光灯开始发光后,由于交变电流通过镇流器的线圈,线圈中就会产生自感电动势,它总是阻碍电流变化的,这时镇流器起着降压限流的作用,保证日光灯正常工作。

日光灯正常发光后。

由于交流电不断通过镇流器的线圈,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阻碍线圈中的电流变化,这时镇流器起降压限流的作用,使电流稳定在灯管的额定电流范围内,灯管两端电压也稳定在额定工作电压范围内。

由于这个电压低于启辉器的电离电压,所以并联在两端的启辉器也就不再起作用了。

通电后有电流,电流会产生热,而使启动器里的两块触片由于热胀冷缩而突然通路,根据电流自感现象电流的瞬时改变镇流器会产生瞬时高压,在高压下使灯管内的气体也导通了,由于那些气体通电会发光,所以就可以亮了.
镇流器在启动时产生瞬时高压,在正常工作时起降压限流作用;启辉器起自动开关的作用;启辉器中电容器的作用是避免产生电火花
(三)日光灯发光原理
灯管内部情况:灯管内含有水银蒸汽和少量的惰性气体(氩气),管壁上涂有荧光粉
灯管通电后为什么会发光:
当电子受到激发的时候原子就会释放出可见光子。

如果你已经知道原子是如何工作的话,那你也就知道电子是围着原子核走来走去的负极电荷粒子。

原子的电子有着不同等级的能量,主要取决几个因素,包括它们的速度和离原子核的距离。

电子不同的能量等级占有不同的轨函数和轨道。

通常来说,有着大能量的电子就会离原子
核更远。

当原子得到或失去能量的时候,电子就会从低轨道和高轨道之间移动。

当有某些东西将能量传到原子的时候---以热量为例子--电子可以暂时被推进到一个更高的轨道(远离原子核)。

电子只是在这一轨道位置停留极短时间:几乎马上就被退回到原子核,到达它的原始轨道上。

这时电子就以光子的形式放出额外的能量。

发光的波长取决于有多少能量被释放出来,这也就取决于电子所在的轨道位置。

因此,不同类的原子就会释放出不同类的可见光子。

换句话说就是光的颜色是由受激发的原子种类决定。

这几乎是在所有光源的最基本工作机制。

这些光源的主要不同是在于激发原子的过程。

在白炽灯光源里,原子是由通过加热来激发;而在灯管里,原子是通过化学反应来激发。

荧光灯的中心元件就是它的一个密封的玻璃管。

这个管含有少量水银和惰性气体,通常是氩惰性气体元素,这种惰性气体要保持非常低压。

管也含有荧光粉,在玻璃管内单独涂上一层荧光粉。

玻璃管两端各有一个电极,是连接到电流用的。

当灯管内的惰性气体在高压下电离后,形成气体导电电流,运动的气体离子在与汞原子碰撞作用之间不断地给了汞原子能量,使得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总能从低轨道跃迁到高轨道,之后汞原子的核外电子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会自发地再从高轨道向低轨道(或基态)跃迁,以光子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同时由于汞原子的原子特征普线大部分集中在紫外区域,可知,汞原子释放出来的光子大部分在紫外区域,这些高能量的光子(紫外线)在和荧光粉的撞击之间产生了白光。

日光灯小常识
日光灯管的紫外线会不会对人体有害?
因为日光灯管中紫外线的能量还不足以穿透玻璃到达灯管的外面,所以日光灯的紫外线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

四、课堂小结
1. 日光灯的启动器在日光灯正常工作时,取下后会影响灯管发光吗?
2.如果启动器坏了或丢失了,作为应急措施可以如何解决困难使日光灯发光呢?
3.日光灯的启动器中有一个电容,你知道它的作用是什么吗?这个东西经常会出现故障,被击穿,你能解释原因吗?
4.启动器如果被击穿了,能否正常工作呢?
解答:1.灯管正常发光。

2.没有启动器的情况下,可以拿一根电线,接触启动器座的两个铜片,等灯亮以后,把电线移走就行了。

3.启辉器中电容器的作用是为减少对其它设备的高频干扰用的,避免产生电火花。

(它能使两个触片
在分离时不产生火花,以免烧坏触点,同时还能减轻对附近无线电设备的干扰。


在触点断开的瞬间,镇流器L中的电流急剧减小,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动势和电源电压叠加起来加在灯管两端的灯丝上,这个很高的感应电动势也加在电容的两端,所以电容器常被击穿.
4.如果启动器中被击穿了,启动器就不起作用了.把电容剪掉,就可以了.,
复习:在电工测量中,可以利用并联电阻的办法来扩大电流表的量程。

在电工测量中,可以利用串联电阻的办法来扩大电压表的量程。

五、布置作业:
1.
2.
六、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