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041019141019

西南政法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办法

西南政法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在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情况下更好地支持我校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全面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以及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13〕219号),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资金的来源包括:上级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和学校筹资(含社会捐赠)。 第三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适用于录取类别为非定向 就业的中国籍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第四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全额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和综合奖学金三类。全额奖学金授予科研创新潜力大、特别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新生奖学金授予入学考试成绩优异的研究生;综合奖学金授予在校期间综合表现优异的研究生。 第五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定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学科推荐、学院评审、学校审定”的程序进行,宁缺毋滥。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学科与导师的意见。

第二章全额奖学金 第六条奖励额度及评定比例 根据学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各学科当年学费标准,奖励在读期间全部学费,按学年平均发放。 评定比例不超过当年招生总人数的10%(不含优秀本科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得全额奖学金人数),并向国家重点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学科招收的研究生适度倾斜。具体的评定人数由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根据当年报考生源情 况和上级招生文件精神,结合招生学院和学科组的意见加以确定。 第七条评定条件 (一)博士研究生全额奖学金评定重点考虑的因素 全额奖学金只能授予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指二级学科)全日制硕士毕业、科研成果突出、研究计划或思路明确、学术发展潜力较大的博士生。学科组、学院在招生录取过程中确定奖学金人选时,应当重点考虑以下因素:1.拟录取博士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加权后的排序; 2.拟录取博士生的已有科研成果以及参与省部级以上 科研项目情况; 3.拟录取博士生的专业功底、思维能力和学术潜力; 4.外语水平 (二)硕士研究生全额奖学金评定的具体条件 1.优秀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 -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政法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 (2003年12月1日第27次校长办公会通过,2010年10月13 日第16次校长办公会修订) 西政校发﹝2014﹞217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工作应体现校院二级管理的原则,实行由学校、学院、学科组、导师组、导师在本办法规定的范围内分工负责的制度。 第三条各学科、专业应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学科、专业的实际,制定本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第二章培养目标 第四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总体目标是,造就思想政治素质高、遵纪守法,具有系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实务工作的最高学历层次的专门人才。 第五条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学校和各学科应合理安排课程学

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优良学风、探索精神、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六条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拓宽、加深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学位论文水平,增强毕业后的社会适应性。 第三章学制与总体安排 第七条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三年,委培和定向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四年。 因正当理由未能按时完成学习、研究任务或参加博士论文答辩的,可由本人提前三个月提出申请,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经学科组、学院同意并报研究生部审核、主管校长批准后,可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不超过两年。在规定年限内未完成学位答辩程序的,取消学籍。 第八条博士研究生在培养期间应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和论文撰写等工作。 第一学年为课程学习阶段,第二、三学年为教学实践、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及博士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第九条博士研究生在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修满至少23学分,并满足下列学术论文要求之一,方可申请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一)以本校博士研究生名义,在各类核心期刊上独立发表至少3篇学术论文(与本人导师合著、排名第二,且无其他作者的,视为独立发表),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在学科类CSSCI期刊或者学科类中

72所高校博士毕业要求汇总

72所高校博士毕业要求汇总 (注:各校不同院系也会有所区别,有些可能已被更新,因此仅供参考)。 1. 清华大学:2019年起,不再硬性要求发表论文,新规称:”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 2. 北京大学:本人为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为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 3. 北京师范大学:4篇以上(含4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其中至少1篇为CSSCI期刊论文),或2篇以上(含2篇)学术论文在CS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应为博士生本人(与导师共同署名文章同视为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应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4. 浙江大学:SCI 文章两篇。且对IF(影响因子)有要求。 5 .武汉大学:1篇权威期刊或2篇北大核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 两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学术论文。 6 .中国人民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7 . 厦门大学:2014级起博士研究生自入学起,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必须在我校文科最优学术刊物或一类核心学术期刊(均不含增刊、专刊、专辑)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在我校文科二类核心学术刊物

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可用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专著、教材或学术著作的译著(本人完成字数专著在3万字以上,教材和译著在5万字以上)来代替1篇二类核心刊物论文。 8. 复旦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至少在国内核心及以上期刊上发表(含录用)2篇专业学术论文。 9. 上海交通大学:1篇核心。攻读其它门类的博士学位研究生至少须以第一作者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所列刊物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一篇。列入统计范围的学术论文必须以上海交通大学名义发表,并有研究生署名。 10. 南开大学:2篇北大核心。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在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两篇论文,核心期刊范围依照《南开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表》(2003年版)确定。 11. 四川大学:3篇CSSCI;或2篇CSSCI(其中一篇必须为权威期刊);或省部级科研奖励。 12. 中山大学:2篇CSSCI。 13. 中国政法大学:要求两篇南大核心。 14. 吉林大学:没有收集到具体文件。根据送到重庆大学评审的博士论文《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第150页《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来看,作者发表的5篇论文中只有1篇属于CSSCI,其余4篇均是非期刊论文(其中有一篇是报纸,另3篇为以书代刊。)

西南政法大学:风雨五十年 南方周末 2003-11-27 154553

西南政法大学:风雨五十年 南方周末2003-11-27 15:45:53 1950年代校门 编者按:伴随《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的修 订以及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出台,中国法律职业化程度步步加深,未接受系统法学训练的非科班生愈来愈难走入法律职业领域。今天法学院校里的莘莘学子,将是明天打造法治国家的栋梁。可以说,法学教育对中国法治进程的影响从未有今天这么强烈、直接。 偏居西南一隅的西南政法大学,曾被称作中国法学的“黄埔军校”,也有人评价它是中国法学教育最成功的典范。解读“西南现象”是法学界的共同兴趣。但今天,这所传统名校因为远离中国的政治或经济中心,她在教育资源和教育政策上被一步步边缘化。 但西政遇到的问题也是几乎所有中西部高校面临的难题。值此西政5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解读她的兴衰浮沉,或许能为中国法学教育格局提供一个观察的模本,也能为中国20多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得失提供一面镜鉴。 □本报驻京记者赵凌 2003年9月20日,一场平静的秋雨落在山城重庆。 著名的歌乐山下,西南政法大学正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风雨苍黄五十年。这场绵绵不绝的雨平添一种喧闹中的清冷。 西政的50年比任何一个政法院校都值得记忆。这个被歌乐山裹挟的小地方走出了中国法学界的“半壁江山”,他们的名字在今天光芒夺目———20位大法官、大检察官,多位最高政法机关的管理者,数十位影响中国法学的学者。 西政创造了法学界传奇的“西南现象”。 西南现象的造就者,一位见证了西政风雨历程的古稀老人,在校庆这天却忧伤地说:“我没有一点心情参加这个聚会。对学校我现在只有凄凉,有什么值得庆祝呢?” 曾经的宠儿 西南政法大学前身为西南政法学院。1953年9月20日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西政合并5所大学法律系而成立。 重庆沙坪坝区钟灵毓秀的歌乐山下,庄严肃穆的烈士墓旁,400亩荒坡上,西政就此诞生。这里曾是“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旧址,是美蒋特务囚禁、屠杀革命者的地方。校史记载,选址这里“正好以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教育青年、培养政法干部”。 在这之后的20多年里,学校经受了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发展步伐逐渐缓慢。和所有遭遇“运动之苦”的中国高等学府一样,在“砸烂公检法”、“停办政法院校”的恶浪中,西政被

中国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600强名单.doc

2011年中国大学排行榜600强名单 2011年1月17日,中国校友会网与《21世纪人才报》发布最新《201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其中,北京大学连续4年问鼎“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居第二,浙江大学上升至第三,复旦大学(微博)下降一位列第四,南京大学居第五。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北京师范大学(微博)珠海分校和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居中国独立学院前三甲;北京城市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和南昌理工学院列中国民办大学前三强。今年最引人关注的是,“校友捐赠”首次纳入中国大学评价,引领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大学“造富”能力凸显,有望成为中国大学又一职能,北京大学最盛产“亿万富豪”,蝉联“2011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榜首,造就79名富豪校友,勇夺“造富摇篮”美誉。 自2003年起,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已连续第9年发布中国大学评价报告。2011年的最大亮点是首次将“校友捐赠”纳入中国大学评价。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指出,校友是大学最杰出的产品、最得意的佳作、最自豪的财富;“校友捐赠”是欧美世界著名大学的常态,是对大学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已成为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和检验校长执行力的重要标准。同时,在国家最新“985”工程大学三期评价指标体系中,新增加“学校获得的捐款在学校经费中所占的比例”指标。因此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将“校友捐赠”纳入中国大学评价,旨在倡导大学树立校友捐赠文化、引导大学更好地以人为本、以教学为根、引导中国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 2003年起,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以衡量高校科学与人才贡献力为评价目标已连续9年开展中国大学评价研究工作。《201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编制完成,具体由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厦门大学冯用军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王凌峰博士和中国校友会网刘明等共同执笔完成。 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

重庆联朗科技有限公司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 (学生) 一、概述 本文档描述的内容为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学生用户操作说明。 二、学生的具体操作项 ●登陆相关信息 系统地址:http://202.202.80.100/mis 登陆类型:研究生 登陆用户名:学生的学号 登陆密码:初始密码为000000 ●修改密码 学生点击“辅助功能”》“密码修改”菜单,如下图:

进入密码修改页面后,如下图: 学生修改自己的密码。 补充学生学籍信息 学生点击“信息查询与管理”》“学籍信息”》“入学登记信息” 菜单如下图: 进入入学登记信息后,如下图:

注意: 1、页面上的基本信息需要全部填写完整。如果页面上某 项数据学生无法提供,则在该项填写无。 2、学生上传照片时照片格式为学号.jpg。宽度150PX, 高度200PX。 学生基本信息填写完成后点击“下一步”填写“工作学习经历”

学生工作学习经历信息填写完成后点击“下一步”填写“家庭成员信息” 学生把信息填写完成后就把信息提交到所属学院秘书审核。信息提交给所属学院秘书审核后学生将不能修改信息。当学生信息被所属学院驳回时,学生需要修改信息,再次提交给学院秘书审核。 需要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2010级)需确认自己是否能上传论文。如能上传请上传论文,如果不能上传请核对信息再联系相关老师进行解决。 学生点击“论文与学术活动管理”》“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上传、下载”菜单如下图:

如“状态”栏中有不能上传论文原因1中的描述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在以下图片显示的模块中进行再次申请。 如“是否完成培养方案”一栏中显示的是“未通过”,请联系所属学院管理秘书。 如当前时间不在“限定论文上传时间”一栏中显示的时间范围内,请联系所属学院管理秘书。 学生上传论文时注意:学位论文最大5M,上传格式为*.doc。 如果学生不按照要求上传学位论文,导致学生学位论文学术不 端行为检测不通过,由学生自己负责。 ●学位申请 学生点击菜单“学位管理”》“学位申请”如下图: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励试行办法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励试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激励研究生科研创新工作的培养机制,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西南政法大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西南政法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科研奖励适用于研究生招生计划内所有全日制研究生。 第三条研究生科研奖励包括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奖和研究生科研成果奖两类。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奖的奖励范围为攻读我校硕士、博士学位而形成的研究生学位论文。 研究生科研成果奖的奖励范围为在本校求学期间、以本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独立发表或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译文。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译文时与导师合作、排名第二,且无其他作者的,按照本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减半奖励。 第四条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奖由学校予以奖励。 研究生在校定C类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由学校予以奖励。 第二章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奖

第五条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选条件及程序,按照《西南政法大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执行。 第六条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对其作者奖励5000元; 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的,对其作者奖励10000元; 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对其作者奖励50000元。 第七条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对其作者奖励2000元。 第八条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奖励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管理部门下发的获奖名单拨付给获奖者所在学院,由学院发放给获奖者本人。 第三章研究生科研成果奖 第九条科研成果的奖励标准为: 校定A类期刊论文每篇奖励8000元; 校定B类期刊论文每篇奖励4000元; 校定C类期刊论文每篇奖励1500元; 论文为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研究成果的,按上述标准的1.2系数值进行奖励。 译文按上述标准的50%进行奖励。 第十条申报科研成果奖励的研究生,应当填写《研究生科研成果奖申报表》,连同科研成果原件、复印件及其清单交所在学院审核,学院应当认真审核科研成果的发表时

西政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本科专业是改革开放后全国最早恢复招生的法学专业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办学积累,在全国首批设立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西部地区率先设立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济法学科、诉讼法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已建成5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法学专业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依托,教学科研队伍力量雄厚。2007年,法学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经济法教学团队、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团队、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团队先后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拥有刑事诉讼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法理学、商法学和民法学等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15门重庆市级精品课程。传承“务实创新”人才培养传统,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果显著,被誉为新中国政法界的“黄埔军校”,成为全国重要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系统的法学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和扎实的实务技能,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及法学教育、研究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务实创新人才。 三、培养基本要求 (一)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够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过硬的政治素质与合格的法律职业素养,有敬业品质、团队合作意识和务实创新精神。 (二)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我国法律、政策和国外法律的基本框架,了解法学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调查、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律知识管理事务、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法学文献检索、法学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四)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具备一定的就业技能,了解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具有能够从事本专业业务 工作和适应其它领域专业工作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四、学制、学位 (一)学制:标准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学生在校学习年限不得低于三年,不得高于六年(应征入伍保留学籍者除外)。 (二)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62学分方能毕业。 (一)必修课:须修满116学分 包括公共必修课32学分,专业基础课14学分,专业主干课4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 (二)选修课:至少修满45学分 其中专业拓展课至少修满27学分,公共选修课至少修满18学分。 (三)第二课堂:1学分 六、课程体系 (一)专业基础课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政法大学 关于制订、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为了规范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修)订程序,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各层次各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根据“改革体制、提高质量,努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精神,就制(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原则 (一)总结本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经验,积极吸取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和规范研究生培养机制,促进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着力发展以提高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培养模式,探索学术型、应用型并重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凸显本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优势和特色; (二)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培养的原则,充分调动研究生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自主性。培养方案应为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留有足够的空间,使研究生培养在满足培养方案基本要求的同时,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可对课程选择、科研研究、社会实践及学位论文选题等进行相应的安排; (三)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在研究中学习的要求,以利于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注重学科前沿性、交叉性,并通过有指导的科学研究,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跨学院招生的学科专业点,应共同制定或修订培养方案。由学科专业所在学院牵头,成立培养方案制(修)订专家小组,负责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 二、具体要求 各学院应当根据学位点所在专业、学科研究方向的基本要求以及提高培养质量的实际需要,合理设计研究生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一)博士生培养方案 1. 研究方向设置要求 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应属于本学科下的三级学科,或者能够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的研究领域,其设置既要充分反映该学科专业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又要宽窄适度,相对稳定,数量不

西南政法大学之四大法学院区别+学校组织解析

【四大法学院区别】 西政原先为四大法学院:民商法、经贸法、行政法和法学院。 后来经贸法分为国际法学院和经济法学院两个院。变为五大法学院。经济法学院继承了经贸法学院包括学生组织在内的大部分资源,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国际法学院目前学生组织也很优秀。 四大法学院本来没有什么高低之分,非要区别一下,那就是学院风格和学术专攻上的区别! 法学院,就是一向比较沉稳,开展的活动也是很偏向学术,虽然不那么处处现身,但是其底蕴和政治力量不容小觑; 民商法学院的老师并不像传说中师资水平比其他法学院强,而是由于民商法学院很多教授老师都是搞民法或者商法的,而大多数老师都在外有兼职做法律实务比如律师,众所周知,民商法方面的律师最赚钱了。 这样一来能获得的社会财富和社会人脉,必然比搞刑法的老师教授多了不少,据我所知,民商的老师里面,开好车的不少,而民商的学生活动也是比较活跃,可能跟其经费比较宽裕也不无关系; 经贸法(经济法)学院,经贸法(经济法)学院在师资上和民商法学院有一些相似之处,所以两个学院在风格上也是比较类似,包括学生活动,经贸法(经济法)青协的影响力远甚于经贸法(经济法)学生会,而他们所开展的活动,大多走了娱乐路线,是学校文体活动的一支很强的队伍,那至于说经贸法(经济法)青协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大型娱乐活动,甚至为何百事等大企业会选择经贸法(经济法)合作,

具体的一些情况,重逢也做个保留!哈哈哈...... 再来说行政法学院,作为专攻行政法学科的学院,由于行政法确实是比较生冷的学科,所以该院的学生人数较其他三个法学院要少,不过也不能因此就说行政法学院要弱,只是没有那么大的人员基数,确实在做一些筛选和开展一些活动时,很难以做出其他法学院那么大的规模和影响力。 概述之后呢,重逢还想补充一点,那就是在学术方面,这也是很多人关注的方面。 那我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学术上,四大法学院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可比性。 简单举个例子说,大家都知道法学院的强项是刑法学、诉讼法学,而在这两大块,估计其他三个学院没有人不服气的;然而又比如民商的民法等,又不是其他三个法学院所能企及的。 【学生组织】 注意:排名不分先后!!!! 这三大学生组织在西政的影响力最大,存在时候一般来说相对较长。此外还有校友事迹传播中心和学生社团联合会两个校级组织,影响力也很大,不差于其他学生组织。

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目录 一、论文字数 二、论文的构成 三、关于内容摘要 四、关于关键词 五、关于目录 六、关于正文 七、关于注释 八、关于参考文献 九、关于后记 十、关于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十一、论文打印的其他要求

一、论文字数 博士学位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万字。 二、论文的构成 打印的博士学位论文,应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题目; (二)中外文摘要; (三)关键词; (四)目录; (五)正文; (六)参考文献; (七)后记; (八)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三、关于内容摘要 (一)中文摘要 论文摘要不是论文的引言,而是高度浓缩后的论文精华。论文摘要的字数为字左右。论文摘要的目的是向读者概括介绍本论文的论题、思路、主要观点。摘要用语应当精练、准确,应尽可能地保留论文的基本信息。 中文摘要部分的题目为“内容摘要”。该标题,不可省略。 “内容摘要”标题的样式,可以选用定义为“标题”的模板,再居中;也可手动设置,居中,字体为黑体,字号为三号,行距倍,段前、段后均为行。 内容摘要正文的样式设置为:每段落首行缩进个汉字;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行距为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二)外文摘要 在中文摘要之后,应当列出外文摘要。外文的语种,由博士生根据学习外文的情况自行选择。 英文摘要的标题为。“”不可省略。其他语种摘要的标题,根据该语种的词汇确定。为行文方便,余下有关内容的表述,以英文摘要为例展开。 外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内容摘要”对应。编写时,使用第三人称,并且最好采用现在时态。 标题“”的样式,可以选用定义为“标题”的模板,再居中;也可手动设置,居中,字体为黑体,字号为三号,行距倍,段前、段后均为行。

西南政法大学在职攻读法律硕士名单

西南政法大学在职攻读法律硕士名单 西南政法大学在职攻读法律硕士名单 姓名性别准考证号 卢雨阳女15320351103605 黄婷女15360351201918 赵敏男15370351300206 赵腾男15440351203920 苏春兰女15450351100528 蓝苑榕女15450351100629 黄冠婕女15450351200223 侯佳利女15450351200406 苏雨帆女15450351300216 邬娜女15500351200106 王巍然男15500351200107 肖遥女15500351200115 向欣男15500351200126 王莉女15500351200203 印聪女15500351200221 王一迎女15500351200315 杨慧君女15500351200318 张力女15500351200404 曾凡佳男15500351200411 王志博男15500351200502 陆嘉希男15500351200508 刘洪燕女15500351200513 李玄武男15500351200522 史晓虎男15500351200523 陈玉竹女15500351200529 邬东男15500351200602 吴高锋男15500351200608 王利女15500351200617 张子南男15500351200625 吴天华男15500351200703 唐勇男15500351200707 艾民男15500351200724 黄涛男15500351200815 刘洋男15500351200818 卓锐男15500351200821 徐合平男15500351200822

西南政法大学:风雨五十年

西南政法大学:风雨五十年 来自: 查伯(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2011-05-16 22:25:37 【编者按】伴随《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的修订以及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出台,中国法律职业化程度步步加深,未接受系统法学训练的非科班生愈来愈难走入法律职业领域。今天法学院校里的莘莘学子,将是明天打造法治国家的栋梁。可以说,法学教育对中国法治进程的影响从未有今天这么强烈、直接。 偏居西南一隅的西南政法大学,曾被称作中国法学的“黄埔军校”,也有人评价它是中国法学教育最成功的典范。解读“西南现象”是法学界的共同兴趣。但今天,这所传统名校因为远离中国的政治或经济中心,她在教育资源和教育政策上被一步步边缘化。 但西政遇到的问题也是几乎所有中西部高校面临的难题。值此西政5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解读她的兴衰浮沉,或许能为中国法学教育格局提供一个观察的模本,也能为中国20多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得失提供一面镜鉴。 2003年9月20日,一场平静的秋雨落在山城重庆。 著名的歌乐山下,西南政法大学正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风雨苍黄五十年。这场绵绵不绝的雨平添一种喧闹中的清冷。 西政的50年比任何一个政法院校都值得记忆。这个被歌乐山裹挟的小地方走出了中国法学界的“半壁江山”,他们的名字在今天光芒夺目———20位大法官、大检察官,多位最高政法机关的管理者,数十位影响中国法学的学者。 -----西政创造了法学界传奇的“西南现象”。 西南现象的造就者,一位见证了西政风雨历程的古稀老人,在校庆这天却忧伤地说:“我没有一点心情参加这个聚会。对学校我现在只有凄凉,有什么值得庆祝呢?” ------曾经的宠儿 西南政法大学前身为西南政法学院。1953年9月20日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西政合并5所大学法律系而成立。 重庆沙坪坝区钟灵毓秀的歌乐山下,庄严肃穆的烈士墓旁,400亩荒坡上,西政就此诞生。这里曾是“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旧址,是美蒋特务囚禁、屠杀革命者的地方。校史记载,选址这里“正好以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教育青年、培养政法干部”。 在这之后的20多年里,学校经受了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发展步伐逐渐缓慢。和所有遭遇“运动之苦”的中国高等学府一样,在“砸烂公检法”、“停办政法院校”的恶浪中,西政被停办近十年。

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研究生新生奖学金

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研究生新生奖学金 获奖学生名单 (共1393人) 一、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共41人) 民商法学院(12人) 民商法学: 刘玖林唐岑雨付一耀许瀛彪高凡李苗苗骆紫月郭庆敏刘宇娇 知识产权法学: 黄国赛陈伟邓思迪 经济法学院(7人) 经济法学: 邓若翰吴忠奇张丁月祖木莱提·迪力夏提 徐溯赵舒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李龙飞 法学院(11人) 刑法学: 袁汉兴甄航郑自飞熊波全威巍苏桑妮付倩诉讼法学: 王志坚唐昕驰冯科臻王娱瑷 行政法学院(9人)

法学理论: 胡敬阳张晗李东王荣余卢博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周泽中李昱辰付大峰杨茗皓 人权研究院(2人) 人权法学: 梁阿敏张丽 二、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共1352人) (一)一等新生奖学金(共240人) 民商法学院(87人) 民商法学: 申紫露凌玲吴丽萍许琳格冯婉淇胡苗苗何龙英叶佩吴霞王宇霆徐雅琼蒋艳林郝松梅郭凡邹宝妹贾宇美侯云馨汤玉洁黄鑫邵彤程廖珍莫杨燊陈齐苗周鑫陈静肖雪峰 推免生保留资格3人: 谢钧镝徐小雨蔡茹 知识产权法学: 梁华王芳贺丹周霞赵希刘明月华龙英法律(非法学): 朱道坤郭金亮邹翀李彬彬娄娅吴阳刘念王勇沈枥许珂邓润虹吕春梅朱慧琦王君红彭景吕上钱春雁程希希张红涛李鑫谢涵君

贾国忧杨济华 法律(法学): 程维王洁刘卓敏蒋家琳吴佳游霞陈倩倩郑红赵汉青范艺文周芮赵雪青周诺邱程李杨邹沁松陈雪邹浩瀚李杰李丽纯郑静轩谭健行王婉玉余汶桂袁茂杉江宇洁任锐蔡腾飞经济法学院(21人) 经济法学: 江沁选谭霄罗雨琪蒋昊禹袁露钟俊杰张咪蔡婷婷岳金香李若晗张晓萌彭思贤廖有成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余婧邹雯柳姜晓静肖康康 法律(非法学): 周坤琳惠嫦 法律(法学): 陈志南杨心雨 法学院(29人) 刑法学: 张思宇黄亚瑞张嘉艺孙茜李新宇刘梦达李纳郑瑜璐杨俊王歆玥耿腾飞沈婷 诉讼法学: 杜玉琪王铮张玉吴义雅刘宇朱悦肖梦玲陈纳儿苟应鹏姚丹李莹琦刘会琳姜艳

2015年西南政法大学考博英语试题特点分析

来源:华慧考博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79364627.html, 综述: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考博英语试题题量属于中等,分为基础英语部分(其包括词汇题、阅读理解题、翻译题以及作文四个部分)与法律英语部分(其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两篇英文文章的英译中;第二部分为一篇英文文章的英译中,第三部分为两个中文句子的中译英,)两个大的部分。除翻译题(尤其是法律部分的翻译题)较难之外,其它试题难度不大。词汇题主要考察词义辨析,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阅读部分有四篇文章,文章内容涉及外貌在工作上的重要性、人类免疫系统的形成、一只狡猾的狐狸和想去捕猎它的女孩March之间发生的事情、欧盟不切实际的有关转基因作物的法律;主要考察细节事实题和推理判断题。基础英语部分中段落的中译英和英文句子的英译中内容和句子都较简单,较容易翻译;写作属于根据话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较容易。法律英语部分的英译中篇幅和句子都较长,且句子结构较复杂多变,要做好这部分的英译中,除了需具备扎实的英语语法知识和一定的词汇量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背景;两个句子的中译英较容易。(华慧考博https://www.360docs.net/doc/879364627.html, ) 基础英语部分(70分) 一、西南政法大学:词汇题 1. 分值+题量:10分=20题 2. 难度:大学英语六级水平 3. 题型:常规性的选词填空 4. 考点:需考生掌握一定的词汇量 二、西南政法大学:阅读题 1. 分值+题量:20分=4篇(每篇5道题,共20道题) 2. 难度:大学英语六级水平(422-595字) 3. 题型:阅读文章后做选择题 4. 特点:文章内容涉及外貌在工作上的重要性、人类免疫系统的形成、一只狡猾的狐 狸和想去捕猎它的女孩March之间发生的事情、欧盟不切实际的有关转基因作物的法律。试题整体较容易。 5. 考点:主要考察细节事实题和推理判断题 三、西南政法大学:翻译 1. 分值+题量:15分=(A部分为一段中文的中译英,分值为10分;B部分为5个英 文句子的英译中;分值为5分) 2. 难度:大学英语六级水平 3. 题型:汉译英和英译汉 4. 考点:考察对不定式to引导目的状语、if引导条件状语从句、that引导后置定语从 句、but引导转折句等的翻译能力 四. 西南政法大学:写作(基于话题来表达自己观点的作文,需自命题目且作文字数要求至少300字) 1. 分值+题量:25分=1篇作文 2. 难度:大学英语六级水平 3. 题型:常规性表达观点类作文写作 4. 考点:需要考生掌握表达观点类写作的方法和套路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刑事诉讼法专业概念比较总结

一、申诉与上诉的主要区别 审判监督程序中的申诉不同于上诉。两者的主要区别有: 1、对象不同。申诉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而上诉的对象是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 2、主体范围不同。申诉的主体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上诉的主体是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被告人同意的被告人的辩护及及近亲属。 3、受理的机关不同。受理申诉的机关既包括原审人民法院及其上级人民法院,也包括与上述各级人民法院对应的人民检察院;而受理上诉的机关只能是原审人民法院及其上一级人民法院。 4、期限不同。对于申诉,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期限,但最新的司法解释了申诉的期限,一般为刑罚执行完毕2年内,请参见下面有关申诉受理的内容;而对于上诉,法律规定了期限,即对判决、裁定提起上诉的期限分别是10日和5日。 5、后果不同。申诉只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一种材料来源,不能停止生效判决、裁定的执行;而上诉必然引起二审程序,导致一审判决、裁定不能生效。 二、传来证据与传闻证据 传来证据是指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 传闻证据是指在在法庭审理外提供的证言、非亲历亲自目睹事实者陈述的证言或代他人向法庭提供的陈述。 区别:1、传来证据包括经转述、复制的人证、物证、书证等,即可以是言词证据也可以是实物证据 而传闻证据仅包括言词、文字和确定的行为,不包括实物证据; 2、传来证据的概念覆盖侦查、起诉和审判的整个刑事诉讼过程,而传闻证据以法庭审判为标准,凡在审判前和审判外取得的言词陈述均为传闻证据; 3、传来证据具有一定的证明能力,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和作为定案根据,而传闻证据不具有可采性,应予以排除。 三、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 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以保证其不逃避和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监视居住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未经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居所,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方法。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在决定机关、执行机关、适用对象、范围上相同,但二者不能对同一个人同时适用。实践中,多是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找不到保证人或不能交纳保证金,无法对其取保候审的时候适用监视居住。 1、监视居住者相对于取保候审者更为严厉,对被强制者的要求更为严格。被取保候审人和被监视居住人都应尽到下列义务: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被取保候审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而被监视居住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被监视居住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而对被取保候审人无这一要求。 2、期限不同。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为6个月。 四、拘传与传唤 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

2011中国大学杰出政界校友排行榜

2011中国大学杰出政界校友排行榜100强 来源:搜狐教育 搜狐教育 搜狐教育 33740粉丝 关注 卜范龙 2011年01月18日10:53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2011年1月17日,中国校友会网与《21世纪人才报》发布最新《201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其中,北京大学连续4年问鼎“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居第二,浙江大学上升至第三,复旦大学下降一位列第四,南京大学居第五。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和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居中国独立学院前三甲;北京城市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和南昌理工学院列中国民办大学前三强。今年最引人关注的是,“校友捐赠”首次纳入中国大学评价,引领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大学“造富”能力凸显,有望成为中国大学又一职能,北京大学最盛产“亿万富豪”,蝉联“2011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榜 首,造就79名富豪校友,勇夺“造富摇篮”美誉。 自2003年起,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已连续第9年发布中国大学评价报告。2011年的最大亮点是首次将“校友捐赠”纳入中国大学评价。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指出,校友是大学最杰出的产品、最得意的佳作、最自豪的财富;“校友捐赠”是欧美世界著名大学的常态,是对大学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已成为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和检验校长执行力的重要标准。同时,在国家最新“985”工程大学三期评价指标体系中,新增加“学校获得的捐款在学校经费中所占的比例”指标。因此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将“校友捐赠”纳入中国大学评价,旨在倡导大学树立校友捐赠文化、引导大学更好地以人为本、 以教学为根、引导中国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 清华、北大造就的杰出政界校友最多 “坚持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一起抓”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求之一。党政管理人才是国家事业的骨干,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导者、协调者和监控者,是管理所有人才的人才,是我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和重要保证。 “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杰出政界校友排行榜”以我国大学毕业生成长为杰出政治家为数据基础统计得出,是衡量我国大学杰出党政管理人才贡献能力的重要标准,是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中,“杰出政界校友”是指现任国家级正职领导、国家级副职领导、省部级等正职领导,第十四届、第十五届、第十六届和第十七届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等。这些人才均是我国政界优秀人才的杰出代表,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核心人才。 榜单显示,清华大学毕业的杰出政治家校友人数最多,有49人,高居“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杰出政界校友排行榜”榜首;北京大学有46人,位居第二;中国人民大学有36人,位居第三;吉林大学有28人,位居第四;复旦大学有21人列第五;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南开大学各有17人,并列第六;山东大学有14人,列第八;上海交通大学有12人,居第九;北京师范大学有11人,位居第十。 位居“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杰出政界校友排行榜”前二十的其他高校依次是中国石油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新疆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 “南方大学”逊色于“北方大学” 从“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杰出政界校友排行榜”上榜大学的类型来看,我国“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杰出党政管理人才培养方面优势最为明显,位居前15名的上榜高校均是我国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另外211工程大学的表现也非常好,如新疆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相对而言,一些985工程大学培养党政人才的能力有待提高。从上榜大学的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北京、山东、黑龙江、吉林和天津等北方地区,相对而言,南方地区的大学在杰出政界人 才培养方面要整体上要逊色于北方的大学。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2019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9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核名单公示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2019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核组专家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经过全面审查和严格筛选,最终确定以下67名同学通过初审,进入综合考核: 序号 报名号姓名报考专业获学士学位单 位 获硕士学位单位获硕士学位年月 1 2019800005 赵一心 财政学 浙江工业大学 之江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6 2 2019800047 徐磊 财政学 烟台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201806 3 2019800068 张娜 财政学 云南财经大学西南大学 201706 4 2019800071 周彩 财政学 长江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1 5 201980009 6 朱星姝 财政学 肇庆学院 南京审计学院 201906 6 2019800154 朱志亮 财政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201806 7 2019800167 潘旭文 财政学 南京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 201907 8 2019800174 郗曼 财政学 河北科技师范 学院 天津城建大学 201906 9 2019800179 董艳玲 财政学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 201906 10 2019800197 李尧 财政学 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201906 11 2019800205 胡善成 财政学 泰山学院 宁波大学 201906 12 2019800238 曹阳 财政学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200906 13 2019800263 范燕丽 财政学 温州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3 14 2019800384 程可为 财政学 合肥工业大学中山大学 201907 15 2019800402 刘俊现 财政学 集美大学 山东工商学院 201906 16 2019800403 潘妍 财政学 安徽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 201908 17 2019800417 纪凡 财政学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 201801 18 2019800528 郝腾 财政学 宁夏大学 湖南大学 201906 19 2019800538 毛凯林 财政学 山西财经大学 华商学院 山西财经大学 201907 20 2019800622 林源 财政学 西南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201901 21 2019800671 陈丽宇 财政学 沈阳航空航天 大学 辽宁大学 201306 22 2019800133 沈豪 房地产经济学浙江工商大学南京财经大学 201906 23 2019800150 钱文豪 房地产经济学中南大学 苏州大学 201306 24 2019800660 王弈乔 房地产经济学江西师范大学沈阳建筑大学 201701 25 2019800699 郑玉铜 房地产经济学盐城工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201506 26 2019800004 石郑 公共政策 首都经济贸易 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 学 201606 27 2019800011 程谢君 公共政策 合肥学院 石河子大学 201806 28 2019800027 关娇 公共政策 西北政法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 学 201903 29 2019800035 杨文珂 公共政策 西华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