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的学习方法.doc

英语口语的学习方法.doc
英语口语的学习方法.doc

英语学习方法谈——口语篇

这次粉墨登场的是"英语学习224"中的"4"即四项语言技能中的最后一项 - 口头输出性技能"说"。

条件所限,口语考察在中考、高考中没有体现,但却是中国人评价英文水平的最重要标准,各类英文竞赛、演讲辩论赛和求学求职面试中,口语测试大行其道,让很多考试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口语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虽然考试压力和锻炼语境的缺少造成口语学习的先天不足,但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要做到语音和语调、词汇和句型、思维和文化三点突破,精说泛说并举,口语提高虽非朝夕之功,却也指日可待。

一、语音和语调:

语音重在三点:一是单音发音。除了听老师讲解舌位模仿练习之外,还可采用绕口令法专门练习难发的音,比如Lily ladles little Letty's lentil soup.和Nine nice night nurses nursing nicely.两则绕口令可以精练[l]和[n]这两个某些地区同学容易混淆的辅音。二是英美通用。英音和美音中个别发音会有差别,比如字母"r"出现在元音字母组合中时,美音会出现独特的卷舌音,比如"bird"这个词,英音发成[bE:d],而美音实际上发成[bE:rd],但只要不造成沟通障碍,操英音或美音,甚至二者混合使用皆可,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发出"四不象"的音,比如famous中本没有字母"r",发音只能是[5feimEs],如果非要加入卷舌音,变成[5feimEr s],则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了。三是熟悉吞音、连读和失爆等语音现象。前面介绍听力学习法时已经指出,以上现象都是英语说快时的自然结果,可以通过由慢到快的变速朗读自然习得。

语调重在两点:一为单词重音,就好比汉字声调,读错的时候听者就很难理解。尤其是兼具多个词性的单词,各词性发音有明显差别,比如"记录"record这个词,当美音发音为[5rekErd]时,是名词,而发音为[rI5kC:d]时,则是动词。二是句子语调。口语学至高级阶段,在发音标准的基础上,更要重视语调变化,西方人说话通常高低起伏明显,如果用一马平川的语调和西方人交谈,无异于在不断提醒对方"我是外国人"。

模仿是改进语音语调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模仿的有声材料应符合以下两点:

1 "美国普通话"(General American简称GA,除美国南部和东部部分州之外大多数美国人使用的发音,在美国媒体上广泛使用)或"英国普通话"(Received Pronunciation 简称RP,受过英国公学教育的人所操的英国南部口音,英语国家任何地区的人都容易听懂它),而不是《阿甘正传》()中充斥的美国南部口音,如果非要二中选一,则选美音而非英音,因为后者语调起伏较大,不易模仿。

2 内容有趣,声音舒服,一般英语学习者应选择生活语言,比如电影台词;有志于各类英语竞赛的同学,可以模仿大师演讲。

模仿应大声朗读,这样能充分体会发音细节,注意停顿和语调,并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之后录下自己的声音,和原音比对,逐音逐调纠正。

二、词汇和句型

练就原汁发音和原味语调后,说英文仍可能捉襟见肘,原因是词汇和句型的瓶颈阻碍了自如表达。熟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口语精进大军未动,词汇和句型的粮草必须先行。

口语词句积累注意两点:一是重正常表达而非习语、俚语。笔者接触过的许多外国人与中国人交流时用的都是最平实的英文,很少习语(idiom,即习惯用语,其真正含义往往不同于其组成单词,比如广播中常用wrap up,字面意思是"包裹",来表示"结束"),更少俚语(slang,既非正式习语,因地区、职业不同会产生不同含义,比如街头语言中的"bro"就是我们常说的"哥们")。二是为便于迅速理解,优先小词短语,避免书面大词;句式以短句为主,避免书面用语中的冗赘长句。口语中通常短语优于单个词汇,比如"进来"是"come in"而不说"enter",突破短语应以点带面,集中突破一些小的核心词汇,如get, turn所组成的常见表达,像"相处"get on,"集合"get together,"克服"get over等等。

多听多读多背,各种语言刺激是口语词汇和句型的弹药库:泛听是积累语言素材的最好办法,比如从美国系列情景喜剧《老友记》()中,我们学会用"bonne"来准确表达"保姆",还知道"我的脚麻了"可以很生动的表达成"My foot sleeps."。而精读一本口语书,系统输理口语词句是口语提高的快行线。很多同学讲英语热情很高,但从不愿耐心雕琢语言细节,结果口语只能停留在低水平,反复演习错误,而口语教程中的场景学习法能让遣词造句准确而地道:

场景词汇可按情景记忆,比如各种住宿场所:

宿舍(dorm / dormitory)

公寓中的单元(apartment美 / flat英)/ 公用房间 share room

室友(roommate / dormmate / flatmate / housemate)

旅馆房:

单人间 single room / 双人间 double room

两张单人床双人间(标准间)twin-bed room / 双人床双人间 double-bed room

场景句型积累可采用"阶梯法",使用由易到难多种句式表达相近意思,比如"感谢"可采用以下系列表达:

Thanks (a lot).

Thank you (very much).

Thanks / Thank you (for helping me / for everything).

Thanks a million.

I don't know how to thank you.

I can't thank you enough.

三、思维和文化:

很多在中国人眼中发音标准,用词也相对比较准确的同学,在国际性口语考试TSE(Test of Spoken English美国命题口语考试)或IELTS口语(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英国命题口语考试)中成绩不如人意,原因一是表达汉语逻辑;二是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导致无话可说。

一如上期介绍写作学习方法时谈到的英汉思维差距,西方人习惯微观思维,谈问题通常从小到大,比如日期由日及月再到年,地名也是从门牌号、街道、地区、城市再到国家;而中国人习惯宏观思维,表达顺序刚好相反。但与老外交流要入乡随俗,开篇点题,如果层层铺垫,只能让老外抓不住重点,不知所云。了解西方文化是与外国人交流时有话可说的有力保证。关注西方文化,尤其是其中与中国文化有差异的部分,不仅能够丰富跨文化交流的话题,而且让彼此更容易相互理解,比如西方人习惯使用非声音元素,交谈时习惯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和姿体语言也比较丰富,所以在和西方人交流时,中国人最好也增加非声音因素,例如改正说"Thank you"时面无表情的状态,微笑地切身融入语境。

有以上三点做基础,结合精说与泛说练习,口语提高唯"嘴"熟尔。

精说重在积累话题,熟悉西方思维模式和润色语言:话题练习可采取复述故事或针对特定主题,比如"人们上大学的原因",进行口头作文的方法,与人交流时自如地说出精心演练过的观点,最容易建立起说英语的自信;思维和语言的修葺仍然可以采用录音法,针对弱点解决问题,比如应对思路或语言卡壳所造成的表达不连贯,专门准备一些"填空句"(Time Filler),比如well, let me think. / That is right.等等,这些衔接句可以有效避免语流中断。另外,建议同学们积极参加英语讨论、演讲、或辩论比赛,此类活动能有效督促口语练习,强迫英文口语一步登天。

泛说的目的是找到开口说英语的感觉。态度上一要主动,积极寻找讲英语的机会,抓紧一切机会练习;二要自信,建立自信的方法除精读准备话题之外,一次成功的英文交流就能够让人迅速自信起来。以下是三种最常见的泛说途径:

1 英语角:

张口说吧!大胆跟老外或"老内"沟通,无论表达多外行,老外都能听懂,这就如同外国留学生说汉语,说的再烂我们都理解,不要因噎废食,因害怕出错而长时间挠头停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就是在"试错"中不断进步成长的。

2 外事活动:

积极参与!比如国际会议的接待,抱定做"童工"的想法,义务服务,接触老外对英文口语提高大有裨益。又如西方人信仰宗教,外国留学生会组成"读经班",即"圣经学习班",团体成员业余时间会组织野营,郊游等活动,参加这种聚会,不仅锻炼口语,而且对西方文化生活的理解也会更深一步。

3 寻学伴:

交学友!找水平相当的学伴,随时练习。不要抱怨别人口语不济,设身处地的想,在我们水平不济的时候,又有哪个老外愿意冒着母语水平下降的危险来经常和我们交流呢。只有水平相当,才能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口语的提高谈到这儿,"英语学习224"中的2个要素,兴趣+积累;2块基石,词汇+语法;4种语言功能,听说读写,就都介绍完了。作为英语学习方法的完结篇,下次将讨论英语已经能够进行基本交流的同学如何能够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进入英语应用新境地。

英语学习方法谈——写作篇

谈过"英语学习224"中的"4"即四项语言技能中的输入性技能"读"和"听",这期介绍书面输出性语言技能"写"。

在西方多数考试中,输入性的选择题是少数,而输出性的"写",如研究论文和"说",如课堂讨论和演讲占绝大部分分数,所以西方教育中十分重视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而在中国的中、高考英语测试中,选择题占压倒优势,口语因条件限制被挡在门外,书面表达比重也相对较小,导致中学教学对输出技能重视不够,但长远看,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进入社会考场,"写"和"说"才真正区分英语水平高下,如果以"应用"为目标,英语输出能力的训练至少应放在和输入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对有志于在各级英语竞赛和演讲、辩论、作文比赛中一试身手的同学更是如此,本文将从实力提高和应试提高两方面介绍写作的学习方法。

一、写作实力提高

中文写作提高,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过大量阅读,背诵和练习,写作能力已经达到相当境界,无须再从遣词造句做起;而多数中学生处于英文写作提高的初级阶段,必须从点滴做起,循序渐进的打好词汇、句型和思想表达基础:

写作词汇积累:

写作词汇积累是把"阅读词汇"转化为"写作词汇"的过程。BBC广播中曾提到,英国农民的平均词汇量不过1000左右,却能表达生活中所有的喜怒哀乐;中学生的词汇量在初二时就已经超过这个数字,却不能流畅表达自己,原因就在于对大多数词汇的掌握只停留在阅读中认识的"阅读词汇"的程度而没有达到可以在写作中灵活应用的"写作词汇"程度。

正确使用"阅读词汇"是将其转化为"写作词汇"的关键。对于课内词汇或短语,比如动词短语be fed up with …(厌烦…)这样的结构,留心其在文章中的使用方法,并模仿造句;而对于课外词汇,比如"shape"作为动词"塑造"的含义,需要在阅读或背诵过程中积累,并模仿造句,在个人电脑"桌面"上建立"写作词汇"的文档,阅读中随时搜集整理,日积月累的结果就是写作用词水平的突飞猛进。写作词汇积累尤其应注意"生活词汇"和"时尚词汇":语言的根本作用是表达生活,咖啡杯下面的浅碟叫"tray",摇篮是"baby carrier",这类生活词汇是很多同学写作时的拦路虎;追求时尚是人的本能,网民"netizen"之类的时尚表达让文章平添光彩;

写作用词标准唯"精准"二字,即Proper words in proper positions,应避免两个极端:一是"易词滥用",通篇都是"good","bad"等baby words,毫无词汇素养;二是"难词乱用",遇到不会表达的英文就求助文曲星,笑话频出,其实越是高难词汇,所谓的"big words",其应用范围越窄,越容易出错,近代英语一直追求简洁英语(plain English),海明威、丘吉尔都是用极简单的词语表达高贵思想的大家,所谓简洁但高雅(Simple but elegant)。

写作句型积累:

写作句型可分两种:"自造句"和"模板句"。

"自造句"是根据所要表达的含义完全自主创作的英文句子,其基础是语法知识。阅读时不理解某些语法现象仍然能理解文章,听说中某些语言现象甚至不遵循语法规则,而写作要求精确,是和语法联系最为紧密的语言功能。第8期谈语法的时候提到简单句是一切句子的基础,简单句的创作可三步走:

1 根据句义确定唯一的谓语动词。

2 根据动词种类(无宾、单宾、双宾、宾补或系动词)补全句子成分,如主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和表语等。

3 注意谓语动词和主语在人称和数上的一致。

比如表达"努力工作使我们成功。",首先确定"使"这个动词"make";然后"make"是宾补动词,需要补全主语、宾语和宾语补足语;最后确定动词形式,得到"Hard work makes us successful."

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进行合并句子,扩充句子和"一句多写"的练习,比如上述例句还可以有五种地道表达,其核心表达都可以在写作中替代"make"这个常见动词。

1.Hard work shapes our success.(shape v. 塑造)

2.Our success stems from hard work.(stem from v. 来源于)

3.It pays to work hard for success.(It pays to do sth. 值得做某事)

4.Hard work paves our way to success.(pave one's way to 铺平了通向…的道路)

5.Success finds its way to us because of our hard work.(find one's way to 发现通向…的道路)

"模板句"是利用优美句子的骨架做模板而创作出的句子,其创作过程分成三步:

1 阅读中发现优美句子。

2 去掉可替换部分,构成模板。

3 利用不可替换部分造句。

比如《新概念》第四册中《知识和进步》中的句子"Knowledge is a two-edged weapon."(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其中knowledge是可替换部分,剩余的部分构成模板,我们可以说Science/Progress/Money is a two-edged weapon.(知识/进步/金钱是一把双刃剑。)优美句子的标准是地道而通用:地道即母语非英语人士很难原创的表达,通用即写作表达中可经常用到。优美文字其实随处可见,关键是需要发现美的眼睛,"美句"密度较高的阅读材料有弗朗西斯·培根的《论说文集》( Francis Bacon),《圣经》()等;偏爱复杂语法结构句子的同学还可以关注引进版的英语语法书,比如《朗文英语语法》,其例句通常是含有经典语法现象的"美句"。

句型积累是个"先死后活"的过程,先机械的造"自造句"或"模板句",写出比较"死"的句子,慢慢建立起自己的英语句型库,找到写英文的感觉,就可以写出比较"活"的句子,自如的表达自己了。

写作思想表达:

英文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表达模式,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B. Kaplan)曾用两幅图表示中文和英文使用者思维模式的差异:

中文(Oriental 东方人)思维按箭头方向呈螺旋型,层层铺垫,逐渐接近讨论中心;而英语母语人士是直线型思维,一针见血,直抒胸臆,所以中国人写作喜欢先分后总,卒章显志;而英文写作偏爱先总后分,开篇点题。

夯实词汇、句型和思想表达基础之后,功夫写作的提高六个字"多读多背多写":阅读和背诵是积累语言素材的关键,《新概念》序言中甚至提到"只写读过的语言"。在此基础之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阅读背诵素材之后,写作提高需要大量的实战演习。

听读都有精泛之分,写作同样可分精写和泛写:精写的目的是积累语言素材,可以改写(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文章)、缩写、续写或主题作文。精写提高的关键在于修改,好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即使是文学大家也是如此,培根对其传世之作《论说文集》中的每篇文章都曾修改数遍,晚年更是将其置于枕侧,不时加以增删。修改的关键在于加强词汇准确性,句型多样化和思想流畅性,同学们要重视教师批改的内容,多请教和讨论,或者可以采用互批互改的方式练习。泛写重在提高表达熟练度和流畅性,不必过分拘泥于表达准确性,而重在流利地用英文表达思想。泛写可采用自由写作(Free Writing)或英文日记的方式,随时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

二、写作应试提高

虽然中学英语教学对写作重视程度不够,中学生平均写作水平较低,而且写作实力提高绝非朝夕之功,但应试写作却是英文考试中唯一能够短期速进的部分。

中学应试作文多采用看图写话等记叙文形式,内容简单,而且文字量要求仅80-120词,即使全部只写10个词左右的简单句,也只需要10个左右句子,只要方法得当,精心准备寥寥数句,得到满意的分数绝非难事。

这里为大家应试写作准备了五句箴言:"真题至上"、"句型为王"、"衔接流畅"、"但求无过"和"细节决定成败"

"真题至上":中、高考历年作文形式内容比较稳定,练习时写透真题足矣,可以多角度作文,一文多写,提高对题目应对能力。另外注意限时、限词数练习,形成对时间和词数的感觉。高考写作时间限制在15分钟之内,词数100字左右为宜,即展现语言持续能力,又不至于增加出错几率。

"句型为王":句子是表达完整含义的最小单位,"手中有句,写作不慌"。写作时"自造句"和"模板句"搭配,自造句以简单句为主,注意句型多样化,加入强调句,倒装句,虚拟语气,并且点缀少量复合句,展现驾驭长句子能力;作文中必须有模板句,

这是体现文采最简单的方式,为保证模板句使用,考试时要固定其使用位置,比如在记叙文首句尽量使用倒装。

"衔接流畅":连句成文时,紧凑连贯是高分作文的共性。最简单的增加文章连贯性的方法是加入衔接性内容细节和各种连接词体现文章逻辑,有意识的在作文中应用also, but, so, first等连接词,会使文章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但求无过":中国人讲究圆满,大量明显的拼写、语法错误是破坏评卷教师印象的"法宝"。应对方法一是在考场上"用熟不用生",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表达,不拿考试做生僻表达的试验田;二是考前专门练习检查,总结易犯错误,比如作文中最常出现的拼写和动词形式错误,这样考场上可以有针对性的查错,自然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细节决定成败":人是情感动物,卷面整洁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比内容更重要。

段落书写可采用齐头式(段首顶格,段间空行)或缩进式(段首缩进2-5个字母,段间不空行),实践表明手写短文中前者更为清楚。

句子书写应重视标点。英文讲究逻辑分句,完整表达一层逻辑意义之后必须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三者之一结束句子。所以汉语中常见的句子"他起床了,他睁开双眼。"用英文表达时不能写成"He got up, he opened his eyes."因为He got up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必须加句号。另外标点书写要避免"随手句号",即写一个单词之后习惯性的在词末点一个点,比如"He. got. up."。

单词书写应避免"随手大写"(非句首单词大写)和书法美观。考试前抄写几遍中学词汇大纲,既练书法,又顺便熟悉拼写,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写作提高谈到这儿,下期介绍另一项输出性语言技能 -- 口语的学习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